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版个人信用报告使用说明书0818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907611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75 大小:98.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行版个人信用报告使用说明书0818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银行版个人信用报告使用说明书0818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银行版个人信用报告使用说明书0818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银行版个人信用报告使用说明书0818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银行版个人信用报告使用说明书0818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银行版个人信用报告使用说明书0818Word下载.docx

《银行版个人信用报告使用说明书0818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版个人信用报告使用说明书0818Word下载.docx(7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银行版个人信用报告使用说明书0818Word下载.docx

报告编号

标识一份报告的唯一编号

查询请求时间

系统收到查询操作员提出查询申请的时间

报告时间

系统生成信用报告的时间

(二)查询信息

其次展示本次的查询信息:

被查询者姓名、被查询者证件类型、被查询者证件号码、查询操作员、查询原因,是对本次查询行为的记录。

被查询者姓名

标识信息主体的身份

被查询者证件类型

被查询者证件号码

查询操作员

执行此次查询操作的系统用户

查询原因

执行此次查询操作的原因

二、个人基本信息

该部分描述信息主体的属性,分为4个信息段:

(一)身份信息

身份信息段主要包括信息主体的性别、出生日期、教育水平、户籍地址、联系方式和婚姻状况等。

性别

包括:

男、女、未知、未说明

出生日期

信息主体的出生日期

婚姻状况

未婚、已婚、离婚、丧偶

手机号码

信息主体的手机号码

单位电话

信息主体工作单位的电话号码

住宅电话

信息主体居住房屋的电话号码

学历

研究生、大学、大专、中专、技校、高中、初中、小学、文盲或半文盲、未知

学位

名誉博士、博士、硕士、学士、未知

通讯地址

信息主体的通讯地址

户籍地址

信息主体的户籍地址

身份信息从身份信息库中取值,其信息来源包括信贷、公积金、社保、电信信息。

身份信息中的各数据项不是统一来自同一个数据发生机构,每个数据项均有自己的“数据发生机构”和“数据发生时间”。

身份信息中的各数据项从身份信息库中取“数据发生时间”最近的一条记录展示。

对于信贷、公积金、电信报送的数据,“数据发生时间”指“开户日期”;

对于社保缴存报送的数据,“数据发生时间”指“数据发生年月”;

对于社保发放报送的数据,“数据发生时间”指“离退休时间”,下同。

在贷前审批过程中,信用报告中的身份信息可以帮助商业银行提高审核申请人基本资料真实性的效果和效率。

通过重点对不一致的信息进行调查、核实,很大程度上能够有效侦测欺诈申请。

例如,商业银行目前核实申请人婚姻状况的手段就是同时看户口簿和征信系统。

在贷后管理过程中,信用报告中提供的地址、电话等联系方式可以帮助商业银行找到失去联系的欠款客户,提高坏账催收的成功率。

(二)配偶信息

配偶信息段主要包括信息主体配偶的三项标识、工作单位和联系电话。

如果身份信息库中没有关于信息主体配偶的记录,则不展示该信息段。

姓名

信息主体配偶的身份标识

证件类型

证件号码

工作单位

信息主体配偶的工作单位名称。

联系电话

信息主体配偶的联系电话。

配偶信息从身份信息库中取值,其信息来源只有信贷信息。

配偶信息从身份信息库中取“数据发生时间”最近的一条记录展示。

商业银行通过查询申请人配偶的信用报告,了解其收入情况、负债情况和还款情况,可以综合考察申请人家庭的总体负债、每月的债务情况以及还款情况,全面评估申请人的还款能力和信用风险。

(三)居住信息

居住信息段主要包括信息主体的居住地址和居住状况。

居住地址

在贷前审批过程中,“居住地址”可用于交叉验证客户提供的个人基本资料是否真实;

