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汉乐府民歌中的女性.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88154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汉乐府民歌中的女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析汉乐府民歌中的女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析汉乐府民歌中的女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析汉乐府民歌中的女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析汉乐府民歌中的女性.doc

《浅析汉乐府民歌中的女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汉乐府民歌中的女性.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析汉乐府民歌中的女性.doc

浅析汉乐府民歌中的女性

摘要:

汉乐府民歌里有不少反映女性的题材,一方面写出两汉时期女性的悲凉命运:

她们是上层阶级掠夺的对象、是丈夫的玩物、是被爱情伤害的失恋者、是封建礼教迫害下的不幸者。

她们没有地位,等不到社会的认同,只能默默忍受这种悲哀的命运。

但她们又是一群美丽、勤劳、善良、勇敢的人,有一颗金子般的心,也有反抗精神。

她们的不幸与美好,揭示了封建礼教的不合理与残酷,批判了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残害,让我们在同情那一代女性的同时,又让我们反思给予女性平等地位是多么重要。

    关键词:

汉乐府民歌 女性 悲惨命运 美好形象

 

   俗话说:

妇女半边天。

妇女是推动历史发展前进的一个重要方面军。

在当今社会里,男女是平等的,女性享有与男性平等的权利,也对社会发展发挥着同等的作用。

然而,在我国历史上,女性与男性却是不平等的。

我国古代是一个等级森严的宗法社会,女性的地位是卑微的,她们只是做为男子的玩物、家庭的附庸、姑舅的奴役和传宗接代的工具。

封建社会里的女性得不到社会的认同,忍受着悲惨的命运,但她们又是勤劳善良的,这在许多文学作品中都有体现,如《诗经》、汉乐府民歌等。

在现存的四十多首汉乐府民歌中,约有四分之一的篇章是写女性题材的,一方面反映了女性悲惨的命运,另一方面又赞扬了女性的美好形象。

   一、女子身世太悲凉

   汉乐府民歌里反映女性悲凉命运的作品很多,也很深刻。

概括来说,汉乐府民歌中所反映的封建社会女性担任了四种不幸的角色:

一是上层阶级掠夺的对象,二是丈夫的玩物,三是被爱情伤害的失恋者,四是封建礼教迫害下的不幸者。

   在宗法社会里,“子女玉帛”都是上层阶级掠夺的对象,有权有势的人可以为所欲为霸占良家妇女,汉代的选婚、赐婚、抢婚制度,都是这种掠夺现象的集中表现。

每年八月,朝廷都会派人到民间选取女子,带回宫中,或选为妃子,或赠予别人,不少的女性惨遭劫掠。

《婕蝶行》中的“婕蝶”形象,就是这种残酷的制度下的牺牲品。

这个美丽的女孩子,还没有享受过生命的春光,就被统治阶级掠夺去,她无效的挣扎与反抗,更显示出她的悲哀。

另外,从《陌上桑》我们也可以看到当时抢婚的流行。

使君一见到罗敷,就被她的美色迷住了,要与她共载,把她带回自己的家中。

虽然聪明的罗敷用言辞摆脱了他的纠缠,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出那个时候女子的悲哀:

没有地位,没有自由,时刻要谨防着被掠夺去。

   荒淫无耻、喜新厌旧是宗法社会上层阶级的痼癖,他们不仅任意掠夺妇女,而且把妇女视为玩物,这给妇女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汉乐府民歌中有不少表达这一主题的篇章。

如《怨歌行》,以扇子的命运来比喻女子的命运,天气一转凉,扇子就“弃指箧笥中”,而女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容颜消褪,也被抛弃,“思情中道绝”。

年轻貌美时可供男子玩乐,女子就成了珍宝,年老色衰了,则马上被抛弃,年龄的增长竟成了女子的过错和悲哀!

不仅统治阶级把女子当成玩物,社会底层的男子也有这个痼癖。

如《塘上行》,歌谣中的主人公深爱着丈夫,但丈夫却朝三暮四,有了新欢忘了旧爱,把她抛弃了。

可是她依然痴痴地希望丈夫“莫以豪贤故,弃捐素所爱;莫以鱼肉贱,弃捐葱与韭;莫以麻枲贱,弃捐菅与蒯”苦苦哀求丈夫珍爱旧情,字字是泪,可见女子心中的痛苦。

   尽管女子只能成为男子的附庸,但她们也积极追求爱情,可是不管她们爱得再深,付出再多,到头来受欺骗、受侮辱、饮恨含愤的总是她们。

《有所思》中纯真的女子把自己赤诚的爱情交给一个远在大海南的男子,可是这个男子却“有他心”,爱人的背叛如晴天霹雳,兄嫂的取笑撕碎了她的自尊心,爱与恨让她陷入了痛苦的深渊。

还有《白头吟》中的女主人“闻君有二意,故来相决绝”后“凄凄复凄凄”的心情,失恋的打击让她痛苦万分。

另外《饮马长城窟行》中妇女,深深思念远行的丈夫,好不容易盼来了丈夫的来信,却只字不提归期,丈夫的不重视让她失望。

从这些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下,无论女子如何珍惜爱情,都无法实现自己的爱情理想。

