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室安全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912545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7.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实验室安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化学实验室安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化学实验室安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化学实验室安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化学实验室安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实验室安全Word文件下载.docx

《化学实验室安全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实验室安全Word文件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实验室安全Word文件下载.docx

B类火灾是指可燃性液体,如石油化工产品,食用油脂等着火。

扑灭此类火灾可有泡沫式灭火机,二氧化碳灭火机,干粉灭火机和“1211”灭火机。

“1211”是对付B类火灾的有效武器,它在火焰中气化时产生一种抑制和阻断燃烧链反应的游离基,使燃烧中断。

C类火灾是指可燃性气体,如城市煤气,石油液化气等着火。

这类火灾,用水,酸碱式灭火机和泡沫式灭火机都无能为力,可使用“1211”灭火机或干粉灭火机。

干粉灭火机是一种灭火时间短,灭火能力大的高效灭火机。

D类火灾是指可燃性金属,如钾、钠、钙、镁、铝、钛等金属着火。

这些活泼金属如钾、钠、钙能与水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氢气,在高温下,这些活泼金属还能和二氧化碳起剧烈反应。

因此,D类火灾严禁用水灭火,酸碱式灭火机、泡沫式灭火机和二氧化碳灭火机、通用型干粉灭火机和“1211”也无济于事。

扑灭D类火灾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是用干砂土覆盖。

此外,也可用“7150”灭火剂,即三甲氧基硼氧六环,它受热分解,吸收大量的热并在可燃金属表面形成氧化硼保护膜,将空气隔绝,使火窒息。

它对于扑救镁、铝、海绵状钛等轻金属的火灾,效果较好。

衣服着火时应立即用毯子之类蒙盖在着火者身上以熄灭燃烧着的衣服,不应慌张跑动,否则加强气流流向燃烧着的衣服,使火焰加大。

使用四氯化碳灭火机要注意防毒,四氯化碳遇高温可形成剧毒的光气,所以禁止用它扑救二硫化碳的火灾。

四氯化碳和“1211”均属卤代烷灭火剂,它们的特点是绝缘性能好,灭火后在燃烧物上不留痕迹,不会损坏仪器设备,所以它们适用于扑灭精密仪器、贵重图书资料和电线等着火。

一般电线着火,若用泡沫灭火机灭火,必须首先断电,否则会因喷出的药液导电而致灭火人员触电伤亡。

无论何种灭火器,皆应从火的四周开始向中心扑灭。

实验室内的灭火器材要定期检查和更换药液,临用前须检查喷嘴是否畅通,如有阻塞,应用铁丝疏通,以免造成爆炸事故。

表1-2常用灭火器(剂)

灭火器类型

特性要求

适用范围

水(消火栓)

适用于一般木材及各种纤维的着火以及可溶可半溶于水的可燃液体的着火

砂土

隔绝空气而灭火,应保持干燥

用于不能用水灭火的着火物

石棉毯或薄毯

隔绝空气而灭火

用于扑灭人身上燃着的火

二氧化碳泡沫灭火器

主要成份为硫酸铝、碳酸氢钠、皂粉等,经与酸作用生成二氧化碳的泡沫盖于燃烧上隔绝空气而灭火

适用于油类着火,不宜用于精密仪器、贵重资料灭火

干式二氧化碳灭火器

用二氧化碳压缩干粉(碳酸氢钠及适量滑润剂防潮剂等)喷于燃烧物上而灭火

适用于油类、可燃气体、易燃液体、固体电器设备及精密仪器等着的火,不适用于钾、钠着火

“1211”灭火器

“1211”即二氟一氯一溴甲烷,是一种阻化剂,能加速灭火作用,不导电,毒性较四氯化碳小,灭火效果好

用于油类、档案资料、电气设备及贵重精密仪器的着火

1.2.3化学毒物及中毒的救治

1.2.3.1毒物

某些侵入人体的少量物质引起局部刺激或整个机体功能障碍的任何疾病都称为中毒,这类物质称为毒物,根据毒物侵入的途径,中毒分为摄入中毒、呼吸中毒和接触中毒。

接触中毒和腐蚀性中毒有一定区别,接触中毒是通过皮肤进入皮下组织,不一定立即引起表面的灼伤,腐蚀性中毒是使接触它的那一部分组织立即受到伤害。

毒物的剂量与效应之间的关系称为毒物的毒性,习惯上用半致死剂量(LD50)或半致死浓度(LC50)作为衡量急性毒性大小的指标,将毒物的毒性分为剧毒、高毒、中等毒、低毒、微毒五级。

