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学习质量综合检测题一4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965159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学习质量综合检测题一4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学习质量综合检测题一4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学习质量综合检测题一4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学习质量综合检测题一4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学习质量综合检测题一4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学习质量综合检测题一4Word文档格式.docx

《高中语文学习质量综合检测题一4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学习质量综合检测题一4Word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学习质量综合检测题一4Word文档格式.docx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D )

A.作家写作个性与书写习惯、戏班演出情况等因素是戏剧术语与演出形态之间不能划完全的等号的主要原因。

B.“虚下”这一术语虽得到普遍使用却只能称为“准程式”是因为提示用语的不太固定和表演形态的不尽相同。

C.“虚下”的表演形态及其术语是脱胎于讲唱诸宫调的金、元杂剧为了保证一人主唱的“曲本位”体制而创造的。

D.从“曲本位”向“剧本位”缓慢发展的中国戏曲整体上由重场面向重情节倾斜的历史拐点发生在明万历年间。

【解析】 D项错误,原文第四段说“这时的‘虚下’,只考虑场面调度而与情节无关……而整体上从重场面向重情节倾斜的历史拐点发生在明代万历时期。

”可见改变的是虚下而不是中国戏曲。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金、元杂剧为了给在同一套曲子中后上场的演员腾出表演空间不得不让负责主唱的演员暂时下场。

B.“虚下”这一术语在戏剧中的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注意关目的合理性及所提示演出形态的戏剧化。

C.戏剧理论著作《闲情偶寄》的问世标志着作为世界戏剧一部分的中国戏曲终于开始走向了戏剧化。

D.不够注意剧情关目的合理化、曲词过于典雅以及其它多种因素影响着中国戏曲的戏剧化进程。

【解析】 A项错误,原文第一段说“虚下,……故不是真的下场,因称“虚下”可见不是真的下场。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救命恩人

江岸

正是下班高峰。

侯一凡挺起胸膛,绷紧双腿,笔直地站在工厂门口。

他目送着下班的人群潮水一般陆续涌出工厂大门,后来,只有零星的工人一个个往外走的时候,他才稍微放松下来。

虽说只是一名工厂的保安,但是,侯一凡毕竟刚从武警部队退役半年,他站岗的姿势还是完全保留了真正的军人风范。

他晃晃微微发酸的脖子,扭动了一下腰肢,准备回值班室的时候,突然想起,怎么没看见吕晓红大姐走出来呢?

侯一凡愣了一下,勾头往厂区方向看去。

他拥有一双视力在2.0以上的眼睛,一眼看去,能看得很远。

他发现,正在往外走的工人,包括厂区纵深处三三两两的人影,都不是吕晓红。

吕晓红平时上下班都很准时,今天怎么了?

侯一凡决定在门口再站一会儿,等等吕晓红。

侯一凡在这个肉联厂虽然已经工作了半年时间,但是,认识的工人并不多,多数人只是在上下班的时候进出工厂,在他值班的时候,才在他面前晃一下。

他一个从山区农村黄泥湾出来到城市打工的小保安,没有几个工人主动跟他搭讪,并告知他自己的名字。

吕晓红这个名字也是他听别人喊的,可能听的次数稍微多了一些,他便牢牢记住了。

大概等了十多分钟,厂里没有一个人往厂门口走了,当然,吕晓红依然没有出来。

侯一凡感觉有些不对劲,到底哪里不对劲,他一下子也想不起来。

他只好给保卫科长打电话。

科长,你认识吕晓红吗?

她是哪个车间的?

我不太清楚,怎么啦?

我没看见她下班出来,有些不放心。

下班的时候,工人一窝蜂地出来,你一个个都看清楚了?

你点名了?

你怎么知道她没有出来?

吕晓红和别人不一样,我知道的。

你别管闲事了,你又不是人事部的,考勤不归你管。

看好你的门吧。

科长没好气地挂了电话。

科长说到人事部,提醒了侯一凡。

他查了一下人事部的电话,把电话打了过去。

请帮忙查一下,吕晓红是哪个车间的?

冷冻车间。

还没有等侯一凡再说点什么,人事部那个人已经火急火燎地挂了电话。

他把电话打到冷冻车间,可是,没有人接电话。

他只好硬着头皮把电话打到厂办公室。

冷冻车间的吕晓红,到现在没有出来。

怎么了?

我怀疑她会不会被关在冷库里了。

不会吧?

