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先进事迹材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9006362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感人先进事迹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感人先进事迹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感人先进事迹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感人先进事迹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感人先进事迹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感人先进事迹材料.docx

《感人先进事迹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人先进事迹材料.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感人先进事迹材料.docx

感人先进事迹材料

感人先进事迹材料

为妇产工作保驾护航

  杨先梅,贵州省黎平县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杨先梅同志自1982年参加工作以来,就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她所热爱的医疗事业中,30多年来,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奉献。

黎平县是黔东南州最边远且人口最多大县,而黎平县人民医院是黎平县唯一一所公立综合医院,也是孕产妇抢救中心之一,随着住院分娩政策的落实,医院近几年来住院分娩病人明显增多,XX年住院分娩2090人,剖宫产851人,抢救急危重病人80余例。

  一、管理规范技术精湛

  我县大部分高危孕妇及危重孕产妇均在我院抢救及治疗,医院妇产科担任着此项抢救工作,杨先梅作为妇产科主任是此项工作的主持者及组织者,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经验及急危重症病人抢救的应急处理能力,同时要有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而且要做到有求必应、随叫随到。

  杨先梅主任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基础和手术操作技巧,是一名工作上能独挡一面的学科带头人。

从任妇产科主任至今,始终以强烈的敬业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科的建设发展中,建立了规范的管理制度,明确了各级医务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学习目标。

  作为一名妇产科医师,必须要有精湛的技术才能为病人更好的服务,几十年来在业务上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在临床工作中理论联系实际,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总结临床经验,逐渐提高自己的业务技术水平,现已熟练掌握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掌握急危重病人的抢救及一些疑难病例的诊断、治疗,熟练操作产钳及胎吸助产、剖宫产、腹式子宫切除等,认真学习新知识,应用新技术,开展妇科微创手术,如:

妇科腹腔镜手术、阴式子宫切除术,以上手术的开展填补了我县妇科手术的空白。

  针对科里年轻医生多、实践经验少等特点,她从规范业务查房入手,按二甲医院的标准严格要求并悉心指导医护人员。

她要求每个年轻医生在查房前都要查书、找资料,掌握学科新动态,针对病情各自发表意见;要求医生利用一切机会练习手术的手感和技术。

在杨主任的传帮带中,全科人员的理论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呈现出人人力争上游的良好氛围。

她善于管理,敢于管理,以身作则,秉公办事,始终工作在临床第一线,危重患者随叫随到,调动了各级人员的积极性,科室形成了团结向上的工作气氛,妇产科住院人数都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开展手术的范围和技术含量明显提高。

在她的带领下,妇产科先后开展了腹腔镜手术、阴式子宫切除手术等,近年开展的腹腔镜手术治疗不孕症、宫外孕、卵巢囊肿及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均收到良好效果。

她以关爱之心和精湛的医术,得到了组织的肯定和社会的认可,先后被评为黔东南州巾帼建功先进个人,黎平县医学会业务能手、黎平县临床服务工作先进个人、单位年度考核多次被评为优秀。

  二、妙手仁心情系患者

  黎平县洪州镇卫生院是县医院的对口帮扶对象,在那里发生了一件深深触动了杨主任的事,有一次有洪州镇高山村的孕妇,孕期未作产检,孕晚期因胎盘早剥而入我院救治,因大出血,经积极止血无效而切除子宫,年轻妇女切除子宫,对她的身心影响很大,杨主任对护士长说:

我们一定要下乡看看这些妇女死亡的生存状况,把知识带下去,缓解她们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尽自己所能帮助她们提高生活和生命质量。

  洪州镇是距城区较远的一个乡镇,一天,一位来自该镇草坪的妇女早早地来到医院妇产科。

护士长热情地接待了她,了解到该病人阴道出血,在当地看了好久也没见好转,听说这里有一位技术很好的主任,特地来找她看病。

当天杨主任的手术从上午一直做到下午三点钟,病人也一直执着地等到三点钟。

见到病人,杨主任不顾饥饿和劳累马上问诊,很快断定病人是子宫内膜出了问题,经刮片确诊为子宫内膜癌。

经与病人详细交流,她了解到:

农村妇女大部分没有很好的健康普查,自我保健意识不强,加之基层医院的技术和条件较差,令大多数女性疾病不能早发现、早处理,以致小病拖成大病,给原本不富裕的生活造成更大负担。

