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全套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90091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 页数:147 大小:21.4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全套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7页
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全套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7页
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全套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7页
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全套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7页
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全套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全套教学设计.doc

《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全套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全套教学设计.doc(1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全套教学设计.doc

第一章:

走进技术世界

一、技术的价值

(一)教材内容分析

  “技术的价值”是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必修1的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的第一节内容,其中包括技术与人、技术与社会、技术与自然。

技术与人体现技术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和发展人的价值。

技术与社会体现技术促进社会发展、丰富社会文化内涵和改变社会生活方式的价值。

技术与自然体现技术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价值。

教学重点:

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教学难点:

技术与人、技术与社会和技术与自然的关系。

(二)教学对象分析

由于学生刚刚接触通用技术课程,虽然他们对技术有一些感性认识,但对其内涵并不是很清楚。

由于大部分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再加上所学到的知识都是理论性的,所以学生很难把理论知识与技术产品有机地联系起来。

特别是学生对技术与社会、技术与自然的相互作用比较陌生,难于理解。

因此教师要当好学生走进技术世界的领路人。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理解技术的产生与人类需求之间的关系。

⑵理解技术对个人生活、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能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案例分析和探究讨论的过程,理解技术的含义和技术的价值。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技术价值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到身边处处有技术,理解技术对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有巨大的作用,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了解技术、需要技术和掌握技术的迫切需求。

(四)教学策略和方法

策略:

选择贴近生活、便于理解和鲜活有趣的案例。

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参与讨论的双边活动,使学生知道技术的发展过程,感受技术的价值所在。

方法:

采用师生互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准备

直观图片、详实文字资料、视频资料和多媒体课件

(六)课时分配:

2课时

(七)教学流程:

案例分析

探究讨论

归纳总结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技术的价值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引领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通用技术课程介绍

1.何为是通用技术课程?

通用技术课程是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高度综合、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

2.为何要开设通用技术课程?

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技术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客观存在,成为引起和应对社会变化的重要因素。

因此,技术素养是当代青少年的基本素养,开设通用技术课程的核心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

3.如何学好通用技术课程?

⑴在学习中要学会综合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善于思考,勤于动手,学中做,做中学,积极参与技术活动和亲身经历、体现设计过程。

⑵学习中要采取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网络学习等多种方式,促进能力的提升。

⑶注意运用教材,明确“学习目标”,注重技术思想与技术方法的学习,注重探究和实验。

教学内容

[板书]

(一)技术的含义

[板书]1.技术的产生

创设情境

归纳总结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004页内容

人类在生活中,需要着衣以遮身御寒,于是有了纺织、印染、缝制技术的产生;需要进食以补充能量,于是有了食品烹饪加工技术以及农作物栽培、家畜饲养技术的产生;需要住所以避风挡雨、抵御外来侵害,于是有了建筑技术的产生;需要出行以认识更广阔的世界,于是有了车船制造技术的产生;需要交往以保持与别人的联系,于是有了通信邮电技术的产生……

结论:

从人类磨制石器、钻木取火开始,技术就为满足人类需要而开始了它的历史旅程。

阅读教材

人类的需求不断推动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板书]2.技术的发展

创设情境

案例分析:

从火到灯——人类走向文明的历程

阅读教材

理解技术的发展过程

归纳总结

讨论:

1.如果人类没有控制和利用火的技术,没有发明灯,那么世界将会是怎样的?

2.人类对光的需求,怎样推动了照明技术的发展?

总结:

人类的需求不断推动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讨论并回答

案例分析:

古代技术:

造纸术和印刷技术的发明

近代技术:

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

现代技术:

1.现代航天技术—-常娥一号

2.现代农业技术---杂交水稻

3.现代信息技术---手机

讨论分析

理解技术的含义

归纳总结

技术的含义:

技术是指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在长期劳动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技巧和手段,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创造人工自然和人工环境的方法、手段和技能等。

教学内容

[板书]

(二)技术发展标志人类社会发展进程

内容讲解

归纳总结

石器时代原始社会

青铜器时代奴隶社会

铁器时代封建社会

机器时代资本主义社会

信息技术当代社会

结论:

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强大动力。

听讲、思考并总结

理解技术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对应关系

课堂总结

相信通用技术课程一定会成为同学们夯实基础、挑战自我、享受创造与发展乐趣的学习生活的一部分!

布置作业

鞋子最基本的功能是保护我们的脚不受伤害。

查阅资料,调查鞋子的发展历程,试着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鞋子为什么会得到发展:

1.满足了人类的哪些需求?

