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槽开挖施工总结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876852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87.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槽开挖施工总结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基槽开挖施工总结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基槽开挖施工总结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基槽开挖施工总结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基槽开挖施工总结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槽开挖施工总结Word下载.docx

《基槽开挖施工总结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槽开挖施工总结Word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槽开挖施工总结Word下载.docx

大风

大雾

业主运煤船

船机故障

台风

其他

正常施工

12

2.2

4.3

 

5.5

26

12.8

2.7

10.5

31

9.5

1

0.5

19

3.5

2.5

2

10

30

4

18.5

5

3

合计

179

32

63.5

62

备注:

基槽礁盘发现于2012年4月14日,4月19日确定为礁盘并且基槽施工船舶退出基槽施工区域。

其他影响含钻孔取芯、礁盘确认、冲锤制作、冲礁施工船舶跟换、验收等。

3.2施工面积较小,开挖深度深。

基槽开挖区域总长为100米,宽72米,施工区域只能容下一组挖泥船进行施工作业;

开挖最大深度达19.74米。

3.3强风化以上岩质厚度厚,且离旧码头近

基槽位于已建码头东侧,基槽强风化、中风化、微风化岩质厚度最大达到6.6米,开挖区域岩层离码头最近为6米,可作业范围小,施工时考虑已建码头的安全,在旧码头上设立沉降位移观测点。

3.4旧码头基床位于基槽底标高上面10.3米,详见图4-1

图4-1基槽开挖断面图

3.5开挖区域内土质复杂

开挖区域土质主要为灰色淤泥、灰色淤泥混砂、杂色残积土、褐黄色全风化花岗岩、杂色砂土状强风化花岗岩、中风化花岗岩、微风化花岗岩等。

4主要施工方法

4.1施工准备

(1)施工前,工程技术人员根据平面控制参数编制开挖施工文件,经审核无误后输入挖泥船电子图形控制系统。

并在工地建立满足工程需要的水尺,为挖泥船和测量船提供实时潮位。

(2)施工前进行工前水深测量,工前测量由监理工程师旁站监督,测量成果经监理工程师确认。

4.2挖泥、清礁

(1)挖泥采用1艘抓斗式挖泥船配2艘自航泥驳进行施工。

挖泥、清礁施工示意图见图4-1。

图4-1挖泥、清礁施工图

(2)挖泥时采用分条分层开挖:

挖泥船分条分层自上而下有序开挖,每层厚度2m,每条宽度约10m~15m,条与条之间的搭接为3m,冲礁、清礁时考虑清施工的面积较小不进行分条,分六层进行施工。

(3)开挖深度的控制:

最后一层挖泥时控制抓斗的下落深度,利用水砣和水尺测出挖泥船所在挖点的标高,利用挖泥船上的抓斗深度自动控制装置控制挖深,泥质超宽控制在2.0m内,超深控制在1m内,岩质超宽控制在2.0m内,超深控制在1m内。

(4)边坡控制:

施工边坡将通过适当超深、超宽以矩形阶梯式开挖形成,边坡每阶梯的高差控制在0.5~1.0m,施工前将各种不同的施工要求标识在施工电子文件图中,按电子图形显示控制施工区域边界和泥斗的下放深度。

挖后及时安排施工检测,确保边坡达到设计要求。

边坡开挖示意图如图4-2所示。

 

图4-2边坡开挖示意

(5)开挖过程中进行施工过程检测,绘制施工过程基槽开挖断面图,了解基槽开挖情况。

根据施工过程检测结果调整施工电子文件,指导施工船舶优质高效运行。

开挖施工时应在旧码头上设置沉降位移观测点,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处理,确保已建码头的结构安全。

(6)挖泥船施工时一侧靠一艘泥驳轮流装泥,装满后将泥运至海洋部门指定区域抛泥。

4.3土质标高校核

(1)开挖时根据水尺、落斗钢丝绳长度确定泥面标高,以泥面标高、土质、设计开挖深度、区域范围确定校核的频率,进行土质校核。

开挖深度1米以内,开挖1遍后进行校核;

