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一篇题型八化学实验基础教案含答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981837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31.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一篇题型八化学实验基础教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一篇题型八化学实验基础教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一篇题型八化学实验基础教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一篇题型八化学实验基础教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一篇题型八化学实验基础教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一篇题型八化学实验基础教案含答案Word格式.docx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一篇题型八化学实验基础教案含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一篇题型八化学实验基础教案含答案Word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一篇题型八化学实验基础教案含答案Word格式.docx

偶见综合性实验。

2.此类题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实验的基本知识,还要注意实验的细节分析。

考向1 仪器、装置及原理正误判断

(对应学生用书第34~36页)

                   

1.仪器使用

(1)可受热仪器:

①玻璃质:

试管可直接加热(先预热),烧杯、烧瓶(包括蒸馏烧瓶、圆底烧瓶、平底烧瓶、锥形瓶)等“大个”的玻璃仪器需要垫石棉网加热;

②非玻璃质:

蒸发皿(配三脚架或铁圈),坩埚(配泥三角和三脚架,有盖子),燃烧匙(铜质铁把)均可直接加热。

(2)量具:

量筒、酸式(碱式)滴定管、容量瓶、托盘天平、pH试纸、温度计、烧杯。

经常考查点:

①精度:

量筒精确到0.1mL,滴定管精确到0.01mL,托盘天平精确到0.1g,pH试纸精确到1,温度计精确到0.1℃,烧杯一般仅有粗略刻度(如50mL烧杯仅有2个刻度,50mL和25mL);

②刻度特点:

量筒无0刻度,滴定管有0刻度且“上小下大,两头无刻度”,容量瓶无0刻度仅一条刻度线,温度计可能有0℃以下刻度;

③使用注意事项:

量筒、滴定管、容量瓶均不得盛放热液体,三者均需水平读数;

滴定管、容量瓶需要“检漏”,均不得在其中溶解固体或稀释溶液;

氧化性试剂不得放入碱式滴定管;

托盘天平要“左物右码”,要调平,腐蚀性药品要放于玻璃器皿中称量;

pH试纸不得润湿后测量pH;

温度计在蒸馏时要放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其他实验一般插入液体中,但不得接触容器底部等。

(3)漏斗:

①种类:

普通漏斗、分液漏斗(球形、梨形)、长颈漏斗、恒压滴液漏斗、砂芯漏斗、布氏漏斗(配抽滤瓶、抽气机);

②用途:

普通漏斗用于过滤以及向小口容器添加液体,分液漏斗用于分离液体以及滴加液体,长颈漏斗用于添加液体,恒压滴液漏斗用于滴加液体(恒压是便于滴下);

③使用注意:

长颈漏斗末端要插入液面以下,分液漏斗要“检漏”,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普通漏斗过滤要做到“一贴二低三靠”。

(4)其他类:

酒精灯、冷凝管、锥形瓶、胶头滴管、广口瓶、集气瓶、洗气瓶、细口瓶、干燥管、U形管、石棉网等。

注意:

①冷凝管无论是蒸馏还是冷凝回流,冷却水必须是“下进上出”;

②洗气瓶:

洗气时是“长进短出”,排水集气时内部放满水“短进气长出水”,向下排空气法集气时是“长进短出”,向上排空气法集气时是“长进短出”;

③干燥管是“大进小出”;

④其他仪器注意事项可以参考一轮复习资料。

2.常见组合装置及其作用

(1)常见气体制备装置

①固—固反应、加热条件制气:

例:

高锰酸钾制O2,制NH3等。

②固(或液)—液反应、不加热制气:

(分液漏斗也可以改成长颈漏斗,制取少量气体时可以把锥形瓶改为试管,添加铁架台、铁夹),例:

制H2或CO2,H2O2制氧气等。

③固(或液)—液反应、加热制气:

制氯气或乙烯等。

(2)气体收集装置

①排水法(排饱和食盐水):

