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阻传感器课程设计解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951761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86.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电阻传感器课程设计解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热电阻传感器课程设计解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热电阻传感器课程设计解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热电阻传感器课程设计解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热电阻传感器课程设计解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热电阻传感器课程设计解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热电阻传感器课程设计解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电阻传感器课程设计解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热电阻传感器课程设计解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该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和热电阻的电阻变化值成线性关系。

2、掌握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使用和选用方法,能根据要求选用和使用常用传感器。

主要参考资料:

[1]夏路易,石宗义.电路原理图设计教程[M].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2.15-18.

[2]陈杰,黄鸿.传感器与检测技术[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0-35.

[3]张琳娜,刘武发.传感检测技术及应用[M].北京:

中国计量出版社,1999.16-20.

[4]袁希光.传感器手册[M].北京: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6.16.

完成期限2012.6.25—2012.6.29

专业负责人

2012年6月25日

摘要

热电阻测温是基于金属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这一特性来进行温度测量的。

热电阻大都由纯金属材料制成,目前应用最多的是铂和铜,此外,现在已开始采用镍、锰和铑等材料制造热电阻。

热电阻传感器主要是利用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这一特性来测量温度及与温度有关的参数。

在温度检测精度要求比较高的场合,这种传感器比较适用。

目前较为广泛的热电阻材料为铂、铜、镍等,它们具有电阻温度系数大、线性好、性能稳定、使用温度范围宽、加工容易等特点。

用于测量-200℃~+500℃范围内的温度。

温度测量系统应用广泛,涉及到各行各业的各个方面,在各种不同的领域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

从降低开放成本扩大适用范围、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出发,设计一种以Pt100铂热电阻为温度信号采集元件的传感器温度测量系统。

才测量系统不但可以测量室内的温度,还可以测量液体等的温度,在实际应用中,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电路设计简单实用。

关键词:

传感器;

Pt100热电阻;

温度测量

目录

一、设计要求1

二、方案设计1

1、方案一1

2、方案二1

三、传感器工作原理2

四、电路的工作原理3

五、单元电路设计、参数计算和器件选择3

1、单元电路设计3

2、参数计算5

3、器件选择5

4、系统需要的元器件清单6

六、总结6

参考文献8

热电阻测温系统设计

一、设计要求

功能要求:

1、利用热电阻将温度转化成电压信号再进过计算得到温度值;

2、利用模数转换器实现温度测量;

3、利用铂热电阻作温度传感器的电桥和放大电

指标要求:

1、测温范围:

-200~600摄氏度;

2、测温精度:

0.1摄氏度;

3、稳定性:

0.1摄氏度

二、方案设计

1、方案一

设计一个恒流源通过Pt100热电阻,通过检测Pt100上电压的变化来换算出温度。

此方案由测温电路,电压放大电路,A/D转换电路及LCD显示电路组成,

图1方案一原理方框图

2、方案二

采用惠斯顿电桥,电桥的四个电阻中三个是恒定的,另一个用Pt100热电阻,当Pt100电阻值变化时,测试端产生一个电势差,由此电势差换算出温度。

图2方案二原理图

两种方案的区别只在于信号获取电路的不同,其原理上基本一致。

但是,方案一采用单片机实验电路比较复杂,测量麻烦,故本次设计我们采取方案二。

三、传感器工作原理

与热电偶的测温原理不同的是,热电阻是基于电阻的热效应进行温度测量的,即电阻体的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特性。

因此,只要测量出感温热电阻的阻值变化,就可以测量出温度。

目前主要有金属热电阻和半导体热敏电阻两类。

下面以铂电阻温度传感器为例:

Pt100是电阻式温度传感器,测温的本质其实是测量传感器的电阻,通常是将电阻的变化转换成电压或电流等模拟信号,然后再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再由处理器换算出相应温度。

金属热电阻的电阻值和温度一般可以用以下的近似关系式表示,即

(1)

式中,Rt为温度t时的阻值;

Rt0为温度t0(通常t0=0℃)时对应电阻值α为温度系数。

半导体热敏电阻的阻值和温度关系为:

(2)式中Rt为温度为t时的阻值;