开挖深度1~3米,残积土开挖2遍后进行校核,其他开挖1遍后进行校核。

(2)开挖区域随着深度的加深而变小,前期采用测深仪进行水深测量,后期由于区域小,直接采用打水砣进行标高测量。

(3)根据标高、土质、开挖产量来确定是否更换施工船舶或者进行下道工序。

施工时,开挖土质为淤泥,采用6方15t斗进行开挖;

开挖至残积土时6方15t斗开挖量明显降低,改用8方25t斗;

开挖至强风化岩改用40t8方重斗及冲锤进行施工。

本基槽开挖土质见附图4-3、图4-4、图4-5、图4-6、图4-7。

图4-3残积土图4-4淤泥

图4-5砂土状强风化岩图4-6碎块状风化岩

图4-7中微风化岩

4.4冲礁

(1)冲礁施工前选择与冲锤相匹配的挖泥船,并更换抓斗为冲锤。

(2)工程技术人员根据测量资料、土质情况、平面控制参数、分层情况编制挖泥施工文件,经审核无误后输入挖泥船电子图形控制系统,形成冲礁施工电子文件。

(3)根据冲礁施工电子文件定位好挖泥船,将船移至第一个船位进行冲锤施工。

(4)施工时,由挖泥船将冲锤吊离水面后,缓慢松开冲锤,冲锤在自重的作用下,由高处落下,在下落过程中冲锤的重力势能转换为冲锤的动能,冲锤与岩面接触瞬间冲锤的动能转化为冲锤对岩层的破坏力。

基槽开挖采用16t的冲锤,详见图4-8。

图4-8冲锤施工示意图

(5)冲礁施工根据岩质确定每个冲锤点冲击次数,在冲锤完成给定施工任务时根移至下船位进行施工。

(6)强风化岩质冲礁时,其质地相对较软,在海水浸泡后,冲锤作用下,岩质可以碎成砂状,部分小块状。

施工时采用在一个船位冲击12次,连续冲击5遍。

(7)中风化及微风化冲礁时,其质地相对较硬,海水浸泡效果差,冲锤作用下,岩质破碎成块状、大块状、极大块状。

一个船位布置12个点位,施工时采用在一个点位连续冲击8遍,一个船位冲击1遍。

4.5验收

本基槽验收要求开挖至设计标高时,土质满足设计要求且基床厚度大于最小抛石厚度2米;

验收时槽底标高-27米开挖区域土质为残积土,槽底标高-21米区域土质为风化岩。

5人员机械配置情况

表5-1人员配备情况

序号

工种

数量

备注

技术员

管理技术、质量、安全

质检员

验收、检测,质量检查

安全员

安全监督

船长

操作现场施工机械

水手及其他人员

16

抛锚起锚等日常生活施工

6

吊机手

驾驶挖泥船吊机

7

轮机长

机械设备维修

表5-2机械设备使用情况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挖泥船

3艘

挖泥清礁施工

15t抓斗

6m3

2个

淤泥开挖

25t抓斗

8m3

1个

残积土、全风化岩开挖

40t抓斗

风化岩开挖

泥驳

500-1500方

2艘

装、运开挖土

冲锤

16t

冲礁施工

锚挺

1艘

抛锚起锚

6效率分析

本工程基槽开挖Ⅰ类土(淤泥)30285方,Ⅲ类土(残积土)24404方,Ⅳ类土2877.7方(全风化岩),礁盘(强、中、微风化岩)2683.3方,总计60250方;

基槽开挖历时179天,有效作业时间62天,其中淤泥开挖有效作业天数为19天,残积土开挖有效作业时间为21天,全风化岩有效作业时间为5天,强、中、微风化岩开挖有效作业时间为17天;

淤泥开挖效率为1594方/天,残积土开挖效率为1162方/天,全风化开挖效率为578方/天,强、中、微风化岩开挖效率为158方/天。

7质量情况

(1)施工期间定期对挖泥船GPS进行校核,在大风之后进行检查、校准。

(2)开挖过程中,勤打水、勤对标、勤核对土质。

于2012年4月14日发现地质与设计不符合,在自检确认后与监理工程师到现场协调处理挖泥异况见图7-1,并在5月2日进行补充钻孔,见图7-2,通过与监理、业主、设计单位沟通同意,变更施工方案,采用冲礁施工,并立即实施。

