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支梁静载试验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914524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2.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支梁静载试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简支梁静载试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简支梁静载试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简支梁静载试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简支梁静载试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简支梁静载试验Word文档格式.docx

《简支梁静载试验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支梁静载试验Word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简支梁静载试验Word文档格式.docx

7

测力计(200N)

分度值4N

8

记录文件夹

6个

9

百分表(量程30mm)

6块

最小分度值0.05mm

10

磁性表座

11

普通放大镜(10倍)

直径50mm

12

刻度放大镜(10倍)

2块

最小分度值0.02mm

13

红蓝铅笔

10支

14

喊话器

1个

15

秒表

16

梯子

三、简支梁静载试验时间:

在梁体砼承受全部预应力30天后进展,以使试验时外加荷载在跨中最下层预应力筋中所产生的最大应力不超过弹性极限。

缺乏30天时由设计方检算确定。

四、千斤顶、主油表的校验

4.1试验前必须将千斤顶和油表匹配,并在不低于三级的试验机上进展标定。

其校验方法是:

将试验机油门封闭,然后向千斤顶充油,用千斤顶顶压力机的方式分级加载进展校正,重复三次,取匹配油压表上的读数平均值,按规定格式记录,并计算出千斤顶的校验回归方程。

线性回归系数不小于0.999,并根据加载等级计算各级荷载下的表示值,各级荷载下应以压力表的表盘整读数〔MPa〕对应压力机的表盘读数〔kN〕。

4.2分级加载的吨位不得大于最大控制荷载的10%,加载速度不大于3kN/s,标定荷载不小于加载最大值的1.1倍,且持荷10min。

4.3千斤顶与油表匹配后的最大测读误差不得超过最大控制荷载的0.5%。

千斤顶的校正系数不得大于1.05。

五、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5.1梁两端支座的相对高差不大于10mm,同一支座两侧或同一端支座高差不大于2mm;

5.2在试验台纵向中心线上,标出与待试验梁支座中心线相符的位置,再安装支座,支座底下用砂垫平。

5.3试验梁移入台座对中后,在梁顶标出腹板中心线作为梁体加载中心线,并根据加载点的布置要求标出加载点位置,安装加力架。

5.4每一个加载点用砂垫平,上盖钢板,用水平尺量靠水平后,再安放千斤顶,千斤顶与加力横梁底的接触面加垫石棉垫。

5.5千斤顶中心与梁顶加载中心线纵横向位置偏差均不大于10mm,各千斤顶中心与加力架横梁中心纵横向偏差均不大于10mm。

5.6试验梁加载前应将梁体外表清理干净,特别是梁体下翼缘,必要时应以清水洗净。

然后采用10倍放大镜对梁体跨中两侧1/2跨度X围内的下缘和梁底面进展外观检查,对初始裂缝〔外表收缩裂纹和外表损伤裂缝〕及局部缺陷用蓝色铅笔详细描出。

此时如发现梁体已存在裂纹,应经研究,确认为允许裂纹且在允许宽度以内,并以蓝色铅笔标出,以便区别。

5.7在支座中心、跨中设置挠度观测点。

六、加载计算方法

6.1荷载采用对称布置,根据加载图式计算a值:

对于32m梁等效集中荷载采用五点加载,跨中设一集中荷载,其余在其左右对称布置,各荷载纵向间距均为4m,横向每排采用3点加载如图1。

图1加载图式

n

跨中弯矩:

M=R×

L/2-ΣP×

XiM=P*a得出a=M/P

i=1

式中:

R-支点反力,kN;

L-计算跨度,m;

P-各加载点所施加的荷载,kN;

Xi-各加载点至跨中距离,m;

a-相关系数〔等效力臂〕,m。

6.2计算未完成的应力损失值:

△σs=(1-η1)σL6+(1-η2)σL5

式中:

σL6、σL5-分别为砼收缩X变与钢筋松弛应力损失值,MPa;

η1、η2-分别为砼收缩X变与钢筋松弛应力损失完成率。

6.3计算未完成应力损失的补偿弯矩△Ms:

〔kN·

m)

△Ms=△σs*Ay(Wo/Ao+eo)*1000

Ay-跨中截面预应力钢筋截面面积,m2;

Wo-对跨中截面下边缘换算截面抵抗矩,m3;

Ao-跨中换算截面面积,m2;

eo-预应力合力中心至换算截面重心轴的距离,m。

6.4计算基数级荷载跨中弯矩:

当防水层已铺设时:

Mka=Md*kq/kp+△Ms-Ms

当防水层未铺设时:

Mka=Md*kq/kp+△Ms-Ms+Mf*kq/kp

Md-道碴线路设备质量对跨中弯矩,kN·

m;

Ms-加载设备质量对跨中弯矩,kN·

Mf-防水层质量对跨中弯矩,kN·

m。

6.5计算基数级荷载:

Pka=Mka/a〔kN〕

6.6计算各加载级下跨中弯矩:

Mk=k(Mz+Md+Mh+Mf)*kq/kp+△Ms-Mz*kq/kp-Mf*kq/kp-Ms

Mk=k(Mz+Md+Mh+Mf)*kq/kp+△Ms-Mz*kq/kp-Ms

Mh-活载对跨中弯矩,kN·

Mz-梁体质量对跨中弯矩,kN·

k-加载系数。

6.7计算各加载级之荷载值:

Pk=Mk/a〔kN〕

6.8计算静活载系数:

kb=[Mh/(1+u)+Mz+Md+Mf]/(Mz+Md+Mh+Mf)

1+u-动力系数。

6.9计算静活载级下的跨中弯矩:

Mkb按第6条之公式以kb代替k求之,或用下式求出:

Mkb=Mh/(1+u)+Mka

6.10计算静活载级荷载:

Pkb=Mkb/a

七、加载程序(以无声屏障32m直线梁为例)

7.1、静载试验的加载分两个循环进展。

以加载系数K表示加载等级,加载系数K是加载试验中梁体跨中承受的弯矩与设计弯矩之比。

试验准备工作完毕后梁体承受的荷载状态为初始状态;

基数级下梁体承受的弯矩指梁体质量与二期恒载质量对跨中弯矩之和。

全预应力梁各循环的加载等级:

①、第一加载循环

初始状态→基数级(3min)→0.80(3min)→静活载级(3min)→1.0(20min)→静活载级(1min)→基数级(1min)→初始状态〔10min〕。

②、第二加载循环

初始状态→基数级(3min)→0.80(3min)→静活载级(3min)→1.0(5min)→1.05(5min)→1.10(5min)→1.15(5min)→1.20(20min)→1.10(1min)→静活载级(1min)→基数级(1min)→初始状态。

当在第二加载循环中不能判断是否已出现受力裂缝时,应进展受力裂缝验证加载。

验证加载从第二加载循环卸载至静活载级后开场。

验证加载:

静活载级(5min)→1.0(5min)→1.05(5min)→1.10(5min)→1.15(5min)→1.20(5min)→1.10(1min)→静活载级(1min)→基数级(1min)→初始状态。

7.2加荷和卸载均不宜过快。

加载速度应不超过3kN/s。

7.3在规定持荷时间内,加载人员应密切注意油压变化,并随时予以调整。

7.4千斤顶加载时,只允许由低向高加压到达加载值。

不允许以油压超过某规定加载值后再减少油压方法到达规定加载值进展试验,因油压千斤顶有反向摩阻,会产生虚假加载值。

7.5加载过程中,假设发生油顶漏油,迫使停顿加载或需要更换设备,均须按上述卸载程序分级卸载到零,然后进展处理。

再按上述加载程序要求,重新进展试验。

7.6梁体不宜在荷载情况下保持过长时间,加载程序应一次连续完成。

在规定持荷时间内,负责加载及油压测读人员不得离开岗位,应密切注意油压变化,精心操作。

7.7加载或卸载时,千斤顶保持同步。

7.8试验中应详细作好各项资料记录。

对试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更要仔细记录,以便分析处理。

八、试验结果的计算、验证及评定

8.1每级加载后均应测量梁体两侧各点竖向位移变化,以同一截面的两侧平均值作为相应截面的竖向位移量或支座沉降量。

以跨中截面的竖向位移量减去支座沉降量即为该级荷载下的跨中实测竖向挠度值。

实测静活载挠度值为静活载级下实测挠度减去基数级下实测挠度〔f实测〕,修正后的实测静活载挠度为实际静活载挠度〔f实际〕。

第二循环静活载作用下,实际静活载挠度合格评定标准:

f实际=ψf实测≤f设计×

1.05。

8.2受力裂缝的验证及开裂荷载等级的判定

当梁体在某级荷载下或加载过程中,由梁体下翼缘侧面延至底部边角或直接在梁底部边角、梁底面上出现的受力裂缝〔即判定裂缝〕,应经过验证,才能判定梁体是否开裂。

8.2.1当在某荷载等级下〔最大荷载等级除外〕的持荷时间内,梁体在下缘侧面、底部边角、梁底面发现受力裂缝,按加载程序规定加至后一级荷载后,受力裂缝延长扩展或在上述区域又发现新的受力裂缝,即判定该加载等级与前一级加载等级的平均加载等级为抗裂等级,全预应力梁抗裂不合格。

