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公开招聘《小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937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942979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7.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公开招聘《小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937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教师公开招聘《小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937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教师公开招聘《小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937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教师公开招聘《小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937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教师公开招聘《小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937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公开招聘《小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937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教师公开招聘《小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937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公开招聘《小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937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公开招聘《小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937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C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对爱岗敬业的要求是: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不得敷衍塞责。

5.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提出的基本理念是()、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

A、学历为先

B、科研为先

C、师德为先

D、经验为先

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提出的基本理念是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

6.《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第五十二条规定,文化部门依法禁止在中学、小学校园周围()米范围内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A、100

B、200

C、500

D、1000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第五十二条规定,文化部门依法禁止在中学、小学校园周围200米范围内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并依法查处接纳未成年人进入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7.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张老师采用画小红花、插小红旗等方式鼓励学生的教育方法是()。

A、陶冶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品德评价法

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的德育方法。

它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

8.学校通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月活动,结合历史课、语文课相关内容及主题团队活动、艺术活动等形式.增强学生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学习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这些教育活动所运用的方式是()。

A、说服教育法

C、实践锻炼法

实践锻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以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方法。

9.小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到电影院看电影,刚进电影院时什么都看不清.这是感觉特性中的()。

A、对比

B、明适应

C、暗适应

D、疲劳

视觉的适应分为暗适应和明适应。

从亮的环境到暗的环境,开始看不到东西,后来逐渐看到了东西.这叫暗适应。

从暗的环境到亮的环境,开始觉得光线刺得眼睛睁不开,很快就习惯了,叫明适应。

1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了德育()的观点。

A、道德认知发展模式

B、价值澄清模式

C、体谅模式

D、集体教育模式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解释为自己不愿承受的事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这句话的意思表达了在考虑问题的时候,要体谅他人的想法。

体谅模式假定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满足这种需要是教育的首要职责。

它以一系列的人际与社会情境问题启发学生的人际意识与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

11.形成正向的教育合力就是要求()相互有机结合。

A、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B、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特殊教育

C、学校教育、特殊教育、社会教育

D、个别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建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网络,将它们整合起来.形成教育的正向合力。

12.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提出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出来的是英国哲学家()。

A、卢梭

B、培根

C、拉伯雷

D、洛克

英国学者培根于1623年发表了《论科学的价值与发展》一文,在对科学的分类中,首次把教育学列为一门独立学科。

1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下列不属于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

A、有组织机构和章程

B、有优秀的教师

C、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D、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十七条规定,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有组织机构和章程;

(二)有合格的教师;

(三)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

(四)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14.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群众性活动

B、小组活动

C、班集体活动

D、个人活动

课外活动有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集体活动三种形式,其中,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小组活动。

15.1903年,在美国出版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尔后又发展成三卷本的《教育心理学大纲》的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1913-1914年,该书又扩充为三卷本的《教育心理学大纲》.

16.总结性教育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

A、了解学生学习基础.准备采取补救措施

B、合理安置学生,考虑区别对待

C、改进学习过程.调整教学方案

D、证明学习已达到的水平,预测在后续教程中成功的可能性

A选项是诊断性评价的目的,B选项是安置性评价的目的,c选项是形成性评价的目的.故选D。

17.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权利,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

A、生存

B、参与

C、隐私

D、受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八条规定,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

18.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包括()。

A、人本主义理论、智能理论、素质教育理论

B、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

C、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合作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

D、人本主义理论、合作学习理论、素质教育理论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多元智能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社会主义教育目的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作为其理论基础。

以加德纳为代表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化的,人的发展具有多种可能性,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而这一思想指导新课改建构全新的课程设计思路。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情境”“协作学习”等对意义建构具有重要作用,同样是新课改的理论基础。

故本题当选B项。

19.教师在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严格按照《宪法》和教育方面的规律、法规以及其他的相关法律、法规,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符合法制化,这就是()。

A、依法执教

B、热爱学生

C、严谨治学

D、爱岗敬业

依法执教指教师在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严格按照《宪法》和教育方面的规律、法规以及其他的相关法律、法规,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符合法制化。

20.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A、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B、心理辅导

C、共青团活动

D、班主任工作

我国中学德育途径是广泛的,其中,基本途径是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21.下列不属于狭义的教育者的是()。

A、学校的教育管理人员

B、专职教师

C、学校聘请的兼职教师

D、家长

狭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狭义的教育者是从事学校教育活动的人,包括学校教师、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加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