A、B取决于半导体材料的结构的常数。

相比较而言,热敏电阻的温度系数更大,常温下的电阻值更高(通常在数千欧以上),但互换性较差,非线性严重,测温范围只有-50~300℃左右,大量用于家电和汽车用温度检测和控制。

金属热电阻一般适用于-200~500℃范围内的温度测量,其特点是测量准确、稳定性好、性能可靠,在程控制中的应用极其广泛。

热电阻是把温度变化转换为电阻值变化的一次元件,通常需要把电阻信号通过引线传递到计算机控制装置或者其它一次仪表上。

工业用热电阻安装在生产现场,与控制室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因此热电阻的引线对测量结果会有较大的影响。

采用pt100测温一般有三种接线方式:

二线制、三线制、四线制。

①二线制接法:

这种接法不考虑PT100电缆的导线电阻,将A/D采样端与电流源的正极输出端接在一起,这种接法由于没有考虑测温电缆的电阻,因此只能适用于测温距离较近的场合。

②三线制接法:

这种接法增加了用于A/D采样的补偿线,三线制接法消除了连接导线电阻引起的测量误差,这种接法适用于中等测量距离的场合。

③四线制接法:

这种接法不仅增加了A/D采样补偿线,还加了一条A/D对地的补偿线,这样可以进一步的减小测量误差,可以用于测温距离较远的场合。

四、电路的工作原理

图3桥式测温电路

二线制是用电桥法测量,最后给出的是温度值与模拟量输出值的关系。

电流回路和电压测量回路合二为1。

电路采用TL431和电位器VR1调节产生4.096∨的参考电源:

采用R1,R2,VR2,PT100构成测量电桥(其中R1=R2,VR2为100Ω精密电阻),当PT100的电阻值和VR2的电阻值不相等时,电桥输出一个mV级的压差信号,这个压差信号经过运放LM324放大后输出期望大小的电压信号,该信号可直接连AD转换芯片。

差动放大电路中R3=R4,R5=R6,放大倍数=R5/R3.运放采用单一5V供电。

五、单元电路设计、参数计算和器件选择

1、单元电路设计

LM324系列器件为带有真差动输入的四运算放大器。

与单电源应用场合的标准运算放大器相比,它们有一些显著优点。

该四放大器可以工作在低到3.0伏或者高到32伏的电源下,静态电流为MC1741的静态电流的五分之一。

共模输入范围包括负电源,因而消除了在许多应用场合中采用外部偏置元件的必要性。

每一组运算放大器可用图1所示的符号来表示,它有5个引出脚,其中“+”、“-”为两个信号输入端,“V+”、“V-”为正、负电源端,“Vo”为输出端。

两个信号输入端中,Vi-(-)为反相输入端,表示运放输出端Vo的信号与该输入端的位相反;

Vi+(+)为同相输入端,表示运放输出端Vo的信号与该输入端的相位相同。

图4放大电路

当去掉运放的反馈电阻时,或者说反馈电阻趋于无穷大时(即开环状态),理论上认为运放的开环放大倍数也为无穷大(实际上是很大,如LM324运放开环放大倍数为100dB,既10万倍)。

此时运放便形成一个电压比较器,其输出如不是高电平(V+),就是低电平(V-或接地)。

当正输入端电压高于负输入端电压时,运放输出低电平。

图5稳压电路

TL431是一种并联稳压集成电路。

因其性能好、价格低,因此广泛应用在各种电源电路中。

其封装形式与塑封三极管9013等相同。

2、参数计算

PT100温度传感器是一种以铂(Pt)做成的电阻式温度传感器,属于正电阻系数,其电阻阻值与温度的关系可以近似用下式表示:

在0~650℃范围内:

Rt=R0(1+At+Bt2)(3)

在-200~0℃范围内:

Rt=R0(1+At+Bt2+C(t-100)t3)(4)

式中A、B、C为常数,A=3.96847×

10-3;

B=-5.847×

10-7;

C=-4.22×

10-12;

由于它的电阻—温度关系的线性度非常好,因此在测量较小范围内其电阻和温度变化的关系式如下:

R=Ro(1+αT)(5)

