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文档第4单元 单元综合测评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979669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1.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文档第4单元 单元综合测评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文档第4单元 单元综合测评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文档第4单元 单元综合测评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文档第4单元 单元综合测评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文档第4单元 单元综合测评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文档第4单元 单元综合测评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文档第4单元 单元综合测评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文档第4单元 单元综合测评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文档第4单元 单元综合测评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这里应用“气喘吁吁”。

⑤甜言蜜语:

像蜜糖一样甜的话。

比喻为了骗人而说得动听的话。

⑥德艺双馨:

形容一个人的德行和艺术(技艺)都具有良好的声誉。

一般指从事艺术的人。

【答案】 C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9282116】

A.部分高新科技处于突破的临界点,一旦实现突破进入市场化后,就会形成巨大的科技力量,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提高人类生活质量,跨入一个新的科技时代。

B.这本署名为《记住乡愁》的书,是庄乾坤的一本长篇散文集,封面设计精美,画面淡雅宜人,用不着展卷阅读书里内容,仅看书名,就能够被它吸引住。

C.昆明动物园的工作人员说,此次引进的鹦鹉都是来自美洲、非洲、澳洲等地的26个名贵外国品种,一共500多只。

因为人工饲养,它们特别喜欢与人亲近。

D.集团总校要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引领农村学校,使农村学生享受到与城市学生一样优质的教育质量和后勤服务,让这些孩子在教育中赢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解析】 A项成分残缺。

“跨入一个新的科技时代”暗换主语,其主语不应是“高科技”,应改为“使人类跨入一个新的科技时代”。

C项语序不当。

“名贵外国品种”应为“外国名贵品种”。

D项搭配不当。

“享受……教育质量”搭配不当,“教育质量”可改为“教育资源”。

【答案】 B

3.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39282117】

在人类历史上,不同的文化、民族大多都会思考什么是死亡以及它的意义是什么。

①对于死亡的认识,灵魂的归宿,不同的文化会有不同的看法,②人们对肉身死亡的认定标准是一致的:

心跳不再、呼吸停止。

③随着近代医学的发展,原来的死亡认定方法受到了挑战。

一方面,组织培养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心脏等器官在患者已经被认定死亡之后仍然能够体外培养和存活,④最终发展为今天的器官移植技术。

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大脑在生命中的核心作用。

同时,脑电记录仪的发明和使用,⑤使医生能够检测患者的大脑功能是否完全丧失,⑥脑死亡的概念被提了出来。

A

不管

可是

/

因此

B

尽管

然而

所以

C

而且

D

但是

进而

因为

【解析】 ①处与②处在语意上构成了转折关系,要注意关联词的选用与搭配;

③处又在前句的基础上构成了转折,因为这个语段更倾向于书面语的语体色彩,所以用“然而”;

④处与上句语意上是并列的,用“并”或不填均可;

⑤处和上句也是并列关系,用“也”就可以;

⑥处与上句构成因果关系,用“所以”即可。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39282118】

①有许多研究表明,如果滥用外部奖励,不仅不能促进学习,而且可能破坏学生的内在动机。

②虽然表扬和奖励对学习具有促进作用,但使用过多或者使用不当,也会产生消极作用。

③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奖励和惩罚对于学生动机的激发具有不同的作用。

④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奖励,把奖励看成某种隐含着成功的信息,如何适时地、恰当地给予表扬应引起高度重视。

⑤因为前者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而后者恰恰起到相反的作用。

⑥一般而言,表扬与奖励比批评与指责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A.③①⑥⑤②④B.③⑥⑤②①④

C.④⑥③②⑤①D.④③⑥⑤②①

【解析】 ③是总说,⑥与③衔接说明“作用”,⑤与⑥衔接解释原因,②①④说明要适当运用表扬。

二、阅读理解(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18分)

