浅析UCD思想及如何量化用户体验V13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020868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2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UCD思想及如何量化用户体验V13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浅析UCD思想及如何量化用户体验V13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浅析UCD思想及如何量化用户体验V13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浅析UCD思想及如何量化用户体验V13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浅析UCD思想及如何量化用户体验V13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析UCD思想及如何量化用户体验V13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浅析UCD思想及如何量化用户体验V13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UCD思想及如何量化用户体验V13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析UCD思想及如何量化用户体验V13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目录

1UCD产生之背景5

2UCD在国内外发展状况5

2.1UCD思想应用在国外5

2.2UCD思想应用在国内6

2.3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个产品?

6

3量化用户体验7

3.1品牌方面8

3.2功能方面8

3.3使用方面9

3.4内容方面9

4案例:

11

4.1布局,外观11

4.1.1字体样式过多11

4.1.2相同样式的文字功能不同12

4.1.3动态导航栏13

4.1.4重复的导航项目14

4.1.5导航不能给用户导航14

4.1.6排版没有体现常用或自然的次序15

4.1.7排版没有依据内容的重要程度15

4.1.8将不同类型的内容并列处理16

4.1.9间距处理不当16

4.2文案错误17

4.2.1文案不一致17

4.2.2晦涩难懂18

4.2.3无用的信息18

4.2.4链接与提示文字重复19

4.3表单组件错误20

4.3.1互斥的复选框20

4.3.2无初始值的单选按钮组21

4.3.3只有一项的单选按钮组21

4.3.4无意义的选择21

4.3.5在非“开/关”设计之中使用复选框23

4.3.6使用按钮作为开关23

4.3.7给只读数据使用文本框24

4.3.8输入时容易出错的文本框25

4.3.9没有默认的鼠标输入点25

4.4交互错误27

4.4.1滥用对话框27

4.4.2被意外重排的布局28

4.4.3不允许用户犯错误29

4.4.4到时提交才告知所犯错误29

4.4.5要求用户做多余的点击30

4.4.6隐藏的功能31

4.4.7信息被遮挡32

4.4.8减少页面的刷新率,尽量采用无刷新(AJAX)技术32

4.4.9新窗口打开页面32

4.4.10不知道下一步做什么34

4.4.11没有网站指引34

5总结35

1

UCD产生之背景

UCD(User-CenteredDesign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起源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在九十年代后期传入我国。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市场全球化,用户体验正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市场竞争的重点正在从技术转向服务,消费者对用户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厂商对可用性的关注也与日俱增。

作为可用性工程的核心方法论,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方法(UCD)在北美、欧洲发达国家的IT业界开始实际应用,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成熟,在提高产品可用性质量和用户体验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国内企业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国内各大知名企业纷纷成立用户体验/可用性/UCD部门,一些规模较小的创新型企业也在这方面有所动作。

可用性与用户体验研究正在国内迅速崛起,并逐渐形成一个新兴行业。

2UCD在国内外发展状况

2.1UCD思想应用在国外

UCD设计思想是在国外产生的,目前已经有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其早已应用于软件开发的实践活动中。

早在1999年,国际标准组织就将易用性和人的需求为核心的UCD确立为一种工业标准:

ISO13407。

UCD思想应用于实践最著名的是伊利诺伊理工大学的设计学院(ID),UCD的许多基本方法和工具都诞生于此。

2.2UCD思想应用在国内

目前,UCD思想虽然处于理论的导入期,但是实践已经开始。

国内对开发中引入UCD思想出现了几种不同的观点:

(1)认为UCD是一种新的独立的设计理念,要求综合考虑用户需求和开发技术,要求把用户需求放在首位,有自己独立的开发体系。

(2)认为UCD“是对已有开发策略的补充,而非替代”。

(3)UCD有害,限制了开发者的思维,不利于创新。

关于三种观点哪种更为贴切,我们可以先不正面分析。

从侧面来了解一个概念!

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个产品?