2.需要运用哪些技术?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引领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引入

归纳总结

1.学生回顾上节课学到的主要内容。

2.从衣食住行方面回顾技术产生与发展。

衣:

人类需要着衣遮身御寒,于是产生了纺织、印染、缝制技术。

食:

人类需要进食以补充能量,于是产生了食品烹饪技术以及农作物栽培、家禽饲养技术。

住:

人类需要住所以避风挡雨,于是产生了建筑技术。

行:

人类需要方便、快捷地出行,于是产生了车船制造技术

总结:

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能更好地满足了人们的需求,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学生回答

复习巩固旧知识,引入新知识。

教学内容

[板书]

(一)技术与人

情景创设

归纳总结

思考讨论:

1.原始人最初为什么要选择穴居或在树上栖居等居住形式?

2.原始人随身携带磨制好的尖削石器,除了用来切割兽皮兽肉以外,还有什么用处?

3.疟疾、天花、鼠疫、肺结核等疾病曾夺去百万人的生命,为什么现代人对它不再如此恐慌?

总结:

技术具有保护人的作用。

思考、讨论

说明技术是保护人的

案例分析:

瓦特蒸汽机的发明

蒸汽机是一种动力机器,它改变了人类完全靠人力、畜力、水力为主要动力的历史。

之后又有内燃动力、电力、核动力、太阳能动力等技术,使人的体力得到了更加高效的解放。

讨论:

交通工具的发展使人们的出行便捷、舒适,但是也可能使人们过分依赖现代交通工具而缺乏锻炼,以致影响身体健康。

你认为应该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结论:

技术具有解放人的作用。

思考、讨论

说明技术是解放人的

案例分析:

爱迪生的故事

通用技术活动实现自我价值

讨论:

技术上的创造与发明使爱迪生得到终身的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结合你的经验,谈谈参与技术活动对你个人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结论:

技术具有发展人的作用。

分析讨论

说明技术是发展人的

概括总结:

保护人

技术与人解放人

发展人

教学内容

[板书]

(二)技术与社会

情景创设

归纳总结

案例分析:

福特T型车的生产流水线

福特T型车的生产流水线的创立,实现了大批量、高效率、低成本的生产,实现了产业升级,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讨论:

技术对企业的发展具有什么作用?

结论:

技术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阅读教材思考、分析、讨论

说明技术使社会得到发展

案例分析:

1.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

2.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

劳动者队伍出现了知识化,整体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素养日益提高。

结论:

技术丰富了社会文化的内涵。

理解

说明技术丰富了社会文化内涵

案例分析:

农业技术的发展与劳作方式

农业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土地面积的制约,复种、间种、套种的技术就是以劳动换取土地的技术。

采用现代农业技术的人们,劳作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结论:

技术改变了社会生活方式。

阅读教材分析讨论

说明技术改变了社会生活方式

发展社会

技术与社会丰富社会

改变社会

教学内容

[板书](三)技术与自然

情景创设

归纳总结

案例分析:

荷兰风车

荷兰风车的技术就是利用了荷兰特有自然条件,世界上流传一句话:

上帝创造了人,荷兰人创造了陆地。

结论:

依靠技术,人类得以利用自然。

阅读教材分析讨论

说明技术利用自然

案例分析:

都江堰水利工程

依靠技术,人类得以改造自然,如添还造地、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等。

结论:

人类利用技术可以改造自然

听讲理解

说明利用技术改造自然

案例分析:

白色污染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人们不仅依靠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而且人类还要保护自然。

结论:

人类利用技术保护自然

阅读教材

举例讨论

说明利用技术保护自然

利用自然

技术与自然改造自然

保护自然

课题小结

技术的核心价值就是技术推动了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

布置作业

1.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了巨大的变化。

在查阅资料、搜集信息的基础上,总结出对人类的工作和生活产生巨大影响的10项技术。

2.调查当地工业和农业的项目,了解技术产生的背景和发展过程,并评价技术的发展给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北京市顺义第十中学——王伟)

第一章:

走进技术世界

二、技术的性质

(一)教材内容分析

  “技术的性质”是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必修1的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的第二节内容,既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和专利性。

教材以“案例分析”、“马上行动”、“阅读材料”和“举例讨论”为主线,从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出发,进而让学生对技术有深刻的理解。

本节内容是技术到设计的过度知识,在全书中属于基础理论部分。

教学重点:

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

教学难点:

革新与发明的关系;技术活动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技术对伦理道德的影响。

(二)教学对象分析

由于学生刚刚接触技术,对技术的理解还比较模糊,虽然他们对技术有一些感性认识,但对其内涵并不是很清楚。

教师要当好学生走进技术世界的领路人。

由于大部分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再加上所学到的知识都是理论性的,所以学生很难把理论知识与技术产品有机地联系起来。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

⑵理解技术的发展核心是需要发明和革新。

⑶理解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

⑷理解技术对个人生活、经济、社会、环境、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影响。

⑸知道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性,了解专利作用、有关规定及申请方法。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案例分析和探究讨论的过程,理解技术的含义,掌握技术的性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技术性质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到技术就在我们身边,理解技术对社会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