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写作论证素材汇总Word格式.docx
《教师资格证考试写作论证素材汇总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考试写作论证素材汇总Word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耷拉着脑袋,站在办公室里等着挨批时,袁老师只是笑着对他们说:
你们喜欢虾子,这好啊!
大科学家达尔文、法布尔从小不都是昆虫迷吗?
你们谁能告诉我,虾子喜欢歇在什么地方?
你是怎么抓着的?
抓虾用什么办法最好?
虾子到底是什么模样、什么颜色的,头上有什么?
脚有多少只?
尾巴呢……"
小调皮们傻了眼,只顾着抓,谁会注意到底是什么模样?
看到孩子们傻了眼,袁老师又拍拍他们的肩膀说:
我本想让你们明天向全班同学介绍介绍的,可是你们……这样吧,你们再去抓一次,抓的时候,认真看看,好好想想,回来再讲给我听听,好不好?
孩子们相互望望便撒腿去了。
孩子放学回家忙着捉虾,这事若落在我们手里可能会把他们的家长传来!
左一个"
不遵守纪律"
,右一个"
不注意安全"
,通常会把孩子说得眼泪汪汪!
因为我们所关注、所思考的只是"
放学不回家捉虾"
这个事情的性质,至于孩子们捉虾的危险大不大,坏事能不能变成好事,我们很少会去关心和注意的。
在这一点上,袁老师做了有心人。
他通过孩子们对虾的特殊"
情结"
,引导他们进行观察、思考、探索、教孩子们如何玩得更有意义。
教育就是这样,有时只要我们的多些了解和思考,就可能多份选择和智慧。
教育故事之四(两种思维的碰撞)
一天,富有的父亲带着儿子从城里去乡下旅行,想让他见识一下穷人是怎样生活的。
在农场一户最穷的人家里,他们度过了一天一夜。
旅行结束后,父亲问儿子:
旅行怎样?
好极了!
这回你应该知道穷人是什么样了吧?
儿子回答:
是的,我知道了"
。
你能描述一下富人和穷人的区别吗?
儿子想了想说:
我们家里只有一条狗,可是他们家里却有4条狗;
咱家仅有一个水池通向花坛中央,可他们竟有一条望不到边的小河;
夜里我们的花园里只能看见几盏灯,可他们的花园上面却有千万颗星星;
还有,我们院子里只能停几辆小汽车,可他们院子里却能容得下几百头奶牛。
儿子说完,父亲哑口无言。
接着儿子又说:
等我长大了,一定过上和他们一样富裕的生活。
孩子心中富有和成人心中的富有是不同的,正像孩子心中的快乐和成人心中的快乐不同一样。
分析解答:
今天要想真正走进新课程,教师一定要走进学生的心灵,把握学生思维方式。
知道学生的理解与想象和教师是不同的,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研究学生已有经验、认知能力、心理特征,认识学生思维,学生才能带着教科书走进教师,这样课堂教学中两种思维的碰撞才能会如"
水"
如"
潮"
,心灵对话才会撞击出生命的浪花。
在那流淌轻松活力、润泽生命的课堂里快乐、健康、和谐地成长。
教育故事之五(潜能)
传说苏格兰北部的古城堡和蓦地经常闹鬼。
有一个人因为公务繁忙半夜时分才回家,而他又必须经过蓦地。
蓦地里有偶尔传来令人毛骨悚然的号叫,蝙蝠幽灵一样无声地飞来飞去,枯枝像鬼怪的手爪伸向暗黑的天空。
走着走着,他一不小心掉进一个新挖的墓坑里。
这个坑太深太大了,人高马大的他几经努力还是爬不出去。
他索性坐在那里,等天亮再说吧。
这时,又有一个人经过这里,也不小心掉了下去,这个人使出吃奶的力气也爬不出去。
先掉下来的人实在看不过去,开口说:
别费力气了,你是爬不出去的。
那人忽然听到说话声以为是遇到了鬼,吓得魂不附体,手脚并用,没想到三两下竟然爬了上去,然后惨叫着逃得无影无踪。
每个人的潜能都是深不可测的,我们没有理由给任何人妄下断语-------"
你是庸者,你是天才"
谁知道一个人的潜能在什么时候爆发出来?
