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籼稻期货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857312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98 大小:134.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早籼稻期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早籼稻期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早籼稻期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早籼稻期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早籼稻期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早籼稻期货Word文档格式.docx

《早籼稻期货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早籼稻期货Word文档格式.docx(9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早籼稻期货Word文档格式.docx

在我国,籼稻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的平原,粳稻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及以南的高寒山区。

籼稻亚种与粳稻亚种在生理特性、栽培特点、形态特征上均有区别。

(1)籼稻

籼稻(Long-grainnonglutinousrice)是籼型非糯性稻的果实,籽粒一般为细长形,长度是宽度的三倍以上,扁平,茸毛短而稀,一般无芒,即使有芒也很短,稻壳较薄,腹白较大,角质粒较少,加工时容易出碎米,出米率较低,米质胀性较大而粘性较小。

具有耐热、耐湿、耐强光和忌寒冷的特点,主要分布在印度、锡兰、中南半岛、巴基斯坦、孟加拉等热带地区及我国南方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2)粳稻

粳稻(Mediumtoshort-grainnonglutinousrice)是粳型非糯性稻的果实,籽粒一般呈椭圆形,粒短,长度是宽度的1.4-2.9倍,茸毛长而密,芒较长,稻壳较厚,腹白小或没有,角质粒多,加工时不易产生碎米,出米率较高,米质胀性较小而粘性较大。

具有耐寒、耐弱光和忌高温的特点,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温度较低的云贵高原高海拔地区及韩国、日本等。

籼稻和粳稻根据其播种期、生长期和成熟期的不同,又可分为早稻、中稻和晚稻三类。

全生育期(播种-成熟)125天以内的为早稻,125-150天为中稻,150天以上为晚稻。

早、中、晚稻在生理特性、栽培特点上均有区别。

由于中、晚籼稻的种植和收获时间连续,用途相近,现货中通常把中晚籼稻归为一类,与早籼稻相区别。

根据栽种地区土壤水分的不同,早稻、中稻和晚稻又分水稻和陆稻两个土壤生态类型。

陆稻是人们从水稻中选择驯化出的具有耐旱性的一种土壤生态型。

水稻与陆稻在生理特性、栽培特点上均有区别。

水稻种植于水田中,需水量多,产量高,品质较好;

陆稻则种植于旱地,耐旱性强,成熟早,产量低,谷壳及糠层较厚,米粒组织疏松,硬度低,出米率低,大米的色泽和口味也较差,因此播种面积一直较少。

此外还有少量完全依赖雨水的天水稻。

水约占93%,天水稻约占4%,陆稻约占3%。

根据每个土壤生态型和米质粘性大小的不同,又分为粘稻和糯稻,主要区别是糯稻是粘稻淀粉粒性质发生变化而形成的变异型。

粘稻是米粒的胚乳中含有较多直链淀粉的水稻类型,粘稻的米饭粘性较弱,其中粳稻的粘性强于籼稻。

大多数粘稻的胚乳中含有15%~30%的直链淀粉和70%~80%的支链淀粉,而糯稻中则只有支链淀粉,不含或很少含直链淀粉(<

2%)。

粳型粘稻的直链淀粉含量一般为12%~20%,籼型粘稻一般为14%~30%。

图1稻谷的分类

二、早籼稻的特点及社会、经济意义

1、早籼稻的特点

早籼稻是早稻的一种,生长期较短、收获期较早的籼稻谷,一般米粒腹白较大,角质粒较少。

早籼稻的生长期90-125天,一般1-4月播种,4月中旬长江中下游地区早籼稻栽插全面开始,7月中下旬进入大面积收割阶段。

早籼稻可以分为普通早籼稻(常规)和优质早籼稻。

普通早籼稻一般用于储备,而个体加工企业则以加工优质早籼稻为主。

优质早籼稻做配米比例也较大。

普通早籼稻和优质早籼稻主要根据粒型和腹白区分。

据调研,早籼稻、中籼稻、晚籼稻的优质率估计为15%、28%和76%。

现货中,早籼稻还可以分为长粒型和短粒型两种。

它们的用途不同,价格也不同,短粒型主要做米粉,长粒型主要做口粮,现货市场将两者分开收购和储藏。

一般认为长粒产量:

短粒产量=6:

4。

早籼稻一般米质疏松,耐压性差,加工时易产生碎米,出米率较低,食味品质也较差。

但是,早籼稻也具有许多其他大米品种无法替代的品质优点:

一是营养品质好。

稻米蛋白具有较高的赖氨酸含量、蛋白效用比值(PER)和生物价,是种子蛋白中的佼佼者;

而早籼稻的蛋白质含量和质量都要明显优于中晚稻。

二是早籼稻用途广泛。

早籼稻除直接作口粮外,还可作多种工业加工用粮和饲料。

早籼稻直链淀粉含量高,是食用味精、米粉和酿酒等主要加工原料。

据浙江省味精协会介绍,目前浙江省味精年产量达110亿公斤,占全国产量的1/6,每年可转化早籼米215亿公斤。

用早籼米为主要原料加工的米粉更加松软可口。

三是早籼稻脂肪(油份)含量相对较少,大米的陈化速度较慢,从而耐贮藏。

《中央储备粮油轮换管理办法(试行)》规定,长江以南地区稻谷的储存年限为2-3年,但从实际情况看,早籼稻谷即使储存3-5年,质量仍可保持相对稳定,而晚籼稻和晚粳稻储存2-3年后就容易引起陈化劣变。

由于早籼稻耐储存,所以它往往是国家储备粮的首选品种。

四是早籼稻化肥、农药的施用量相对较少,早籼米的卫生品质也相对较高,因而随着早籼米质量的提高和品种多样化的发展,当前及未来还有相当数量的消费群体。

2、早籼稻的生长

我国早籼稻一般每年的7月中下旬进入大面积收割阶段,8月份早籼稻集中上市;

9月中旬,中稻和一季晚稻开始收割,10月份中稻和一季晚稻陆续上市;

11月份新产晚籼稻、晚粳稻收割完毕,双季稻主产区迎来晚稻上市季节。

表12007年度主产省早籼稻的稻作期

月份

江西

湖南

湖北

安徽

广西

广东

7

下旬

成熟

中旬

成熟

6

乳熟

抽穗

抽穗

孕穗

上旬

分蘖

5

下旬

中旬

分蘖

返青

移栽

 

4

出苗

出苗

出苗 

育秧

育秧

播种

长叶

长叶

3

上旬

播种 

资料来源:

中国种植业信息网农时数据库。

3、早籼稻的社会、经济意义

早籼稻与其他主要粮食作物及中晚稻生产比较,具有独特的社会、经济意义,对国家的粮食生产具有重要作用。

(1)早籼稻是当年种植、当年收获的第一季主要粮食作物,因此,早籼稻生产已经成为国家政策是否扶持粮食生产、农民种粮积极性高低的试金石。

(2)早籼稻生产波动直接影响晚稻生产,进而影响全年的水稻生产。

据有关研究表明,1994-2005年期间早籼稻与晚稻种植面积相关系数达0.93。

(3)早籼稻的商品性优于其他各季水稻,是南方稻区最重要的商品粮源。

由于早籼稻作为食用稻的适口性较差,农民一般除了留一些作为口粮和饲料粮的补充外,大部分作为商品粮出售。

而且,随着近年农民务工人数的增多和农民储粮方式的变化,早籼稻的商品量还在不断增加,因此,早籼稻的商品率相对较高,约50-60%。

(4)早籼稻是主要储备用粮。

由于早籼稻比中晚籼稻耐储藏,且是第一季上市的水稻品种,南方地区粮食部门将早籼稻作为储备粮轮换的主要稻谷品种。

从近年来的实践看,各地的政策性储备需求已成为早籼稻谷的重要出路,尤其是当年上市的新粮,各地的政策性储备需求成为决定其收购价格的高低乃至短期内市场销售价格走势的最重要因素。

