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用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39讲 物质的制备作业Word格式.docx
《北京专用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39讲 物质的制备作业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专用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39讲 物质的制备作业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KI-淀粉溶液
氧化性:
NO2>
KI
浓盐酸
KMnO4
KMnO4>
Cl2>
I2
稀硫酸
Na2S
AgNO3与AgCl的浊液
溶解度:
AgCl>
Ag2S
5.(2017北京朝阳二模,2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资料收集到如下信息:
铁盐能蚀刻银而用来制作液晶显示器的银线路板。
他们对蚀刻银的过程进行了探究。
【实验1】制备银镜
(1)ⅰ.配制银氨溶液,需要的试剂是 。
并取等量银氨溶液于多支试管中。
ⅱ.向银氨溶液中加入等量的葡萄糖溶液,水浴加热。
产生银镜,洗净,备用。
【实验2】溶解银镜:
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入5mLFe(NO3)3、Fe2(SO4)3溶液。
编号
a
b
试剂
0.1mol/LFe(NO3)3溶液
0.05mol/LFe2(SO4)3溶液
现象
银镜消失较快;
溶液黄色略变浅;
产生少许白色沉淀
银镜消失较慢;
溶液黄色明显变浅;
产生较多白色沉淀
(2)选用Fe2(SO4)3溶液的浓度为0.05mol/L,目的是保证 相等。
(3)从a、b中均检出了Fe2+,说明Fe3+具有氧化性。
a中Fe3+氧化Ag的离子方程式是 。
(4)确认b中沉淀为Ag2SO4(微溶),检验Ag2SO4固体中S
的方法是 。
(5)推测在a中的酸性条件下N
氧化了银,证据是 。
通过如下实验验证了推测是合理的。
ⅰ.测pH:
测定实验a中所用Fe(NO3)3溶液的pH=2;
ⅱ.配制溶液:
。
取5mL此溶液加入有银镜的试管中,现象是 。
请将步骤ⅱ补充完整。
(6)分析a中白色沉淀的成分,提出假设。
假设1:
Fe(OH)2;
假设2:
AgNO2;
假设3:
……
①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1:
取少量沉淀置于空气中,未变色。
假设1不成立。
②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2(已知:
亚硝酸盐能与酸化的KI溶液反应)。
实验方案
预期现象和结论
【实验结论与讨论】铁盐能蚀刻银;
N
能提高铁盐的蚀刻能力。
推测硝酸铁溶液如果保持足够的酸性,可以避免产生沉淀。
B组 提升题组
6.(2017北京西城一模,12)已知:
CH3CH2CH2CH2OH
CH3CH2CH2CHO
利用下图装置用正丁醇合成正丁醛。
相关数据如下:
物质
沸点/℃
密度/(g·
cm-3)
水中溶解性
正丁醇
117.2
0.8109
微溶
正丁醛
75.7
0.8017
下列说法中,
的是( )
A.为防止产物进一步氧化,应将酸化的Na2Cr2O7溶液逐滴加入正丁醇中
B.当温度计1示数为90~95℃,温度计2示数在76℃左右时,收集产物
C.反应结束,将馏出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去水层,粗正丁醛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D.向获得的粗正丁醛中加入少量金属钠,检验其中是否含有正丁醇
7.(2017北京海淀期末,8)某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乙酸乙酯。
实验如下:
①向浓H2SO4、乙醇混合液中加入乙酸后,加热试管A
②一段时间后,试管B中红色溶液上方出现油状液体
③停止加热,振荡试管B,油状液体层变薄,下层红色溶液褪色
④取下层褪色后的溶液,滴入酚酞后又出现红色
结合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中加热利于加快酯化反应速率,故温度越高越好
B.③中油状液体层变薄主要是乙酸乙酯溶于Na2CO3溶液所致
C.③中红色褪去的原因可能是酚酞溶于乙酸乙酯中
D.取②中上层油状液体测其核磁共振氢谱,共有3组峰
8.(2017北京门头沟一模,11)下列气体的制备和性质实验中,由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操作
结论
向二氧化锰固体中加入浓盐酸后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淀粉碘化钾溶液中
溶液变蓝
Cl2具有氧化性
向亚硫酸钠固体中加入浓硫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中
溴水褪色
SO2具有漂白性
向蔗糖溶液中加稀硫酸,水浴加热后,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加热