值得思考的是,平常的生活里,"
平庸"
的人很少爆发自己潜能因而显得平庸,"
聪明"
的人则会让自己的潜能像山泉一样长流常新地表现出来,因而不同凡响。
其实,我们全部可以做出不同凡响的事,因为我们的潜能就像埋藏起来的石油,一直没有得到开发。
作为一名教师就是要作这种"
潜能"
的挖掘者、激发者,使每一名学生身体里的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发挥,每一个教师都能做到这一点,那就是整个教育的成功。
教育故事之六(你不能施舍给我翅膀)
在蛾子的世界里,有一种蛾子名叫"
帝王蛾。
帝王蛾的幼虫时期是在一个洞口极其狭小的茧中度过的。
当他的生命要发生质的飞跃时,这天定的狭小通道对它来讲无疑成了鬼门关。
它娇嫩的身躯必须拼尽全力才可以破茧而出。
太多太多的幼虫在往外冲杀的时候力竭身亡,不幸成了"
飞翔"
这个词的悲壮祭品。
有人怀了悲悯恻隐之心,企图将那幼虫的生命通道修得宽阔一些。
他们拿来剪刀,把茧子的洞口剪大。
这样一来,茧中的幼虫不必费多大的力气,轻易就从那个牢笼里钻了出来。
但是,所有因得到了救助而见到天日的饿子都不是真正的"
帝王蛾"
-------它们无论如何也飞不起来,只能拖着丧失了飞翔功能的累赘的双翅在地上笨拙地前行!
原来,那"
鬼门关"
般的狭小茧洞恰是帮助帝王蛾幼虫两翼成长的关键所在,穿越的时刻,通过用力挤压,血液才能顺利送到蛾翼的组织中去;
惟有两翼充血,帝王蛾才能振翅飞翔。
人为地将茧洞剪大,蛾子的翼翅就失去充血的机会,生出来的帝王蛾便永远与飞翔无缘。
现在的青少年就需要这种磨练,他们惧怕那黑黑的隧道,总是渴望有一双援助的手将他们一路护送;
现在的家长也多是"
怀了爱怜之心"
的父母,总是怕孩子吃苦受累,于是把孩子的"
生命通道"
修得特别宽畅,让孩子"
自由快乐"
地成长;
现在的老师也大有"
怀了恻隐之心"
的,他们怕学生做不出"
标准答案"
,怕学生的答案与自己的要求相差太远,居然把答案一字不差地读给学生!
这样下去,将来的社会上,会有多少能够展翅飞翔的"
呢?
孟子曰: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今天的青少年吃点苦不算什么,"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
父母和老师一定要为孩子的未来着想,给他们锻炼的机会,给他们锻炼的空间,这样他们才会在未来的社会上凭借自己的能力占据一席之地,这样他们才能用坚强的臂膀托起未来中国绚丽的朝阳。
教育故事之七(头鱼)
这是一条很不起眼的小鱼儿,很瘦小孤单。
主人喂食时它总也抢不到,最多只能吃些别的鱼剩下的残渣碎末。
平时它常孤零零地在鱼外游荡,似乎谁都可以欺负它。
万幸的是,终于有一天主人发现它是如此可怜,打那以后喂食时都先在它身边撒些饵料。
不想这一些微不足道的举动,竟改变了小鱼的命运,还创造了一个奇迹。
因为聪明的鱼儿们渐渐地发现:
只要在小鱼的周边就一定能得到食物。
于是一星期以后一个颇为壮观的场面出现了:
一条不起眼的小鱼,领着一个偌大的鱼群在水中游来游去。
这条小鱼儿竟然成了"
头鱼"
从此它再也不会以自卑的神色黯然地徘徊在池边、角落,而是摇头摆尾、神气活现地做着"
领头鱼"
,俨然开始统帅起整个鱼群。
主人不是教育学家,他完全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把任何一条鱼都培养成"
统帅"
同样道理,如果我们对学生多一些关注,哪怕他是一个"
差生"
,也很有可能让他走出困境、窘界。
能否创造出更大奇迹,在孩子本身,更在于你我的关注。
教育故事之八(习惯的力量)
有兄弟俩,一个出奇的乐观,另一个则非常的悲观。
他们的父母想让他们的性格都改变一些,于是就把那个乐观的孩子锁进了一间堆满马粪的屋子里,把悲观的孩子锁进放满漂亮玩具的屋子里。
过了一个小时,当他们打开悲观孩子的屋门时,发现他坐在一个角落里,正在伤心地哭泣,原来他怕不小心弄坏了玩具,受父母责骂。
当他们打开满是马粪的房间时,发现那乐观的孩子正在兴奋地用一把小铲子挖着马粪,并不断地把散乱到门口的马粪铲干净。
看到进来的父母,那乐观的孩子像发现奇迹似的嚷到:
爸爸,看!
