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技术交底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962317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技术交底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技术交底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技术交底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技术交底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技术交底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技术交底文档格式.docx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技术交底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技术交底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技术交底文档格式.docx

1.00m×

0.8m长度220m;

0.6m×

0.8m长度220m。

变电站排水方式采用排水泵,给水方式采用给水小室。

二、编制依据

《关于印发的通知》(国家电网基建[2010]19号)

三、质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内容

1、场地平整时,合理安排施工机械。

2、人工挖孔墩基础开挖时,向下做护壁施工,护壁采用预制混凝土涵管,基坑下挖500mm后沉入涵管。

3、施工中应注意防止桩因侧土挤压产生水平侧移,并尽量减少对桩周围原土层的扰动。

4、在土建施工时,各种派人配合预留孔洞、安装管道、设置预埋件,不得事后在基础、墙体、柱、梁、板上打洞、凿槽,浇灌前应仔细检查是否遗漏,位置是否准确,检查无误后方可浇灌混凝土。

5、墙体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墙体与柱梁的拉结筋现浇时预留插筋,不应后期穿孔或冲膨胀螺栓。

(2)建筑物顶层和底层应设置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窗台梁,高度不宜小于120mm,纵筋不少于4φ10,箍筋φ6@200;

其它层在窗台标高处应设置间隔间隔不大于1.3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带。

板带的纵向配筋不宜小于3φ18,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

(3)当洞宽大于2m时,洞口两侧设置混凝土构造柱(并与雨篷梁或框架梁同时浇筑),纵筋不少于φ10,纵筋6φ200;

当洞宽小于2m时,在洞口两侧的下部混凝土板带上,设置止水坎,其高度为1-2皮砖的厚度,宽度不小于120mm。

构造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

(4)对门框与柱距离小于300mm的门垛及小于360mm窗间墙,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

(5)耐碱玻纤网布聚合物砂浆加强带进行处理,加强带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50mm。

顶层粉刷砂浆中宜掺入抗裂纤维。

6、楼地面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浴、厕和其他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必须设置防水隔离层。

(2)浴、厕、室外楼梯和其他有防水要求的楼板周边除门洞外,向上做一道高度不小于200mm的混凝土翻边,与楼板一同浇筑,地面标高应比室内其他房间地面低20-30mm。

7、外墙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外墙饰面采用涂料时粉刷层掺入抗裂纤维。

(2)外墙涂料层选用吸附力强、耐候性好、耐洗刷的弹性涂料。

(3)外粉刷必须设置分格缝。

8、门窗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应明确门窗抗风压、气密性和水密性三相性能指标。

其性能等级划分应符合国家现行规范的规定。

根据《建筑外门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6-2008)确定:

抗风压,P3〉2.0Kpa;

单位面积分级指标值7.5≥q2>6.0(不应低于国标《建筑外窗空气渗透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7107)规定的Ⅲ级水平);

水密性,△P>250Pa。

(2)组合门窗拼樘料应左右或上下贯通并直接锚入洞口墙体,拼樘料与门窗框之间的拼接应为插接,插接深度不小于10mm。

(3)塑钢门窗型材必须使用与其相匹配的衬钢,衬钢厚度应满足规范要求,并做防腐处理。

9、屋面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铺设屋面防水卷材的找平层应设分格缝,分格缝综合间距不大于3m,缝宽为20mm,并嵌填密封材料。

找平层当采用水泥砂浆时,其强度不得小于M10,当采用细石混凝土时,其强度不得小于C20.

10、楼梯、栏杆、台阶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楼梯梯段改变方向时,扶手转向端处的平台最小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宽度,并不得小于1.20m。

(2)每个梯段的踏步不应超过18级,亦不应小于3级。

(3)楼梯、平台栏杆应留设预埋铁件。

(4)室内楼梯扶手高度不宜小于900mm。

靠楼梯井一侧水平扶手长度超过500mm时,其高度不应小于1.05m。

(5)建筑物室外台阶踏步宽度不宜小于300mm,踏步高度不宜大于150mm,并不宜小于100mm。

踏步应防滑。

室内台阶踏步数不应小于2级。

当踏步数不足2级时,应按坡道要求设置。

(6)栏杆距楼面或屋面100mm高度内不应留空,应设置挡板,挡板与主体结构整体施工。

(7)玻璃栏板的厚度应采用不小于12mm安全玻璃。

(8)室外金属栏杆应设置可靠接地。

11、构支架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严格按照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构支架加工,未经同意不得随意代用钢结构材料,防止因材料的机械性能、化学成分不符合要求,导致焊接裂纹甚至发生断裂等事故。

