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汉语第三人称代词考察汉语史稿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867430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67.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古汉语第三人称代词考察汉语史稿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上古汉语第三人称代词考察汉语史稿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上古汉语第三人称代词考察汉语史稿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上古汉语第三人称代词考察汉语史稿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上古汉语第三人称代词考察汉语史稿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古汉语第三人称代词考察汉语史稿文档格式.docx

《上古汉语第三人称代词考察汉语史稿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古汉语第三人称代词考察汉语史稿文档格式.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古汉语第三人称代词考察汉语史稿文档格式.docx

3.3时体动助词“..."

∙3.3时体动助词“来”的广泛应用和“来着”的产生。

∙3.4“起来”的进一步虚化

∙3.5“下去”表动作的继续

∙4.动词作为汉语语法中一个最重要的语法类别,与之相关的一引起语法现象十分复杂,但总是围绕动词的时体范畴而展开的。

从中古到近代汉语到现代,动词的时体逐渐完备,并保持了一种稳定发展的态势。

114

二,动词的形态

∙ 

和名词一样,古代汉语中,动词也有一些类似于词头词尾的附加成分。

但是它们有的在现代汉语中已消失,而有的则发展为现代汉语中的助词。

关于现代汉语中的助词究竟属于何种归属,实际上仍存在争论。

有人就主张将现代汉语中的“的”、“地”、“得”、“着”、“了”、“过”划归为词缀。

我们也观察

115

到,这些在现代汉语..."

∙到,这些在现代汉语中被叫做助词的东西,在上古实际上都经历了一个由实而虚的过程,并在一段时间仅起衬音的作用,这与我们在古代汉语中通常所见到的词缀大体类似,故尔,我们这里放在这里来介绍,其中有些说法可能不妥,但也并非完全没有道理。

关于动词的形态,这里我们主要介绍两类情况:

一是仅存于古代汉语中的动词形态;

二是古代汉语中出现,仍使用于现代汉语中的动词形态。

116

1,仅存于古代汉语中的动词形态

∙1)上古汉语类似词头的动词前加成分:

爰、曰、言,例见《史稿》P299。

∙2)上古汉语类似词尾的动词后附成分:

思、止:

∙1.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小雅·

∙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车舝》)

∙上述二种主要是出现于上古《诗经》中,关于此一现象的看法,历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针对此是否是词缀,亦还有不同看法。

117

3)出现于近代汉语..."

∙3)出现于近代汉语时期的动词形态(《近代汉语研究概况》)

∙A.却

∙1.待收陕州,斩却此贼。

(《旧唐书·

史思明传》)

∙2.吾早年好道,常隐居四明山,从道士学却黄老之术。

(《太平广记》卷四)

∙B.将

∙3.明明道不在言语上,何必用三寸舌头带将出来。

(《虚堂和尚语录》)

∙4.你可传将寡人圣旨,说与李师师。

(《大宋宣和遗事》)

118

C.取"

∙C.取

∙5.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太平广记·

金缕衣》)

∙6.欲识桃花最多处,前程问取武陵儿。

(独孤及:

送别荆南张判官)

∙这些词,在使用中逐渐虚化了其较虚的语法含义,从而转向了一个纯粹的词缀的成分。

它们都仅在近代汉语中用,到现代汉语中已然消失。

119

2,仍存于现代汉语中的动词的形态

∙2.1“得”(动尾)(史301)

∙词尾“得”来自动词“得”,从汉代开始,“得”就可以放在动词的后面。

∙1.民采得日重五铢之金。

(《论衡·

验符篇》)//2.世或有谓神仙要以学得,不死可以力致者。

(稽康《养生篇》)

∙这样,就在句法上形成了“V+V”的格式。

∙“得”后置之后,在一些句式里,它又具备了另外一种意思,即“达到行为的目的”。

这相当于“能”之倒置。

如:

120

3.苍天变化谁料得..."