(5)早籼稻是南方多数农民生活的基本保障之一。

南方水稻产区涉及13个省份近四亿农民,早籼稻是他们的一部分口粮,也是早籼稻主产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占有很大份额。

以江西为例,早籼稻产区的早籼稻人平均收入在500元以上。

从综合效益来看,早籼稻的种植成本与其他作物比较相对较低,产量比较稳定,卫生品质也较好,自然风险相对较小。

因此,早籼稻对于稳定增加稻农收入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6)从长期来看,早籼稻是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

就当前的粮食生产能力看,早籼稻无论是种植面积还是产量,其它品种尚难补充或替代。

失去这一块,粮食安全必然受到威胁。

同时,江西、湖南等稻区都有提高复种指数的潜力,近期全国粮食产量如能再次突破万亿大关,主要有赖早籼稻的发展。

第二节稻谷的供给和需求

一、稻谷的生产

(一)稻谷生产分布

1、水稻种植区划

水稻属喜温喜水、适应性强、生育期较短的谷类作物。

影响水稻分布和分区的主要生态因子:

①热量资源。

一般≥10℃积温2000-4500℃的地方适于种一季稻,4500-7000℃的地方适于种两季稻,5300℃是双季稻的安全界限,7000℃以上的地方可以种三季稻;

②水分影响水稻布局,体现为“以水定稻”的原则;

③日照时数影响水稻品种分布和生产能力;

④海拔高度的变化,通过气温变化影响水稻的分布;

⑤良好的水稻土壤应具有较高的保水、保肥能力,又应具有一定的渗透性,酸碱度接近中性。

全国稻区可划分为6个稻作区和16个稻作亚区。

华南双季稻稻作区(Ⅰ)、华中双季稻稻作区(Ⅱ)和西南高原单双季稻稻作区(Ⅲ)通称为南方稻区,占全国面积93.6%,除云贵高原有少量粳稻外,主要品种为籼稻。

华北单季稻稻作区(Ⅳ)、东北早熟单季稻稻作区(Ⅴ)、西北干燥区单季稻稻作区(Ⅵ)通称为北方稻区,占全国面积的6.4%,主要品种为粳稻。

每个稻作区又划分为若干个稻作亚区。

Ⅰ、华南双季稻稻作区。

位于南岭以南,包括云南省西南部,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中、南部,福建省东南部,台湾省以及南海省等地。

本区稻田约占全国稻田面积的18.6%,稻谷产量约占全国稻谷总产的16%,均居全国第二位。

Ⅱ、华中双季稻稻作区。

位于淮河、秦岭以南,南岭以北。

包括江苏、安徽省的中、南部,河南、陕西省的南缘,四川省东半部,浙江、湖南、湖北、江西诸省及上海市的全部,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福建省的中、北部。

本区稻田约占中国稻田面积的67%,稻谷产量约占中国稻谷总产的66%,均居全国首位。

Ⅲ、西南高原单双季稻稻作区。

地处云贵和青藏高原,共391个县(市)。

水稻面积占全国的8%。

我国北方稻区稻作面积常年只有3000万亩,约占全国水稻播种面积的6%,以下仅作概括性介绍。

Ⅳ、华北单季稻稻作区。

位于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关中平原以东,包括京、津、冀、鲁、豫和晋、陕、苏、皖的部分地区,共457个县(市)。

水稻面积仅占全国3%。

Ⅴ、东北早熟单季稻稻作区。

位于辽东半岛和长城以北,大兴安岭以东,包括黑、吉全部和辽宁大部及内蒙古东北部,共184个县(旗、市)。

水稻面积仅占全国的3%。

Ⅵ、西北干燥区单季稻稻作区。

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祁连山与青藏高原以北。

银川平原、河套平原、天山南北盆地的边缘地带是主要稻区。

水稻面积仅占全国的0.5%。

图2水稻种植区划

2、稻谷分布特点

(1)我国稻作分布广泛。

我国稻作分布广泛,从南到北稻区跨越了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5个温度带。

从总体看,由于纬度、温度、季风、降雨量、海拔高度、地形等的影响,我国稻作区域的分布呈东南部地区多而集中,西北部地区少而分散,西南部垂直分布、从南到北逐渐减少的格局。