8.2.2当在某荷载等级加载至后一级荷载等级的过程中,梁体在下缘侧面、底部边角、梁底面发现受力裂缝,按加载程序规定加至后一级荷载等级后,受力裂缝延长扩展或在上述区域又发现新的受力裂缝,即判定该加载等级为抗裂等级,全预应力梁抗裂不合格。

8.2.3当在最大加载等级的持荷时间内,梁体下缘底面发现受力裂缝或下缘侧面受力裂缝延伸至梁底边,在持荷20min后,对全预应力梁分级卸载至静活载级,按重复开裂验证循环重新加载至K=1.20级,如裂缝在卸载至静活载级后闭合,重新加载至最大加载等级级过程中裂缝X开,即评定该加载等级为抗裂等级,全预应力梁抗裂不合格。

昌九城际铁路铁路有碴轨道双线简支箱梁静载试验数据

图号

通桥(2007)2224-Ⅰ

跨度

L=31.5m

有无声屏障

无声屏障

有声屏障

梁别

曲线

直线

抗裂平安系数Kf

1.35

1.37

1.32

静活载挠跨比f/L

1/3706

挠度

8.3试验结果评定标准

8.3.1梁体在K=1.20级荷载作用下,梁体下缘底面未发现受力裂缝或下缘侧面(包括倒角、圆弧过渡段)的受力裂缝未延伸至梁底边,且在静活载作用下的挠度合格,那么判定为静载试验合格。

8.3.2假设静载试验不合格,允许加倍试验。

两孔试验梁抗裂、挠度试验结果均合格,仍可判定静载试验合格〔首孔梁除外〕;

假设试验结果仍有不合格项,那么应对本批梁逐孔试验,其中合格者可出场铺架。

九、静载试验记录和试验报告

9.1、试验记录(附表2)的主要工程包括:

a.试验梁、支座、试验装备、设备、仪器安装记录;

b.千斤顶与油压表配套标定记录;

c.各级加载数据及加载时间记录;

d.支座沉降和跨中竖向位移测量及挠度记录;

e.裂缝部位、裂缝宽度与荷载等级关系的记录。

9.2、静载弯曲试验报告(附表3)。

9.3、静载弯曲试验报告主要内容包括:

a.检验单位和受检企业名称;

d.受检产品型号和规格;

c.检验类别;

d.检验日期;

e.检验工程和检验依据;

f.抽样方法和抽样数量;

g.试验设备和器具、仪表;

h.加载图式和加载程序;

i.检验结果、评定标准和检验结论;

j.检验报告审批签章。

9.4、平安及防护措施

9.4.1、吊梁应有专人指挥,按规X操作,注意平安;

吊装千斤顶时梁下严禁站人。

9.4.2、高压油路和电路应符合有关要求。

9.4.3、试验梁在必要时应设防风、防倾支护。

9.4.4、仪器、仪表和电器应有防雨、防晒条件。

附表.1未完成的应力损失Δσs计算用系数η1和η2

时间

〔d〕

混凝土收缩、X变应力损失σL6

的完成率η1〔%〕

钢筋松弛应力损失σL5

的完成率η2〔%〕

0.50

0.33

〔用内插法计算〕

20

0.37

30

0.40

40

0.43

1.00

60

90

0.60

180

0.75

365

0.85

1095

注:

表中“时间〞为力筋与混凝土同时〔后X梁〕施加预应力至静载试验的天数。

附表2静载试验挠度记录表

试验梁号

设计图号

通桥〔2007〕2224-I

31.5

试验日期

量测仪表

百分表

梁内外侧

阶段

第一循环

第二循环

加载级别

初始状态

Ka

0.80

Kb

1.05

1.10

1.15

1.20

加载值(kN)

