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压模具设计课程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984054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91.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挤压模具设计课程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挤压模具设计课程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挤压模具设计课程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挤压模具设计课程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挤压模具设计课程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挤压模具设计课程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挤压模具设计课程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挤压模具设计课程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挤压模具设计课程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十一五”期间,中国模具业市场份额将达1200亿元。

虽然目前模具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但是受外资垄断挤压产业利润空间以及内资企业自身存在种种问题的困扰,产业投资风险陡然上升。

第二章模孔布置

2.1模孔位置的排列

采用多孔棒材模时,金属流动要比单孔模均匀,故可减少中心缩尾形成的几率。

但是,如果模孔排列不当,会使挤出的制品长短不齐,增加几何废料,恶化表面质量;

如果模孔靠近挤压筒边缘,也会使制品表面产生起皮、分层等缺陷。

此外,多模孔过于靠近挤压筒边缘时由于内侧金属供应量大、流动速度快,而外侧由于金属供应量不足,流动速度慢,会造成制品出现外侧裂纹;

当模孔太靠近挤压筒中心时,外侧金属供应量大于内侧,则制品易出现内侧裂纹。

图2-1所示,表示了模孔分布对制品长度的影响,从而了解模孔位置布置的重要性,故应将多孔模模孔的理论重心均匀地分布在距模具中心和挤压边缘有适当距离的同心圆周上。

 

多模孔的同心圆直径D心与挤压筒直径Dt之间的关系可以按以下经验公式来确定:

D心=

(2-1)

式中:

D心多孔模模孔断面中心分布的同心圆直径;

Dt挤压筒内径;

n模孔数目(n2);

经验系数,一般取2.5~2.8;

n值较大时取下限,挤压筒内径大时取上限,一般取2.6。

根据上式,取=2.51,计算,D心=

D心通过上式求出后,还必须考虑节约模具钢材和工模具规格的系列化及互换性(如模垫、导路的通用性等),再对D心进行必要的调整。

为了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模孔离模具外径圆周的距离和模孔之间的距离都应保持一定的数值,这个数值与挤压机的大小有关。

对于49MN以下的挤压机,这个距离可取15~50mm;

对于大型挤压机,应加大到30~80mm,参照表2-1所列经验数据,取25mm。

表2-1模孔间最小距离

挤压筒直径

80~95

115~130

150~200

220~280

300~500

最小距离

15

20

25

30

50

挤压制品断面尺寸与模具断面尺寸的大小有因果相存的关系,挤压制品的断面尺寸的大小又同挤压力和挤压模具工作断面尺寸密切相关。

挤压制品的断面尺寸越大,所需要的挤压力就越大,因而挤压模具工作端面的尺寸也就要相应增大。

参照表2-2,取挤压制品的外接圆至挤压筒内壁的最小距离25mm。

表2-2挤压制品的外接圆至挤压筒内壁的最小距离

挤压制品外接圆至挤压筒之间的最小距离

在本课程设计中,

挤压筒所允许外接圆直径Dw=(0.80~0.85)Dt=160~170,取160mm

模具外径D=(1.25~1.45)Dw=200~232

经验算,满足上述两个要求

2.2挤压比计算

在挤压生产中,金属的变形量大小常用挤压比或加工率()来表示。

挤压比是指挤压成形前锭坯充满挤压筒时的断面积与挤成形后制品断面积总和之比值,以表示:

(2-2)

Dt¾

挤压筒直径;

dk¾

棒材直径;

同时挤压制品的根数或模孔数。

带入数据算得=278,

查表2-3,值偏大,在铜及其合金中取材,黄铜,同时温度范围650~840°

C

表2-3热挤压各种金属材料时的工艺参数值(部分)

金属材料

挤压温度°

挤压比λ

流出速度m/s

单位挤压力

铜及其合金

纯铜

820~910

10~400

0.10~5.0

300~650

α+β黄铜、青铜

650~840

10~(300~400)