39282119】

种子萌芽从汲取水分开始,种子首先膨胀,胚部接着生长。

①发芽就像分娩,一旦启动就是个不可逆的过程。

因此发芽的时机攸关生死,种子早已演化出各式各样的手段找对时机。

杨树和柳树的种子寿命极短,若没有在散播后几个小时内找到湿泥地,就会死亡。

热带雨林中,许多树木结的大型种子如果没有在几周内发芽,就会腐败。

对这些物种来说,要掌握正确的发芽时机,得先掌握正确的结子时机,因为种子一旦成熟,保存期限是很短的。

一年中,若季节气候对种子来说太干燥或太寒冷,不利于发芽,种子就进入休眠,等待不适宜的气候过去。

如果将植物行为以精巧度衡量,扁蓄的发芽行为只有初级程度。

扁蓄是长在耕地和花园中的杂草,种子先天为休眠型,未经冬天不会发芽。

土壤中的种子在冬季感受到低温,打破休眠状态,预备好在春天来临、土壤回暖时发芽。

没有在五月发芽的种子,又逐渐进入休眠状态,静待另一波寒意来临,准备好再次发芽。

扁蓄的行为其实相当合理,称为初级程度好像不太公平,更何况相似的植物还不少,许多杂草也有依季节循环的休眠期和发芽期。

另一种相当常见的杂草则要比扁蓄技高一筹,那就是羊腿藜。

羊腿藜在年初结不休眠的种子,产季时则结休眠的种子。

有了年初生产的种子,这年的羊腿藜就有更多子代,后来所结的种子则安然保存至明春。

一年生植物的种子发芽机制就更精巧了,这些植物会打赌冬天冷不冷。

许多冬季一年生植物,像雀麦草,都是在秋天发芽,这样做的风险是冬天的寒霜很可能冻死幼苗。

但如果存活下来,就有了回报。

因为比起其他春天才发芽的种子,这些幼苗抢先一步发育成长,能长得比较大,结的种子也多得多。

冬季一年生植物也懂得分散风险,让部分种子在冬季休眠、春天发芽。

比起熬过冬天的幼苗,这些春天发芽的种子长出的植株比较小、结的种子也比较少,但是存活的几率通常大一些。

由于某几年的冬天比较冷,某几年比较不冷,所以有时不休眠种子长得好,有时休眠种子胜算大。

目前为止所谈的发芽行为,精巧程度都还不及格。

种子还能从其他线索得到更精确的讯息,以决定什么时候发芽。

许多像莴苣一类的种子,对光很敏感,在黑暗中不会发芽,即使温度和湿度都很恰当。

这样的机制可以避免那些被埋得很深的、没有机会到达土壤表层的种子发芽。

而只要一丝阳光,就能让种子自休眠中苏醒。

替菜圃翻土会让阳光传递讯息给土壤中许多对光敏感的杂草种子,让它们知道接近土壤表层了。

很多种子的招数更了不起。

植物可借由远古演化而来的光感受体(即光敏素分子)感知光线。

光敏素分子有两种形式,可彼此转换。

一种称为Pr,吸收红光后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称为Pfr。

Pfr吸收远红光后再转回Pr型分子。

Pr对Pfr的比率是由接收多少这两种不同波长的光而定。

这种Pr对Pfr的比率提供了地方环境的讯息,对植物来说极为重要。

②未被遮蔽的日光,红光/远红光的比率为1,然而,阳光穿过树叶后,大部分红光为树叶吸收,这时比率远小于1。

植物透过Pr对Pfr比率能侦测到光的改变。

由此,植物利用光敏素察觉邻近植物的位置,调整自己的生长以避开邻近植物。

同样,种子如果暴露在透过叶子照射的阳光中,就不发芽。

与其在其他植物的遮蔽下发芽、长出难以存活的幼苗,还不如维持休眠状态。

光敏素有个缺点,就是在黑暗环境中无用武之地。

因此只有位于土壤表层或接近表层的种子能加以利用,侦测竞争对手是否环伺在侧。

不过还有另一种线索,能让深埋土中的种子知道上方有没有一线生机。

土壤表层的植物,例如草类,就像一层隔绝物,调节土壤内种子感受温度的范围。

光裸的土壤表层没有这层隔绝物,所以底下的种子会感觉到强烈的温度起伏,许多种子就从这种温度起伏中得知土壤表面是光裸的。

如果感受到温度起伏,种子就会在春天发芽;

而如果感受到的温度很平稳,没有高低起伏,种子就不发芽。

(选自[英]乔纳森·

西尔弗顿著、徐嘉妍译

《种子的故事》,商务印书馆,有删改)