上述分级未考虑其慢性毒性及致癌作用,我国国家标准GB5044-85《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根据毒物的LD50值、急慢性中毒的状况与后果、致癌性、工作场所最高允许浓度等6项指标全面权衡,将毒物的危害程度分为Ⅰ~Ⅳ级,分级依据列于表1-3中,表1-3列出该标准对我国常见的56种毒物的危害程度分级。

1.2.3.2中毒症状与救治方法

化验人员应了解毒物的侵入途径、中毒症状和急救办法。

在工作中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减少化学毒物引起的中毒事故。

一旦发生中毒时能争分夺秒地(这是关键)、正确地采取自救互救措施,力求在毒物被吸收以前实现抢救,直至医生到来。

表1-4简要地列出了部分化学毒物的中毒症状及救治办法,供参考。

化验室接触毒物造成中毒的可能发生在取样,管道破裂或阀门损坏等意外事故,样品溶解时通风不良;

有机溶剂萃取、蒸馏等操作中发生意外。

预防中毒的措施主要是:

1改进实验设备与实验方法,尽量采用低毒品代替高毒品;

②有符合要求的通风设施将有害气体排除;

③消除二次污染源,即减少有毒蒸气的逸出及有毒物质的撒落、泼溅;

④选用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具如眼镜、防护油膏、防毒面具防护服装等。

1.2.4有毒化学物质的处理

实验室需要排放的废水、废气、废渣称为实验室“三废”。

由于各类化验室测定项目不同,产生的三废中所含化学物质的毒性不同,数量也有很大的差别。

为了保证化验人员的健康及防止环境污染,化验室三废的排放也应遵守我国环境保护法的有关规定。

1.2.4.1汞蒸气及其它废气

长期吸入汞蒸气会造成慢性中毒,为了减少汞液面的蒸发,可在汞液面上覆盖化学液体;

甘油效果最好,5%Na2S·

9H2O溶液次之,水效果最差。

对于溅落的汞,应尽量拣拾起来,颗粒直径大于1mm的汞可用以吸气球或真空泵抽吸的拣汞器拣起来,拣过汞的地点可以洒上多硫化钙、硫黄或漂白粉,或喷洒药品使汞生成不挥发的难溶盐,干后扫除。

药品为:

120%三氯化铁溶液;

21%碘-1.5%碘化钾溶液,每平方米使用300~500mL。

对吸附在墙壁、地板及设备表面上的汞可以用加热熏碘法除去,按每平方米0.5g碘,加热薰蒸,或按每10m2,用0.02m2蒸发面积的碘片,下班前关闭门窗,任其自然升华,次日移去。

以上除汞方法中,三氯化铁及碘蒸气对金属有腐蚀作用,采用这两种方法时要注意对室内精密仪器的保护。

另外,也可用紫外灯除汞,紫外辐射激发产生的臭氧可使分散在物体表面和缝隙中的汞氧化为不溶性的氧化汞。

紫外灯(市售品常为30W,220V)的安装方法与一般荧光灯相同。

高度2.5~3.0m,0.5~0.8W/m3。

可以利用无人的非工作时间辐照。

化验室的少量废气一般可由通风装置直接排至室外,排气管必须高于附近屋顶3m,毒性大的气体可参考《工业废气处理办法》用吸附、吸收、氧化、分解等方法处理后排放。

1.2.4.2废液

我国国家标准GB8978-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对能在环境或动植物体内蓄积,对人体产生长远影响的污染物称第一类污染物,它们的允许排放浓度作了严格的规定,见表1-5。

