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上海市黄浦区高考一模地理试题解析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856167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0.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上海市黄浦区高考一模地理试题解析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届上海市黄浦区高考一模地理试题解析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届上海市黄浦区高考一模地理试题解析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届上海市黄浦区高考一模地理试题解析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届上海市黄浦区高考一模地理试题解析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上海市黄浦区高考一模地理试题解析版Word下载.docx

《届上海市黄浦区高考一模地理试题解析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上海市黄浦区高考一模地理试题解析版Word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上海市黄浦区高考一模地理试题解析版Word下载.docx

②板块边界位于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相互张裂,属于生长边界。

『点睛』消亡边界大致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吻合。

4.北京时间2020年12月1日23时11分,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在月面着陆。

此刻纽约时间(西五区)是()

A.12月1日10时11分B.12月2日12时11分

C.12月1日20时11分D.12月2日2时11分

『详解』由所学区时计算知识可知,北京位于东八区,纽约西五区,两地相差8+5=13个时区,纽约区时=1日23时11分-13=1日23时11分,A正确。

5.黄浦区海绵城市试点区位于世博浦西片区,该区域目前已成功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全场地雨水收集”的目标。

该建设主要影响了水循环环节中的()

A.水汽输送B.地下径流

C.下渗D.植物蒸腾

『详解』海绵城市的建设,包括铺设透水砖、增加湿地面积、绿化面积等,都是为了在下雨时,能够有效的增加下渗量,减少洪涝灾害,并尽量收集雨水实现再利用。

并不影响水循环的水汽输送、地下径流、植物蒸腾环节,故C正确,ABD错误。

6.下列洋流中属于风海流的是()

①北大西洋暖流②秘鲁寒流③南赤道暖流④西澳大利亚寒流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答案』B

『详解』风海流指由风在海面产生的切向力作用引起的大规模水体流动,其中北大西洋暖流由北半球的西风吹拂形成,南赤道暖流由东南信风吹拂形成,两者都属于风海流,①③正确;

秘鲁寒流和西澳大利亚寒流都属于补偿流,②④错误。

故选B。

7.下图为某地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到2014年为止,该地人口自然增长的特点是()

A.人口总量呈下降态势B.人口总量呈零增长态势

C.人口总量仍呈增长态势D.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详解』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读图可知,该地人口出生率一直大于人口死亡率,即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为正值,因此人口总量呈增长态势,A、B错误,C正确;

目前该地人口增长表现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特征,D错误。

8.2020年6月23日墨西哥发生7.4级大地震,震后当地政府部门向周边发出海啸预警。

这一事件体现出自然灾害具有的特点是()

A.周期性B.群发性C.频发性D.广泛性

『详解』自然灾害的群发性是指一些相同或不同类型的灾害常常接踵而至或者是相伴发生。

题意中地震过后可能会诱发海啸,体现了自然灾害的群发性特征,B正确,ACD与题意不符。

『点睛』自然灾害的特点有潜在性、突发性、周期性、群发性、复杂性和多因性。

自然灾害的群发性是指一些相同或不同类型的灾害常常接踵而至或者是相伴发生。

掌握了自然灾害群发性概念的含义,不难得出『答案』。

9.下图为澳大利亚北部地区年降水量(单位:

mm)分布图,在其最北部地区年降水量可达到1000mm左右。

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沿岸暖流增温增湿作用B.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

C.常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D.受湿润的西北季风影响

『答案』D

『详解』澳大利亚北部夏季受西北季风影响,西北季风从海洋带来丰富的水汽,降水丰富,冬季受东南季风影响,东南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D正确;

澳大利亚北部不处在东南信风的迎风坡,也不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B、C错误;

澳大利亚北部沿岸没有暖流流经,A错误。

故选D。

10.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在沿海国家所拥有的专属经济区内()

A.沿海国对其拥有全部主权B.其他国家可自由捕捞、航行

C.其他国家不能随意铺设管道D.沿海国对自然资源享有专属及管辖权

『详解』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一国在其专属经济区内独自享有的权利是自然资源开发。

『点睛』《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世界性的海洋开发利用热潮,使得国与国之间的海洋矛盾和冲突日益增多。

国际社会经20多年努力,于1994年通过并生效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解决矛盾与冲突提供了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行为准则。

该“公约”规定:

沿海国家在享有12海里领海权外,其管辖范围可外延至200海里,作为该国的专属经济区,享有勘探、开发、利用、保护、管理海床上覆水域及底土自然资源的主权,我国的专属经济区面积有300万平方千米。

11.青藏高原西南部是我国光照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下列与之有关的正确表述是()

①纬度偏低,太阳高度角较大②空气稀薄,大气削弱作用较强

③晴天多,年日照时数长④空气稀薄,大气保温作用较弱

『详解』青藏高原西南部是我国光照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主要是因为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接受的太阳辐射多;

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年日照时数长,①③正确。

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②④错误。

『点睛』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的原因:

①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光线经过大气路程短,受大气削弱作用少;

②晴天多;

③地势高;

④空气稀薄,大气洁净。

12.城市功能分区对地价有较大影响。

依据城市土地利用原理,推断下图中甲处最有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A.蔬菜基地种植面积扩大B.居住区改为工业区

C.文教区改为工业区D.成为大型商业批发中心

『详解』甲处地处地租的次高峰,说明甲处交通便利,且位于郊区,因此图中甲处最有可能发生的变化是成为大型商业批发中心。

D选项正确;

工业区和蔬菜基地一般布局在地租低的位置,A、B、C选项错误。

13.“碳中和”是指计算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然后通过植树等方式把这些排放量吸收掉,以达到环保的目的,我国提出了将在2060年达到这一目标。

该目标能直接有效缓解()

A.城市雨岛B.全球变暖C.水土流失D.酸雨现象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结合材料可知“碳中和”是指计算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后通过植树等方式把这些排放量吸收掉,以达到环保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缓解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会导致全球气候的变暖,因此该目标旨在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进而缓解全球变暖,B正确;

城市雨岛与二氧化碳的含量联系不大,与水土流失无关,酸雨是由于酸性气体,二氧化硫等较多,在降水丰富的地区形成,与二氧化碳的联系不强,ACD错误,故选B。

14.下列地域文化区中与之传统民居对应正确的是()

A.四川盆地文化区-----鼓楼B.内蒙古草原文化区-----毡房

C.黄土高原文化区-----泥瓦房D.云贵高原文化区-----竹楼

『详解』鼓楼是我国侗族的传统民居,而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广西、湖南等省区交界地区,排除A选项;

内蒙古草原文化区——蒙古包,毡房——哈萨克斯坦,排除B选项;

黄土高原文化区——窑洞,排除C选项;

云贵高原文化区——竹楼,D选项正确;

15.在今年新冠疫情爆发之际,多国均开发出了各自的疫情动态地图,用户可查询各地疫情信息等内容,该地图的开发过程使用到了()

A.遥感技术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D.数字地球技术

『详解』疫情动态地区中呈现确诊人数的技术用到了统计、分析的功能,就是地理信息系统。

『点睛』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的领域主要表现为:

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可对农作物进行估产、有助于防灾减灾);

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主要用于位置方面的定位和导航);

地理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用于城市的信息管理与服务、交通道路管理、环境管理以及城市规划、防灾减灾等)。

16.下图为等高线局部图,图中c>b>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n线为山脊线B.pq线为山脊线

C.mn沿线可能有河流流经D.mn处白天吹谷风

『详解』读图分析,图中abc表示等高线,若c>b>a,pq线等高线凸向高处,应为山谷线,B错误;

mn线等高线凸向低处,为山脊线,不可能发育形成河流,A正确,C错误;

pq沿线为山谷,白天吹谷风,D错误。

17.某国际大型超市去年入驻上海,选址位于闵行郊区,该商家选址考虑的主要区位条件是()

A.集聚效应B.地价便宜C.人流密集D.交通便捷

『详解』大型超市占地面积大,地租占其运营成本高,闵行郊区地价便宜,因此吸引该国际大型超市入驻,B正确;

郊区不具备集聚效应、人流密集、交通便捷的优势,A、C、D错误。

18.近年来我国部分服装企业从珠三角地区转移到东南亚各国,其转移的最根本原因是()

A.扩大消费市场B.降低劳动力成本

C.靠近原料产地D.东南亚各国科技发达

『详解』服装企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企业,随着经济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劳动力成本升高,使我国部分服装企业从珠三角地区转移到东南亚各国,为的就是降低劳动力成本,节省资金,B正确。