∙3.苍天变化谁料得,万事反覆何所无?

(杜甫诗),料得=能料

∙从意义上讲,此种“得”是比“V-V”式中的“得”虚化些。

但结构上此“得”与前面的动词结合并不紧密,其间仍能插入否定副词“不”。

∙4.君王掩面救不得。

(白居易《长恨歌》)

∙因而,此时“得”仍含有实义。

121

真正的词尾“得”是..."

∙真正的词尾“得”是在唐代产生的。

此时,“得”获得了三种性质:

∙1)作为递系句(兼语句)中的动词词尾。

∙5.直欲危他性命,作得如许不仁。

(《燕子赋》)//6.后来见荆公用得狼狈,更不言兵。

(《朱子语类》)

122

2)作紧缩句的动词..."

∙2)作紧缩句的动词词尾

∙7.太子既生之下,感得九龙吐水,沐浴一身。

(《八相成道变文》)

∙3)作能愿动词的词尾

∙8.江南游女,问我何年归得去。

(东坡词)//9.纵使青春留得住,虚语,无情花对有情人。

(《六一词》)

123

“得”虚化为词尾,..."

“得”虚化为词尾,实际上是由其处在特殊的句法位置所决定了的。

在“V+V”式中,两个动词在发展中必有一个动词的地位会凸现出来,而另一个动词的作用会被削弱。

也就是说,在语法中均有一个重心

124

所在,当发展过程中..."

∙所在,当发展过程中这种重心很容易向前一个动词倾斜。

这样,后面这个动词“得”在语法地位上就失去了其作用而只能依附于前面的动词。

这为虚化提供了结构上的可能。

汉语中,许多的虚词及附加成分在虚化过程中均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这在汉语中叫做“语法化”。

125

2.2动词词尾“了”

“了”在先秦史料中没有出现。

《说文》:

“了,尦(音鸟,义为缠绕)也。

从子,无臂,象形。

魏晋之的后,“了”还有一种意思,即“了解”。

如郭璞《尔雅序》:

“其所易了,阙而不论。

”直到今天,它仍是“了解”一词的构成成分。

但是词尾“了”的发展与上述情况并无关系。

126

汉代,开始出现一种..."

汉代,开始出现一种表“终了”、“了结”的动词的“了”,并大量出现在“动+宾+了”格式中,如:

∙1.公留我了矣,明府不能止。

(《三国志·

蜀志·

杨洪传》)

∙魏晋至初唐,这种格式仍大量使用:

∙2.杀人了,即曰:

“我有事而杀,非故杀也。

”(《全唐文·

论姚文秀打杀妻状》)

∙中晚唐时期,“了”字开始虚化,格式上亦出现了大的调整,由“动+宾+了”——“动+了+宾”,如:

127

3.林花谢了春红,..."

∙3.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李渔《鸟夜啼》)

∙4.唱诺走入,拜了起居,再拜走出。

(《唐太宗入冥记》)

∙宋代,“动+了+宾”格式大量使用,而“动+宾+了”格式则慢慢地消退。

这样,“了”就由一个与前面动词地位相当的实词虚化为一个紧附于前动词的附加成分。

现代汉语中所谓助词的“了”就产生了。

∙在这种发展变化中,“动+却+宾”这种相同格式在唐宋文献中的大量出现为“动+宾+了”转化起了极其重要的类化作用。

128

2.3动尾“着”

∙“着”本作“著”,在古代有“附着、放置”等义,是一个纯粹的动词。

∙1.甘露如蜜者,着草木不着五谷。

是应篇》)

∙汉代,动词“着”开始虚化,出现于动词后面,便其有一定的语义限制,主要有两种情况:

129

A.动+着+处"

∙A.动+着+处所

∙此间的动词多是一些会产生附着状态的词,如“缠、覆盖”等。

着后是处所宾语,表示物体通过某动作而附着于某地。

“着”的意义与“附着”动词义明显相关性,如:

∙2.犹如花朵缠着金柱。

(《大藏经佛·

本行经》)

∙3.忆之在心,豫掩一灯,藏着屠处。

(《贤愚经》)

130

B.动+着+宾"

∙B.动+着+宾

∙此间的动词多是一些意识、心理活动的词,其后的宾语是这些意识,心理活动的对象,“着”表这些动作附于这些对象之上,隐含于其中有一动作持续或获得结果的意思。

这与“附着”义仍相关联。

故“着”仍是动词性,如:

∙4.迦弥尼鬼者着小儿乐着女人。

(《童子经念育法》)

131

5.不留心于无明,..."

∙5.不留心于无明,贪着世间。

(《大藏经·

大宝积经》)

魏晋时期,这两格式继续发展,在此基础之上,唐代“着”进一步虚化,其表现在“着”动词及动词与配合对象的搭配不再受到特定的语义所限制,而是自由地与动词搭配。

132

6.黄鹤青云当一举..."

∙6.黄鹤青云当一举,明珠吐着报君恩。

(王昌龄《留别司马太守》)

∙7.自说孤舟寒水畔,不曾逢着独醒人。

(杜牧《赠渔父》)

∙宋代,表进行貌的“着”已产生:

133

8.凡一顶轿儿,两..."

∙8.凡一顶轿儿,两个人抬着。

(《京本通俗小说·

碾玉观音》)

∙9.吾仍汉江龙神是也,掌管着万里长江。

有昭公弟兄妻子四口儿,明日到此,驾着渔船一只,过江逃难。

(元曲楚昭公)

∙至此,现代汉语中,表示进行、持续貌的助词已经完全虚化成功。

134

2.4动词尾“过”

“过”最早是表从甲处到乙处过程。

现代汉语中,“过”有两种含义:

一是表示动作结束、完成,即“过1”;

一是表示过去曾经有过这样的事情或已有的经验,即“过2”。

二者均是动态助词,其虚化发展的轨迹大致如下:

和多数动态助词一样,助词“过”也有两种基本格式:

“动+过”和“动+过+宾”。

最初产生可能是在唐代,如:

135

1.谁知花雨夜来,..."

∙1.谁知花雨夜来,但见池台春草长。

(李贺《荣华乐》)

∙2.报状折开知足两,赦书宣过喜无囚。

(王维《赠华州郑大夫》)

∙但唐代以“动+过”格式居多,“动+过+宾”格式少见。

∙宋代,“动+过+宾”格式少量例句见,但仍以“动+过”居多。

《二程语录》、宋诗、禅宗语录及笔记中均是如此。

∙3.盛衰阅过君应笑,宠辱年来我亦平。

(苏轼诗)

136

4.又如太史公书,..."

∙4.又如太史公书,不知国公一一曾与不曾看过?

(《二程语录》)

∙5.为不合使过父母钱物,赶驱在外,无可奈何。

(《夷坚志》)

元代,“过”作动态助词用例增多,且格式上以“动+过+宾”为主。

∙6.种过三十年公田,占谷二百三直五斗开八合二勺。

(《元典章》)

∙7.从不不曾断过如此体例,乞照验。

∙这样,现代汉语中“动+过+宾”这种格式基本奠定,动词形态“过”形成。

137

第三节 

形容词、副词的发展

∙一、形容词的发展

∙形容词是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的词。

甲骨文中有形容词“吉、利、大、小、新、旧、赤、白、敏”等,在句中可以作定语、状语或谓语,例如:

∙1.王其田于昼,禽大豚(tun,小猪)。

(甲3639)//2.丁卯卜,王大获鱼。

(749)

138

周秦时期,形容词的..."