22.在利用情绪的ABC理论对网络成瘾青少年进行矫治时,外来的激发性事件A指的是()。

A、上网内容

B、电脑或网络

C、青少年基于电脑或网络所产生的精神活动

D、青少年对网络的依赖信念

艾利斯创立的理性情绪疗法认为,人的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事件本身引起的.而是经历了该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认知、解释与评价所引起的。

这个理论又叫作ABC理论。

A(ActivatingEvents)是外来的激发性生活事件;

B(Beliefsystem)是指个体诱发事件之后相应的信念系统.即他对这一事件的想法、解释和评价;

C(Consequences)是指由B引起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

激发性事件A是引起情绪与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B是引起人的情绪与行为反应的直接原因。

同理.真正引起网瘾的原因是青少年基于电脑或网络

23.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侵害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人身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害的,()。

A、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B、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C、依法承担行政责任

D、依法承担行政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十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侵害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其他法律、法规已规定行政处罚的,从其规定;

造成人身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4.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关系是()。

A、共同性与方向性的关系

B、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C、学校与家长的关系

D、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他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25.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育法律关系为()法律关系。

A、隶属型

B、平权型

C、调整型

D、保护型

平权型教育法律关系是两个具有平等法律地位的教育关系主体之间产生的教育法律关系。

26.长时记忆中的信息编码的主要形式是()。

A、听觉

B、视觉

C、语义

D、图像

长时记忆以意义编码为主,有两种方式,被称为信息的双重编码.即语义编码和表象编码。

其中语义编码是主要的编码形式。

27.班主任在与学生小红谈话时说:

“根据前段时间你的表现,虽然学习成绩并没有取得很大的突破.但是你非常努力,如果你能注意改进一下学习方法,相信你的成绩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班主任对小红所用的评价是()。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结果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

28.在我国,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使用的人物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老子

孟子在《孟子·

尽心上》表达自己对教育的理解: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29.张老师讲授《我爱故乡的杨梅》时,用多媒体播放江南水乡的美景,为学生刻画真实、具体、生动的场景。

其教学方法是()。

A、演示教学法

B、现场教学

C、示范教学法

D、情景教学法

教师采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场景,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属于情景教学法。

30.现代学制最早出现在()。

A、亚洲

B、欧洲

C、中国

D、英国

现代学制最早出现在欧洲,西欧双轨制以英国的双轨制为典型代表。

31.地理老师在黑板上绘制教学地图时,铁路用白色,公路用红色,河流用蓝色,学生便可清晰地将它们区别开来。

该教学所体现的心理效应是感觉()。

A、后像

B、对比

C、适应

D、相互作用

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

白色、红色和蓝色是三种不同的刺激物.作用于学生的视觉器官,能够让学生对这些刺激物进行区分,是感觉对比的现象。

32.教育心理学是一门()。

A、理论性学科

B、应用性学科

C、具有理论性与应用性的学科

D、边缘性学科

教育心理学作为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教育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作为指导教育实践活动的学科又具有极为鲜明的实践性与应用性。

33.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起导向和动力作用的是().

A、德育

B、智慧

C、体育

D、美育

德育是各育的方向,是灵魂,对其他各育起着导向和动力作用.

34.教师义务的实质是教师的职责()。

A、在行为上的体现

B、在意志上的体现

C、在信念上的体现

D、在意识上的体现

教师义务的实质是教师的职责在行为上的体现。

35.在教育目的的问题上,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主张体现了()。

A、社会本位论思想

B、个人本位论思想

C、社会效益论思想

D、教育无目的论思想

社会本位论是在19世纪下半叶产生的,代表人物有孔德、涂尔干、赫尔巴特等。

赫尔巴特等人都是从社会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的,因此把他归为社会本位。

36.倡导以美育代宗教的教育家是()。

A、王国维

B、蔡元培

C、陶行知

D、梁启超

1917年,蔡元培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以美育代宗教说》一文,进一步阐述他的美育思想。

37.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五经”,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下列选项不属于“四书”

的是()。

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春秋》

“四书”包括《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春秋》不属于“四书”。

38.二年级一班在“每月一星”评比活动中,将本月乐于助人的同学的照片张贴在光荣栏上。

这种德育方法属于()。

B、实践指导法

C、陶冶教育法

D、榜样示范法

榜样示范法是用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就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

