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培育技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895836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苗木培育技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苗木培育技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苗木培育技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苗木培育技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苗木培育技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苗木培育技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苗木培育技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苗木培育技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苗木培育技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针叶树宜稍早于落叶树移植;

常绿树须在梅雨季节初期移植。

3.苗圃准备移圃和间作育苗的圃地,应选用肥力较高林地,并深耕土层,施足基肥,做成高床;

片林与混交培育的,必须选Ⅰ类林地,进行全垦深挖开大穴,适当施放基肥。

4.小苗整修选择生长良好的小壮苗,尽量保持其根系完整,剪去过密的枝条和主根过长部分。

常绿阔叶树苗应剪去下部枝条和部分叶片,以减少蒸腾失水,促进成活。

5.移植密度移植密度取决于树种和培育规格,常用行距为12、60、100厘米,株距为10、50、100厘米。

6.移植方法多用穴植法,即按预定株行距在苗床或大穴中挖小穴栽植。

要做到苗身端正,根系舒展,深浅适度,并浇好定根水。

萌芽力较强的泡桐、法梧等树种可截除苗干栽植。

各种苗木要按径级分别栽植,以便于进行管理。

三、培育大苗的管理

1.中耕除草第1年中耕除草5~6次,第2年4次,第3年3次,第4年起每年1~2次;

中耕除草深度要达到15厘米。

2.苗体修剪大苗主干高度要求是:

行道树和居民点绿化苗3~4米;

防护林用苗1~2米;

四旁与园林绿化苗视需要而定。

要剪除主干上的枝条与萌蘖,并要视需要进行树冠修剪定型。

主干高度达标时要摘除顶芽。

3.水肥管理雨季要排除积水,干旱时要及时灌溉;

视苗木生长状况适时适量追肥。

4.病虫防治食根害虫可用呋喃丹颗粒剂施入土层中进行防治,或用毒饵诱杀;

食叶害虫可喷施乐果、敌百虫等杀虫剂;

侵染性病害应在移植前进行土壤消毒,发病前喷施波尔多液进行保护,发病后喷施代森锌、敌克松等杀菌剂进行治疗。

5.切根处理对于5~6年生大苗必须在起前1~2年进行切根处理,促进其须根生长,从而提高定植成活率。

切根一般于春季或秋季进行,应切断苗木基径5倍以外的根系,挖切深度为苗木基径的2倍,宽度为基径的1~2倍,可挖成方形或圆形,挖后覆填松土。

6.起苗出圃大苗出圃要掌握好随挖、随包、随运、随栽的原则。

一般需带土球,土球要用草绳包扎。

如挖运裸根苗,必须将根系沾上泥浆,并包上湿草再装运。

 

大规格苗木的繁育管理方法

近年来,随着苗木花卉产业异军突起,苗木销售市场出现新的走势,大规格的苗木供不应求。

一、大规格苗木的特点。

大规格的苗木繁育周期大约需用3年至4年以上,一般多以胸径5厘米为标准。

由于大规格苗木在苗圃中管理时间长,给其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故成形后,干挺通直,树冠基本成形。

栽植大规格的苗木绿化见效快,苗木整齐均匀,而且抗毁坏能力强,能发挥最佳的绿化功能和美化环境效果。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大规格的苗木将备受青睐。

二、大规格苗木的经济效益。

大规格的苗木不仅市场走俏,而且经济效益相当可观。

同样品种,当年出圃小苗价格较低,销售困难。

同等苗圃地,同样品种,按年产值累计计算,大规格苗木的效益要高于当年出圃苗木。

如垂柳1亩地当年可出成品苗2000棵左右,按市场价格每棵1元计算,亩产值在2000元左右;

