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 《呐喊》自序 第二课时4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914447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00.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 《呐喊》自序 第二课时4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一语文 《呐喊》自序 第二课时4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一语文 《呐喊》自序 第二课时4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一语文 《呐喊》自序 第二课时4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一语文 《呐喊》自序 第二课时4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 《呐喊》自序 第二课时4文档格式.docx

《高一语文 《呐喊》自序 第二课时4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 《呐喊》自序 第二课时4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语文 《呐喊》自序 第二课时4文档格式.docx

第二小组,研究课题:

鲁迅先生创作小说并结集为《呐喊》的缘由。

鲁迅先生在《南腔北调集·

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写到:

“在中国,小说不算是文学,做小说的也决不能称为文学家,所以并没有人想在这一条路上出世。

我也并没有要将小说抬进‘文苑’里的意思,不过想到用他的力量,来改良社会。

”《〈呐喊〉自序》一文也印证了此点。

所以他创作小说始于“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

更重要的是“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为其呐喊助阵,唤醒精神麻木、熟睡的人们起来抗争。

第二小组的同学分析得也非常透彻。

鲁迅先生创作小说的目的非常明确:

慰藉猛士,唤醒民众。

板书:

创作动机慰藉猛士

唤醒民众

第三小组,研究课题:

鲁迅先生陷入无边寂寞的原因何在呢?

如何理解这种寂寞?

文章出现“寂寞”一词的地方达九处之多。

鲁迅先生的这种“寂寞”之感是出现在弃医从文之后的。

所以我们认为:

作者年轻时梦想的相继破灭是他陷入无边寂寞的主要原因。

鲁迅先生想通过学洋务救国,学医救国,搞文艺救国,而这些理想之梦一个一个破灭,使他陷入寂寞。

因此这种寂寞并非真的无聊,更不是无事可做,而是一种“不特没有人来赞同,也还没有人来反对”的孤独,是爱国者报国无门的忧愁,是先行者曲高和寡的悲哀。

正如他在《题〈彷徨〉》一诗中所写“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

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

”是金心异的来访使寂寞中的作者看到希望,于是振笔呐喊。

非常正确。

这种寂寞是对黑暗统治的极度不满,是忧国忧民思想的具体体现。

下面请第四组同学对文章精妙的结构布局作些分析。

学生:

鲁迅先生自始至终紧扣《呐喊》来由这一中心着笔。

第1自然段以“梦”为文眼,统帅全篇,交待了结集《呐喊》的来由。

接着将绍兴侍疾、南京求学、仙台学医、东京治文、北京蛰居等一系列生活经历按时间顺序叙述,最后表明创作动机。

文章有条不紊,层次清晰,环环相扣。

好。

第四组同学的分析也相当出色。

我祝贺同学们圆满地完成了研究性阅读的任务。

也希望大家学习鲁迅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好好学习,报效祖国,面对21世纪,奋然前行。

三、质疑释难,探究提高

学生提问:

在东京,鲁迅为搞文艺从事了许多工作,文中为何主要叙述创办杂志《新生》一事呢?

教师回答:

《新生》的失败,给鲁迅以沉重的打击,鲁迅先生置身于毫无边际的荒原。

这一经历不仅破灭了他的治文之梦,而且使他感到思想启蒙无望:

“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

”同时鲁迅先生也作了深刻的自省,认识到自己“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克服了思想不切合实际的青年人特有的狂热病,为他以后的战斗奠定了基础。

鲁迅先生在北京有五、六年时间深居简出,闭门蛰居,为何只写了“钞古碑”一事呢?

这是因为与其他麻醉法相比,没有什么能比研究古代的造像和墓志等金石拓本更能使他“回到古代去”,更能“麻醉自己的灵魂”了。

鲁迅先生以此种形式消磨时光使我们深深感到他内心的苦闷、寂寞。

对S会馆夏夜纳凉时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呢?

