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三年发展规划9文档格式.docx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9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三年发展规划9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校风学风教风优良化
学校要求师生以“要为成功找方法,不以失败找理由”为座右铭,坚持“优良的校风塑造人”的思想,狠抓校风、学风、教风教育,狠抓各类常规的落实,“诚信尚美,和谐向上”的学风和“敬业乐业,博学求精”的教风已初步形成。
三、目前面临的挑战
1、教师队伍结构有待于进一步优化。
(1)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有所显露,专任教师对教学常规管理和自身专业化发展认同感不强,加大了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的难度,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2)教师的知识结构过于单一。
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突破以往教师单一的专业结构,促使教师素质全面提升。
(3)班主任队伍建设不够系统,班主任的工作能力、管理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
具有时代性的优秀班主任急需培养,以适应学生多元化发展需要。
2、校园文化有待于加强。
(1)学校精神文化。
良好的学校精神,不仅能够凝聚人心,激发师生潜在的活力,形成一种强大的文化效应,而且影响着学校成员的价值取向、人格塑造、学习品质、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
学校精神最终必将形成学校的个性,它决定了一所学校的办学活力、发展态势。
学校精神概括地说就是:
坚定正确的办学方向,用事业心、责任心、耐心、爱心换取学生的自信心。
这种精神有待于形成与发展。
(2)校园环境文化。
做好校园净化、绿化、美化的建设工作,要加强校园“书香”文化建设、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让墙壁会说话,小草会唱歌,使学生在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里熏陶,从而提高学生情操。
3、学生差异性较大,基本素质和成长环境差异较大,提高教学质量和提升学生整体素质有一定的难度。
第二部分:
学校的发展目标和思路
发展思路:
以精细化管理为切入口,以教师专业化培养为着力点,以生活化德育为亮点,以生态课堂构建为增长点,以和谐促发展,以质量铸品牌。
办学特色:
以生活化德育教会学生做人。
办学理念:
让每一个孩子都健康快乐成长。
办学目标:
学生舒心,教师安心,家长放心,社会称心。
学校文化:
校训:
仰山乐水修德从善
校风:
诚信尚美和谐向上
教风:
敬业乐业博学求精
学风:
明礼诚信乐学博思
发展策略:
德育塑造人格,学科推动发展,活动引领成长,艺体彰显特色,环境涵养气质,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具体时间:
2016.9----2019.9
第三部分:
工作目标与实施途径
一、学校管理工作
1、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学校的办学思想为指导,以“让每一个孩子都健康快乐成长”为办学理念,以加快学生、教师、学校和谐发展为根本宗旨,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探索建立有效的教学管理机制,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以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为主攻方向,唱响“科研促教,科研强师,科研兴校”的主旋律,切实推进学校科研工作,优化教育教学策略,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2、工作目标:
根据学校实际,将人本思想渗透于学校管理的全过程,发挥民主管理,凝聚集体智慧,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促进学校和谐自主发展,实现学校三年总体规划。
3、具体措施:
(1)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打造优秀的管理团队
加强学校中层干部队伍建设。
通过行政例会,组织全体行政班子成员加强政策法规的学习与交流,提高全体行政人员的管理水平;
加强与教师的交流与沟通,扩大行政影响力;
树立服务意识,注重学习培训,强化责任考核,不断提高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努力使班子成员人人成为教育的能手,协调的好手,管理的高手。
(2)进一步加快学校管理的法制化进程。
努力探索和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增强法制观念,严格执行上级的各项规定,规范收费,深入推进校务公开,实行人事制度合同化改革,优化人员机构。
(3)全面修订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
充分发挥党支部、教代会的职能,发挥教职工代表的智慧,全面修订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努力使制度条例修订完善的过程成为统一认识、凝聚人心的过程,使各项制度条例能切实保障学校规范有序运转、有效引领促进教师的发展。
制订《学校管理手册》、《教师道德行为要求》、《教师教学效果量化方案》、《学困生帮教措施》、《教师工作量化方案》、《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方案》、《班级财产管理制度》、《创建“文明班级”、“文明宿舍”评分细则》、《安全保卫工作实施意见》、《安全防范制度》、《寄宿生管理制度》《学校食堂管理制度》等。
(4)深入开展师德学习,塑造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
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全体教师进一步加强自身修养,立足于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高度,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教书育人,以身示范,从小事入手,从小处着眼,推进教师精神家园建设,优化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家长关系,推进和谐校园建设,以和谐促发展,以质量铸品牌。
引领全体教师严格依法治教、依法从教,规范职业行为。
强化师德考核,对师德考核不合格者,在职称晋升、评优评先等方面实行“一票否决”。
加强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培训,推进专业化建设,打造一流的班主任队伍。
4、推进计划
2016.9----2017.9:
制订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制订奖励性绩效工资的管理制度;
加强师德学习和德育经验交流、问题探讨。
2017.9----2018.9:
修订三年发展规划程序,加强师德学习,制定校本学科评价制度、加强质量监控力度,全面修订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
2018.9----2019.9:
打造校园文化多样化、制度化、规范化;
启动制订第二个三年发展规划.