这儿有这么多马粪,附近肯定会有一匹漂亮的小马,我要给它清理出一块干净的地方来!
这个乐观的孩子就是后来的美国总统里根,他从报童到好莱坞明星,再到州长直至走上总统的宝座,乐观一直伴随着他。
著名心理学家维纳第的研究表明,人们对外界事物所抱有的稳定的情感和态度,大多由他们从小习惯化的情感归因模式所决定。
习惯是人们心理内部的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
培根认为"
一切天性与诺言都不如习惯更有力量"
学生的各种习惯是在有意或无意之中多次重复而产生的,许多有益的好习惯,往往比坏习惯更难形成。
我们的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各种良好习惯,因为形成良好习惯,将使人受益终生。
教育故事之九(造句与"
造人"
)
这是小学一年级的一堂说话练习课,练习用"
是"
字说话造句。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爸爸是老师"
大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
……孩子们纷纷发表"
见解"
就在这时,有个叫刘涛的孩子站了起来,他是个有名的捣蛋鬼,班上的女孩子见了他就赶紧躲开。
我是好……"
听得出,他想说"
我是好孩子"
,可是没等他说完,同学们已哄堂大笑。
不少学生在窃窃私语:
哼,他也能是好孩子?
他还有脸说!
……看着刘涛同学尴尬的样子,张老师示意他坐下。
谁知刘涛却站在那儿不愿意坐下。
于是,张老师便鼓励他想一个更"
合适"
的句子。
果然,刘涛开口说:
我是个坏……"
正当大家等他说自己是个"
坏孩子"
的时候,他却突然停了下来,脸涨通红。
很显然,他不甘心承认自己是"
此时,张老师又满怀柔情地鼓励他再来一次。
小刘涛从老师的目光中获得了动力,他内心深处发出一个响亮的声音说:
我不是一个坏孩子!
这时,张老师情不自禁地带头鼓起掌来。
而小刘涛的眼里已噙满了泪水。
下课后,张老师把小刘涛叫到办公室跟他谈心。
张老师还没开口,刘涛却主动地说:
老师,我以后一定做个好孩子。
我们可以想象小刘涛以后的发展变化。
人最重要的是自尊,是别人对自己的尊重和信赖。
即使是后进生,也同样看重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位置。
培养学生独立和完整的人格,首要的是营造一个平等、友善、祥和的生活环境。
在这里,小刘涛"
灵活"
运用"
字的造句过程,实质上是一个自我价值的体现并逐步完善的过程,在否定之否定中,肯定了自我,这不仅表现了他的勇气,也显示了他的机敏。
而张老师更是慧眼识珠,通过热情的鼓励、善意的引导使小刘涛最终从"
变成一个好孩子。
一次寻常的造句,演绎成非同寻常的"
,这便是师者的爱心和育人的艺术,令人叫好。
教育故事之十(上帝施舍的天堂)
曾经看过一幅儿童画:
一个鱼缸,里面游动着六条漂亮的大尾巴金鱼;
在鱼缸的四周,围着六只眼睛发亮的小猫,心想:
六比六,还省得争抢打架。
但是看看那幅儿童画下面歪歪扭扭的题字,居然是:
太美了,舍不得吃!
不禁为自己精神的庸俗而惭愧。
一日课间休息时,一个平日比较调皮但很聪明的小男孩,跑到我跟前仰着头好奇地问:
"老师,太阳会生小孩吗?