实验室废液可以分别收集进行处理,下面介绍几种处理方法:

表1-3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级别

毒物名称

Ⅰ级(极度危害)

汞及其化合物、苯、砷及其无机化合物(非致癌的除外)、氯乙烯、铬酸盐与重铬酸盐、黄磷、铍及其化合物、对硫磷、羰基镍、八氟异丁烯、氯甲醚、锰及其无机化合物、氰化物

Ⅱ级(高度危害)

三硝基甲苯、铅及其化合物、二硫化碳、氯、丙烯腈、四氯化碳、硫化氢、甲醛、苯胺、氟化氢、五氯酚及其钠盐、镉及其化合物、敌百虫、氯丙烯、钒及其化合物、溴甲烷、硫酸二甲酯、金属镍、甲苯二异氰酸酯、环氧氯丙烷、砷化氢、敌敌畏、光气、氯丁二烯、一氧化碳、硝基苯

Ⅲ级(中度危害)

苯乙烯、甲醇、硝酸、硫酸、盐酸、甲苯、二甲苯、三氯乙烯、二甲基甲酰胺、六氯丙烯、苯酚、氮氧化物

Ⅳ级(轻度危害)

溶剂汽油、丙酮、氢氧化钠、四氟乙烯、氨

表1-4常见化学毒物的急性致毒作用与救治方法

分类

名称

主要致毒作用与症状

救治方法

硫酸、盐酸、硝酸

接触:

硫酸局部红肿痛,重者起水泡、呈烫伤症状;

硝酸、盐酸腐蚀性小于硫酸

吞服:

强烈腐蚀口腔、食道、胃粘膜

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再用2%碳酸氢钠水溶液冲洗,然后清水冲洗

初服可洗胃,时间长忌洗胃以防穿孔;

应立即服7.5%氢氧化镁悬液60mL,鸡蛋清调水或牛奶200mL。

氢氟酸

局部灼烧感,开始疼痛较小不易察觉,氢氟酸渗入指甲,剧痛

眼烧伤

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将伤处侵入:

①0.1%~0.133%氯化苄铵水或乙醇溶液(冰镇);

②饱和硫酸镁溶液(冰镇);

③70%乙醇溶液(冰镇)。

上述方洗任选一种①的效果最佳

大量清洁冷水淋洗,每次15min,间隔15min

氢氧化钠、氢氧化钾

强烈腐蚀性,化学烧伤

 

口腔、食道、胃粘膜糜烂

迅速用水、柠檬汁、稀乙酸或2%硼酸水溶液洗涤

禁洗胃或催吐,给服稀乙酸或柠檬汁500mL,或0.5%盐酸100~500ML,再服蛋清水、牛奶、淀粉糊、植物油等

汞及其化合物

大量吸入汞蒸气或吞食二氯化汞等汞盐;

引起急性汞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全身衰弱、尿少或尿闭甚至死亡

汞蒸气慢性中毒症状:

头晕、头痛、失眠等神经衰弱症侯群;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口腔炎及消化道症状及震颤

皮肤接触

误服者不得用生理盐水洗胃,迅速灌服鸡蛋清、牛奶或豆浆

送医院治疗

脱离接触汞的岗位,医院治疗

皮肤接触:

大量水冲洗后,湿敷3%~5%硫代硫酸钠溶液,不深性汞化合物用肥皂和水洗

续表1-4

砷及其化合物

恶心、呕吐、腹痛、剧烈腹泻

粉尘和气体也可引起慢性中毒

用肥皂和水冲洗,皮炎可涂2.5%二巯基丙醇油膏

立即洗胃、催吐、洗胃前服新配氢氧化铁溶液(12%硫酸亚铁与20%氧化镁混悬液等量混合)催吐,或服蛋清水或牛奶,导泻,医生处置

氰化物

皮肤烧伤

吸入氰化氢或吞食氰化物:

量大者造成组织细胞窒息,呼吸停止而死亡

急性中毒:

胸闷、头痛、呕吐、呼吸困难、昏迷;

慢性中毒:

神经衰弱症状、肌肉酸痛等

大量水冲洗,依次用万分之一的高锰酸钾和硫化铵洗涤,或用0.5%硫代硫酸钠冲洗

用亚硝酸异戊酯、亚硝酸钠、硫代硫酸钠解毒(医生进行)

铬酸、重铬酸钾等铬化合物

铬酸、重铬酸钾对粘膜有剧烈的刺激,产生炎症和溃疡;

铬的化合物可以致癌;

吞服中毒(略)

用5%硫代硫酸钠溶液清洗受污染皮肤

石油烃类(石油产品中的各种饱和或不饱和烃)

吸入高浓度汽油蒸气,出现头痛、头晕、心悸、神志不清等

汽油对皮肤有脂溶性和刺激性,皮肤干燥、皲裂,个别人起红斑、水疱;

石油烃能引起呼吸、造血、神经系统慢性中毒症状

某些润滑油和石油残渣长期刺激皮肤可能引发皮肤癌

移至新鲜空气处,重症可给予吸氧

温水清洗

医生治疗

涂5%炉甘石洗剂

苯及其同系物(如甲苯)

吸入蒸气及皮肤渗透

急性:

头晕、头痛、恶心、重者昏迷抽搐甚至死亡

慢性:

损害造血系统、神经系统

皮肤接触用清水洗涤

人工呼吸、输氧、医生处置

干燥、皲裂

吸入高浓度蒸气急性中毒、眩晕、恶心、麻醉

肝、心、肾损害

皮肤皲裂者选用10%脲素冷霜

脱离现场,吸氧,医生处置

皮肤因脱脂而干燥、皲裂

吸入,急性:

粘膜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和胃肠道刺激症状慢性:

神经衰弱症侯群,损害肝、肾

2%碳酸氢钠或1%硼酸溶液冲洗皮肤和眼

脱离中毒现场急救,人工呼吸、吸氧

吸入蒸气中毒,也可经皮肤吸收

神经衰弱症状,视力模糊,酸中毒症状;

肾衰症状,视力减弱,眼球疼痛;

吞服15mL可导致失明,70~100ml致死

皮肤污染用清水冲洗

溅入眼内,立即用2%碳酸氢钠冲洗

误服,立即用3%碳酸氢钠溶液充分洗胃后医生处置

主要致毒作用与

症状

有机

化合

芳胺、芳香族硝基化物

吸入或皮肤渗透

急性中毒致高铁血红蛋白症,溶血性贫血及肝脏损害

用温肥皂水(忌用热水)洗,苯胺可用5%乙酸或70%乙醇洗

呼吸系统急性损害

口腔、咽喉粘膜、眼结膜充血,头晕、支气管炎、肺炎、肺水肿;

呼吸道病变

移至新鲜空气处,必要时吸氧

二氧化硫、三氧化硫

对上呼吸道及眼结膜有刺激作用;

结膜炎、支气管炎、胸痛、胸闷

移至新鲜空气处,必要时吸氧,用2%碳酸氢钠洗眼

眼结膜、呼吸及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头晕、头痛甚至抽搐昏迷;

久闻不觉其气味更具危险性

生理盐水洗眼

1无机酸类:

将废酸慢慢倒入过量的含碳酸钠或氢氧化钙的水溶液中或用废碱互相中和,中和后用大量水冲洗;

2氢氧化钠、氨水:

用6mol·

L-1盐酸水溶液中和,用大量水冲洗;

3含汞、砷、锑、铋等离子的废液:

控制酸度0.3mol·

L-1[H+],使其生成硫化物沉淀;

4含氰废液:

加入氢氧化钠使pH值10以上,加入过量的高锰酸钾(3%)溶液,使CN-氧化分解。

如CN-含量高,可加入过量的次氯酸钙和氢氧化钠溶液;

5含氟废液:

加入石灰使生成氟化钙沉淀;

6可燃性有机物:

用焚烧法处理。

焚烧炉的设计要确保安全、保证充分燃烧,如有有毒气体产生应设洗涤器。

不易燃烧的可先用废易燃溶剂稀释。

1.2.4.3废渣

废弃的有害固体药品严禁倒在生活垃圾处,必须经处理解毒后丢弃。

处理方法可参阅有关文献。

表1-5第一类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污染物

最高允许排入浓度/mg/L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L

1、总汞

0.05(烧碱行业采用0.005mg/L)

6、总砷

0.5

7、总铅

1.0

2、烷基汞

不得检出

8、总镍

3、总镉

0.1

9、苯并[a]芘

0.00003(试行标准,二、三级)

4、总铬

1.5

5、六价铬

表1-6第二类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序号

有害物质或名称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1

pH

6~9

2

悬浮物(水利排灰、洗煤水、水力冲渣)

500mg/L

3

生物需氧量(5天,20℃)

60mg/L

4

化学耗氧量(重铬酸钾法)

100mg/L

5

硫化物

1mg/L

6

挥发性酚

0.5mg/L

7

氰化物(以游离氰根计)

8

有机磷

9

石油类

10mg/L

10

铜及化合物

11

锌及化合物

5mg/L

12

氟及无机化合物

13

硝基本类

14

苯胺类

3mg/L

1.2.5气瓶的安全使用

1.2.5.1气瓶内装气体的分类

(1)压缩气体

临界温度低于-10℃的气体,经加高压压缩,仍处于气态者称压缩气体,如氧、氮、氢、空气、氩、氮等。

这类气体钢瓶若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12MPa(125kg/cm2)称高压气瓶。

(2)液化气体

临界温度≥10℃的气体,经加高压压缩,转为液态并与其蒸气处于平衡状态者称为液化气体。

临界温度在-10℃至70℃者称高压液化气体,如二氧化碳、氧化亚氮。

临界温度高于70℃,且在60℃时饱和蒸气压大于0.1MPa者称低压液化气体,如氨、氯、硫化氢等。

(3)溶解气体

单纯加高压压缩,可产生分解、爆炸等危险性的气体,必须在加高压的同时,将其溶解于适当溶剂,并由多孔性固体物充盛。

在15℃以下压力达0.2MPa以上,称为溶解气体(或称气体溶液),如乙炔。

从气体的性质分类可分为剧毒气体,如氟、氯等;

易燃气体,如氢、一氧化碳等;

助燃气体,如氧、氧化亚氮等;

不燃气体,如氮、二氧化碳等。

1.2.5.2气瓶的存放及安全使用

气瓶必须存入在阴凉、干燥、严禁明火、远离热源的房间,并且要严禁明火,防曝晒。

除不燃性气体外,一律不得进入实验楼内。

使用中的气瓶要直立固定放置。

搬运气瓶要轻拿轻放,防止摔掷、敲击、滚滑或剧烈震动。

搬前要戴上安全帽,以防不慎摔断瓶嘴发生事故。

钢瓶必须具有两个橡胶防震圈。

乙炔瓶严禁横卧滚动。

气瓶应定期作技术检验、耐压试验。

易起聚合反应的气体钢瓶,如乙烯、乙炔等,应在贮存期限内使用。

高压气瓶的减压器要专用,安装时螺扣要上紧(应旋进7圈螺蚊,俗称吃七牙),不得漏气。

开启高压气瓶时操作者应站在气瓶出口的侧面,动作要慢,以减少气流摩擦,防止产生静电。

瓶内气体不得全部用尽,一般应保持0.2~1MPa的余压,备充气单位检验取样所需及防止其它气体倒灌。

1.2.6电气安全

化验室接触的物质可能是易燃易爆的,如有机溶剂、高压气体等,又可能使用大型现代化仪器。

因此保障电气安全对人身及仪器设备的保护都是非常重要的。

1.2.6.1电击防护

触电事故主要是指电击。

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伤害越严重。

电流取决于施加人体的电压和人体电阻。

把不能引起生命危险的电压称为安全电压,一般规定为小于36V。

电击的防护措施:

①电器设备完好,绝缘好。

发现设备漏电要立即修理。

不得使用不合格的或绝缘损坏、已老化的线路。

建立定期维护检查制度。

②良好的保护接地。

将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接地体之间做良好的金属连接。

③使用漏电保护器。

1.2.6.2静电防护

静电是在一定的物体中或其表面上存在的电荷。

一般3~4kV电压的静电,人便会有不同程度电击的感觉。

(1)静电危害有两个方面:

①危及大型精密仪器的安全:

由于现代化仪器中大量使用高性能元件,很多元件对静电放电敏感,造成器件损坏,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的元器件更易损坏。

②静电电击危害:

静电电击和触电电击不同,触电电击是指触及带电物体时电流持续通过人体造成的伤害。

而静电电击是由于静电放电时瞬间产生的冲击性电流通过人体时造成的伤害。

它虽不会引起生命危险,但放电时引起人摔倒、电子仪器失灵及放电的火花可引起易燃混合气体的燃烧爆炸,因此必须加以防护。

(2)静电防护措施如下:

①防静电区内不要使用塑料地板、地毯或其它绝缘性好的地面材料,可以铺设导电性地板。

②在易燃易爆场所,应穿导电纤维及材料制成的防静电工作服、防静电鞋(电阻应在150kΩ以下),戴防静电手套。

不要穿化纤类织物、胶鞋及绝缘鞋底的鞋。

③高压带电体应有屏蔽措施,以防人体感应产生静电。

④进入实验室应徒手接触金属接地棒,以消除人体从外界带来的静电。

坐着工作的场合可在手腕上带接地腕带。

⑤提高环境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当相对湿度超过65%~70%时,由于物体表面电阻降低,便于静电逸散。

但这对精密仪器的生产、使用、维修过程仍不能满足要求(在防静电安全区内静电电压力不得超过100V)

1.2.6.3用电安全守则

(1)不得私自拉接临时供电线路;

(2)不准使用不合格的电气设备,室内不得有裸露的电线。

保持电器及电线的干燥;

(3)正确操作闸刀开关,应使闸刀处于完全合上或完全拉断的位置,不能若即若离,以防接触不良打火花。

禁止将电线头直接插入插座内使用;

(4)新购的电器使用前必须全面检查,防止因运输震动使电线连接松动,确认没问题并接好地线后方可使用;

(5)使用烘箱和高温炉时,必须确认自动控温装置可靠。

同时还需人工定时监测温度,以免温度过高。

不得把含有易燃易爆溶剂的物品送入烘箱和高温炉加热;

(6)电源或电器的保险丝烧断时,应先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再按原负荷换上适宜的保险丝;

(7)使用高压电源工作时,要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并站在绝缘垫上。

1.2.7一般安全守则

实验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实验规程和有关的安全技术规程,了解设备性能及操作中可能发生事故的原因,掌握预防和处理事故的方法。

进行有危险性的工作,如危险物料的现场取样、易燃易爆物品的处理,焚烧废液等应有第二者陪伴,陪伴者应处于能清楚看到工作地点的地方并观察操作的全过程;

玻璃管与胶管、胶塞等拆装时,应先用水润湿,手上垫棉布,以免玻璃管折断扎伤;

打开浓盐酸、浓硝酸、浓氨水试剂瓶塞时应带防护用具,在通风柜中进行;

夏季打开易挥发溶剂瓶塞前,应先用冷水冷却,瓶口不要对着人;

稀释浓硫酸的容器,烧杯或锥形瓶要放在塑料盆中,只能将浓硫酸慢慢倒入水中,不能相反!

必要时用水冷却;

蒸馏易燃液体严禁用明火。

蒸馏过程不得离人,以防温度过高或冷却水突然中断;

化验室内每瓶试剂必须贴有明显的与内容物相符的标签。

严禁将用完的原装试剂空瓶不更新标签而装入别种试剂;

操作中不得离开岗位,必须离开时要委托能负责任者看管。

实验室内禁止吸烟、进食,不能用实验器皿处理食物。

离室前用肥皂洗手;

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长发要扎起。

进行有危险性的工作要加戴防护用具。

最好能做到做实验时都戴上防护眼镜;

每日工作完毕检查水、电、气、窗,进行安全登记后方可锁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