将“每月一星”评比活动中乐于助人的学生的照片张贴在光荣榜上是树立学习的榜样进行德育教育,属于榜样示范法。

39.测验能够测到预先想测的知识和能力的程度是测验的()。

A、难度

B、信度

C、效度

D、区分度

测验的效度是指测验能够测到预先想测的知识和能力的程度。

40.看电影《西游记》后,在我们头脑中留下的孙悟空形象是()。

A、知觉形象

B、记忆表象

C、创造想象

D、再造想象

通常讲的表象,是记忆表象的简称。

记忆表象是在记忆中保持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如想起朋友的音容笑貌。

记忆表象是在感知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保持在人脑中的过去感知的形象.具有直观形象性特点。

二、多选题

1.以下属于受教育者申诉制度的特征是()。

A、法律性

B、程序性

C、特定性

D、非诉讼性

A,C,D

学生(受教育者)申诉制度具有与教师申诉制度相同的法律性、特定性和非诉讼性的特点。

2.有关终身教育的观点,表述正确的是()。

A、终身教育是个体从小学到大学不间断的学校教育

B、终身教育既包括正规教育.也包括非正规教育

C、终身教育的影响扩展到学习者的私人生活和公众生活的所有方面

D、终身教育求助于学校、家庭、社区、书籍、出版社、剧场等

B,C,D

终身教育是人在一生各阶段当中持续不断地接受各种类型的教育活动。

它既是人一生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同时也是个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综合。

终身教育不仅包括学校教育,也包括各种校外教育。

故A项说法错误。

终身教育既包括正规教育,也包括非正规教育。

故B项说法正确。

终身教育所指的教育并非局限于学校教育。

相反,它的影响扩展到学习者的私人生活和公众生活的所有方面——他的家庭和职业关系,政治、社会活动,业余爱好等。

故C项说法正确。

终身教育求助于各种各样的机构:

学校、学院、大学,同时还有家庭、社区和工作领域、书籍、出版社、剧场

3.学校产生一般要具备的条件有()。

A、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

B、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达到一定程度

C、脑、体劳动的分离

D、教育经验的积累

A,B,C

学校的产生需要具备的条件有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达到一定程度、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分离。

4.主要的教育法律责任包括()。

A、行政法律责任

B、民事法律责任

C、刑事法律责任

D、违宪责任

教育法规定的法律责任根据违法行为性质分为行政法律责任、民事法律责任、刑事法律责任。

5.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例,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网络等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的()。

A、姓名

B、住所

C、照片和图像

D、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

A,B,C,D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网络等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图像以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

6.下列对“发现法”的描述中,正确的有()。

A、布鲁纳为“发现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B、“发现法”一般只用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的情景中

C、“发现法”可完全替代传统的讲授法

D、布鲁纳提出,学生掌握科学结构的最好方法是“发现法”

A,D

布鲁纳提出了发现法,他认为学生掌握科学结构的最好方法是“发现法”。

发现法虽有一定的优点,但不是唯一的教学方法。

必须同其他方法结合一起使用,才能取得良好效果,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讲授法。

发现法适合于那些能引出多种假设、原理.能明确展开的数理学科,并不是对所有学科都有效。

7.下列属于教育现代化的内容是()。

A、教育观念和教学内容现代化

B、教育管理现代化

C、教育条件设备现代化

D、教师素质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包含的主要内容有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思想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学方法现代化、教育手段现代化、教学设施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教师素质现代化等。

8.教育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

A、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B、损害行为必须违法

C、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D、有损害事实

教育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是指行为人承担教育法律责任须具备的标准或必要条件。

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只有具备教育法律责任的归责要件,才被认定为教育法律责任主体,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其构成要件有四点:

(1)有损害事实;

(2)损害行为必须违法;

(3)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4)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9.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学目标应包括()。

A、认知领域

B、情感领域

C、道德领域

D、动作技能领域

A,B,D

1956年,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立足于教育目标的完整性.制定了教育目标分类系统。

他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目标领域。

10.在教育发展过程中,针对传统教育中学校教育与儿童现实生活经验相割裂的问题.杜威提出的观点有()。

A、从做中学

B、回归教育

C、教育即生活

D、学校即社会

杜威的理论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他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强调“从做中学”,要求以活动性、经验性的主动作业取代传统的书本式教材的统治地位。

11.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是()。

A、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

B、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人格健全发展

C、对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和补充

D、建立新观念并获得正向的情绪效果

学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第一,心理健康教育是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

第二,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

第三.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

12.美国人华虚朋于1919年在芝加哥市文纳特卡镇公立学校实行的教学组织形式被称为“文纳特卡制”.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