蔗糖水解产物没有还原性
无水乙醇与浓硫酸共热至170℃,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溶液褪色
乙烯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
9.(2017北京东城二模,26)氯化亚铜是有机合成中应用广泛的催化剂。
硝酸法制备氯化亚铜的实验过程如下:
①加热至50℃,铜丝表面产生无色气泡,液面上方变为红棕色;
②通入并调节氧气的量维持三颈瓶内压强不变。
停止加热,反应继续进行,越来越剧烈;
③反应停止后冷却至室温,待气囊变瘪,瓶内红棕色气体消失时关闭K;
④将液体(含CuC
等)转移至烧杯中用蒸馏水稀释,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得氯化亚铜粗品和滤液;
⑤氯化亚铜粗品经洗涤、烘干得氯化亚铜。
已知:
Cu2++Cu+6Cl-
2CuC
(1)①中铜丝表面产生无色气泡的离子方程式是 。
(2)②中停止加热后,反应越来越剧烈的原因是 。
(3)瓶内红棕色气体消失的原因是 。
(4)④中产生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 。
(5)④所得滤液经浓缩后可返回至三颈瓶继续使用,此时需向三颈瓶内补充的物质有 。
(6)⑤中粗品用蒸馏水洗涤时,表面会产生黄色固体CuOH。
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白色固体变黄的原因是 。
10.(2016北京理综,27)以废旧铅酸电池中的含铅废料(Pb、PbO、PbO2、PbSO4及炭黑等)和H2SO4为原料,制备高纯PbO,实现铅的再生利用。
其工作流程如下:
(1)过程Ⅰ中,在Fe2+催化下,Pb和PbO2反应生成PbSO4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过程Ⅰ中,Fe2+催化过程可表示为:
ⅰ:
2Fe2++PbO2+4H++S
2Fe3++PbSO4+2H2O
ⅱ:
①写出ⅱ的离子方程式:
。
②下列实验方案可证实上述催化过程。
将实验方案补充完整。
a.向酸化的FeSO4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几乎无色,再加入少量PbO2,溶液变红。
b. 。
(3)PbO溶解在NaOH溶液中,存在平衡:
PbO(s)+NaOH(aq)
NaHPbO2(aq),其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过程Ⅱ的目的是脱硫。
滤液1经处理后可在过程Ⅱ中重复使用,其目的是 (选填序号)。
A.减少PbO的损失,提高产品的产率
B.重复利用NaOH,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C.增加Na2SO4浓度,提高脱硫效率
②过程Ⅲ的目的是提纯。
结合上述溶解度曲线,简述过程Ⅲ的操作:
。
答案精解精析
1.A A项,电石与食盐水反应生成乙炔,乙炔具有可燃性;
B项,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气体,二氧化氮不是可燃性气体;
C项,木炭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者都不是可燃性气体;
D项,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是可燃性气体。
2.B A项,不能将浓硫酸直接注入容量瓶中,应在烧杯中稀释、冷却至室温后转移到容量瓶中定容;
B项,碘不易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可利用萃取、分液的方法提取碘水中的碘;
C项,制取乙烯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入混合液中;
D项,乙醇易挥发,且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用如图装置不能验证溴乙烷发生了消去反应。
3.B A项,二氧化氮能够与水反应,不能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二氧化氮;
B项,氯化铵和氢氧化钙混合加热,生成氨气,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可以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
C项,浓硫酸与乙醇共热时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气体,二氧化硫也能使溴水褪色;
D项,收集乙酸乙酯的导气管不能插入溶液中,否则会产生倒吸现象。
4.C A项,乙炔不与硫酸铜反应,不能验证乙炔具有还原性;
B项,浓硝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HNO3也会氧化碘离子;
C项,浓盐酸与高锰酸钾反应生成氯气,氯气将碘化钾氧化成碘单质,可证明氧化性:
I2;
D项,稀硫酸与硫化钠反应可生成硫化氢,硫化氢可直接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硫化银沉淀。
5.