人会生小孩,小猫、小狗会生小孩,那么太阳会不会生小孩呢?
"我一时语塞,本想胡乱地搪塞过去,转念一想,不由计上心来,于是对他说:
"老师明天回答你好吗?
"第二天的文体课上,我给他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课,专门介绍太阳。
下课后,我问那个小朋友:
"你心中的疑团解开了吗?
"他会心地朝我点了点头。
走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一个坐在妈妈自行车后座上的孩子突然指着一幅巨大的广告牌高声喊道:
"谁、找、你!
"那个孩子得不到妈妈回应,拽了一下妈妈衣服,继续不依不饶地指着广告牌说:
"妈妈,你看呀,谁、找、你!
"那位妈妈似乎明白了什么,猛地回头捂住孩子的嘴。
原来孩子所谓的"谁找你"是"雅戈尔"的误读。
其实那位妈妈真的大可不必,孩子并不是在存心丢你的脸,虽说他没有读对一个字,但他那大声读出三个半边字的热情与勇气不是很可贵吗?
在这物质的世界里,我们的精神有时会觉得恍惚无依。
我们眼看着自己的纯真与热忱、敏感与同情一点点被剥蚀、被风化。
在"早熟"成为全球性流行疾病的今天,让我们悉心守护那弥足珍贵的童真与童趣,并让自己知道,这童真与童趣,是上帝送给人类最后的礼物,是上帝通过孩子施舍给我们的美丽天堂。
教育故事之十(不可能有有答案的"
答案"
德国著名数字高斯在上中学时,有一次在数学课上打瞌睡,下课铃声响起时,他醒了过来,抬头发现黑板上有一道数学题,以为是当天的家庭作业,便匆匆地抄到练习本上。
回家后,他埋头演算,就是算不出来,但他不气馁,不妥协,锲而不舍,终于求得了答案。
他把答案带到课堂,老师见了大吃一惊,瞠目结舌,原来那是一道一直被认为"
无解"
的数学题。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又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会感悟到;
如果高斯真的知道此题"
,他还会去如此"
劳神"
吗?
恐怕仍为"
千古之谜"
一件事,如果在一个人的意识中被认为"
不可能"
,在行动上自然不会去做,"
结果"
也就真的"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自然会产生什么样的教育行为,也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育结果。
中小学生正处在发育期和成长期,他们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思维意识是完全可塑的,是有充分潜力可挖掘的,关键是我们能否去发现、去挖潜、去设计、去雕琢。
我们要牢牢记住,千万不可犯"
盲人摸象"
这一令世人耻笑的错误。
教育故事之十一(孩子的答案)
这是一道重在考查三年级小学生思想品德的题:
在书店里买书,营业员阿姨多找你10元钱,你会怎么办?
此题的成人格式化的答案是:
退回给营业员阿姨!
否则,答题的小学生便思想品德有问题。
可是孩子的答案却丰富多彩:
我退给营业员阿姨3元,剩下7元再过买一本书;
我回家交给我妈妈,因为妈妈下岗了;
我去交给警察叔叔,可警察叔叔自己买糖吃怎么办?
我还给营业员阿姨,但阿姨必须给我买一支冰淇淋;
我用钱去玩儿游戏机……事实上,10元钱检验不出一个孩子的思想与品德。
但如果用10元钱来检验一个成人的思想与品德却应该很有效。
我想,如果让"
河北第一秘"
李真来回答,他肯定会说"
退还给营业员阿姨"
,如果让胡长清、张二江之流来答,也必定是"
在10元钱的砝码面前,伪君子恰恰在"
正确"
的答案里暴露出自己灵魂的阴影、道德的败坏;
而孩子们同样暴露的是童年的天真烂漫、心无杂念。
当然了,也许这种对比缺乏说服力。
可是当我看到孩子"
我回家交给妈妈,因为妈妈下岗了"
这一答案时,我的心为这个孩子对母亲的关爱而震动!
我想,这个孩子的思想品德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另外一个老掉牙的脑筋急转弯:
树上有3只鸟,一枪打死1只,树上还剩几只鸟?
所有成人及所有被成人误导的孩子们都会哈哈一笑:
笨死了,当然一只也没剩!
