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阅读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Word文件下载.docx
《我爱阅读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爱阅读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Word文件下载.docx(1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教具准备:
幻灯片、幻灯投影仪、电脑
作业:
见自测
一、导向:
1、导语:
出示课题“窃读记”,并齐读课题。
提问:
(1)“窃”的原意是什么?
“窃读”是什么意思?
“窃”的意思:
①偷,②暗中、偷偷地做一件事,③谦辞,古人用来谦虚地指自己的建议。
文中应该是②。
(2)题目《窃读记》可以连起来理解为……
2、揭示目标:
①积累词汇和相关知识
②抓住主要内容,通过品味语言,感受作者读书的艰辛,理解并且学习主人公不怕困难、勤于读书的精神。
③学习运用生动形象的描写方法写人记事。
二、自学:
1、自读课文后,把文中不认识的字写在黑板的左边,认识的同学就把拼音注上去。
2、积累词语:
3、作者作品及相关知识简介:
林海音(1918—2001),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
生于日本大坂,3岁随父母返台,5岁来到北京,在北京度过了童年与青年时期,在北京,她完成了从学生到新闻记者、从少女到为人妻母的转变,北京是她文学之路的起点。
1948年,举家迁往台湾,在台湾仍以办报、办刊、写作、出版为主,联络了大批在台的文化界人士,提携了大量台湾的文学青年,出版了众多文学名作,被称为台湾文学“祖母级的人物”。
林海音对北京有着深厚的情感,《城南旧事》一书既是她童年生活的写照,更是当年北京平民生活的写真,也是她最具影响的作品。
林海音以她的成就、她的为人、她的号召力,成为联接大陆与台湾文学之间的桥梁、中国与世界文坛的桥梁。
她的作品被译为多种文字,她的一生荣获众多文学奖项,1998年“第三届世界华文作家大会”荣获“终身成就奖”。
4、感知内容:
①林海音童年时代有过不止一次偷偷去书店读书的经历。
快速默读全文,请大家找一找林海音到底慢慢积累了哪些行之有效的“窃读”技巧和方法呢?
试着用一两句话分别概括出来。
①假装问价钱(第9段)②贴在大人身边(第11段)③以雨天避雨为借口(第12段)④饥肠辘辘的时候以花生来充饥(第14段)⑤到几家书店读完一本书(第10段)⑥藏在书店一角避免引人注意(第11段)
总结:
作者童年时代真是煞费苦心,想方设法地去阅读那些名著。
②在你们的眼睛里、在你们的心目中,这是一个怎样的学生呢?
“一个无力购买而又渴望读到那本书的穷学生”,求知欲望强烈、却因为生活的贫穷而买不起书,只能无可奈何地到书店里“窃读”。
③刚才我们已经了解作者在一次次的“窃读”过程中积累了如此丰富而有效的方法,那作者是不是每次“窃读”后都能全身而退呢?
原来百密还有一疏,作者小时候的“窃读”也不是每次都成功的,文中就记录了她在“窃读”过程中遭遇的一次尴尬。
(同学概括)
老师用一个小标题概括作者的这次经历,大家看看合不合适。
书店受辱。
④请同学们先快速阅读相关段落,着重品味这些关键词句(出示PPT,打出重要词句),体会作者从走进书店到离开书店过程中的心情变化。
(分析时注意说明动作和心情的描写)
板书:
(大一些,不同颜色)
老板:
粗暴、吝啬
“我”:
高兴→悲愤
⑤这次书店受辱带给童年的作者什么感受和影响呢?