周秦时期,形容词的基本句法功能仍然是作定语、谓语、状语,但此一时期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用法:

∙1)形容词词尾产生:

“然、焉、如、乎、若、而、尔”。

∙2)词头“有”也可放在形容词前,构成复音形容词,

∙3)大量重言形容词产生。

《诗经》中有359个之多,其他作品亦见,如:

∙3.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桃夭》)//4.云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昼晦。

(楚辞《九歌·

山鬼》)

139

2.中古时"

∙2.中古时期

∙中古时期,形容词的发展体现在:

∙1)数量上增多,复音形容词超过了单音节形容词。

∙2)在构成上,复音形容词各种模式基本形成

∙3)附加词尾走向规范,除“然”外,上古其他形尾消失。

∙4)新出现了形尾“底”和“地”。

140

3.近代汉语至现代..."

∙3.近代汉语至现代汉语时期

∙这一时期,形容词在量上继续发展,其语法功能日益完备。

∙1)大部分形容词受程度副词的修饰,但少数例外:

∙A、本身带有某些程度意义的词,不能受到程度副词修饰,如雪白,血红;

∙B、一部分加重叠词缀构成ABB式:

黑乎乎、黑压压、黑洞洞、黑油油等。

∙2)形容词在句中大多作定语,谓语及谓语中心语,状语、补语等,

∙3)形容词不能带宾语,带宾语的应视作动词。

∙4)形容词重叠形式多样化。

AA式、AABB式、ABB式、A里AB式。

141

二,副词的发展

∙1.上古汉语时期

∙甲骨卜辞中的副词主要在句中充当状语,此一时期的副词主要有三类:

∙1)情态副词,如又、亦、允、乃。

∙日又(炽),夕告于上甲,九牛。

(甲755)//七壬申电,辛雨,壬午亦雨。

(通422)

∙允丁酉,允雨。

(合4138)

∙“乃”表前后两事相承:

∙于庚申乃归,湄(灾)?

(甲761)

∙2)否定副词如不、弗、勿、毋。

142

3语气副词"

∙3语气副词

∙“其”:

表揣测及询问语气。

∙今夕其雨?

贞:

今夕不雨。

(甲3404)

∙“佳”(惟):

表强调语气,肯定、否定均用。

∙“三(乞)”:

表揣测语气

∙周秦时期,汉语副词主要有这样几类:

∙1)程度副词

∙2)范围副词

∙3)情态副词

∙4)时间副词

∙5)否定副词

∙6)语气副词

∙7)谦敬副词

∙8)指代性副词

∙9)应对副词

143

∙中古时期,副词有了新的发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的副词产生

∙2)副词的含义扩展

∙A.原有的副词有了新的用法。

∙“故”:

在上古已有用为副词,作“本来”讲:

《左传·

襄公九年》:

“利物足以和义,贞国足以干事然,故不可诬也。

∙又可作“必定”讲:

《战国策·

秦策》:

“吴不亡越,越故亡吴。

∙又作“故意”讲:

《史记·

陈涉列传》: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岔恚尉。

∙以上是秦汉时期“故”的一些用法。

六朝以下,又出现了新义:

144

(1)作“仍然、还..."

(1)作“仍然、还”讲: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鸡鸣入机作,夜夜不得息。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2)作时间副词,当“常、久”讲:

《陈思道寄泰州曾侍郎》:

“八年门第故违离,千里河山费梦思。

∙B.新产生的副词逐渐多义化:

∙中古新产生的副词,往往不止一义,亦举一例说之:

∙“苦”:

产生于六朝,可有多种含义:

(1)程度副词,相当于“甚、极”,如:

人言苦不可信,朕为诸君破家保之。

(三国志·

吴书·

吴主传)

145

(2)语气副词,相..."

(2)语气副词,相当于“偏、偏偏”:

自古有羁旅,我何苦哀伤?