②向上排空气法:

③向下排空气法:

(3)气体除杂装置

①洗气瓶:

装浓硫酸目的是除去H2O,装NaOH溶液可以除去CO2、HCl、SO2、H2S、HBr、HF等酸性气体,装KMnO4溶液可以除掉SO2、H2S、乙醇、乙烯等还原性气体,装水可以除掉易溶于水的气体等。

②干燥管或U形管:

装碱石灰既可以除掉酸性气体,也可以除掉水蒸气,装无水氯化钙可以除掉水蒸气或氨气,装硅胶可以除掉水分等。

内装Cu可以除掉O2,内装CuO可以除掉H2使之变为H2O或把CO转为CO2等。

(4)防倒吸装置

①肚容式:

②隔离式:

(5)防堵塞装置

(6)尾气处理装置

【例1】(2017·

全国Ⅲ卷,9)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B )

目的

操作

取20.00mL盐酸

在50mL酸式滴定管中装入盐酸,调整初始读数为30.00mL后,将剩余盐酸放入锥形瓶

清洗碘升华实验所用试管

先用酒精清洗,再用水清洗

测定醋酸钠溶液pH

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

配制浓度为

0.010mol·

L-1的KMnO4溶液

称取KMnO4固体0.158g,放入100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精讲精析:

量取20.00mL盐酸,根据滴定管刻度特点是“上小下大,两头无刻度”,刻度线以下到尖嘴部分也充满溶液,所以调整开始液面到30.00mL,放出剩余盐酸体积大于20.00mL,所以A错误;

pH试纸润湿后再用等于把待测液稀释,醋酸钠溶液稀释后碱性减弱,所测pH偏小,所以C错误;

容量瓶不能用来溶解固体或稀释溶液,所以D错误;

碘易溶于酒精,所以碘升华实验试管先用酒精洗涤溶解碘,再用水洗掉酒精是合理的,所以B正确。

【例2】(2018·

江苏卷,5)下列有关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原理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B )

A.用装置甲灼烧碎海带

B.用装置乙过滤海带灰的浸泡液

C.用装置丙制备用于氧化浸泡液中I-的Cl2

D.用装置丁吸收氧化浸泡液中I-后的Cl2尾气

A项灼烧应该用坩埚而不能用烧杯,所以A错误;

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制取氯气需要加热,所以C错误;

氯气不溶于饱和食盐水,不能除掉氯气,所以氯气尾气处理不能用饱和NaCl溶液,D错误;

根据过滤实验的基本要求判断B正确。

温馨提示:

分析一个实验主要从仪器选择、药品选择、装置组合、操作方法、实验条件(加热等)、实验原理等角度分析。

1.(2014·

全国Ⅱ卷,10)下列图示实验正确的是( D )

过滤时,玻璃棒下端应放在三层滤纸处,且漏斗下口尖端应与烧杯内壁相贴,A项错误;

加热碳酸氢钠的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B项错误;

洗气时应该进气的导管长,出气的导管短,C项错误;

乙酸乙酯的制备演示实验正确,D项正确。

2.下列实验装置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C )

A.氯气和HCl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正确的方法是将混合气体通入饱和食盐水中;

B.分馏时测定蒸气的温度,所以温度计的水银球应该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不能插入液体中,错误;

C.从长颈漏斗中加水,当水的液面高于长颈漏斗下端时,继续加水至漏斗中液面高于烧瓶中液面,而且液面差保持不变,则可以证明装置不漏气,正确;

D.量取碱性溶液选择碱式滴定管,所以NaOH标准溶液应该盛放在碱式滴定管中,错误。

3.(2018·

福建三明一中期末)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部分仪器略去),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B )

乙酸乙酯的提纯应用饱和碳酸钠溶液,乙醇易溶于水,乙酸和碳酸钠反应被溶液吸收,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起到分离的目的,另外右侧导管不能插入溶液内,易产生倒吸,A错误;

