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教案12篇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879466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7.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行教案12篇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山行教案12篇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山行教案12篇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山行教案12篇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山行教案12篇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行教案12篇Word下载.docx

《山行教案12篇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行教案12篇Word下载.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行教案12篇Word下载.docx

我觉得高山美;

我觉得石径美;

我觉得傍晚的枫树林美。

再让B级生说出怎样的高山、石径、白云、枫树美?

把这些景物写具体,最后请A级生创意地表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2、此时此刻,你想说什么?

你想做什么?

  2、加以配乐,古诗意境,抒发心中的情感。

  

(1)唱支歌来表达。

  

(2)跳支舞。

  (3)照一张相。

  (4)画一幅画。

  (5)当导游介绍此处美景。

  四、诵读

  1、指导朗读

  要读出节奏美

  1、看图中景物感悟读,配以古筝乐,分自由读、小组读、齐读、范读、指名读。

先请B级生读,A级生评,再请A级生范读,读出远上强音,石径次强,白云强音,有次强,枫林晚强音,二月花弱音。

  2、吟唱

  2、请A级生用熟悉的曲调吟唱,再请全班同学跟唱。

  五、总结

  不管是描述春景、夏景、秋景、冬景,其中都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全班齐读《山行》,情感升华至高潮。

  板书: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教案

(二):

  《山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智能目标:

理解词义句意,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潜力。

  2、情感目标:

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山水水的感情,感受美的意境。

  3、技能目标:

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潜力;

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

  【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感受文字美。

  2、透过诗中所描述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诗中的意境,学习借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说话训练,进入秋景

  同学们,你能以秋天为资料,说一句或几句描述秋天景色的句子吗?

(生说话练习)

  二、故事导入,揭示课题,介绍杜牧,岳麓山

  1、下面请同学们先听一则故事,然后猜猜他是谁?

(简介杜牧)(课件:

杜牧)

  故事发生在距今1150多年前,就是唐朝时期,有一位文学家,他从小就有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所以他刻苦学习,认真创作,25岁就考上了进士。

他的诗立意新奇,优美隽永,骨气雄劲,在当时文坛别具一格。

他又熟悉兵法,熟悉政治,是位文武全才。

但当时,动荡不定的社会环境,使他有志难伸。

他在长安做过几年官,但没有实权,长期在江南求职,最后还到我们湖州做过刺史,相当于市长。

对江南美景独有钟情,写下了许多诗篇。

在江南如诗如画的美景前,回想起自己虽文武全才,却无人领会,所以他的诗大部分较为低沉,但一首诗除外,这首诗以它幽美清新的风格传唱千古。

这首诗就是──,这位诗人就是──

  2、山行是什么意思?

这座山在哪里呢?

  湖南长沙的岳麓山。

(课件:

岳麓山)

  岳麓山地理:

位于长沙市区湘江西岸,属南岳衡山山脉的一部分,其最高峰海拔297米。

爱晚亭环亭全是枫树,每逢深秋时节,那里成为观赏红叶的绝佳之处。

特色:

岳麓山脚下,是我国宋代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古木森森。

在岳麓山腰青枫峡谷中,建有一座以杜牧《山行》诗停车坐爱枫林晚为命名来由的爱晚亭。

亭的周围到处生长着一人抱不住的枫树,盘根错节,一片连一片。

每到深秋,枫叶流丹,红舞秋山。

岳麓山景区秀如琢玉,山上遍布名胜古迹,自西汉以来,历代都有遗迹可觅,以爱晚亭、岳麓书院、麓山寺、望湘亭等最为有名。

让我们一齐跟随诗人去湖南长沙的岳麓山观赏红叶似火的枫叶吧。

  二、感受情境,理解诗意

  1、(课件:

山行)让我们一齐来跟着朗读,自由朗读古诗,个别朗读。

  2、学生根据注释,理解诗意。

把不理解的地方找出来,准备提问。

  3、小小组交流诗意。

  4、检查自学效果:

  谁愿意来检查大家的自学状况呢?

如:

  我想请问──同学,回答正确的同学有权请后面的同学回答他提出的问题。

  5、预设问题:

  ⑴诗人首先远远地看到什么──

  寒山石径。

  ①什么叫寒山?

什么叫石径?

