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井小学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方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913146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82.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井小学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井小学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井小学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井小学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井小学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井小学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方案文档格式.docx

《高井小学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方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井小学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方案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井小学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方案文档格式.docx

2.应急疏散演练工作小组

1)组织协调组

组长:

周红明

陆卫祖佘龙杰张建宏

1.负责演练方案的制定;

2.做好演练过程的协调指挥;

3.做好校内信息的上传下达,负责对外与上级主管部门及社区相关部门的联系沟通等;

4.负责科学编制学校应急疏散路线图、班级应急疏散路线方案等。

张贴疏散路线图和疏散标识;

5.组织开展疏散演练质量自评工作;

6.负责演练的考评和总结工作。

2)宣传报道组

陈永红

周梅

1.负责安排演练前的宣传教育和知识培训;

2.负责演练的摄影、计时、记录等。

3)疏散引导组

蔡伯华

杨丽萍郝荣富吉昌明

安全岗人员:

见附件四。

1.组织、引导师生进行安全有序地疏散;

2.及时扶助摔倒及受伤师生;

3.及时报告疏散过程中的重大险情;

4.疏散完成后协助其他各组工作。

4)抢险救护组

陈宽富

石云、李世英

1.负责第一时间组织实施校内自救互救,抢救遇险师生,视情况抢救重要财产、档案等;

2.如发生意外事故,负责将受伤师生运送到指定安全区域,并拨打120联系急救中心;

3.检查师生身心状况,在专业医务人员到达之前,进行临时救治和必要的心理疏导。

5)后勤保障组

石明圣

周永昌

1.制作准备疏散路线图和疏散标识;

2.布设演练场地:

对集结场地进行区域划分和标示;

3.负责治安及警戒工作,维护演练秩序,保障演练安全;

4.负责通讯、广播、救助等演练所需物资器材的准备;

5.负责演练信号音源的采集与发布;

6.演练结束后检查、恢复学校水电、通讯等后勤保障设施。

九、演练准备工作的安排

1.演练工作组会议:

2017年4月24日12:

00在3号楼二楼会议室召开全体工作组成员会议。

2.全体演练工作人员(应急救援人员、班主任、安全岗人员)会议:

2017年4月25日14:

00在会议室召开全体演练工作人员会议。

3.各班班会安排:

2017年4月26日8:

00各班班主任组织召开班会,对学生进行演练相关培训,并进行身体问询检查。

4.准备工作检查:

2017年4月26日下午进行准备工作检查。

一十、应急疏散路线安排

1.疏散路线安排,见附件三。

2.集结地为操场,区域分配见附件三。

一十一、演练的程序及内容

1.演练准备:

2014年4月27日8:

40,1)指挥部、各工作组人员到各自岗位进行各项准备工作的最后检查。

2)安全岗人员到达指定安全岗位置,并对所属责任路段进行最后检查,发现疏散通道被堵塞或占用、安全门上锁或堵塞、地面湿滑等情况要及时排除。

3)各班主任对本班学生身体情况问询检查。

4)抢险救护组负责对教师问询检查。

2.避险演练:

2017年4月27日9:

00,1)现场总指挥宣布避险演练开始;

广播施放警报声长鸣60秒,循环播放,同时进行现场总指挥人工播报“现在地震来袭,实施紧急避险”(反复)。

2)听到信号后,在教室(含音乐教室、美术教室、计算机室、阅览室等)的教师迅速发出“现在地震来袭,实施紧急避险”的指令。

师生优先选择课桌(实验台)下方进行避险。

避险空间不足则用书包或书本保护头部,在课桌(椅)旁下蹲避险。

3)在实验室等地点的教职工应迅速关闭火源、电源、气源等,处理好易燃、易爆物品等。

4)其间教师最好能打开房门,师生力争在10秒内进入避险状态。

避险演练时间90-120秒。

3.疏散演练:

02,1)现场总指挥宣布疏散演练开始;

广播施放警报声与每分钟60次节拍音合成声,长鸣60秒,停30秒,循环播放,同时现场总指挥发布人工指令“紧急避险结束,全校师生立即向操场疏散。

”(反复)。

2)在课堂的任课老师立即发出指令:

“大家分别从前后门疏散,面向疏散方向成两路纵队集合”。

教师在确认无人遗留后最后离开教室。

3)老师迅速到达队列前方,带领本班队伍疏散。

4)到达集结区域,每班按4路纵队蹲下,班主任及时清点并上报本班人员情况(填写报告表,附件六:

集结人员报告统计表)。

一十二、演练的要求

1.楼梯间只允许同时通过两路纵队,其中靠墙一路通过时用手扶墙,靠栏杆一路手扶栏杆,方便上行的救援人员通过。

2.疏散演练师生应严格遵守七个不准:

不准嬉笑、不准推拉、不准滞留、不准超速、不准超越(特别是班与班之间)、不准蹲下、不准逆行。

其中“不准超速”规定为:

1-3年级不应超过快走,4-6年级不应超过慢跑。

3.须使用书包(限量3-4本书本)保护头部。

通过烟尘区域时,须使用毛巾或衣物等织物保护口鼻。

一十三、意外情况处置

1.演练引导老师或安全岗人员发现师生摔倒、受伤等情况,立即发出“停止前进”的指令,情况允许时可发出“向后转”的指令。

2.演练引导老师和就近安全岗老师进行简要商量评估,视情况进行处置:

1)发生个别人员摔倒或受轻伤,及时扶持后让其随队疏散到集结地点后再行处置;

2)发生多人摔倒或有人员严重受伤,由一人控制现场,另一人立即向指挥部报告。

3.指挥部根据情况迅速派出抢险救援组及校医到场处置。

4.若情况严重,总指挥的应对程序为:

1)及时停止演练。

现场总指挥通过校园广播发出指令:

“全体注意,停止前进,向后转,目标各班教室,前进。

”。

2)全力进行伤员救治。

组织抢险救援组进行积极救治,同时拨打急救电话120。

3)视情决定是否上报上级相关部门。

5.到达集结区域,班主任清点本班人员情况,发现有受伤人员或心理状况不稳定的人员,及时向抢险救护组报告;

情况严重时,抢险救护组向现场总指挥报告,现场总指挥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送医。

一十四、总结工作安排

1.2017年4月27日9:

15,总指挥进行现场点评。

2.2017年4月28日前,组织协调组做出总结报告。

3.2017年5月5日前,所有演练资料交教管中心归档。

十四、附件

1、附件一:

学校危险源辨析、疏散干道总平面图

2、附件二:

学校人员分布图(教学时间:

8:

00-11:

00、11:

30-4:

20;

午餐时间:

11:

30)

学校后门

3、附件三:

(1)各班级应急疏散路线分配表

各班级应急疏散路线、出发时间、集结地区域分配表

班级

疏散楼道

疏散路段

备用疏散楼道

备用疏散路段

集结区域

六3班

2号

1号

1行1列

六2班

1行2列

六1班

1行3列

二3班

6号

5号

2行1列

二2班

2行2列

二1班

2行3列

一3班

3行1列

一2班

3行2列

一1班

3行3列

四2班

4行1列

四1班

4行2列

三3班

5行1列

三2班

5行2列

三1班

5行3列

五3班

6行1列

五2班

6行2列

五1班

6行3列

 

(2)楼层疏散图

4、附件四:

安全岗安排

(1)安全岗位置分布及人员安排表

岗位编号

位置

人员

1

1号楼道内

2

1号楼道外

孙晓华

3

2号楼道内

徐晶晶

4

2号楼道外

明坤

5

5号楼道三层拐弯

石高梅

6

5号楼道二层拐弯

刘兰

7

5号楼道外

王莹

8

6号楼道三层拐弯

孙汝梅

9

6号楼道二层拐弯

张建宏

10

6号楼道外

张文娟

11

操场进口

蔡永辉、蔡伯华

12

食堂出口

石云

13、14

7号楼道

内:

周梅外:

李世英

15、16

8号楼道

陆卫祖外:

(1)安全岗分布图

12号

食堂:

共872人

2楼:

571人

1楼:

301人

11号

10号

9号

8号

7号

4号

3号

5、附件五:

操场集结区域分配

操场集结区域分配图

6行

5行

4行

3行

2行

1行

五1

三1

教师

一1

二1

六1

列3

主席台

五2

三2

四1

一2

二2

六2

列2

五3

三3

四2

一3

二3

六3

列1

注:

所有班级在规定区域内面对主席台成4路纵队列队。

6、附件六:

集结人员报告统计表

应到

人数

实到

失联伤亡情况

42

40

47

50

48

49

46

51

44

45

56

57

53

7、附件七:

物质准备清单

器材

演练指挥部

组织协调组

宣传报道组

疏散引导组

抢险救援组

后勤保障组

合计

胸牌

2个

4个

3个

17个

对讲机

警报播放系统

1套

疏散警报音源

各1

照相机

1台

监控探头或摄像机(摄像手机)

15个探头

15台

秒表

1个

“地震演练进行中”横幅

1条

口哨

手持扩音器

4台(4个疏散楼道各1台)

8台

医疗急救箱

灭火器

11具

灭火毯

救援担架

警戒线

100米

烟雾发生装置(发烟罐或发烟机)

4套(4个疏散楼梯间各一套)

4套

分贝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