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全册说课稿.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9024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 页数:114 大小:2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全册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4页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全册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4页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全册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4页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全册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4页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全册说课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全册说课稿.doc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全册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全册说课稿.doc(1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全册说课稿.doc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道德与法制》、

全册说课稿

1.1《公民权利的保障书》说课稿

说教材:

 

本课是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人教版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第一框题“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的内容。

本课所依据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成长中的我”中: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等。

“我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中:

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公民的权利受法律保护,任何侵害公民权利的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增强宪法责任等。

 

本框题通过“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和“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理解我国宪法原则和精神。

本课内容是对前面学习内容的深化,在了解宪法确认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基础上,本课将进一步从宪法对国家权力的作用引导学生体认宪法价值,明确宪法地位,维护宪法权威,树立宪法至上理念,落实本单元教育目的。

本框题内容还为下一框题“如何坚持宪法至上”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说学情

八年级的学生在七年级的时候学习了《走进法治天地》这一单元的内容,已经对法律、法治、宪法有了初步浅显的了解,对法律的信仰相比于小学得到了增强,具有一定的学习《维护宪法权威》这一课的基础。

但是由于初中生更多的时候关注自己身边的小事,公民权利意识淡薄,对国家宪法少有关注,知之甚少,缺乏一定的敬畏感。

在人权知识方面,学生在其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能够感知到国家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关切,但对国家从宪法的角度上尊重和保障人权则了解甚少。

因此,增强中学生的公民权利意识,提升宪法在中学生心中的权威,增强公民的人权意识,是建设现代化法治国家的要求也是中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

 

说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识人权、珍惜自己的人权;对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做法产生敬意。

 

2、能力目标:

增强法治观念、弘扬法治精神,为推动人权的实现而努力。

 

3、知识目标:

明确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宪法原则;知道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了解我国人权主体和内容具有广泛性特点;懂得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知道我国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是如何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

 

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

 

2、教学难点:

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措施。

 

说教学策略与方法:

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案例分析法。

 

  课前准备:

1、了解国家(海南省)开展扶贫工作意义和措施。

2、了解聂树斌案件始末,要能陈述基本案情3、查找国家改善公民生存与发展状况的实例。

4、了解互联网+政务服务带给我们生活的便利的例子。

 

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2017年7月17日上午,228名身着检服、胸戴检徽的最高人民检察院首批入额检察官,在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的率领下,进行了庄严的宪法宣誓。

这标志着最高人民检察院机关首批员额制检察官选任工作完成。

 思考:

检察官为什么要向宪法宣誓?

 

(二).合作探究、展示交 展示交流  

目标导学一:

宪法确认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活动一:

阅读周记 

阅读教材第2—3页“运用你的经验”中小眉的周记,思考解决她提出的问题。

 

1.思考:

(1)除了这三个国家机关外,还有哪些国家机关和场所悬挂国徽?

(2)为什么这些国家机关和场所要悬挂国徽?

(3)为什么我国很多国家机关的名称里有“人民”二字?

 

活动二:

宪法规定知多少 

2.思考: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宪法是如何确认的?

 

提示:

我国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明确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 

3.教师归纳: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2)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目标导学二: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制度保障 

(一)经济制度 活动三:

生活剧场 

山东邹城某村,年终农民人均分红人民币4000元,年满60周岁长者另有500元贺金;每年“三八”妇女节组织年满18周岁的女性旅游。

 

1.思考:

(1)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什么?

(2)我国经济制度的作用是什么?

 2.教师归纳:

 

(二)政治制度           

3.思考:

公民在通过哪些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三)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及保障措施 

5.思考:

(1)什么是公民权利?

(2)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广泛性体现在哪里?

  (四)我们该怎么做?

 

6.讨论: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7.思考:

我们青少年该怎么做呢?

 

8.总结:

我们也是国家的主人,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目标导学三:

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 

1.思考:

(1)以上四举措的共同点是什么?

(2)请列举自己感受到的国家改善公民生存与发展状况的实例。

 

目标导学四:

人权的主体和内容 

1.找一找:

阅读教材找出我国人权的主体和内容。

 目标导学五:

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措施 

(一)完善立法 

1.思考:

我国是怎样通过完善立法来保障公民权利的?

  

(二)依法行政 

2.思考:

保障公民权利,行政机关应该怎么做?

 3.总结:

 

(三)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4.读图思考:

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怎样保障公民权利?