我认为将鲁迅先生寂寞苦闷的心情衬托得更加强烈而浓重。

这貌似的悠闲,使生命暗暗消去,是不得不如此的无可奈何之举。

因此蛰居并非遁世,寂寞并非消极悲观,苦闷乃一时找不到出路。

所以后来一旦有朋友索稿,鲁迅先生便“答应他也做文章了”。

“这样说来,我的小说和艺术的距离之远,也就可想而知了”这句话有何深刻含义?

鲁迅先生写小说的目的就是为了慰藉猛士,唤醒民众,就是忧国忧民,救国救民,并非想把小说抬进“文苑”,因此他说“我的小说和艺术的距离之远,也就可想而知了。

四、课堂小结

我们用两个课时研究性地阅读了《〈呐喊〉自序》一文。

了解了鲁迅先生的思想发展历程,领会了他写作《呐喊》的缘由。

与此同时,我们也领略了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掌握了自序的基本写法。

同学们,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进一步走进鲁迅,读懂鲁迅,学习鲁迅。

五、布置作业

反复阅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第二、三题。

●板书设计

《呐喊》自序

 

2019-2020年高一语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人教版第一册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体会课文是如何以“言志”为中心组织材料的,鉴赏本文思路清晰,层次清楚,不枝不蔓,文意明晰的特点。

2.学习本文成功地运用对话和人物动作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

三、积累文言词汇,学习课文造语平实而生动的特点。

二、过程和方法

诵读、感悟、疏通、评判、翻译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领略孔子的因材施教,了解、评判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的志向。

●教学设想

这篇课文可以按“言志”这一线索,从分析人物形象的角度确定教学思路。

分析人物形象要与分析文章的语言和写作特点结合起来。

对孔子思想分析不宜过多。

对孔子为什么要“与点”的问题,也不宜讨论过多。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xx年全体诺贝尔奖获得者共同作了一个宣言:

如果人类在21世纪还想继续生存下去的话,必须回头到两千五百多年前,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吸取智慧。

孔子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为人类留下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

他的一些教育思想至今仍然实用。

同学们,你们知道孔子的哪些教育思想?

(鼓励几个学生自由发言)。

明确: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温故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

今天我们就通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这篇课文来感受这位教育家的形象。

板书标题

侍坐:

陪从尊长而坐,课文中指陪从孔子坐着。

二、范读或播放课文朗读录音

注意读音、句读、节奏、感情

俟sì

  莫mù

  甫fǔ  哂shěn  相xià

ng  铿kēng  沂yí

  喟kuì

  

雩yú

  冠  guan

三、诵读、疏解

实词注意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等,虚词注意它的用法。

注意特殊句式的句子。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字词句,通过研讨解决困惑。

学生结合注释阅读课文,教师答疑,帮助学生疏通课文。

教师可补充以下内容:

摄:

课文注释说“夹、迫近”,二者意义差别较大,不宜并选,选前一个义项即可。

因之:

之,指代师旅。

亦:

副词,这里有“只是”、“不过是”的意思。

毋吾以也,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即,毋以吾也,不要。

毋,不要。

以,认为。

这一句省略了成份,还原为“毋吾以于此而不言也。

”,不要认为这样就不说了。

不吾知也——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即“不知吾也”,不了解我们。

如或知尔——如果有人了解你们。

如,如果。

或,有人。

尔,你们

则何以哉——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介词宾语要前置,你们打算做点什么呢?

加之以师旅——状语后置句,即以师旅加之,有别国军队来侵略它。

“以”,介词,用。

指名学生口头翻译课文,教师点评,掌握重点知识。

(一)宾语前置

1.不吾知也

2.毋吾以也

3.则何以哉?

翻译以前学过的句子,注意句式特点

1.微斯人,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

2.忌不自信。

(《邹忌讽齐王纳谏》)

3.何厌之有?

(《烛之武退秦师》)

4.何陋之有?

