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B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B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新课程标准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B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线粒体
3.为保证城市生态系统的碳一氧平衡和居民呼吸空气清新,可采取哪项措施()
A.多盖高楼是人们尽可能地居住的高一些
B.多种花草树木,扩大居民的人均绿地面积
C.加强居民区的卫生管理,及时将垃圾焚烧
D.增建空气净化工厂,定期对大气进行净化
4.菜豆(或大豆)种子的种皮后,可以看到合着的两个豆瓣,这是种子的
A.胚
B.子叶
C.胚根
D.胚芽
5.下图为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此图可用来表示低等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B.若此图表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应去掉的结构为5、9
C.图中能利用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结构有3、5、6
D.此图若表示动物的性腺细胞,则不应有的结构为1、2、5
6.小明想探究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他将两份等量的大米分别种在两个花盆中,浇适量水后,一盆给予光照,另一盆放在黑暗中,保持二者所处的相同适宜温度,结果两盆中的大米均没有萌发,最可能的原因是()
A.水分太多
B.光照太强
C.温度太高
D.胚被破坏
7.下列结构中,都属于器官的是()
A.骨髓、脊髓
B.心肌、血液
C.血液、皮肤
D.大脑、唾液腺
8.如图表示桃的有性生殖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桃花的主要结构是②和③
B.④中的花粉落到①上的过程叫受精
C.a是果皮,由⑤发育而来
D.b是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构成
9.老鼠不仅咬坏庄稼而且传播疾病,人类对它们应该采取的正确做法是
A.赶尽杀绝
B.顺其自然,不要干预
C.大力保护
D.控制数量,减少危害
10.取四枝大小且叶片数大致相同的乙种植物嫩枝,在光照条件下,依下图所示的方法进行实验(凡士林具有密封作用)。
实验开始时各装置的质量相同,(都是80克),其后每隔4小时后重新测量各装置的质量,
实验结果用下图曲线表示。
曲线2表示的是装置是()
A.
B.
C.
D.
11.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的著作是()
A.《本草纲目》
B.《千金方》
C.《伤寒杂病论》
D.《皇帝内经》
12.将大麦种子浸软后纵切,再用放大镜观察如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大麦属于单子叶植物,它的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胚乳
B.图中构成胚芽、胚轴、胚根细胞的染色体是相同的
C.大麦幼苗是由图中的B发育而来的
D.与菜豆种子相比,图中结构A的数量和功能都不同
13.苏铁、银杏、红豆杉、桃树、水稻、葡萄是常见的种子植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种子外是否有果皮包被
B.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种子外是否有种皮包被
C.被子植物的花、果实、种子是分类的重要依据
D.除苏铁、银杏、红豆杉外,桃树、水稻、葡萄都是被子植物
14.小明从一个甜瓜里共取出50粒发育完全的种子,请问在该瓜发育前,至少有几枚花粉进入该花雌蕊的柱头上?
花的子房中至少有多少个胚珠。
A.50、25
B.25、1
C.50、50
D.100、50
15.把幼嫩的植物茎掐断,断面上的汁液来自()
A.细胞液
B.导管的运输物
C.细胞质
D.筛管的运输物
16.“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此诗句中关于黄鹂和柳树描述正确的是()
A.它们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黄鹂的细胞和柳树的叶肉细胞结构相同
C.它们的结构层次都是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
D.黄鹂体内起保护作用的组织主要是保护组织,而柳树则是上皮组织
17.玉米、甘蔗、竹子等植物的茎不能无限加粗的原因是茎内()。
A.有大量薄壁细胞存在
B.没有韧皮部
C.没有形成层
D.没有木质部
18.下列有关生物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包含地球表面各种生物及其生存的环境
B.生物圈中的各生态系统都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相互都有联系的
C.地球就是一个生物圈,到处都有生物生存
D.岩石圈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19.木本植物的茎能够逐年加粗,其原因是()
A.木本植物的茎有树皮
B.木本植物的茎具有形成层
B.木体植物的茎具有导管
D.木本植物的茎具有木质部
20.关于绿色开花植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种子萌发的条件不包括充足的光照和肥沃的土壤.
B.植物叶的表皮、叶肉、叶脉分别属于上皮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
C.早晚移栽植物时并剪出部分枝叶是为了抑制植物的蒸腾作用.
D.某棵枣树由于某种原因损伤了树皮,收获时果实反而又大又甜,叶制造的营养物向下运输受阻而供给了果实.
21.下图表示温带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图中没有画出的生物成分是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生产者和消费者
22.历史上西汉武帝修筑扶荔官,把本来应该生长在热带或亚热带的荔枝移植到长安,没有栽活,并迁怒于养护的人,竟然对其施以极刑。
你知道荔枝没被栽活的原因吗?