0.10~3.3

200~500

含10~13%Ni白铜

700~780

10~(150~200)

0.10~1.67

600~800

含20~30Ni白铜

980~1000

-

0.10~(0.4~0.6)

500~850

第三章

模具尺寸设计

3.1模孔尺寸的确定

模孔尺寸的确定主要考虑挤压制品的金属成分、断面形状、尺寸偏差、各部位几何形状特点和型材的冷却收缩量、张力矫直时的断面收缩量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来进行设计或计算确定。

若用A表示模孔长度,则用以下算式对棒材模进行计算:

A=A0(1+k)(3-1)

A0¾

棒材断面的名义尺寸,圆棒A0为直径;

模孔裕量系数,见表2-1。

由表3-1查得,黄铜,k=1.0~1.2,取k=1.0,则A0=6mm,A=6´

(1+1.0%)mm=6.06mm。

取A=6mm

表3-1不同金属模孔裕量系数k/%

金属种类

孔裕量系数k

紫铜

1.5

黄铜

1.0~1.2

青铜

1.7

L1~L7,LF2,LF3,LF21,LD2,LD31等

LF5,LY11,LY12,LD5,LD8,LC4等

0.7~1.0

MB1,MB2,MB15

高镁合金

3.2模孔工作带长度的确定

棒材模的工作带长度是决定棒材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的基本参数。

工作带过长,容易在其表面粘结金属,使制品表面出现部分毛刺、麻面等缺陷;

工作带过短,不能稳定地控制棒材,常易出现椭圆等缺陷,同时,由于工作带易磨损,致使模具寿命缩短。

棒材模的工作带长度可根据被挤压金属的不同有不同的选择。

挤压紫铜和黄铜时,根据经验值,工作带取8~12mm,这里挤压黄铜,取模孔工作带长度hg=10mm

3.3模具外形尺寸设计

模具的外形尺寸主要是根据挤压机吨位大小和挤压模的强度以及装配模具的相关部件结构等因素来确定,同时应当考虑模具的系列化、标准化,便于使用和管理。

1)模具外径D的设计

为了便于制造和更换,模具外径可标准化与系列化。

模具外径尺寸标准化、系列化的必要性有三个方面:

减少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工作量,降低产品成本,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通用性大,互换性强,只需要配备几种规格的模支撑和模架,可节约模具钢材,容易备料,便于维修和管理;

标准化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尺寸精度。

因此,对于一台挤压机来说,模具外径最好根据挤压机配备各种规格的挤压筒,有1~3中规格为宜。

表3-3所示为棒材模具外形尺寸。

因设计条件为在19.6MN挤压机的200mm挤压筒上生产6mm的圆棒线材,所以取模具的外圆直径D1为198mm。

表3-2棒材模具外形标准尺寸

挤压机能力/MN

挤压筒直径/mm

D1/mm

H/mm

7.35

11.76~14.7

19.6

34.3

49

122.5

196

85,95

115,130

170,200

270,320,370

300,360,420,500

420,500,650,800

650,800,1100

113,132

148

198

230,330

270,306,360,420

300,420,570,670,880

570,670,900,1000

16,32

32,50,70

40,60,80

60,80

60,80,120,150

80,120,150,200

3

6

6,10

10,15

2)模具厚度H

模具厚度H应根据被挤压合金的变形抗力(即挤压力)的大小来考虑。

在保证模具组件(模具、模垫、垫环等)有足够的强度的条件下,模具的厚度应尽量减薄,规格应尽量减少。

但为了安装和调整方便,模具的厚度尺寸应尽量可能系列化,便于管理和使用,一般模具的厚度按下述数值(单位:

mm)选用:

20,25,30,40,50,60,70,80,90,100,110

在挤压机设计时,通常选取单位压力为1000MPa时的挤压筒直径Dt作为基本参数来确定模具的厚度,其关系为:

H=(0.12~0.22)Dt(3-2)

