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支撑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916268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8.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板支撑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模板支撑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模板支撑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模板支撑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模板支撑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板支撑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模板支撑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板支撑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模板支撑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工程名称:

兰桥雅居二期拆迁安置房09#、10#编号:

A3.1--

致:

江苏省建院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监理单位)

兹报验:

□1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分部(子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3模板支撑安装方案特殊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4施工用大型机械设备

□5/

本次申报内容系第1次申报,申报内容项目经理部/公司技术负责人已批准

附件: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承包单位项目经理部(章):

项目经理:

项目监理机构签

收人姓名及时间

承包单位签收人

姓名及时间

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

专业监理工程师:

总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

项目监理机构(章):

总监理工程师:

注:

承包单位项目经理部应提前7日提出本报审表。

取江苏省建设厅监制

兰桥雅居二期拆迁安置房09#、10#幢梁板支架

搭设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简介

兰桥雅居二期拆迁安置房09#、10#位于浦口经济开发区丹桂路旁,总建筑面积约33439.24m2。

该工程09#幢楼为框剪18层,建筑面积为26549.7m2,建筑高度为54.25m,首层楼层高度为4.2m,二层楼层高度为3.2m,标准层楼层高度为2.9m;

10#为框剪11层,建筑面积为6889.54m2,建筑高度为33.09m,层高均为2.9m。

二、模板支撑体系的选择

由于09#首层梁板净高较大、支撑高度较高,砼板厚自重大,再加之混凝土浇筑采用泵送施工,其脉冲水平推力会引起过载和侧压力,这对模板的支撑体系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因此,如何保证大高度、厚重量混凝土的模板支架在浇筑过程中的稳定和安全性,是实施施工的关键。

为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该层模板支撑系统按照高支模系统进行搭设、验算和验收。

通过理论分析和经验比对,我们决定采用扣件式落地钢管脚手架进行满堂搭设,其具有平面布置灵活、架设快速、可形成纵横牵通整体体好等特点。

框架梁采用搭设梁底承重支架并与楼板支撑架连接成一体的方法施工。

梁板底模用50×

100mm木方夹φ48×

3mm钢管作为搁栅,用18mm厚木胶合板作为面板。

梁侧模用18mm厚木胶合板作为面板,用50×

100mm木方夹φ48×

3钢管作为背肋。

施工时地下室部分的支撑必须在首层梁板施工完毕、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并经现场监理工程师确认后方可拆除。

三、模板支撑体系搭设尺寸

本工程模板支撑搭设结构尺寸应严格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BJ130-2001)、宁建工字〔2007〕32号文“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建筑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若干规定(试行)》的通知”及本工程施工图纸和相关施工规范的要求进行设计、验算、搭设和验收。

其中:

楼板支撑立杆横向间距为1000mm,纵向间距亦为800mm;

梁支撑立杆进行加密设置,其底面增加1道承重立杆与侧面立杆纵距为800mm,横距为325mm(其它梁两侧立杆距梁边距离应控制在200mm)。

梁、板纵横向水平杆步距第一步按1500mm设置,第二步、第三步、均按1350mm设置;

扫地杆离地200mm,纵横向均拉结连通;

在梁底木楞下面沿梁纵向每隔400mm设一道横向水平钢管组成承重背肋,板底支撑方木间距为350mm;

支架内部和外立面均应设置剪刀撑,与地面的夹角控制在45度左右,以形成稳定的模板支撑体系。

四、模板支架主要材料选择及技术要求

1.材料选择

(1)模板:

面板采用十一夹板,厚度必须达到18mm以上,以确保模板的强度和刚度。

(2)搁栅:

为50×

100mm优质木方。

不得使用霉变起壳、断裂的木材。

(3)钢管:

采用φ48×

3mm钢管,其材质必须符合现行国家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中规定的3号普通钢管,其质量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

钢管端部应平整,内外表面应光滑,不得有影响使用的变形、裂缝、严重锈蚀等缺陷,不得有超过0.35mm的划痕、刮伤、焊接错位焊伤和结疤。

每根钢管的最大重量不大于25Kg。

(4)扣件:

