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跑道地坪施工组织技术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944111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3.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塑胶跑道地坪施工组织技术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塑胶跑道地坪施工组织技术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塑胶跑道地坪施工组织技术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塑胶跑道地坪施工组织技术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塑胶跑道地坪施工组织技术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塑胶跑道地坪施工组织技术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塑胶跑道地坪施工组织技术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塑胶跑道地坪施工组织技术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塑胶跑道地坪施工组织技术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内水沟安装一圈DN40镀锌钢管,八只水阀作为保养场地用水专用水管。

体育场东面及南面设置铁栏杆,栏杆基础为C20素混凝土。

田赛沙坑采用M5混浆MU10机砖砌筑,1:

2水泥砂浆抹面。

球门柱基础砼标号为C20。

田赛各项抵脚板均油白色调和漆两道。

球门柱及球场栏杆均油白色调和漆两道。

塑胶跑道为(素土夯实、200厚级配砂石、100厚碎石、50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30厚细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13mm聚氨酯塑胶面层,混合型)

给水工程:

水源由校内给水干管引来,引入管埋地敷设,埋深0.5m。

球场四周的四周的给水管道安装于沟内,采用C4型管卡固定在支架上,支架采用角钢制作,刷红丹两遍防腐,安装间距为0.3m。

埋地钢管底刷红丹一道,面刷热沥青两道,沟内管道底刷红丹一道,面刷银粉漆两道。

2.3施工现场情况

施工场地已经基本做好三通一平,临时设施布置根据我司多年来的施工经验进行综合考虑布置。

施工供水,施工用电接入点位于运动场西面,供电线路容量和供水线路容量完全可以满足施工需要。

我公司的自有施工机械可以满足施工需要。

材料由我公司自行采购,供货渠道通畅,劳动力能保证施工需用要求。

2.4气候条件

在施工时,应预先了解每天的天气情况,安排好各项施工任务

2.5工程特点

本工程为新建工程,针对工程特点已制定季节施工保证措施。

施工部署

3.1工程总目标

3.1.1质量目标

工程质量全面达到国家标准,确保工程优良。

3.1.2工期目标

全面完成招标文件规定的全部工程工程,总工期60天(日历天)。

3.1.3文明施工管理目标

达到市级“文明工地”水平,按“ISO9000质量体系”模式进行管理,按“工程工程法”组织文明施工。

3.2拟投入本工程质量管理的主要人员、组织机构

工程工程部实行工程经理负责制,以工程经理为主,组成工程经理部,负责该工程的指挥与管理,执行各项国家规范、规程、标准以及本工程工程组织设计,保质、保量完成施工承包合同任务。

工程经理部设工程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质控、计量,各工作人员一律持证上岗。

3.2.1 

施工管理人员职责分工

1、工程经理:

代表工程部对管理处负责,对工程的质量、进度、工期、安全及成本等各项管理负全面责任,负责对外部各单位的联络、协调工程内部工作,全面组织工程部的日常工作,向总指挥和公司汇报工程的各项进展情况。

2、工程技术负责人:

负责工程施工中全部技术管理、质量控制和安全监督工作。

3、施工员和质检员:

负责现场施工技术问题的处理,管理施工图纸设计变更和有关部门技术文件。

负责工程质量的检查,监督验收并做好隐蔽工程的验收记录及工程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4、材料员:

负责物质的计划采购、保养、供应工作。

6、计量支付负责人:

负责工程中的预结算工作。

3.3 

工程测量、实验检测人员及设备

测量工作是工程的"

眼睛"

,测量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一个工程的进度与质量。

测量的基本职责要求要为工程提供及时准确的服务,保证工程定位的准确、并达到设计要求精度。

3.4 

施工准备工作 

一、现场准备

⒈组织检查验收定位基线桩,标高控制点,引测各控制点

⒉清除现场障碍物,搭设临时工棚,安排生活设施;

⒊布置现场道路及材料堆场;

⒋布置现场水源、电源、交通、排水暂设工程;

⒌材料进场组织;