在贷后管理过程中,“居住地址”也可以用于帮助商业银行找到失去联系的欠款客户。

居住状况

自置、按揭、租房、集体宿舍、亲属楼宇、共有住宅。

在贷前审批过程中,“居住状况”可作为推断申请人名下是否拥有房产的参考。

信息更新日期

数据报送机构获取该信息的时间,即数据发生时间。

居住信息从身份信息库中取值,其信息来源只有信贷信息。

居住信息从身份信息库中取“数据发生时间”最近的5条不同记录展示,每条记录中的各数据项统一来自同一个数据发生机构和数据发生时间。

不同的居住信息指“居住地址、邮政编码、居住状况”三个数据项的值都不同。

来自同一数据发生机构的多条记录,只会取“数据发生时间”最近的一条记录展示。

如果身份信息库中信息主体的居住信息不足5条,则按实际数目全部展示。

在贷后管理过程中,“居住地址”能帮助商业银行获得客户最新的联系方式,为找到失去联系的客户提供线索。

(四)职业信息

职业信息段主要包括信息主体的工作单位、单位地址、进入本单位年份等工作信息。

信息主体工作单位的名称。

单位地址

信息主体工作单位的地址。

职业

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商业、服务业人员,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军人,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未知。

行业

信息主体工作单位所属的行业。

农、林、牧、渔业,采掘业,制造业,……

职务

高级领导、中级领导、

一般员工、其他、未知。

职称

高级、中级、初级、无、未知。

进入本单位年份

信息主体在本单位开始工作的年份。

职业信息从身份信息库中取值,其信息来源包括信贷、公积金和社保信息。

职业信息从身份信息库中取“数据发生时间”最近的5条不同记录展示。

不同的职业信息指“工作单位”的值不同。

来自同一数据发生机构的多条记录,取“数据发生时间”最近的一条记录展示。

如果身份信息库中信息主体的职业信息不足5条,则按实际数目全部展示。

在贷前审批过程中,信用报告上的职业信息可以帮助商业银行交叉验证客户提供的申请资料的真实性,而且商业银行通过工作单位的变化情况可以大致了解申请人的从业经历,判断其工作的稳定性。

在贷后管理过程中,“工作单位名称、单位地址”能帮助商业银行获得客户最新的联系方式,为找到失去联系的客户提供线索。

三、信息概要

信息概要是对客户所有的信用状况作概要描述。

其信息由各商业银行或其他机构报送给个人征信系统,个人征信系统根据姓名、证件类型和证件号码三项标识将同一人名下的所有信用交易信息进行关联和汇总计算后展示在信用报告中。

信用报告的使用者在看完信息概要后,能够了解该信用报告包含哪些内容、被报告人的逾期及违约情况、被报告人获得的授信及负债情况,对被报告人的信用状况可以有一个基本判断,提高阅读后面明细记录的针对性,知道哪些信息还需要深入查看业务明细,提升解读信用报告的效率。

信息概要分为信用提示、逾期及违约信息概要、授信及负债信息概要3个小节。

(一)信用提示

信用提示主要提示信息主体的信用信息构成情况,包括名下有多少笔贷款、首笔贷款发放日期、多少个信用卡账户、首张(准)贷记卡发卡月份、本人声明和异议标注的数量;

再给出信息主体的评分。

住房贷款笔数

信息主体名下的个人住房贷款、个人商用房(包括商住两用)贷款和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总笔数,包括所有未结清(包括正常、逾期、呆账(包括呆账和核销,下同),下同)、结清、转出(“转出”的含义请见表末的特别说明)的贷款。

请注意:

(1)对于“结清”或“转出”的贷款,不包括“结清年月”或“转出年月”距离报告生成时间大于M年的贷款(M年的定义请见表末的特别说明),下同。

其他贷款笔数

信息主体名下的非购房贷款总笔数,包括所有未结清、已结清、转出的贷款。

首笔贷款发放月份

简称“首贷日”,是信息主体在个人征信系统中最早的一笔贷款的发放日期,这里的贷款包括所有未结清、已结清和转出贷款,以及已归入资产处置和保证人代偿的贷款。

贷记卡账户数

信息主体名下的贷记卡账户数合计,包括未销户(包括正常、冻结、止付、呆账(包括呆账和核销2种状态,下同),下同)、销户、未激活的贷记卡。

首张贷记卡发卡月份

简称“首卡日”,是信息主体在个人征信系统中最早的贷记卡账户的发卡日期,这里的贷记卡包括未销户、已销户、未激活卡,以及已归入资产处置和保证人代偿的贷记卡。

准贷记卡账户数

信息主体名下的准贷记卡账户数合计,包括未销户(包括正常、冻结、止付、呆账(包括呆账和核销2种状态,下同),下同)、销户、未激活准贷记卡。

首张准贷记卡发卡月份

简称“首卡日”,是信息主体在个人征信系统中最早的准贷记卡账户的发卡日期,这里的准贷记卡包括未销户、已销户、未激活卡,以及已归入资产处置和保证人代偿的准贷记卡。

本人声明数目

信息主体的本人声明的数量。

异议标注数目

信息主体的异议标注的数量。

中征信评分

信用评分量化了对信息主体信用状况的评价,可帮助商业银行对消费者的信用状况有一个直观了解。

评分月份

计算信息主体的评分时使用的最近一期数据所在月。

特别说明:

1.本文中所称“贷款(信用卡)”,不含资产管理公司和担保机构报送的贷款(信用卡)业务。

2.“转出”是一种账户状态。

当商业银行将信贷业务转给其他机构时,商业银行将停止报送这批业务的数据;

在停止报数前,商业银行要将这些被转出的信贷账户在个人征信系统中的“账户状态”报为“转出”。

例如转出的住房公积金贷款、转给资产管理公司的信贷业务等。

由于其他机构不能保证继续报数时,通过账户标识变更报文将报送的贷款与商业银行报送的转出贷款一一关联,所以这些机构将来向个人征信系统报送数据时,同一笔贷款有可能在信用报告中展示为2笔,报送机构分别为商业银行和接受转出贷款的机构,“住房贷款笔数”和“其他贷款笔数”的汇总值也有可能将转出贷款重复统计。

3.M年:

对于没有发生过逾期行为的已结清(已销户)、已转出、未激活信贷业务,我们将这些业务的生命周期设定为M年。

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贷款

a.已结清贷款

对于从未发生过逾期的已结清贷款,自结清之日起,在M年后不展示在信用报告中;

对于发生过逾期、但逾期信息已超出5年展示期限的已结清贷款,将被视作没有逾期的已结清贷款,自结清之日起,在M年后不展示在信用报告中;

对于发生过逾期、但逾期信息在5年展示期限内的已结清贷款,适用于负面信息保存年限规定,不属于M年设置范围。

b.未结清贷款

对于未结清贷款,由于无法预测其未来逾期情况,不属于M年设置范围。

c.转出贷款

参照已结清贷款的规则,自转出之日起,在M年后不展示在信用报告中。

(2)信用卡

a.已销户信用卡:

参照已结清贷款的规则,自销户之日起,在M年后不展示在信用报告中;

b.未销户信用卡:

不属于M年设置范围。

c.未激活信用卡:

自“开户日期”所在年月起,在M年后不展示在信用报告中。

目前参数M暂不设值,将来根据信用报告的使用情况以及国家出台的相关法规政策,再进行相应的调整

4.“首贷日”和“首卡日”有助于商业银行了解信息主体在个人征信系统中有贷款、贷记卡和准贷记卡记录的时间长短,可作为授信额度的参考因素之一。

(二)逾期及违约信息概要

逾期及违约信息概要对信息主体有过的逾期及违约记录进行汇总描述,包括呆账信息汇总、资产处置信息汇总、保证人代偿信息汇总、逾期(透支)信息汇总4个部分。

1.呆账信息汇总

呆账信息包括被金融机构核销或认定为“呆账”状态的贷款和信用卡的信息。

呆账信息汇总的数据项包括“笔数”和“余额”,反映信息主体名下进入呆账状态、仍未还清的贷款和信用卡业务总笔数和余额合计。

呆账业务的整笔业务都属于严重逾期行为,作为未还清的严重逾期业务将一直展示在信用报告中。

即只要是呆账业务,无论余额是否为0,都将一直展示在信用报告中,并统计入呆账信息汇总。

在信用报告中看到余额为0的已结清的呆账贷款,说明商业银行没有及时更新账户状态,应由商业银行及时上报账户的最新状态。

笔数

呆账业务(账户状态为“呆账”和“核销”的贷款、贷记卡、准贷记卡业务,下同)的笔数合计。

余额

当前仍未还清的呆账业务金额合计。

“核销”:

是准备新增的一种账户状态。

对于“核销”业务,系统单建一张表记录其余额变化情况。

初始时,“核销”业务的“余额”取该业务最后一条特殊交易记录中的“发生金额”;

以后,支持商业银行在线修改。

2.资产处置信息汇总

资产处置信息指被资产管理公司接收的不良贷款和信用卡信息,属于最严重的违约行为之一。

该信息段仅汇总资产管理公司报送的信息,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和信用卡在下文的“逾期(透支)信息段”中汇总,不汇总在该段。

