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读书笔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读书笔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读书笔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l庞大遗产包括几个部分:
有著作,探讨地蚤的分类、科学史、农业、遗传学、植物保护、哲学、昆虫学、动物学、进化论、无神论;
l此外,他还写过回忆录,追忆许多科学家,谈到他一生的各个阶段以及彼尔姆大学。
。
l还包括每年几百封的回信,大部分回信可能就是一篇论文了。
人是健忘的动物,如果没有记录,根本无法回想起自己过去的每一天到底是怎么度过的,而一旦没有留下痕迹,就无法追溯、回顾、改进,许多时间就这样不知不觉的流逝、浪费,人生产生“滑坡”。
柳比歇夫借助时间统计法,实现了自己的科学理想和学术追求,无疑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
2.向孩子学习“郑重”的态度
时间记录是一种对待时间的固化其价值的行为,那么我们对待时间的态度应该怎样呢?
梁簌溟先生曾以两字作答:
“郑重”。
郑重是这样一种态度:
不敷衍、不迟疑、不摇摆,认真地聚焦于当下的事情,自觉而专注的投入。
这有点像小孩子所持有的态度,别看小孩子喜欢玩耍,但是他们玩耍的态度确很认真,而正是因为这份认真,他们才能玩的痛快。
有时他们会问你“恐龙要不要上学”“人为什么没有翅膀”等问题,问的时候,他们的神情却一点嬉皮笑脸的意思也没有,反而非常严肃。
孩子用“郑重”的态度玩耍,反倒是成年人用戏谑的、游戏的态度去度过自己的人生。
谁说我们不应该向孩子学习呢?
3.不同场合,不同时间视角
心理学家菲利普·
津巴多根据“时间视角”可以划分出五种人:
l积极过去视角:
珍惜过去的美好时光、亲情友情
l消极过去视角:
感伤过去时光的流逝、沉浸在过去的伤害之中
l享乐主义视角:
将及时行乐视为第一要务,如吸烟、酗酒、暴饮暴食
l宿命论视角:
认为一切命中注定,只能逆来顺受
l未来视角:
为未来谋划,愿意舍弃当下的快乐,时间利用更有效率,但容易焦虑,幸福感不强。
津巴多建议不要维持单一的时间视角。
因为这五种视角都是不完美的,都有各自的缺点,所以最好采用混合和折中的方式。
在工作场景中以未来视角为主,因为大多工作强调计划性、执行性和效率。
但是,拖着疲惫的身体下班回家后,应该切换成享乐主义视角更为合适,人的意志力和大脑都需要一个能够放松的洞穴时间,在这个时间里,一切都应该放下,享受时间,让时间慢下来。
美学家朱光潜说过:
“做学问,做事业,在人生中都只能算是第二桩事。
人生第一桩事是生活。
我所谓“生活”是“享受”,是“领略””,是“培养生机”。
假若为学问为事业而忘却生活,那种学问和事业在人生中便是其真正意义和价值。
在与家人的相处的时光中,如逢年过节时,应该使用积极过去视角,这时不必着急的往前赶,为各种计划、各种未完成的事而焦虑,而是仔细回味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的与家人相处的这种安全、温馨、自由的感觉,仔细品味家里所散发出的爱的感觉。
4.什么是值得做的事情
合理利用时间就是选择去做正确的事,把时间花在值得做的事情上。
那么如何评判一件事情是否值得做呢?