⒍落实班组任务。

二、技术准备

1、领会设计意图、学习设计图纸。

施工前由工程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技术人员,认真学习熟悉设计图纸,发现不明确之处做好记录,向设计人员提出,由设计解答。

进行施工图纸会审,修正图纸中的问题和错误,并清楚落实施工内容及时间要求。

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提交监理进行批准和交底。

2、现场踏勘

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踏勘,把影响施工的建筑物、构筑物、树木等记录下来与业主协商进行处理。

了解现场附近的水源、电源、场地。

3、测量

对业主提供的导线桩、水准点进行复核、校对并进行中线加密、水准点加密、导线桩加固保护等工作。

三、 

运输安排

合理组织好各施工段的工作搭接,可以缩短施工工期,保证工程质量,提高经济效益。

材料均用汽车运到现场。

3.5 

施工机械进、退场计划:

落实前期施工要求的各种数量的机械设备:

压路机1台,自卸汽车6辆,经纬仪1台,水准仪1台,随着工程施工进度配备其他相应机械设备。

3.6 

现场临时供水供电

3.7 

施工用水和施工用电工程具体情况,施工用水、用电与业主联系解决。

施工用水引进采用DN80镀锌给水管,施工现场用水采用DN25~50镀锌给水管。

选用BV-35mm的铜芯线即可满足要求,因而总电源进线为BV-4×

35mm,重复接地进线选用BV-1×

16mm。

本工程施工用电总电源从业主指定位置引入,在引入处设立总配电箱。

施工用电采用三相五线制,因而本工地的所有配电箱、开关箱箱体均要求进行重复接地,各施工机具要进行保护接地,且接地电阻值要求不大于4欧姆,重复接地线为BV-16mm绝缘铜芯线,与机械设备连接的保护接地线为绝缘铜芯线,其截面依据相线截面而定,不小于相线截面的一半,特别是各移动电气工具更要与它做好电气连接。

与机具直接相连的开关均要用漏电保护开关。

3.8工程材料进场计划

1、施工需用的各种材料都能方便的进行采购,材料采购的关键是对材料的需用进行计划采购,做好材料需用计划是保证材料能按时按量供应的前提。

2、工程开工前,工程经理部根据施工进度计划,按月提出合理的材料需用计划,报公司生产科进行材料的计划采购。

3、工程工程施工前,安排专业人员落实各种所需的物资和材料半成品计划,由公司材料部门及现场采购人员负责物资及材料半成品的进场工作。

对于水泥等大型材料要选用质量比较稳定的大厂产品(生产厂家必须是在我司认定的合格供应商中选择,并做好相应的质量检验手续)。

4、 

现场管理人员要按照施工进度计划的要求,事先做好材料及周转材料的进场计划,做到现场材料及周转材料有计划、按次序地进场供应。

5、按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要求,落实工程工程和材料及周转材料进场计划。

主要材料构件进场及需用计划

3.9 

施工顺序安排

1、施工由北向南逐步进行。

2、施工顺序为:

准备工作→土方开挖→塑胶跑道基层→塑胶跑道面层→零星工程→铺设草皮→收尾工作。

其中砌水沟、砂坑、球门柱基础、水沟抹面、砂坑抹面、安装给水管和水阀、预制水沟盖板安装穿插进行施工。

第四部分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4.1施工进度安排原则

①施工进度安排必须满足合同的工期的要求。

②考虑生产的均衡,尽可能使劳动力、机械设备、资金、材料的平衡,尽可能做到工种、工序合理衔接、干扰少、工效高、经济效益好。

③材料的需要量要根据施工进度提前核算和准备,必须保证工程的连续施工,杜绝因材料短缺而出现的窝工现象。

④积极、科学地组织施工,合理安排劳动力,对于可以全面铺开的工作增加劳动力突击抢进度,确保工期计划的顺利执行。

⑤严格按施工进度计划,控制好劳动力、材料、周转材料及机械设备的动态管理,确保时间不滞后。

⑥每天组织工程部各种工种主管人员召开碰头会,解决现在施工中的实际问题,平衡各种关系,工程经理对资金、材料 

及周转材料、机械、施工人员进行全面有计划的安排,以及对现场质量、安全、进度、现场文明施工等进行施工管理部署,使整个施工有条不紊的进行。

⑦每周甲方、乙方、监理单位组成工作协调会解决乙方不能解决的问题,以及理顺生产与施工之间的关系,确保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顺利完成施工任务。

