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考点训练题2附答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975724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考点训练题2附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考点训练题2附答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考点训练题2附答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考点训练题2附答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考点训练题2附答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考点训练题2附答案Word下载.docx

《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考点训练题2附答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考点训练题2附答案Word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考点训练题2附答案Word下载.docx

B、无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有意注意

【解析】题干描述的这种注意不需要意志努力,属于无意注意。

7、(  )是美国幼儿教育协会1986年以后极力提倡的教育理念与实践,它当时主要是针对美国幼教界普遍出现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等倾向而提出来的。

A、发展适宜性原则

B、保教结合原则

C、活动性原则

D、兴趣性原则

8、在幼儿园户外环境的创设中,沙、水等区域所提供的活动材料可塑性非常大,属于(  )

A、固定结构材料

B、半固定结构材料

C、无固定结构材料

D、游戏材料

【答案】C

【解析】沙、水作为无结构材料,可塑性大,富于变化,又可配合各种玩具开展游戏,可满足儿童想象力、创造力和成就感并丰富儿童的感觉经验。

9、2岁半的豆豆还不会自己吃饭,可偏要自己吃;

不会穿衣,偏要自己穿。

这反映了幼儿(  )

A、情绪的发展

B、动作的发展

C、自我意识的发展

D、认知的发展

【解析】大约2岁左右,孩子出现自我意识的萌芽,其突出的表现是独立行动的愿望很强烈。

10、关于幼儿园的物质环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幼儿园应该设置种植区,引导儿童对大自然进行探索

B、幼儿园的室外设备应该可以供幼儿攀、钻、爬、跑、跳、平衡、投掷等,锻炼幼儿的身体

C、幼儿园的走廊也可以进行环境创设,利用环境耳濡目染地影响幼儿发展

D、幼儿园的楼梯不应该进行环境创设,防止幼儿走楼梯时由于注意力不集中而受到伤害

【解析】幼儿园的楼梯也要进行环境创设,只是创设要遵循安全原则,避免复杂的图案设计,可以画上几何图形,写上阿拉伯数字等,不能因为害怕幼儿受伤而放弃教育的机会。

11、严格地说,偷窃只能针对(  )的幼儿而言。

A、两三岁以上

B、七八岁以上

C、八九岁以上

D、九岁以上

【解析】严格来说偷窃只能针对八九岁以上的幼儿而言,因为,在正常情况下,1岁以内的幼儿由于自我意识尚未形成,还分不清主体和客体,看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拿。

一般在两三岁至七八岁,幼儿才能逐步形成不随便拿别人东西的控制能力。

12、在同一桌上绘画的幼儿,其想象的主题往往雷同,这说明幼儿想象的特点是(  )

A、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B、想象的主题不稳定,想象方向随外界刺激变化而变化

C、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性,形象间不能产生联系

D、以想象过程为满足,没有目的性

【解析】同一桌上绘画的幼儿想象的主题雷同,说明幼儿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13、在幼小的儿童身上常常见到破涕为笑,脸上挂着泪水又笑起来的情况。

这主要是因为(  )

A、幼儿情绪还是由生理需要控制着

B、幼儿的意志力差

C、幼儿的情绪是不稳定的

D、幼儿自我意识还未形成

【解析】婴幼儿期的情绪是非常不稳定的,容易变化,表现为两种对立的情绪在短时间内互相转换。

如当幼儿由于得不到喜爱的玩具而哭泣时,成人递给他一块糖,他就立刻会笑起来。

这种“破涕为笑”的现象,在小班尤为明显。

14、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中本我遵循的原则是(  )

A、“快乐原则”

B、“完美原则”

C、“现实原则”

D、“理性原则”

【解析】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

本我遵循着“陕乐原则”,寻求基本生物需求的满足;

自我的活动遵循“现实原则”;

超我遵循着“完美原则”。

15、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内在目的是(  )

A、形成办园特色,打造办园品牌

B、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C、把幼儿培养成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主体

