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03物态变化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985339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3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点03物态变化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考点03物态变化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考点03物态变化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考点03物态变化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考点03物态变化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点03物态变化文档格式.docx

《考点03物态变化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点03物态变化文档格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点03物态变化文档格式.docx

C.将新鲜的蔬菜装入塑料袋放入冰箱冷藏

D.将湿衣服摊开晾在通风向阳处

【答案】BD

.(2013山东临沂,第12题)下列事例中.属于减少蒸发的措施是

A.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储存

B.用扫帚把洒在地而上的水向周围扫开

C.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

D.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

.(2013山东临沂,第13题)下列现象中属于熔化吸热的是

A.游泳结束上岸后感到有点冷B。

加冰块使饮料温度降低

C.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变质D.向地上洒水降低环境温度

.(2013山东济宁,第2题)在严寒的冬季,小满到滑雪场滑雪,恰逢有一块空地正在进行人工造雪。

他发现造雪机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地将水吸入,并持续地从造雪机的前方喷出“白雾”,而在“白雾”下方,已经沉积了厚厚的一层“白雪”,如图1所示,对于造雪机在造雪过程中,水这种物质发生的最主要的物体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凝固

B.凝华

C.升华

D.液化

.(2013山东泰安,第4题)下列事例中,能使蒸发变慢的措施是

A.用电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B.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

C、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D.用扫帚把洒在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扫开

.(2013山东泰安,第8题)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春天,河里冰雪消融,是升华现象

B.夏天,冰棍儿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

C.秋天,早晨花草上出现的小露珠是熔化现象

D.冬天,温暖的车内窗玻璃会变模糊,是车内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2013四川南充,第3题)北方秋、冬两季早晨常出现霜,下列有关霜的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凝华现象且吸热B.是凝华现象且放热

C.是凝固现象且放热D.是凝固现象且吸热

.(2013四川雅安,第8题)下列物态变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是

(1)春天,冰雪融化

(2)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3)秋天,清晨出现的雾(4)冬天,早晨在太阳照射下,草地上的霜消失

A.

(1)

(2)B.

(1)(4)C.

(2)(3)D.

(2)(4)

.(2013四川自贡,第7题)小明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描绘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没有沸腾

B.水的沸腾温度低于100℃,说明水的比热容大

C.水沸腾前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来改变水的内能

D.实验时的气压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

.(2013四川自贡,第9题)下列过程中,属于凝华的是()

A.初春,冰雪融化汇成溪流B.仲夏,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C.深秋,清晨草地上出现霜D.严冬,湖水结成冰

.(2013四川乐山,第6题)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

A.夏天,冰棍“冒出”的“白气”,

B.放在衣柜里面的樟脑丸变小了

C.太阳出来雾散了

D.深秋,清晨草地上出现霜

.(2013重庆A卷,第3题)如图2所示,自然界中的物态变化让我们领略了许多美妙景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2

A.轻柔的雪是升华现象B.凝重的霜是凝华现象

C.晶莹的露是熔化现象D.飘渺的雾是汽化现象

.(2013重庆B卷,第5题)2012年服装服饰类最佳科技成果—某公司研制的首款能有效降低皮肤温度的T恤衫,如图2所示,它利用具有吸湿排汗功能的面料加快人体汗液从人体吸收热量,从而降低人体温度。

汗液从人体吸收热量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

()

A.液化B.熔化C.升华D.汽化

.(2013江苏南京,第6题)下列各图描述了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其中需要吸热的是

丁.草叶上出现露珠

丙.食品盒中的干冰变小

乙.铁丝网上出现霜

甲.屋檐上的冰棱正在消融

 

A.甲、乙B.乙、丁C.甲、丙D.丙、丁

.(2013江苏扬州,第3题)以下估测接近实际的是

A.教室黑板的高度约为70dmB.人感觉舒适的环境约20℃

C.某中学生的重力约50ND.课桌上的橡皮掉到地上时间约10s

.(2013江苏扬州,第4题)“花卉节”已经成为扬州的一张城市名片,走近花园就闻到扑鼻的花香,这是因为

A.分子之间存在引力B.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C.分子之间没有空隙D.分子不同的做无规则运动

.(2013江苏连云港,第2题)下列各图中的物理现象属于凝华的是()

.(2013江苏苏州,第5题)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其物态变化过程需要吸热的是

.(2013江苏盐城,第11题)用滴管从瓶中吸取酒精,滴在手上,感觉凉凉的,小明就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两种猜想,猜想1:

酒精的温度低于手的温度;

猜想2:

酒精蒸发时吸热,有致冷作用。

随后,他在烧杯中倒入适量酒精,用相同的温度计分别测量手的温度t1和烧杯中酒精的温度t2,并重复多次,均发现t1>

t2,由此,他()