(2)应对钢构支架加工过程进行监造。

钢结构焊接注意控制焊接变形,焊接完成后及时清除焊渣及飞溅物,组装构件必须在试组装完成后进行热镀锌,构件镀锌后在厂内将变形等缺陷消除完毕,并对排锌孔进行封堵后方可出厂。

(3)钢构支架镀锌不得有锈斑、锌瘤、毛刺及漏锌。

钢构支架出厂装车前应对运输过程中宜磨损部位进行成品保护,并采用专用吊带进行装卸,严禁碰撞损伤。

(4)对进场构件进行严格检查,按照规范及供货技术合同要求检查构件出厂保证资料是否完善、齐全、规范。

构件表面观感、外径、长度、弯曲度不满足要求的拒绝接收。

(5)运输过程中发生杆头板等个别变形,在现场宜采用机械方式进行调校。

(6)钢梁组装时按照钢梁设计预拱值进行地面组装。

(7)离心混凝土杆对口处焊接后,应对金属部分(包括非焊接处)彻底打磨除锈,然后进行防腐处理。

防锈漆涂刷前在两端钢圈挡浆筋以外部分粘贴胶带纸,防止污染混凝土杆段。

焊口冷却前严禁进行油漆涂刷。

(8)离心混凝土杆排焊时,杆段支垫要稳固、可靠,保证支垫水平,拉线校验整体弯曲度不超过有关规范要求。

(9)离心混凝土杆杆头板施工焊接时宜采用(跳焊、降温等)合理的焊接工艺,抑制变形。

如个别杆头板出现变形,需进行机械校正。

(10)安装螺栓孔不得采用气割加工。

(11)离心混凝土杆接地扁钢安装前应校正平直,弯制应采用冷弯工艺,扁钢应紧贴设备支柱或加装不锈钢紧固带,不锈钢紧固带装设高度及接头位置应一致;

在周围回填土时严禁扰动扁钢底部,避免造成上部变形弯曲。

12、主变、电容器、断路器等主设备基础、保护帽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当需要采用减水剂来提高混凝土性时,应采用减水率高、分散性能好、对混凝土收缩影响较小的外加剂,其减水率不应低于8%。

(2)预拌混凝土进场时按规范检查入模坍落度,坍落度值按施工规范采用。

(3)外露部分应采用清水混凝土工艺,表面不得进行二次粉刷或贴面砖。

(4)基础施工应一次连续浇筑完成,禁止留设垂直施工缝,未经设计认可,不得留设水平施工缝。

(5)运输过程中,应控制混凝土不离析、不分层、组成成分不发生变化,并能保证施工所必须的稠度。

(6)设备预埋螺栓宜与基础整体浇筑,如采取二次浇筑应采用高强度等级微膨胀混凝土振捣密实。

(7)基础混凝土浇筑时,应派专人进行跟踪测量,保证预埋铁件与混凝土面平整,埋件中间应开孔并二次振捣,防止空鼓。

埋件应采用热浸镀锌处理,不得采用普通铁件。

(8)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应进行温控计算确定其保温、保湿或降温措施,并应设置测温孔测定混凝土内部和表面的温度,使温度控制在设计要求的范围以内,当无设计要求时,温差不超过25℃。

(9)构支架吊装完毕后,杯口及管内二次灌浆应浇筑密实并保证管内混凝土浇筑高度。

(10)保护帽混凝土浇筑前,应对保护帽顶面以上钢构支架500mm范围内进行保护。

13、电缆沟及盖板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混凝土电缆沟宜采用清水混凝土工艺,砖砌电缆沟应采用清水混凝土压顶。

(2)电缆沟施工前应精确计算电缆沟长度与盖板合模,并保证过水槽位置上为整块盖板。

(3)沟壁两侧应同时浇筑,防止沟壁模板发生偏移。

对沟壁倒角处混凝土应二次振捣,防止倒角处出现气泡。

(4)伸缩缝与电缆沟垂直,应全断开、缝宽一致,上下贯通、缝中不得连浆、填缝要求饱满,填缝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表面密封处理应美观。

(5)电缆沟回填土前,应进行伸缩缝嵌缝处理,并经检验合格。

砖砌电缆沟回填土时,应采取防治沟壁变形的措施。

(6)与电缆沟过路段、建筑物连接处应设变形缝。

(7)盖板不得有裂缝及变形现象,与电缆沟采用柔性连接(固定橡胶条或预埋橡胶钉),保证盖板平整、稳定。

电缆沟端头处不得有探头(局部悬空)盖板。

(8)镀锌扁铁焊接应保证不变形,扁铁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倍扁铁宽度,三面围焊,焊接质量应符合施工规范要求。

