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语词汇史研究的一点思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965710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5.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汉语词汇史研究的一点思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关于汉语词汇史研究的一点思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关于汉语词汇史研究的一点思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关于汉语词汇史研究的一点思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关于汉语词汇史研究的一点思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汉语词汇史研究的一点思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关于汉语词汇史研究的一点思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汉语词汇史研究的一点思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汉语词汇史研究的一点思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溯源当然是词汇史研究的一个方面,而且是相当重要的一环,因为不明“源”就无从探讨“流”,但是仅仅溯源是远远不够的。

蒋绍愚先生曾经设想,“可以根据一些常用词语的更替来考察词汇发展的阶段”。

〔4〕在新近出版的《蒋绍愚自选集》中,又多次论及这一问题〔5〕,还有专文《白居易诗中与“口”有关的动词》〔6〕,分析探讨了与“口”有关的四组动词从《世说新语》到白居易诗到《祖堂集》的发展演变情况,并运用了判别旧词与新词的两种基本方法——统计使用频率和考察词的组合关系。

蒋先生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所作的探索,无疑将对推进汉语词汇史的研究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作者之一也曾经试图通过考察个别词语的消长与更替(如:

言—说,他人—旁人,有疾—得病)来探讨作品语言的时代特征。

〔7〕但这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工作,不是少数人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做到相当程度的。

现在我们打算抛砖引玉,试从若干组同义词语在中古时期的变迁交替入手,作一初步的探索,希望能为汉语词汇的史的发展理出一点线索,或者说寻找一种方法或途径,以期改变目前有关研究工作中畸轻畸重的局面,使疑难词语考释与常用词语发展演变的研究齐头并进,相辅相成,从而逐步建立科学的汉语词汇史。

1.目/眼

王力先生说:

“《说文》:

‘眼,目也。

’《释名》:

‘眼,限也。

’可见汉代已有‘眼’字。

但战国

以前是没有‘眼’字的。

战国时代也还少见,汉代以后才渐渐多见。

‘眼’在最初的时候,只是指眼球。

…这样,它是和‘目’有分别的。

后来由于词义的转移,‘眼’就在口语里代替了‘目’。

”〔8〕

就目前所掌握的材料看,秦以前典籍中“眼”共5见,除王力先生所引的《战国策》《庄子》《周易》

各一例外,另两例是:

《韩非子·

外储说右下》:

“赵王游于圃中,左右以兔与虎而辍,xì

@②然环其眼

王曰:

‘可恶哉,虎目也!

’左右曰:

‘平阳君之目可恶过此。

见此未有害也,见平阳君之目如此者,则

必死矣。

’”《吕氏春秋·

遇合》:

“陈有恶人焉,曰敦洽雠糜,椎颡广颜,色如浃chēng@③,垂眼

临鼻。

”用例确实不多。

方一新曾列举约二十条书证证明“眼”字在汉魏六朝文献中就常作“目”讲,并非如王力先生在两篇文

章中所讲的那样到了唐代“眼”才成为“目”的同义词。

〔9〕方文所举的“眼”当“目”讲的最早一条书

证是《史记·

孔子世家》的“眼如望羊”,其实这个例子还不够典型,因为字书多释此“眼”为“眼光”;

《史记》中还有一例“眼”是确凿无疑等于“目”的,即《大宛列传》:

“其人皆深眼,多须髯。

”〔10〕

《吕氏春秋》的“垂眼”也是指“眼睛”。

〔11〕如此看来,“眼”当“目”讲在汉代以前就已经有了。

此我们甚至怀疑“眼”从一开始就等于“目”,把它解释成“眼球”可能是后人强生分别。

因为仅仅根据“

抉眼”“白眼”这些用例就断定“眼”是指“眼球”似乎不够全面。

我们认为,古人在一般情况下并不细分

整个眼睛和眼球,正像“目”有时也可指“眼球”一样,“眼”也是通指的。

(现代汉语仍然如此,如“眼

睛布满血丝”,不必说成“眼球布满血丝”。

)如上引《韩非子·

外储说右下》例,上文用“眼”,下文用

“目”,所指无别。

又如《洛阳伽蓝记》卷5:

“雪有白光,照耀人眼,令人闭目,茫然无见。

”似乎“眼”

指“眼球”,“目”指“眼睛”,是有分别的;

但是比较一下出于同卷的下面两个例子就不难看出,“眼”

和“目”是浑然无别的:

“林泉婉丽,花彩曜目。

”“通身金箔,眩耀人目。

”“眼”在具体的上下文中有

时专指“眼球”,那不过是它的义位变体而已。

虽然在先秦两汉典籍中一般说“抉眼”,但应劭《风俗通义

》(《匡谬正俗》卷8引)说:

“吴王夫差……诛子胥,……抉其目东门。

”《旧唐书·

太宗纪下》有“抉

目剖心”,“抉目”的说法在文人笔下一直常用。

〔12〕又,《说文》:

“目,人眼也。

”“眼,目也。

说得清清楚楚。

这些都说明古人就是如此理解“眼”和“目”的。

表示“眼球”的概念古代有一个专门的词

“目@④(字又作@⑤)”。

如《周礼·

春官·

序官》“瞽mé

ng@⑥”郑玄注引郑司农曰:

“无目@④

谓之瞽,有目@④而无见谓之mé

ng@⑥。

”《新序·

杂事一》:

“晋平公闲居,师旷侍坐,平公曰:

子生无目@④,甚矣,子之墨墨也!

’”附带说一下,王力先生的说法可能是本于元代的戴侗。

徐灏《说文

解字注笺》“眼”字下引戴侗曰:

“眼,目中黑白也,《易》曰:

‘为多白眼。

’合黑白与匡谓之目。

从汉末起“眼”用例渐多,如:

咸姣丽以蛊媚兮,增@⑦眼而蛾眉。

(文选·

张衡《思玄赋》)〔13〕

两停卜纤纤月初生,半白半黑眼中睛。

(《艺文类聚》卷56引古诗)睫,插也,接也,插于眼眶而相接也。

(释名·

释形体)回头四向望,眼中无故人。

陆云《答张士然》诗李注引魏文帝诗)感念桑梓城,

仿佛眼中人。

陆云《答张士然》诗)眼耳都融,弃干忘机。

(皇甫谧《高士传》卷中“老商氏”)

能令弟子举眼见千里。

(《太平广记》卷5引《神仙传》)@⑧兽大眼。

(郭璞《山海经图赞·

@⑧兽》,《山海经》裕喘文作“大目”)于眼,得色界四大造清净色,是名天眼。

(姚秦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卷5)

晋代以后,例子就难以数计了。

从以下两个方面观察,在当时的实际口语中,“眼”应该已经战胜“目”并

逐步取而代之:

1)使用范围。

“眼”不仅大量出现在口语色彩较强的小说、民歌、翻译佛典等文体中,而

且进入了诗文、史书等高文典册。

《高僧传》卷1“康僧会”:

“(支亮)眼多白而睛黄,时人为之语曰:

支郎眼中黄,形躯虽细是智囊。

’”史书人名有“傅竖眼”“杨大眼”等,这些都是当时口语的实录。

此外

,指称动物的眼睛往往用“眼”,如:

龙眼(植物名)、鹅眼(钱名)、鱼眼〔14〕、蛇眼、龟眼、鳖眼、

鹰眼、牛眼、兽眼等等。

2)构词能力。

“眼”表现出强大的构词能力,这正是基本词汇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例如:

慧眼、肉眼、天眼、青白眼、满眼、碧眼、@⑦眼、耀眼、举眼、眩眼、懒眼、晃眼、明媚眼、清

明眼、道眼、眼分、眼色、眼境、眼界、眼根、眼患、眼医、眼明(眼明袋、眼明囊)、眼前、眼笑、眼花

、眼中、眼中人、眼识、眼学、眼眶、眼膜、眼语、眼精(睛)、眼泣、眼光、眼耳、眼角。

其中有许多是

不能用“目”来代替的,如:

肉眼、青白眼、懒眼、晃眼、明媚眼、眼境、眼界、眼根、眼医、眼花、眼膜

、眼耳、眼角等。

此外还有“眼目”“目眼”同义连文的,这种由新旧两个同义语素构成的并列复合词在词

汇发展中是常见的。

下面我们再来具体考察一下《世说新语》一书中“眼”和“目”的使用情况(据高桥清编《世说新语索

引》统计):

全书“眼”共15见,当“眼睛”讲的“目”17见,出现频率大体持平;

在用法上,“眼”的自

由度要大于“目”。

“眼”除组成“眼光”“眼耳”“白眼”“青白眼”外,都单独使用;

而“目”则主要

出现于承用前代的一些固定搭配中,如耳目、蜂目、举目、属目、触目、目精、chēn@⑨目(4见)等,

只有少数能独立使用。

“目”的“眼睛”义被“眼”挤占后,它在《世说新语》中更多地是用作“品评”义

(共46见);

此外,当动词“看”讲和“节目”之类的用法也是“眼”所没有的。

2.足/脚

王力先生指出:

‘脚,胫也’;

《释名》:

‘脚,却也,以其坐时却在后也’。

可见‘脚

’的本义是小腿。

……但是,到了中古,‘脚’在基本词汇中已经代替了‘足’,这里有一个典型的例子:

‘潜无履,王弘顾左右为之造履。

左右请履度,潜便于坐伸脚令度焉。

’(晋书·

陶潜传)”〔15〕“脚”

有“足”义的始见时代,经过学者们的考订,已经把它提前到了三国。

〔16〕

我们认为,“脚”从最初指“胫”到后来转而指“足”,中间应该有一个指“整个膝盖以下部分”的过

渡阶段,即先从小腿扩大到包括脚掌在内,然后再缩小到脚掌。

汉末魏晋南北朝时期正处在这个过渡阶段之中,而一直到隋末这个过程似乎尚未完成。

下面这些例子中的“脚”都不易断定是专指小腿抑或专指脚掌,

只能看作是笼统地指“整个膝盖以下部分”(在具体的上下文中有时仅指这个整体中的某一部分,这是义位

与义位变体的关系,二者并不矛盾):

乌头汤方,治脚气疼痛不可屈伸。

(金匮要略·

中风历节)左右遂击

之,不能得,伤其左脚。

其夕,王梦一丈夫,须眉尽白,来谓王曰:

“何故伤吾左脚?

”乃以杖扣王左脚。

王觉,脚肿痛生疮,至死不差。

(《西京杂记》卷6)臣久婴笃疾,躯半不仁,右脚偏小。

(《晋书·

皇甫谧传》载谧上晋武帝书)(王)贡初横脚马上,侃言讫,贡敛容下脚,辞色甚顺。

(又陶侃传)夜梦星坠压脚,明而告人曰:

“……梦星压脚,必无善征。

”(魏书·

儒林陈奇传)此外像“跛脚、损脚、动脚、患脚、脚

患、脚疾、脚弱、脚痛、脚挛”等等,其中的“脚”究竟是指哪个部位都很难确定。

王力先生曾举《释名》

“脚,却也,以其坐时却在后也”为例,证明“脚”的本义是“小腿”,但出自同书的下面几个例子却表明

,在刘熙的口语中“脚”已经并非专指小腿:

kūn@①,贯也,贯两脚上系要中也。

袜,末也,在脚末也

(释衣服)超,卓也,举脚有所卓越也。

(释姿容)

“脚”有时甚至可以指包括大腿在内的整条腿,如:

崇乃伤腰,融至损脚。

时人为之语曰:

“陈留、章

武,伤腰折股。

灵皇后胡氏传)庾玉台常因人,脚短三寸,当复能作贼否?