   汉代是封建礼教形成的重要时代。

随着封建礼教和婚姻制度的完善,妇女的地位越来越低下,命运也越来越惨,“三从四德”等成为她们痛苦的枷锁。

在这个时期,即使她们找到一位与自己赤诚相爱、绝无二心的理想丈夫,也无法白头到老。

《上山采蘼芜》中写到一位弃妇和她的故夫相遇,弃妇“长跪问故夫”,故夫感叹“新人不如故”,两人之间情深意切,但他们却不能长相厮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思想活活拆撒了这对相爱的夫妻。

《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虽然与丈夫相敬如宾,辛勤劳动,侍奉公婆姑嫂,却因婆婆一句无中生有的藉口“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行”而遭受休弃,尽管丈夫深爱着她,不愿意和她分开。

两人的爱情却得不到认可,最终只能以死殉情。

这个爱情悲剧,深刻揭露了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

从这些含血带泪的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妇女是多么悲哀,不管她们多么精明能干,千依百顺,依然无法摆脱被遗弃的命运。

   二、美好的女子形象

   汉乐府民歌除了反映女性不幸的命运外,还塑造了许多美好的女性形象:

美丽的、勤劳的、善良的、坚强的……这些美好的形象还原了当时的女性,让我们看到两汉时期女性的真实面貌。

   描写女性美貌最出色的莫过于《陌上桑》了,作者不是单纯地从正面写“罗敷”迷人的美,而是用反衬的方式来表现。

先是写采桑器具: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以器具之美来烘托罗敷之美;然后是衣妆: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以装束之美来烘托人之美;再是旁人见到罗敷的表现:

“行者下担捋须,少年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众人被罗敷的美貌倾倒。

只字不提罗敷的容颜,但读者可以由众人见到罗敷的反应想象出她的美貌。

最后,写太守一见罗敷,便产生“共载”的念头,可见罗敷的确是有倾国倾城之貌,迷倒众人。

《孔雀东南飞》描写女子外貌也很出色: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执素,耳著明月铛。

指若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从足、头、腰、耳、指、口六方面细腻地描绘出刘兰芝的美丽。

汉乐府民歌中描写女子美貌的篇章不少,它娴熟的描写人物外貌的方式,为后人所借鉴。

   古代的女性多是勤劳善良的,汉乐府民歌中塑造了不少辛勤劳动的女子。

如《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鸡鸣如机织,夜夜不能息”,从早上开始织布,到了夜里还不休息,可见兰芝是一位勤劳的女子。

《相逢行》里“大妇织绮罗,中妇织流黄”、《陌上桑》中“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从这些诗句总我们可以看出两汉时期的女性都要干活,都是精于桑织的人。

汉乐府在表现这些女子的勤劳时也表现了她们的善良。

刘兰芝被休后仍然“上堂谢阿母”,而且叮咛小姑要孝顺父母,保重自我,一颗善良的女子之心跃然纸上。

《艳歌行》中“赖得贤主人,览取为吾绽”,善良的女主人为流浪在外的三兄弟缝补衣服,即使受到丈夫的猜疑也在所不辞。

从这些歌谣中,我们可以看出两汉时期的女性是多么善良能干。

   爱情无论在那个朝代都会成为歌谣的主题,《诗经》中有大量以爱情为主题的篇章,汉乐府民歌中也不乏这一主题。

汉乐府民歌中所刻画的女性勇敢地追求爱情,对爱情忠贞不二,但被爱请抛弃后,她们又是坚强的。

《上邪》:

“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这一句千古流传的爱情绝句,是多么坚定的爱情誓言呀!

这位纯真的少女对爱情的执着,爱得热烈大胆,不禁令人为之感动。

《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宁愿“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坚守自己的爱情,也不愿离开丈夫再嫁他人。

她对爱情的忠贞,让人落泪。

《有所思》中年轻的女子冲破封建樊篱,勇敢地追求爱情,她对远行爱人充满了思念,愿“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把他当作礼物要送给男子,寄予深情。

可是当她得知男子变心,则生气地“拉杂摧烧之。

摧烧之,当风扬其灰”,果断地割断情丝,毁掉信物,“勿复相思”,坚强地承受着失恋的打击。

表现女子坚强承受失恋打击的还有《白头吟》: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女子听到爱人三心二意,感情不专一,马上快刀斩乱麻与他断绝关系,既体现了女子的坚强,又表现了女子对真爱的执着,绝不容忍别人对她三心二意。

从这些追求爱情的乐府民歌中,我们可以看到女子进步的民主思想,虽然她们仍受到封建制度的压迫,但她们却大胆地追求平等的爱情,这些进步的女性形象,为后来的女性解放做了准备。

   汉乐府民歌中所塑造的女性既有不幸的命运,又有美好的品格,她们是弱势群体,受着封建礼教的压迫和女子的玩弄,但她们又是一群勤劳善良的人;她们得不到幸福美好的婚姻,但她们又积极追求平等、真挚的爱情;她们无法摆脱不幸的命运,但她们又努力反抗。

汉乐府民歌中所塑造的女性是有血有肉的,她们的不幸与美好,揭示了封建礼教的不合理与残酷,批判了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残害,让我们在同情那一代女性的同时,又让我们反思给予女性平等地位是多么重要。

 

参考文献:

刘树清.《血泪的控诉,艰难的追求——浅析汉乐府民歌中的女性形象》.南宁师院学报.1982年.第4期

余冠英.《乐府诗选》.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吴德新.《乐府诗的历史》.重庆:

重庆出版社.2006

曹础基.《中国古代文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机械仪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