4.2 

材料、周转材料安排措施工程材料是构成工程实体的物资基础,在实施过程中,只有保证材料的供应,才能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否则将影响工程进度、拖延工期。

因此我们必须做好施工预算,备好材料。

特殊材料、半成品和成品提前定货。

制订并执行材料检验制度和保管制度。

我们采用以下措施确保工期完成。

⑴工程工程施工前,安排专业人员落实各种所需的物资和材料半成品计划,由公司材料部门及现场采购人员负责物资及材料半成品的进场工作。

对于钢材、水泥、砖等大型材料要选用质量比较稳定的大厂产品(并做好相应的质量检验手续)。

⑵现场管理人员要按照施工进度计划的要求,事先做好材料及周转材料的进场计划,做到现场材料及周转材料有计划、按次序地进场供应。

⑶制订周密的详细材料进场计划,备足材料,水泥、砂、石等其贮存量应不少于5天的施工需求量,以满足施工进度需要。

⑷按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要求,落实工程工程和材料及周转材料进场计划。

4.3 

机械设备安排措施

⑴按照本工程的施工特点及要求,配备足够的机械设备,提高机械化作业程度。

机械化作业是最有效的施工手段,要加快施工进度,首先要提高机械化作业程度。

⑵工程工程施工前,由公司设备部门根据工程工程经理部的机械设备需用计划的要求,为施工现场提供合格的机械设备,进场的机械设备必须经过试运转检验其性能情况,杜绝伪劣不合格机械设备进入本施工现场使用。

⑶施工现场配备2名机械维修特种人员,定期与不定期对现场的机械设备进行检查、保养工作,保证其完好及正常运转。

4.4劳动力安排措施 

⑴组建强有力的工程领导班子,实行工程法管理。

工程领导班子的个人素质和整体团结性,是工程工程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工程领导班子的好坏决定着工程建设的成败。

因此,本工程中标后,我们将委派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工程经理和工程技术负责人,负责整个工程的工程管理,实际进入工地的负责人员同投标文件相符合,并安排固定管理、质检人员长驻工地,以保证建设过程中施工决策的准确性、及时性和有效性。

这样才不会出现大的失误,少走甚至不走弯路。

⑵劳动队伍的选择

选用具备较好素质的劳动力队伍,对分部分项的特殊工程施工,还需做好施工前的技术培训工作。

⑶按照施工进度计划,并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工程经理部要组织好立体交叉施工、流水作业的劳动力安排,现场施工人员安排连续作业,合理安排工序搭接,且控制好现场劳动力进退工作。

⑷联合体各部门通过加强施工队组对工程工程的质量、安全、进度、现场文明施工等现场管理,使工程工程能保质保量顺利开展工作。

⑸工程经理部每三天组织一次施工队组长参加的工作协调会,解决各施工队组提出的施工问题,并落实各施工队组的下一步的工作安排。

4.5其他措施

1)现场施工用水、用电必须能满足施工需要。

2)施工现场配足劳力、材料、工具、机械设备,以满足施工流水的作业。

3)合理安排各工序、各工种配合穿插,不留施工间歇。

4)确保生产计划的严肃性,狠抓旬、日作业计划落实。

5)严把质量关,一次交验合格率100%,将返工返修缩小到最低程度,压缩工期。

6)提高现场解决问题的效率,对于施工进度障碍问题及时解决。

7)充分利用施工大好季节,合理安排昼夜施工。

8)采取有效成品保护措施,减少返工修补工期。

9)及时组织外定货进场和材料进场工作,现场不出现停工待料现象。

10)每天及时进行现场碰头会,掌握现场情况,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布置第二天重点工作。