0.00

865.05

1007.77

1376.51

1788.78

1887.96

2021.83

2143.69

2271.55

2399.4

XX端支点△0

跨中fL/2

XX端支点△L

挠度值

附注

1.每个循环每侧挠度计算:

静活载级挠度值减基数级挠度值再减去两端支座沉陷量的平均值;

2.静活载及基数级的挠度测量值为持荷3min的测量值;

制造工厂

中铁四局集团XX昌九城际铁路永修制梁场

操作

记录

计算

复核

附表3预应力混凝土梁静载试验报告表

灌注日期

设计混凝土强度(MPa)

C50

X拉日期

终X混凝土强度(MPa)

设计平安抗裂系数Kf

梁体混凝土28天强度(MPa)

设计挠跨比f/L

L/1500

检验类别

出厂检验

梁体混凝土28天弹模(GPa)

荷载P(kN)

跨中挠度值(mm)

挠跨比

f1×

ψ/L=

0.9957〔fkb-fka〕/31500

梁体出现裂纹情况

裂纹示意图

试验结论

7.75

44

生产企业名称

中铁四局集团第五工程XX永修制梁场

试验负责人

企业主管

检验单位名称

中铁四局集团XX

技术负责人

检验主管

十、静载试验数据计算

一、

计算依据

TB/T2092-2003"

预应力混凝土铁路简支梁静载弯曲试验方法及评定标准"

二、

试验梁根本数据表

跨度(m)

设计弹性模量(GPa)

35.5

R28

60.7

R终X

60.0

E28

39.4

E终X

38.7

混凝土灌注时间

2021-6-12

终X拉时间

2021-10-1

静载试验时间

终X-静载试验的天数

32

三、

XX提供静载试验参数

跨度L(m)

预应力钢束面积Ay(m2)

0.0403

跨中换算截面面积A0(m2)

7.639

对跨中截面下边缘换算截面抵抗矩W0(m3)

4.561

预应力合力中心至换算截面重心轴的距离e0(m)

冲击系数1+μ

1.1270

二期恒载对跨中弯矩Md(kN.m)

20071

防水层质量对跨中的弯矩Mf(kN.m)

1539

活载对跨中的弯矩Mh(kN.m)

24095.2

梁体质量对跨中的弯矩Mz(kN.m)

24300

收缩、X变损失σL6(MPa)

126.6

钢束松弛损失σL5(MPa)

32.9

跨中截面均布荷载剪力滞系数Kq

1.017

跨中截面集中荷载剪力滞系数Kp

1.0319

设计抗裂平安系数kf

四、

加载图式

P

PPP

P

7.75m

4m4m4m

4m

五、

计算相关系数α

R=2.5P

L/2-∑PiXi=

2.5P×

15.75-4P-8P

=

27.375P

得α=

27.375

六、

计算未完成应力损失的补偿弯矩△Ms

根据TB/T2092-2003"

附录,表A.1查得40天混凝土收缩和X变预应力损失完成0.43,60天混凝土收缩和X变预应力损失完成0.50,40天钢筋松弛应力损失完成1.00,60天钢筋松弛应力损失完成1.00,用内插法计算η1、η2,并按以下公式计算△σs、△Ms:

△σs=(1-η1)σs1+(1-η2)σs2

△Ms=△σs×

Ay×

(W0/A0+e0)×

103

梁号

计算天数

η1

0.4060

η2

0.8947

△σs(MPa)

78.664

△Ms(kN.m)

6080.39

七、

加载设备对跨中产生的弯矩Ms

每加载点重量按:

3.75

kN

其中:

千斤顶=160kg铁板=20kg砂重=10kg方木100kg

Ms=

102.66

kN.m

计算各级加载的跨中弯矩和荷载值

八、

Mka=Md*Kq/Kp+△Ms/Kp-Ms

Mk=K(Mz+Md+Mh)*Kq/Kp+△Ms/Kp-Mz*Kq/Kp-Ms

Kb=[Mh/(1+μ)+Mz+Md+Mf]/(Mh+Mz+Md+Mf)

0.961

各级加载的弯矩值和荷载值

级别

加载弯矩(kN.m)

荷载(kN)

0.0

0.6

23680.88

865.1

27587.74

1007.8

37681.93

1376.5

48967.72

1788.8

51682.97

1888.0

55183.24

2021.8

58683.50

2143.7

62183.76

2271.6

65684.02

2399.4

1.22

67084.13

2450.6

计算:

复核:

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