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报告安徽发展现代农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经验与启示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856179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察报告安徽发展现代农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经验与启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考察报告安徽发展现代农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经验与启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考察报告安徽发展现代农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经验与启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考察报告安徽发展现代农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经验与启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考察报告安徽发展现代农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经验与启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察报告安徽发展现代农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经验与启示Word文件下载.docx

《考察报告安徽发展现代农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经验与启示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察报告安徽发展现代农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经验与启示Word文件下载.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察报告安徽发展现代农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经验与启示Word文件下载.docx

小岗村位于滁州市凤阳县小溪河镇西南部,辖23个村民组,1040户、4173人,村域面积15平方公里,可耕土地面积1.9万亩。

小岗村作为“大包干”的发源地,是中国农村改革的象征。

1978年,十八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着极大风险,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红手印,实行农业“大包干”,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作为中国改革的第一村,近年来,小岗村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为抓手,突出抓好农村产权制度、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农村金融三大改革,推行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大力推动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现代农业,实现了从传统耕作向现代农业的多点突破,探索出一条“现代农业—旅游产业—工农业协调发展”改革致富之路。

2016年,小岗村工农业总产值8.6亿元,实现集体经济收入680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169元。

(三)宿州市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宿州市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为一揽子解决规模经营、集约经营问题,三次产业经营主体脱节问题,专业化服务问题等,坚持“三次产业联动,三大主体融合,政策项目支持,服务体系保障”原则,在全省率先探索构建“农业企业为龙头,家庭农场为基础,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纽带”的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由农业企业牵头,下联若干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家庭农场,采取“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运行模式,建立合同契约联结、生产要素联结、互助联结三大联结机制,实现联合体一体化经营,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2016年,宿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到229个,加入联合体的农业企业237家、合作社700家、家庭农场及专业大户1286家,年产值突破200亿元,培育了淮河粮食产业联合体、百亩良园蔬菜产业联合体等典型。

(四)金寨县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小南京村。

小南京村位于金寨县西北部,总面积15.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474亩,辖46个村民小组,1630户、6060人。

该村交通便利,旅游资源丰富,被称为县城的“后花园”。

近年来,小南京村围绕“稳粮调结构、突出抓特色、提质增效益”的发展思路,以资源优势为依托,以扶持龙头企业和发展农业产业化为抓手,以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为主攻方向,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积极发展休闲旅游业,打造集农耕文化展示、民俗文化交流、乡村休闲度假、生态果蔬采摘为一体的田园村庄,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特色民俗村,并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年接待游客3万多人,旅游收入近600万元。

(五)南陵县大浦现代农业博览园。

大浦现代农业博览园地处芜湖市城南,是现代农业的先导区、示范区。

园区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汇聚了高科技农业观光、农产品采摘、研发基地、农耕文化展示、旅游休闲等功能。

园区由植物驯化中心、大浦植物园、农博园、农耕园、现代农业示范园组成。

园区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运作、村企共建、政策创新、产业推动”的模式,以创新为动力,将传统农业向二产和三产延伸发展,同时发展科技、低碳、循环农业,实现现代农业、文化产业、旅游业的深度融合,努力打造现代农业发展品牌、生态旅游品牌、农村综合改革品牌,实现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土地集约化、发展持续化目标。

(六)庐江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庐江县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位于庐江县同大镇和郭河镇,与台湾农民创业园一体化建设,由庐江台湾农民创业园管理委员会牵头管理。

示范区以“安徽一流、全国先进、东亚知名”为创建目标,以“秀美田园、生态粮仓”为主题,以优质稻米、蔬菜、畜禽、水产为主导产业,融精品果木、农产品加工、新农村建设、休闲观光旅游等产业于一体,打造现代农业示范样板。

