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临床医学专业本科预防医学教学大纲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952885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0.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临床医学专业本科预防医学教学大纲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一临床医学专业本科预防医学教学大纲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一临床医学专业本科预防医学教学大纲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一临床医学专业本科预防医学教学大纲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一临床医学专业本科预防医学教学大纲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临床医学专业本科预防医学教学大纲文档格式.docx

《一临床医学专业本科预防医学教学大纲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临床医学专业本科预防医学教学大纲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临床医学专业本科预防医学教学大纲文档格式.docx

空气污染:

空气污染的来源。

影响空气污染的因素。

常见的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飘尘、氟化物、苯并(a)芘等)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空气的卫生防护原则。

空气卫生质量的评价方法和卫生监督。

2.水体

水和人体健康的关系。

水的卫生学意义。

水中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水污染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生物性污染及其危害,常见化学污染(汞、砷、铬、铜、氰化物、酚等)及其危害。

饮用水的卫生要求:

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饮用水水质的卫生评价:

物理学指标、化学指标、细菌学指标等的卫生意义及水质的综合评价。

水源选择与卫生防护:

各种水源和给水方式的卫生评价。

集中式与分散供水的卫生防护方法。

饮用水的净化与消毒:

饮水净化的意义。

自然沉淀、温凝沉淀、沙滤的净水原理和方法。

影响净化效果的因素。

饮水消毒的意义。

各种消毒方法的特点,氯化消毒的原理、方法及影响消毒效果的主要因素。

水的快速净化消毒法。

染毒水的去毒法。

3.住宅卫生

住宅的卫生学意义。

住宅的基本卫生要求。

室内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室内环境因素:

包括室内微小气候、室内噪声、室内空气污染物、室内日照、室内采光照明等。

室内污染中特别是吸烟对室内、公共场所空气的污染及其对健康的危害,在讲授内容的同时,向同学教育和宣传戒烟。

提高室内环境质量的设计措施。

(四)营养与健康

1.合理膳食:

合理膳食对保证人体生长发育、预防疾病、提高劳动能力的重要作用。

合理膳食:

热能、蛋白质、脂肪、碳水化物、维生素及无机盐的来源及供给量。

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

人群合理膳食营养状况的评价方法。

不同生理状况及作业的营养需要。

营养与疾病的关系。

2.食品污染的急性影响及预防:

食物中毒的概念、分类及特点。

常见食物中毒的原因,流行特点和预防措施(细菌性食物中毒,有毒动植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真菌毒素中毒)。

食物中毒的调查及处理。

3.食品污染的慢性影响及预防:

农药残留及黄曲霉毒素、亚硝胺、多环芳烃等食品污染的危害及其预防。

食品添加剂的卫生问题。

(五)职业环境与健康

职业环境的特点。

职业环境中的有害因素及其对人体的危害。

职业病的定义。

我国职业病名单和报告制度。

1.职业性有害因素

生产过程中毒物的来源及其在生产环境中的存在形态。

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在体内的分布、转化、蓄积和排出。

生产性毒物对人体的作用类型,影响毒物作用的主要因素。

职业中毒的诊断和急救处理原则。

职业中毒的预防措施。

常见职业中毒的防治:

铅、汞等金属物中毒。

苯及其同系物、苯的硝基和氨基化合物中毒。

常见刺激性气体和窒息性气体中毒。

有机磷等农药中毒及其他职业性毒物中毒。

2.粉尘与尘肺

生产性粉尘的来源与分类、理化性质及其卫生学意义。

常见粉尘对人体的危害。

尘肺的定义及分类。

矽肺的发病情况、发病机理、临床特点及诊断处理原则。

石棉肺及煤矽肺的特点。

尘肺的预防措施。

3.高气温和热辐射

高温作业环境中气象条件的特点。

高气温和热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热射病、热痉挛、日射病的发生原因、发病机理、临床特点、急救和处理办法。

