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和答案按章节.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87942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2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和答案按章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和答案按章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和答案按章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和答案按章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和答案按章节.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和答案按章节.doc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和答案按章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和答案按章节.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和答案按章节.doc

生活需要游戏,但不能游戏人生;生活需要歌舞,但不需醉生梦死;生活需要艺术,但不能投机取巧;生活需要勇气,但不能鲁莽蛮干;生活需要重复,但不能重蹈覆辙。

-----无名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

第一章

二、判断题

1.现代制造技术是一门信息、光、电学科融合的综合体。

()正确答案:

错误

2.机械产品的生产过程只包括毛坯的制造和零件的机械加工。

()正确答案:

错误

3.超声加工、电子束加工、激光加工都是特种机械加工方法。

()正确答案:

正确

4.现代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指用切削和磨削方法加工零件的过程。

()正确答案:

错误

5.机械加工工艺系统由工件、刀具、夹具和机床组成。

()正确答案:

正确

第二章制造工艺装备

一、单选题

1.定位基准是指()

[A]:

机床上的某些点、线、面[B]:

夹具上的某些点、线、面

[C]:

工件上的某些点、线、面[D]:

刀具上的某些点、线、面

正确答案:

C

2.工序基准定义为()

[A]:

设计图中所用的基准[B]:

工序图中所用的基准

[C]:

装配过程中所用的基准[D]:

用于测量工件尺寸、位置的基准

正确答案:

B

3.工件采用心轴定位时,定位基准面是()

[A]:

心轴外圆柱面[B]:

工件内圆柱面[C]:

心轴中心线[D]:

工件外圆柱面

正确答案:

B

4.机床夹具中,用来确定工件在夹具中位置的元件是()

[A]:

定位元件[B]:

对刀—导向元件[C]:

夹紧元件[D]:

连接元件

正确答案:

A

5.工件以圆柱面在短V形块上定位时,限制了工件()个自由度。

[A]:

5[B]:

4[C]:

3[D]:

2

正确答案:

D

6.加工大中型工件的多个孔时,应选用的机床是()

[A]:

卧式车床[B]:

台式钻床[C]:

立式钻床[D]:

摇臂钻床

正确答案:

D

7.在一平板上铣通槽,除沿槽长方向的一个自由度未被限制外,其余自由度均被限制。

此定位方式属于()

[A]:

完全定位[B]:

部分定位[C]:

欠定位[D]:

过定位

正确答案:

B

8.属于展成法加工齿形的刀具是()

[A]:

盘状模数铣刀[B]:

指状模数铣刀[C]:

成形砂轮[D]:

滚刀

正确答案:

D

9.多联齿轮小齿圈齿形加工方法一般选用()

[A]:

滚齿[B]:

插齿[C]:

剃齿[D]:

珩齿

正确答案:

B

10.布置在同一平面上的两个支承板相当于的支承点数是()

[A]:

2个[B]:

3个[C]:

4个[D]:

无数个

正确答案:

B

二、判断题

1.不完全定位在零件的定位方案中是不允许的。

()正确答案:

错误

2.粗基准在同一尺寸方向可以反复使用。

()正确答案:

错误

3.轴类零件常用两中心孔作为定位基准,遵循了互为基准原则。

()正确答案:

错误

4.可调支承一般每件都要调整一次,而辅助支承可每批调整一次。

()正确答案:

错误

5.采用六个支承钉进行工件定位,则限制了工件的6个自由度。

()正确答案:

正确

6.在切削加工中,进给运动只能有一个。

()正确答案:

错误

第三章金属切削过程及控制

一、单选题

1.切削加工时,对表面粗糙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

刀具材料[B]:

进给量[C]:

切削深度[D]:

工件材料

正确答案:

B

2.磨削表层裂纹是由于表面层()的结果。

[A]:

残余应力作用[B]:

氧化[C]:

材料成分不匀[D]:

产生回火

正确答案:

A

3.纵车外圆时,不消耗功率但影响工件精度的切削分力是()

[A]:

进给力[B]:

背向力[C]:

主切削力[D]:

总切削力

正确答案:

B

4.前刀面上出现积屑瘤对()有利。

[A]:

精加工[B]:

半精加工[C]:

光整加工[D]:

粗加工

正确答案:

D

5.钻削时切削热传出的途径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

[A]:

刀具[B]:

工件[C]:

切屑[D]:

空气介质

正确答案:

B

6.切削用量对切削温度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排列是()

[A]:

vc→ap→f[B]:

vc→f→ap[C]:

f→ap→vc[D]:

ap→f→vc

正确答案:

B

7.用硬质合金刀具高速切削时,一般()

[A]:

用低浓度化液[B]:

用切削液[C]:

不用切削液[D]:

用少量切削液

正确答案:

C

8.加工()材料时,刀具前角加大,材料的塑性变形减小,切削力减小。

[A]:

铝合金[B]:

脆黄酮[C]:

灰铸铁[D]:

铸铁

正确答案:

A

9.粗车碳钢工件时,刀具的磨损部位主要发生在()

[A]:

前刀面[B]:

后刀面[C]:

前、后刀面[D]:

空气介质

正确答案:

A

10.对下述材料进行相应的热处理时,可改善其可加工性的方法是()

[A]:

铸件时效处理[B]:

高碳钢球化退火处理[C]:

中碳钢调质处理[D]:

低碳钢过冷处理

正确答案:

B

二、判断题

1.积屑瘤在加工中没有好处,应设法避免。

()正确答案:

错误

2.刀具前角增加,切削变形也增加。

()正确答案:

错误

3.切削热只是来源于切削层金属的弹、塑变形所产生的热。

()正确答案:

错误

4.为减轻磨削烧伤,可加大磨削深度。

()正确答案:

错误

5.加大进给量比加大背吃刀量有利于减小切削力。

()正确答案:

正确

6.切削用量三要素中,对切削热影响最大的是切削速度。

()正确答案:

正确

第四章机械加工质量分析与控制

一、单选题

1.在车床上用两顶尖装夹车削光轴,加工后检验发现鼓形误差(中间大、两头小),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A]:

车床主轴刚度不足[B]:

两顶尖刚度不足[C]:

刀架刚度不足[D]:

工件刚度不足

正确答案:

D

2.若车床两导轨面在垂直面内有扭曲,则外圆产生()

[A]:

圆度误差[B]:

圆柱度误差[C]:

尺寸误差[D]:

其它误差

正确答案:

C

3.调整法加工一批工件后的尺寸符合正态公布,且分散中心与分差带中心重合,但发现有相当数量的工件超差,产生的原因主要是()

[A]:

常值系统误差[B]:

随机误差[C]:

刀具磨损太大[D]:

调态误差大

正确答案:

B

4.某轴毛坯有锥度,则粗车后此轴会产生()

[A]:

圆度误差[B]:

尺寸误差[C]:

圆柱度误差[D]:

位置误差

正确答案:

C

5.工件受热均匀变形时,热变形使工件产生的误差是()

[A]:

尺寸误差[B]:

形状误差[C]:

位置误差[D]:

尺寸和形状误差

正确答案:

A

6.为消除一般机床主轴箱体铸件的内应力,应采用()

[A]:

正火[B]:

调质[C]:

时效[D]:

表面热处理

正确答案:

C

7.定位误差主要发生在按()加工一批工件过程中。

[A]:

试切法[B]:

调整法[C]:

定尺寸刀具法[D]:

轨动法

正确答案:

B

8.车削模数蜗杆时造成螺距误差的原因是()。

[A]:

配换齿轮[B]:

刀具变形[C]:

夹具变形[D]:

工件变形

正确答案:

A

9.车床主轴的纯轴向串动对()的形状精度有影响。

[A]:

车削内外圆[B]:

车削端平面[C]:

车内螺纹[D]:

切槽

正确答案:

B

10.造成车床主轴抬高或倾斜的主要原因是()

[A]:

切削力[B]:

夹紧力[C]:

主轴箱和床身温度上升[D]:

刀具温度高

正确答案:

C

二、判断题

1.车削细长轴工件若不采取措施,会车出腰鼓形工件。

()正确答案:

正确

2.镗孔时,镗杆的径向跳动仍然能镗出工件的圆孔。

()正确答案:

错误

3.铣削和拉削时,由于切削力稳定,故不会引起强迫振动。

()正确答案:

错误

4.机床的传动链误差不会影响滚齿加工精度。

()正确答案:

错误

5.刀尖的圆弧半径和后刀面磨损量增大,将使冷作硬化层深度增大()正确答案:

正确

6.加工表面层产生的残余压应力,能提高零件的疲劳强度。

()正确答案:

正确

第五章工艺规程设计

一、单选题

1.尺寸链的其它组成环不变,某一减环的增大,使封闭环()

[A]:

增大 [B]:

减小 [C]:

保持不变 [D]:

可大可小

正确答案:

B

2.车削一批工件的外圆时,先粗车一批工件,再对这批工件半精车,上述工艺过程应划分为()

[A]:

二道工序 [B]:

一道工序 [C]:

二个工步 [D]:

一个工步

正确答案:

A

3.形状复杂的零件毛坯(如壳体)应选用()

[A]:

铸件 [B]:

锻件 [C]:

型材 [D]:

焊件

正确答案:

A

4.粗基准选择时,若要保证某重要表面余量均匀,则应选择()

[A]:

余量小的表面 [B]:

该重要表面 [C]:

半精加工之后 [D]:

任意

正确答案:

B

5.工件的调质处理一般应安排在()

[A]:

粗加工前 [B]:

粗加工与半精加工之间 [C]:

精加工之后 [D]:

任意

正确答案:

B

6.大批量生产的形状较复杂的中小型轴宜选用的毛坯是()

[A]:

铸件 [B]:

自由铸 [C]:

模锻件 [D]:

渗碳淬火

正确答案:

C

7.由一个工人在一台设备上对一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称为()

[A]:

走刀 [B]:

工步 [C]:

工位 [D]:

工序

正确答案:

D

8.提高低碳钢的硬度,改善其切削加工性,常采用()

[A]:

退火 [B]:

正火 [C]:

回火 [D]:

淬火

正确答案:

B

9.大批大量生产中,对于组成环数少装配精度要求高的零件,常采取()

[A]:

完全互换法 [B]:

分组装配法 [C]:

调整法 [D]:

大数互换法

正确答案:

B

10.当精加工表面要求加工余量小而均匀时,选择定位精基准的原则是()

[A]:

基准重合 [B]:

基准统一 [C]:

互为基准 [D]:

自为基准

正确答案:

D

二、判断题

1.退火和正火作为预备热处理常安排在毛坯制造之后,粗加工之前。

() 正确答案:

正确

2.工序集中优于工序分散。

() 正确答案:

错误

3.调质只能作为预备热处理。

()正确答案:

错误

4.精基准是指精加工时所使用的基准。

() 正确答案:

错误

5.设计箱体零件加工工艺时,常采用基准统一原则。

() 正确答案:

正确

6.平面磨削的加工质量比刨削铣削都高,还可加工淬硬零件。

() 正确答案:

正确

大题:

1、试确定在批量生产条件下,上图所示阶梯轴的加工工艺过程。

材料为45钢,表面硬度要求35-40HRC。

请拟定工序,定位粗基准和精基准,工序内容,加工方法。

(7分)

根据所给条件可知,该轴为一般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的普通轴,材料为45钢,表面硬度要求35-40HRC,所以可通过调质处理达到(0.5分)。

因两端φ20的轴颈要求同轴度0.02,所以应该以轴线作为外圆车削加工的定位粗、精基准(0.5分)。

毛坯可采用热轧45钢棒料,尺寸为φ40×100经过锻造后形成(0.5分)。

基本工艺过程为锻造-调质处理-粗车-半精车(0.5分)。

其工序及相关内容如下表所示:

批量生产45钢阶梯轴的加工工艺过程

2、试确定在单件小批量生产条件下,下图所示阶梯轴的加工工艺过程。

材料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机械仪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