目前示范区已落户项目68个,其中台资企业10家,食品加工企业17家,高端设施农业24家,休闲观光农业12家,农业大院6家。

(七)合肥“燕域”田园生态农业示范园。

燕域田园生态园位于合肥市包河区大圩镇巢湖生态核心区,是安徽首家、华东最大、全国技术最先进的“鱼菜共生”循环生态农业科技体验示范点,总规划500亩,一期占地120亩,总投资1亿元。

燕域田园生态示范园引入美国、加拿大等世界领先的生态农业技术与理念,坚持一二三产融合,打造微生态、微生活的亿元产业链,成为合肥市及周边地区的都市休闲农业体验示范点。

其核心内容是“一核、一产、三链、多板块”,打造特色生态微农业共享平台。

一核:

围绕“生态永续”智慧理念和产业技术进行三产融合,打造系统化、标准化、智能化的生态农产品共享平台。

一产:

改革传统粗放型农业生产模式,以土壤改良、零农残,加以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云计算高科技手段致力于发展农业4.0时代的智慧农业大产业探索。

三链:

鱼菜共生、一米花田、自然体验共享社区。

多板块:

产业聚合、都市休闲、乡村旅游、产研交流、农业文创、科普示范等。

二、安徽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做法和成就

(一)主要做法

一是加快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

就是以生态农业为抓手,“围绕一个目标、依托两个平台、构建三圈模式、开展四个创建、实施五大行动”,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安徽样板,推进农业现代化。

围绕一个目标:

就是建成现代生态农业强省。

在3年试点的基础上,力争5年见成效、10年上台阶,到2030年把安徽建成现代生态农业强省。

依托两个平台:

依托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实现转型升级。

目前,全省已有66个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基本覆盖每个县(市、农业大区)。

构建三圈模式:

构建以品牌化运营打造产品生态圈、以联合体组织打造企业生态圈、以复合式循环打造区域产业生态圈。

开展四个创建:

创建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主体、示范区、示范县、示范市。

实施五大行动:

实施以绿色增效为方向、以品牌建设为标志、以主体培育为核心、以科技推进为支撑五大行动,建设绿色江淮美好家园。

二是打好“三大战役”。

强力推动农业产业化提升。

加快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推动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

到2021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1.5万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2.87:

1;

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民人均增收2000元,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强力推动旅游业大发展。

实施旅游强省“五个一”批建设工程,构建具有国际水准的精品景区和精品线路。

强力推动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

打造以秸秆为原料的现代环保产业,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建设一批示范园区,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

三是加快发展“三新”(新产业、新业态、新主体)。

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

推动农业、林业、水利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国家级、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创建。

加快发展农村电商。

培育本土化农业电商平台,鼓励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业电商。

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家庭农场重在“增量”,产业化龙头企业重在“强体”,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重在“扩面”,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重在“提升”。

四是推进“三变”改革试点。

2016年,出台“三变”改革试点工作指导意见,在11个县(区)、13个村开展试点,今年,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在全省选择10个县(区)整县推进,其他市县都要选择若干乡村自行组织试点,将“三变”改革转化成农民增收发力点。

(二)主要成就

一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面提升。

2016年,全省粮食总产量683.5亿斤,实现“十三连丰”;

“菜篮子”产品市场供应充足,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中有升。

二是农业产业化水平显著提高。

2016年底,安徽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5922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超过9000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达到了1.97∶1。

三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成长。

2016年底,全省耕地流转土地面积2980万亩,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51家,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6.4万个,家庭农场3.3万家,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720家。

从事农产品电子商务营销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986家,实现线上交易额184亿元,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年营业收入达2100亿元。

四是农业科技支撑能力增强。

2016年底,全省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2100万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1.6%,高出全国8.6个百分点。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高于全国4个百分点;

建成了300个绿色增产示范片(区)、示范村、示范家庭农场。

五是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互联网开始应用于农业领域,初步建成了4个农业物联网示范区、23个示范县。

邮乐农品电子商务平台正式运行,279家农企和农民合作社开展了农产品电子商务营销。

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13个,认定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97个。