图7-1土质初步判定

图7-2补充钻孔

8安全

8.1一般安全

(1)施工船舶进场前,到当地海事管理部门办理水上水下施工作业许可证。

船舶作业时,按航行通告的要求,悬挂灯光和信号,灯光和信号应符合国家规定。

使进出港船舶在经过施工区域时小心行驶,慢行通过。

(2)认真执行《海上交通安全法》,船上作业人员遵守有关海上交通安全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障船舶航行、停泊和作业的安全。

(3)施工船舶配备合格的无线电通信设备和救生设备,并保持设备技术状态的良好。

(4)重视安全生产,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入场安全教育,以提高施工人员在操作中增强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在思想上、操作上真正引起重视。

(5)所有进入施工水域的人员戴安全帽、穿工作鞋、穿救生衣。

夜间水上作业配备足够的照明设备。

(6)机电设备安装时,电线、电缆、装设按规定要求装设漏电保护开关,并经常检查,确保用电安全。

(7)挖泥船驳小心靠、离已建码头及选择安全锚泊位,以免发生碰撞。

(8)开挖前确保船机性能良好和船驳挖泥位置的准确性并提供对讲机以便于与岸上人员联系协调。

(9)在挖泥船驳上制定防火守则和消防、救生应急程序,严禁在船舶作业区及易燃危险区内吸烟。

(10)挖泥作业前,固定甲板或船舱内可移动物品,以免挖泥的船驳横倾时,物品聚集一舷,影响稳定或伤人。

(11)施工挖泥时,吊杆、泥斗下方不准站人,交通艇不得在泥斗下或缆索附近停泊、通行。

(12)泥驳装泥时,注意泥驳的装载平衡,严禁超载。

(13)大风天气停止施工;

大雾天气停止施工,泥驳停止航行;

大浪天气停止施工;

并按照《海上交通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做好防范措施。

8.2防台

本工程地处兴化湾,常年受台风影响。

因此,在台风期施工时,每天专人收听天气预报,掌握海上气象动态。

在台风到达前48小时,将施工船舶调至防台锚地避风防台。

8.3旧码头安全

(1)由于已建基床位于目前开挖基床上部,详见图4-1基槽开挖断面图,施工时在已建码头面上设置2个沉降位移观测点;

在开挖至-16.7米前7天观测1次,开挖至-16.7米以下时3天观测一次;

冲礁、清礁施工时每天观测1次且一有异常情况立刻停止施工,并确定已建码头的沉降位移情况,经讨论分析可行后方可进行施工。

根据沉降位移资料,仅在基槽冲礁过程中,北侧观测点发生4mm沉降,在进行其他工序施工时码头无沉降。

9总结

本工程基槽开挖主要存在

(1)天气恶劣全年可作业时间少;

(2)施工面积较小,开挖深度深;

(3)强风化以上岩质厚度厚,且离已建好的码头近;

(4)已建码头基床位于基槽底标高以上10.3米;

(5)开挖区域内土质复杂;

(6)施工区域存在礁盘等问题。

本次施工采用

(1)分层分区开挖

(2)海水浸泡后再开挖(3)不同土质更换不同的施工设备(4)冲礁施工工艺(5)在码头面上设置沉降控制点等施工工艺;

采用

(1)勤打水砣

(2)勤校核土质(3)勤校核施工定位系统(4)补充钻孔等质量措施;

采用

(1)《海上交通安全法》等相关安全法规制度

(2)专人收听天气,台风来临前48小时船舶调至防台锚地避风防台(3)在码头设立沉降观测点等安全措施。

通过采用与本工程特点相吻合的施工工艺、质量措施、安全措施,本工程基槽开挖施工中不存在安全、质量事故,并有效的保证了施工进度。

特定分项的施工工艺、质量措施、安全措施大同小异,但在不同区域的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需要采用相应的措施才能使质量、安全、进度到达预期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