斜是什么意思?

  ②第一句是什么意思?

  ⑵之后诗人又看到了什么?

──

  白云人家

  ①生是什么意思?

  ②第二句是什么意思?

  ⑶诗人为什么停下车来呢?

坐是什么意思?

晚是什么意思?

  第三句是什么意思?

  ⑷霜叶是什么意思?

红于呢?

  第四句是什么意思?

  6、同桌互相说说诗句的意思,再自由读古诗,体会哪几个字写得个性好,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三、研究古诗,体会诗韵

  1、你认为古诗中哪些地方写得好,值得我们好好研究呢?

或者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都能够提出来。

(生提问)

  2、生研究所提出的问题。

先独立研究再小组讨论。

  3、群众交流:

  ⑴寒山点明了季节,这个寒字使人仿佛看到了

  石径斜的斜给人以立体的感觉,把人们的视线引向山顶。

  ⑵白云生处说明山高,有人家使整个画面充满生机,起到静中有动的效果。

使人仿佛看到了听到了

  你和杜爷爷在山脚下看到了什么?

此时你们为什么突然停下来了呢?

  ⑶前两句描述了哪些景物?

(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是啊,画面上苍茫的山,洁白的云,隐约可见的黄土茅舍已经很美了,这时眼前突然出现了一片火红火红的枫树林,在晚霞的照射下显得格外迷人,诗人置身这红艳艳似火的满山枫林中,激动不已,怎能不停下来细细观赏。

你认为第三句中哪个字最能表现诗人此时的情绪──爱

  (课件:

枫树。

)下面请同学们欣赏枫树,边欣赏边想,此时我们与诗人一齐来到了枫树林,你看到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

  ⑷夕阳下的枫树林是如此美丽,诗人突然觉得,这枫叶比──

  哪个字最能表现枫叶的特点──红透过这个红字,我仿佛看到了

  是啊,二月的鲜花是红艳的,可在夕阳映照下的枫叶比二月的鲜花更红艳。

诗人仅仅是赞美枫叶的颜色红吗?

诗人更重要的是在赞美什么呢?

(请注意霜叶的霜。

经霜打过的叶子一般都是怎样的?

可我们的枫叶呢?

你认为诗人在赞美一种怎样的精神呢?

)枫叶那种不屈不饶,顽强抗争的精神不正是诗人一生的追求吗?

  四、指导诵读诗句

  诗句这么美,风景这么美,我们要怎样才能读得美呢?

找出你认为重要的词句,带着赞美的语气朗读。

闭眼,边背边想象刚才一路上看到的美景。

  (多种形式反复读,直到背诵。

  五、课外作业

  改写《山行》或画一幅山行图:

  一首好诗是美的,一幅好画是美的,一篇佳作会更美,你愿意把刚才你和杜爷爷一齐游览岳麓山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吗?

你愿意把它画下来吗?

  山行教案(三):

  教材分析:

  《山行》一诗写的是诗人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时所看到的深秋时节的枫林景色,描绘了一幅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等构成的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在这首诗中,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述,凝炼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

我们能够在观赏胜于二月春花的火红枫叶的同时,感受秋日山林的勃勃生机。

所以这是一首秋的赞歌,能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了解大自然,渴望走进大自然的愿望。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理解诗句中远上、斜、生处、坐、爱、于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3、透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浓浓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并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潜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设计理念:

  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的语言精练、意境优美、节奏明快、读起来琅琅上口。

本课教学目标的确定牢记一个实字,遵循诗教规律,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引领学生一步一趋地进入诗的意境,走进诗人的生活。

在教学中透过多种形式组织学生学习,整体读、理解读、想象读、延伸读、布置选取性作业,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为学生营造一个美读、读美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入情入境,充分展开想象,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的情感。

  一、整体读――感知美

  1、激情导入

  有人说秋是美的,秋高气爽,晴空万里;

有人说秋是萧瑟的,秋风吹起,落叶飘零。

不同的人、不同的情绪对相同的景物有不同的感受。

在你眼中秋天是怎样的呢?

  2、这天,让我们走进唐朝著名诗人杜牧的诗中,感受杜牧眼中的秋天。

  3、师配乐读

  4、揭题解题

行,谁能用行字组一个词语。

山行,读题,说说明白了什么。

  5、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下作者?