六是农村改革不断深化。

以敢为人先的大包干精神推动农村改革,推行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全面展开,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进一步深化,在全国率先完成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构建“政银保担”四位一体新型农业担保体系,成立全国首家省级农业信贷担保有限公司。

三、安徽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启示

我市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市,农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科技支撑能力不强、农业增效慢、农民增收难等诸多困难和问题。

如何解决现代农业发展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指出,实施特色产业品牌工程,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

这为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安徽省的经验和做法对我市发展现代农业有很多启示,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启示一: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以解放思想为先导。

我们与安徽的的差距,从表面上看,是现代农业发展速度、龙头企业实力、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农业品牌化建设等方面的差距,在深层次上则表现为思想观念、发展理念等方面的差距。

安徽各市县创新思想观念,突破传统思维定势,跳出农业看农业的发展理念、发展模式、运行机制,在发展现代农业中所体现出的创新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学习安徽经验,就是要积极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紧密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振奋精神、实干兴宁”大讨论活动,科学规划,准确定位,制定完善我市发展现代农业的规划,进一步明晰发展思路和举措,切实改变大而全、小而全的传统农业观念,坚持用工业的理念、生态的要求、园区的模式,集中力量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推进我市农业现代化进程。

启示二: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以发展新型经营主体为核心。

安徽省以建设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契机,按照“促土地流转、扶家庭农场、兴农民合作社、壮龙头企业、建产业联合体”的思路,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强化政策支持,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现代农业产业联合体建立、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等方面成效显著,推动现代农业活力初现。

现代农业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农业的产业化水平高。

2016年,安徽省一二三产业比例为10.6:

48:

41。

相比之下,我市的一二三产业比例为20.5:

25.5:

54,一产过高、二产太弱、三产不活,且一二三产业没有融合起来,农业产业链条短,缺乏规模龙头企业的带动,知名品牌少,竞争能力不强。

学习安徽经验,就是要按照现代农业发展要求,深化农村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加快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要依附固原地域特色和资源禀赋,推进“三权分置”改革,促进土地合理流转,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推进农村电商发展,积极培育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农民合作社为纽带、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为基础的现代农业产业联合体,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和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启示三: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以培育新型农民为关键。

安徽现代农业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引领全国现代农业发展潮流,关键是当地广大干部指导、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服务意识强,谋划超前,理念先进,值得我们借鉴。

学习安徽经验,就是要大力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多形式、多途径开展农民技术培训,着力培养一大批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培养一批有一定产业规模、较强示范指导能力的科技示范户,培养一批有较好组织带动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的农业专业合作社组织带头人,造就一批有眼光、有胆识、能驾驭市场、熟知企业运行与管理的经纪人,吸引一批热心农村、奉献农业的高素质农村专业技术人才,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启示四: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以科技创新为支撑。

科技创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动力源泉。

安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科技化、信息化程度高,设施设备完善,普遍使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方法,表现出农业工业化、种植科学化、管理自动化的现代农业特征,有些甚至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

安徽经验告诉我们:

科技创新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核心依托,规模经营是农业现代化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学习安徽经验,就是要加快建设固原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进一步建立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引进科研团队,开展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的科技研发,把新技术、新成果渗透到产前、产中、产后的每一个环节,全方位提高示范园的科技含量,用科技化、信息化带动现代农业发展,有效提升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水平。

启示五: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以农民增收为根本。

安徽各地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

一是坚持以产业集聚提升农业,充分挖掘农业集群增收潜力;

二是以培植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区为引领,推动农业快速发展;

三是以培植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抓手,拉长产业链条;

四是以推进品牌创优为支撑,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学习安徽经验,就是要以农民增收为根本,以“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营销品牌化”为目标,培大扶强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民扩大基地,引导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特色农业,打造精品农业,实施“六盘山”品牌战略,推进品牌化经营,积极培育新业态,做强一产、做优二产、做活三产,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纺织轻工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