 

5.教师归纳:

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四)加强宣传教育 

活动五:

走进法治宣传 

6.讨论:

请为法治宣传教育设计几个宣传口号。

 三.归纳总结、巩固提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说出来和同学们分享一下吧。

 

【思维提升】中国正在全面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

国家为什么大力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你认为国家应该如何帮助贫困人群?

 

教师在学生思考、举手发言后作出小结:

(1)扶贫工程是尊重和保障贫困地区人口人权的有力措施。

(2)优先解决绝对贫困问题,特别是尽快建立农村的最低保障制度和完善城市的低保制度。

在解决相对贫困的问题时,要把重点放在建立一个公平的竞争平台,减少机会不公平的现象。

在就业、基础教育、基本卫生、市场准入以及公平执法等方面下功夫,投资金。

最后,政府的政策还要更偏重于解决未来的收入不公现象,如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民工进城、加快城镇化发展等。

同时,政府要促进教育公平,使大学生不能因家庭贫困而不能接受更好的教育。

最后,政府要通过税收、财政、货币、土地等各方面措施,防止出现房地产泡沫,防止通过财产的快速增值使未来收入分配的差距扩大。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重点把握宪法的基本原则及其体现、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做法这两个大的知识。

希望大家树立宪法意识和观念,更好地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权。

说板书设计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1.2《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说课稿

说教材:

 

(一)课程依据标准:

 

本节内容选自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课第二课时。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人民代表大会与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关系;宪法规范权力运行”。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组织国家机构,明确了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国家机构中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知道了宪法规范权力运行的原因和做法,从而提高了对宪法的认识,进一步懂得了宪法是治国安邦总章程的道理。

 

(二)内容解析:

 

本课时从组织国家机构和规范权力运行两个方面来阐述宪法授予并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从而体现宪法的核心价值。

 

本站安排两目的内容:

 

第一目“组织国家机构”。

本目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的国家机构及其贯彻的原则,从三个方面来阐明宪法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相应职权。

其一,国家机构组织办法,依据宪法第三条的规定展开探讨,这部分教材给出了结构图,能够使学生更形象的理解记忆;其二,宪法组织国家机构及其意义;其三,我国国家机构贯彻的原则。

 

第二目“规范权力运行”。

本目的意义在于阐明任何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的权力。

主要从“权力”概念的探讨以及“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如何正确行使职权”两个方面进行展开。

其一,通过对权力概念的解释,明确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的必要性;其二,国家机关在行使权力时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有责任担当意识,按照程序行使权力,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说学情:

 

八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已初步树立起法制意识。

但由于年龄较小以及受生活经验所限,对于宪法的地位、作用等的认识仍旧匮乏。

本节课将基于情境,探究问题,生成观点。

让学生明白宪法在组织国家机构与规范权力运行方面的作用,从而形成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的认识。

 

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明白宪法在组织国家机构和规范权力运行方面的重要作用;知道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清楚人民代表大会与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关系并明确权力如何规范运行。

 

2.能力目标:

充分认识权力的运行过程,能够结合具体案例分析说明权力规范运行的原因和意义并会发挥自己监督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以国家主人翁的意识参与学习,提高对宪法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宪法意识,自觉热爱宪法、拥护宪法。

 

说教学重点:

人民代表大会与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关系;宪法规范权力运行。

 

说教学难点:

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说教学方法:

图文演示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交流讨论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搜集关于治国安邦的视频资料或者文本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预习教材,对疑问和困惑做好记录。

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每年的12月4日是我国国家宪法日,你知道为什么设立国家宪法日吗?

 提示: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起对学习的向往。

突出宪法的地位,引出本课课题: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二)展示学习目标:

 

1.宪法是如何组织国家机构行使国家权力; 2.我国国家机构以什么组织原则管理国家; 

3.为什么要规范权力运行以及如何才能规范权力的运行。

 

思考:

在我们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可是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人民不能直接管理国家。

那么,我国人民怎样管理国家?

(学生回答) (三)引出第一目“组织国家机构” 

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驶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

 活动一:

观看视频,结合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有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请学生分小组合作完成图表内容。

小组代表回答,教师适当讲解。

 

教师选小组代表在黑板手绘国家机构组织方式图。

教师总结:

宪法是如何组织国家机构的(宪法是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力实现的)?

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宪法的基本原则。

人民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产生人大代表,由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样的国家权力机关,由它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进一步深入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和国家机构的关系:

设计意图:

以活动的形式引发学生的思考,自发总结宪法是如何组织国家机构的,使得学生自己深入探究,更易掌握。

 

问题:

“一府两院”为什么要向全国人大作报告?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是由它产生,对它负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