二、德育工作
1、工作目标:
(1)培养明理守纪、个性突出的优秀学生。
(2)建设整洁舒适、温馨快乐的和谐校园。
(3)打造师德高尚、与时俱进的班主任队伍。
(4)铸就乐观进取、团结奉献的精神。
2、具体措施:
(1)加强校园常规管理,创造良好育人环境
完善“文明班级评比”、“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等各种常规管理途径,有效强化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
继续重视班容班貌建设,开展净化、绿化、美化“三化”合格班、示范班考核工作,倡导班级建设美好学习家园。
进一步完善《卫生值周制度》,充分发挥学生教育学生的功效,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
校园常规管理的加强,必然会促使学生行为规范有进步,道德素质有提高,校风学风更完善,校园秩序更良好。
(2)开展各项教育活动,塑造学生优良素质
从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出发,积极创设各种德育活动平台,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民族精神、集体主义、法制安全、禁毒教育、绿色环保等主题教育,做到主题教育系列化,定主题、定时间、定人员,切实提高主题教育的计划性、规范化、实效性,切实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努力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倡导“生活化”德育,探索德育教育新形式,有效塑造学生“明理守纪”的优良素质。
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考核制度,加强德育量化考核力度,激励学生提高综合素质。
(3)创设各项文体活动,增强校园文化氛围
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充分为学生搭建各种施展才华的舞台,培养学生健康文明的兴趣爱好,创建和谐温馨的校园文化氛围。
每学年的第一学期举办艺术节、运动会、元旦汇演等大型活动,第二学期举办篮球赛、乒乓球赛、科技竞赛等大型活动,丰富校园生活,展示学生风采,提高文化品位。
积极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指导每位学生拥有1-2项体育特长或爱好等,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选择健康生活方式打下良好基础。
(4)精心构建德育阵地,积极推进社会实践
充分发挥德育阵地“别开生面”的教育功能,推进素质教育,鼓励“走出校园、融入社会”,重视实践体验、情感提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开展校内外“青年志愿者”活动,服务学校,服务社会,弘扬助人为乐的良好社会风尚。
(5)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随着学生各类心理问题的增多,学校急需加强心理健康辅导。
安排所有教师参加心理学教育,扩充心理咨询教师阵容,争取心理咨询教师更趋专业化,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有实效性。
通过班会课系列活动,密切关注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挖掘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培养承受挫折的能力、超越自我的勇气,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
实行德育导师制,各班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共同关注行为或心理较为特殊的学生,要求导师与结对学生经常谈心,摸清学生的思想动态,更好地预防偶发事件的发生,积极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心理咨询室正常开放,尤其要重视离异家庭、特困家庭学生的教育,建立帮教档案。
(6)加强德育研究与学习,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
利用教师例会或班主任工作会议经常性地组织德育学习,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教育科学理论,了解德育动态,激发班主任对新形势、新问题的思考,不断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理论水平,推动学校德育工作。
加强对班主任工作的指导、检查、考核,执行《班主任工作考核条例》,实行月考核和学期考核制度,每月考核班主任量化工作并全校公布,每学期评选出优秀班主任,给予精神以及物质奖励。
发挥德育领导小组核心作用,每学期召开德育工作研讨会,及时总结并推广班主任工作好经验,探索学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促进德育目标的实现。
通过学习与交流,更新班主任工作思路,探索新时期班主任工作方法,推进科学治班、民主治班,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提高。