若每亩保留1200棵作大苗培育,4年胸径可达到7厘米左右,按市场价格每棵15元计算,亩产值可创18000元,年产值4500元。

另外,大规格的苗木种苗一次性投入,而当年出圃苗木仍每年需用种苗投入。

大规格苗木经济效益的提高是苗木市场新的特点和走势所决定的。

栽植户舍得多花钱买大苗,也不愿少花钱买小苗加以培育,其目的就是想使栽植效果立竿见影。

三、大规格苗木的培育原则。

大规格苗木培养应从育苗开始做准备,育苗须合理密植,一般行距为90厘米,株距为30厘米。

育苗整体框架形成后,可于6月中旬,苗木达到1米高左右,按“保行去株,保优去劣,留大去小,留强去弱”的方法淘汰,每亩保留1200棵左右作为大规格的苗木培育。

苗木定株后,彻底清除杂草,追加秋肥,同时,并注意培养干枝。

苗木进入木质化,再整形修剪。

苗木移植注意要点

移植是把苗木从其原来生长的苗床上起出,移栽到苗圃的另-个地方。

由于移植床上苗木密度低于原床苗密度,苗木具有更大的生长空间,有利于形成地径粗壮的苗木.而且在起苗过程中切断了过长主根,移植后可刺激侧根和须根生长.培养根系发达苗木。

与相同年龄原床苗比较,移植苗地径更大、苗杆更高、冠幅更大。

移植过程的效果首先从移植成活率上反映出来。

要保证移植成活率就必须对苗木活力进行保护。

应注意防止苗木风干及裸根晾晒、机械损伤及苗木霉烂等问题。

移植季节我国大多数地区,一年中至少有三个季节可进行苗木移植,即春、夏和秋天。

一般来说,春季是最常见的移植时间。

因为在早春土壤解冻后立即进行移植,在苗木萌动前完成,这时土壤水分条件好,移植后苗木根系开始恢复吸收功能,当苗木地上部分开始发芽时,根系便可吸收水分供给地上部分生长需要,因此成活率较高。

移植的具体时间一般要在苗木萌动前进行,所以应根据各树种发芽时间而确定。

有部分苗圃也采用秋季移植,秋移的优点主要表现在:

①秋季正是苗圃活动较少的时候,秋季移植能减少苗圃春季的工作压力;

②秋移苗有可能地径更粗,根量更大;

③秋季移植苗木在春天发芽早,生长快,能更早达到形态标准,有更多时间让苗木进行木质化。

秋季移植应在苗木地上部分停止生长后立即进行,这时苗木地上部分刚停止生长,但根系尚未停止活动,移植后根系可以恢复生长,便于成活。

但是,与春季移植比起来,秋季移植的成活率不如春季高,所以一般仍以春季移植为主。

我国苗圃采用夏季移植的不多,在决定什么时候进行夏季移植时,主要考虑苗木顶梢的木质化程度,苗梢要既坚实又有一定柔韧性,以防止移植时断裂。

必须注意的是,起苗前和移植后要对苗木进行充分灌溉,以防苗木出现水分胁迫,同时在移植过程中,对苗木活力保护更要特别关注。

移植环节要确保移植成功,作好各环节的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①起苗前要对苗木进行灌溉,防止苗木出现水分亏缺;

②作好起苗、分级和修根;

③如有必要进行包装和贮藏;

④准备移植床;

⑤栽植时要防止窝根,保护好苗木活力;

⑥栽后立即灌水。

春植树木夏亡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在园林绿化中常存在这样的情况:

春季新栽树木已发芽生长,但进入六七月份却突然干枯死亡。

经过实际观察分析,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造成:

一、新栽树木发芽过多,毛细根过少甚至没有,有时在断根处仅发现愈伤组织。

分析:

五月份前,气温较低,树体内贮的营养及水分充分,根系吸收的水分尚可满足树体发芽及生长需要,因而树木大量发出新芽。

但由于其他原因,诸如:

1.水质污染严重,有毒物质及病菌含量过高。

2.土壤板结,通气不良,有些土壤中含有生根抑制物质。

3.地温不适。

4.使用农药不当,如因除草使用除草剂遗留,使用三唑酮等杀菌剂过量等。

以上这些原因均可造成不生新根或新根产生少而生长缓慢,甚至原有老根腐烂死亡。

进入六月后,因气温升高,树体水分蒸发散失过快,引起水分供给失调。

同时,高温使植物新陈代谢旺盛,树木根部的生根促进物质降解过快,不能满足新根生长需要,因而出现新芽凋萎,树木枯死。

二、树木本身病虫害严重。

如根腐病、白绢病、干腐病、吉丁虫及天牛类害虫的危害等。

春季气温低,不适宜病虫发生,进入五月后,随着气温的升高病虫害逐渐开始大量发生,六七月份达到旺盛期。

因病虫害使树木的维管束受损逐渐严重,因而造成水分供给失调,导致树木死亡。

鉴于以上原因,春季树木栽种及管理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选取优质无病虫苗木。

2.注意栽植地土壤情况,若偏碱,可施入有机肥等予以改良。

3.对新栽苗木必要时可施用一些生根促进物质,如生根灵、复硝酚钠等。

施用一些利于生根的肥料,如少量尿素及腐殖酸肥料等。

4.树木栽植后,除按常规浇水外,可在叶部施用一些保水剂,如高脂膜等。

也可喷施一些生长抑制物质,如多效唑等,以控制植株上部生长,减少水分消耗。

5.树木发芽后,于适当部位留取芽体,其他一概抹除。

6.密切注意病虫害,发现病虫害后要及时治疗。

可用施特灵、土菌消、杀菌王等防治根腐病,阿可泰、呋喃丹等防治害虫。

如何保障苗木在冬季免受严寒霜冻危害

冬季雨雪会使很多尚未落叶的树木因兜雪过多,承受不住压力而纷纷被压倒折断,给园林绿化带来巨大损失。

如何保障苗木在冬季免受严寒霜冻危害,尤其是保护抗寒性弱和木质化程度较差的苗木,采取有效的防寒防冻措施非常有必要。

第一,选好品种。

选择抗寒品种,正确掌握播种期,入秋后应及早停止灌水,并追施氮肥,加施磷、钾肥,加强松土、除草、通风透光等管理,使幼苗在入冬前能充分木质化,增强抗寒能力。

阔叶树苗休眠较晚的,可用剪梢的方法控制生长并促进木质化。

第二,设防风障。

土壤上冻前,对苗床的迎风面用秸秆等设风障防寒。

一般风障高2米,障间距为障高的10倍至15倍。

第二年春晚霜终止后拆除。

设风障不仅能阻挡寒风,降低风速,使苗木减轻寒害,而且能增加积雪,利于土壤保墒,预防春旱。

对于高干园林植物可在其主干、大枝缠绕草绳,并在草绳外围自下而上顺时针方向缠绕宽10至20厘米的带状薄膜,预防植株主干及大枝发生冻害。

第三,增加覆盖物。

在土壤结冻前,对幼苗用稻草、麦秸等覆盖防寒。

对少数不耐寒的珍贵树种可覆土防寒,厚度均以不露苗梢为宜。

夜间或霜雪天,在低矮的花灌木上方覆盖遮阳网,可避免苗木枝叶与霜雪直接接触,减轻冻害,还能增温l℃至2℃。

覆盖时,四周用砖、石块压牢,白天除去覆盖物。

对于高大植株可在其四周打3至4个桩,用遮阳网围起植株,再用细绳缝合,形成一筒状,并在顶部加盖遮阳网。

晴天可将遮阳网从下往上撸起,使植株接受光照,提高表面温度。

第二年春,土壤解冻后除去覆盖物即可。

第四,增施有机肥。

在树冠外围挖3至4个深50厘米至100厘米的穴,施入马粪、碎草等肥料,可提高地温。

有机肥分解可释放热量并增加土壤肥力。

结合施肥对植株进行培土,以盖过根颈处为宜,形成一圆锥状的小土丘,可保护容易发生冻害的根颈处安全越冬。

第五,修剪清理。

将枯死枝、衰弱枝、病虫枝、风折枝等剪下,对林下枯落物进行清理,对病死木、虫害木要集中销毁,以防止病虫害的蔓延。

并按照要求,进行树形修剪。

第六,灌封冻水。

冬季苗木周围土壤缺水时,容易发生冻害,因此在土壤封冻前要及时灌封冻水。

再者,水的比热较大,白天可以吸收较多热量,提高地温。

第七,树干涂白。

对生长在苗圃地的二至三年生苗进行树干涂白,溶液里有石灰、杀虫剂、防病药等,可以增加苗木抗冻力,同时也防止野兔、鼠类等啃咬危害苗木。

第八,设暖棚。

暖棚应比苗木稍高,南低北高,北面要紧接地面不透风,用草帘夜覆昼除,如遇寒流可整天覆盖。

暖棚能减弱地表和苗木夜间的辐射散热,缓和日出时的急剧增温,阻挡寒风侵袭。

第九,假植。

对于抗寒性较弱或第二年春天需要移植的小苗,要进行假植。

于入冬前挖起,分级后入沟进行假植防寒。

严寒地区也可将苗木全部埋入土中,防止抽条失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