所有扣件应经常先检查,不应有裂纹、气孔,也不应有疏松、砂眼或其影响使用性能的铸造缺陷。

扣件、螺栓、螺丝,金属配制必须符合国标,并必须有质保单和合格证。

扣件与钢管的贴合面应接触良好,扣件夹紧钢管时,开口处最小距离应小于5mm,扣件的活动部位应使其转动灵活,旋转扣件的两个旋转面间隙小于1mm。

扣件螺栓的拧紧力矩应达40~65N•mm,可锻铸铁扣件不得损坏。

对重复使用的扣件应及时检查,有裂缝、变形的扣件严禁使用,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

2.材料的技术参数

(1)φ48×

3mm钢管:

截面抵抗矩W=5080N/mm2,〔f〕=205N/mm2,弹性模量E=2.06×

105N/mm2,截面惯性距I=12.19×

105mm4,钢管自重:

R=3.84㎏/m,回转半径i=15.78mm,截面积A=489mm2。

(2)18mm厚木胶合板模板:

每延米抗弯设计强度fm=30N/mm2,抗剪设计强度[τ]=1.2N/mm2,抗弯强度[σw]=11N/mm2,弹性模量E=0.90×

104N/mm2。

每米宽板带惯性矩为I=486000mm4,截面抵抗矩为W=54000mm3。

(3)50×

100mm木方:

抗弯设计强度[σw]=13N/mm2,抗剪设计强度[τ]=1.5N/mm2,弹性模量E=9000N/mm2,惯性矩为I=4166667mm4,截面抵抗矩为W=83333mm3。

(4)支架主要采用直角扣件,旋转扣件和对接扣件三种,单个扣件抗滑移承载力按6KN。

五、模板支撑施工工艺

1.工艺流程设计

底模支架顺序:

做好搭设前的准备工作→按支撑施工图放线→放置扫地杆→逐根拉立杆并随即与扫地杆扣牢→安装水平杆(纵横牵通)→加设剪刀撑→初步校正立杆及水平杆标高→施工班组自检→项目部专项检查→验收合格→下道工序施工。

2.构造要求

(1)根据规范要求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离地高度200mm。

(2)由于施工中产生的冲击荷载较大,当竖向支撑由扣件式钢管脚手组成时,要求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排列要整齐、顺直,并要及时安设置好纵横向水平拉杆、剪刀撑等。

(3)支撑系统纵横向应设置足够的剪刀撑。

(4)在顶板支撑体系四周应加设斜支撑,以避免出现混凝土浇筑到一半时,顶板向某一方向倾斜的现象。

(5)支撑体系完成后必须采用测力扳手对每个扣件的螺母扭矩进行实际测量,待逐个符合规范要求后方能进行上部模板的铺设。

3.支撑体系的搭设施工控制

(1)支撑排架:

重点注意排架立杆必须上下对齐,以利荷截的垂直传递。

(2)剪刀撑的接头只能搭接,不准使用接头扣件承接,接头处的扣件不能少于2只;

斜撑与地面的夹角控制在45°

左右。

(3)排架的扣件必须合理使用,十字扣和转向扣不能混用。

立杆连接时要对接;

搭接时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000mm且不能少于2个扣件。

不管采用任何一种扣件,每个螺母都必须拧紧(其扭矩为40~65N·

m),特别是梁底的小横杆,绝对不能疏忽,整个排架搭设成整体后,必须对立杆下脚作全面检查,并做好记录。

六、模板支撑验算

1.梁模钢管支撑架验算

(1)荷载取值

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中的有关规定,模板及其支架的设计应考虑以下各种荷载:

1)梁下模板自重标准值:

0.5KN/m2;

2)新浇混凝土自重准值:

24KN/m3;

3)梁钢筋自重标准值按梁实际钢筋用量计:

2.0KN/m2;

4)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

2.5KN/m2(计算模板及楞木时)。

其中1)、2)、3)项属于自重静荷载,其荷载分项系数取1.2;

4)项属于施工活荷载,其分项系数取1.4。

(2)所用材料力学性能:

1)梁底模板采用18mm厚胶合板,有关力学计算参数如下:

弹性模量E=0.9×

104N/mm2,抗弯强度[σw]=11N/mm2,抗剪强度[τ]=1.2N/mm2,

2)50mm×

100mm木方有关力学计算参数如下:

104N/mm2,抗弯强度[σw]=13N/mm2,抗剪强度[τ]=1.5N/mm2。

(3)模板复核验算:

梁截面尺寸为250mm×

450mm,跨度为4.0m左右不等。

1)底板承受荷载:

梁下模板自重标准值:

q1=0.5KN/m2

新浇混凝土自重:

q2=24×

0.45=10.8KN/m2

梁钢筋自重标准值:

q3=2.0KN/m2

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q4=2.5KN/m2

计算荷载总值:

q=1.2×

(q1+q2+q3)+1.4×

q4=19.46KN/m2

2)梁底板强度验算:

Mmax=0.107ql2=0.107×

19.46×

0.252=0.13KN·

m

σ=M/W=0.13×

106/(1/6×

1000×

182)=2.41N/mm2<[σw]=11N/mm2

满足要求。

3)梁底板剪应力验算:

Vmax=0.617ql=0.617×

0.25=3.0KN

τmax=3V/(2bh)=3×

3.0×

103/(2×

18)=0.25<[τ]=1.2N/mm2

4)梁底板挠度验算:

(不考虑振动荷载)

q=(0.5+10.8+2.0)×

1.2×

1.0=15.96KN/m

W=Kfql4/(100EI)=0.632×

15.96×

2504/(100×

103×

12-1×

183)=0.09mm<[L/250]=125/250=0.5mm

(4)梁下直接支承模板的纵向木枋验算:

1)强度验算:

q=19.46×

0.4=7.784KN/m

Mmax=0.1ql2=0.1×

7.784×

0.42=0.125KN·

σ=M/W=0.125×

50×

1002)=0.15N/mm2<[σw]=13N/mm2

2)剪应力验算:

Vmax=0.617ql=0.617×

0.4=1.921KN

1.921×

100)=0.576<[τ]=1.5N/mm2

3)挠度验算:

q=15.96×

0.40=6.384KN/m

6.384×

4004/(100×

1003)=0.028mm

<[L/250]=600/250=2.4mm

(5)排架立杆验算:

梁下排架立杆间距与梁下木枋间距对应搭设,保证木枋的荷载传递至排架立杆的周边200mm范围内,使荷载能有效传递,设计排架的步距为1.45m,则:

1)强度验算

σ=N/A=19.46×

0.8×

0.35×

103/(4.89×

102)=5.45×

102)=11.15N/mm2<215N/mm2

2)稳定性验算

钢管回转半径i=15.78mm,截面积A=489mm2,Lh=1.45m

λ=Lh/i=1450/15.78=91.89,查表得ψ=0.508

σ=N/(ψA)=19.46×

103/(0.508×

4.89×

102)=21.94N/mm2<[f]=205N/mm2

3)扣件抗滑移验算

每个节点为单扣件,抗滑移力为6KN/个

N=19.46×

0.35KN=5.45KN<6KN满足要求。

2.楼板模板钢管支撑架验算

09#模板支架首层搭设高度为4m,二层为3m,标准层为2.7m,10#搭设高度均为2.7m,搭设尺寸为:

立杆的纵距b=0.80m,立杆的横距l=1.00m,立杆的步距h=1.35m。

如下图所示。

(H=4m,b=800mm,D=180mm,a=100mm,h=1350mm)。

图楼板支撑架立面简图

图楼板支撑架立杆稳定性荷载计算单元

木方按照简支梁计算,方木的截面力学参数为:

本算例中,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5.00×

10.00×

10.00/6=83.33cm3;

I=5.00×

10.00/12=416.67cm4;

方木楞计算简图

(1)荷载的计算:

①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

q1=24.0×

0.18×

0.35=1.51kN/m

②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

q2=1.80×

0.35=0.63kN/m

③梁钢筋自重标准值按梁实际钢筋用量计:

1.2KN/m2;

q3=1.20×

0.35=0.42kN/m

④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P1=2.5×

0.80×

0.35=0.735kN

其中1)、2)、3)项属于自重静荷载,其荷载分项系数取1.2;

(2)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如下:

Plql2

Mmax=+

48

均布荷载q=1.2×

1.51+1.2×

0.63+1.2×

0.42=3.07kN/m

集中荷载P=1.4×

0.735=1.03kN

最大弯矩M=1.03×

0.8/4+3.07×

0.8/8=0.452kN·

最大支座力N=1.03/2+3.07×

0.8/2=1.743kN

截面应力σ=0.452×

106/83333.3=0.542N/mm2<木方抗弯强度[σw]=13N/mm2,

(3)抗剪计算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Q=q·

l/2+P/2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3Q/2bh<[T]

其中最大剪力Q=3.07×

0.80/2+1.03/2=1.743kN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T=3×

1743/(2×

100)=0.523N/mm2<木方截面抗剪强度[τ]=1.2N/mm2,

方木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4)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计算公式如下:

Pl35ql4

Vmax=+

48EI384EI

均布荷载q=1.51+0.63+0.42=2.56kN/m

集中荷载P=1.03kN

最大变形V=1030×

8003/(48×

9000.0×

4166666.8)+5×

2.56×

8004/(384×

4166666.8)=0.657mm,

木方的最大挠度小于[L/250]=800/250=3.2mm,满足要求。

(5)钢管强度验算

σ=N/A=〔1.2×

(24×

0.18+1.8×

1.0+1.2×

0.18)+1.4×

2.5〕

×

102)

=7104/(4.89×

=14.53N/mm2<[f]=205N/mm2,

(6)单根钢管立杆局部稳定验算

选用φ48×

3普通脚手钢管

截面积A=489mm2回转半径i=15.78mm

截面惯性距I=12.19×

105mm4截面抵抗距:

W=5.08×

103mm3

自重:

R=3.84㎏/m强度设计值:

[f]=205N/mm2

主要采用直角扣件,旋转扣件和对接扣件三种,抗滑移按6KN验算。

单根钢管立杆局部稳定验算按下列公式计算

N1/ψ1A1+σm≤KAKHf(2-1)

式中N1—单根立杆轴向压力,N1=∑N/n=7.1/4=1.775KN,

KH—高度调正系数,由于支架立杆总高度为H=6.05m<25m,查表取KH=0.85;

KA—安全拆减系数,立杆采用单根钢管取KA=0.7,截面面积A1=489mm2;

ψ1—集中荷载增大系数,由钢结构设计规范查得取ψ1=0.35;

σm—操作层处水平杆对立杆偏心传力产生的附加应力,查表取σm=35N/mm2;

f—钢材抗压强度设计值查表,得f=205N/mm2。

将N1、ψ1、A1、σm、KA、KH、f代入公式(2-1),则:

N1/ψ1A1+σm=1775/(0.35×

489)+35

=45.37N/mm2

KAKHf=0.7×

0.85×

205

=121.98N/mm2>N1/ψ1A1+σm=45.37N/mm2

满足公式(2-1)要求,故安全。

(7)钢管支架支撑系统整体稳定验算

按下列公式计算

N/ψA≤KAKHf(2-2)

式中N—压杆的轴心压力,前已计算出N=7.1KN;

ψ—格构式压杆整体稳定系数,由表查取ψ=0.35;

A—脚手架立杆截总面积之和,A=489×

4;

KA—立杆截面调正系数,取KA=0.7;

KH—立杆高度调正系数,总高度小于25米,取KH=0.85;

f—钢材抗压强度设计值,按f=205N/mm2。

将N、ψ、A、KA、KH、f代入公式(2-2),则:

N/ψA=7100/(0.35×

489×

4)

=10.37N/mm2

=121.98N/mm2>N/ψA=10.37N/mm2

满足公式(2-2)要求,故安全。

七、梁、板模板支撑施工管理要求

1.模板支架的构造要求

(1)立杆之间必须按步距满设双向水平杆,确保两方向均有足够的设计刚度;

(2)梁和楼板荷载相差较大时,可以采用不同的立杆间距,但只宜在一个方向能变距、而另一个方向不变。

(3)支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楼地上表面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

