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滁州分校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953048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24.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滁州分校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滁州分校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滁州分校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滁州分校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滁州分校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滁州分校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Word文档格式.docx

《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滁州分校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滁州分校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Word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滁州分校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Word文档格式.docx

3.以下事件中,改变了社会性质的有()

①商鞅变法②王安石变法③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④1861年改革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4.我国的古代改革对推动社会进步起了推动作用,但商鞅因变法而车裂,王安石因变法而革职。

由此得出的最主要结论是()

A.改革有助于社会进步,但改革者不会有好结果

B.改革有风险,改革者应注意保护自己

C.改革需要改革者的奉献和牺牲精神

D.改革应对反动势力进行彻底镇压

5.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中有利于其直接控制黄河流域的是()

A.迁都洛阳B.实行汉化措施

C.颁布均田令D.采纳汉族统治制度

6.《北史》载:

“孝文帝引见朝臣,诏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

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如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

”下列对这一诏令理解不确切的是()

A.通过行政命令推行汉话

B.提倡官员说汉话而不说鲜卑语

C.30岁以下的官员必须严格执行法令

D.罢免在朝廷上不说汉话的官员

7.商鞅变法法令规定“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反映了变法的根本目的是()

A.保护农民阶级的利益

B.实现秦国的富国强兵

C.保持和稳定小农经济

D.巩固和发展土地私有制

8.《魏书•高祖纪》记载:

“诏曰:

‘今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房屋),致令地有遗利,民无余财,或因饥馑以弃业,或因灾贫而流亡。

仓廪不足,租调难持,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

’”为改变这一局面,孝文帝推行的改革措施是()

A.迁都洛阳

B.推行均田制

C.设立三长制

D.实行租调制

9.战国时期各国国君变法的根本动力是()

A.生产力迅速发展

B.称雄天下的欲望

C.阶级斗争十分尖锐

D.东周王室日渐衰微

10.下列商鞅变法措施中有利于确立封建地主阶级政治地位的有()

①实行二十等爵制②实行连坐法

③废除世卿世禄制④“燔诗书而明法令”

A.①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1.北魏孝文帝曾对一项改革措施的实施效果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

“如身之使手,干之总条。

”这项措施是()

A.均田制B.三长制C.俸禄制D.迁都洛阳

12.下图是某生历史课堂笔记,请你判断他所记述的内容应为()

A.北魏的均田制

B.太平大国的土地政策

C.孙中山的平均地权

D.中共的土地改革

13.商鞅变法前,秦国举行的一次宫廷会议上,有人曾提出:

“利不百,不变法;

功不十,不易器。

”该主张实质上是(  )

A.阐明了变法的指导思想

B.强调变法可取得很大成效

C.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

D.反对变法

14.以下与商鞅变法内容相关的叙述,直接变革了当时旧的生产关系的是(  )

A.徙木立信

B.铜方升

C.奖励耕织

D.废井田,开阡陌

15.古希腊历史学家普鲁塔克在其名著《传记集》中指出,“……全希腊人的公款,竟被从提洛岛弄了出来,为雅典一邦据为己有了……希腊真是受了奇耻大辱,她显然正遭到暴君的独裁统治。

她眼见自己迫不得已献出的军费,竟被用来把我们的城市粉饰得金碧辉煌,活像一个摆阔气的女人似的,浑身载满贵重的宝石、雕像和价值累万的庙宇。

”这说明在伯利克里时代雅典()

A.民主只限于公民范围内

B.公职人员侵吞公款盛行

C.存在独裁统治

D.对内实行民主,对外谋求霸权

16.魏晋时期,北方游牧民族逐渐涌入中原,农牧经济格局受到冲击,牧业开始向南推进;

随着西晋的灭亡,游牧民族如潮水般涌入内地,畜牧带大幅度向南推移。

由此推断魏晋时期()

A.经济重心已转移至南方

B.北方生态环境相对恢复

C.少数民族接受农耕文明

D.南北经济的互补性增强

17.北魏统一北方,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

A.封建化过程

B.农业化过程

C.工业化过程

D.汉化过程

18.孝文帝改革后,北方农业有很大发展,表现在(  )

①水利得到了兴修;

②劳动工具改进,注意精耕细作

③经济作物种植增多;

④荒地得到开垦,粮食增多,人口增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9.雅典人四处寻找富于人情味的改革者,终于,他们找到了梭伦。

他一面颁布解负令改善平民的经济状况,组建四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提高平民政治地位;

一面确立财产等级制度,一定程度上保护贵族政治特权。

由此可见梭伦改革的主要特点是()

A.提高平民地位B.调和社会矛盾

C.保护贵族权益D.未改善奴隶的生存状况

20.在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措施有()

①恢复汉族礼仪制度②与汉族通婚③迁都洛阳④采用汉族的政治制度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21.梭伦堪称雅典第一个平民领袖,主要是因为()

A.建立了集体统治的法制原则

B.形式上承认雅典公民的平等权利

C.创立了最早的比例代表选举法

D.开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完善时代

22.下列图片的历史人物为希腊民主制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梭伦改革奠定了希腊民主政治的基础

②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起雅典的民主政治

③克里斯提尼时期确立了“陶片放逐法”,成为维护民主政治的有力武器

④伯里克利时期,是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23.下列改革中,实现了富国强兵,“倾邻国而雄诸侯”的是()

A.汉武帝改革B.商鞅变法C.北魏孝文帝改革D.王安石变法

24.梭伦曾作诗说:

我进退维谷,犹如孤狼在一群猎狗之中。

这是因为()

A.改革没有彻底解决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B.雅典僭主政治的建立

C.财产等级制的缺陷

D.贵族政治和氏族制度的残余

25.穿越时光隧道,当回到梭伦时代的雅典,你不可能看到公民()

A.正在抽签选举民众法庭的审判员

B.步行进城参加公民大会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C.公民大会正在讨论军国大事,出现了唇枪舌剑、相互驳诘的场面

D.正在陶片上写下他们认为的危险分子,获得六千票以上的人被放逐国外

26.时人描写孝文帝改革后,“国家殷富,库藏盈溢,钱绢露积于廊者,不可较数”。

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财政收入大大增加②社会生产获得发展

③商业有较大发展④丝织业比较发达

A.①②③④

D.①③④

27.下列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中与民族融合无关的是()

A.“诏断北语,一从正音”

B.制定官员的俸禄制

C.颁布均田令

D.迁都洛阳

28.史书记载,北魏初期“时民困饥流散,豪右多有占夺”。

孝文帝针对上述问题采取的措施有()

①户增调帛三匹,谷二斛九斗,以为官之禄

②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

③男子十五岁以上,授给露田四十亩,桑田二十亩

④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土为万物之元,宜改姓元氏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第II卷(非选择题44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44分。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梭伦“采取曾是最优良的立法,拯救国家”,对后世影响深远。

材料一因为雅典宪法完全是寡头政治的……所以在群众眼中,宪法上最残酷和苛虐的部分就是他们的奴隶地位;

当然,他们对于每一件别的事也一样感到不满,因为他们觉得他们自己实际上什么事都没有参与。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材料二梭伦说:

“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

”……双方(贵族和平民)都要适可而止,以公正为本。

然而,在阶级社会中,根本利益的冲突是无法避免的……梭伦受到了来自两方的攻击,被迫无奈,最后只身逃出希腊。

——冯俊科《西方幸福论——从梭伦到费尔巴哈》

(1)根据材料一,概括雅典国家形成初期寡头政治的弊端。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弊端给雅典带来的社会危机。

(2)根据材料二,分析梭伦无法达到改革目标的根本原因,并指出梭伦的哪些观念对后世民主政治产生了积极影响。

30.改革赋予社会发展以新生命力,社会在改革中不断前进。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在社会转型时期进行的重大改革,两次改革不囿于传统,除旧布新,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

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平斗桶权衡丈尺。

——《史记·

商君列传》

材料二民族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进步的现象。

特别是那些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于中原汉族的少数民族,一旦走进黄河流域这个汉文化的摇篮,他们就终究要融入这个汪洋大海之中。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中涉及民生问题的措施。

(2)依据材料二中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孝文帝改革对鲜卑族的发展历程产生的影响。

你如何认识材料二中的观点?

(3)面对社会转型,两次改革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各是什么?

依据改革的措施,概括说明两次改革“除旧布新”的形式有何不同。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北魏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

今遣使者循行郡州,与牧守(地方行政长官)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课农桑,兴富民之本。

──《魏书·

高祖纪》

材料二诸男夫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对实行两年轮耕的)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人多地少的地方)乐还者听逐空荒……诸宰民之官(各地的地方长官)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

更代(离职与上任)相付。

卖者坐如律。

──《魏书·

食货志》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说明北魏均田制的实质。

(2)它能抑制“富强者并兼山泽”吗?

为什么?

(3)概括说明北魏孝文帝鼓励农耕的措施。

(4)简要评议北魏孝文帝均田令的影响。

滁州分校2017-2018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

1.C2.A3.C4.C5.A6.D7.B8.B9.A10.A11.B12.A13.D14.D

15.D16.B17.B18.D19.B20.A21.B22.A23.B24.A25.D26.A27.B28.B

29.

(1)弊端:

平民受到奴役;

平民缺乏政治参与权。

社会危机:

导致贵族与平民、贵族与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之间矛盾的激化;

社会动荡不安,阻碍经济发展。

(2)根本原因:

阶级利益的对立。

观念:

公正观念;

法治观念。

30.

(1)民生措施:

奖励耕织,重农抑商;

废除井田制度,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统一度量衡等。

(2)影响:

与汉族融合,促进鲜卑族的封建化和汉化;

汉化过程导致鲜卑族特色消失。

认识:

这一观点是正确的。

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相对落后,进入中原后,必然会为中原的文明所征服。

这一过程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发展进步,有利于民族融合,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及发展。

(3)矛盾:

商鞅变法,奴隶主贵族和新兴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

北魏孝文帝改革,落后的鲜卑族文化和先进的中原文化之间的矛盾。

不同:

商鞅变法,创设新制度;

北魏孝文帝改革,学习借鉴中原制度和文化。

31.

(1)北魏均田制是在不触动地主阶级土地占有的前提下,政府把无主荒地分配给农民,农民要交纳赋税和服徭役。

其实质是维护封建统治。

(2)不能抑制兼并。

因为均田制没有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而且官僚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土地兼并必然还会发展起来。

(3)均田令使农民得到了一定的土地;

鼓励农民实行土地的休耕轮作;

允许农民迁往荒地多的地方。

(4)保证了北魏政府的财政收入;

使黄河流域农业生产得到恢复与发展;

促使北方少数民族逐渐定居农耕;

对后世的土地制度有较大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