树上还剩两只鸟。
这是一个二年级小女孩的答案。
面对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这位小女孩说:
树上3只鸟分别是鸟爸爸、鸟妈妈和鸟宝宝。
鸟爸爸被坏蛋一枪打死了,鸟妈妈吓飞了;
鸟宝宝还不知道害怕,所以没有飞,飞走后的鸟妈妈看到鸟宝宝没有跟过来,就飞回来救鸟宝宝。
所以说,树上还剩下2只鸟,鸟妈妈和鸟宝宝。
值得庆幸的是,小女孩碰到了一个有思想、有品德的老师,在全班同学的哄笑中,老师认真地鼓励了小女孩:
你真是有爱心的孩子,你回答得太好了!
在程式化的答案面前,我们都在渐渐适应机器的习惯,而忘记了我们本身,忘记我们是一个会思考的真真正正的人。
并且在这可怕的循环里,一批批成人正在复制着一批批同样的孩子。
当个别孩子用残存的想象力去突破成人钢筋水泥般的思想限制时,他们获得的往往是讥讽与嘲笑,而不是认可与鼓励!
所以孩子们的想象力在渐渐退化、消失,连同同情与爱心一起,最终变得麻木无知,仅仅剩下一副毫无生气的思想品德僵化的躯体。
教育故事之十二(批评,原来可以如此幽默)
这是一节自习课,学生们都在座位上专心地阅读、写字,我站在讲桌前批改他们的练习册,当改到小康的作业时,我不禁皱起了眉头:
字又宽又大,格子塞得满满的。
于是,便随口说了一句:
"小康啊,你的字该减肥了。
"事情就这样过去了,我丝毫没想到的是,下课后,几个平素快嘴的孩子将我围住了:
"老师,你今天批评小康真幽默,我们喜欢你这样说话。
"体育委员帅帅说道:
"老师,我们犯错误时,你要能像今天批判小康那样,我们肯定喜欢你了。
真的,我们喜欢这样的批评。
"
幽默,创设了和谐融洽的教育情境,它让本来难堪的批评变得友好起来,更为重要的是,幽默传达了监督对学生的尊长和信任,正如老舍先生所说:
"幽默者的心是热的。
"幽默的老师不仅不认为学生的过错行为是出自恶劣的动机,有时还假设动机是善良的,这种"文过饰非"的假设,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更能激发起学生改过向善的强烈愿望。
教育故事之十三(批评与鼓励)
上小学时,我很淘气、很好动,成绩也不好。
记得二年级的时候,有一次老师布置了许多数学作业。
放学后,比我高两年级的姐姐为了能多和我玩一会儿,就帮我把作业都写好了。
第二天交出作业以后,我一直忐忑不安地等着结果。
熬到数学课,老师将作业本发到了每一位同学手里,惟独没有发给我和另一位成绩很好的同学。
只记得当时我脸色通红,觉得肯定被老师发现了。
于是,我低着头,紧张地等着老师的"
判决"
出乎意料的是,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将我和那位同学的作业本展示出来,并且说:
同学们,这是老师批改时遇到的最工整、最准确的两本作业,希望大家以后多向这两同学学习!
然后说出了我和那位同学的名字。
在同学们羡慕和怀疑目光的注视下,我真是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下课后,老师单独将作业本交给我,意味深长地对我说:
你是个聪明的孩子,老师希望以后你能够自己将作业完成得像今天这么好。
那天以后,每次写作业时,我都格外认真,甚至超过了姐姐的笔记,成绩也不断得到了提高,甚至其他学科也都有了起色。
中学时,有一次英语老师点名让我朗读一节课文。
那节课文是我花了很大心思预习过的。
读后,当我满怀期待地等着老师的肯定与赞扬时,得到的却是这样的一句话:
“你读的这是什么?