02年前后。

UI(用户界面)

的概念在国内互联网圈子里悄悄地流行开来。

随着对UI的深入研究,更多的概念不断地被挖掘出来:

易用性、可用性、用户研究、交互设计

、概念设计、用户体验(UserExperience)

……而在对这些的方法论、思潮的学习和引用中,“概念越来越多,疑问也越来越多”。

大家渐渐发现,我们走上了“弯路”,过多过早地陷入到问题的细节。

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源应该从头开始,应该都汇集到一个问题上:

现在我们知道,产品的根本,并不在于功能如何强大、内容如何丰富、界面如何炫目。

事实上,一个不太好用的产品,只要能帮助用户解决需求,也不失为成功;

而一个既能解决问题又好用的产品,基本上都可以算是优秀了。

因而,在进行细节设计之前,解答“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个产品”,才是解决产品问题的根本。

要掌握这个根本,首先要了解“用户需求”,解答“产品能为用户做什么”;

其次是设计“用户怎么用”,使用“人”的逻辑而非“机器”的逻辑;

最后才是努力使之“好用”,给使用者良好的“操作感受”。

这就是“以用户为中心设计”(UCD,UserCenteredDesign)的思想。

(返回)

由此,回到之前的问题,可以认为第一种观点是比较准确的。

UCD思想指导开发的核心是以用户为中心,通过一系列的以客户为中心活动完成软件的设计开发,其有一套完善的解决开发中问题的方案,所以可以作为独立的开发方法使用。

其以用户为中心的要求是为了使软件产品具有实用性。

这样做不是将开发者限制起来,而是要使开发者的创新建立在用户可用的基础之上,使创新得到大家的认可,所以其是一种推动创新的思想。

3量化用户体验

“用户体验”是一个纯感性的东西。

设计、评估、度量,都是无解的。

只有针对可准确描述特征的人群,在可准确描述特征的环境下,才能谈及“体验”。

不知道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就谈不上体验好坏。

这句话想必不少的人会认同,的确,它是正确的,但不完全、片面的。

我们可以先看一个公式:

用户体验值=绝对体验值-用户期望值

简单的解释下这个公式。

绝对体验值就是由设计人员所创造的这个产品将给用户带来的体验感受,可以理解我们平时所称道的“用户体验设计”,包括内容、交互流程、访问速度、无障碍设计等等各个方面。

这点也就是我们该努力去做的,同时,他的共性标准也很多,易做好。

比如,一个页面放在今日,即使是国内的网速,响应个十几、二十来秒也是件不可接受的事。

用户期望值也很容易理解,就是用户对于该产品的心理期望。

由于每个用户的思想意识的差异性,个体的用户期望值不尽相同。

绝对体验值>

用户期望值——良好的或至少达到标准的产品

绝对体验值=用户期望值——差强人意勉强应付的产品

绝对体验值<

用户期望值——让人恼怒的失败的产品

特定产品的“绝对体验值”在设计完毕以后就是固定的,而“用户期望值”就是一个变量,而且是递增的变量,要设计出良好体验的产品,按照公式必须让“绝对体验值”高于它。

也就是说,用户体验并非没法做好。

由此,我们先不去过多的考虑“用户期望值”这块,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提高“绝对体验值”上,那么该如何提高,前面也提及了有些共性的标准,那么下面我们来看看:

3.1品牌方面

用来衡量网站品牌的描述包括:

1.为用户访问都提供了有吸引力的难忘的体验。

2.网站的视觉效果与品牌一致。

3.图片,附加内容,多媒体内容提供了体验过程的价值。

4.网站传达了品牌设定的程度。

5.网站充分运用了这个体能力,加强了或延伸了品牌。

3.2功能方面

功能性包括所有的技术上的以及屏幕之后的流程及应用,它伴随着为所有最终用户提供互动服务。

而且有时对公众和管理员都有意义。

1.关注用户及其任务,而不是技术。

2.用户及时获得对其查询和提交信息的反馈。

3.深晰的任务过程的告知(比如成功页面或邮件更新提示)。

4.网站和应用加上了一般的安全及个人隐私的标准。

5.在线功能与离线业务结合。

6.网站包含管理工具,加强管理员的效率。

3.3使用方面

包括一般意义上的对所有网站的内容和特点的易用性。

在可能之下的二级主题还包括导航的友好性。

他们包括:

1.网站防止错误发生,并帮助使用都从错误中恢复。

2.整体页面侧重应针对主要目标受众优化。

3.网站帮助其访问都达成一般性目标和任务。

4.网站保持其一致性和标准。

5.网站能为有残疾用户提供特定内容。

3.4内容方面

内容指网站的实际内容,文本,图片,多媒体等,以及其结构,信息体结构。

我们考虑信息和内容是如果根据用户需要和客户业务要求而组织的。

1.连接密度带来的清晰度和简单的网站浏览。

2.内容组织方便了用户实现他们的目标。

3.内容及时准确。

4.内容与用户需要和商务目标相切合。

5.多语言的综合性内容。

名词解释:

UI(UserInterface)即用户界面,也称人机界面。

是指用户和某些系统进行交互方法的集合,这些系统不单单指电脑程序,还包括某种特定的机器,设备,复杂的工具等。

软件设计可分为两个部分:

编码设计与UI设计。

编码设计大家都很熟悉,但是UI设计还是一个很陌生的词,即使一些专门从事网站与多媒体设计的人也不完全理解UI的意思。

UI的本意是用户界面,是英文User和interface的缩写。

从字面上看是用户与界面2个组成部分,但实际上还包括用户与界面之间的交互关系。

交互设计(InteractionDesign)作为一门关注交互体验的新学科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产生了,它由IDEO的一位创始人比尔?

莫格里奇在1984年一次设计会议上提出,他一开始给它命名为“软面(SoftFace)”,由于这个名字容易让人想起和当时流行的玩具“椰菜娃娃(CabbagePatchdoll)”,他后来把它更名为“InteractionDesign”――交互设计。

“黄褪”技术,主要是在界面中产生新元素时用来提醒用户的视觉效果。

当然也不一定非要用黄褪,也可以扩展红腿、绿褪等等。

以上对UCD的思想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是不是有蠢蠢欲动的架势,想用此思想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后面的内容,从一些实在的案例入手,来量化用户体验。

声明:

下面所列内容只是一个的量化数值,并非是项目中就存在此类问题。

还有案例只是为使大家有个感官的认识,已求更好的理解。

4.1布局,外观

4.1.1字体样式过多

分析:

显示太多的属性会让用户难以找到感兴趣的对象,增加了用户的记忆负担。

常见一些政府网站文字样式有十几种。

让用户抓不住重点。

案例

4.1.2相同样式的文字功能不同

问题:

外观相同的文字,功能不同,违背一致性原则,让用户在交互过程中有挫败感。

外观相同的文字在用户看来会具有类似的功能,如:

是不是链接,是不是在新窗口打开链接。

如果相同样式的文字在页面中,既有链接文字,也有非链接文字,就会让用户在浏览页面时不断去试探文字的功能。

很可能用户试图点击文字的时候却发现文字不是链接,心中默认即将在原窗口打开的链接却在新窗口打开了,这样就会给用户带来挫败感。

案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服务专题”和“主题服务”文字样式相同,却前者是链接而后者不是

4.1.3动态导航栏

导航栏的内容和功能会因用户状态或用户在网站中的位置不同而改变。

多变的导航会把用户弄糊涂:

用户很可能没有意识到导航发生变化了。

他们也不知道导航在什么情况下会变化。

这就造成用户要去不断试探才能了解其中规律,让网站的可学习性降低。

网易频道页中,新闻版块,“首页”点击后会跳转到主站的首页,而其他频道页,如财经版块中,点击“首页”还是财经频道。

这会让用户去寻找内部的规律。

用户登录前和登录后,“论坛”的二级导航有明显的不同

此类做法好的案例如蓝色。

用户状态与主导航分开。

4.1.4重复的导航项目

导航中有重复的项目。

用户看到重复的项目,会想知道他们是否不同。

往往用户会假定这些项目指向的链接是不同的,导航对用户作了错误的引导。

北航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网站导航:

有两个“人才培养”的链接。

4.1.5导航不能给用户导航

导航不能指示用户当前位置,或用户无法通过点击导航中的链接去他想去的地方。

导航如果不能体现出网站的结构及用户的位置,就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用户来到一个页面不知如何返回上一页,不知道当前页面是在哪个栏目下的,这样的网站很可能用户来了一次就不会再来了。