其中α=0.00392,Ro为100Ω(在0℃的电阻值),T为华氏温度,因此铂做成的电阻式温度传感器,又称为PT100。

3、器件选择

1、电阻R1和R2的电阻值可以改变电桥输出的压差大小;

2、电阻R5/R3的比值可改变电压信号的放大倍数,以便满足设计者对温度范围的要求;

3、VR2为滑动变阻器,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大小可以改变温度的零点设定,例如,PT100的零点温度为0℃,即0℃时电阻为100Ω,当阻值调节到109.855Ω时,温度的零点就被设在了25℃。

测量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时须在没有接入电路时调节,这是因为接入电路后测量的电阻值发生了改变;

4、运算放大器一个,运放输出的电压为输入压差信号*放大倍数,但实际在电路工作时测量输出电压与输入压差信号并非由这样的关系,压差信号比理论值小很多,实际输出信号为4.096*(Rpt100/(R1+Rpt100)-Rvr2/(R1+Rvr2))式中电阻值以电路工作时量取的为准。

5、电源Vcc,电容C1和TL431。

它的内部含有一个2.5V的基准电压,所以当在REF端引入输出反馈时,器件可以通过从阴极到阳极很宽范围的分流,控制输出电压。

当R1和R2的阻值确定时,两者对Vo的分压引入反馈,若Vo增大,反馈量增大,TL431的分流也就增加,从而又导致Vo下降。

显见,这个深度的负反馈电路必然在VI等于基准电压处稳定,此时Vo=(1+R1/R2)Vref。

选择不同的R1和R2的值可以得到从2.5V到36V范围内的任意电压输出,特别地,当R1=R2时,Vo=5V。

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电阻时必须保证TL431工作的必要条件,就是通过阴极的电流要大于1mA。

4、系统需要的元器件清单

表1元器件清单

序号

元器件类型

元器件规格

数量

备注

1

PT100

2

运算放大器

LM324

3

滑动变阻器

TL431

4

IN4733

5

电容

103

6

104

7

ROMH

2K

8

电阻

100K

9

1K

六、总结

此次课程设计使我对于热电阻测温系统的设计电路更加熟悉,知道铂电阻传感器的特性,每一个步骤都贯穿着刚刚学过的传感器的内容,使我了解到传感器这门课程的重要性。

这个设计我们经历了大概一周的时间,通过认真严谨的设计态度给我们带来了成功的喜悦。

通过这次传感器课程设计,我掌握了设计一个传感器电路的方法和基本步骤,实际解决了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增强了寻找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了我们的设计思维,增加了实际操作能力。

此次传感器课程设计的成功不仅帮助我们更好的掌握书本知识,尤其重要的是增强了我们的自信,培养了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这次设计实习,使我深刻地理解了实践的重要性,理论无论多么熟悉,但是缺乏了实践的理论是行不通的。

这一次的实习,让我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去想问题,去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去亲手操作,实践,这个过程使得我觉得自己完成了一次质的飞跃。

希望在以后的实习中,我们的实习工作超出我们的知识能力范围时,老师能多引导我们,多给我们讲述相关的经验。

非常感谢指导老师对我的指导和教诲,希望我们自己也应该主动寻求老师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夏路易,石宗义.电路原理图设计教程.[M].北京望电子出版社,2002.15-18.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0-35.

中国计量出版社,1999.16-20.

[4]李刻杰.传感技术[M].北京: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89.10.

[5]张福学.传感器敏感元件大全[M].北京: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0.18-23.

[6]袁希光.传感器手册[M].北京: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6.16.

东北石油大学课程设计成绩评价表

课程名称

传感器课程设计

题目名称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

师姓名

职称

评价项目

指标

满分

评分

工作量、工作态度和出勤率

按期圆满的完成了规定的任务,难易程度和工作量符合教学要求,工作努力,遵守纪律,出勤率高,工作作风严谨,善于与他人合作。

20

课程设计质量

课程设计选题合理,计算过程简练准确,分析问题思路清晰,结构严谨,文理通顺,撰写规范,图表完备正确。

45

创新

工作中有创新意识,对前人工作有一些改进或有一定应用价值。

答辩

能正确回答指导教师所提出的问题。

30

总分

评语:

指导教师:

年月日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

——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

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

——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

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

——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

20、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

——培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