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辽宁省沈阳市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一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904904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71.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辽宁省沈阳市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一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届辽宁省沈阳市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一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届辽宁省沈阳市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一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届辽宁省沈阳市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一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届辽宁省沈阳市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一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辽宁省沈阳市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一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届辽宁省沈阳市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一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辽宁省沈阳市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一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辽宁省沈阳市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一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D

溶酶体可以向细胞质基质提供氨基酸等物质

【答案】A

1、溶酶体是由高尔基体断裂产生、单层膜包裹的小泡,内含一系列酸性水解酶,能够分解很多种物质,溶酶体被比喻为细胞内的“酶仓库”“消化系统”。

2、溶酶体的功能有二:

①与食物泡融合,将细胞吞噬进的食物或致病菌等大颗粒物质消化成生物大分子,残渣通过外排作用排出细胞;

②在细胞分化过程中,某些衰老细胞器和生物大分子等陷入溶酶体内并被消化掉,这是机体自身重新组织的需要。

【详解】A、溶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具有消化作用,是细胞内的“消化车间”,A错误;

B、溶酶体内多种水解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B正确;

C、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C正确;

D、分解后的产物如氨基酸等可以通过溶酶体膜上的载体蛋白转运进入细胞质基质供细胞代谢使用,其余废物则排出细胞外,D正确;

故选A。

3.药物吲哚美辛具有解热镇痛的作用,长期服用可引起病人焦虑、失眠,甚至引起肝脏损伤,从而导致病人血浆中转氨酶升高。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外界环境的变化才能使内环境稳遭到破坏

B.健康成年人体内的转氨酶只能存在于细胞内液中

C.吲哚美辛可以引起内环境中学成分或理化性质

改变

D.吲哚美辛可以作用于痛觉中枢下丘脑从而达到镇痛效果

1、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又叫内环境。

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组成。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等都是直接与外界相通的,不属于内环镜。

2、血浆、淋巴、组织液中物质,即内环境的成分:

①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中运输:

水、盐、糖、氨基酸、维生素、血浆蛋白、甘油、脂肪酸等。

②细胞分泌物:

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

③细胞代谢产物:

CO2、水分、尿素等。

【详解】A、外界环境出现剧烈变化超过了人体稳态的自我条件机制,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均会遭到破坏,A错误;

B、转氨酶是胞内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中,血浆中也会出现少量转氨酶,B错误;

C、药物吲哚美辛具有解热镇痛的作用,长期服用可引起病人焦虑、失眠,甚至引起肝脏损伤,从而导致病人血浆中转氨酶升高,因而可以引起内环境中学成分或理化性质的改变,C正确;

D、痛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而不是下丘脑,D错误;

4.某性别决定为XY型的二倍体需氧动物(2n=6),其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该雄性生物体内细胞减数分裂某时期示意图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细胞的变异类型可通过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

B.该细胞的变异发生在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之间

C.该细胞中总共含有6个染色体,12个DNA分子

D.该细胞分裂可形成基因型为aBX、aBXA、AbY、bY配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细胞中两两配对的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含A的染色体片段移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细胞中部的两条染色体形态差异明显,为性染色体X、Y。

【详解】A、该细胞的变异类型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可通过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A正确;

B、该细胞的变异为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的易位,据图分析,发生在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之间,B正确;

C、该生物为需氧真核生物,细胞中有线粒体,线粒体里面也有DNA分子,该细胞总共含有6个染色体,但是DNA分子大于12个,C错误;

D、据图分析可知,该细胞分裂形成的配子的基因型为aBX、aBXA、AbY、bY,D正确;

5.下图中a与a'是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将其放在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c上,在适宜条件下培养,请预测燕麦胚芽鞘的生长情况

A.不生长

B.直立生长

C.向左或向右弯曲生长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答案】D

1、生长素具有促进细胞纵向伸长生长的作用。

生长素在胚芽鞘中存在纵向运输,在外界刺激条件下在尖端存在横向运输。

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的分布不均可以引起胚芽鞘的弯曲生长。

2、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主要表现为:

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

既可以疏花蔬果,也可以防止落花落果;

既能促进生根,也能抑制生根。

【详解】A、如果生长素浓度a与a'都为抑制浓度,那么胚芽鞘就不生长,A情况可能出现;

B、如果生长素浓度a与a'恰好处于相同的促进效果,有可能直立生长,B情况可能出现;