厂办公室的那个人漫不经心地挂了电话。

该打的电话都打了,侯一凡没辙了。

他在值班室坐了两分钟,椅子上好像放着一盆火,烧得他坐不住。

终于,他站了起来,咬咬牙,拨通了厂长的电话。

厂长您好。

我是保卫科小侯,向您报告一件事。

哦?

说吧。

冷冻车间的吕晓红到现在还没有出来,我怀疑她被关进了冷库里。

请您赶紧派人到冷库去看看吧。

有这样的事?

我马上让冷冻车间主任去看看。

放下了电话,侯一凡惴惴不安地站在值班室门口,眼睛盯着大街。

大约二十分钟左右,冷冻车间赵主任骑着摩托车,箭一般射过来。

到了厂门口,他猛地刹车,停了下来。

赵主任指着侯一凡的鼻子,喝道,就是你打电话给厂长,说冷库里面有人?

是我。

侯一凡挺了挺身子。

老子喝个酒都喝不安生。

如果我去看了,冷库里没有人,出来我揭了你的皮……说着,赵主任一加油门,摩托车嘶吼着冲进了大门。

后面的事情就不必细说了。

医院救护车开进厂区的时候,几滴泪水猛地涌出了侯一凡的眼眶,挂在了他的睫毛上。

吕晓红出院以后,买了一大兜水果,到厂门卫值班室感谢侯一凡。

她紧紧握住侯一凡的手,说,大兄弟,如果不是你救了我,大姐就冻成死猪了。

大姐,其实不是我救了你,是你自己救了你。

为什么这样说?

侯一凡说,每天你上班,总是问候一声:

你好;

每天你下班,总是说一声:

再见。

我那天没有听到你说再见,所以知道你没有出来。

否则,全厂五六百个工人,我怎么可能单单记得你呢?

(选自《洛神》2016年第6期)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B )

A.小说开篇写侯一凡值班站岗的情景,寥寥几笔就刻画出一个严肃认真,而又拘谨刻板的工厂保安形象,这种形象与下文他救人的执着是一脉相承的。

B.侯一凡在目送下班的人群陆续涌出工厂大门,准备回值班室的时候,想起没看见吕晓红走出来,然后觉得不大对劲,这说明他是一个细心留意的人。

C.多数职工只是在上下班的时候进出工厂,门卫侯一凡值班的时候只见他们一晃而过,这导致他不认识大多数人,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人际关系的淡薄。

D.小说明写侯一凡疑心吕晓红留在冷库里,求人救出她,暗写吕晓红被关在冷库里,被救出,两条线索在救护车进厂时交会,这是小说构思的精巧之处。

【解析】 A“拘谨刻板”的理解不恰当,侯一凡的形象没有这样的特点。

C这是客观情况,真正表现人际关系淡薄的是,侯一凡是一个从山区农村黄泥湾出来到城市打工的小保安,没有几个工人主动跟他搭讪。

D对两条线索交会的理解不恰当,应该是在吕晓红感谢侯一凡时交会在一起。

5.小说详细地叙述侯一凡打电话救人的过程,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请简要分析。

(5分)

答:

①形象上,凸显侯一凡救人过程中体现出的做事认真执著的形象。

②情节上,侯一凡的认真热心与有关负责人的麻痹冷漠形成对比,造成矛盾冲突,突显救人不易。

③效果上,运用延迟手法,使救人的情节一波三折,增强故事的吸引力。

(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两点给3分,答对三点给5分)

6.“其实不是我救了你,是你自己救了你”这句话,对理解小说情节、主人公和主旨都很重要,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6分)

①情节上,引出对救人原因的说明,解释悬念,使情节完整。

_②人物上,侯一凡把救人的原因归为吕晓红,表现了他谦逊淳朴的形象特点。

_③主旨上,这句话揭示了吕晓红被救的根本原因在于她自己尊重他人、友善待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表达了友善和关爱的主旨。

(每点2分,共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7~9题。

材料一

畸形化的“天价片酬”现象,说到底还是中国影视产业不成熟的产物。

产生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在于制作成本还未形成合理的分配机制,重大牌明星的“眼球效应”而轻后续的技术制作,而这些正是形成“天价片酬”的重要原因。

“天价片酬”现象存在多年,却一直未能得到有效改观。

这表明单纯的市场调节或许难以改变,但主管部门的干预调节如何适度和有效,同样考验智慧。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通告中表示,将指导行业协会联合大型影视公司抓紧制定抵制“天价片酬”的行业自律公约。

通过行业自身的调节形成合理机制,这或许也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方法。

(摘编自《长江商报》2016年8月31日)

材料二

2012年《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推动文化体制改革以及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

对照目前影视业发展现状,笔者认为一些影视产品偏离了先进文化方向,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比如现在清宫剧流行,剧情雷同模式化,荧屏上豪华贵气的宫廷别院、披金戴银的皇室贵胄,演绎着奢华糜烂、纸醉金迷、尔虞我诈的宫廷生活,主子、奴才互称,如此文化产品只是传播封建、享乐、奴役等思想,难以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健康的精神食粮,难以提供正能量。

当前影视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制约,或许并不是资金问题,如果真缺钱,明星大腕高额片酬从何而来?