A.只能验证猜想1

B.只能验证猜想2

C.既能验证猜想1,也能验证猜想2

D.既不能验证猜想1,也不能验证猜想2

.(2013四川泸州,第4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冬天常见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升华而成的小冰粒

B.仲夏,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冰棍冒“白汽”是一种汽化现象

C.大风吹起尘土“漫天飞扬”,是扩散现象造成的

D.100℃的水蒸气烫伤比100℃的沸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

.(2013山东聊城,第I卷第5题)对下列四幅图中物理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凝重的霜     洁白的雪     飘渺的雾      晶莹的露

A.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放热       B.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吸热

C.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吸热       D.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放热

.(2013四川凉山州,第13题)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放热的是

A.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可乐瓶上会出现汗珠

B.北方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

C.夏天扇扇子,人会感觉到凉爽

D白炽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

.(2013甘肃兰州,第8题)打开冰箱门,常常能看到冷藏室内壁上有水珠.这些水珠主要是由食物中的水分经过

下列哪些物态变化形成的

A.升华、凝华B.汽化、熔化

C.凝华、熔化D.汽化、液化

.(2013山东淄博,第4题)一瓶冰冻的矿泉水在室温下逐渐熔化,瓶内的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不变的是

A.体积

B.质量

C.密度

D.比热容

.(2013山东潍坊,第8题)用电热壶烧水时.水沸腾后.从壶嘴里冒出“白气“;

夏天打开冰棒纸时.可以看到冰棒周围也出现“白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壶嘴里冒出的“白气“是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

B.冰棒周围的“白气’是冰棒发生升华形成的水蒸气

C.在这两种“白气.形成的过程中.都需要吸收热t

D.这两种“白气’都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2013山东东营,第3题)洗热水澡时,卫生间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洗完后过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

水在镜面上发生的两种物态变化是

A.先汽化后液化B.先液化后汽化

C.先凝华后升华D.先升华后凝华

.(2013湖南株洲,第6题)将一杯水放入冰箱冷冻室中,时间足够长,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2013呼和浩特,第1题)下列有关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们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B.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看清楚它的最大值,即量程

C.有的分子间只有引力,有的分子间只有斥力

D.四冲程内燃机中,只有做功冲程做功

.(2013湖北宜昌,第3题)秋天的早晨,山区公路上容易出现大雾,影响行车安全。

从物理学角度看,雾是由下列哪种物态变化形成的

A.液化B.凝华C.升华D.汽化

.(2013四川遂宁,第3题)我们身边有许多美丽的自然现象,下图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2013山东青岛,第I卷第4题)下列关于实验仪器使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要将游码拨到标尺最右端

B、使用液体温度计测量水温读数时,视线要与液柱上表面相平

C、连接电路时,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到阻值最小处

D、使用电流表时,允许不经过用电器把它直接接到电源两极上

.(2013山东青岛,第I卷第12题)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t时=5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B、在BC段,该物质不吸热

C、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5min

D、该物质的凝固点是45℃

【答案】AD

.(2013贵州安顺,第1题)热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凝华现象;

B.夏天打开冰棒包装纸后会看到冰棒周围冒“白气”,这是升华现象;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的露珠,这是液化现象;

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的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2013陕西,第1题)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

A.山林中雾的形成B.路面上水结冰

C.河面上冰雪的消融D.窗户玻璃上冰花的形成

.(2013四川德阳第1题)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气温低于水银凝固点的地方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

B.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

C.北方的冬天,为了除去路面的冰,护路工人常在路面上撒大量的盐

D.当路面结冰汽车无法行驶时,司机常在轮胎上缠上防滑铁链

.(2013湖北恩施,第1题)如图所示是小翔同学练习用温度计测水温的情景,其中操作正确的是:

.(2013山东日照,第6题)关于水沸腾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计测沸水的温度可以使用酒精温度

B.当水温达到100℃时,水一定会沸腾

C.水沸腾时大量气泡上升、变大,至水面破裂

D.水在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会升高

.(2013山东日照,第11题)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蒸气在高空中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此过程吸收热量

B.冰山上的积雪只能先熔化成水,再蒸发成水蒸气,次过程吸收热量

C.江河湖海中的水蒸发成水蒸气,此过程吸收热量

D.水蒸气在高空

遇冷凝华成小冰晶,此过程吸收热量

.(2013湖北襄阳,第3题)我市保康县的山区雨后经常形成美丽的雾气。

关于雾的形成,是因为发生了()

A.液化现象B.升华现象C.凝华现象D.凝固现象

.(2013江苏镇江,第2题)下列仪器的使用和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2013湖北荆门,第19题)热现象在一年四季随处可见,下列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初春,湖面上的薄冰层开始融化B.盛夏,打开冰箱门形成的“白气”