(杜甫成都府)//旁人不惜妻止之,公无渡河苦渡之。

(李白公无渡河)

∙(3)时间副词,表示时间久:

莫怪江南苦滞留,经营生计一生迂。

(苏轼诗)//溪边小立苦待日,日知人意偏迟出。

(杨万里诗)

∙(4)情态副词,表行为多次发生,相当于“频频、屡次”:

朋知苦聚散,哀乐日已作。

(杜甫西阁曝日)

∙3)产生了新的副词词尾

∙A.副词尾“复”:

不复、诚复、当复、方复、非复、忽复、皆复、空复、乃复、岂复、稍复、已复、自复;

∙B.副词尾“自”:

本自、苦自、怕自、常自、方自、故自、空自、乃自、实自、深自、殊自、咸自、已自、犹自、正自等;

146

∙近代汉语时期又产生了不少新词,主要以复音副词为主。

∙3.1复音副词的构成情况:

∙1)同义单音副词连用凝固成复音副词,如尽都、才方;

∙2)以一单音副词为主,用另一意义不同的单音词加以限制,构成意义相近的新的复音副词,如一准、一定、倒敢;

∙3)加词尾形成附加式复音副词,如:

兀自、立地、大都来;

147

3.2副词类别"

∙3.2副词类别

∙3)时间副词

∙4)情态副词

∙4.现代汉语时期

∙1)副词都能作状语;

∙2)少许程度的副词如“很、极”可以作补语;

∙3)少数表示范围的副词能修饰名词,如:

一切人;

148

4)副词大多不能单..."

∙4)副词大多不能单独回答问题,但有少数可以单独回答问题;

∙5)有一部分副词能起到关联的作用,如又、再、就、既……又、非……也;

余论:

由于副词这个词类大多是由其它实词虚化而来的,因而,其与其他词类之间存在着理不清的关系,比如副词同代词,同助动词,同形容词等。

同时,由于副词本身语义空灵,但又可在句中充任语法成分,故尔,关于副词本身的虚实归属以及副词内部的分类,都是十分复杂的,要想把副词类了解清楚,对于历史上一个个副词的形成及其演变的史的探索则当是十分有意义的。

149

三,形容词及副词词尾

∙1.上古时期(史稿314)

∙上古汉语中的形容词中,有类似于形容词的附加成分,如“其”、“有”,例如:

∙1)静女其姝,俟我於城隅。

(诗·

邶风·

静女)

∙2)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击鼓)

∙上古时期真正的形容词或副词词尾有然、焉、如、乎、而、若、尔等,其例如:

∙3)屯如 

如,乘马班如。

(易·

屯卦)

∙4)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卫风·

氓)

150

5)子路率尔而对。

(..."

∙5)子路率尔而对。

(论语·

先进)

∙6)焕乎其有文章。

泰伯)

∙7)终风且霾,惠来肯来。

终风)

∙在上古汉语产生的词尾中,只有“然”在后世的书面语中仍然保留了下来,其他的仅在上古文献中使用,历代“然”尾的例子如:

∙1)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勃然兴之矣。

(孟子梁惠王上)

∙2)士大夫怅然失望。

(汉书陆贾传)

∙直到现代汉语中,在某些特定的场合仍然保留了副词“然”尾的使用,如:

突然、忽然等。

151

2.中古及近代汉语..."

∙2.中古及近代汉语时期

∙中古时期又产生了一大批形容词、副词词尾,它们在近代汉语时亦然保留使用,这里,首先谈一下“底”和“地”。

∙2.1“底”和“地”

∙形尾“底”最早出现一起唐代禅宗语录,放在形容词后,构成描写性词语,充当谓语、状语和补语,例如:

∙,

152

1)举措皆索索底,..."

∙1)举措皆索索底,时长(常)恬恬底。

(祖堂集卷七)//2)如大地火发底的道理。

(洞山悟本禅师语录)

∙宋代,形尾“底”大量产生并被普遍应用,宋人语录及宋词中大量存在这些例子。

∙3)忽不娶齐女,亦是好底意思。

(朱子语类卷一)//4)理只是人理,甚分明,如一条平坦底道路。

(河南程氏遗书)

∙元代,书面语中用“底”的形尾逐渐被“的”取代

153

5)孔夫子是春秋世..."