(2)水稻种植区域以南方为主。

水稻种植区域以南方为主,南方3个稻作区占全国总播种面积的93.6%,稻作区内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可分为9个亚区,其中长江流域水稻面积已占全国的65.7%;

北方3个稻作区约占全国播种面积的6%,其稻作区跨度很大,包括7个明显不同的稻作亚区。

(3)南方省份多为双季稻,以种植杂交籼稻和常规稻为主,而北方稻区大多种植单季稻,以种植粳稻为主。

(4)水稻播种面积和产量较大的省份播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的85%左右。

水稻播种面积和产量较大的省份有湖南、江西、广西、广东、四川、安徽、江苏、湖北、浙江、福建、云南、黑龙江等12个省(区),其播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的85%左右。

(5)从品种来看:

①籼稻。

籼稻主要分布于南方16个省(市、区),即海南、广东、广西、湖南、湖北、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福建、江西、浙江、江苏、安徽、陕西和河南。

其中四川、重庆、江西、广西、广东、福建和海南水稻种植基本上全部是籼稻,按面积计,湖北水稻87%以上、安徽70%以上、贵州92%以上、河南75%以上均为籼稻,浙江约65%、云南32%、江苏17%为籼稻。

②粳稻。

粳稻分布地区主要有3个:

长江和淮河以北的北方粳稻区,以江苏省为核心的南方粳稻区和以云南省为核心的云贵高原粳稻区。

目前,我国商品粳稻平均年产量在800万吨以上,其中黑龙江省约占60%。

粳稻生产省份有24个,主要的有东北三省和江苏、浙江、安徽、云南四省,这7个省粳稻播种面积和产量约占全国粳稻播种面积和产量的85%。

目前能往省外销售商品粳稻的主要是东北三省,江苏和安徽也有少量商品粳稻销往省外。

③早(籼)稻。

早籼稻种植地区分布在海南、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云南、四川、贵州、重庆等13个省、自治区,湖南、湖北、江西、广东、安徽、浙江、广西、福建是全国早籼稻的主产省份,其中湖南、广西、江西、广东是全国早籼稻种植面积最大的四个省(区),播种面积占全国的80%,决定着全国早籼稻播种面积的大局。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各地工业快速发展,尤其是南方沿海地区耕地面积大幅减少,早稻播种面积下降明显。

近二十年,早籼稻播种面积和产量分别下降40.9%和39.8%,尤以浙江、广东、福建等省调减幅度较大。

2004年与1984年相比较:

浙江省减少1000多万亩;

广东省减少1300多万亩;

福建省减少300多万亩。

近两年在国家政策鼓励下,全国早稻种植面积恢复性增长,其中江西、湖南等几个传统农业大省种植面积恢复明显。

④中稻及一季稻。

中稻及一季稻生产分布在除广东、海南和青海以外的全国各地,其中四川、江苏、黑龙江、安徽、湖北、云南、湖南、重庆等8省(市)播种面积占全国的70%以上。

⑤晚稻。

晚稻生产分布在南方15个省,与早稻分布相近。

表22006年、2007年各省早稻、中稻、晚稻播种面积单位:

千公顷

2006年

2007年

早稻

中稻

晚稻

1303

1111

1364

1350

1270

1358

408

1462

1310

1400

363

1305

426

310

1280

430

四川

2077

1

2100

282

1584

299

270

1650

1090

122

1074

1080

1100

1022

1089

1030

浙江

138

719

173

134

180

江苏

2231

2280

黑龙江

1925

福建

247

412

250

220

280

其他

188

7843

204

176

7700

170

全国

5990

16965

6340

5880

17110

6240

表32006年、2007年各省早稻、中稻、晚稻产量单位:

万吨

718

751

850

722

-

782

723

267

777

740

770

1073

248

181

1050

265

2

1333

1428

150

1013

145

146

1165

158

568

71

524

589

528

515

546

572

77

521

109

74

114

1790

1206

1386

132

242

135

116

152

68

5189

90

560

5206

3187

11603

3466

3674

12025

3415

数据来源:

中国农业部网站统计数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食用谷物市场供需状况报告》第100期。

(二)全国稻谷生产概况

1、全国稻谷播种面积和产量

稻谷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最大、总产最多、单产最高,在粮食生产和消费中历来处于主导地位。

在过去30年中,我国稻谷种植面积常年在2900-3300万公顷左右,占我国粮食总面积的30%左右。

我国稻谷年产量1.8-2亿吨(折合大米1.26-1.4亿吨)左右,约占我国粮食总产量的40%,占谷物总产量的45%左右,占商品粮的50%左右。

全国60%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

可以说,稳定了水稻的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就稳定了我国的粮食供给,发展了水稻产业,就极大地发展了我国粮食产业。

图31980-2007年全国稻谷、小麦和玉米播种面积

图41980-2007年全国稻谷、小麦和玉米产量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稻谷生产国和消费国。

稻谷产量占全球稻谷总产的35%左右,居世界第一位。

我国稻谷种植面积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位,自1980年以来约占全球的23%。

稻谷单产居世界第十位。

图51983-2006年我国稻谷播种面积和产量变化

图61983-2007年我国稻谷单产变化趋势

表41997-2007年我国稻谷播种面积和产量一览表

单位:

千公顷、千克/公顷、万吨

年份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面积

31214

31284

29962

28812

28202

26508

28379

28847

29295

29230

单产

6366

6345

6272

6163

6189

6061

6311

6260

6232

6380

总产

19871

19849

18791

17758

17454

16006

17909

18059

18257

18650

中国农业信息网《2007年中国农业发展报告》,2007年数据来源于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三)早籼稻生产状况

1、早籼稻的产量

1990年代中后期之前,由于南方稻区是一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制,而且早籼稻产量较高,农民种植早籼稻主要用来完成政府年度粮食产量的目标,不注重籼稻质量的提高,造成了籼米的库存量不断堆积,不但没有竞争优势,而且成为农民和政府的财政负担。

直到2000年政府取消了早籼稻的保护价收购政策,并且实行了优质优价政策后,早籼稻的供求主要受市场调节,籼米的质量逐渐得到改善。

近十年来,国内早籼稻产量总体上呈现从高到低,再到小幅回升的态势,最高的1997年达4577.6万吨,最低的2003年降至2948.4万吨,跌幅达36%。

2004年回升到3221.6万吨,增长9.2%;

2005年全国早籼稻总产量为3179万吨,比上年减产43万吨,下降1.3%;

2006年全国早籼稻总产量为3187万吨(637亿斤),与上年基本持平,占稻谷总产量的18%,占籼稻产量的25%;

2007年全国早籼稻总产量为3196万吨(639亿斤),与上年的3187万吨(637亿斤)相比保持稳定并略有增长。

同时,早籼稻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例也不断下降。

总的来看,农业和粮食政策、种植制度调整、科技进步以及气候条件因素等均影响早籼稻的面积、产量和单产。

从长期来看,早籼稻面积和产量仍在下降过程中。

从短期来看,早籼稻产量提高的可能性仍然存在,但除非有强有力的激励因素刺激,增产的潜力已经较小,但短期内大幅度调减面积的可能性不是太大。

表52001-2007年早籼稻播种面积和产量一览表单位:

千公顷,万吨

播种面积

占稻谷的比例

产量

6,388.32

22.2%

3,400.26

19.1%

5,872.70

20.8%

3,028.90

17.3%

5,590.30

21.1%

2,948.40

18.3%

5,947.00

21.0%

3,221.60

18.0%

6,027.90

20.9%

3,187.40

17.6%

5,990.00

20.4%

3,186.80

17.5%

5,824.00

19.9%

3,196.00

17.1%

来源:

中国农业信息网,2007年数据来源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自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