将Dt=200mm带入式中,得到H=24~44mm,考虑标准化及强度等因素,将H放大,取H=80mm。

3.4挤压模结构形式与模具外形锥度

挤压模具的外形结构根据其安装方式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结构形式,卧式挤压机上用的挤压模有圆柱形、带正锥和带倒锥三种形式。

带正锥的挤压模在操作时逆着挤压方向放到模支承中,为了便于装卸,锥度不能太小,否则,人工取模困难;

但如果锥度过大,则可能出现在模座靠紧挤压筒时,挤压模容易从模支承中脱落出来,故正锥的锥度在130~4范围内选取。

带倒锥的挤压模在操作时顺着挤压方向装入模支承中,其锥度为3~10,一般取6左右,为了便于机械加工挤压模的外形锥度,一般在锥体上有一段长10mm左右的圆柱部分。

由表3-2查得,=3,因此,应选择带正锥的挤压模,如图3-1所示。

3.5模具入口处圆角半径的确定

入口圆角半径r选取与金属的强度、挤压温度和制品的断面尺寸、模具结构有关。

根据生产经验,r值可在表3-3所列数值范围内选取。

由于锭坯材料为黄铜,入口处圆角半径r取值范围为2~5mm,则取r=3mm。

模具入口处圆角是指被挤压金属进入工作带时,模具工作端面与工作带表面间形成的拐角r入。

这个角若为尖棱角时,在挤压过程中则易开裂或压秃、压堆,从而改变模孔尺寸,导致难以保证挤压制品的尺寸精度,因此必须采用过渡圆角半径r。

制作入口圆角半径r,

还可以防止低塑性合金在挤压时产生表面裂纹,减小金属在流入模孔时的非接触变形。

但是,圆角增大了接触磨损面积,可能会引起及压力增加。

表3-3模具入口处圆角半径/mm

铝合金

紫铜、黄铜

白铜

镍合金

镁合金

钢、钛合金

入口处圆角半径r

0.40~0.75

2~5

4~8

10~15

1~3

3~8

3.6模具出口部位结构及尺寸

模具的出口部分是保证成形制品能顺利通过模具并确保表面质量的重要通道。

模具出口部位又称为模孔空刀,也是指模具出口端尺寸大于模具工作带对应的模孔部分。

模孔空刀既要保证模具工作带强度,又要便于模具的加工制作,同时使制品能顺利导出模孔而不刮伤其表面。

若模具空刀尺寸过大,会大大削弱工作带强度,引起工作带过早变形和压塌,明显降低模具的使用寿命。

因此,对于圆形管、棒挤压模来说,可按以下方式选取:

空刀直径:

d1=d+(3~5)(3-2)

d模孔直径(即模孔长度)。

由公式(3-1)得d=6.06mm,则d1=6.06+(3~5)mm=9.06~11.06mm,取d1=10mm。

一般情况下,对于模孔形状的挤压模,模孔空刀可选用比模孔边线扩大距离h1可取1.5~2.5mm的形式。

因此模具出口部位结构,如图3-2所示,尺寸为模孔空刀比模孔边线扩大距离h1为1.95mm,空刀直径为10mm。

3.7模具材料的确定

模具的寿命不仅与挤压工艺、模具设计制造工艺过程有关,而且还与模具的材质选择有重要的关系。

对于热挤压模具的材质,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足够的高温强度。

即模具能承受高温、高压作用,不发生屈服变形和断裂,保证挤压制品获得所需尺寸精度。

2)具有良好的抗磨损性能。

即在高温、强摩擦的挤压条件下,模具材料能抵抗金属制品长时间、高速、激烈的摩擦作用,而不过早出现磨损,尤其对模具工作带表面更显重要。

3)具有足够高的抗疲劳性。

在挤压过程中,模具能承受周期性循环载荷作用而不发生断裂损坏,

因此,模具材料必须具备良好的抗冲击韧性。

4)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

热挤压模具处于高温挤压变形过程中,由变形金属产生的大量变形热及模具与变形金属之间产生的摩擦热,直接传递给模具导致温度升高,为防止模具局部出现“过烧”现象,模具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能向外快速地散发热量。