C、如果生长素浓度a与a'不相同,促进效果不同,就有可能向左或向右弯曲生长,C情况可能出现;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D正确;

故选D。

6.关于真核细胞线粒体的起源、科学家提出了“内共生学说”,原始真核细胞吞噬了原始的需氧细菌,被吞噬的细菌与真核生物共生在一起,进化为宿主细胞内专门进行细胞呼吸的细胞器。

下列叙述不支持“内共生学说”的是

A.线粒体能像细菌一样进行分裂增殖

B.线粒体内的蛋白质多数由核DNA控制

C.线粒体的内膜与细菌的细胞膜相似

D.线粒体内存在与细菌相似的环状DNA

【答案】B

关于线粒体等细胞器的起源有真核生物的内共生起源假说:

大约在15亿年以前,一些大型的具有吞噬能力的原始真核细胞,先后吞并了几种原核生物(例如细菌和蓝藻),由于后者没有被分解消化,它们从寄生逐渐过渡到共生,成为宿主细胞里面的细胞器。

例如被吞噬的好氧细菌成为了线粒体,而被吞噬的蓝藻成为了叶绿体。

【详解】A、根据该观点可知,线粒体的前身是原始需氧细菌,因此线粒体能像细菌一样进行分裂增殖,A正确;

B、线粒体内的蛋白质多数由核DNA控制,而不是由自身的DNA控制,此证据不支持内共生学说,B错误;

C、线粒体的内膜与细菌细胞膜成分相似,该证据支持内共生起源假说,C正确;

D、细菌中的DNA均以环状形式存在,即该证据支持内共生起源假说,D正确。

故选:

B。

二、非选择题

7.近年来,随着温室效应的加剧,高温胁迫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造成了不可逆转的影响。

研究发现,高温胁迫会造成自由基等氧化物积累,从而引起农作物净光合速率下降。

下表是高温胁迫对不同葡萄品种光能转化效率、气孔导度(气孔张开的程度)以及胞间CO2浓度的影响。

葡萄品种

光能转化效率

气孔导度

胞间CO2浓度

常温

高温

早熟红无核

0.8113

0.6672

0.42

0.39

276.31

255.

莫丽莎

0.8230

0.6229

0.38

0.25

284.45

314.25

宝石

0.8127

0.6032

0.41

0.28

296.32

269.74

请依据对表中数据的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高温胁迫会使三种葡萄品种的光能转化效率__________,其直接原因可能是自由基等氧化物破坏了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从而影响了光反应的正常进行。

(2)早熟红无核与宝石相比,在高温胁迫下光能转化效率更高的是__________。

(3)据表分析,莫丽莎在高温胁迫下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填“气孔限制”或“非气孔限制”),判断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均下降

(2).叶绿体类囊体薄膜(3).捕获光能的色素(4).光反应有关的酶(5).早熟红无核(6).非气孔限制(7).其气孔导度下降了,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较高,所以气孔因素不是引起其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光照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

本题以高温胁迫为背景主要考查高温胁迫导致自由基含量升高后对光反应和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回顾和梳理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认真分析各个小题,即可正确作答。

【详解】

(1)由表可知,高温胁迫会使三种葡萄品种的光能转化效率均下降,影响光反应的因素有色素含量以及酶活性,据此分析可知,其直接原因可能是自由基等氧化物破坏了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光合作有有关的色素以及光反应所需酶的活性,从而影响了光反应的正常进行。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早熟红无核与宝石相比,在高温胁迫下光能转化效率更高的是早熟红无核。

(3)据表分析,莫丽莎品种气孔导度下降了,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较高,所以气孔因素不是引起其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意在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理解与运用,题目难度中等。

8.某些内脏器官病变时,在体表区域产生感觉过于敏感并有疼痛感觉的现象,称为牵涉痛。

牵涉痛原理可用“会聚学说”与“易化学说”来解释。

“会聚学说”认为内脏和体表结构两者产生的信息都经相同神经元传入痛觉中枢,中枢误认为来自内脏的信息是体表结构产生的;

“易化学说”认为③兴奋导致②在强度较弱的刺激下就产生兴奋。

其结构基础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②所指结构在反射弧中依次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依图分析,脊髓具有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痛觉感受器受到刺激将产生的兴奋传到痛觉中枢,使感受器所在部位产生疼痛感觉,痛觉产生过程__________(填“属”或“不属于”)反射。