第15—17段。
老师总结:
原本作者是怀着迫切兴奋的心情来到书店,但是受到了一个粗暴、吝啬、以金钱至上的老板的羞辱,结果作者怀着无奈、悲愤、仇恨的心情离开了曾经心爱的书店。
这使作者尝到了世态炎凉和人情淡薄的一面。
三、讨论:
小组合作探究
过程:
学生先独立选择探究品味点,思考批注,然后在小组内探究、讨论、交流。
1、这次令作者刻骨铭心的屈辱的“窃读”经历,给作者幼小的心灵带来如此巨大的创伤,自卑感、对人类的仇恨、悲愤一股脑儿地涌上心头。
在这样的心境下,作者为什么最后还提到“记住,你是吃饭长大;
读书长大;
也是在爱里长大的!
”呢?
这和作者先前的感受似乎矛盾了啊?
为什么呢?
(不矛盾。
因为作者在这次“窃读”经历后,又遇到一次截然相反的“窃读”经历。
)
2、这又是一次什么样的经历呢,请大家试着给它取个小标题吧。
店员好心相助。
(板书,小一些,写在黑板旁边)
(如果有学生提到“书店受恩”的话,可以当场改动)
3、经过前次令人难堪的“窃读”经历,“我不再去书店,许多次我经过文化街,都狠心咬牙地走过去”,那后来林海音为什么又去书店“窃读”了呢?
是什么驱使作者这么做的呢?
“求知的欲望迫使我再度停下来,我仍愿一试,因为一本新书的出版广告,我从报纸上知道好多天了”。
4、教师示范配乐朗读。
(如果老师读得好的话,给我一点小小的鼓励,好不好?
思考:
请大家拿起手中的笔,学习老师第一次分析“窃读”经历时的示范,圈圈划划,感受作者第二次“窃读”过程中的心情变化。
(给学生时间讨论)
恐惧、惶恐(第17段)→快乐、激动(第18段)→焦急、忿忿不平(第19段)→绝望(第20段)→慌忙、紧张(第21段)→害羞、感激、激动(第23段)→愉快、满足(第24段)→轻松(第25段)
5、那么这次的“窃读”使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作者由第一次的悲愤、自卑、仇恨到现在的充满感激。
高兴→悲愤→仇恨→//感激、激动→愉快、轻松、满足
(世态炎凉)↑(人间温暖)
店员:
友善、好心
6、“但是一本书触着我的胳膊,轻轻地送到我的面前:
‘请看吧,我多留了一天没有卖’。
”(可以等到心情变化梳理得差不多时再说,顺便带到后面的主旨)
店员怕打扰我、惊吓到我(因为“我多么怕受人招待”),所以动作都是轻手轻脚的,一方面是体现了他对我的理解,另一方面也说明他对我的尊重。
这种理解和尊重其实也是一种“爱”的体现。
所以文章最后一段写到“也是在爱里长大的”。
请大家再找一下还有哪些语句能够使作者体会到自己是在爱里长大的呢?
“我接过书害羞得不知道该如何表示对他表示我的感激,他却若无其事地走开了”。
“被冲动的情感,使我的眼光久久不能集中在书本的黑字上”。
“在远远的柜台旁,他向我轻轻地点点头,表示他已经知道我看完了”。
7、总结:
这一次作者原本是怀着惧怕、绝望的心情胆战心惊地走进了书店,但是受到了一个店员的无私帮助和礼遇,使她最终带着一种愉快、满足、感恩的心理走出了书店。
在书店饱读了两个多小时之后,作者如同享受了一次精神的盛宴,收获了知识和智慧;
更感受到了一种人间真挚的爱和温情。
8、在这股热流涌上心头的那一刻,作者感悟到了什么道理呢?
(和国文老师鼓励我用功的话作比较)
“记住,你是吃饭长大;
”。
身体的物质需求——吃饭长大。
作者的快乐源于能够与书中的人物同喜同悲,源于同伟人的对话,源于感受到书香气,源于从书本中吸取各种营养。
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
——读书长大。
被人关爱,被店员默默的关心和帮助,这让我认清了人世间的真善美,不再固执地仇恨人类。
也让我懂得,今后我也要把这种爱传递给别人,帮助别人。
——在爱里长大。
9、思考:
我们回过头来来,想一想,既然作者悟出的道理是生活在爱里,在爱里成长的,那为什么还要写第一次受屈辱的“窃读”经历呢?