当前影视业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许是专业人才素质、创意、产权保护、文化价值观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解决,影视产品就无法成为社会的正能量,而钱不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

炒作影视类公司另一个直接的社会负效应就是财富更趋两极分化。

明星们的片酬动不动就上百万、上千万,影视公司上市后影视明星作为股东,其财富又将被股市放大,千万富翁变成亿万富翁,亿万富翁其钱财则变得不计其数。

明星们趁着股市文化的缺陷暴富两次,其财富远超过其贡献的社会价值,这对普通老百姓来说也是不公平的。

(摘编自腾讯网,2017年03月02日,有删改)

材料三

近年来,影视创作日益繁荣,但大量悬浮于现实的玄幻剧、言情剧占据荧幕,既不能给观众的生活以指导,也不能深化人对现实的思考。

电视剧《白鹿原》通过精心的制作,让观众真切感受到现实主义的魅力,呼唤现实主义重新回到观众的视野中。

当下影视角色常常流于扁平化、脸谱化和同质化,缺少人味儿和烟火气,更缺乏文化内涵,这与影视创作脱离现实的土壤有很大关系。

《白鹿原》以强烈的现实关照塑造了持重的白嘉轩,狡黠的鹿子霖,憨直的鹿三等一系列生动的形象,通过细腻生动的细节描写还原了角色的复杂性,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原《中国艺术报》总编辑李树声指出,《白鹿原》所塑造的人物都是原型人物,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白鹿原》中每一个活生生的人物都是一个文化史实,是20世纪文化反思的捷径,也是本世纪文化良知的成功展示。

特别是白嘉轩、鹿子霖,他们经常手执烟袋,对坐在祠堂两侧,暗喻他们对应传统文化的不同侧面。

影视作品要接地气,还要有地域色彩。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王伟国认为,电视剧艺术只有植根于本民族的生活,深挖有地域文化的空间,民情的风俗、习俗等,追溯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心理,积极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才能自然而然地表现出地域的风土人情,语言特点和文化精神。

(来源《光明日报》2017年7月2日)

7.下列对当下影视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明星片酬占据影视剧制作大半部分,财富远超过其贡献的社会价值,财富更趋两极分化。

B.资金也是影响当前影视业发展的问题,如果运用高额片酬聘请那些散发社会正能量的明星大腕,或许就能解决当前影视业发展的问题。

C.影视创作不能给观众的生活以指导,也不能深化人对现实的思考,当下影视角色常常流于扁平化、脸谱化和同质化,脱离现实主义。

D.很多影视产品偏离了先进文化方向,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能很好地为社会主义服务,不能传递正能量。

【解析】 说法与材料二相关内容不符。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5分)( DE )

A.中国影视产业不成熟是畸形化的“天价片酬”现象的根本原因,制作成本还未形成合理的分配机制间接促进了这种现象的盛行。

B.目前的影视产品偏离了先进文化方向,背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难以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健康的精神食粮。

C.宫廷剧流行,剧情雷同模式化,这种文化产品不能反映当下的现实生活和传播正能量;

更多的是反映传统封建思想,对影视业发展不利。

D.《白鹿原》作为一部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电视剧,塑造了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让观众真切感受到现实主义影视作品的魅力。

E.植根于本民族的生活,追溯民族的文化传统,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才能制作出富于地域色彩和表现民族文化精神的影视作品。

【解析】 A项,参见材料一“产生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在于制作成本还未形成合理的分配机制,重大牌明星的“眼球效应”而轻后续的技术制作,而这些正是形成“天价片酬”的重要原因”。

B项,“偏离了先进文化方向,背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只是一些影视作品。

C项,材料二中所说不利的是“难以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健康的精神食粮,难以提供正能量”。

9.前期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引发了热议,堪称是“良心大作”。

结合材料,你认为影视业怎样才能出精、出良心大作?

