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学《论语》98子罕篇吾有知乎哉无知也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019118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起学《论语》98子罕篇吾有知乎哉无知也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起学《论语》98子罕篇吾有知乎哉无知也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起学《论语》98子罕篇吾有知乎哉无知也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一起学《论语》98子罕篇吾有知乎哉无知也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起学《论语》98子罕篇吾有知乎哉无知也Word下载.docx

《一起学《论语》98子罕篇吾有知乎哉无知也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起学《论语》98子罕篇吾有知乎哉无知也Word下载.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起学《论语》98子罕篇吾有知乎哉无知也Word下载.docx

知:

知识。

无知:

没有知识。

朱子:

“孔子谦言己无知识。

”按:

孔子不以有知而自居,此处当深思。

鄙夫:

庸俗浅陋之人。

吾、我:

就己而言则曰“吾”,因人而言则曰“我”(引自《四书纂笺》)。

空空如也:

此处一指孔子空空如。

缪协:

“唯其无也,故能无所不应。

虽鄙夫诚问,必为尽其本末也。

”焦竑:

“孔子言己空空无所知,唯叩问者是非之两端,而尽言之。

孔子自得其本心,见闻识知,泯绝无寄,故谓之‘空空’,然非离鄙夫问答间也。

”《四书反身录》:

“夫子惟其空空,是以大而能化,心同太虚。

按:

另一种观点认为是鄙夫空空如也,今两说并存。

《注疏》:

“空空,虚心也。

有鄙贱之夫来问于我,其意空空然。

”钱穆:

“空空,即倥倥,诚悫貌。

鄙夫来问,必有所疑,有所疑,即非空空。

然此鄙夫心中只有疑,并无知,则仍是空空。

叩:

叩问。

钱穆:

“如叩门使门内人闻声开门,又如叩钟使自鸣。

孔子叩问此鄙夫,使其心自知开悟。

”李光地:

“叩者,推究以发其所疑之两端也。

两端:

两头。

事物有其两头,如始终、本末、上下、精粗、利弊、正反等,孔子根据此人所疑之事的两端进行叩问而告之。

竭:

竭尽。

孔安国:

“竭尽所知,不为有爱。

“于此两端,穷竭叩问,使鄙夫来问者,对其本所怀疑之事之两端均有开悟,则所疑全体皆获通晓,更无可疑,使自开悟。

【先贤精义】

《论语注疏》曰:

此章言孔子教人必尽其诚也。

《四书解义》曰:

此一章书是见圣心之虚,教人之诚也。

孔安国曰:

有鄙夫来问于我,其意空空然,我则发事之终始两端以语之,竭尽所知,不为有爱。

朱子曰:

孔子谦言己无知识,但其告人,虽于至愚,不敢不尽耳。

(诚)

陈祥道曰:

圣人之于人,患其不能学,不倦其所教;

患其不能问,不隐其所答。

互乡童子之进,则与之而不拒;

鄙夫之问,则叩两端而竭焉。

盖智及之,而诚不至,圣人答之以略;

智不及,而诚至焉,圣人告之以详。

李炳南曰:

本性空灵,毫无妄见,所以孔子说:

“吾有知乎哉,无知也”,“空空如也”。

泯绝见闻识知,彻见本性,就是空空如也。

本性空空,而有大用,所以一个没有学问的鄙夫来问孔子时,孔子只问明鄙夫所问之事的利弊两端,然后将两端说清楚,把要说的话都说尽了,是为“竭焉”。

《中庸》说舜执其两端,此处是说孔子叩其两端。

舜是自用,孔子是对鄙夫而竭,虽然不尽相同,但都是中道。

刘宗周曰:

人之心,虚而已矣。

生一分知识,便窒一分天理。

圣人尝从事于求知之功矣,及其知之也,何曾益得分毫?

适还得夫妇之愚而已。

天命流行,物与无妄,圣非有馀,凡非不足。

才拈一物,便有两端,如有是则有非,有本则有末,有精则有粗,才有过便有不及。

两端之道,阴阳而已。

郑汝谐曰:

人之问,有倚于一偏者,则随其偏而教之;

有蔽于一隅者,则发其蔽而达之。

圣人不以其空空而不告,亦叩击其两端无所不尽焉。

张栻曰:

此章之意,亦恐学者以圣道为高远而圣人为有隐也。

凡所以告二三子者无不尽矣,虽使鄙夫持空空之质而问,所以告之者,亦未尝不就其两端而无不尽者焉。

盖语近而其远者未尝不具焉,语卑而其高者未尝不存焉。

形而上曰道,形而下曰器,而道与器非异体也。

圣人有隐乎尔哉?

在学者体之何如耳。

尹氏曰:

圣人之言,上下兼尽。

即其近,众人皆可与知;

极其至,则虽圣人亦无以加焉,是之谓两端。

如答樊迟之问仁知,两端竭尽,无余蕴矣。

若夫语上而遗下,语理而遗物,则岂圣人之言哉?