D、促进幼儿园和家庭的合作

【解析】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内在目的,是把幼儿培养成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主体。

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外在目的,是形成办园特色,打造办园品牌。

幼儿园的发展必须通过班级管理来实现。

16、儿童的发展从身体的中部开始,越接近躯干的部分,动作发展越早,而远离身体躯干的肢端动作发展较迟,这是儿童动作发展中的(  )

A、从上至下规律

B、由近而远规律

C、由粗到细规律

D、由头至尾规律

【解析】幼儿动作发展从身体中部开始,越接近躯干的部位,动作发展越早,而远离身体中心的肢端动作发展较迟。

以上肢动作为例,肩头和上臂首先成熟;

其次是肘、腕、手,手指动作发展最晚。

下肢动作也是如此。

17、下列关于幼儿发展的阶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个孩子听到妈妈说:

“你是个好孩子”,他说:

“不,我是坏孩子”,这个孩子正处在危机期

B、幼儿教育中提出“跳一跳就摘到桃子”,体现的是发展的关键期

C、《学记》中说“时过而后学,则勤苦而难成”体现的是最近发展区

D、以上说法都不对

【解析】危机期是指在发展的某些年龄时期,幼儿心理常常发生紊乱,表现出各种否定和抗拒行为的现象,如经常与人发生冲突,违抗成人要求等。

3岁幼儿常常表现出反抗行为或执拗现象,常常对成人的任何指令都说“不”“偏不”以示反对。

18、中班幼儿告状现象频繁,这主要是因为幼儿(  )

A、道德感的发展

B、羞愧感的发展

C、美感的发展

D、理智感的发展

【解析】中班幼儿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他们爱告状,是由道德感激发起来的行为。

19、儿童性别角色的认识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其中3~4岁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阶段是(  )

A、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

B、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

C、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

D、去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

【解析】儿童性别角色的认识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对于学前儿童而言,主要经历了前三个阶段的发展:

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2~3岁);

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3~4岁);

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5~7岁)。

20、焦虑、暴怒发作、儿童期恐惧等属于(  )

A、情绪障碍

B、神经症性障碍

C、一般行为偏异

D、心理疾患

21、(  )的出现是婴儿最初的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发生的标志。

A、有差别的微笑

B、无差别的微笑

C、反射性的诱发笑

D、自发性的微笑

22、认为“儿童发展是一个顺序模式的过程,这个模式是由机体成熟预先决定和表现的”的心理学家是(  )

A、弗洛伊德

B、皮亚杰

C、格塞尔

D、华生

23、下列不是呼吸道传染病的是(  )

A、水痘

B、猩红热

C、流行性乙型脑炎

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解析】流行性乙脑是由蚊虫传播,水痘由呼吸道传染,猩红热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经飞沫传染。

24、1895年,弗洛伊德和布洛伊尔合著的(  )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精神分析学派的诞生。

A、《精神分析理论》

B、《普通心理学》

C、《行为主义者所看到的心理学》

D、《癔病研究》

【解析】1881年,弗洛伊德获医学博士学位。

1895年,他和布洛伊尔合著的《癔病研究》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精神分析学派的诞生。

弗洛伊德与达尔文、哥白尼齐名,都被认为是推动人类认识自身的世界级大师。

25、提出程序教学并为计算机辅助教学提供理论基础的心理学家是(  )

A、斯金纳

B、布鲁纳

C、加涅

D、桑代克

【解析】斯金纳根据其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提出了程序教学方法。

26、儿童之间绝大多数的社会性交往是在(  )中发生的。

A、游戏情境

B、语言情境

C、社会情境

D、家庭情境

【解析】幼儿的社会范围小,社会交往情境大多都是游戏中进行的。

27、下列哪种活动反映了儿童的形象思维(  )