5.简要分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色。

(6分)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文中句子的语言特色。

考查形式为主观简答题,要求简析画线部分的语言特色。

①句把种子的发芽行为比作了人类的分娩,形象贴切;

然后把种子合适的发芽条件说成是种子的主动选择,生动形象。

②句是说明性的句子,要分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答案】 ①运用拟人修辞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种子能自主地寻找发芽的时机的特点表达得准确而又生动形象,体现了科普类文章的科学严谨而又通俗易懂的特点。

②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通过红光/远红光比率的变化准确而具体地说明光的改变。

(每点3分)

6.作者认为有些种子发芽行为的精巧程度还不及格。

请写出这些种子的发芽行为。

【解析】 本题从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角度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考查形式为主观简答题,要求简要概括种子不合格的发芽行为。

本文中有明确的语句提示,第六段开头第一句表明了答案的区间界限,所以答案应在第一至五段,然后概括要点即可。

【答案】 

(1)扁蓄种子不经冬天不会发芽。

(2)羊腿藜年初结的种子不休眠就发芽,产季结的种子休眠后才发芽。

(3)许多冬季一年生植物的种子部分秋天发芽,部分春天发芽。

(每点2分)

7.翻土可以除掉土壤表层的杂草,但是翻动过的土壤有时反而长出更多的杂草。

请用文中观点解释这种现象。

【解析】 本题从利用文本中的观点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的角度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考查形式为主观简答题,要求利用文中观点解释翻动过的土壤反而长出更多的杂草的现象。

【答案】 杂草的种子通过光敏素分子的两种形式的比率变化,来获得更精确的讯息从而决定什么时候发芽,(2分)而光敏素在黑暗中是不起作用的,所以即使温度和湿度合适,黑暗中的种子也不会发芽,只有位于土壤表层或接近土壤表层的种子才能加以利用,(2分)而翻动土壤会让阳光传递讯息给土壤中的种子,让它们知道接近土壤表层了,就能让种子从休眠中醒来发芽了。

(2分)所以翻动过的土壤反而长出更多的杂草。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

39282120】

衰老过程:

随机损害还是基因注定?

迄今为止,科学尚未明确阐释衰老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关于衰老的假说在学者之间也存在争议。

近年来,有一种名为“一次性体细胞理论(DST)”的假说影响较大。

简单地说,DST认为衰老是一个动态过程,它包含两个方面:

随机损害与修复。

在生命过程中,肌体受到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各种伤害,衰老的过程就是损害不断积累的过程。

当体细胞修复不能满足需要时,过多的损害终将导致细胞死亡。

与此同时,修复是一个消耗能量的过程。

事实上,我们身体的修复功能很强大,如果可以的话,我们其实可以永远生存下去。

可事实并非如此,人终难免一死。

生物体为什么会最终死亡而不是永生?

这是因为意外死亡难以避免,且维持永恒修复代价过高。

迫于自然选择的压力和相对有限的能量,生命需要以死亡和生殖的形式来进行适应和进化,“基因是永恒的,但身体是一次性的”。

DST同时提出了自己的证据:

在自然界,寿命较长的动物修复能力也更好。

寿命长的动物往往是更聪明的,体型更大的,能够飞行的(可以有效避免意外死亡);

也只有这样的动物,才会把更多的能量投入到生命的维持、修复上去。

我们可以用DST来解释为什么女性的寿命比男性更长:

女性担负着生殖的任务,由于怀孕、生产和哺乳的需要,女性对身体的修复能力要求更高,这使女性比男性有更好的修复能力,而更好的修复能力自然会带来寿命的延长。

这个理论是不是很漂亮?