图3-3模具二维图

5)具有良好的热处理淬透性和可氮化性。

即模具材料在热处理过程中,应保证模具的强度、力学性能均匀

一致。

同时,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可多次进行表面氮化

处理,提高模具表面强度的耐磨性。

除此外,模具材料还应具有良好的抗回火稳定性、抗腐蚀性,较低的膨胀系数,良好的工艺制造性能,以及价格的合理性等。

由表3-3,可选取4Cr5MoSiV1作为模具的材料。

4Cr5MoSiV1模具钢,是近年来国内外广泛用于热挤压制品的一种模具材料,其特点是:

具有良好的抗疲劳性能和综合机械力学性能,同时又具有良好的热处理淬透性。

表3-4热挤压模具材料选择(部分)

挤压件材料

模具材料

硬度(HRC)

铜和铜合金

4Cr5MoSiV1

42~44

4Cr3Mo3SiV

5Cr4W2Mo2SiV

3Cr2W8V

4Cr4W4Co4V2Mo

第四章

棒材模强度校核

对于多孔棒材模,需要对模孔之间和模孔与模具外径圆周之间的危险断面进行强度校核。

多孔棒材模的剪切强度计算公式如下:

(4-1)

Q模具上承受的总压力,一般取Q=0.8P,有时为了安全起见,可取Q=P;

P挤压机的公称压力;

rx各模孔均布的同心圆半径;

d棒材直径;

n多孔模的模孔数;

[]模具材料允许的抗剪切强度,在400℃时,4Cr5MoSiV1钢取[]=(0.5~0.6)b,b由表3-4查得,则[]=(0.5~0.6)1360MPa=680~816MPa,取[]=816MPa;

H模具允许的最小厚度;

由下式可得到:

(4-2)

即多孔棒材模具的厚度为:

H≥

(4-3)

表4-1常用挤压工具钢及其机械性能(部分)

牌号

试验温度℃

力学性能

b

MPa

0.2

%

ak

HB

kJ/m2

热处理制度

650

400

450

500

550

600

1630

1360

1300

1200

1050

825

1575

1230

1135

1025

855

710

5.5

6

7

9

12

10

45.5

52

56

58

67

290

1050℃淬火,625℃在油中回火2小时

根据设计条件及计算,已知P=19.6MN,rx=

,H=80mm,d=6mm,n=4,则有

≤[];

,H≥77.89mm,

因为选取H=80mm,

,故抗弯强度符合要求。

校核通过,设计合理。

第五章

模具实体图

图5-1模具整体图

图5-2模具剖面图

第六章总结

本课程设计为挤压模具设计,在19.6MN挤压机的Φ200mm挤压筒上采用四模孔生产出Φ6mm的圆棒线材。

主要分五个部分,概述部分介绍模具应用于发展,之后依次为模孔布置、模具尺寸设计、强度校核、绘制模具图,最后总结此次课程设计。

通过本课程设计是让我们熟悉所学知识,掌握挤压成形的基本原理;

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熟练运用有关技术、资料。

课程设计是锻炼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对我们实际工作能力的具体训练和考察过程。

本课程设计可以帮助我们具体运用和巩固专业课程及相关理论知识,加强我们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际运用,通过团队成员的之间的密切配合,加强我们团员之间的合作能力。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在原来的理论基础上增加了实战性的知识,同时我也感受到要成为一个模具设计师需要付出很多努力。

本次设计中,图采用CAD画,为准确表达排样图与压力中心坐标图提供了便利。

使我们明白了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和模具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后我一定更加努力学习,为将来打下坚固的基础。

这次设计得到张红云、张金标、徐向其、刘建等老师的帮助和辅导,在这里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1]樊刚.热挤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基础[M].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

[2]马怀宪.金属塑性加工[M].北京: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2.1

[3]付建军模具制造工艺[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