生产环境气象条件的综合评价。

防暑降温措施。

4.噪声和振动

生产性噪声和振动的来源。

生产性噪声和振动对人体的:

影响。

职业性耳聋、振动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理、临床特点、诊断处理原则和预防措施。

(六)医源性疾病

医源性疾病的概念和病因、诊断性、治疗性医源性疾病类型和预防。

(七)医学统计学

医学统计学在医疗预防和科学研究工作中的作用。

1.统计的基本步骤:

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分析资料。

各个步骤的基本内容,调查设计和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分组的方法;

统计表的编制原则。

2.相对数:

相对数的意义。

常用相对数(率、构成比和相对比)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应用相对数的注意事项。

率的标准化法。

卫生工作中常用相对数指标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3.平均数与标准差:

平均数的意义。

常用平均数(算术均数、中位数、几何均数)的适用范围及其计算方法(包括大样本)。

标准差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包括大样本)。

常态分配的概念。

标准差的应用。

4.抽样误差及标准误:

抽样及抽样误差的概念。

标准误的意义、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5.显著性检验:

计量资料的显著性检验:

u检验,t检验(成组比较和配对资料比较)。

计数资料的显著性检验:

u检验,χ2检验(χ2检验基本公式,四格表χ2检验专用公式,四格表校正χ2值的计算,行×

列表简捷公式)。

秩和检验(等级分组资料,成组比较)。

6.正常范围的确定方法:

确定正常值范围的要点。

正态资料和偏态资料,百分位数法。

7.统计图示法:

统计图的意义,常用统计图的作法、使用范围和注意事项。

(八)实习部分

1.预防医学实习

(1)毒物急性毒理试验:

某种毒物的LC50或LD50测定。

(2)水源卫生调查、消毒及水质检验:

水源卫生调查及消毒;

水质理化性质测定(感官性状、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PH、总硬度等测定法);

水中毒物测定(氰化物或砷化物、有机磷农药等)。

(3)膳食调查:

营养素供给量的计算和评价。

(4)食品中毒物及农药残留量测定:

食品中氰化物、砷化物、亚硝酸盐快速测定:

有机氯残留量薄层层析测定示教。

(5)气象条件测定:

气温、气湿、气流、辐射热的测定和卫生评价方法。

(6)空气中有害物质测定:

空气中毒物(铅、汞、苯或二氧化硫等)采样和测定方法;

粉尘采样和浓度测定方法(可结合工厂卫生调查同时进行)。

(7)工厂卫生调查:

对高温、粉尘或某种生产性毒物作业进行卫生学调查或参观。

(8)生物材料中毒物检验或其他职业病诊断方法:

尿、毛发或其他生物材料中铅、汞、砷等毒物含量测定,或选择1—2种职业病的特殊检验方法。

(9)教学电影:

关于饮水卫生、粪便卫生管理、食品卫生或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的电影(可结合讲授或课余时间进行)。

2.医学统计学实习

(1)统计的基本步骤。

(2)相对数。

(3)平均数、标准差与标准误。

(4)t检验(包括均数的u检验)。

(5)χ2检验(包括率的u检验)。

(6)秩和检验及统计作图。

(九)教学安排及时间分配

总学时为80学时,其中预防医学部分约42学时,医学统计学部分约38学时。

讲授与实习比例预防医学部分为2:

1,医学统计学部分为1:

1。

具体安排可参照学时分配表。

(十)大纲使用说明

1.本大纲供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使用,儿科、口腔、影象等其他医学专业作参考。

2.预防医学教学中必须注意与医学基础课和临床课的衔接和分工。

预防医学应着重从环境与人群健康的角度出发,应用医学基础学科的理论知识阐明各种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规律,进一步提出改善环境卫生条件以预防疾病、增进健康的理论根据和措施原则;

同时也应适当联系临床学科,使学生既能得到系统的预防医学知识,又能联系实际应用。

3.大纲中规定的学时分配,实验、实习课的组织安排,可根据具体情况,在保证基本教学要求的前提下,作适当调整。

十一、附录:

教学安排

内容

理论(学时)

实习(学时)

绪论

环境卫生

地方病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

营养和食品卫生

食物中毒、医源性疾病

统计基本概念、基本步骤

计量资料分析

计数资料分析

秩和检验和相关回归

统计图表

2

4

10

6

8

3

二、临床医学专业本科预防医学实习大纲

实习一环境污染及其对健康的危害(录像)

目的要求:

1、了解大气、水环境污染状况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明确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了解地方病的病因、症状表现及防治措施。

内容:

(看录像)

1、肺癌防治(时间约17分钟)

2、广州市水污染状况(时间约17分钟)

3、水俣病(时间约18分钟)

4、地方性氟中毒(时间约20分钟)

5、室内空气污染与健康(时间约23分钟)

观后评议(写实习报告):

1、引起肺癌的主因及预防措施

2、水污染的来源,危害性及保护措施

3、水俣病主要病因及症状表现

4、地方性氟中毒的主因及临床特点

5、室内空气污染对健康的主要影响

实习二饮用水消毒法

掌握饮用水消毒的目的,氧化消毒的原理、步骤及方法。

实习三膳食调查

膳食调查是营养调查的重要内容,是了解在一定时间内调查对象通过膳食所摄取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素的数量和质量情况,它是计划和安排良好膳食的重要手段。

1.掌握食物成份表的应用。

2.学会膳食计算,尤其是对热能和各种营养素的计算方法。

3.用合理膳食的基本卫生要求,对膳食计算结果作正确分析并初步评价和建议。

(详见实习课题)

实习四抗坏血酸负荷试验(二氯酚靛酚法)

原理:

正常人服用大剂量水溶性维生素后,若体内储备量已足,则尿中可大量排出,若储备量很低或缺乏,则尿中排出极少,空腹服用抗坏血酸500毫克后,4小时尿中还原型抗坏血酸排出量<3毫克者为不足,超过3毫克者为正常,>10毫克者为饱和。

抗坏血酸具有OH基,有还原性,能还原染料2,6-二氯酚靛酚,该染料在酸性溶液中呈红色,被还原后红色消失。

在没有杂质干扰时,一定量的尿液还原标准染料的量与尿中抗坏血酸成正比。

由此可测定尿样中抗坏血酸含量。

实习五食品中常见的化学污染物测定

(一)氰化物测定

甲、苦味酸试纸法(定性)

氰化物在酸性环境下,生成氢氰酸而挥发,与碳酸钠作用生成氰化钠,再与苦味酸作用生成异性紫酸钠,呈现出玫瑰红色。

(二)砷化物测定(铜片法)

砷在盐酸溶液中,由于金属铜的还原作用,生成黑色砷元素附着于铜上。

(三)亚硝酸盐测定

甲、定性法

原理亚硝酸盐和对氨基苯磺酸起重氮化作用,然后与α—萘胺生成红色偶氮染料。

其颜色深浅与食物中亚硝酸盐含量成正比。

乙、比色定量法

原理同上

实习六尿铅检验(双硫腙比色法)

目的要求了解尿pb的测定方法,掌握其在诊断pb中毒中的意义。

原理用硝酸、硫酸、过氯酸加热消化破坏尿中的有机物,使尿中铅化合物转变为离子状态。

在弱碱性(pH=8.5~11)条件下与双硫腙作用形成红色络合物,比色定量。

实习七病例讨论

目的要求:

树立预防观念、群体观念、环境观念。

了解职业卫生中三级预防的范畴。

实习八统计图、表

掌握制作统计表、常用统计图的基本要求及绘制方法。

实习方法:

1.讲授制作统计表的基本要求。

2.讲授制作统计图的基本要求及常用统计图绘制方法。

3.根据课题修改统计表、绘制统计图。

实习九统计资料整理、平均数、标准差和标准误

掌握资料分组方法及分组步骤;