11)每周一次工程部班子会,综合进度、质量、安全情况,确保正常施工。

12)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确保工程能顺利进行施工。

13)严抓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避免安全事故和质量事故对工程工期造成影响。

第五部分 

主要工程施工方法5.1 

测量放线

本工程施工测量工作量大,点多线多,标准要求高。

而且测量控制工作有其特别的系统严密性、连续性,来不得半点差错。

在操作过程中,我们成立由2员工程师组成专业测量组,认真钻研图纸,从每个点、每条线开始,扎实控制好局部的标准精度,再进而组织好全局的施测工作,提高施测精度和施测效率。

测点放样前,认真作好内业准备工作,校正仪器设备,拟定施测方案。

现场精心操作,对不符合精度测量成果必须复测,决不马虎了事。

主要采用的仪器设置及工具为:

S3型水准仪和J2经纬仪、水准尺、钢尺、锤球、花杆。

一、水准的控制方法

将建设方移交给施工单位的水准点(高等级水准点,布置在工地附近区域)做为整个工程水准的基点,采取四等水准将高程引测到施工路段的两侧及分隔带内比较合适的地方,设固定的水准点(Ⅱ级点)。

要求该点均布在全线两侧,两点相间以不超出100M为宜,设置在高程桩上。

当进行到施工测量时,就近利用(Ⅱ级点),这样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测量成果的精度。

二、平面控制方法

1.复核所移交控制点是否有误。

2.利用控制点放出中心线上的施工控制点。

5.2 

砌筑工程

1、材料要求及主要机具

①、砖:

有出厂合格证、实验单。

②、水泥:

用3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

③、砂:

中砂,含泥量不大于5%,使用前用5mm孔径的筛子过筛。

④、水:

采用自来水。

2、主要机具:

砂浆搅拌机、磅称、大铲、瓦刀、扁子、托线板、线坠、小白线、卷尺、铁小平尺、皮数杆、小水桶、灰槽、砖夹子、扫帚等。

3、作业条件

①弹出轴线、边线、洞口线,经复核,办理预检手续。

②弹好轴线,根据进场砖的实际规格尺寸,弹出位置线,经验线符合设计要求,办完预检手续。

4、操作工艺

工艺流程:

作业准备→砖浇水→砂浆搅拌(砌砖)→验评

1)砖浇水:

粘土砖必须在砌筑前一天浇水湿润,一般以水浸入砖四边1.5cm为宜,含水率为10%~15%,常温施工不得用干砖;

雨季不得使用含水率达饱和状态的砖砌。

2)砂浆搅拌:

砂浆配合比应采用重量比,计量精度水泥为±

2%,砂、灰膏控制在±

5%以内。

宜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不少于1.5min。

3)砌砖

⑴组砌方法:

砌体采用一顺一丁砌法。

⑵排砖:

按照组砌方式排好首层砖,拉开砖缝,弹好线。

首皮及最上上皮砖砌丁砖,砌筑前应先排砖,且每皮跟线,以保证灰缝平直,厚度均匀。

⑶挂线:

砌一砖厚墙时宜采用外手挂线,可以照顾砖两面平整。

⑷砌砖:

砌砖宜采用一铲灰、一块砖、挤揉的"

三一"

砌砖法,即满铺满挤操作法。

砂浆应搅拌均匀,随拌随用:

水泥砂浆应在初凝之前用完,混合砂浆也应在4小时内用完,不得使用隔夜砂浆。

5.3 

给水工程

施工前熟悉施工图、做好技术交底、备料等工作。

当抹灰进行完毕后,即可进行管道安装。

⑴给水管道安装工艺流程:

安装准备→预制加工→管道安装→管道试压→管道防腐→管道冲洗

⑵给排管道安装:

以施工图为准,紧密配合安装。

⑶所有给水管道的材质必须符合图纸要求,其壁厚均须符合国家标准。

⑷管材选用:

给水管采用热镀锌钢管丝接。

⑸管安装时,在有阀门处需加装活接头,以便日后维修。

要核定不同卫生洁具的给水预留高度和位置。

(6)压实验及清洗:

a、各给水系统管道试压按设计及规范执行。

b、经实验合格后的给水管道,在交付使用前用自来水压力进行清洗,各出水口水色与进水口水色相一致时为合格。

5.5 

塑胶跑道施工

5.5.1 

级配砂石下基层

一、施工工艺流程:

1、对基础进行防水或封底处理,保养24小时后即可摊铺跑道底层,用跑道底材按国标掺25%粒径3-4mm高弹性黑胶粒,搅拌均匀后倒入场地,刮耙刮平,固化保养24小时。

2、全场倒入2mm厚跑道面层材料,刮耙刮平。

然后全场均匀撒下3-5mmEPDM防滑颗粒,24小时后清扫掉未粘牢的EPDM颗粒,之后滚涂或喷涂一层跑道专用面漆。

3、最后按照400M跑道标准划线,施工完毕,验收即可。

二、级配碎石基层具体的施工操作如下:

1)准备工作

1.向驻场监理单位呈报"

基层开工报告单"

,经同意后方可进行基层施工。

2.土基、及其中埋设的沟等隐蔽构筑物,必须经过自检合格,报请驻场监理单位检验,签字认可后,方可铺筑其上面的基层。

3.各种材料进场前,应及早检查其规格和品质,不符合技术要求的不得进场。

材料进场时,应检查其数量,并按施工平面图堆放,而且还应按规定工程对其抽样检查,检查结果报驻场监理单位。

2)、运输和摊铺集料

1.在摊铺段两侧先培土(除挖方道槽外),以控制基层的宽度和度。

2.可用自卸翻斗车运输集料。

装车时,应控制每车料的数量相同。

3.卸料距离应严格控制,通常由专人指挥卸料,避免铺料过多或够。

4.卸料和摊铺通常由远而近全断面摊铺,尽量不留纵缝。

5.应事先通过实验确定集料的松铺系数,人工摊铺混合料时,其摊系数约为1.40~1.50,平地机摊铺混合料时,其松摊系数约为1.25~1.35。

6.检验松铺材料层的厚度,视其是否符合预计要求,必要时,应进行减料或补料工作。

7.未筛分砂石摊铺、平整后,在其较潮湿情况下,向上运送石屑,用平地机并辅以人工将石屑均匀摊铺在碎石层上。

3)、拌和整型

1.拌和采用稳定土拌和机拌和级配砂石,也可采用平地机或多铧犁与圆盘耙相配合进行。

用稳定土拌和机拌和时一般不少于2遍,用平地机一般需6遍。

用多铧犁与缺口圆盘耙相配合,用多铧犁在前面翻拌,圆盘耙在后面拌和,一般需拌2~6遍。

在拌和过程中,用洒水车洒足所需水分。

拌和结束时,混合料的含水量应该均匀,并较最佳含水量大1%左右,没有粗细颗粒离析现象。

2.整型 

用平地机对拌和的混合料进行整平、整型,并用拖拉机、平地机或轮胎压路机在初步整平的基层上快速碾压一遍,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便于找补。

通常整型要1~2次。

4)、碾压

1.整型后,当混合料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应立即用12t以上三轮压路机、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由两侧向中间碾压,直到达到规定的压实度。

2.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基层上"

调头"

或急刹车。

5)、接缝的处理

两作业段的横缝衔接处,应搭接拌和。

第一段拌和后,留5m~8m不进行碾压;

第二段施工时,前段留下的未压部分与第二段一起拌和整平后进行碾压。

应尽量避免纵缝,在必须分两幅铺筑时,纵缝应搭接拌和。

前一幅全宽碾压密实,在后一幅拌和时,应将相邻的前幅边部约30m搭接拌和,整平后一起碾压密实。

5.6.2 

沥青混凝土施工

一、操作工艺

1〕、施工施工准备

a.选购经调查实验合格的材料进行备料,矿料应分类堆放,矿粉必须是石灰岩磨细而成不得受潮,必要时做好矿料堆放场地的硬化处理和场地四周排水设施及搭设矿粉库房或储存罐。

b.做好配合比设计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批,对各种原材料进行符合性检验。

c.在验收合格的基层上恢复中线(底面层施工时)在边线外侧0.3-0.5m处每隔5-10m钉边桩进行水平测量,拉好基准线,画好边线。

d.对下承层进行清扫,底面层施工前二天在基层上洒透层油。

在中底面层上喷洒粘层油。

e.实验段开工前安装好实验仪器和设备,配备好的实验人员报请监理工程师审核。

各层开工前在监理工程师批准的现场备齐全部机械设备进行实验段铺筑,以确定松铺系数、施工工艺、机械配备、人员组织、压实遍数,并检查压实度,沥青含量,矿料级配,沥青混合料马歇尔各项技术指标等。