如果仅仅显示用户所处的位置,而用户无法通过点击指示位置的文字去他想去的地方也是不好的。

某网站新闻页的导航。

“网站首页>

新闻频道>

官方动态>

新闻正文”是没有加链接的文字。

用户只能通过这行文字了解他所处的位置,但无法通过点击导航返回上一级。

4.1.6排版没有体现常用或自然的次序

排版没有体现用户期望的顺序。

排版没有经过分析,不能体现内容的顺序性和使用频率,不能按照用户的习惯操作流程和逻辑布局。

Google的J,加入某个球队社区功能。

“返回”和“加入”按钮相隔甚远,而且把“返回”按钮放到了“加入”按钮的前面。

4.1.7排版没有依据内容的重要程度

排版主次不分明。

这样的布局看起来好像只是策划人员决定需要那些内容后多少有些随意的安放在页面中。

即使这样的排版看起来似乎还不错,但有可能是非常失败的设计。

寻找中

4.1.8将不同类型的内容并列处理

将不同类型的内容当作同一类型来并列排版。

有些内容,功能不同,但往往由于各种因素在排版时被并列处理。

用户看到并列处理的元素,会下意识把他们当作功能并列的元素,这样在使用时往往会产生错误或发生挫折。

QQ163音乐网首页中。

“登录”按钮是表单的一部分,起到提交表单的作用。

而“注册”只是一个打开注册页的链接。

设计者为了追求美观而将其并列排版,统一处理成按钮形式,会让部分用户误以为“注册”也是这个表单的一部分,填写用户名、密码后点击“注册”就提交了注册表单。

而实际上点注册时,填写的用户名、密码并没被提交,到注册页面以后还要重新输入你要注册的用户名、密码。

搜狐首页的搜狗搜索。

新闻、网页、音乐、图片、地图、视频、说吧、问答这八项都是模拟的选项卡效果,点击以后,改变点击项的样式,不打开任何页面。

但点击“问答”会弹出新的页面,让用户在操作过程中很可能感到十分意外。

在这里,前七项都具有选项卡的功能,可以并列排版,而“问答”的功能明显不同,所以不应该和其他七项项并列排版。

4.1.9间距处理不当

内容间的距离不合适,使用户无法辨别内容是如何组织的。

排版时,应注意页面的易阅读性。

每块内容或每个元素之间的距离如果处理不得当,会迷惑用户。

比如:

两个相关元素距离太远,会让用户感觉他们是彼此独立的。

在中文的WEB设计中,12号和14号宋体是最常使用的,纵观几大国内门户网站,这几乎已经成为中国网友的阅读习惯。

而遇到列表或大段文字,还需要注意行距问题。

例如12号宋体时,我们一般使用18-20像素的行距。

14号宋体通常使用22-24像素的行距。

4.2文案错误

4.2.1文案不一致

在页面中,对于相同的概念使用不同的术语,或对于不同的概念使用相同的术语。

如果对同一概念使用不同的术语,可能导致用户不能识别出它们原来是同一个概念。

如果对不同的概念使用相同的术语,可能会混淆一个新用户,阻碍他们学习。

对于XX贴吧的“帖子”,可以在网站中找到三种术语来描述:

“帖子”、“留言”、“发言”。

(这是XX贴吧以前的例子)

而现在,他们似乎明白过来,页面已经修正,都改成了“帖子“

4.2.2晦涩难懂

网页中使用的语言含义模糊,用词晦涩,或过于专业,使用户难以理解。

在网页中使用行话、术语,让用户无法理解,不知道网页在传递什么信息。

MolyXBox论坛的“论坛显示设定”,其中有一项“用户启用AJAX功能开关”的选项。

这个论坛产品面向的绝大部分用户都不是程序员,他们不可能知道什么是AJAX,对他们来说这个选项因为“AJAX”这个专业术语而失去了作用。

(当然,若是在一些专业论坛,所面向的用户多为有一定基础的用户,这个也就无可厚非了)

4.2.3无用的信息

网页中的文字带来的信息对用户没有任何用处。

用户看到无用的文字会花费大量时间去思考,这段文字带来的信息是什么,得出“这段文字没有带来任何有价值的信息”的结论后,用户会产生挫败感。

某网站的出错信息:

“出现错误,请重试后进入”。

并没有告诉用户哪里出了错,而且没有提供类似“返回上一页”的链接。

做的好的:

如QQ邮箱,对错误的操作进行提示“您的邮件内容提到附件,但您可能忘记了添加附件。

您确定继续发送?

4.2.4链接与提示文字重复

链接文字和链接的"

title"

属性重复。

有"

属性的链接,会吸引用户去将鼠标停留在链接上,查看链接的提示文字。

如果用户看到提示文字和链接文字是相同的,会感觉提示是无用的。

WEB2.0网站集合中,鼠标悬停网站标题,出现的链接提示文字和其一样。

国外一网站,鼠标悬停与“go”上,会有“MapSearch”的提示,若是提示还是显示一个“go”就让人迷惑了

4.3表单组件错误

4.3.1互斥的复选框

一组复选框不能同时全部选中。

一个复选框组的属性之一就是所有选项能全部同时被选中。

用户看到一个复选框组,默认它是具有这样的属性的。

如果用户选中某个选项的同时,其它选项自动取消选择,会让用户感到迷惑。

某网站编辑文字样式时的选项。

如果选择最后一项“无”,上面的四项会自动取消选择。

4.3.2无初始值的单选按钮组

单选按钮组的初始状态没有被选中的项。

用户可能不去选择这个单选按钮组,没有默认值的话就增加了用户操作错误的几率。

网易通行证注册表单。

如果用户习惯性的不去修改性别,系统就会报错。

(同样,现今的网易已经修正了这一错误)