作者写第一次“窃读”的经历,目的是和第二次“窃读”形成对比,不同的境遇带给作者的感受也是截然不同的。
正因为有了两次不同的经历,才使作者更能深刻地感受到“爱”与“不爱”对于人生成长的巨大区别。
10、读课文(读其中的重要语句),再次体会作者的感情。
(1)分别请同学读,听一听有没有读出情感。
(2)大家齐读重要段落。
四、质疑:
再读课文,自由设置疑问,师生共同探究,合作解决。
对句子的理解。
①我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贪婪”是指贪得无厌,没有满足的时候。
这句话以一个极其生动形象的比喻--将满怀读书渴望的“我”比作一匹饥饿的狼,一页页贪婪地阅读犹如饿狼扑食。
写出了“我”强烈的求知欲,对读书的渴望。
与高尔基的名言有异曲同工之妙。
②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这句话是课文的中心句,集中概括了窃读的百般感受,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
“我”渴望读书,而又无力购买,因此只好“窃读”。
但所谓“窃”,也无非是只读不买。
“我”在阅读中感受着书籍所带来的智慧与快乐,却时刻害怕被店员或老板发现受到训斥和哄赶,这种书内世界的吸引与沉迷,书外世界的担忧与紧张,使快乐与惧怕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复杂的、难以言说的感受,正是窃读的滋味。
③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
“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
”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
“大些!
再大些!
”
这句话通过对发愁的表情和快乐的内心对比描写,趣味盎然地写出“我”为雨天能够有个充足的理由读书而高兴无比,更加表现出了“我”对读书的喜爱。
④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
作者用“咽了一口唾沫”这样一个动作,写出了此时的“我”尽管是腿酸脚麻、饥肠辘辘,却在两个多钟头的饱读之后有一种满足感、充实感。
这种窃读犹如一次精神的盛宴,收获了知识与智慧。
⑤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
“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吃饭长大”指的是身体的物质需求,“读书长大”则是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
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一个只有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健康成长起来的人。
五、自测:
1、学完了这篇课文(二选一)
(1)你们想对我们的作者林海音说点什么吗?
(2)你们想对将这篇小说选入我们教材的编者说些什么吗?
六、自结:
学习本课时你有什么收获?
学习本文你有什么收获?
今天我们和林海音一起经历了那既快乐又惧怕的窃读生活,懂得了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读书,离不开关爱,离不开百态的社会,更离不开感恩。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篇文章的题目和作者的至理名言吧。
板书设计:
窃读记
“窃” 林海音
“窃读”因窃读被赶出书店——孤独无助
得到帮助,读完好书——感动、感激
详写两件事
第二课时
读书交流会
一、读书交流
冰心说:
“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苏霍姆林斯基说:
“会不会阅读,决定着一个人的智力发展。
”
新学期又开始了,一本本新书又在等着我们去读了。
我们每个人至少都有四年的读书经历了,让我们回顾一下各自的读书生活,交流各自的读书体会。
(出示下列提示)
暑假中同学们读了什么书?
在几年的读书生活中有哪些读书感受?
最喜欢看哪本书?
知道哪些关于读书的名言?
知道哪些读书人的故事?
……
在小组内交流共同感兴趣的话题。
选择一两个话题,全班交流。
二、我的读书生活
有人觉得读书是一件枯燥的事,而有些人却觉得读书是件快乐的事。
你是怎样看待读书的呢?