虽然这位病人经杨主任发现到上级医院手术治疗后恢复很好,但与她身处同样条件和境遇的人,却成了杨主任心中重重的牵挂。

  有一次下乡支助卫生院,在简陋的村卫生临时准备的诊台上,杨主任为二、三十位妇女做了妇检。

仅凭经验,她检出五人患有子宫肌瘤或卵巢包块,这些人大部分都到医院经B超复查,无一误诊。

  每逢过年过节之时,正当人们与家人及亲人欢聚一堂时,而杨主任却在紧张、忙碌的抢救病人,在急救室及手术台上度过,如去年除夕之夜为抢救一名产后出血、失血性休克的产妇时,从下午6时组织抢救,给予静脉切开,多管静脉输液,纠正休克,同时急诊切除子宫止血,手术持续至第二日凌晨1时,病人获救了,而杨主任的年夜饭却只能在医院吃方便面度过,有时深夜正当人们处在甜蜜的梦想时,杨主任常常被电话铃声惊醒,赶往医院处理急危重病人,XX年冬天,路上结着厚厚的冰,有一天深夜2点,电话铃声突然响起,杨主任接电话后得知有一位产妇难产,需急诊剖宫产手术,此时顾不得外面寒风凛冽及自身的生命安全,在打不到车的情况下,跑往医院,还没来得及歇气便换上衣服匆忙赶往手术室。

又如XX年冰冻长达40余天,并停电,杨主任多次深夜沿着漆黑冰滑的路面赶往医院抢救病人及手术。

记忆最深的,有一次有一个妊高症抽搐的患者急需抢救,在深夜打不到车的情况下步行跑向医院,因路面冰滑在赶往医院的路上杨主任狠狠地摔了一跤,当时感觉头晕目眩,双下肢被冰面刮伤,血流不止,考虑到患者还等着她去救治,顾不上自己的伤痛,迅速的爬起来,再次跑向医院抢救病人,予硫酸镁及硝酸甘油解痉、降压;安定镇静等治疗,待病人抽搐控制后杨主任迅速对患者进行了急诊手术,手术进行得非常顺利,待病人病情平稳后杨主任方才感觉到疼痛,这时才记起自己身上还有伤口没有处理,简单的消毒包扎后再次加入病人的抢救。

还有一次XX年的春天,杨主任自己身患严重感冒,高烧不退,正在输液治疗,科室收治一位前置胎盘大出血、失血性休克的患者,急需救治,顾不上自己的病情,杨主任迅速拔掉自己的输液针,组织科室抢救小组人员,对患者进行抢救,建立多管静脉通道输液、输血纠正患者休克,同时积极术前准备急诊剖宫产终止妊娠,经过2过多小时的抢救病人病情得到控制,安返病房,自己才继续输液。

由于长期忙于工作不能很好地照顾自己的亲人,有一次杨先梅同志的母亲患了急性胰腺炎,而当得知妇产科收治了一位宫外孕失血性休克的病人,急需抢救及手术治疗后,她立即组织科室抢救小组成员对该病人实施抢救及手术治疗,经过抢救患者转危为安,当她赶回老家看望母亲时老人家却已病得不轻,在接入医院住院时,住院医师说:

“为什么这么晚才送来,现病情严重,告病危!

”她母亲虽然经积极治疗脱离了危险,但因延迟就诊住院长达3个月。

以上例子在临床工作中数不胜数。

  三、医德高尚无私奉献

  有一次,杨主任做了几个小时手术,已经很疲劳了,有一位患者还等着她看病,她二话没说,依旧认真检查治疗,解决了患者多年的病痛。

随着慕名而来的患者不断增多,杨主任经常是手术下来顾不上休息就接诊病人。

每日都很难按时下班,哪怕再苦再累,也坚持看完病人,从无怨言。

她的电话几乎所有找她看过病的人都知道,有时接一个电话,根本不知道是谁打来的,她也耐心地解答问题,关切地嘱咐注意事项。

从医三十多年,她始终坚持“善待患者,不分地位高低,不分贫贱富贵”的原则,把病人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对待每一位病人做到认认真真检查,详细解说病情,当遇到患者或家属不理解时,不厌其烦地耐心做好解释工作。

有多少万家灯火的时候,她正在无影灯下忙碌;有多少万家入眠的夜晚,她独自一人跨出家门赶到医院抢救病人。

就这样每天周而复始,早来晚归,无论是冷风苦雨,还是黑暗的恐惧,都没能挡住她的脚步。

  产科是高风险科室,经常有危重患者。

无论是否值班,她都随叫随到,积极参加院内、外的抢救工作。

由于长期超负荷的工作,她患了严重的颈肩综合症,面对那么多期待她亲自手术和治疗的病人,她没有时间休息,治疗也是一拖再拖。

一次手术前,痛的实在厉害,她到中医院康复科让蒋佐贵主任作了针灸治疗暂时缓解疼痛,准时站在手术台上,坚持做完了手术。

看着她因劳累而疲惫不堪的瘦削身影,许多同事心疼地说:

“杨主任,铁人也需要休息啊,你可不要累垮了!