A、做游戏,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

B、过家家,用玩具锅碗瓢盆做饭、吃饭

C、给娃娃穿衣、喂奶

D、儿童能算出2+3=5

【解析】3~6、7岁的儿童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例如,这个阶段的幼儿在开展游戏活动、扮演各种角色、遵守规则等活动时,主要是依靠在他们头脑中的有关角色、规则和行为方式的表象。

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是在直观行动性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

28、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  )

A、指导者、合伙者、支持者

B、帮助者、引导者、合作者

C、朋友、支持者、合作者

D、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29、在一定程度上说,(  )的成熟标志着儿童个性的成熟。

A、自我意识

B、个性特征

C、能力倾向

D、个性倾向

30、当刺激多次重复出现时,婴儿好像已经认识了它,会表现出和新异刺激不同的反应。

这是(  )

A、条件反射

B、重学记忆

C、习惯化

D、有意记忆

【解析】习惯化是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强度随该刺激的重复出现而减弱以至消失,停歇一定时间后遇到同样的刺激又恢复反应的现象。

31、幼儿想象具有再造性,是从(  )来说的。

A、想象发生

B、想象过程

C、想象目的

D、想象内容

【解析】是否有再造性是对内容来说的。

32、角色扮演法的第一阶段的因素是(  )

A、简单再现

B、情景迁移

C、以物代物

D、角色扮演

【解析】构成角色游戏的第一阶段的因素是情景的迁移,即将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景迁移到一个假想的情景之中。

33、学前儿童发展心理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是(  )

A、实验法

C、观察法

D、作品分析法

【解析】观察法是学前儿童发展心理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

34、儿童心理发展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因素有(  )

A、生物因素、环境、教育

B、家庭环境、个体、教育

C、自然环境、个体、教育

D、物理环境、实践、教育

【解析】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归纳起来有:

生物因素、环境和教育等,现代心理学主要关注这些因素是如何对儿童的心理发展产生影响的。

35、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  )

A、榜样

B、强化

C、父母的惩罚

D、挫折

36、(  )是儿童游戏与成人游戏,儿童游戏与其他工具性行为(具有一定功利目的的行为)最显著的区别。

A、随意性

B、为游戏而游戏

C、目的明确

D、游戏时间长

【解析】为游戏而游戏,是儿童游戏与成人游戏,儿童游戏与其他工具性行为(具有一定功利目的的行为)最显著的区别。

儿童游戏是一种无拘无束的活动,不能强制,没有外加的目的,是儿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愿望,按照自己的体力和能力选择进行的自愿自主的活动。

37、某幼儿园设置的“蒙氏操作教室”只在节假日搞活动或家长开放日时才组织班级幼儿进去活动,平时都锁着门。

这种情况违背了环境创设的(  )

A、一致性原则

B、幼儿参与性原则

C、开放性原则

D、经济性原则

38、幼儿在认识“方”“万”和“日”“月”等形近符号时出现混淆。

这是由(  )所致。

A、观察的无序性

B、观察的目的性不够

C、观察的跳跃性

D、观察的细致性不够

【解析】幼儿的观察一般是笼统的,看的不细致是幼儿观察的特点。

39、实施游戏化方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游戏活动的(  )

A、自主化

B、社会化

C、教育化

D、虚构化

【解析】教师将教育内容融入游戏中,才能真正贯彻游戏化的教学活动。

故实施游戏化方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游戏活动的教育化。

40、由于(  )的作用,幼儿虽然知道想象与现实不符,仍迷恋于想象的过程。

A、动机

B、需要

C、情绪

D、记忆

【解析】幼儿想象过程的方向、想象的结果、想象的丰富程度受其情绪的影响较大。

二、简答题

41、简述家园合作存在的问题。

【答案】

【解析】

(1)家园合作尚不够深入,较多地停留在表面,表现为“三多和三少”,即家长虽然进入了幼儿园,但参观的多、参与的少;

间接参与较多、直接参与较少,家长很少深入到幼儿园教育过程深层次的环节中;

一次性的直接参与多,经常性的直接参与少。

(2)家庭和幼儿园的教育内容脱节,表现在家长来园参与活动往往是和幼儿一起游戏,而回家后不大可能把这些和家庭教育联系起来。

42、简述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1)认识活动的具体形象性;

(2)心理活动及行为的无意性;

(3)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

43、一般把能力分为哪三类?