2〕、沥青混合料的拌和

a.各种集料分类堆放,每个料源均进行实验,按要求的配合比进行配料。

b.设置间歇式具有密封性能及除尘设备,并有检测拌和温度装置的沥青砼拌和站。

c.拌和站设实验室,对沥青砼的原材料的沥青混合料及时进行检测。

d.沥青的加热温度控制在规范规定的范围之内,即150--1700C。

集料的加热温度控制在160--1800C;

温和料的出厂温度控制在140--1650C。

当温和料出厂温度过高废弃。

混合料运至施工现场的温度控制在不低于120--1500C。

e.出厂的混合料须均匀一致,无白花料,无粗细料离析和结块现象,不符要求时废弃。

3〕、混合料的运输

a.根据拌和站的产量、运距合理安排运输车辆。

b.运输车的车箱内保持干净,涂防粘薄膜剂。

运输车配备覆盖棚布以防雨和热量损失。

c.已离析、硬化在运输车箱内的混合料,低于规定铺筑温度或被雨淋的混合料予以废弃。

4〕、混合料的摊铺

a.根据宽度选用1-2台具有自动调节摊铺厚度及找平装置,可加热的振动熨平板,并运行良好的高密度沥青砼摊铺机进行摊铺。

b.底、中、面层采用走线法施工,表面层采用拖杠法施工。

c.摊铺机均匀行驶,行走速度和拌和站产量相匹配,以确保所摊铺路面的均匀不间断地摊铺。

在摊铺过程中不准随意变换速度,尽量避免中途停顿。

d.沥青砼的摊铺温度根据气温变化进行调节。

一般正常施工控制在不低于110-130OC,不超过165OC,在摊铺过程中随时检查并作好记录。

e.开铺前将摊铺机的熨平板进行加热至不低于65OC。

f.采用双机或三机梯进式施工时,相邻两机的间距控制在10-20m。

两幅应有5-10cm宽度的重叠。

g.在摊铺过程中,随时检查摊铺质量,出现离析、边角缺料等现象时人工及时补洒料,换补料。

h.在摊铺过程中随时检查高程及摊铺厚度,并及时通知操作手。

i.摊铺机无法作业的地方,在监理工程师同意后采取人工摊铺施工。

5〕、混合料的压实

a.压路机采用二台-三台双轮双震压路机及2-3台总重量不小于15T胶轮压路机组成。

b.初压:

采用双轮双振压路机静压1-2遍,正常施工情况下,温度应不低于110OC并紧跟摊铺机进行:

复压:

采用胶轮压路机和双轮双振压路机振压等综合碾压4-6遍,碾压温度多控制在80-100OC;

终压:

采用双轮双振压路机静压1-2遍,碾压温度应不低于65OC。

边角部分压路机碾压不到的位置,使用小型振动压路机碾压。

c.碾压顺纵向由低边向高边按规定要求的碾压速度均匀进行。

相邻碾压重叠宽度大于30cm。

d.采用雾状喷水法,以保证沥青混合料碾压过程中不粘轮。

e.不在新铺筑的路面上进行停机,加水、加油活动,以防各种油料、杂质污染路面。

压路机不准停留在温度尚未冷却至自然气温以下已完成的路面上。

f.碾压进行中压路机不得中途停留、转向或制动,压路机每次由两端折回的位置阶梯形随摊铺机向前推进,使折回处不在同一横断面上,振动压路机在已成型的路面上行驶关闭振动。

6〕、接缝处理

a.梯队作业采用热接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