均数、中位数、几何均数的应用及计算方法;

标准差、标准误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实习方法:

1.复习资料整理方法;

均数、中位数、几何均数的应用及计算公式;

标准差、标准误的意义及计算公式。

2.根据课题进行资料整理,计算平均数、标准差、标准误。

实习十均数的显著性检验

掌握标准差、标准误的应用;

正确的选择均数显著性检验的方法。

学习方法:

1.复习标准差、标准误的应用。

2.复习显著性检验的基本概念、检验步骤;

均数u检验、t检验的形式及计算公式。

3.根据课题类型和分析目的选择显著性检验方法,并进行显著性检验。

实习十一相对数

掌握构成比、率的意义及计算公式,率的标准化法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学习方法:

1.复习构成比、率的意义及计算公式。

2.复习率的标准化法的意义、标准化法的计算方法。

3.根据课题要求进行分析计算比较。

实习十二率的显著性检验、秩和检验

掌握四格表、行×

列表资料卡方检验的注意事项,正确选择率的显著性检验、秩和检验方法。

1.复习率的u检验;

四格表、行×

列表资料卡方检验的形式,计算公式及注意事项。

2.复习秩和检验的形式及计算公式。

3.根据课题类型和分析目的选择显著性检验方法,并进行显著性检验。

实习十三正常值范围的制定、直线相关与回归

掌握百分位数法求正常值范围的计算方法;

相关系数的意义、计算及显著性检验;

直线回归议程的意义、计算及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

1.复习正态分布法、百分位数法求正常值范围的应用条件及计算方法。

2.复习直线相关与回归的意义;

相关系数计算公式及显著性检验,回归议程计算方法。

3.做课题。

三、临床医学专业终身学习模块教学大纲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EBM;

亦称实证医学,证据医学,求证医学等)是近年兴起的一门学科。

本课程旨在医学教育中引入循证医学的原则和方法,帮助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学会掌握自我更新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的方法和技巧。

认识到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医疗评价的必要性。

形成学生将来良好的医疗实践行为:

为病人科学地制定临床医疗决策,合理应用现有的医学技术。

(二)医学统计学

5.显著性检验:

(三)循证医学

1.循证医学概论:

循证医学的起源、循证医学概念以及发展过程。

2.循证医学的实践基础:

实践循证医学所需要求的临床医生的素质、如何获得当前最佳的科研证据、应该掌握的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学基础、应具备的现代医疗基本设施、以及需要患者的参与。

3.循证医学实践者的类别:

包括最佳证据的提供者以及最佳证据的应用者。

4.循证医学实践的方法和步骤:

(1)提出临床上需要解决的问题;

(2)寻找有用的临床决策依据;

(3)评价和判断文献所提供的决策依据是否可靠或可靠程度如何;

(4)将有用的证据应用到临床实践中;

(5)效果评价。

5.系统评估与临床指引:

(1)系统评价;

(2)基于证据的临床指引。

(四)实习部分

1.医学统计学实习

(6)秩和检验及统计作图。

2.循证医学实习

(1)循证医学实践的方法和步骤。

(五)教学安排及时间分配

本课程计划在第五学期授课共30学时。

其中理论课20学时:

循证医学6学时、医学统计学14学时。

实验课10学时:

循证医学2学时、医学统计学8学时。

(六)附录:

循证医学绪论

循证医学实践的方法和步骤

5

四、硕士研究生医学统计学教学大纲

【学时】84(理论60/实习24)【开课单位】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教研室

【学分】3【开课学期】第一学期

【教学目的要求】

使研究生掌握基本的医用统计方法,初步利用计算机统计软件解决科研中的统计分析问题。

要求掌握医用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及正确的统计推断,使研究生学会初步利用有关统计学知识及计算机统计软件解决课题设计及科研资料分析中遇到的统计问题。