  6、深秋的一天,杜牧乘着马车,顺着山路而上,山上美景让他流连忘返,他情不自禁挥毫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绝句。

――播放音乐,引导学生自读,读到琅琅上口为止。

  【设计意图】教学伊始,结合季节特征,选取悦耳的音乐,配乐朗读,意境更唯美。

让学生介绍作者是考察学生课前搜集信息的潜力,课外鼓励学生超多搜集资料,阅读资料,使学生对离我们生活较远的古诗和诗人有更多的了解,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培养了学生有效利用语文资源的意识。

再次配乐地朗读,关注学困生,要求人人熟读,为理解打下基础。

  二、理解读――领略美

  

(一)扶学第一句。

  1、先运用不同手段突破远上、斜、寒山这三个难懂词的意思。

  (远上:

用联系实际,展开想象法。

斜:

用简笔画演示法。

寒山:

用学生介绍法。

  2、指导学生串讲句意。

注意调整说话顺序。

  3、总结学习方法:

先解字词,再串句意。

  【设计意图】古人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一环节中扶着学生,其目的是为了在方法上教学生如何学。

在总结学习经验的基础上,小结出学习古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潜力。

  

(二)半扶半放学第二句。

  1、指导学生看图启发想象,出示训练:

几户人家在白云______的地方来突破生处这个难点。

并结合讲解生处的写法。

  2、让学生试着自己串讲句意,教师点拨纠正。

  【设计意图】生处这个词最容易写错。

在教学中透过想象重现诗中画面,对生与深的区分在赏画品诗中明晰。

  (三)放手合作学习三、四句。

  在学习小组中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做上记录,请教老师和同学。

  【设计意图】三年级的学生已掌握必须的学习方法,构成了必须的基础,先引导学生尝试学习,开动脑子用心思维,理解能独立学懂的知识,并发现疑难。

这首诗的―、二两句中生僻词多,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估计在尝试中学懂的人不多,所以要采用扶放结合的教学方法,针对尝试学习所反映出来的疑难问题对学生进行解字词,明诗意的指导。

这样就是送给学生一把打开知识门户的钥匙!

  (四)、请一个学生把整首诗的意思串起来讲一遍。

  【设计意图】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对诗的理解感悟,不同读者,不同年龄,不同阅历的人都存在着差异,不同的学生,课堂上允许学生存在这种差异,尊重学生独特的心理体验,不求统一,鼓励学生做学习的探究者。

  三、反复读――品味美

  

(一)想象意境

  1、师:

整首诗向我们展示了深秋的美景,但是全诗没有一个秋字,请同学们反复朗读品味诗中的语言,你觉得哪些词句写得个性好?

  2、学生自由朗读,然后谈谈自己的看法。

  3、是啊,一首诗就是一幅画,《山行》是一幅色彩鲜艳,意境深远的画,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

  4、各种形式朗读古诗。

  【设计意图】意境优美是古诗的特点,想象是古诗的主要表现形式,在想象的漫游中引导学生走进古诗,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也为有感情朗读打下基础。

  

(二)体会情感

  1、我们常说,诗以言志。

诗中的色彩,描述的景物都和诗人当时的心境有关系,情绪好的时候,笔下的景物都诗那么有生气,那么明丽;

悲伤忧愁不得志的时候,笔下就显得萧瑟灰暗。

所以了解诗人写诗的背景,就能更深的体会诗人的情感,更好地读懂一首诗。

  2、多媒体出示《山行》的写作背景。

学生自由朗读

  3、读了这些资料,你能体会作者当时的情感吗?

用心读读好。

  4、再次多种形式朗读,配乐读。

  【设计意图】情感是古诗的生命,透过了解背景体会诗人的情感,进而使古诗的学习进入了更深的境界。

理解一次比一次更深,学生也一次次受到了情感的熏陶,情感到达了高潮。

  (三)朗读比赛。

  1、播放一组组枫树林图片:

此时,你也随杜牧来到了山脚下,哪些景物映入了你的眼帘?

  2、风景这么美,语句这么美,怎样才能读的美呢?