的确,DST一经推出就受到了肯定,但与此同时,也有许多学者对它不屑一顾。

在他们看来,DST的流行,完全是因为“文章写得天花乱坠,发表在有影响力的期刊(指《科学美国人》)上”,并且“理解DST不需要任何生物学和医学知识,这使它看上去很有吸引力”。

反对者们最有力的证据是,DST根本无法对节食所带来的寿命延长做出合理的解释。

科学家发现,限制卡路里摄入(即节食)有明显的延年益寿的效果,从小鼠、大鼠到犬类,这一现象都存在。

限制能量摄入后,动物不但活得更久,而且活得更健康;

另外,节食被证明能使人避免患一些与衰老相关的疾病。

然而,这一现象却无法用DST来解释:

既然肌体修复需要能量,那么多摄入能量应当更有助于修复,因此,吃饱喝足的动物应该更长寿才对,显然事实并非如此。

另外,DST也与进化论似有抵触之处。

根据DST,肌体会在资源丰富、能量充足的时候倾向于不修复,而在资源不足、能量匮乏的时候选择修复,以使得生命存续得更久。

DST从节省能量的角度推论,女性绝经是一件有益的事情,不过目前普遍认为,绝经并不是一件好事:

与动脉硬化一样,绝经不会使女性受益。

总体说来,DST并不是一个基于实验的理论,而只是一个基于纯逻辑的猜想。

那么实验如何解释节食所带来的影响呢?

近些年,在针对衰老机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中,雷帕霉素靶蛋白(TOR)的信号传导通路是一个比较热门的领域。

哺乳动物的TOR通路又称为mTOR通路。

当然,在这个信号通路里面有非常复杂的因子参与,在此不一一详述,我们需要知道的就是mTOR的功能:

mTOR的活化调控着人体的发育和衰老。

发育和衰老实际上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当肌体发育完成之后,TOR的作用就是将生命带向衰老。

可见,衰老并不是随机损害累积的结果,而是深藏在我们基因内的一个准编程程序。

这样一来,节食的问题也就可以解释了:

食物会刺激TOR通路,使得动物在早期加速发育并在发育完成后加速衰老;

食物越多,衰老越快。

综上所述,针对衰老的过程,DST更倾向于认为衰老是随机损害的积累,而针对TOR通路的研究则指出衰老很可能是由基因决定的。

孰对孰错,我们期待进一步的科学研究能为我们带来更具说服力的衰老新理论。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

A.迄今为止,科学家尚未明确阐释衰老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过程。

B.衰老是随机损害累积的结果,是深藏在我们基因内的一个准编程程序。

C.DST解释了衰老的过程,解释了生物体为什么会最终死亡而不是永生等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证据。

D.DST的推出受到了肯定,许多学者对其趋之若鹜。

E.关于DST的文章发表在有影响力的期刊上,所以理解DST是需要一些生物学和医学知识的。

【解析】 B项,“衰老是随机损害累积的结果”错,文中说“不是随机损害累积的结果”。

E项,理解DST是不需要任何生物学和医学知识的。

D项,理解不太准确,文中表达的主要意思是许多学者对它不屑一顾,并没有表现另一部分学者趋之若鹜。

【答案】 AC

9.本文标题有什么特点?

这样拟题有怎样的作用?

(4分)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

对于本文的标题,先看“衰老过程”,交代了文章讨论的对象。

再看“随机损害还是基因注定?

”一是引出了两种相互矛盾的前沿理论;

二是用问句的方式,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答案】 本文的标题采用了设置疑问的手法,(2分)既交代了文章讨论的对象是“衰老过程”,同时也引出了两种相互矛盾的前沿理论,设置了悬念,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2分)

10.如何理解“总体说来,DST并不是一个基于实验的理论,而只是一个基于纯逻辑的猜想”这句话的含意?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能力。

作答此类题目,要结合“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联系句子所在的语境进行分析。

这句话在第五段结尾,根据第五段的内容可知,这句话是说“DST缺少实验的支持,只是一种猜想”。

而根据最后一段中的“孰对孰错,我们期待进一步的科学研究”一句,可知作者对这一理论的态度。

【答案】 DST缺少科学实验的支持,仅仅停留在逻辑推想上。

(2分)表明作者对DST持怀疑的态度,期待通过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来检验这一理论。

11.目前DST面临着怎样的困境?