我们可以借用“收益半衰期”这个概念。
半衰期最早是物理学的概念,指放射性元素中半数原子核发生衰变所需要的时间,半衰期越短,衰变变得快;
半衰期越长,衰变的越慢。
不同元素的半衰期差别非常大,短的不到0.01秒,长的可达几亿年。
高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
找到真爱;
学会一种有效的思维技巧;
与高人进行深入交流
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
买一件当季流行的衣服;
玩一下午手机;
以“扶墙进、扶墙出”的方式吃一顿自助餐。
低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
练一小时书法;
背诵三首诗;
读懂哲学著作某一章节;
多重复一组技能练习;
认真回复一封友人邮件
低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
参与网络口水战;
漫无目的浏览今日头条;
使用社交软件窥视陌生人的隐私。
做短半衰期的事会让我们往往有一种感觉:
当时看事大如天、过后觉细枝末节。
这就像我们总是一次次的把沙子抓起来,但刚获得一点,沙子就从指尖滑落,我们不得不重新来过。
短半衰期的事情由于无法积累和迭代,只能被一次性消费。
为此,我们需要盯紧那些长半衰期的事情来做,也就是那些重要不紧急的事。
如:
积累可信的知识
训练实践技能
构建新的思维模式
提升审美趣味
反思和总结个人经历
保持和促进健康
建立和维持相互信任的关系
寻找和获得稀缺性资源
探索、提出独创性观点或发明
高峰体验
二、寻找心中的“巴拿马”,如何做出比好更好的选择
1.从原则出发,做出选择
人无时无刻都在做出选择,选择就意味着放弃了另外的机会,而成本就是放弃了的最大价值的那一个,即机会成本。
这是经济学的概念,而有人又将经济学定义为是一门选择的学问,选择就是经济学的全部。
选择时时刻刻都在检验你的价值观,没有原则,就不可能做出好的选择。
原,即原有的、最初的发心,核心且不变,则,即是把你从偏离的轨道上校正过来的动作。
完整清晰、一以贯之的价值观能够打造一套好的原则,好的原则让你在选择是能够事半功倍。
有好的原则还不够,我们在做选择还要把时间考虑进去,选择其实是一种期权,在当下有限的条件、资源下,我们必须要踏上时间之河,跟随时间一起做功,而不能像布里丹之驴一样,在草堆之间活活被饿死。
朱光潜先生说,所谓“选择”,就是“审”分寸。
而“分寸”就是“本末轻重”。
要能权衡好本末轻重,就得有“价值意识”,也就是要搞清楚“人生中到底想要什么,追求什么”。
2.格局
一个人为自己的内心树立什么样的最高目标,设定什么样的价值尺度,反映了他的“格局”。
《一代宗师》里格局有“看自己、看天地、看众生”三种。
采铜将格局分为四种,零度盲众、一度逐利者、二度理念人、三度至善之人。
如果说在零度格局下,盲众看到的是幻想和噪声;
一度格局下,逐利者看到的是自己的能力和欲望,那么理念人看到的是这个世界深处的真和美,而至善之人看到的是自我和世界、自我与整个人类之间的纽带。
正如伟大的史怀哲所说:
“人不能只为他自己而活。
我们必须认知所有的生命都是珍贵的,而我们和所有的生命都是结合在一起的。
这种认知指引了我们心灵和宇宙的关系。
”
如果现阶段,你确定不知道你的最高目标是什么,那么你可以采用一个简单的方法,回想一下最近的一周或一个月,你做过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是什么?
回想这件事所带给你充盈或平静的感觉,也许这就是内心深处所追求的东西。
以此作为你的最高目标,你就能长期的、持续的获得这种感觉。
3.新的思维框架,探寻新的可能
很多时候,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做出了错误的选择,导致对现在的处境很不满,但又无力改变,这个时候,你很可能陷入了思维的陷阱,你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重新审视你的原则和价值观。
第一个框架是“目标悬置”。
我们在追求两个以上的人生目标时,最常见的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串行模式,另外一种是并行模式。
这两种模式都暗含了实现目标的迫切心态:
在串行模式中,要实现B就必须先完成A,所以A要尽快完成;
在并行模式中,A和B一起来,就显得更迫切了。
这两种模式都会使我们忧心忡忡,感到压力很大。
而“目标悬置”则可以很好的避免这种心态,就是把目标先停下来,放一放,但“放”不是放弃,只是悬置。
停下来的时间可以休息,也可以做别的事。
这有点像读大学的人选择休学一两年重整自我,然后在回去上学一样。
用这种方法可以使我们的生活、学业、事业更加灵活,有更多辗转腾挪的空间。
比如你可以设定在一年中,拿出十个月时间专心工作,余下两个月发展自己的爱好。
或者周期长一点,先工作两三年,然后辞职,空出一年做自己喜欢的事,然后再工作。
这种方法虽然很冒险,但是却是拓展人生新航道的新思路。
第二个框架是“能力嫁接”。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认为工作与爱好之间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往往是我们缺乏想象力,没有发现两者之间的潜在的、隐秘的联系。
有一个数学家、物理学家,叫罗伯特·
朗。
他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之后,在航天局工作。
但是他有一个特殊爱好——折纸。
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他在航天局工作几年后,突然辞去如此高大上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到折纸艺术中去了。
最终,他一件作品甚至可以卖几万美金,作品复杂程度和美观度属世界一流水平。
他是如何实现这个大跨度的转变呢?