(《陋室铭》)

5.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触龙说赵太后》)

6.唯利是图(成语)

寻找规律和方法:

1.古代汉语的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2.古代汉语的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3.以结构助词“是”、“之”提前宾语。

(二)重点词语

1.吾一日长乎尔

2.乎大国之间

3.异乎三子者之撰

4.浴乎沂,风乎舞雩

这四个句子中的“乎”都相当于“于”,可翻译成比、在。

1.子路率尔而对曰

2.鼓瑟希,铿尔

这两个句子中的“尔”是助词,表状态,常放在形容词或拟声后,相当于“然”

3、尔何如?

尔:

代词,你

1.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如果

2.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至于

3.宗庙之事,如会同。

或者 

1.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计算面积的单位,纵横各一里

2.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正道,指是非准则

复习

1.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方形

2.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

正,才

1、夫子喟然曰:

吾与点也  与:

同意

2、唯求则非邦也与大利  与:

语气助词

1.失其所与,不知  与:

结交、亲附 

2.遂与外人隔绝  与:

3.生三人,公与之母  与:

给予

(三)活用

1.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章 

甫:

名词作动词,穿着礼服,戴着帽子。

2.鼓瑟希,铿尔 

鼓:

名词作动词,弹奏。

3.三子者出,曾皙后 

后:

名词作动词,落在后面。

4.浴乎沂,风乎舞雩 

风:

名词作动词,吹风 

翻译

1.居则曰:

“不吾知也。

2.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

3.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4.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5.舍瑟而作,对曰:

“异乎三子者之撰。

6.何伤乎?

7.吾与点也。

8.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五、研读、讨论

1.课文可划分为几个段落?

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段意。

全文结构谨严,以“志”为焦点,以孔子为核心,由侍坐而问,由问而述,由述而评。

全文可以根据内容划分三个段落:

第一段(从开头到“则何以哉”):

写孔子问志。

第二段(从“子路率尔对曰”到“吾与点也”):

写弟子述志。

第三段(从“三子者出”到结束):

写孔子评志。

2.从子路、冉有、公西华的言谈中可以看出他们各自的什么性格特点?

子路:

有抱负,坦诚,性格也比较鲁莽、轻率。

(孔子问志,子路首先发言。

在他看来,让他去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即使在有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只需要三年就可以治理得很出色。

言谈之中,语气十分肯定。

由此可见其抱负之大。

在座的四个弟子中,子路年龄最大----只比孔子小九岁,平时与孔子也比较接近,所以说话较少拘谨;

但孔子话音刚落,子路便在没有深入思考的情况下抢先发言,确也反映出其鲁莽、轻率的一面。

冉有:

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

(冉有在孔子指名发问后才开口。

子路刚说自己可以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冉有则说他只能治理一个小国。

先说“方六七十”,又说“如五六十”,说明他对自己能力的估计十分谨慎。

他还认为,三年之后,他所能取得的政绩仅限于“足民”一点,至于礼乐教化,则不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可见,冉有既想有所作为,又不愿对自己估计过高) 

公西华:

谦恭有礼,娴于辞令。

(公西华也是在孔子点名指问后才述志。

他有志于礼乐教化的事,但因冉有刚刚说到“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为避免以君子自居,他先谦虚一番,说“非曰能之,愿学焉”,然后委婉地说出自己的志向,“愿为小相焉”,在“相”前加了个“小”字,给人感觉是他只想做个赞礼和司仪的小官,实际上,最低一级的“相”的地位也不低。

从他简短的言辞中,尤其是两个“愿”字,一个“学”字,一个“小”字,就可以看出他娴于辞令的特点) 

3.简析孔子对三人述志的态度。

对子路:

赞成他的治国志向,但认为他谈话的内容和态度不够谦虚,这属于“其言不礼”。

对冉有:

没有正面加以评论,但可以看出是满意的。

对公西华:

认为他低估了自己完全可以担任更重要的工作。

小结:

“因材施教”是被人所公认的科学的教育原则,在这方面儒家创始人孔子给我们做出了榜样,本文是孔子“因材施教”的范例。

通过孔子和四个学生的谈话,以言志为线索,写出了学生们的志趣、性格,表达了孔子的思想、态度。

4.结合课文中的言、行、神态描写,具体分析孔子的形象。

课文中的孔子是一个既热情而又严格的老师。

开始便用“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的劝导打消弟子们的思想顾虑,态度谦和、亲切,接着引用学生平时发牢骚的话,既激发他们发言,又作了一点含蓄的批评(因为孔子主张“人不知而己不愠”),可见他了解学生,注意引导;

再如,他虽对子路的“不让”有所不满,但为使弟子能畅所欲言,只是微笑了一下,没有加以评论;

曾皙因与其他弟子志向不同,没有立刻说出自己的志向,孔子也没有加以责备,仍耐心地诱导、热情地鼓励。

述志后,对曾皙的问题,孔子不厌其烦地答问析疑。

课文中的孔子既是一个有抱负,也是一个苦闷的活生生的形象。

孔子本来是问他的弟子在政治上怎样施展自己的抱负,曾皙却答非所问,讲了一通投身自然怀抱、恬然自适的乐趣,离开了政治。

孔子“喟然”而叹,对曾皙所说的深表赞许。

这表现了孔子思想上的矛盾。

孔子一生,其思想的主导方面是积极用世的,他周游列国,希望按其“仁”的观点对当时的政治作一些改良,但却四处碰壁,在其“道不行”的时候,他的内心有过苦闷,他的“喟然”之叹,便形象地表现出这种苦闷。

所以,课文中的孔子,较之那个挂着“大成至圣文宣王”招牌的孔圣人,更为可信动人。

六、作业

课后练习二、三

附:

板书设计

孔子问志弟子述志孔子评志 

比及三年,可使有勇,哂之(以其言不让)

且知方也

如或知尔冉有:

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唯求则非邦也与 

则何以哉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宗庙之事,如会同,非诸侯而何 

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曾皙: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吾与点也

※资料库

一、译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

“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点,你们不要因为我(年纪大一点就不说了)。

你们平时总在说:

‘没有人知道我呀!

’如果有人知道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办呢?

子路不加思索地回答说:

“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常受外国军队的侵犯,加上内部又有饥荒,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的功夫,我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孔子又问:

“冉求,你怎么样?

冉求回答说:

“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得另请高明了。

“公西赤,你怎么样?

公西赤回答说:

“我不敢说能够做到,只是愿意学习。

在宗庙祭祀的事务中,或者在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时,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

“曾点,你怎么样?

”这时曾点弹瑟的声音逐渐稀疏了,接着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子回答说:

“我和他们三位的才能不一样呀!

”孔子说:

“那有什么关系呢?

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点说:

“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上了。

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青少年,到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儿回来。

”孔子长叹一声说:

“我是赞成曾点的想法呀!

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都出去了,曾皙留在后面。

曾皙问:

“他们三位的话怎么样?

“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皙说:

“您为什么笑仲由呢?

“治理国家要讲究礼让,可是他说话却一点也不谦让,所以我笑他。

难道冉求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吗?

哪里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讲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呢?

公西赤所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

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讲的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

如果公西赤只能做个小小的赞礼人,那谁能去做大的赞礼人呢?

二、孔子生平和《论语》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

鲁定公时,曾任鲁国大司寇,后来私人办学,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还在晚年整理“六经”(《诗》《书》《易》《礼》《乐》《春秋》)。

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自汉代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二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

封建统治者一直把他尊为圣人。

他又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影响深远,以至于今。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最重要著作。

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合称为“四书”。

《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

言简意丰,含蓄凝练,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

在记言的同时,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

在某些章节的记述中,还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

三、关于“吾与点也”

孔子为什么说“吾与点也”,对这个问题,历来是有争议的。

对曾皙说的那段话(“暮春”至“咏而归”),有的是从积极方面理解的,认为曾皙是主张以礼治国,他说的是礼治的结果,是太平盛世的图景,与孔子的“仁政”“礼治”“教化”的政治主张相符,因此孔子说“吾与点也”(教材采用这种理解)。