班主任每学年都要撰写有一篇有一定质量的德育论文或班主任工作案例,学校一学年汇编一本德育论文集。
(7)完善“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形成有效教育合力
加强学校与家庭联系,通过致家长的公开信、校讯通等多种途径和家长沟通,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提高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水平,抵制社会环境对学生的不良影响。
每学年举行一次全体学生家长会。
拓宽学校与社会联系渠道,在原有校外辅导员、法制副校长的基础上,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开展警校共建和社区共建等活动,促进学校教育的社会化,使学校教育更加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共同推进文明学校建设。
充分发挥家庭、社会的育人功能,形成有效的德育合力,共同开展德育活动,做到课内课外结合,校内校外结合,形成多层次、多方位的教育网络。
三、教学工作
通过全校师生三年的共同努力,学校形成一套完整的适合自身发展的教学管理制度;
以教师专业化培养为着力点,打造具有与时俱进的学习型教师群体;
以生态课堂构建为增长点,深化新课程改革,使教育教学质量保持在同一类型学校前列水平。
(1)完善管理制度:
通过对教师的行为规范、常规管理、检查考核等内容为制度的制定和完善提供依据,做到职责分明、分层把关、民主管理,规范学校课堂教学。
(2)学习型教师群体的培养:
针对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知识结构过于单一的现状,加强教师对教学常规管理和专业发展的认同感,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培养具有“一专多能型”教学能力的教师,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2、具体措施:
(1)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①聚焦课堂教学。
狠抓课堂教学主阵地这一中心,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新型的教育观、学生观、人才观和质量观。
加大对教师的常规考核,使教师对于常规养成习惯,形成自觉,为提高课堂效率作充分前提。
以听课评课为杠杆,学会对课堂教学由整体到细节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理性思考,将先进的教育理念体现为先进的教育行为。
加大多媒体使用率,通过网络信息与课堂整合,拓展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兴趣,以信息技术为平台,探索网络环境下的探究式学习模式,拓展学生的视野。
②强化过程管理。
认真制定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规范课堂教学常规要求,建立教师、学生的互评机制,调动教师教的积极性和学生学的积极性。
制定“四认真”(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工作评价标准,促进教学常规的养成,促进教学全过程的规范运作,进一步落实常规检查,加大日常检查力度,做到定期检查与平时检查相结合、抽查与普查相结合、自查与互查相结合。
(2)狠抓教学科研质量
①建立科研网络系统。
建立学校、学校各部门、教研组三级组织领导系统。
学校成立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校长担任副组长,组员由在学校教育、教学和科研领域内具有一定威望及研究成果的教师组成的科研领导小组。
坚持教科研与教研组工作、班主任工作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相结合原则,各学科教研组是学校科研网络的常设基层组织,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开展工作,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②强化教科研管理。
教育科研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是提高教科研效益的保证。
为保证教科研工作的落实,学校制定一系列科研管理制度,如《教科室工作职责》、《教科研奖励条例》、《教研组长考核条例》、等,使教科研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建立教科研激励和保障机制,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和培训,将教师参加教科研活动的表现和成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优晋级等的重要因素,并与奖励性绩效工资挂钩。
③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培训。
将省市培训和校本培训有机结合,并列入学校教师继续教育计划。
坚持重点项目培训和教师分类培训相结合的策略,将教师的科研培训纳入到学校基础性实践课程培训,引导教师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加强研究方法指导,定期开设专题讲座或举办科研研讨活动。