”她总是淡淡地笑笑说:

没事,我还扛得住。

  作为科主任,有很多的行政管理工作,几乎固定的节假日都没有正常休息,且常常因会诊或做手术在医院饭堂吃饭,睡在值班室。

几年来她加班加点数千小时,相当一年时间做一年半的工作。

杨主任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视病人为亲人的贴心服务,赢得了医院员工和患者的尊重和信任,她的耐心解释和安慰,不知化解了多少人对疾病的恐惧和心理上遗留的阴影。

为了让病人能安心治疗,她对每一位病人都精心制定诊治方案,力求做到经济有效。

她的治疗用药,首选价格低、效果好的品种,从不开昂贵的药品,以自身的行动带领科室人员共同努力,抵制行业不正之风。

她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纪律,急诊手术不过夜,择期手术不超过三天,力求减轻病人负担,降低医疗费用。

  斗转星移,春去秋来,杨先梅主任充分运用自己的精湛技术和无私的爱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她与心中牵挂的病人同呼吸、共欢乐,用实际行动投入自己一生所热爱的医疗事业中。

一个女党员的抄表经

  杨国竹,女,现年43岁,中共党员,黎平供电局德凤供电所综合营业班的一名女抄表催费员,也是黎平供电局唯一的一名女抄表员。

11年来,她翻山越岭,任劳任怨,凭着对电力工作的执着追求与热爱,奔走在黎平的大村小寨。

为侗寨人民送去光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现代一名共产党员为民服务的誓言。

并多次荣获黎平供电局“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用心,没有什么学不会

  隔行如隔山,XX年,杨国竹转到抄表催费岗位时,对客户报修,电力设备维护等方面的工作一点都不懂。

有一次,在抄表中,正好遇到一户人家正在办酒,由于开启的电器较多,保险丝烧断了。

看到杨国竹在抄表时,他们像抓住最后的救命稻草似的,逮着非要她帮忙弄电。

就在这时,她内心充满矛盾。

为了赢得村民的信任和履行一个电力人的责任,她硬着头皮,陶出手机向在所里工作的丈夫陈家坤电话求助,并按照丈夫的指导进行操作,一会儿的功夫,合上闸刀后灯亮了,杨国竹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紧皱着地眉头舒展开来,露出喜悦地笑容!

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是的,杨国竹从此便暗自下定决心,要在最短时间内学会处理一些简单故障排除,真正做到为民解忧。

每次抄表回家,不管多累,她总是缠着丈夫和同事们指导,凭着执着韧劲,短短三个月后,她不但学会了换灯泡、插板、刀闸、室内线等简单的一些客户处理故障,还学会了趴电杆,接线,安装新表,更换电表等。

如今,杨国竹手中已持有《电工进网许可证》、《特种作业操作证》、《资格技术等级证》等,今年,她还准备再去考个《登高证》。

“其实没什么难的,只要用心去学,没有什么学不会的”她泛红着脸微笑地告诉我们。

  山路漫漫一个人的“旅行”

  每月的抄表路上,杨国竹总是孤影相随。

翻山越岭,她把它当成个人旅行。

“旅”途中,她提高警惕,随时准备与毒蛇、毒虫过招。

  永寨村距离德凤镇25公里,是德凤供电所管辖内范围内最远的村寨。

当时这里还没有通公路,每月到这里抄表催费都是靠步行,而且来回一趟至少得五、六天,如遇到下雨天,还得花更多的时间。

所以每次出门抄表催费,杨国竹都提前了解天气状况,备足干粮,或是买一些菜到亲戚家搭伙。

笔者问她:

“走这么远的山路,你一个女人不怕吗?

  “那里的人都很好,很善良,不怕,就是怕毒蛇、毒虫。

特别是夏季,山林蛇多,经常有蛇盘成圆圈挡在山路中央晒太阳,如果一不留神一脚踩下去,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所以只能远远的用小石子丢过去将它们赶走,看到它们走远了才急忙跑过去。

”杨国竹回忆起来仍心有余悸。

  百姓的贴心人

  杨国竹管辖范围内有2230余户人家,长年累月的抄表路,使得她对待客户,像对自己的亲人。

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空闲之余,她还挨家挨户去询问用电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留下自己的电话号。

村民们除了记住自家亲人的手机号外,最熟悉的就是杨国竹的手机号了。

“家里停电了,该交电费了,电表坏了,电灯不亮了……但凡涉及用电方面的大小事情,我们都会第一时间打电话叫她来。

她办事利索,技术好,只要是电的问题,找到她来,一小会儿的功夫就能解决,她真是我们老百姓的贴心人!