(世说新语·

贤媛)

昔荷圣王眄识,今又蒙旌贲,甚愿诣阙谢恩;

但比腰脚大恶,此心不遂耳。

(梁书·

何胤传)当然,这样的

例子是少数,但这跟“脚”用以指动物和器物的脚时是指它们的整条腿这一用法又是一致的。

〔17〕指动物

的四肢和器物的脚时,既可用“足”,也可用“脚”,虽有文白之别,但指的都是整条腿,如《太平广记》

卷320引《续搜神记》:

“四人各捉马一足,倏然便到河上。

……遂复捉马脚涉河而渡。

”这样的语言现象

值得我们注意。

专指“脚掌”的“脚”魏晋以后渐渐多见起来,如:

或濯脚于稠众,或溲便于人前。

(抱朴子外篇·

骄)羊了不眄,唯委脚几上,咏瞩自若。

雅量)仰头看室,而复俯指陛下脚者,脚(据《太平

御览》卷1引补),足也,愿陛下宫室足于此也。

(《太平广记》卷118等引《幽明录》)左右巧者潜以脚画

神形,神怒曰:

“速去!

”(殷芸《小说》卷1)身既浮涌,脚以(已)履地。

(《法苑珠林》卷17、《广记》110引《冥祥记》)于夜梦一沙门以脚踏之。

(同上。

《广记》作“以足蹑之”)赞者曰:

“履著脚”,

坚亦曰“履著脚”也。

(《御览》499引《笑林》)《说文》:

“袜,足衣也。

”《玉篇》作“脚衣”。

,像“脚跟”“脚指”“脚迹”“脚腕”等,由于有另一个语素的限定,“脚”指“脚掌”也是确定无疑的

但是如果没有其他语素或上下文的限定,或限定不够明确,有时仍难以断定“脚”是否就指“脚掌”,这

种疑似的例子在这一时期是很多的。

由此我们推测,“脚”在一定的上下文中专指“脚掌”,开始时也是作

为“膝盖以下部分”的一个义位变体而出现的,后来这个义位变体用得多了,就渐渐地独立为一个固定的义

位了。

这个过程的最终完成,恐怕是要在“腿”取代了“股”“胫”以后,这时候原先由“股”“胫”“足

”三个词构成的一个最小子语义场就变成了由“腿”(大腿、小腿)和“脚”两个词构成了。

上面的简单描述表明,“脚”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使用频繁,词义发生变化:

先是义域扩大,侵入“足”

的义域,有时还侵入“股”的义域,但最常用的还是指“膝盖以下部分”;

然后停止后一发展趋势,并逐步

失去指“小腿”部分的功能,词义趋向于固定在“脚掌”上。

这一过程的最终完成应该是在唐以后。

但在某

些方言中,至今仍保留着“脚”在汉魏六朝时期的这一古义,如吴方言“脚”就既可以指脚掌,也可以指整

条腿。

〔18〕

3.侧、畔、旁(傍)/边

表示“在某物的旁边”这个意思,〔19〕先秦主要用“侧”,偶而也用“旁”和“畔”,如《韩非子·

外储说右上》:

“齐尝大饥,道旁饿死者不可胜数也。

”《墨子·

备突》:

“门旁为橐。

”《楚辞·

渔父》

“游于江潭,行吟泽畔。

”(“畔”字用法非常有限,例子也极少。

)在先秦典籍中,这类“旁”用得最多

的是《吕氏春秋》,共5次,而“侧”全书一共才4见,直接放在名词后面的仅2次。

用“旁”多于用“侧”的

现象在《史记》中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全书“旁”共113见,用作此义的有48次,“傍”16见,用作此义6次;

搭配范围也有所扩大,可用在“江、河、海、冢、石、右”以及表示建筑物、人、天体(如北斗、日)等名词的后面。

而“侧”全书仅37见,且如此用的仅5次(均为“旁侧”,用法单一)。

“边”在先秦基本上

不如此用,《韩非子·

“今王良、造父共车,人操一边辔而出门闾,驾必败而道不至也。

似可看作此种用法的雏形。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边”开始出现并迅速增多。

《广雅·

释诂四》:

“边,方也。

”(王念孙疏证

“《士丧礼》注云:

‘今文旁为方。

’”)《玉篇》:

“边,畔也。

”都记录了这一事实。

早期的用例如

马边县男头,车后载妇女。

(蔡琰《悲愤诗》)佛语阿难:

“如世间贫穷乞丐人,令在帝王边住者,其人

面目形貌何等类乎?