(4分)

①主管部门的适度和有效干预调节的同时离不开行业的自觉管理,制定抵制“天价片酬”的行业自律公约,提高影视创作中其他创作费用支出比重。

②推动文化体制改革以及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影视剧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成为正能量的传播媒介。

③应当提高专业人才素质,加大影视创作创新力度,加强产权保护。

④影视创作要汲取现实的土壤,植根于本民族的生活,深挖有地域文化的空间,民情的风俗、习俗等,追溯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心理,积极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霍彦威,字子重,洺州曲周人也。

少遭兵乱,梁将霍存掠得之,养以为子。

后事梁太祖,太祖亦爱之,迁邠宁节度使。

李茂贞遣梁叛将刘知俊攻邠州彦威固守逾年每获知俊兵必纵还之知俊德之后不复攻徙天平,与晋军相持河上。

庄宗灭梁,彦威自陕来朝,庄宗置酒,赐姓名.曰李绍真。

明年,徙镇武宁,从明宗击契丹,明宗爱其为人,甚亲厚之。

其后赵在礼反,彦威别讨赵太于邢州,破之,还以兵属明宗讨在礼。

明宗军变,纵火焚营噪呼:

“城中之人何罪,戍卒思归而不得耳!

天子不垂原宥,志在剿除。

今宜与城中合势,击退诸镇之兵。

”彦威与安重诲劝明宗许之,乃拥兵入城,彦威独不入。

部兵在外者皆溃去,独彦威所将五千人营城西北隅不动。

居二日,明宗复出,得彦威兵,乃之魏县。

庄宗崩,彦威从明宗入洛阳,首率群臣劝进,内外机事,皆决彦威。

彦威素与段凝、温韬有隙,因擅捕凝、韬下狱,将杀之,安重诲曰:

“主上方平内难,以恩信示人,岂公报仇之时?

”彦威乃止。

彦威徙镇平卢。

朱守殷反,伏诛,彦威遣使者驰骑献两箭为贺,明宗赐两箭以报之。

夷狄之法,起兵令众,以传箭为号令,然非下得施于上也。

明宗本出夷狄,而彦威武人,君臣皆不知礼,故多此类。

然彦威客有淳于晏者,少举明经及第,遭世乱,依彦威。

彦威尝战败脱身走,麾下兵无从者,独晏徒步以一剑从之榛棘间以免。

彦威高其义,常辟以自从,至其家事无大小,皆决于晏,彦威以故得少过失。

天成三年冬,彦威卒于镇。

赠彦威太师,谥曰忠武。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李茂贞遣梁/叛将刘知俊攻邠州/彦威固守/逾年每获知俊兵/必纵还之/知俊德之后/不复攻。

B.李茂贞遣梁叛将刘知俊攻邠州/彦威固守逾年/每获知俊兵/必纵还之/知俊德之/后不复攻。

C.李茂贞遣梁/叛将刘知俊攻邠州/彦威固守逾年/每获知俊兵/必纵还之知俊/德之后/不复攻。

D.李茂贞遣梁叛将刘知俊攻邠州/彦威固守/逾年每获知俊兵/必纵还之知俊/德之/后不复攻。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赐姓名,一般可分为赐姓、赐名,或两者兼有,是君主对臣下的奖励行为。

B.夷狄,古称东方部族为夷,南方部族为狄。

也泛称华夏族以外的各族。

C.举明经,是参加明经科考试,明经科也是科举考试中的一个科目。

D.太师,官名。

西周始设,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多为大官的加衔,无实际的职权。

【解析】 古代少数民族一般称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霍彦威德才兼备,作战能攻能守。

他前有放回抓获的俘虏,感动敌将刘知俊,从而守住邠州的事迹,后有攻破邢州打败赵太的战功。

B.霍彦威善于纳谏,故而少犯错误。

他接受了安重诲的建议,避免落下个借机报私仇的恶名;

他倚重淳于晏,逐渐习得了君臣之礼。

C.霍彦威出谋划策,帮助明宗脱身。

军变之时,他劝明宗暂时答应哗变军人的要求,率兵入城,自己带兵守在城外,以为接应之力。

D.霍彦威一心事主,死后谥为忠武。

他年少时于乱军之中被人收养,后来无论是跟随梁太祖东征西讨,还是侍奉后唐二主,都能尽心尽力。

【解析】 说霍彦威靠着淳于晏的帮助学会了礼节,于文无据。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安重诲曰:

译文:

安重诲说:

“皇上正平定内乱,以恩德信义昭示天下,哪里是你报私仇的时候呢?