原来,一方面,他从来没舍弃此爱好,业余时间一直在探索研究,更重要的是,他把他的数学、物理能力“嫁接”到了折纸艺术上,实现了精准化、可控化的操作。
第三个框架是“特性改造”。
“特性改造”是这样一种思路,比如当你在一家公司做普通职员时,你的爱好是画画,那么你就可以将工作悄悄的改造为爱好。
你可以在平时工作中用画画表现你的才能,无论是工作汇报还是开会时,你都可以尽情展示,同时,你甚至向公司部门可以推广视觉思考方法,以便提高工作效率和沟通效果。
“特性改造”除了改造本职工作,还可以改造爱好,这要求把对一件事的“消费性兴趣”升级为“生产型兴趣”,这也可以叫爱好升级。
“游戏禅师”陈星汉在小时候玩《仙剑奇侠传》时感动落泪,立志一定要设计出伟大的、能够打动人心游戏作品。
对电影感兴趣的人,不妨可以深入下去,写写影评、学学编剧、短视频制作等,通过这些更加深入的生产型尝试,你会发现,你对电影本身的理解和思考更加丰富、多元、深刻了。
人生是一场持续而反复的构造,我们不必着急一下全选对,也不可能做得到,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的校正选择,用新的、更加稳固的价值观做出建设性的改变。
在职场上工作多年的人会选择辞职创业,在大学学完四年以后,有的人会转专业读研究生。
人生看似是重新选择,但并不是全部推到重来,期间你积累的很多能力和能量,如思考力、表达力、领导力、学习力、写作力、知识存量、人脉、原始资金等等,这些东西爆发出来,可以使你在新的平台和事业上重新开始一场不重新的开始。
三、最有效的,是即刻行动
1.“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
知乎上有人问:
“30岁才开始学编程靠谱吗?
”有一个回答很妙,是这样说的: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这提醒着我们,你所纠结的事如果即刻行动,可能是最有效的。
因为开始并完成一件事情,比做好它更重要。
只要你开始了,你才有机会把它做得更好。
有一些分分钟可以解决的小事,我们也会拿出种种借口拖延下去。
比如物业公司通知你快递到了,你总觉得可以顺路的时候去拿一下,结果不是健忘就是拖到物业公司下班了,一下几天过去了,最后导致形成了短暂的心理负担、记忆负担,得不偿失。
何不尝试一下子就去把这种简单、琐碎的事完成呢?
以最快的动作、最麻利的手法将其完成,这是最节省脑力成本的。
2.精益创业的行动启示
“精益创业”是当前互联网创业最流行的方法之一。
里面有个关键概念叫做“最小可行化产品”,它是只用最少资源、被最快制作出来、可执行基本功能、能被用户使用的试验性产品。
创业者把最小化可行产品发布出去,然后根据用户的反馈来优化。
这跟摸着石头过河这句话的道理很像,但是把这个道理更加具体化、清晰化了。
“精益创业”抛弃了冗长呆板的计划,能够更好的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和客户需求,因为时代发展变化的速度太快,而用户的需求和审美在不断的升级、更新。
那么,对于一个人来讲,他的最小化可行产品是什么呢?
回答这个问题先搞清楚“产品”的内涵。
1.“产品”不是过程,而是结果
2.“产品”不是对原料、素材的简单堆积,而是对它们结构性的整合和组织
3.“产品”不是创制者锁在自己保险箱里的东西,要被其他人使用和检验
4.“产品”能独立对世界产生影响,它应该能创造出正向的价值,使人受益
5.“产品”是一种媒介
按照这个思路,那么你在某家公司的实习经历不是产品,但是基于实习的经历写成的系统性总结报告就是产品;
阅读一本书的经历不是产品,但是对这本书深入、透彻分析的文章或者读书笔记可以算是产品;
拥有写一手好字的技能不是产品,但是使用这项技能创造的书法作品就是产品。
从这个角度看,怪不得李笑来老师说,检验一个人的最好标准就是看他有没有完整的属于他自己的作品。
传统的教育体制中隐含着一种“未完成”的思想惯性,老师们传授知识是为了给学生们以后做事做好准备,而不是现在就做事。
这导致很多人不想做事、不敢做事,而是拥有了一种盲目准备的“完全准备好思维”。
这种思维的致命问题是:
我们永远都无法做好“完全”的准备。
总还有我们未发现的问题,总还有能力上的短板,总还有未搜罗完全的信息,可因此我们就要一直准备下去吗?