”(后汉支谶译《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1)柳垂重荫绿,向我池边生。

(魏文帝曹丕

《于玄武陂作》诗)鸷鸟化为鸠,远窜江汉边。

(《艺文类聚》卷92引王粲诗)向来道边有卖饼家蒜齑大酢,从取三升饮之,病自当去。

(三国志·

魏志·

华佗传)似逢我公,车边病是也。

(同上)太祖征张鲁,教与护军薛悌,署函边曰:

“贼至乃发。

”(又张辽传)渺渺寻木,生于河边。

寻木》

)轻妆喜楼边,临镜忘纺绩。

(左思《娇女诗》)悲风@⑩于左侧,小儿啼于右边。

(束皙《贫家赋》)塔边有池,池中有龙。

(法显传·

蓝莫国)如是大风昼夜十三日,到一岛边。

(又《自师子国到耶婆提国》)

〔20〕这一时期“边、侧、旁”〔21〕都很常用,在大多数场合可以互相替换;

在诗和骈文中,这三个词常

常构成同义互文;

还有“旁边”“傍边”“旁侧”同义连文的。

“畔”则用得较少,使用范围也小得多。

〔2

2〕“边”作为一个新兴的词汇成分,从两个方面表现出它的特点:

一是使用频率迅速提高,到了《世说新语

》里,它已经远远超过了“旁”和“侧”(“边”13次,“傍”1次,“侧”7次);

二是用法灵活多样,“

旁”和“侧”所有的用法它几乎都具有,还出现了“左边、右边、颊边、耳边、烛边”这样一些说法;

有些

用法则是“旁”和“侧”所没有的,如:

天边、东边、北边、南边,〔23〕这无疑跟“边”的本义有关。

这个方向再虚化,就有了“前边、后边、里边、外边、上边、下边”这些用法,而“旁”和“侧”直到今天

都没有虚化到这一地步。

〔24〕这意味着在这一组同义词的竞争中,“边”已经表现出优势,又经过唐以后

的发展,它终于在口语中吞并了“旁”和“侧”,成为现代汉语表示这一概念的唯一的口语词。

4.视/看

表示“用眼睛看”这一行为,先秦两汉一般说“视”。

就目前所知,“看”最早见于《韩非子·

外储说

左下》:

“梁车新为邺令,其姊往看之。

”但先秦典籍中仅此一见而已。

《说文》著录了“看”字,并且有

异体作“翰”,但在两汉文献中,“看”字仍然难得见到。

直至魏晋以后才逐渐多起来,《广雅·

释诂一》

“看,视也。

”可能是对当时实际使用情况的记录。

这里举一些较早的用例: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古诗《十五从军征》)时频婆娑罗王及臣民,闻佛世尊调化毒蛇,盛钵中来,合国人民皆共往看。

(又卷6)仰看苍天,不睹云雨。

(三国康僧会译《六度集经》卷2)看树上有雀,小儿欲射。

(西晋法炬共法立译《法句譬喻经》卷4)今此郡民,虽外名降首,而故在山草,看伺空隙,欲复为乱。

吴志·

周鲂传)朝炊,釜不沸。

举甑看之,忽有一白头公从釜中出。

(《搜神记》卷17)狱中奇怪,愿王往看。

伽耶城)晨夕看山川,事事悉如昔。

(陶渊明《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诗)若不信侬语,但看霜下草。

(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十六)逢人驻步看,扬声皆言好。

(晋《江陵乐》四曲之三)暂出后湖看,蒲菰如许长。

(晋《孟珠》八曲之一)。

在这一时期的翻译佛经中,“看”字极为常见,而且用法繁多,朱庆之曾细分为15个义项:

1)视,瞻。

视线接触人或物。

如三国支谦译《撰集百缘经》卷5:

“遥见祗桓赤如血色,怪其所以,寻即往看,见一饿

鬼。

”2)观察,考察。

如西晋无罗叉译《放光般若经》卷20:

“时释提桓因意念言:

‘今是菩萨以般若波

罗蜜故欲供养法上菩萨,我今试往看其人为用法故?