14、道路及散水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土料须采用就地挖出的含有机质小于5%的粘性土或塑性指数大于4的粉土,不得使用表面耕植土、淤泥、冻土或夹有冻块的土;

土料应过筛,粒径不得大于15mm。

(2)对基槽(坑)应先验槽,清除松土,不得有表层耕植土,并打两遍底夯,要求平整干净。

(3)路基回填应分段分层进行夯实,每层回填厚度由夯实或碾压机具种类决定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

根据设计要求的压实系数由试验确定夯打或碾压遍数,每层施工结束后检查地基的压实系数,经见证取样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4)基层施工时,应将基层材料集中搅拌,并采用摊铺机进行摊铺,待基层整平压实后,严格进行养生,防止基层出现干缩或温缩裂缝;

为减少路基土的压实变形,增加路基强度和稳定性,必须认真进行压实,特别要加强路堤边部碾压,使路堤横向的密度尽可能均匀。

(5)混凝土道路路面采用专用机械一次浇筑完成。

(6)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认真编制混凝土浇筑方案,尽量避开当日高温时段施工。

科学合理地确定浇筑顺序和施工缝的留置。

(7)道路遇过路电缆沟处,电缆沟两侧应设变形缝。

(8)道路面层宜采用抗滑、耐磨措施。

(9)郊区型道路、散水棱角宜作倒圆角处理。

(10)收面时不得任意在路面上走动,面层应一次成活,采用原浆收面,禁止加浆或撒干水泥收面。

(11)与电气安装紧密结合,合理安排道路浇筑时间,路面混凝土养护要派专人负责,并在终凝后及时开始养护,养护期为14d,路面养护期间严禁行人、车辆在上面走动,直至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方可通行,通行速度不得大于5km/h,防止车辆刹车破坏或污染道路面层。

(12)胀缝应与路面中心线垂直,缝壁上下垂直,缝宽一致,上下贯通,缝中不得连浆。

当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25%~30%时可进行缩缝切割,填缝前,采用压力水或压缩空气彻底清除接缝中砂石及其他污染物,确保缝壁及内部清洁、干燥。

两侧粘贴美纹纸,防止污染面层。

灌注高度,夏天宜与板面齐平,冬天宜低于板面1~2mm;

填缝要求饱满、均匀、连续贯通。

(13)道路坡度正确,防止积水。

15、站区围墙质量通病防治的施工措施:

(1)清水墙砖块应棱角整齐,无变形、裂纹,颜色均匀,规格尺寸误差≤2mm。

(2)砌筑砂浆的拌制、使用及强度应符合相关规范及设计的要求。

(3)围墙基础、挡土墙采用毛石砌筑时,外露部分应进行工艺化处理,并防止污染面层。

(4)砖块上下皮应错缝搭砌,搭接长度一般为砌块长度的1/2,不得小于砌块长度的1/3。

不得留直槎,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墙体高度2/3。

砌体灰缝应厚度一致,砂浆饱满。

(5)墙体不得有三分砖,七分砖要用锯切割。

(6)清水墙勾缝前一天应将墙面浇水洇透,宜勾成凹圆弧形,凹缝深度为4~5mm,保证勾缝横平竖直、深浅一致、搭接平整并压实抹光,不得有丢缝、开裂和粘结不牢等现象。

清水墙根部3皮砖范围及外露基础部分应采用1:

2防水砂浆粉刷。

(7)围墙变形缝宜留在墙垛处,毛石基础与墙体变形缝宽窄一致,上下贯通,不得出现错位现象。

(8)毛石基础与墙体变形缝处理应到位,整体美观。

(9)墙体抹灰砂浆用砂含泥量应低于3%。

(10)墙面抹灰前基层表面的尘土、污垢、油渍等应清除干净,洒水湿润。

(11)墙面抹灰砂浆抹平、压实,砂浆中宜掺加适量的聚合物来提高砂浆的拒水、防渗、防漏性能。

(12)抹灰基层不应少于两遍,每遍厚度宜为6~8mm,面层宜为7~10mm,但不超过10mm。

(13)各抹灰层接缝应错开,避免位于不同基体交接处,抹灰层与基层以及各抹灰层之间必须粘结牢固。

(14)砂浆抹灰层在凝结前应防止快干、水冲、撞击、振动和受冻,在凝结后应采取措施防止玷污和损坏。

水泥砂浆抹灰层应在湿润条件下养护。

谢尔塔拉220kV变电站新建工程项目监理处

2011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