资产处置信息汇总的数据项包括“笔数”和“余额”,反映信息主体名下被资产管理公司接收的不良贷款和信用卡业务的总笔数和余额合计。

如果一笔资产处置业务已还清,即余额为0时,那么该业务自“最近一次还款日期”所在年月起在信用报告中继续展示5年,5年之后不再展示在信用报告中,也不在资产处置信息汇总段中汇总。

如果一笔资产处置业务没有还清,即余额不为0,则一直展示在信用报告中,并统计入资产处置信息汇总。

被资产管理公司接收的不良贷款和信用卡业务的笔数合计。

被资产管理公司接收的不良贷款和信用卡业务当前仍未还清的金额合计。

3.保证人代偿信息汇总

保证人代偿信息指因保证人(担保公司、保险公司)代偿形成的债务,属于最严重的违约行为之一。

该信息段仅展示担保公司和保险公司报送的信息,商业银行的担保代偿信息在贷款信息明细信息段中展示,不展示在该段。

保证人代偿信息汇总的数据项包括“笔数”和“余额”,反映信息主体名下由保证人代偿的债务总笔数和余额合计。

如果一笔保证人代偿业务已还清,即余额为0时,那么该业务自“最近一次还款日期”所在年月起在信用报告中继续展示5年,5年之后不再展示在信用报告中,也不统计在保证人代偿信息汇总中。

如果一笔保证人代偿业务没有还清,即余额不为0,则一直展示在信用报告中,并统计入保证人代偿信息汇总。

保证人代偿的业务笔数合计。

保证人代偿的业务当前仍未还清的金额合计。

4.逾期(透支)信息汇总

该信息段主要反映信息主体最近5年内有多少个月发生逾期(透支),以及逾期(透支)的严重程度。

逾期(透支)信息汇总包括贷款、贷记卡、准贷记卡的逾期(透支)信息汇总。

其中,贷款包括未结清、已结清和转出贷款,不包括呆账贷款;