4.3.3只有一项的单选按钮组

单选按钮组中只有一项,即只有一个单选按钮。

这里的单选按钮不具备选择的功能,引诱用户去做无用的点击操作。

某网站购物流程中的一个表单。

也许为了美观,制作页面时给第一项“购买产品”也使用了单选按钮。

(这个也是出于商业目的。

关于此例,在之前沸沸扬扬的“360安全卫士卸载金山网盾”中也出现。

不多延伸,以后分析)

4.3.4无意义的选择

提供不必要的或无意义的选择。

处于某种原因,设计出来,但是对于用户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土豆网注册,提供了一个是否同意网站协议的做法,但它是用单选,给了用户两个选择,而当选择不同意,其实是没法继续操作的,那么这个选项就没有意义。

好的做法都是采用复选框,默认为没有勾选上,需要用户区勾选上代表已阅读协议。

或者像google注册,采用的是“我接收!

创建我的账户”按钮,点击按钮既代表同意,不点击那就不同意同时也没法注册。

虽然“霸王”了点,但这个牵涉到法律问题,大家都这么做,既然都这样,那就做的更为合理化,让用户少点无谓的操作。

4.3.5在非“开/关”设计之中使用复选框

在二选一的功能中使用复选框。

一个复选框的本质是一个开关。

设计和开发人员常常为了节省空间或者让表单看起来美观一些,把一些本应是使用单选按钮组的二选一选项合并成一个选项,用复选框来实现。

这样会使用户迷惑,不知道这个选项是什么意思。

在“色彩选择”这一项,本应是两个选项:

黑色和白色,这里却合并成一个选项“黑色”

4.3.6使用按钮作为开关

使用按钮来让用户做开/关的操作。

使用按钮来开启、关闭网页中某些功能,这样做会使用户无法判断当前的状态,不知道该功能是开启着还是关闭着。

而且按钮给用户的感觉往往是用来提交或重设数据用的。

某论坛发帖时查看高级选项的按钮。

用户点击该按钮后,高级选项被显示,但按钮并没有表现出现在高级选项的状态:

是已经显示还是没显示。

高级选项显示以后,点击这个“查看高级选项”按钮后,其实是隐藏高级选项。

倘若改成复选框,就会明白很多

4.3.7给只读数据使用文本框

使用文本框呈现只读数据。

表单中一些项目,用户无法修改,就不要使用文本框来呈现这些数据,哪怕是具有“disabled”属性的不可编辑文本框。

需要传递给用户的信息应该显示为不可编辑的数据,永远不应该显示为表面可编辑的控件。

一般在这样的条件下使用不可编辑的文本框:

用户通过操作开启/关闭某个选项(如点选或取消了某个复选框),引起某文本框的状态变化:

可用或者不可用。

即,不可编辑的文本框出现在页面中,其“不可用”的状态是可以通过用户操作变为可用的状态的。

随身医生网站的“虚拟医生”功能中的一步。

性别和出生日期都无法修改,就不应该使用文本框或单选按钮这样的组件。

4.3.8输入时容易出错的文本框

对于格式有严格要求的表单项,使用文本框来接受用户输入。

过分开放权限的文本框容易造成用户输入错误。

用户输入的数据是什么格式应该由开发人员设计好,而不是要求用户按格式输入。

随身医生网站的用户资料填写表单。

其中生日一项很容易造成用户输入错误。

这里如果使用三个分别代表“年”、“月”、“日”的三个下拉菜单,会比较好。

4.3.9没有默认的鼠标输入点

进入一个表单页面后,没有默认的鼠标输入点,需要用户手动去点击

当网页中的表单要求用户输入时,应该自动将文本输入点设置在第一个文本框中,这样可以让WEB用户立刻开始输入。

网易,搜狐等注册页面,当进入此类页面后,并没有默认的鼠标输入的点。

其实进入这里的目的很明确,就不该让用户又多出一步操作。

当然,同样的页面,也有做的好的,淘宝的注册页面进入就有输入点

4.4交互错误

4.4.1滥用对话框

在交互过程中不恰当的使用对话框。

Web中的对话框一般有两种:

Alert和Conf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