答案
(1)AgNO3溶液、稀氨水
(2)c(Fe3+)
(3)Fe3++Ag
Fe2++Ag+
(4)取少量Ag2SO4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5)a中溶液黄色略变浅,b中溶液黄色明显变浅
ⅱ.配制pH=2、c(N
)=0.3mol/L的溶液,方案合理即可。
银镜消失,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6)
取少量白色沉淀,向其中加入过量酸化的KI溶液,静置,再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淀粉溶液(或取上层清液,加入CCl4后振荡、静置)
加入酸化的KI溶液后产生黄色沉淀,上层清液滴加淀粉溶液后变蓝(或CCl4层显紫色),假设2成立
(其他答案合理均可)
解析
(1)配制银氨溶液时将稀氨水逐滴滴加到AgNO3溶液中,边滴边振荡至沉淀恰好消失为止,故配制银氨溶液的试剂是AgNO3溶液和稀氨水;
(2)做对比实验时需要控制变量,故选用Fe2(SO4)3溶液的浓度为0.05mol/L是为了保证a、b两支试管中c(Fe3+)相同;
(3)由题意可知,Fe3+被还原生成了Fe2+,则Ag被氧化为Ag+,离子方程式为Fe3++Ag
Fe2++Ag+;
(4)Ag2SO4溶于水的部分能完全电离生成Ag+和S
因含有Ag+,故检验试剂不可用氯化钡溶液,应该选择硝酸钡溶液;
(5)依据控制变量思想可知,配制溶液时需要保证N
浓度及pH与实验a中所用Fe(NO3)3溶液一致;
因为a中的酸性条件下N
可氧化Ag,故现象为银镜消失,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6.D D项,分液后获得的粗正丁醛中含有少量水,金属钠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气,故不能用金属钠检验粗正丁醛中是否含有正丁醇。
7.C A项,温度越高,浓硫酸的氧化性和脱水性越强,同时造成乙醇大量挥发,降低产率;
B项,③中油状液体层变薄主要是乙酸乙酯中的乙醇和乙酸被饱和碳酸钠溶液溶解或吸收所致;
C项,酚酞是有机物,易溶于有机溶剂,因此③中红色褪去的原因可能是酚酞溶于乙酸乙酯中;
D项,②中上层油状液体是混合物,其核磁共振氢谱中不止3组峰。
8.A A项,溶液变蓝说明有I2生成,故Cl2具有氧化性;
B项,SO2使溴水褪色表现的是还原性;
C项,要检验蔗糖的水解产物有无还原性,应向水解液中加入NaOH中和H2SO4后再加新制氢氧化铜;
D项,产生的气体中含有SO2,SO2也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9.
答案
(1)3Cu+8H++2N
3Cu2++2NO↑+4H2O
(2)铜与硝酸反应放热,溶液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
(3)发生反应4NO2+O2+2H2O
4HNO3,NO2完全转化为硝酸
(4)CuC
CuCl↓+2Cl-
(5)铜和盐酸
(6)CuCl(s)+H2O(l)
CuOH(s)+HCl(aq),用水洗涤CuCl粗品时,固体表面吸附的c(HCl)减小,CuCl转化为CuOH
解析
(1)铜丝表面产生无色气泡,液面上方变为红棕色,说明铜与硝酸反应生成了NO,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
3Cu2++2NO↑+4H2O;
(2)铜与硝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溶液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
(3)NO2与通入的O2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HNO3,即4NO2+O2+2H2O
4HNO3,NO2完全转化为HNO3,故红棕色气体消失;
(4)溶液稀释时,CuC
在水的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CuCl白色沉淀和Cl-,离子方程式为CuC
CuCl↓+2Cl-;
(5)在整个反应过程中,H+转化为H2O,部分Cl-转化为CuCl,HNO3得以再生,所以需要补充盐酸;
铜最终转化为CuCl,故需要补充铜单质。
10.
答案
(1)Pb+PbO2+2H2SO4
2PbSO4+2H2O
(2)①2Fe3++Pb+S
2Fe2++PbSO4
②b.取a中红色溶液,向其中加入铅粉后,红色褪去
(3)①A、B
②向PbO粗品中加入一定量的35%NaOH溶液,加热至110℃,充分溶解后,趁热过滤,冷却结晶,过滤得到PbO固体
解析
(2)①Fe2+作催化剂,Fe3+是中间产物,在反应ⅱ中Fe3+应被还原成Fe2+,Pb作还原剂被氧化成Pb2+,Pb2+与S
结合成PbSO4沉淀,所以ⅱ的离子方程式为Pb+2Fe3++S
PbSO4+2Fe2+。
②a对应反应ⅰ,目的是证明PbO2能将Fe2+氧化成Fe3+,则b对应反应ⅱ,目的是证明Pb能把Fe3+还原成Fe2+,所以在实验中应加铅粉。
(3)①C项,S
浓度越大,脱硫的效率越低。
②PbO在35%NaOH溶液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大,且在110℃时PbO的溶解度大,所以在35%NaOH溶液中进行溶解,加热至110℃,充分溶解后,趁热过滤,冷却结晶,过滤可得到纯净的PbO。
XX文库是XX发布的供网友在线分享文档的平台。
XX文库的文档由XX用户上传
,需要经过XX的审核才能发布,XX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用户上传的文档内容。
网友可以在线阅读和下载这些文档。
XX文库的文档包括教学资料、考试题库、专业资料、公文写作、法律文件等多个领域的资料。
XX用户上传文档可以得到一定的积分,下载有标价的文档则需要消耗积分。
当前平台支持主流的doc(.docx)、.ppt(.pptx)、.xls(.xlsx)、.pot、.pps、.vsd、.rtf、.wps、.et、.dps、.pdf、.txt文件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