C.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D.隆冬,教室的窗户玻璃上出现冰花[

.(2013贵州湘西土家苗族,第15题)初夏,大雨来临前,沉闷的天气常使墙面或地面变得很潮湿,其实这是一种液化现象。

在下列现象中具有与此相同的物态变化是

A.煮饭时,锅里冒出“白气”C.洒在地面上的水变干了

B.冬天地面上的水结成了冰D.放在衣柜里的樟脑片变小了

.(2013湖北孝感,第19题)“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种景象中的“冰”“雪”的形成所对应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A、汽化和液化B、升华和凝华C、凝固和凝华D、凝固和液化

.(2013山东滨州,第6题)下列所描绘的自然景象涉及到的变化属于液化的是

A、初春,池塘上结了一层薄冰

B、盛夏,打开冰棍纸见到“白气”

C、深秋,树枝上结了一层薄霜

D、严冬,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

.(2013天津,第5题)图1中,水的三态之间转化过程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标注都正确的是

.(2013湖北黄冈,第6题)将刚烧开的水倒入干冰(固态CO2)中,水像重新沸腾一样:

水中有大量气泡,同时水面上有大量“雾气”。

“雾气”通过鼓风机喷入舞台,即可制造“云雾缭绕”的舞台效果。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雾气”是水蒸气 

B.“雾气”是小冰晶

C.气泡内主要是水蒸气 

D.气泡内主要是二氧化碳气体

【答案】D 

.(2013贵州黔东南,第4题)下列描述中与北方冬天窗户玻璃上出现的冰花属于同一物态变化过程的是.

A.衣柜里的樟脑片放上一段时间,结果消失了

B.秋天,霜打枝头

C.闷热潮湿的夏天,自来水管冒“汗”

D.冬天,千里冰封

.(2013北京,第17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零下18℃的液体能发生汽化现象

B.发生扩散现象的原因是气体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烧水时常看到“白气”,从水到“白气”的物态变化是先汽化后液化

D.寒冷的冬夜,家里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由于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答案】AC

二、填空简答题

.(2013浙江宁波,第24题)某校科技节上,老师将液氮“倒”在装有超导物质的磁悬浮列车模型上,由于液氮迅速汽化并▲热量,超导物质降温后变为超导体,使模型能悬浮在通电的环形轨道上。

当模型在环形轨道上运行时,其运动状态▲(填“改变”或“不变”)。

【答案】吸收,改变

.(2013湖南长沙,第28题)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碎冰块放入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和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同时发现易拉罐的底部外有白霜形成,该白霜的形成是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在形成白霜的过程中会       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

【答案】凝华放出

.(2013山东临沂,第25题)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     侧,使玻璃变模糊,水蒸气变成水珠会    热量。

【答案】内;

放出

.(2013山东烟台,第15题)小明同学几乎每天都要乘公交车上学。

善于观察的他发现,无论盛夏还是严冬,在装有空调的公交车玻璃窗上,常有小水珠附在上面,那么,夏天,小水珠附在玻璃的;

冬天,小水珠附在玻璃的。

(选填内表面或外表面)

【答案】外表面、内表面

.(2013四川南充,第9题)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沸水的温度是℃,北京一月份的平均气温是“-4.7℃,读作,

【答案】100零下4.7摄氏度

.(2013江苏南京,第18题)如图甲是某种物体熔化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假设在加热过程中物质的质量不变,单位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

⑴这种物质的固体属于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如图乙,在某一时刻,用温度计测得物质的温度为________℃。

⑵在CD段时,此物质处于________(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

⑶该物质在AB段和CD段的比热容分别为c1、c2,则c1:

c2=________。

【答案】晶体﹑-6﹑液﹑

.(2013安徽,第2题)商场晨的保洁员在拖过地后,常用电扇对着地面吹,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加快空气的流动来加快_______________(填物态化名称),使地面尽快变干。

【答案】蒸发(汽化)

.(2013安徽,第3题)小明在一次测量体温时,体温计的求数如图所示,则他的体温为_________℃。

【答案】36.5

.(2013四川内江,第36题)如图甲所示,在液体的表面上,某些能量较大的分子能克服液体内其他分子的束缚而“飞离”液体表面,这就是;

如图乙所示,在液体内部,有一些分子由于获得足够的能量,摆脱其他分子的束缚,进入液体内部的小气泡中,从而使小气泡逐渐变大并上升到液面,气泡破裂,其中的水蒸气“飞”到空气中,这就是。

(选填汽化的两种方式中的一种)

【答案】蒸发沸腾

.(2013山东聊城,第II卷第5题)如下图是某物质物态变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由图可知,该图象是物质     (选填“熔化”或“凝固”)时温度变化曲线,该物质的凝固点是      ℃。