程子曰:

圣人之教人,俯就之若此,犹恐众人以为高远而不亲也。

圣人之道,必降而自卑,不如此则人不亲;

贤人之言,则引而自高,不如此则道不尊。

观于孔子、孟子,则可见矣。

蕅益大师曰:

不但无人问时,体本无知。

即正当有人问时,仍自空空,仍无知也。

所叩者,即鄙夫之两端;

所竭者,亦即鄙夫之两端。

究竟吾何知哉?

既叩其两端而竭之,则鄙夫亦失其妄知,而归于无知矣。

《论语补疏》曰:

此两端即《中庸》“舜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之两端也。

鄙夫来问,必有所疑,惟有两端斯有疑也。

故先叩发其两端,谓先还问其所疑,而后即其所疑之两端而穷尽其意,使知所向焉。

盖凡事皆有两端,是故一旌善也,行之则诈伪之风起,不行又无以使民知劝;

一伸枉也,行之则刁诉之俗甚,不行又无以使民知惩;

一理财也,行之则头会箕敛之流出,不行则度支或不足;

一议兵也,行之则生事无功之说进,不行则国威将不振。

凡若是皆两端也,而皆有所宜,得所宜则为中。

孔子叩之,叩此也;

竭之,竭此也;

舜执之,执此也;

用之,用此也。

处则以此为学,出则以此为治,通变神化之妙,皆自此两端而宜之也。

《四书反身录》曰:

夫子自谓无知,此正知识尽捐,心同太虚处。

有叩斯竭,如谷应声。

未叩不先起念,既竭依旧忘知,虽曰诲人不倦,总是物来顺应。

彼释氏空其心而并空其理,吾儒则空其心而未尝空其理。

释氏纲纪伦常一切皆空,吾儒则纲纪伦常一切皆实。

又曰:

吾人学无归宿,正坐不能空其所知。

比之鄙夫,反多了一番知识,反增了一番心障,以致下不能如鄙夫,是以上不能希往圣。

钱穆曰:

孔子虽善教,此鄙夫亦善学。

孔子之善教,正因其自认无知。

此鄙夫之善学,亦正因其心空空诚悫求问。

盖问者心虚,而答者亦心虚,敬使答者能转居于叩问之地位,而问者转居于开悟对答之地位。

此章亦孔子循循善诱之一例。

【附录】

祝世禄曰:

禅那才下一语,便恐下语为尘,连忙又下一语扫之。

六经原自无尘,而自为扫尘语亦不少。

既已曰“识”曰“知”,又曰“不识不知”;

既已曰“再思”、曰“九思”,曰“千虑”、曰“百虑”,又曰“何思何虑”,至“吾有知乎哉?

无知也”应口即扫,何其迅速!

自训诂之学兴,引葫芦之缠,凿混沌之窍,起人种种见解,而圣人当下旨趣反为晦蚀。

快句以钝,空句以填,于是高明者为之攒眉扼腕,不难叛孔氏而皈依佛氏矣。

《论语商》曰:

天下只凭着自已聪明见解,便把一团空洞的道理,都兜揽到自已身上去了,却不知寻索自心本无起知之处。

洞观道体,原自虚空。

本自完全,本自恰好,何等了当。

“若谓夫子亦空空,议者以为近禅何也?

”曰:

“言夫子空空,而便疑其近禅,则是鄙夫胸无意见,而夫子反有意见。

多闻多识,物而不化,与后世书生之学富二酉、胸记五车何异?

夫子惟其空空,是以大而能化,心同太虚。

后儒见不及此,因释氏谈空,遂讳言空,并《论语》之明明言及于空者,亦必曲为训解,以避其嫌。

是释能空其五蕴,儒不能空其所知;

释能上达,而儒仅下学也。

本以辟释,而反尊释,崇儒而反卑儒,弗思甚矣。

夫“空”字之出于释者固可避,而出于夫子之口者则不可避。

空苦、空幻、真空、无相空、无所空之说可辟,而空空之说不可辟。

得失判若霄壤,岂可因噎废食乎?

本章言学问求知,必心虚始能有得,此其一。

学问有所得,必由其心自有开悟,此其二。

学日进,心日虚,得一知,必知更多为我所不知者。

孔子曰:

“我有知乎哉?

”此非谦辞,正乃圣人心虚德盛之征,此其三。

学者当取与“知之为知之”章合参。

【本章参考书目】

《论语集解》《论语义疏》《论语注疏》《论语集注》《论语全解》《癸巳论语解》《论语意原》《论语集说》《论语集释》《论语新解》《论语讲要》《论语学案》《论语点睛》《论语补疏》《论语商》《论语劄记》《环碧斋小言》《四书纂笺》《笔乘》《四书反身录》。

一起学《论语》课程公告

我们倡导的学习方法: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学而时习;

尊重文化道统(荐读《论语》的文化传统系列文章);

多措并举,解悟经典,感应圣贤气质:

诵读原文、抄写原文、了解基础字意词意、领会先贤精义、品味原文并尝试自己解读、了解相关故事、旁通相关经典、与学友交流讨论、学以致用举一反三、也可以制定自己的日课,就近参加线下活动……

道德经 

易经 

论语 

管子四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