氨气易溶于水,收集时要防止倒吸,氨气不溶于CCl4,将氨气通入CCl4试剂中,不会产生倒吸,B正确;

石油分馏时温度计是测量馏分的温度,不能插入液面以下,应在蒸馏烧瓶支管口附近,C错误;

浓盐酸易挥发,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HCl气体,比较盐酸、碳酸、苯酚的酸性强弱时,应将HCl除去,否则会影响实验结论,D错误。

【教师用书备用】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装置,测定葡萄糖还原新制氢氧化铜所得红色物质的组成。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将装置a中的Zn换成CaCO3也可制备CO2气体

B.若撤去b装置,则会导致该物质含氧量测定结果偏低

C.只需称量装置d反应前后的质量就可确定该物质的组成

D.装置e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H2O、CO2等进入装置d中

硫酸钙微溶于水,不能用CaCO3和稀硫酸反应制备CO2气体,故A错误;

若撤去b装置,则会导致d中吸收水的质量偏大,该物质含氧量测定结果偏高,故B错误;

需称量装置d反应前后的质量和c装置中剩余固体的质量,方可确定该物质的组成,故C错误;

装置e可防止空气中的H2O、CO2等进入装置d中,故D正确。

考向2 实验操作正误判断

(对应学生用书第36~37页)

1.药品使用

(1)防变质或损耗(受潮、氧化、挥发、分解、水解等):

①瓶塞密封:

所有药品一般均需盖紧塞子密封,比如防止NaOH潮解、防止Na2SO3氧化、防止浓盐酸及浓硝酸挥发、防止浓硫酸吸水、防止过氧化钠吸水或与CO2反应等;

②水封:

白磷和液溴可以用水封;

③可“油封”:

金属钠和钾可以用煤油封装;

④加入试剂防氧化:

FeCl2溶液配制过程加入Fe粉防止Fe2+氧化成Fe3+;

⑤加入试剂防水解:

配制的FeCl3溶液加入盐酸防止Fe3+水解变浑浊等;

⑥棕色瓶防光照:

见光或受热易分解的物质,需装入棕色瓶且置于阴凉处保存,比如氯水、浓硝酸、氯化银等。

(2)防药品腐蚀仪器:

①装液溴或浓溴水或硝酸等强氧化剂的试剂瓶塞用玻璃塞而不用橡皮塞,为了防止橡皮塞被氧化受损;

②装碱溶液的试剂瓶使用橡皮塞而不用玻璃塞,是为了防止碱腐蚀玻璃塞造成瓶口与瓶塞黏合;

③装氢氟酸试剂瓶不得使用玻璃瓶而用塑料瓶是为了防止氢氟酸腐蚀溶解玻璃;

④加热氢氧化钠等强碱不能使用陶瓷坩埚而用铁坩埚是为了防止强碱腐蚀陶瓷;

⑤配制波尔多液不能用铁质容器是为了防止硫酸铜腐蚀铁等。

(3)药品取用:

块状或大颗粒状固体用镊子,粉状或细颗粒状固体用药匙,液体采取倾倒或胶头滴管吸取,气体用导管通入(也可以采取注射器注入或气球挤入等方法)。

(4)药品处理:

不得倒入废液缸或下水道,应放至指定容器内(注意金属钠用剩的要放回原瓶)。

2.试纸或试液使用

(1)试纸种类及用途:

①红色石蕊试纸:

遇碱变蓝色,专门用来测定碱性液体;

②蓝色石蕊试纸:

遇碱变红色,专门用来测定酸性溶液;

③pH试纸:

测定pH,遇酸(较强)红色、遇碱(较强)蓝色,中性绿色,未润湿是黄色的;

④淀粉碘化钾试纸:

遇强氧化剂(氯气、硝酸等)显蓝色;

⑤品红试纸:

遇SO2褪色;

⑥醋酸铅试纸:

遇H2S显黑色。

(2)试液:

品红溶液测试漂白性、石蕊溶液遇酸变红遇碱变蓝、淀粉液遇碘变蓝(注意是0价碘单质I2,不能是I-或I

)、酚酞溶液遇碱变红色遇酸不变色、FeCl3溶液遇SCN-显红色遇苯酚显紫色等。

(3)使用注意事项:

试纸一般均需先润湿(pH试纸不得润湿),试液一般滴几滴即可。

3.仪器洗涤

(1)水洗:

洗掉一些易溶于水的物质。

(2)酸洗:

洗掉氧化铁、氢氧化铜等碱性物质。

(3)热碱洗:

洗去S、苯酚或油脂(热纯碱溶液也可以洗掉油脂)类物质。

(4)CS2洗涤:

洗掉S或白磷。

(5)酒精:

洗掉苯酚等易溶于乙醇的有机物。

(6)稀硝酸:

洗去银镜或铜镜。

(7)浓盐酸热洗:

除掉MnO2。

4.气密性检查或漏水检查

气体参与的实验装置均需气密性检查,容量瓶、分液漏斗、滴定管需要进行漏水检查,具体检验方法见一轮复习资料。

5.物质分离提纯方法

(1)除杂基本原则:

除掉原杂质同时不得引入新杂质。

(2)常用物理分离混合物方法:

①过滤:

固—液型或固(不溶)—固(溶)型;

②分液:

液—液互不相溶;

③分馏:

液—液互溶型;

④重结晶:

固(可溶)—固(可溶)型;

⑤渗析:

胶体—溶液分离;

⑥盐析:

蛋白质、肥皂等分离提纯;

⑦升华法:

除掉很多固体中杂质碘的一种方法;

⑧萃取法:

提取碘水或溴水中碘或溴的一种方法;

⑨蒸发法:

去除某溶液中一种易挥发性物质的方法等,具体内容参考一轮复习资料。

(3)常用分离提纯的化学方法:

①沉淀法:

使杂质离子转为沉淀,然后通过过滤除掉;

②转气法:

把杂质离子转为气体自行气液分离;

③转水法:

H+或OH-可以通过反应使之变为水(溶液中水不算杂质);

④置换法:

比如硫酸亚铁里的硫酸铜杂质可以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过滤来分离杂质;

⑤热分解:

通过加热使杂质分解为气体或其他杂质再进一步除去;

⑥洗气法:

通过各种液态试剂吸收掉某气体中的杂质气体,然后气液分离;

⑦氧化还原法:

比如用Cu除掉O2、用CuO除掉氢气或CO等;

⑧电解法:

电解精炼Cu等,再通过物理方法除去等。

6.物质或离子的检验

(1)物理方法:

通过颜色、气味、水溶性、焰色反应、溶解吸放热等运用感官感知。

(2)化学方法:

通过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颜色变化、气体、沉淀以及气体与沉淀颜色或其特殊性质(比如不溶于稀硝酸等)、燃烧火焰等进行检验。

(3)物质检验注意事项:

注意干扰因素的排除,一般检验包括气体检验、离子检验、有机物检验,一定要牢记一些特殊检验试剂和方法(具体可参考一轮复习资料)。

7.一些综合性实验

如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和滴定、反应热测定等见一轮复习资料。

【例1】(2016·

全国Ⅰ卷,10)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C )

A.用长颈漏斗分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

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

C.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

D.将Cl2与HCl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Cl2

分离互不相溶的两层液体物质要用分液漏斗而不是长颈漏斗,所以A错误;

NO能与氧气反应生成NO2,所以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由于NO不能溶于水,因此应该用排水法收集,B错误;

氯化铁是强酸弱碱盐,在溶液中铁离子发生水解反应,消耗水电离产生的氢氧根离子产生难溶性的氢氧化铁,使溶液变浑浊,当最终水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显酸性,因此配制氯化铁溶液时,为了抑制盐的水解,应该先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然后再加水稀释到相应的浓度,正确;