【答案】熔化48

.(2013四川成都,第16题)我国属于缺水的国家,污水净化有重要的意义。

如图9所示是某同学发明的太阳能净水器,它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    再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答案】汽化液化

.(2013江西,第2题)温泉的开发是人们利用地热的一种形式,冬天,温泉水面的上方笼罩着一层白雾,这是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滴;

雪花飘落到池中立刻不见踪影,这是雪花成水融入温泉水中。

(填物态变化名称)

【答案】液化、熔化

.(2013四川宜宾,第9题)“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这句诗出自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从物理学角度分析,诗中的“露,和“箱”分别是物态变化中的现象和现象。

【答案】液化;

凝华

.(2013湖南株洲,第25题)电热液体蚊香器通电后其内部的发热部件对驱蚊液加热,过一会儿,可见其顶部有“白雾”飘出,其“白雾”是驱蚊液先________后_______的物态变化过程中产生的。

.(2013呼和浩特,第20题)二氧化碳气体若被加压、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这种固体在常温下不经熔化就会直接变成气体,叫干冰。

干冰具有很好的制冷作用,可用于人工降雨,这是由于干冰在常温下迅速变为气体,促使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从而降雨。

上面描述中,含有舞台变化,找出并填出相应的物态变化。

(例如:

冰变成水属于熔化)(此例填在下面不得分)

变成属于;

变成属于。

【答案】二氧化碳变成干冰属于凝华;

干冰变成二氧化碳属于升华;

水蒸气变成水属于液化;

水蒸气变成冰属于凝华。

.(2013湖北武汉,第21题)(

3分)下图是某型号空调扇的示意图,空气通过湿帘时,湿帘表面的水在过程中热量,产生的湿热空气被风机吹出。

一定质量的空气通过空调扇后,这部分空气(不含增加的水蒸气)的内能。

.

【答案】蒸发;

吸收;

减少

.(2013湖北宜昌,第20题)初冬的早晨,常常看到草地上有一层霜,这层霜是由经过(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答案】水蒸气凝化

.(2013贵州安顺,第6题)生活中,人们常用酒精棉球擦发烧病人的额头为他降温,这是利用酒精在(填物态变化名称)过程中(填“吸”或“放”)热。

【答案】蒸发,吸热

.(2013贵州湘西土家苗族,第17题)如图所示,是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装置,请说出图中标识的实验器材名称。

①﹍﹍﹍﹍﹍﹍﹍﹍

②﹍﹍﹍﹍﹍﹍﹍﹍

③﹍﹍﹍﹍﹍﹍﹍﹍

【答案】①温度计②酒精灯③铁架台

.(2013广东省,第10题)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回答:

若要测量萘的熔点,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做测温物质;

若要测量固态甲苯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做测温物质;

若要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不能选做测温物质。

【答案】水银或甲苯酒精酒精

.(2013广东省,第13题)用同一热源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题13 

图中图线a 

所示,若其它条件不变,(l)仅增加水的质量;

(2)仅增大液面大气压强;

(3)既增加水的质量,同时减小液面大气压强则三种情况中,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分别对应、和(选填图中“a 

”、“b”、“c”或’'

d'

'

【答案】cbd

.(2013江苏常州,第21题)2013年春节,小明去北方看雾凇,在公园看到温度计如图所示,其量程为,当时气温为℃,温度计内测温液体是表格中内的,在极寒地区,静停汽车密闭水箱内的水会结冰,因为V冰/V水=(保留2位小数),在水箱内添加防冻剂是必要的,有些司机嫌防冻剂价格昂贵,而采用在水箱内添加“二锅头”(高浓度酒精饮品)的方法,对此小明坚决反对,理由是(说出一点即可)(ρ冰=0.9×

103kg/m3)

【答案】-40℃-50℃-16酒精1.11酒精易燃烧易挥发

三、作图题

四、实验探究题

.(2013福建福州,第26题)(5分)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

(1)A组同学用的是如图甲所示装置,他们测出的水温将偏_________(选填“高”或“低”)。

(2)图乙是B组同学在实验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此时水的温度是___________℃。

(3)B、C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将水加热到沸腾用的时间不同,他们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

分析图像可知:

水的沸点是________℃,当时的大气压__________(选填“<

”、“>

”或“=”)1标准大气压;

B、C组得到b、c两种不同图像的原因可能是水的_________不同。

【答案】

(5分)

(1)高

(2)92(3)98<

质量

.(2013江苏泰州,第47题)用如图21(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冰的熔化特点”的实验。

(1)装有碎冰的烧杯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用酒精灯加热。

这样做不但能使烧杯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选填“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