比一比,赛一赛,谁最有杜牧的气质。

  【设计意图】欣赏意境是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是古诗教学的关键。

学生―般都能进行正确地朗读,但往往读不出意境,读不出美感。

这一环节我引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的朗读古诗,有个别读,小组读,分主角读,范读,配乐朗读等,强化了学生对古诗资料的印象,受到了美的熏陶和教育。

  四、延伸读――升华美

  1、总结学法:

刚才我们先了解作者,又理解诗的意思,然后展开想象感受了诗的意境,还透过了解诗人写诗的背景,体会了诗人的情感,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学习下面的两首诗,《秋词》和《临平泊舟》,能够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2、汇报学习成果。

  3、总结: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山行》,拓展学习了两首诗,我想同学们必须掌握了古诗学习的方法吧!

  学生总结,并板书:

理解诗意想象诗境体会情感

  【设计意图】学生趣味正浓时,教学不应戛然而止,教师应趁着这股东风,帮忙学生学习与课文相关的知识,扩大课堂知识的容量,教会学生学以致用。

对于这两首诗的理解感悟也不求人人深入,旨在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

  五、选取作业――表现美

  让我们走进作业超市,学了这首诗,你想选取什么作业呢?

  1、写一写:

想象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色,写下来。

  2、画一画:

把这首诗描绘的景色用多彩的画笔表现出来。

  3、找一找:

收集杜牧的其它诗作或搜集与秋天有关的优美句段和诗词,与同学交流。

  【设计意图】本环节把寻美、赏美有课内延伸到课外,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创造,美的潜力。

而选取性作业,给学生一个选取的机会,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学生多元智能发展。

  山行教案(四):

  1、学会本首古诗生字枫,读准斜,理解词语。

  2、读懂《山行》,用自己的话语说说古诗的意思。

  3、感受古诗所描绘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感情。

  一、古诗激趣

  1、学生交流古诗,背诵古诗。

  2、回忆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

  

(1)理解课题,认识作者

  

(2)解释词语,说说诗意

  (3)联系实际,发挥想象

  (4)感情朗读,体会诗境

  二、揭题

  学习《山行》

  1、认真读诗,想一想哪些你能读懂了?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交流。

  

(1)山行:

在山路上行走。

  

(2)作者:

杜牧(唐)学生用课外知识交流对杜牧的认识,加深记忆,更方便的理解诗意。

  (3)交流:

石径、坐、霜叶、红于、白云深处

  (学生发现交流,在结合学生质疑,解读古诗词鱼。

  3、句子的理解:

  A、石头铺成的小路弯弯曲曲,远远伸向已是深秋时节的山头。

  B、山上白云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能够看见几户人家。

  C、因为留恋这枫林傍晚的美景而停下车来(观赏)。

  D、秋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里盛开的红花还要鲜红。

  4、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古诗的诗意。

  (自己说、同桌说、指名说)

  5、联系实际,发挥想象

  6、介绍古诗

  (可用小导游、小画家、小诗人来表达古诗的意思。

  7、交流:

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在朗读熟练的基础上,体会感情。

  8、美读古诗

  形式多样,体会情感。

  三、作业

  山行教案(五):

  教学要求:

  1.读懂诗句,理解资料,想象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2.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教学重难点:

  在朗读诗句中进入情境,有感情朗读

课件、学生书写纸

  一、创设情境,引领入诗。

  喜欢旅游吗?

让我们跟随唐朝著名诗人杜牧去秋游吧(音乐)这是深秋的一天,杜牧乘着马车,顺着山路而上,山上美景让他流连忘返,他情不自禁挥毫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绝句《山行》(板书诗题)

  1、齐读诗题。

  2、配乐范读。

  二、初读古诗,读通读顺。

  1、自由读诗。

  要求:

读准读顺。

  2、同桌互读。

  3、指名读诗。

  重点指导生斜。

  4、齐读全诗。

  三、再读想象,整体感知。

  1、诗人被这美丽的山景深深打动,再读读诗,边读边想象深秋那迷人的景色!

  学生自读想象。

  2、同桌互说。

  3、指名说。

  (相机板书:

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

  四、以画为媒,研读感悟。

  1、课件出示图画。

  (图画资料:

石径不斜,人家太显,枫叶不红,人物不见)

  这幅画把诗人描绘的景象画出来了吗?