(3)用局部麻醉药物阻碍神经细胞中的__________内流,从而阻滞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使局部疼痛暂时消失。

若机体发生牵涉痛时,用局部麻醉药作用于疼痛的体表结构,而疼痛并未消失,则说明这种牵涉痛可用“__________学说”解释。

【答案】

(1).传入神经

(2).感受器(3).传导(4).不属于(5).钠离子(6).会聚学说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反射弧的结构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分析题图:

①③属于传入神经,②为感受器,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1)由图可知,①上存在神经节,因此为传入神经;

②和传入神经相连接,为感受器。

依图分析,脊髓具有传导信号的功能。

(2)痛觉产生过程不属于反射,该过程没有出现效应器的反应,因为反射必需依赖于完整的反射弧。

(3)钠离子内流会形成动作电位,因而用局部麻醉药物阻碍神经细胞中的钠离子内流,从而阻滞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使局部疼痛暂时消失。

现在用局部麻醉药作用于疼痛的体表结构,而疼痛并未消失,则说明这种牵涉痛符合“会聚学说”解释。

【点睛】学会运用材料所给信息,快速提取题干中关键信息,帮助解题,难度适中。

9.桑基鱼塘分布在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一带的水乡,是一种典型的水陆物质和能量交换型生态工程。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流经一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

沼气发酵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生物,在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属于__________。

(2)蚕与桑属于__________关系。

池塘中养殖的多种鱼具分层现象,导致该现象形成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池塘受到轻微污染,能通过物理沉淀、微生物的分解等作用很快消除污染,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能力,该能力的基础是__________。

(4)桑基鱼塘设计的合理性在于从人类需要出发,通过科学规划实现了对能量的__________,为获得最佳经济效益,除了研究能量流动外,还必需研究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生态系统功能。

【答案】

(1).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2).分解者(3).捕食关系(4).食物(5).自我调节(6).负反馈调节(7).多级利用(8).物质循环(9).信息传递

1、桑基鱼塘属于生态农业,生态农业系统中能够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但并没有提高能力的传递效率,可以最大限度地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2、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3、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①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②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4、垂直结构(垂直分层)原因:

①植物的分层与对光的利用有关,群落中的光照强度总是随着高度的下降而逐渐减弱,不同植物适于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生长。

如森林中植物由高到低的分布为:

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地被层。

②动物分层主要是因群落的不同层次提供不同的食物,其次也与不同层次的微环境有关。

如森林中动物的分布由高到低为:

猫头鹰(森林上层),大山雀(灌木层),鹿、野猪(地面活动),蚯蚓及部分微生物(落叶层和土壤)。

(1)流经一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生产沼气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生物主要是甲烷细菌,因此它在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它属于分解者。

(2)蚕与桑属于捕食关系。

池塘中养殖的多种鱼具分层现象,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主要原因是食物(植物的垂直分布)。

(3)若池塘受到轻微污染,能通过物理沉淀、微生物的分解等作用很快消除污染,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该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4)桑基鱼塘设计的合理性在于从人类需要出发,通过科学规划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为获得最佳经济效益,除了研究能量流动外,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也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的概念、能量流动的特点。

10.女娄属植物Melandriumalbum是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叶型有阔叶和细叶两种类型,阔叶由基因B决定,细叶由基因b决定。

某人以Melandriumalbum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具体内容如下:

实验一观察Melandriumalbum细胞减数分裂

实验二用阔叶雌株跟细叶雄株杂交,子代全部是阔叶的雄株。

实验三用杂合阔叶雌株跟阔叶雄株杂交,子一代雌雄都有,但雌株全是阔叶,而雄株中阔叶和细叶约各占50%。

(1)Melandriumalbum细胞减数分裂,X染色体跟Y染色体在__________期开始配对,配对后,在常染色体还没有分开的时侯,两个性染色体就分向两极,表明X染色体跟Y染色体的__________部分是很短的。

(2)综合分析实验二、实验三的结果,实验二所得子代全部是阔叶雄株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自然界中该生物存在的雌性个体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__(不考虑基因突变)。

(3)实验三杂交亲本的基因型为:

__________,其子一代随机传粉,所得子二代雌株中杂合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2).同源区段(3).控制叶型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组合二的后代只有雄性雄性说明其父本XbY只能产生Y配子,含有Xb的配子致死(4).XBXB、XBXb(5).XBXb和XBY(6).1/4

减数第一次分裂:

①前期:

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②中期:

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

③后期: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④末期:

细胞质分裂。

(1)Melandriumalbum细胞减数分裂,X染色体跟Y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开始配对,配对后,在常染色体还没有分开的时侯,两个性染色体就分向两极,表明X染色体跟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部分是很短的。

(2)由实验三可推测,控制叶型阔叶和细叶两种类型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组合二的后代只有雄性说明其父本XbY只能产生Y配子,含有Xb的配子致死。

雌性个体的基因型有XBXB、XBXb。

XBXb和XBY,其子一代雌性为为1/2XBXB、1/2XBXb和雄性为1/2XbY、1/2XBY,随机传粉,因此子一代雌性产生的配子为3/4XB、1/4Xb,雄性产生的配子为1/3XB、2/3Y,因此所得子二代雌株中杂合子的概率是1/4。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

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题意、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物一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

11.酿酒在人类社会实践中具有悠久历史,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在葡萄酒的酿造过程中,不同微生物起着不同的作用。

①酵母菌直接参与酒精发酵,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__________。

在__________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微生物生长受到抑制。

②乳酸菌可以改变葡萄酒的口味、增强香气。

常见的乳酸菌有__________两种类型。

③醋酸菌会使葡萄酒发生酸败,当____________________时,醋酸菌将乙醇先转变为__________,最后转变为__________。

(2)甜米酒是蒸熟的糯米拌上酒酵(一些微生物)发酵而成的一种有甜味的米酒。

①根据甜米酒的口味推测,甜米酒的前期发酵需要能产生__________酶和__________酶的微生物,而后期发酵在__________(填“有氧”或“无氧”)条件下进行。

②如何根据发酵时间降低甜米酒的甜度?

【答案】

(1).18-25℃

(2).缺氧、呈酸性(3).乳酸链球菌和乳酸杆菌(4).缺少糖源时(5).乙醛(6).醋酸(7).淀粉酶(8).麦芽糖酶(9).无氧(10).延长发酵时间

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条件是18~25℃、前期需氧,后期不需氧,果酒制作的原理:

(1)在有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

(2)在无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

2、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

果醋制作的原理:

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

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3、家庭制作米酒利用的是发酵食品的制作原理,即利用曲霉和毛霉把淀粉转化为葡萄糖,利用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分解有机物(葡萄糖)产生酒精。

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活,有氧条件下,酵母菌把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出较多的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

无氧条件下,酵母菌则把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酒精,并且释放出较少的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

低温和高温都不利于酵母菌分解葡萄糖,酵母菌在25℃左右分解葡萄糖的能力最强。

(1)①温度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

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抑制。

②常见的乳酸菌有乳酸链球菌和乳酸杆菌两种类型。

③醋酸发酵所用的微生物是醋酸杆菌,如果糖源缺少时,醋酸菌将乙醇转变为乙醛,再将乙醛转变为醋酸。

(2)①甜米酒的口味发甜,说明还有葡萄糖,米酒的原料含有大量淀粉,需要淀粉酶和麦芽糖酶,在后期发酵需要无氧环境才能产生酒精。

②如果酿制米酒的时间拖长,甜味变小,酒味变浓,这是因为酵母菌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点睛】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物一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12.运用基因工程手段可在酵母菌细胞中表达出乙肝疫苗,回答下列问题:

(1)在乙肝疫苗的生产中,应该选择__________(填“抗原”或“抗体”)基因作为目的基因,该目的基因在__________催化下,利用__________技术进行扩增。

(2)乙肝疫苗的主要成份是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包膜蛋白(糖蛋白),其编码基因位于HBV基因组的S区,S区编码三种不同的包膜蛋白,其末端有226个氨基酸序列是相同的,三种蛋白共同构成完整的乙肝疫苗颗粒,由此推测基因组的S区有三个__________和同一个__________调控组件。

除上述调控组件和复制原点外,构建表达载体还需要有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基因工程生产乙肝疫苗时,若选用细菌为受体细胞,则不能得到引起免疫反应的基因表达产物,其原因是:

①乙肝病毒属于动物病毒,不适合寄生于原核生物;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抗原

(2).DNA聚合酶(3).PCR(4).启动子(5).终止子(6).标记基因(7).鉴别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

基因,并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8).大肠杆菌为原核生物,没有真核生物所具有的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结构,无法对核糖体合成的肽链进行加工

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1)目的基因的获取:

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

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