当然不是,只要做出了实实在在的东西,你的思路才会更加清晰,才能才得以更切实的锻炼,视野才更加开阔。
以“精益创业”的方式走向人生的成功,要做到以下三点:
1.克服“过度准备”的惯性,向前一步,把未完成的事情完成
2.克服“自我防卫”的心态,乐于接受反面意见并加以慎重地审视
3.克服“沉没成本”的固执,有勇气否定并重新构造自己的产品
3.像Photoshop一样分解任务
作者工作中有一个习惯,就是拿到一个任务以后,务必先找到那个任务的核心思考区间,找到那块硬骨头,尽全力去啃下来,而不是去做那些周边的打扫性质的工作。
比如,现在上级需要你做一个PPT,第一步应该做什么,是挑一个漂亮的主题模板还是去XX查资料呢?
都不是,而是设计PPT的架构。
即你要分析你的受众、他们的知识水平、理解水平和兴趣点、关注点,在此基础上设计你的内容及内容顺序,各部分内容所占比例,讲的时候的风格策略,然后PPT的架构就出来了。
这有点像写一篇文章之前要先谋篇布局,设计行文脉络和主题思想,才能纲举目张,逻辑清晰。
如果不去做顶层设计,那么就会被细节牵着鼻子走,不断发现漏了这个、漏了那个
在工作中我们可以使用“图层工作法”来集中处理同质性工作。
这种工作方法有点像用Photoshop来画图。
用Photoshop绘图过程中,可以把一幅画分成多个图层,每个图层在绘制时是相互独立的,在同一时间只要专注“某一层”的效果就可以了,这样就减少了任务切换的复杂性和切换成本。
以小说创造为例,小说写作的次序有多种可能性,如果从图层角度看,一部小说通常有三个图层:
叙述、描写、对话,叙述负责情节的推进,描写主要用于氛围的营造,对话则用来展现人物性格和冲突。
一个作家,完全有可能先把小说从头到尾的叙述部门写好,再营造气氛,再精心雕琢对话。
“图层工作法”是完成一个复杂作品或者复杂项目的基础,甚至可能是最有效的战术。
正如德国思想家本雅明所说:
“写一篇好散文要经过三个台阶,一个是音乐的,这时它被构思;
一个是建筑的,这时它被搭建起来;
最后一个是纺织的,这时它被织成。
从理论出发不一定能指导实践,只有在实践中通过反思积累的知识才能指导实践。
这有点像我们学生时代老师要求我们做的错题本,错题本每一题都是基于我们反思积累的,每个错题背后的错的思维模式和推理过程都要形成文字,供我们不断纠正,避免下次犯错。
实际的问题是处于一个多钟因素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又相互冲突的“复杂场域”,并且具有某种独特性。
事实上,当人在解决现实问题时,更依赖于隐性的知识和隐性的推理。
行动科学的大师唐纳德·
舍恩认为,“三思而后行”并不一定正确,很多时候甚至可以说是“行动先于思考”的,因为“人们的机智行动是高度技巧及复杂推理而形成的,而其中绝大多数又都是隐性的”。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学习知识的终极追求就是把正确的知识变成我们的第一反应,遇到问题,我们能够及时调用出来,需要临时去找、去背的知识,往往都不是属于你的知识。
四、通过提问、解码、操练、融合,成为高段位的学习者
1.找到一切学习的向导
我们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往往需要向导来指引我们,有了向导,能够迅速有效的熟悉环境,不会做无头苍蝇,也不会做无用功。
学习也一样,学之前需要找到一位好的向导。
很多人以为老师就是最好的向导,跟着老师学就行了,这是导致填鸭式教学、无趣式教学的根本原因,因为你没有找到真正的向导——问题。
以既成知识为核心的学习,学习者扮演的只是一个“吸纳者”或者“搬运者”的角色,他们把外部的知识经过消化后搬到头脑里,只不过完成了知识在不同载体间的传递。
这种学习,知识在传递过程中的精确性、完整性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而学习者自身的心智,包括他原有的知识体系、方法、观念及困惑,却可以被搁置起来,不闻不问。
心理学家认为学习并不是“直接传递模式”,而是“构建式”的,学习者必须充分地调用他们已有的知识,在主动性目标的指引下、在丰富的情景中积极地进行探索,把新知识和旧知识糅合在一起,在头脑中构建出新的知识体系。
罗素说:
“一个人求知的历程,就像是一个登山者靠近一座雾霭笼罩的高山,一开始他只能看到一个模糊的轮廓,所有的东西都无法看清,慢慢走近时,这座山的各个部分才渐渐地清晰起来。
”我们要学一个东西,不妨先问一下四个问题:
1.针对当前的学习资料,我已具备了哪些相关知识?
2.针对当前的学习资料,我又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
这些知识对原有的知识构成了何种补充或者挑战?
3.针对当前的学习资料,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且这些东西我可以通过简单的搜索就可以了解?