”地溪村小卖铺吴家爷滔滔不绝地向笔者道出杨国竹为他们带来的帮助。

  由于工作成绩优异,XX年2月杨国竹被调回县城,她负责德凤镇4000多户居民、商业、非居民的抄表催费及客户报修、装表接电服务工作。

如今,她还是和往常一样,为辖区内客户修理故障、换个灯泡、装个插板等,更加深得广大客户的欢心。

  巾帼不让眉须

  每月抄表催费任务及客户的故障报修外,杨国竹还主动请缨负责10千伏地溪支线和并洞分支线巡视任务,遇到有缺陷的地方就记录在笔记本上,并向领导汇报。

  “她很能干,处处表现出来不比男人差。

在营销与优质服务工作中,不论是抄表、制作报表、电费催收,还是客户报修服务,客户报装,电表更换等等,她都能完成得很好。

她所负责的片区群众给予很高的评价。

现在她可是我们所里面的‘全能明星’”副所长陈丽娟满脸笑容地介绍杨国竹地实际工作情况。

  “她每月的电费都结零、而且线损也比我们管理的台区都低,让我们这些大老爷们都感到自愧不如!

”同事杨秀广很是钦佩地称赞着。

  “她一个女人,真是不容易呀,就只是为了我们这几十户人家的每月能安时缴费,有电用,就是一个大男人恐怕都难以做到,真的是很了不起呀!

”时任并洞寨杨组长竖起大拇指咯咯称赞。

  这就是凯里电网黎平供电局德凤供电所女抄表催费员杨国竹,11年来,她不是在抄表催费的路上,就是在帮侗乡同胞们查看线路故障中。

她不断燃烧自己,为的是那万家侗乡人民的灯火。

女农民工逐梦“立体农庄”引领群众共奔致富路

  “只有大家富起来,我才富得起来。

让更多的家乡父老有活儿干、有收入是我最大的心愿”,吴贞琼经常挂在嘴边的这句口头禅,不理解她的人还误以为这小女孩把话说大了一点。

但是,作为对生活在她的公司周边的高屯镇绞便村的村民们而言,她的这句口头禅无疑是一济最好的定心丸。

  吴贞琼何许人也,绞便村、特别是这个村的冯家庄自然寨的村民们为什么对她如此尊敬和信赖?

这个课题,邱团村的五保户吴华能夫妇最有权力,也最有资格来回答这个问题。

  作为五保户的吴华能两夫妇,因年老体衰,无力再靠劳动能力寻找经济生活来源,只能靠党和政府发放的一点点特困保证金维系生活。

为了不等、不靠、两个老人想到依靠养头把两头猪来增加一点经济收入,路子是想得很好,可是,到哪儿去弄买猪崽的钱呢?

  人世间就有“雪中送炭”这种美事,刚刚在冯家庄落户的“黎平县老烟刀农庄”和“黎平县老烟刀生态养殖有限公司”的女老总吴贞琼居然体察到了两个老人家的难处,在前来问候的同时,还主动送给两位老人一头生态仔猪喂养,并派公司技术人员或亲自上门指导两个老人科学掌握防疫、管理、和生态喂养知识,在他的无私支助和正确指导下,这头生态商品猪顺利出栏并卖了个好价钱,两位老人得到了两千多元钱之后,拿着一半的钱准备答谢吴贞琼,吴贞琼说,“这钱是你们两位老人的血汗钱,我怎么要您二位的钱呢?

我不要。

您二老以后还想继续养猪,随时都可以到我的公司里要猪仔,我们都不收钱”。

吴华能老人流下了眼泪,他说:

“你们免费送我们猪崽,又免费为猪打预防针,养猪有了保障,我们要继续养下去。

  现在两位老人除了每年继续在享受着国家的低保外,每年养猪也能赚到五六千元,生活基本上已经有了保障。

  吴贞琼的这一举动出于高屯镇干部群众的意料之外,又在干部与群众的普遍认同的情理之中。

吴贞琼此举的品格和作为,还得追本索源,还得从她的童年时代说起,性格决定命运。

  吴贞琼1986年3月出生在黎平县高屯镇邱团村。

排行老二,上有一个姐姐,下有两个弟弟。

贞琼自幼聪颖懂事,读书刻苦,对人有礼貌。

不幸的是,父亲在她11岁那年去世了,第二年母亲又患癌病而逝。

没有了父母,几姊妹只好分别投奔舅舅、伯父,和他们一起生活。

  父母早逝,家里变得极其贫穷。

姐姐当时只有十三岁,最小的弟弟只有一岁多,全家人的生活全靠姐姐和她承担。

吴贞琼初中尚未毕业便辍学外出打工了。

临走那天,外婆对她说:

“现在你没爹没娘了,在外要多长几个心眼啊,好好做事,省点钱给两个弟弟读书---”听到这,小贞琼哽咽了。

她对外婆说:

“我知道的,我要打工赚钱给弟弟上学。

  她到过贵阳、深圳、东莞等地,当过保姆,做过清洁工,进工厂当过工人。

家庭的不幸造就了她“不怕、不等、不靠”的坚韧个性,干什么都特别卖力。

多年勤劳、吃苦的打工历练,让她积累了一点资金。

当得知家乡对返乡创业人员有许多优惠的政策后,决定还是与丈夫一起返乡创业。

  XX年,吴贞琼和丈夫回到家乡,在黎平县城开了一家“老烟刀食城”民族特色食品餐馆,开始走上自己创业之路。

  由于诚实守信,经营得道,生意越做越红火。

“老烟刀”这个名字不仅当地人耳熟能详,很多外地游客也慕名而来。

这一年,夫妇俩净收入就是几十万元,为国家创下10余万元的税收,也为她在创业的道路上挣得了第一桶金。

  吴贞琼,继续加快发展的步子,将“老烟刀”注册了商标。

  她迈开自主创业的第二个步,是在黎平美丽的八舟河畔,高屯镇的洪家创建建一个集种植、养殖、加工、休闲于一体的“立体农庄”。

  洪家庄山清水秀,是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XX年,吴贞琼拿出家里的所有积蓄,还通过金融机构的贷款,再加上亲戚朋友们的借款,共投筹集资金600余万元,在洪家庄建起了占地170余亩的“黎平县老烟刀农庄”和“黎平县老烟刀生态养殖有限公司”。

  两年多一点的时间内,她的养殖繁育基地,已存栏数百头猪,分布在5个大水塘的上千条大鲤鱼在夕阳下活蹦乱跳。

  “感谢政府的关怀,给我修了直达农庄的水泥路,方便了游客的到来。

我们基地预计要建300个圈,喂养300头母猪,每年预计出栏优质肉猪1600头,这可是笔大收入,再加上农庄的特色餐饮收入,我的借贷就不愁了。

”吴贞琼难掩满心欢喜地说。

  与百姓抱团发展,让更多的乡亲有活儿干有收入

  吴贞琼说,“她精心喂养的猪,都是本地大花猪与野猪交配的第二代,品种优良。

每天吃的都是由水芋、薯藤、玉米、野菜等蔬菜煮的绿色食物,不喂任何饲料,肉质鲜美,市场前景很好,只要坚持喂就能致富。

  为做响品牌,壮大产业,带动当地群众共同致富。

夫妇俩去年9月将1000头仔猪免费发给洪家庄、下阳团村等地的106户农民饲养,平时还免费为他们的猪治病、传授养殖技术。

到猪出栏时,以市场价向他们收购,让养殖农户得到实惠,一步步把乡亲们的从事生态养殖的热情调动起来。

  “我一直等着吴贞琼猪仔,她们家的这种猪,肉味鲜美,肉质好,口感好,在市场上能卖得出好价。

今年我准备养7、8头,还想约别人一起做呢。

”绞便村19组的龙安喜说。

  邱团村的吴华能夫妇是五保户,两老人想养猪,可是没钱买猪。

吴贞琼听到后,主动从自家的圈里拿出仔猪送给两位老人喂养,当年两位老人卖了这头猪就得到了两千多元,当老人拿着一半的钱准备答谢吴贞琼时,吴贞琼说,“这钱是你们两位老人的血汗钱,我怎要您二位的钱呢?

我不要。

您二老以后还想继续养猪,随时都可以到我的圈里要猪仔,我们都不收钱”。

吴华能老人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他说:

“你们免费送我们猪崽,又免费为猪打预防针,养猪有了保障,我们要继续养下去。

”现在两位老人除了每年有国家的低保外,每年养猪也能赚到五六千元,生活更有了保障。

  “吴贞琼,一位年轻柔弱的侗乡女子,凭着自己执着的追求,无畏的勇气,开辟了一条带领当地百姓共同富裕的绿色通道。

用自己的行动攒积着一点点、一滴滴实实在在的成绩,成功地展现了当代女性“自尊、自强、自立、自爱”的最美精神和风采。

”高屯中学的陆福才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家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