(1)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2)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3)认识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44、简述幼儿教师介入游戏的时机。

(1)当幼儿游戏出现困难时介入;

(2)当必要的游戏秩序受到威胁时介入;

(3)当幼儿对游戏失去兴趣或准备放弃时介入;

(4)在游戏内容发展或技能方面发生困难时介入。

45、简述学前儿童传染病中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预防。

(1)消灭蚊虫是预防乙脑的关键,在冬春季节早期消灭蚊幼虫,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预防接种乙脑灭活疫苗效果较好;

(3)加强家畜、家禽的卫生管理,并对猪、马进行人工免疫。

三、论述题

46、试述学前儿童传染病中细菌性痢疾的预防。

(1)培养学前儿童饭前便后洗手、不饮生水、不吃不洁食物、不随地大小便的卫生习惯,生吃瓜果必须洗净削皮;

(2)搞好环境卫生,做好水源与饮食的卫生管理工作,消灭苍蝇及其孳生地;

(3)早期发现、诊断、隔离及治疗病人及带菌者是控制痢疾流行的关键;

(4)佝偻病、营养不良等是使急性痢疾转为慢性的诱因,应加强防治;

(5)做好消毒工作,食具要煮沸15分钟以上,患儿的粪便要用1%漂白粉澄清液浸泡或沸水浸泡消毒后才能人粪池或一般下水道,患儿的尿布、衬裤等也要用开水浸泡后再洗。

47、试述幼儿园活动室的空间设计和利用。

(1)活动室:

色彩不宜以绿色为主,因为绿色能使人的心跳减慢,生理机能趋缓。

各年龄班活动室的色彩也不宜强求一致,如小班幼儿游戏活动的时间较长,活动室的色彩应活泼一些。

(2)活动室墙面布置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房间的房顶和墙面离地面最高的部分,可以按照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用孩子喜爱的色彩布置主题。

这一部分从孩子的视角不容易看到,也不能经常变换,主要用来渲染学习求知的气氛。

第二部分是活动室墙面中间部分,孩子视线能够经常看得到,但用手够不到。

这一部分是活动室的展示区,由教师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来布置,通常在学期初更换,幼儿一般不参与布置。

第三部分是活动室墙面最下面的部分,是幼儿能够参与布置的区域。

①教师可以把布置的权利交给幼儿,小班可以由教师设置主题,幼儿在老师帮助下布置;

②大班幼儿可以通过共同讨论确定布置的主题,然后讨论并完成布置。

常用的布置主题有:

心情墙、天气预报等。

这部分布置的主要作用是通过环境和幼儿的互动完成教育目标,所以要根据教育目标的完成情况不断更换。

(3)①活动室是儿童一日生活中主要的活动场所,所以要有一个相对宽敞的区域供儿童进行动作较大的活动;

②活动室要有相对固定的位置摆放儿童使用的桌椅,便于儿童在进行写、画、手工活动以及就餐时使用;

③活动室要布置在适当的区域,以便配合教学活动共同完成培养目标。

活动区一般会沿着活动室的某一面墙设置,每个活动区之间有一定的隔离设施,使活动区之间既相对独立又有一定的连接。

四、材料分析题

48、经过长时间教育,我发现班上大部分孩子洗手的方法还是不正确,手总是洗得不干净。

我们几位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于是,我让孩子们相互看看、摸模自己和别人的手,比比谁的手干净,并让孩子们总结洗手的“小诀窍”。

有的孩子说:

“要用肥皂搓,再用水冲干净。

”有的说:

“洗手时要卷起袖子,不然会把衣服弄湿的。

”我搬来了娃娃家的“脸盆”“肥皂”“毛巾”等,请孩子们学习并练习洗手的正确步骤:

先卷袖子→打开水龙头冲→下手→用肥皂搓手心和手背→用水冲干净→用毛巾擦干水。

为了帮助孩子牢固地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我还画了一些洗手的小图示,编上1、2、3、4、5,并附上简单的说明文字,将其贴在洗手

池的上方墙上。

终于,孩子们都能按正确的步骤洗手了。

结合材料说说教师在活动中体现了哪些学前教育原则?