4.针对当前的学习资料,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无法轻易地获得解答,同时又有价值成为我长期去探索、关注的问题?
2.不做信息搬运工,要做信息解码员
网络时代造就了许多有囤积癖的人,以为下载、收藏了很多干货、信息,就能得到知识。
其实这知识信息的最浅层次加工,我们应该做的是解码。
解码简单的说就是三个层次,第一,它说了什么,给了我什么感受?
(它原本要传达的东西)第二,它是什么,对我有什么价值?
(对内容的反思,以审视的目光对内容进行评价和定性)第三,它的内部结构是怎么组成的?
它的效果是怎么实现的?
(对形式和构成的洞察,研究内容表达的手法)
金克木先生说,他读书要连字带空白一起读,这恐怕就是一种深层次的解码。
寻找解码的入口,有以下三个路径。
不要去寻结论,还要去寻过程;
不要只去做归纳,还要去做延展;
不要只去比较相似,还要去比较不同。
3.技能,才是学习的终点
学习很多时候要求我们要在“做中学”,比如你要学习制作网站,就不应该抱着一本关于这个的教材,而是应该直接上手去制作一个网站,不会的问题,一个一个列出来,直接查、直接问,把教材当做工具书,而不是自己被书牵着鼻子走。
学习有一个基本的理念:
你掌握了多少知识,并不取决于你记忆了多少知识以及知识的关联,而是取决于你能够调用多少知识以及知识的关联。
张三丰对张无忌说,要忘掉武功招式,才能学会武功,就是说要把平时训练的武功变成意识自动化,形成第一反应,那才是真正属于你的,遇到问题,要想很久,或者要去翻书的,那已经不是属于当下“这个你”的武功了。
知识其实和技能一样需要不断的操练,如写作式操练、游戏式操练、设计式操练。
知识的操练迫使我们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的审视,对现实的情景和问题进行更加细致的观察,并且致力于创造两者之间的关联,它使我们不再固守书本,不去做僵化的记忆。
技能,才是学的的终点。
获得技能也就意味着你拥有了改变世界的能力,哪怕一开始这个能力非常小。
五、修炼思维,成为真正的利器
既要简化外界输入的信息,也要简化我们表达出来的信息,为思维腾出更多的使用空间。
极简主义是近来很流行的一种行为艺术,极简才能让我们抓住本质、找到重点,让我们舍弃那些细枝末节、无关紧要,极大节省了时间、精力。
基于深入了解的简洁,不是乏味,而是意味着更加丰富的内涵,就像苹果手机只有一个按钮,但是它却被迫在其他地方实现了丰富的功能。
思维依赖于工作记忆,通过思维外显为图像,给予思维更多的探索空间,也能进一步推动思考的进行。
现实中的问题,总是牵涉太多的因素,借用矩阵、清单等工具,可以完善思维的周密程度,穷尽思维的方向。
六、努力,是一种最需要学习的才能
在心理学家眼中,“才能”被定义为:
自发地重复出现且可以被高效利用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模式。
从这个角度看,自己跟自己比,才能是可以不断被学习的、被提高的,这也符合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无论你的基础是怎样,只要在一个方向深入下去,投入时间和精力,取得分工,然后与别人协作,就能获得才能,改善自己的生活。
努力不是一味的“使力、使力”这么简单,不仅是一种信念,不只是意志力的较量,它更是一种具有策略性的活动。
这种策略性体现在对个人资源的调配、行动方向的选择、执行进度的把控和调试等多方面上,而好的策略是可以不打断优化的。
在个人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我们首先应该集中资源,投入发展自己的一项优势才能。
用相对少的时间广泛涉猎,以捕捉和发展未曾预料的资源和机会,实现个人才能的最大化。
不断为自己设计有难度的“非标准动作”,在挑战中获得才能的提升和飞跃。
七、每一个成功者,都是唯一的
成功两个字,压在多少人身上喘不过气来,终其一生,殚精竭虑,无非就是名利财权色。
冯唐说:
“一个人如果这几样都得到了,那么离灭亡就不久了。
”这句话单看不好理解,再看王尔德说的一个句话:
人生有两个悲剧,第一个是想得到的得不到,第二是想得到的得到了。
两句话结合起来就好理解了,人是一种需要追求某种东西的物种,如果连最好的、所有想要的东西都得到了,那么这个世界对他而言便没有什么可眷恋,没有什么东西有趣味了。
标准化教育下,很多学生被塑造成“学渣”和“学霸”两种角色,非黑即白,作者认为,这两种都不是好选择,我们应该追求做一个主动探索者,利用学校里的老师、课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