”霍彦威才作罢。

(“方”、“内难”“岂”“乃”各1分,句子大意1分。

(2)彦威高其义,常辟以自从,至其家事无大小,皆决于晏,彦威以故得少过失。

霍彦威赞赏他的义气,常聘他跟从自己,甚至家事无论大小事都由淳于晏决定,霍彦威因此很少犯错误。

(“高”、“自从”“无”、“以故”各1分,句子大意1分。

【参考译文】

霍彦威字子重,洺州曲周人。

年少时遭遇兵乱,梁将霍存抢掠得到他,收为养子。

后来事奉梁太祖,太祖也喜欢他,升迁为邠宁节度使。

李茂贞派后梁的叛将刘知俊攻打邠州,霍彦威坚守一年多,每次捉到刘知俊的俘虏,一定放还,刘知俊感激他,后来就不再进攻了。

迁徙到天平,和后晋的军队在黄河边相互对峙。

后唐庄宗平灭了后梁,霍彦威从陕州来朝见,庄宗摆酒宴,赐霍彦威姓名叫李绍真。

第二年,调任镇守武宁,跟随明宗进攻契丹,明宗喜爱他的为人,非常亲近厚爱他。

后来,赵在礼造反,霍彦威被派到邢州单独讨伐赵太,平定赵太后,回师带兵归属明宗讨伐赵在礼。

明宗的军队哗变,纵火焚营吵嚷呼叫:

“城中之人有什么罪,戍卒思归不得回家罢了!

天子不加宽恕,一心想要剿灭他们。

现在应当与城中军队会合,打退各镇的军队。

”霍彦威与安重诲劝明宗答应兵士们,于是带兵入城,霍彦威自己不进城。

明宗手下留在城外的军士都溃散了,只有霍彦威所率五千人在城西北角安营未动。

过了两天,明宗又出城,得到霍彦威的军队,于是前往魏县。

庄宗死了,霍彦威跟随明宗进入洛阳,首先率领群臣劝明宗称帝,内外事物,都由霍彦威决定。

霍彦威平时与段凝、温韬有矛盾,就擅自抓捕段凝、温韬下狱,准备杀掉,安重诲说:

霍彦威调任镇守平卢。

朱守殷造反,被杀,霍彦威派使臣骑马给明宗献上两支箭作为庆贺,明宗赐给他两支箭作为回报。

少数民族的规矩,起兵指挥军队,以传箭为号令,然而不允许以下对上。

明宗本来出身夷狄,而彦威又是武人,君臣都不懂得礼节,做事大多如此。

然而彦威有个宾客叫淳于晏,年少时考上明经科,遭遇乱世,归附霍彦威。

霍彦威曾经战败逃走,部下兵无人相从,只有淳于晏徒步提一剑相从于荆棘之间才免于一死。

天成三年冬,霍彦威死于镇守任上。

获赠太师,谥号忠武。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15题。

女冠子·

元夕

蒋 捷①

蕙花香也。

雪晴池馆如画。

春风飞到,宝钗楼上,一片笙箫,琉璃光射。

而今灯漫挂。

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

况年来、心懒意怯,羞与蛾儿②争耍。

江城人悄初更打。

问繁华谁解,再向天公借。

剔残红灺③。

但梦里隐隐,钿车罗帕。

吴笺银粉砑。

待把旧家风景,写成闲话。

笑绿鬟邻女,倚窗犹唱,夕阳西下。

【注】 ①蒋捷:

宋末元初人,南宋亡,隐居不仕。

②蛾儿:

闹蛾儿,用彩纸剪成的饰物。

③灺(xiè

):

灯烛的残灰。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起笔两句从静态方面描写过去元宵节日如画的迷人景象,目的在于为后文实写现在元宵的冷清暗淡,形成今昔的强烈对比。

B.上片三至六句从动态方面虚写春风吹到歌楼舞榭、到处是笙箫管乐齐鸣、琉璃灯彩光四射、满城笑语欢声的热闹繁华场景。

C.“而今灯漫挂。

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写随便挂上几盏小灯,再不是从前士女杂沓、彩灯映红了尘埃迷天漫地的元宵节。

D.“江城人悄初更打”以静衬动,从灯市时间短促写夜晚冷落,寂静无声,鼓点悄然响起才知是初更,点明词人度元宵所在地。

E.这首词风格较为自然,词意始终流动,无一凝滞。

对今夕元宵节的描写不惜浓墨重彩,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