横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4)立杆必须根据图纸由施工员、木工组长准确计算其高度,确保无误。

立杆的接长除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相邻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3步距。

2)水平杆的立杆在支模顶层杆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000mm,应采用不小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

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3)纵横向水平杆应按满堂架的要求搭设,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4)支模架不能和外架连按在一起,更不能以外架作为支模架使用,支模架应有独立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5)模板支架的施工和验收,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进行施工和验收。

6)梁模板支架立杆应设在梁模板中心点或对称中心线处,其偏心距不应大于25mm。

7)满堂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四排支架,立杆应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剪刀撑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柱上,旋转扣件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

8)支架两端与中间,每4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

(5)模板支撑系统搭设完毕,必须经项目部技术、安全人员及现场监理共同进行检查验收,确认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发现不符要求处,必须立即进行整修,确保混凝土浇筑时支模系统不位移、不变形、不失稳。

检查的主要内容有:

1)按专项方案检查支撑钢管立杆的位置、纵横距、垂直度及大梁立杆下垫板、木楞等。

2)检查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的位置及扣件的紧固程度。

3)检查立杆上端小横杆与大横杆的搁置间距,木方长度、摆放是否偏位等。

4)检查是否有损伤钢管、扣件。

2.混凝土浇筑施工要求

(1)精心设计混凝土浇筑方案,确保模板支架施工过程中均衡受载;

(2)严格控制实际施工荷载不得超过设计荷载,对出现的超过最大荷载要有相应的控制措施,钢筋等材料不能在支架上方堆放;

(3)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对模板支撑架体进行变形观测、检查支架和支承情况。

模板支撑系统修整人员要紧跟班混凝土浇筑进度,不断检查立杆有无移动、偏斜、上浮和下沉现象,检查水平杆、剪刀撑扣件连接有无松动,发现问题立即修复。

浇筑过程中,若发现支模系统出现下沉、失稳、松动、变形等异常情况,必须立即通知施工值班负责人,立即停止浇筑作业,并在确认架体不会倒塌后马上派人进行加固修复、加固,待完全修复并经验收确认同意后再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

(4)对梁底和板底扣件由专人进行紧固,以保证扳手用力基本均衡一致。

3.安全技术措施

(1)模板支架搭设前,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和施工方案的要求对搭设和使用人员进行技术和安全作业要求的书面交底。

(2)模板支架用φ48×

3mm钢管,钢管材质必须符合现行国家直缝焊接钢管(GB/T13793)中规定的3号普通钢管,其质量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

扣件式钢管支模架采用可锻铸铁制作的扣件,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

支模架采用的扣件,在螺栓拧紧扭力短达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

100mm木方进场必须进行材质的验收。

弯曲大的、变形严重的不能使用,尤其是有节和断裂的不能用于模板支架中的梁底和板底。

(3)搭设、拆除支架的工人必须经培训、考核,取得安全操作证并经体检合格,方可上岗。

(4)操作层(楼层)上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不得在脚手架支撑上集中堆放模板、木方、钢筋等物件。

(5)模板支架搭设完毕后应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

(6)在顶架搭设过程中要实行严格的监控,由专职施工员进行现场指挥监督,随时纠正可能出现的质量安全隐患。

搭设前要进行班前安全技术交底,搭设完毕后要进行自检,若发现有松动、倾斜、弯曲、不牢固等现象,必须及时进行整改,整改有困难的,要有可行的加固方案方可施工。

(7)在浇筑梁板砼过程中,支架下面要安装照明灯,在安全员的监督下,派木工进行巡查,负责检查模板、支顶,若发现异常,立即停止浇筑砼,并及时组织人员进行加固处理,保证浇筑工作正常进行。

泵送砼时,应随浇、随捣、随平整,砼不得堆积在泵送管道出口处。

(8)脚手架支撑在使用过程中,严禁拆除任何杆件或零配件,如防碍作业需拆除个别钢管时,需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同意并采取可靠措施后方可拆除,作业完成后,马上复原。

(9)施工现场带电线路,如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