内容包括计数资料分析、计量资料分析、常用的非参数统计分析、线性相关回归及曲线回归、常用的多元分析及科研设计方法、计算器及计算机在统计上的应用等。

【课程内容和学时安排】

绪论、资料收集整理、方差分析

(一)、方差分析

(二)、直线回归与相关、多元线性回归、逐步回归分析、曲线回归、协方差分析、相对数分析、卡方检验

(一)、二项分布、poisson分布、非参数统计(一、二)、生存率分析、流行病学调查设计与分析、样本大小与极端值处理及统计图表、习题练习与计算器、SPSS软件与计算机操作。

平均数与标准差、均数的抽样误差与t分布、两均数差别的统计检验等作为复习内容。

【教学重点】

重点讲授医用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及正确的统计推断;

培养学生使用计算器、计算机解决统计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式】

采用启发式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习题加深对有关概念的理解,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试形式】

笔试

【预修课程】

计算机基础和应用课程、本科医学统计学内容。

【参考书目】

1.金丕焕主编.《医用统计方法》

2.SPSS软件应用

五、硕士研究生临床科研设计

【学时】30(理论/实习)【开课单位】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教研室

【学分】1【开课学期】第二学期

要求掌握临床上常见科研类型、基本方法及正确的设计与评价,使研究生学会初步进行临床科研设计与评价。

临床流行病学概论、临床研究管理规定和方案设计,随机化方法、对照选择以及样本估计、临床研究中的伦理道德规范、临床科研中统计方法问题、临床随訪研究资料的分析方法、Meta分析和循证医学等。

重点讲授临床科研的常见类型,基本概念和方法以及正确的实验设计,培养学生正确选择课题类型和评价课题的能力。

采用启发式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加深对有关概念的理解,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发言、讨论以及设计一项科研设计。

1.医用统计学

2.流行病学

1.采用自编教材

2.主要参考书:

贺石林,陈修主编.《医学科研方法导论》.人民卫生出版社

六、博士研究生医学统计软件应用教学大纲

【学时】30【开课单位】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教研室

【学分】1【开课学期】第一学期

使学生利用计算机统计软件解决科研中的统计分析问题。

要求掌握常见计算机统计软件的特点,应用范围。

熟练掌握SPSS统计软件的数据输入和数据库管理,SPSS编程常用的统计分析模块和结果解释,了解SPSS统计图表的设计和实现等。

国内外统计软件一览、SPSS概述、数据文件的管理、程序编辑窗口用法详解、SPSS结果窗口用法详解、SPSS统计绘图功能详解、描述性统计分析、均数间比较、计数资料分析、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与曲线拟合、生存分析等。

电子表格输入、管理和数据共享及转换。

统计模块的选择,结果输出解释。

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上机练习做习题加深对统计理论的理解,并培养学生实际动手的能力。

笔试、机试

医学统计学、计算机基础和应用

2.金丕焕主编.《医用统计方法》

3.SPSS软件应用书籍

七、硕士研究生分子流行病学教学大纲

学时:

60(理论40/实习20)开课单位: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教研室

学分:

2开课学期:

第二学期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使学生学习掌握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方法和应用,以及分子流行病学的现场研究方法,以及分子流行病学资料的统计学处理与可靠性评价。

重点在常见肿瘤、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分子流行病学理论、方法与研究进展方面。

(二)课程内容

(1)分子流行病学绪论

(2)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设计和分析流行病学方法

(3)分子流行病学常用的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和血清学方法

(4)分子流行病学资料的统计方法和实验室资料的可靠性

(5)常见肿瘤等慢性病的生物学标志物与易感性。

(三)教学重点

肿瘤生物标志与遗传易感的最新方法和进展。

(四)教学方式

结合教研室科研工作结合硕士研究生课题,以授课、自学、结合查阅文献进行讨论等形式。

(五)考核方式

考试。

(六)预修课程

分子生物学和医学统计学。

(七)主要参考资料

《分子流行病学》(徐德忠,主编)以及国内外相关专业的核心期刊。

八、医疗系专升本预防医学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