将Cl2与HCl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时,由于HCl极易溶于水,而氯气与水的反应是可逆的:

Cl2+H2O

Cl-+H++HClO,饱和食盐水中由于c(Cl-)很大,抑制了氯气的溶解,所以可以除去氯气中的HCl杂质,但不能除去其中的水蒸气,因此不能得到纯净的Cl2,错误。

提示:

实验题要仔细体会实验的细节以及实验的目的。

全国Ⅲ卷,10)下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 B )

A.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H2时,加几滴CuSO4溶液以加快反应速率

B.用标准HCl溶液滴定NaHCO3溶液来测定其浓度,选择酚酞为指示剂

C.用铂丝蘸取某碱金属的盐溶液灼烧,火焰呈黄色,证明其中含有Na+

D.常压蒸馏时,加入液体的体积不超过圆底烧瓶容积的三分之二

加几滴CuSO4溶液发生反应:

Zn+Cu2+

Zn2++Cu,Zn与置换出来的Cu及稀H2SO4构成Cu

Zn原电池,加快了放出H2的速率,A正确;

用标准盐酸滴定NaHCO3溶液,滴定至终点时溶液呈弱酸性,应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B错误;

黄色是Na+的焰色,C正确;

常压蒸馏时,加入液体的体积既不能太少,也不能超过圆底烧瓶容积的三分之二,D正确。

1.下列除杂方案错误的是( B )

选项

被提纯

的物质

杂质

除杂试剂

除杂

方法

CO(g)

CO2(g)

NaOH溶液、

浓H2SO4

洗气

NH4Cl(aq)

Fe3+(aq)

NaOH溶液

过滤

Cl2(g)

HCl(g)

饱和食盐水、

Na2CO3(s)

NaHCO3(s)

灼烧

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然后用浓硫酸干燥即可获得纯净的一氧化碳,所以A正确;

NaOH虽能将Fe3+沉淀过滤除掉三价铁离子,但是会引入杂质Na+,所以B错误;

饱和食盐水除掉HCl,然后用浓硫酸干燥,可以得到纯净干燥的氯气,所以C正确;

NaHCO3受热分解为碳酸钠、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水蒸气、二氧化碳受热与固体分离,所以D正确。

福建三明一中模拟)下列有关有机物分离提纯的方法正确的是( B )

A.溴乙烷中混有溴单质,用NaOH溶液和水溶液反复洗涤,再分液

B.皂化反应后,加入NaCl粉末,盐析分离出硬脂酸钠

C.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酸,加入饱和Na2CO3溶液,充分反应后,再蒸馏

D.乙醛中混有乙烯,可通过溴水除去乙烯

溴乙烷在碱性条件下可发生水解,应加入碱性较弱的碳酸钠溶液除杂,A错误;

硬脂酸钠不溶于饱和食盐水溶液,发生盐析,可分离,B正确;

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应用分液的方法分离,C错误;

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乙醛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

北京丰台区调研)下列行为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C )

A.点燃CH4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

B.做实验剩余的金属钠不得直接丢弃在废液缸中

C.大量氯气泄漏时,迅速离开现场并尽量往低处去

D.配制稀硫酸时,将浓硫酸缓慢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需要检查纯度,以免发生爆炸产生危险,A正确;

钠易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做实验剩余的金属钠不得直接丢弃在废液缸中,B正确;

氯气密度大于空气,低处的空气中氯气含量较大,所以大量氯气泄漏时,迅速离开现场并尽量逆风、往高处逃离,C错误;

由于浓硫酸密度大于水,且稀释过程中放出大量热,稀释时应该将浓硫酸缓缓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D正确。

【教师用书备用】下列有关仪器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B )

A.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中烘干

B.酸式滴定管装标准溶液前,必须先用该溶液润洗

C.酸碱滴定实验中,用待滴定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小实验误差

D.用容量瓶配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即用滴管吸出多余液体

容量瓶不能用烘箱烘干,否则会变形,定容不准确,A项错误;