每学年每位老师至少上一节公开课,上交四篇案例、教学反思或论文,每学期听课10节以上。
中层领导每学期听课15节以上,校级领导每学期听课20节以上。
④加强中青年教师的队伍的建设。
在中青年教师中开展“五个一”活动,即每学年读一本教育理论书籍,写一篇有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上一堂研讨课,交流一个典型的教育教学案例,进行一次教育教学反思。
想尽一切办法,为中青年教师学习搭建平台,鼓励他们参加进修学习,组织他们外出教研活动,邀请专家诊断、引领,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使他们在未来的发展中发挥中坚作用。
在未来的三年中,学校力争培养3-5名县级骨干教师,7-10名学区骨干教师。
⑤开展课题研究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开展课题研究是教师个人成长的必然要求,教导处强化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建立严格的立项审批、过程管理、结题鉴定和成果奖励制度,指导各课题组的申报、立项、论证、研究等工作,对课题研究进行跟踪调查。
力争三年之内完成一至二个课题(《生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贫困山区教育发展的思考与策略》),并能对教育教学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3)进行新课程和教学改革。
落实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通过努力,开发并编制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推进课堂课改教学模式的研究,探索以师生间的有效互动,促进课堂教学的教法研究,包括师生互动——教师认真地教与学生愉快地学之间的互相促进,教师研究性地教与学生研究性地学之间的互相促进;
生生互动——每一位学生的独立思考与生生间的智慧碰撞,每一位学生的主动发展与生生间的优势互补;
自我互动——以独特的感受解读独特的文本,以独特的方法解决独特的问题。
以自我互动为基础,以生生互动为关键,以师生提高为目的,逐步形成生态课堂教学。
3、推进计划
落实地方课程教育活动,探索探究“生态课堂”教学模式;
具有70%以上专任教师能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
确定学科教育教学问题,开展课题研究,培养骨干教师1-2名。
开展尝试“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开发编辑校本课程;
80%专任教师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
完善教师素质发展评价制度,培养骨干教师1-3名。
组织展示“生态课堂”活动,并做到辐射作用;
100%专任教师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
高级教师达20%,"
一专多能"
教师达10%;
培养骨干教师3-5名。
优秀论文展示交流、汇编,课题研究有阶段性成果,力争课题获奖。
四、硬件建设
1、抢抓“改薄”机遇,修建门卫室,配置安保设施,确保校园安全万无一失。
2、硬化学校前院,改建校门,进一步美化校容校貌;
拆除前院东西楼,修建教师周转房和学生综合实验楼,使学校的布局更加合理。
3、改扩建学校大灶,在教学楼旁边修建至少两层框架结构的学生大灶,供全校学生上灶,避免室外就餐,杜绝安全隐患:
4、改扩建学生厕所。
完全利用学生宿舍楼后面的地方,修建标准的学生和教师厕所。
五、后勤管理与保障
1、工作目标
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不断提高后勤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业务素质,牢固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的观念。
健全后勤管理制度,合理配置资源,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为学校目标发展的实现提供物质保障。
2、具体措施
(1)实行每月一次后勤工作人员学习制度,使全体工作人员遵纪守法,诚信待人,不断提高管理能力和服务意识。
(2)建立健全后勤管理工作制度,如《学校财务管理制度》、《学校财产管理制度》、《学校内保安工作制度》、《食堂管理制度》等。
(3)严格执行上级收费标准,做到公正、公开,科学合理有程序地使用经费,坚决执行政府采购计划。
(4)严格上班制度,实行岗位负责制,对后勤人员和行政人员进行点名制度,无故影响学校工作的要追究个人责任。
奖惩分明,工作成绩与绩效工资挂钩。
(5)制定后勤人员工作岗位责任制度。
要求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互相协作、共同提高。
(6)每学期结束对各部门实物进行检查、核对、登记,严格报废制度。
(7)各部门需要添置、购买的物品必须上报总务处,统一购买或政府采购。
(8)定期召开公物保管员会议,与班主任签定公物保管责任书,落实赔偿责任,及时做好理赔工作。
(9)为保障学校财产和师生人身安全,校园内安装电子监控系统。
二〇一六年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