∙5)孔夫子是春秋世儒道的宗师,要挟持这三纲五常。

(秦并六国六话卷上)//6)林教头是个性急的人,摸不着便杀人放火。

(水浒)

∙五四以后,由于受到西洋语法的影响,在书面语言中把形容词的词尾和副词的词尾区别开来,形尾就固定于“的”

∙“地”在唐宋时期应用范围大大扩充,此时它可以用于用形尾:

∙任孜孜求告不回头,消满眼汪汪地泪(晁元礼词)//人死后浑如悠悠地逝水。

(董西厢)//三万六千排日醉,鬓毛只恁青青地。

(稼轩词)

∙由于连绵字往往被用作状语,所以词尾“地”又可以用副词词尾,例如:

∙今学者不见有奋发底意思,只是如此悠悠地过。

(朱子语类)//不住地偷观知远。

(刘知远诸宫调)

∙五四以后,“地”就被专门用作副词词尾了。

154

2.2此一时期新产..."

∙2.2此一时期新产生的其他词尾

∙此一时期,除了上面所讲到的“地”、“底”,以及在上古产生并继续使用的“然”,“乎”而外,又新产生了一部分词尾,如:

∙副词尾“自”:

正自、信自、要自、犹自、空自、漫自、独自、各自、骨自、尽自、先自、且自、暗自、尤自;

∙副词尾“复”:

不复、诚复、当复、方复、非复、故复、忽复、皆复、空复、岂复、已复、自复;

∙副词尾“来”:

近来、闲来、适来、元来、如今来、近日来、大都来;

∙副词尾“个”:

真个、今春个、万一个;

∙副词尾“生”:

怎生、恁生;

155

第四节 

代词的发展

∙一,人称代词的发展概貌

∙1.上古时期

∙甲骨卜辞里,人称代词有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代词两类共5个。

∙A,第一人称代词有“我”、“余”、“朕”。

∙1)庚申卜,贞:

我受黍年。

三月。

(通440)//2)未卜,争贞:

王亥杀我?

(乙5403)

∙周秦时期,汉语里出现了比较完备的代词系统,一二三人称代词均有了很大的发展。

156

A.第一人称代"

∙A.第一人称代词

∙上古汉语时期,除了甲骨卜辞中产生的‘我、余、朕“之外,又产生出四个第一人称代词:

吾、卬、台、予。

∙“我”:

周秦两典籍中普遍使用,可以在句中充当各种句子成分:

∙1)我未见力不足者。

里仁);

2)父母之不我爱,于我何哉?

(孟子·

万章上)

157

“吾”:

人称代词“吾..."

∙“吾”:

人称代词“吾”不见于甲骨卜辞里,亦不见于金文。

《诗经》中也少见,但在秦汉却应用广泛,在句中主要作主语、定语。

∙1)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雍也);

2)我张吾军而被吾甲兵。

(左传·

桓公六年)

∙汉代之后,“吾”作第一人称代词在书面中逐渐消失,而许多用“吾”的地方均让位于人称代词‘我’

∙“余、予”:

这两个人称代词在用法上无异,属古今字。

其中,“予”是后起的,在句中作主语、定语、宾语。

∙1)予既烹而食之。

万章上);

2)余惧不获其利离其难。

文公五年)

∙3)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

魏风·

陟岵);

4)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楚辞·

离骚)

158

“朕”:

周秦时期,“..."

∙“朕”:

周秦时期,“朕”作第一人称代词逐渐萎缩,其在句中多数用作定语,少数用作主语,个别兼语及宾语。

始皇二十六年,制“朕”为天子自称,从此,“朕”就不再作第一人称代词了。

∙“吾”只见于《尚书》和东周铜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演讲主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