滴定管使用前,需先用标准溶液润洗,以减小实验误差,B项正确;

酸碱滴定实验中,不能用待滴定溶液润洗锥形瓶,润洗会导致待滴定溶液增多,使实验误差增大,C项错误;

配制溶液时,加水超过容量瓶的刻度线时,需重新配制,D项错误。

考向3 以表格形式的实验综合考查

(对应学生用书第38~39页)

1.仪器使用、基本操作掌握熟练。

2.化学实验设计时遵循的原则

①科学性;

②安全性;

③可行性;

④简洁性。

3.实验设计合理判断标准:

①原理正确;

②仪器、药品选择合理;

③步骤无误;

④现象明显;

⑤结论严谨。

全国Ⅱ卷,13)由下列实验及现象不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 C )

实验

现象

结论

向2mL0.1mol·

L-1的FeCl3溶液中加足量铁粉,振荡,加1滴KSCN溶液

黄色逐渐消失,加KSCN溶液颜色不变

还原性:

Fe>

Fe2+

 

续表

将金属钠在燃烧匙中点燃,迅速伸入集满CO2的集气瓶

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瓶内有黑色颗粒产生

CO2具有氧化性

加热盛有少量NH4HCO3固体的试管,并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石蕊试纸变蓝

NH4HCO3显碱性

向2支盛有2mL相同浓度银氨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滴相同浓度的NaCl和NaI溶液

一支试管中产生黄色沉淀,另一支中无明显现象

Ksp(AgI)<

Ksp(AgCl)

A选项,向FeCl3溶液中加足量铁粉,黄色逐渐消失,加KSCN溶液颜色不变,说明三价铁离子全部反应掉了,根据反应Fe+2Fe3+

3Fe2+以及“以强制弱原理”判断还原性Fe>

Fe2+,所以A能得出相应结论;

B选项,瓶内产生黑色颗粒说明发生了CO2

C的变化,碳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二氧化碳作氧化剂,表现氧化性,所以B也能得出相应结论;

C选项,试纸变蓝说明产生了碱性气体,但不能说明碳酸氢铵显碱性,所以C不能得出相应结论;

D选项,产生黄色沉淀,说明形成了AgI沉淀,根据“Ksp小者优先沉淀”,D可以得出相应结论(注意:

Ksp小者优先沉淀规律应用前提是①沉淀Ksp表达式形式相同;

②沉淀离子浓度相同,否则不能得出相应结论)。

【例2】(2016·

全国Ⅱ卷,13)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D )

实验操作

制备Fe(OH)3胶体

将NaOH浓溶液滴加到饱和FeCl3溶液中

由MgCl2溶液制备无水MgCl2

将MgCl2溶液加热蒸干

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

加入稀硝酸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比较水与乙醇中氢的活泼性

分别将少量钠投入到盛有水和乙醇的烧杯中

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是利用向沸腾的水中加入氯化铁饱和溶液,通过水解反应实现的,直接加氢氧化钠反应太过迅速,导致出现沉淀而不是胶体,所以A错误;

B项凡是能水解的盐溶液蒸干,由于水解平衡移动,绝大多数都不会得到相应无水盐,必须在氯化氢气流中加热蒸干才可以得到无水MgCl2,所以B错误;

稀硝酸既能溶解CuO又能溶解Cu,所以显然C错误,应该用稀盐酸代替稀硝酸才行;

乙醇中羟基H活泼性弱于水中羟基H活泼性,所以钠与水反应更剧烈,因此D实验可以达到实验目的。

1.(2015·

全国Ⅰ卷,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D )

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

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血红色

稀硝酸将Fe氧化为Fe3+

将铜粉加入

1.0mol·

Fe2(SO4)3溶液中

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出现

金属铁比铜活泼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

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

金属铝的熔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