【解析】在材料中,教师恰当地利用了保教结合的原则和寓教育于幼儿活动之中的原则。

材料中教师利用幼儿H常行为的教学来启发幼儿,让幼儿掌握了一项基本的生活技能。

幼儿教师不仅是幼儿的教育者,而且是生活上的看护者,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之余,还应该对幼儿的日常生活进行教育,做到保教结合。

材料中教师很好地利用了教授幼儿洗手的机会,不仅贯彻了教学原则,还教会幼儿洗手的方法,做到了一举两得。

教师还运用了寓教育于幼儿活动之中的原则来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材料中幼儿教师通过合理组织、科学安排,使其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让幼儿在自然的生活中身心健康地发展。

在幼儿园实践当中,一些保育员教师对一日活动各环节的作用认识单一、片面,把保育和教育两者的界限划分得过清,以为保育就是管好孩子的吃、喝、拉、撒、睡,保证孩子的卫生和安全;

教育就是传授给幼儿知识,掌握技能,结果割断两者之间的有机联系。

49、小浩已经2岁零7个‘月了。

近些天,小浩的“言行举止”总是让妈妈弄不明白,究竞是为什么呢?

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妈妈的脑际。

前几天,妈妈和小浩一块坐在院子里乘凉,小浩看到深蓝的天幕上那如洗的圆月、调皮地眨巴着眼睛的星星,非常兴奋,和妈妈有说不完的话。

可小浩哪里知道劳累了一天的妈妈的心思。

妈妈说:

“天黑了,该睡觉了……”“月亮为什么不睡觉?

”“那星星为什么还眨眼睛?

”小浩的反问让妈妈惊讶。

妈妈和小浩一块到大街上,他极不愿意让妈妈拉他的手,总是那样不听话。

最让妈妈担心的是平坦的道路他不走,却偏偏一摇三晃地走那凹凹凸凸的地方,正如在饭桌上,本来会自己好好地用汤匙吃饭,却故意把米粒洒一饭桌,用手捡着放到嘴里。

不过有时也挺可爱的。

比如,前天中午,妈妈把做好的饭菜刚送到饭桌上,还未来得及解围裙,小浩却一脸认真地说:

“妈妈,你辛苦了。

根据以上材料,问答下面问题

(1)孩子的“言行举止”说明了什么?

(2)这个时期,幼儿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足仆么?

(1)孩子的言行举止说明:

孩子正处于心理的高速发展时期,也是心理发展的敏感期。

比如,提出“星星为什么还眨眼睛”“月亮为什么不睡觉。

”说明其思维的发展出现了最初的概括和推理;

想象的发生,把对周围世界的认识进行了延伸、扩展。

“不听话”说明孩子最初的独立性的出现;

“故意用手捡米粒放进嘴里”说明孩子动作技能的发展,对新的动作产生了兴趣;

会说“妈妈辛苦了”,说明儿童已开始使用抽象的词语,但还经常需要和具体活动联系在一起。

(2)这个时期,幼儿教育应注意:

①保护孩子的探究精神,但要和重视安全结合起来。

比如,走凹凸不平的路,既要防止摔伤,又不要打击孩子的积极认知兴趣。

②对于孩子“反抗期”的执拗,要注意教育,不要养成任性的性格,同时又不能耻笑、威胁孩子。

③对待孩子的独立性,要注意教育,防止养成执拗性的同时,也要防止形成懒惰、依赖、无独立愿望的不良性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广告传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