是英语还是念经,你的口语太差了,以后要多锻炼……"
伤心的我从那次起就不再喜欢英语了,直到现在英语仍然是我最最弱的一项。
事隔十几年了,对那位曾经鼓励我的数学老师仍心存感激,而那位英语老师的话我仍然记得清清楚楚。
如今,我也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教育工作者,忆起往事,实在无意指责谁,只是想敬告我的同仁们:
您的肯定与鼓励,您漫不经心随口而出的一句批评,对您学生产生的作用和后果是多么大碍
教育故事之十四(生命中最初的痛)
那一年他刚刚满7岁,读小学二年级。
一天下午,老师组织学生在校园地里采摘还未成熟的青青豆荚,他个子最矮也最卖力。
孩子天生好馋,何况又是饥饿年代,劳动过程中,全班同学几乎都私下偷偷往嘴里塞了几枚青豆,惟有他,咽回去一次又一次溢出的涎水,任凭饥肠辘辘,任凭胃壁痉挛,始终不曾让自己吞下一枚豆子。
放学时,老师逐一盘诘这些不谙世事的孩子,每个孩子都胆怯怯地默认了,惟有他挺胸、抬头、干脆爽朗答道:
没有,一颗都没有。
老师死死地盯着他,再次厉声责问,他的声音明显低沉了下去。
一点不老实,小小年纪就撒谎。
他被牵着耳朵推搡,其他同学回家了,惟有他被留下了,流着泪……
诚实的语言需要有信任的耳朵来倾听,更需要量有善良的心来领会。
教育故事之十五(你的眼神它能察觉到)
春秋时期,一位有名的智者路过一片稻田。
他看到一个农夫赶着两头牛奋力地耕田,就随意地问道:
你的哪头牛干活更好一些?
老农没有答话,等到了田边他给两头牛拴好、喂上料,才来到智者身边,背对着牛小声对智者说:
就那头正摇尾巴的家伙,干起活来特卖力。
智者大为不解:
我方才问你,你怎么不说呢?
现在又为什么这么小声对我讲?
难道怕谁听到吗?
老农一脸正色道:
不错,就怕旁边的那头牛听到我夸别人而冷落它,你的眼神它能察觉到,而后这家伙就会闹情绪、不好好干活了,其实牲口和人一样,都愿意被别人夸、被大伙称赞。
我们在为人师、为人父母时,是否也能像老农那样,考虑到孩子们的感受呢?
试想一句:
同学们,这次考试平时咱班最差的李某某都考了70多分,看来咱班的确是有了进步"
,真能激励他们吗?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此刻又在挫伤谁呢?
愿我们用真心去赞赏,激扬起更多孩子的信心和勇气,而不是在无意中制造一份不必要的伤痛与苦楚。
教育故事之十六(神秘的礼物)
这是发生在小男孩初中三年时的故事。
小男孩的班级刚换了一位新班主任,这对有点玩世不恭的他并不感到新鲜。
第一次开班会,老师没有说太多,只是反复强调一点:
凡是月考成绩好的,或者进步幅度大的,都会得到一分他送的神秘礼物。
起初,小男孩以为这又是一位爱发神经的班主任在搞什么花样,所以不是很在意。
第一次月考结束,老师果然拿出5份包裹严密的礼物,赠给了5名表现优秀者。
大家都很想知道是什么,就怂恿获奖者打开,可是,被老师阻止了。
他要求获奖者必须到家后再打开,且只能一个人看。
第二天,满以为礼物之谜会立即揭开,可是,不管管怎么问,哪怕是最好的朋友,他们都不说。
而且,与以往不同,看上去他们各个精神抖擞,神采飞扬。
两次、三次,每次月考过后都重复着相同的故事。
神秘的礼物"
就这样成为这个班每个人心中一份沉甸甸的渴望。
但大家都清楚,要想得到它,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取得更大的进步。
为了得到这份"
,几乎是名列班级最后的小男孩也在默默地努力着。
天道酬勤。
终于,在中考前一个月的模拟考试上,小男孩力压群芳,位居班级第一。
拿到了老师那份"
,他欣喜若狂。
回到家,他迫不急待地打开层层包裹,看到一个精致的小瓶,里面有一张小纸条,拿出来一看,上面写着:
我知道你很优秀,所以相信会努力改变自己,并能严守"
礼物"
的秘密,对吗?
看完礼物,小男孩会心地笑了。
中考时,带着纸条上的那句话,小男孩顺利地考上了县内重点高中。
再后来,他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