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计划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887791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计划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计划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计划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计划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计划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计划Word格式.docx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计划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计划Word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计划Word格式.docx

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共4学时):

适应人生新阶段;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意义和方法(2课时)。

重点:

①大学生活与中学生活的不同特点及其对大学生活的适应。

?

难点:

①大学的本质与大学精神;

②加强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的重要意义。

第2周

绪论:

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2课时);

①大学生肩负的新的历史使命;

②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①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

第3周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共6学时):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才;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4课时)。

①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①国家建设与人才需求与大学生的成长方向与成才目标;

②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辩证关系;

第4周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2课时)。

①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与曲折性。

①理想化为现实的条件。

第5周

中秋节国庆节

第6周

第二章、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共4学时):

中国精神的传承与价值;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2课时)。

①新时期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①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爱中国共产党的相互关系;

②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第7周

第二章、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2课时)。

①爱国主义与增强国防观念;

②如何做一个真正的爱国者。

①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化作爱国之行。

第8周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共6学时):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2课时)。

①人生观、价值观及其关系;

②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

①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②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第9周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科学对待人生环境(2课时)。

①正确地分析人性自私观点。

①如正确对待人生环境;

②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期中

考试

第10周

第四章、注重道德传承加强道德实践(共4学时):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2课时)。

①道德的起源、本质、功能与作用;

②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①如何建构新时期的道德观念。

第11周

第四章、注重道德传承加强道德实践:

继承和发扬中国革命道德;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2课时)。

①我国公民道德基本规范。

①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

第12周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锤炼高尚品格(共4学时):

社会公德;

职业道德(2课时)。

①道德与法律是维护公共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①明确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理解社会公德五个方面的内容;

②正确认识《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的相关条款,自觉遵守网络中的法律。

第13周

第五章、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高尚品格:

家庭美德;

个人品德(2课时)。

①理解职业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择业观,并自觉地用法律和道德规范自己的行为;

②帮助学生认识爱情的含义,树立正确的家庭观与爱情观。

①明确个人品德养成的四个方法,自觉加强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

第14周

第六章学习宪法法律建设法治体系(共4学时):

法律的概念及其历史发展;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精神(2课时)。

①理解我国法律制定、实施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②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法律精神。

①如何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

第15周

第六章学习宪法法律建设法治体系:

我国宪法与法律部门;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2课时)。

①如何理解我国宪法的特征和基本原则以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②明确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

①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定义、层次、部门。

第16周

第七章、树立法治观念?

尊重法律权威(共4学时):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2课时)。

①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法制观念;

②如何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方式。

①培养法治思维的途径。

第17周

尊重法律权威:

尊重社会主义法律权威(2课时)。

①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

②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①如何正确理解法治思维。

第18周

第八章、?

行使法律权利?

履行法律义务(共4学时):

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

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与义务(2课时)。

①法律权利及其特征;

②法律义务的特点。

①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

元旦

第19周

履行法律义务:

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2课时)。

①我国宪法规定的权利与义务。

①学生认识如何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

结束语?

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共2学时):

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2课时)。

①让同学们真正理解“做人”的重要性。

②让同学真正自己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①让同学们真正树立踏踏实实做人的品格,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第20周

考试、评卷

第21周

放假

寒假

(二)实践内容教学计划

各任课教师可根据教学情况的需要在以下校内和校外实践项目中,至少任选三项落实。

项目

第3-4周

1、大学学习生涯规划书

能够正确运用当今世界的时代特征、我国高职发展的现状与趋势等基本知识,充分认识高职学生担负的历史使命以及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初步具备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和设计能力。

第6-7周

2、参观仰天岗烈士陵园或罗坊会议纪念馆

追忆英雄生平轨迹,使学生感受科学理想信念的崇高性,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信仰。

第8-9周

3、“爱国主义”为主题的课堂演讲

认识当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新趋势,了解新形势下理性爱国的原则与要求。

第10-11周

4、进行一次“科学对待人生环境”的手抄报制作活动

能够在明确个体对自然、社会、他人和自身应该承担责任的基础上,提高学习、交往及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培养合理生存发展和职业岗位的适应能力。

第12-13周

5、“我的责任”主题讨论

能够在校园道德生活、职业实践中自觉培养自己的德与行,使德行成为学生自觉的意识、自身的习惯、自主的要求,培养学生成为道德生活的主体,提高德行规范意识和道德实践能力。

第14-15周

6、道德与文明大讨论

要求学生通过音像、视频、图片搜集社会生活中一些道德与非道德现象,然后进行课堂交流,使学生能够将道德的相关理论内化为自觉的意识、自身的习惯、自主的要求,成为校园道德生活的主体,提升职业实践中德行规范的意识和能力。

第16-18周

7、法律案例分析

要求学生自己搜集身边亲友发生的法律案件,然后以此为例,运用所学法律知识进行分析,使之能够初步学会并运用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来分析和解决现实职业生活、家庭生活中的法律问题。

五、教学方式

(一)直观演示法:

这个方法主要运用于理论阐述部分。

利用图片、结构示意图等方式把抽象、复杂的理论简练、概括后用多媒体向学生进行直观的演示。

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为后部分的讲解打好基础。

(二)案例分析法:

先从具体的案例出发,通过分析,最终得出结论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有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联系实际,有助于提高“注入式”教学为“参与式”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阅读讨论法:

充分利用教材可读性的特点,或者结合老师提供的具体典型的案例,组织学生阅读,再经过同学们分小组研讨、体悟以及最后上台陈述的过程中,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沟通与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情景模拟法:

让学生围绕某个探究的中心问题,来模拟表演某个场景,然后讨论表演,并以此来引导学生共同探求对人、事、物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问题解决策略,帮助学生掌握处理问题的知识,进而形成处理问题的恰当方法与技巧。

除此以外,在授课过程中,综合运用了问题教学法、演讲教学法、学生授课教学法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六、考核方式

在成绩的评定上,采取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

平时成绩由平时作业、实践课、出勤与学习态度来评定,占总成绩的30%。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方式,统一命题,统一评分标准,占总成绩的70%。

在期末命题测试时,我们把考核的侧重点放在检验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接受程度,以及他们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观点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尽量减少记忆性机械性命题,加大理解性、运用型命题所占比例。

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

2017年7月21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