谈一谈你的读书生活,说出你的观点。
(交流读书生活,从中掀起读书热潮。
三、我读过的书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每个人读一本书,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何况我们还读了许多不同的书。
我想,书中肯定有千百种滋味在我们心头,就让我们交流一下我们读过的书。
四、访问爱书人
我们若能找到读书乐趣,就会渐渐的变成一个爱读书的人。
我们身边就有这样的同学,请你准备好一两个问题,去采访一下他们,并作简单记录。
开始采访活动。
交流采访结果:
说出自己准备的问题,教师做好记录。
读一读被采访人的回答。
谈一谈采访后的收获。
五、共商读书节
1.教师宣布开展读书节活动。
分组讨论:
我们应该搞哪些有意义的活动。
(可以参照出示的《感受读书快乐》中的活动。
教师进行总结评价。
感受读书快乐
搜集名人读书故事或读书名言;
选一本自己喜欢的书阅读,读书时作摘抄或填写阅读记录卡;
写一个读书推荐卡,把自己喜欢的书推荐给同学;
访问周围爱读书的人,请他们谈谈读书的体会;
去图书室或书店看书,了解图书都有哪些种类;
给自己的图书归类,做个书目。
小组汇报各自的活动,说一说,如果我们开展其中一项活动,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和方式开展。
2.制定方案。
小组交流,选出一项自己组想搞的活动。
共同讨论,写出活动计划。
3.全班交流。
各组读出自己的计划。
听取他组的优点,对自己组的计划进行补充,也可以对别组的计划提出好的建议。
4.修改方案。
通过交流,对自己组定下的计划进行修改,使之更加完善。
5.宣布读书节展示时间:
本单元结束后进行一次;
学期末进行一次;
中间还会有灵活机动的时间。
希望同学们课下和阅读课时间活动起来,为读书节展示活动做好准备。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
2、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应该多读书、读好书,感受读书的乐趣.
课前准备:
1、收集有关季羡林先生的资料.
2、布置学生列出自己喜欢的课外书清单.
3、长沙晚报关于纪念季羡林先生的相关报道做成的剪报。
教学时间:
1课时
一、揭示课题.质疑问难
1、齐读课题: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2、质疑问难: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小苗是谁?
大树又是谁?
3、互相交流:
把收集到的有关季羡林先生的资料与大家分享.
4、这篇课文的形式与我们以前读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苗苗和季先生对读书有哪些见解,做好批注.
2、同桌互相检查读课文,互相评议.
3、指名朗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大家帮助解答,或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4、交流汇报:
苗苗和季先生对读书有哪些见解?
你是从哪些词句了解到的?
三、深入感悟,明白道理.
1、小组合作学习:
边读课文,边完成表格.
2、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其他组员可以补充.
3、重点围绕以下句子交流自己的感受.
a.文学家鲁迅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多看书.
b.21世纪的青年,要能文能理.
c.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d.古文也很重要.我觉得,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四、积累运用.培养能力
1、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
2、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多读书、读好书的体会.
五、拓展活动
1、向大家介绍自己喜欢的读书方法。
2、阅读有关季羡林先生的剪报。
板书设计:
3、走遍天下书为侣
1、认识“侣、娱”等4个生字,会写“侣、娱”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7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读书乐趣,学习一些读书方法.
1、课前准备:
生字词卡片.
2、抄有重点词句的小黑板.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一本好书,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美好的情感.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都喜欢阅读,从童年时的“窃读”,到季先生对读书的见解,可以看出他们都善于从书中汲取营养.今天,我们学习第3课“走遍天下书为侣”.
2、齐读课题.释题.(侣:
伴侣.)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课题的意思.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词语做上记号.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正音.
3、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大家帮助解答,或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4、默读课文,想想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么,在书上作批注.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小组合作读课文,交流:
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他旅行的理由;
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的方法分别在课文的哪些段落.
2、齐读课文第5自然段,与大家交流读懂了什么.
3、课件出示关键句子:
a.“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b.“你已经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面时,你还会说:
‘真想不到你懂这个!
’”
c.“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
‘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
’”
把这些句子多读几遍,再充分说说自己的感受.(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抓住“朋友”“家”“一百次”“多少年”,发表不同的见解.)