我们应如何看待这一理论?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和探究的能力。

DST面临的困境,文章第四段和第五段做了很好的说明。

考生只要抓住“但与此同时,也有许多学者对它不屑一顾”“反对者们最有力的证据是,DST根本无法对节食所带来的寿命延长做出合理的解释”“另外,DST也与进化论似有抵触之处”等句就能得出答案。

而对于后一问,考生只要把握住作者对DST的基本态度,然后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进行探究即可。

【答案】 

(1)①许多学者对它不屑一顾,并提出了节食带来长寿这一有力的反对证据。

②DST与进化论似有抵触之处。

(3分)

(2)①DST并不是一个基于实验的理论,而只是一个基于纯逻辑的猜想。

②对这一理论,我们需要包容,更需要质疑,并期待能通过我们的质疑,推进科学研究的深入,促使更具有说服力的衰老新理论出现。

(3分)

三、语言运用(12分,每小题4分)

12.在下面这段文字中,画横线的词语有的必须删去,请找出来,将序号写在横线上。

39282121】

在人体生命科学探索的①历史中,没有比“基因”二字更具有②震撼力了。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对基因一直采取过③拒绝承认的态度。

直到70年代,经过了④科学家的努力,“基因”二字才被写进了⑤科教书。

现在基因已经被世界各国接受,人类基因组计划与曼哈顿原子弹、阿波罗登月计划并称为是⑥人类自然科学史上⑦的三大计划。

必须删去的词语是:

                                    

【解析】 ③处“一直”与“过”矛盾。

④“经过”是介词,不能与表时态的“了”搭配。

⑥“为”与“是”重复。

故必须删除这三处。

【答案】 ③④⑥

1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39282122】

我国粮食已实现连续12年增产,与此同时,①____________。

为保障庞大人口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不能只靠进口粮食,而是要在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传统主粮之外,寻找到一种适合国情的新主粮。

为此,②____________。

实际上我国已是全球马铃薯生产消费第一大国,但由于传统饮食消费习惯的影响和大众对马铃薯营养价值认识不够,③____________。

马铃薯具有易种植、产量高、营养丰富、耐存储等特点,确实可作为维系国内粮食供给的主粮。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解析】 要抓住话题“马铃薯主粮化”,注意前后句的暗示,填写的三句分别是背景、观点和现状。

第一空,前一句谈了我国粮食获得12年增产,下一句谈我国粮食消费的现状;

第二空,前面的“为此”紧承上句,下一句谈解决粮食问题的途径;

第三空,前一句谈“人们的认识问题”,后一句谈马铃薯的优势。

【答案】 ①粮食需求和粮食进口也在增加②我国提出了马铃薯主粮化战略③马铃薯还未能成为我国的主粮

14.下面是中国邮政为保护地球水环境发行的邮票中的主体图形,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

39282123】

【解析】 本题以图文转换的形式考查对画面的理解和语言表达鲜明、生动的能力。

描述画面要抓住画面特征,准确描写图上的地球、清水、鱼、手和污水,揭示出它们的相互关系。

配文要简洁,表达要鲜明、生动。

【答案】 (示例)该图由地球、清流、鱼、手和浊流构成。

地球上各种鱼在清澈的水流里游动,人类之手正在阻挡排向清流中的污水,整个图形表达了人类保护水环境、拒绝水污染的决心。

四、写作(60分)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动物游戏之谜》一文讲到,在进行战斗游戏时动物们会积极参与、默契配合,绝不会让参与游戏的对方受到任何伤害。

人类社会也该如此,但有个寓言故事生动地反映了现实中一些人处事的心理:

一个罪人为了能够早日脱离深渊,每天都向天使祈祷。

天使决定帮助他,把悬梯放入深渊。

罪人兴奋地爬上悬梯,但当他发现另一个罪人紧跟自己时,毫不犹豫地把那个人踢了下去。

忽然,悬梯消失了,罪人发现自己仍在原地。

罪人再次要求帮助时,天使说:

“对不起,我已经给了你一次机会。

要求: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和抄袭。

【写作指导】 材料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谈到《动物游戏之谜》中动物在战斗游戏中能够相互配合,不让对方受到伤害。

第二部分讲述一个寓言故事,祈祷的罪人因为踢下别人最终没能走出深渊。

结合两个部分进行分析理解,即可得出材料想要表达的意思:

生活在同一环境下的人们要学会相互帮助等。

由此可以得出相关立意:

①学会帮助别人;

②学会配合;

③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公务员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