另一种是从消极方面理解的,认为曾皙是主张消极避世,符合孔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主张,因此孔子说“吾与点也”。

有下面一些理由。

(1)从孔子的思想看。

纵观孔子的一生,应该说积极救世是其思想的主导方面。

他为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周游列国,“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

述而》),他的主张在各国都行不通,他被“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史记·

孔子世家》),却“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

宪问》)。

但由于到处碰壁,有时也流露出消极情绪,特别是他晚年回鲁国后恬退避世的思想很突出。

《论语·

公冶长》中有孔子说的“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之类的话;

《史记·

孔子世家》中也说:

“鲁终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

……”(孔子)曰:

“吾道穷矣……”,这些都是孔子思想中消极的一面。

《侍坐》中所记之事当在孔子晚年,因为四弟子中公西华最年幼,比孔子小42岁(据刘宝楠《论语正义》),孔子去鲁适卫时56岁,(据《史记·

孔子世家》)时公西华年仅14岁,大概不可能随孔子出国;

又公西华是鲁国人(据《辞海》),也不可能在孔子周游列国时投师孔子,所以公西华成为孔子弟子当在孔子返鲁后,即65岁以后。

可见,孔子“与点”时不可能有积极从政的思想。

(2)从孔子对子路和曾皙的不同态度看。

《侍坐》章记载,在子路言志之后,“夫子哂之”。

一“哂”一“与”,态度截然不同。

孔子为什么要“哂”子路?

因为“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子路讲自己能治“千乘之国”,是不谦虚的。

如果曾点志在把国家治理成一个“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使万物莫不遂其性”的“太平无事”的理想之国,不是更不谦虚吗?

果真如此,孔子就不会“与点”,而只会“笑点”,甚至是“大笑”了。

可见,孔子“与点”,并非因为曾点有济世之大志。

(3)从曾点与子路等人言志的不同内容看。

子路志在治“千乘之国”,冉有志在治“方六七十,如五六十”之邦,公西华志在为小相,参与“宗庙之事,如会同”。

二三子之志虽有骄谦之分,却无本质之别,都志在为政。

孔子也说: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

”而曾点自称“异乎三子者之撰”。

如果曾点志在为政,那么曾点之志何以“异乎三子者之撰”?

可见,曾点是“不求为政”的。

(4)从《论语》中其他篇章有关记载看。

《公冶长》记载:

“子使漆雕开仕,对曰:

‘吾斯之未能信也。

’子说。

”(斯,指仕进之道,说,同“悦”)漆雕开“志于学道不欲仕进,……孔子见其不汲汲于荣禄,知其志道深,故喜悦也。

”(邢昺:

《论语正义》)既然孔子喜欢漆雕开的“不欲仕进”,那么赞成曾点的“不求为政”,也就并非偶然了。

《公冶长》里这段记载,正是《侍坐》章里孔子“与点”原因的一个注脚。

四、孔子的有关思想主张

1.孔子主张礼治,反对法治。

礼的意义在古代甚为广泛,指国际间交际的礼节仪式,贵族的冠、婚、丧、祭、饗等典礼,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等。

“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

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其后继周者,虽百代可知也。

”(《论语·

学而》)似乎周礼是千秋不变的规范。

晋国铸了刑鼎,他尖锐地反对,说:

“晋其亡乎,失其度矣。

2.在经济方面,他反对封建的田赋制度而极力维护西周以来的田赋制度。

《左传·

哀公十一年》:

“季氏欲以田赋,使冉有访诸仲尼。

……仲尼……私于冉有曰:

‘君子之行也,度于礼。

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

如是则以丘亦足矣。

若不度于礼,而贪冒无厌,则虽以田赋,将又不足。

且子季孙若欲行尔法,则周公之典在;

若欲苟而行,又何妨焉’。

3.孔子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正名思想。

他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合乎“礼”的等级制度。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子路》)

4.孔子主张克己复礼。

颜渊》记载:

“颜渊问仁。

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

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颜渊又问“克己复礼”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孔子说:

“非礼勿视,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