4、齐读第6自然段,联系上下文说说“新东西”指的是什么.
5、有感情地朗读第4~6自然段,再次感受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
一、激趣读文,深入感悟
1、朗读课文第1~6自然段.
2、自由读第7自然段,想一想“我”读那本书的方法到底是怎样的?
从哪些词句看出“我”是在“一遍又一遍”地读.(抓住“首先、然后、最后”这三个表示顺序的词语感悟.)从这“一遍又一遍地读”,你们感受到什么?
3、联系实际交流作者读书的方法.用上“首先……然后……最后……”说一说.
4、默读最后一段,想一想:
作者除了把书比作一位朋友,还比作什么?
为什么会这样比?
这样比的好处是什么?
5、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二、积累运用,升华认识
1、画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试着背一背第7自然段,再与伙伴比赛,看谁记得又快又牢,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2、思考交流:
作者读一本书的方法对你有什么启示?
说说如果有一本书陪伴你去旅游,你会怎样去读?
(用上首先……然后……最后……)
3、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
提出来与大家交流.
三、拓展活动
1、读一读“阅读链接”——《神奇的书》,把自己的感受用几句话写下来.
2、向大家介绍你怎样读一本自己喜爱的书,并说说你喜爱它的原因.
四、布置作业
1、背诵第7自然段.
2、抄写生字词.
3、完成课后“小练笔”
板书设计:
4、我的“长生果"
1、认识“扉、瘾”等12个生字.学生互相提醒认清字型,读准字音.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重点感悟作者从读书和作文中受益的语句.
学生预习课文,遇到不理解的字词查字典.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听说过“长生果”吗?
(板书:
长生果)吃了长生果会怎么样?
板书课题,并指名读课题.
2、读了课题以后,你想知道什么?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同学们要运用平时学到的方法自己读懂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标好自然段的序号.
2、提醒需注意的字音:
心扉的“扉”读第一声,水浒的“浒”不读许,过瘾的“瘾”是前鼻音,馈赠的“馈”声母是k.
3、默读思考:
“我的‘长生果’”是什么?
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从中悟到了哪些道理?
找到有关的部分画下来.
三、细读课文.感悟体会
1、“我”的“长生果”是什么?
(书是“我”的“长生果”.)
2、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
a.作者是怎样读这些书的?
津津有味、如醉如痴、牵肠挂肚)
(1)从作者这样读书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作者非常喜欢书.)
(2)指导朗读相关的句段.
b.作者从作文中悟到了什么道理?
读ll、14自然段.理解“别出心裁、呕心沥血”等词语.
3、读书和作文有什么联系吗?
从文中找到有关的句子,并谈谈理解.
4、作者为什么说书是“我”的“长生果”?
(书像长生果一样,对我有好处.)
为什么又把书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呢?
(书是.-j-~流传下来的,我们通过读书可以知道过去发生的事情,书就像“长生果”一样不老.)
四、积累语言.交流感受
1、认真读自己感受较深的句子或段落,与同学交流体会.
2、课外积累有关读书的格言警句.
口语交际·
习作一
1、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介绍采访心得、开展辩论等活动,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往沟通等能力,促进学生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
2、根据开展活动的情况,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习作,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
自由组成小组开展“我爱读书”综合性学习活动,感受阅读的快乐.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激发兴趣,明确目标
在这次“我爱读书”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大家一定有不少收获吧?
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
组内讨论,人人参与
1、你们小组开展了哪些活动,有什么收获呢?
请同学们在组内交流.
2、学生在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检查、督促,要求人人发言.对个别表达、交流有困难的学生,可采用个别辅导或同学互助的方法,鼓励他们积极发言.
3、互听互评,互相修正,共同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4、推荐代表参加全班交流.为了使代表的发言能取得好的效果,小组成员可集体出主意、想办法,使发言的内容更全面、更精彩.
二、全班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