边读诗边思考。

  

(1)学生个人自读思考。

  

(2)小组讨论研读,教师巡视指导。

  2、全班反馈,读中悟诗。

  根据学情,相机指导:

  

(1)指导朗读第一句: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①指名学生交流研读状况:

  根据学生指出的小径太直、人家位置错误的画面问题,相机操作。

  [多媒体演示:

小径由直变曲、人家移至白云生处。

]

  ②个人读、学生练读、师生共读、齐读相结合。

  重点体会斜生出。

  ③教师引读:

白云人家,蜿蜒石径,有些寒意了!

到底是深秋时节啊,诗人远远望去,感叹道: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④边吟诵边想象配乐齐读。

  

(2)指导朗读第二句: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大家都沉浸在浓浓的秋意之中啊!

来,我们再来看看画,读读诗,还有什么问题吗?

  ①根据学生指出的人物马车不见的画面问题,相机操作。

马车出现。

  a、诗人坐在马车上边走边看,为什么停车呢?

  b、根据学生感受,相机操作:

枫叶变红。

  诗人没有想到,深秋的山林中,竟然有一片红红的枫林,他停车就是因为爱这美丽的枫林!

  c、师生齐读。

  ②引导学生主角换位体验:

你就是诗人,你看到什么?

想到什么?

  ③学生交流个人感受,进一步体会坐爱、红于、晚。

  ④练读,读出各自不同的感受。

  ⑤多种方式读诗:

指名读、小组共读、师生读、两人读等。

  ⑥配乐齐读

  3、配乐背诵

  

(1)描述画面。

  石径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白云缭绕的地方人家隐隐约约,秋意绵绵啊,当那一片枫林跃入眼帘时,那比二月花还红的枫叶更让诗人惊喜不已,他停车欣赏!

留恋忘返!

  指名读

  

(2)指名看画面背诵诗

  (3)配乐齐诵

  五、为画题诗,指导默写。

  1、把画送给大家,请你在画上题上这首诗,为画更增一份美。

  2、学生默写,老师指导。

  3、展示作品,点评。

  4、作业:

好多同学也写得不错,拿回家给画涂上颜色,还能够把它放进你的成长记录袋里。

  21.古诗三首

  山行

  杜牧

  寒山石径(斜)

  枫林(红)

  白云(生处)人家

  山行教案(六):

  教材分析:

  《山行》是一首色彩明丽、充满生气的秋景诗,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了一幅浓郁动人的山林秋色图。

在石径蜿蜒、白云缭绕的秋山深处,有人家居住。

诗人被一片火红的枫叶吸引住了,停车观看,不禁发出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感叹。

深秋在诗人笔下并不萧条冷落,而是嫣红满目,生意盎然,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鼓舞。

这首诗形象生动,色彩鲜明,是一篇千古传诵的佳作。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掌握车字笔顺。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大意.

  3.培养背诵古诗的兴趣,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会认径、斜、亭、停、车、霜6个字,会写远、亭、停、车、霜5个字.

  教学难点:

感受诗中表现秋天的完美境界,注意径、斜读音.

  教学准备:

  1.课文挂图、字理演变图、生字卡片或课件。

  2.朗诵的背景音乐。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出示挂图(或课件出示),说一说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深秋,天气已经很冷,远处山林中传来阵阵清脆悦耳的马铃声,诗人杜牧坐在马车上正慢慢走来,这天我们一齐学一首杜牧写的古诗《山行》。

  2.初读感知,识记生字,了解古诗大意

  

(1)自己读,定位识字,读准字音。

  

(2)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

  注意径、斜读音,石径、坐、霜叶、红于、白云生处等词含义.

  小结:

这首诗只用了二十几个字,就为我们描画了一幅这么美丽的秋景。

真了不起呀!

其实,这每一个字都是经过诗人精心雕琢的,你能不能沉下心来,再来细细的品味它,必须会有新的发现。

  3.再读感悟,背诵古诗

  

(1)边放课件,边放古典音乐,用优美的语言把学生带人意境。

(走在带有深秋寒意的山路上,看到小路盘旋曲折,斜斜地向远处的山顶延伸。

诗人一边走一边向远处望去,只见那白云缭绕的地方住着几户人家。

诗人走着走着,忽然停下了车,为什么呢?

因为美丽的枫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