信用卡包括未销户和已销户信用卡,不包括呆账、未激活信用卡。

如果信息主体最近5年内没有逾期,则不展示该段。

贷款逾期笔数

信息主体名下有多少笔贷款在最近5年内发生过逾期。

可以反映信息主体逾期的频度。

贷款逾期月份数

信息主体名下的贷款,在最近5年内有多少个月发生过逾期,相同月份要进行除重,下同。

贷款单月最高逾期总额

先找出信息主体名下所有贷款在最近5年内(即从报告生成时间前推5年)发生过逾期的月份,将相同逾期月份对应的“逾期金额”汇总取和,再从中取最大值。

可以反映信息主体逾期的严重程度。

贷款最长逾期月数

信息主体名下的贷款中,最近5年内拖欠时间最长的那期应还款的逾期时间(折合成月数)。

贷记卡逾期账户数

信息主体名下有多少笔贷记卡在最近5年内发生过逾期,可以反映信息主体逾期的频度。

贷记卡逾期月份数

信息主体名下的贷记卡,在最近5年内有多少个月发生过逾期,可以反映信息主体逾期的频度。

贷记卡单月最高逾期总额

先找出信息主体名下所有贷记卡在最近5年内(即从报告生成时间前推5年)发生过逾期的月份,将相同逾期月份对应的“逾期金额”汇总取和,再从中取最大值。

贷记卡最长逾期月数

信息主体名下的贷记卡中,最近5年内拖欠时间最长的那期应还款的逾期时间(折合成月数)。

准贷记卡60天以上透支账户数

信息主体名下有多少笔准贷记卡在最近5年内发生过60天以上透支,可以反映信息主体透支的频度。

准贷记卡60天以上透支月份数

信息主体名下的准贷记卡,在最近5年内有多少个月发生过60天以上透支,可以反映信息主体透支的频度。

准贷记卡60天以上透支单月最高透支余额

先找出信息主体名下所有准贷记卡在最近5年内(即从报告生成时间前推5年)发生过60天以上透支的月份,将相同透支月份对应的“透支金额”汇总取和,再从中取最大值。

可以反映信息主体透支的严重程度。

准贷记卡60天以上透支最长透支月数

信息主体名下的准贷记卡中,最近5年内60天以上的拖欠时间中,最长的那期应还款的透支时间(折合成月数)。

关于“最近5年内的逾期信息”请见本文第四部分“信贷交易信息明细”中的详细介绍。

(三)授信及负债信息概要

授信及负债信息概要描述信息主体当前获得的授信情况和负债情况,包括未结清贷款信息汇总、未销户贷记卡信息汇总、未销户准贷记卡信息汇总、对外担保信息汇总4部分。

1.未结清贷款信息汇总

主要反映信息主体的当前负债信息。

这里的未结清贷款不包括已转出贷款。

如果信息主体没有未结清贷款,则不展示该段。

贷款法人机构数

未结清贷款发放机构的数量合计,同一法人机构下的分支机构当作一个机构对待。

贷款机构数

未结清贷款发放机构的数量合计,同一法人机构下的分支机构当作不同机构对待。

未结清贷款的笔数合计。

合同总额

未结清贷款的合同金额合计。

未结清贷款的本金余额合计。

反映了信息主体贷款的当前总负债。

最近6个月平均应还款

先取得信息主体名下每笔未结清贷款最近6个月的月均应还款金额,然后取合计值。

帮助商业银行了解信息主体名下贷款的平均每月应还款情况。

表中的未结清业务凡统计了“呆账”、“核销”、“未激活”账户的,都遵循以下规则,以下各表同此原则:

对于账户状态为“未激活”的账户,不统计满足以下条件的账户:

“开户日期”距离报告生成时间大于M年。

2.未销户贷记卡信息汇总

主要反映信息主体获得的贷记卡授信情况及使用情况。

这里的未销户贷记卡包括未激活卡。

如果信息主体没有未销户贷记卡,则不展示该段。

发卡法人机构数

未销户贷记卡发放机构的数量合计,同一法人机构下的分支机构当作一个机构对待。

发卡机构数

未销户贷记卡发放机构的数量合计,同一法人机构下的分支机构当作不同机构对待。

账户数

未销户贷记卡的账户数合计。

授信总额

未销户贷记卡的信用额度合计。

单家行最高授信额

各发卡机构给信息主体的贷记卡信用额度中的最高值。

可帮助发卡机构直观了解其他发卡机构曾经给信息主体的最高授信,可作为授信额度的参考因素之一。

单家行最低授信额

各发卡机构给信息主体的贷记卡(或准贷记卡)信用额度中的最小值。

可帮助其直观了解其他发卡机构曾经给信息主体的最低授信,作为授信额度的参考因素之一。

已用额度

未销户贷记卡的已使用额度合计。

反映了信息主体贷记卡的当前总负债。

最近6个月平均使用额度

先取得信息主体名下每个未销户贷记卡账户最近6个月的平均已使用额度,然后取合计值。

对于商业银行估算信息主体日常的透支消费水平具有更强的参考意义。

3.未销户准贷记卡信息汇总

主要反映信息主体获得的准贷记卡授信情况及使用情况。

这里的未销户准贷记卡包括未激活卡。

如果信息主体没有未销户准贷记卡,则不展示该段。

未销户准贷记卡发放机构的数量合计,同一法人机构下的分支机构当作一个机构对待。

未销户准贷记卡发放机构的数量合计,同一法人机构下的分支机构当作不同机构对待。

未销户准贷记卡的账户数合计。

未销户准贷记卡的信用额度合计。

各商业银行给信息主体的准贷记卡信用额度的最高值。

帮助商业银行直观了解其他银行曾经给信息主体的最高授信,可作为授信额度的参考因素之一。

各商业银行给信息主体的准贷记卡信用额度的最小值。

帮助商业银行直观了解其他银行曾经给信息主体的最低授信,可作为授信额度的参考因素之一。

透支余额

未销户准贷记卡的透支余额合计。

反映了信息主体准贷记卡的当前总负债。

最近6个月平均透支余额

先取得信息主体名下每个未销户准贷记卡账户最近6个月的平均透支余额,然后取合计值。

4.对外担保信息汇总

主要反映信息主体的或有负债情况。

以下三种情况被认为没有担保:

第一,信息主体没有对外担保。

第二,被担保贷款的账户状态为“结清”。

第三,“担保状态”字段的代码为“2-解除担保”。

当下表中的“担保笔数”为0时,不展示对外担保信息汇总段。

当被担保业务为信用卡时,对外担保信息汇总段不对其汇总。

担保笔数

信息主体为他人担保的贷款笔数合计。

担保金额

信息主体为他人担保的金额合计。

担保本金余额

信息主体为他人担保的本金余额合计。

目前个人征信系统中主要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