颇有谀谄?

’”3)检查、治疗(病)。

如东晋佛陀跋

陀罗共法显译《摩诃僧祗律》卷32:

“佛言:

‘汝不能到耆旧医看病耶?

’”4)表示提示。

如失译《兴起行

经》卷上:

“王闻是语,嗔恚大唤,语诸大臣:

‘看是道士,行于非法,应当尔耶?

’”5)试探。

如东晋佛

陀跋陀罗共法显译《摩诃僧祗律》卷9:

“其家有机,让比丘坐:

‘即坐小待。

’复起以指内釜中,看汤热

不。

”6)助词。

如同上卷19:

“精舍中庭前沙地有众长寿。

‘借我弓箭,试我手看。

’答语:

‘可尔。

”〔25〕7)任凭。

如同上卷34:

“若床褥、枕、拘执垢腻破坏者,不得看置,应浣染补治。

”“看置”犹今

语“眼睁睁看着不管”。

8)难看的“看”。

如隋僧就合《大方等大集经》卷14高齐那连提耶舍译《日藏分

》卷39:

“如是恶露,臭处难看。

”9)看望。

如三国支谦译《撰集百缘经》卷10:

“时聚落主闻王欲来看

孙陀利。

”10)照看,照顾。

如同上卷6:

“我唯一子,今舍我去,谁当看我?

”11)看护(病人)。

如东

晋佛陀跋陀罗共法显译《摩诃僧祗律》卷28:

“若弟子病,应自看,使人看。

”12)看管。

如东晋僧伽提婆

译《中阿含经》卷37:

“犹如放牛人,不能看牛者则便失利。

”13)监视。

如同上卷29:

“我复忆昔时,看

田作人,止息田上。

”14)看待,对待。

如姚秦佛陀耶舍译《四分律》卷33:

“和尚看弟子当如儿意看,弟

子看和尚当如父意。

”15)接待。

如东晋僧伽提婆译《中阿含经》卷23:

“与我好饮食,好看视我。

”又失

译《杂譬喻经》:

“昔北天竺有一木师,作一木女,端正无双,衣带严饰,与世女无异,亦来亦去,亦能行

酒看客,唯不能语耳。

”〔26〕上述义项大多在中土文献中也能见到用例。

在《世说新语》里,“看”字也已用得十分频繁(全书凡53见),而且“阅读”也可以说“看”了(用

作此义共14次),如:

殷中军被废东阳,始看佛经。

(文学)还有“看杀卫jiè

@①①”的说法(容止)

“看杀”“打杀”的“杀”是这时期兴起的一种新用法。

在陈代江总的诗里,还有了重叠的“看看”:

故殿看看冷,空阶步步悲。

”(奉和东宫经故妃旧殿诗)可以说,现代汉语中“看”字的所有义项和用法,

这时都已基本齐备。

这标志着“看”在六朝已经是一个发育成熟的词,在当时的实际口语中应该已经取代了

“视”,而且还侵入了“观、省、察、读”等词的义域。

只有在少数场合“视”不能换成“看”,如“虎视

、熟视、高视、省视”等固定搭配。

“看”从《韩非子》始见到六朝发育成熟,这中间理应有一个漫长的渐变过程,也就是说,在这段时间

里,“看”一定是活在口语中的(也许开始只是一个方言词,后来发展成为全民通语),到了魏晋以后,它

又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只是现存两汉文献没有充分反映口语的实际使用情况,使我们难以窥见它在当时演变发展的过程罢了。

5.居/住

表示“居住”这个概念,上古用“居”(偶尔也用“止”等),现代汉语用“住”。

这个交替过程也发

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住”本是“停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