A.温度不适宜
B.水土不适
C.人工养护不当
D.阳光不充足
23.蚕豆种子的胚包括()
A.胚根、胚轴、胚芽、胚乳
B.种皮、胚根、胚轴、胚芽
C.种皮、胚根、子叶、胚乳
D.胚根、胚轴、胚芽、子叶
24.小张为了让玉米长的快些,一次施肥太多了,结果出现玉米叶片发黄、萎蔫的现象,该怎样解决呢()
A.大量浇水
B.多施无机盐
C.疏松土壤
D.减少光照
25.要检测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最方便的方法是检测()。
A.氧气的释放量
B.二氧化碳的释放量
C.有机物的形成量
D.水的消耗量
二、填空题
26.使用同一架显微镜观察同一玻片标本的同一部位时,600倍视野比200倍视野看到的细胞个体___(填“大”或“小”),细胞数量_____(填“多”或“小”),若要把显微镜视野左下方的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应将玻片往____方移动。
27.被子植物传粉后,柱头上的黏液能促进花粉萌发出________。
受精完成后,子房发育为______,胚珠里面的________发育成胚。
28.在茂密的森林和宽阔的海洋中,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______是地球大气中______的主要来源。
29.植物需要量最大的三类无机盐是含______、______、______的无机盐。
30.影响生物生存和生活的生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生物体都有一定的结构,除了____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三、综合题
32.图甲所示的是根尖的结构,图乙、图丙、图丁分别表示某一植物的一段枝条、枝芽(纵切)、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纵剖)示意图,据图回答:
(1)“根深才能叶茂”,植物幼根的生长是通过图甲中[___]____区细胞数量的增多和[___]____区细胞体积的增大实现的;
(2)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和无机盐,主要是由图甲中的[___]_____区吸收的,再经茎中的_____运输到植物的各个器官;
而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则经茎中的_____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器官。
(3)图乙中的[4]是由图丙中的[___]_____发育来的,也是由丁图中的[___]_____发育来的。
33.生物圈中到处都有绿色植物,它们自身的某些生理活动在生物圈中具有重要作用。
图一中的A、B、C表示发生在绿色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图二表示一段时间内小麦叶片吸收二氧化碳相对含量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三表示“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探究实验的部分过程。
请据下图回答:
(1)植物吸收的水分,通过根、茎、叶中的_______运送到叶肉细胞,绝大部分通过图一中的[B]__________作用散失到环境中,参与了生物圈中的__________________。
(2)农业生产中的合理密植、间作套种提高了图一中[
]___________的效率。
(3)当图二中光照强度在______(填字母)点之后,小麦体内的有机物开始积累,这是因为光合作用的效率大于呼吸作用。
(4)请将图三中的实验步骤正确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序号和箭头)。
设置步骤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步骤③滴加碘液后,见光部分变成了蓝色,被黑纸片遮盖的部分不变蓝,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黎小豆是一种杂粮作物,为了研究播种深度对黎小豆种子萌发及幼苗早期生长的影响,研究者进行了如下实验:
Ⅰ.选大小均匀、饱满无损的黎小豆种子,分别按4cm、6cm、8cm、10cm播种深度,等间距播种到四个相同容器箱中,每箱各播种150粒。
实验期间各箱中环境条件保持一致
Ⅱ.以幼苗出土2cm左右为出苗标准,每隔24小时测定各箱中的出苗率,数据处理后如图2所示。
Ⅲ.播种第10天,取出幼苗烘干,称取整株干重(主要是有机物),取平均值后绘制成图3。
根据实验描述,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
除了“等间距播种同样数量的种子到相同容器箱中”,实验中还有哪些操作遵循了控制单一变量的原则?
______。
(2)黎小豆种子萌发时,图1中的[]______最先突破种皮。
(3)结合图2和图3,如果请你帮助农民播种黎小豆,你会选择______厘米深度播种,原因是______。
①种子出芽早且出苗率最高②胚轴无需伸长太多即可出土,消耗有机物最少③蒸腾作用散失了大量水分,有机物含量增多④幼苗出土早,利于根从土壤中吸收充足的有机物⑤幼苗叶片展开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35.如图为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分五个步骤)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1)按先后顺序补充中间三个步骤:
①→____→____→____→③(在箭头之间填标号)。
(2)步骤④中滴加的试剂是________。
目的是检验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3)步骤⑤能使绿叶中的________溶解到酒精里。
(4)实验结果如③所示,见光部分变蓝,遮光部分不变蓝。
证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说明________是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