ACD与题意不符。

19.新加坡2020年的总人口数为579万左右,属于亚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

其人口容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①矿产资源丰富②开放程度较高③较高的人口增长率④科学技术水平高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详解』新加坡面积狭小,矿产资源贫乏;

属于外向型经济,开放程度高;

经济发达,人口增长率较低;

亚洲“四小龙”之一,科学技术水平高。

故C对,ABD错。

20.第十届中国花博会将于2021年5月21日至7月2日在上海崇明举办。

召开期间()

A.崇明昼长夜短且昼渐长夜渐短B.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一直向北移动

C.崇明日落方向位于西南方向D.太阳高度角将出现一年间的最大值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第十届中国花博会将于2021年5月21日至7月2日召开,在此期间太阳直射点先向北移动,过6月22日后太阳直射点又向南移动,因此北半球各地昼先变长后变短,A、B选项错误。

据所学知识可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全球(除极昼极夜地区外)各地日出东北,日落西北,C选项错误。

此期间经历6月22日,崇明岛将经历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D选项正确。

二、综合分析题(共60分)

21.2026年第四届夏季青年奥运会将在塞内加尔举行,作为非洲大陆首个承办奥林匹克赛事的国家,该国有着独特的地理景观。

读以下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塞内加尔属于西非国家。

流经该国的塞内加尔河是一条国际性河流,该河自东南向西北注入大西洋,图中巴克尔以下的中下游地区是人口较为稠密的地区,也是主要的农业种植区,目前该河段的水资源问题较为突出。

(1)简述塞内加尔地理位置的特点。

(2)据图描述该国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并从气候成因角度分析其原因。

(3)图中甲、乙两地自然景观明显不同,判断两地所处的自然带,并说出两地的差异体现出的地带性规律。

(4)从河流补给、社会经济发展角度,分析塞内加尔河下游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答案』

(1)位于非洲西部,濒临大西洋;

位于低纬度热带地区;

与马里、毛里塔尼亚等国相邻;

等(任答两点)。

(2)年降水量由南向北逐渐递减,或南多北少;

该国纬度处于10°

N至北回归线之间,属于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干湿季交替明显;

该国南部受赤道低气压控制时间较长,降水量较多,而北部受赤道低气压控制时间较短,降水量相对较少。

(3)甲地为热带稀树草原带,乙地为热带荒漠带;

两地体现的是纬度地带性规律。

(4)该河下游支流较少,河流补给主要以雨水补给为主,下游地区降水量总体偏少,导致河流流量较少;

该河下游地区人口密集,农业种植用水和生活用水较大,导致水资源短缺。

『分析』本题考查了影响降水的因素、自然带的分布及水资源短缺的原因,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渗透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

(1)地理位置可以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交通位置等方面进行描述。

读图分析,纬度位置:

塞内加尔大致位于12°

N-15°

N之间,位于低纬度热带地区;

海陆位置:

位于非洲西部,濒临大西洋;

相对位置:

交通位置:

濒临大西洋,海上交通便利。

(2)读图可知,图示区域降水量大致由南向北递减。

从气候角度分析,由位置可知,该国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东北信风带交替控制,干湿季分明;

南部纬度较低,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间较长,降水量较多,北部纬度较高,受东北信风带控制的时间较长,降水量较少。

(3)由甲乙分布的位置可以判断,甲地属于热带草原带,乙地属于热带荒漠带;

两地自然景观的差异体现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或纬度地带性规律。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河流补给:

塞内加尔河上游发源于热带草原气候区,下游流经热带沙漠气候区,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下游降水量少,且支流少,流域面积小,水源补给量少,河流流量较小。

社会经济发展:

下游人口稠密,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量大,加剧了水资源短缺。

22.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号称“千岛之国”,同时也是东南亚人口最多的国家。

材料一:

近年来印尼自然灾害频发,2019年上半年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持续干旱。

2020年11月1日,位于图中甲处的印尼马鲁古省南部海域发生6.3级地震。

材料二:

印尼作为东南亚地区最大的能源生产及消费国,近年来不断加大新能源的开发,同时由于该国新能源资源禀赋良好,新能源比重在今后的能源比重中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该国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也是我国水稻进口来源国之一。

(1)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印尼本次地震的成因。

(2)列举印尼主要新能源开发的优势条件,并分析其开发新能源带来的积极影响。

(3)简述印尼水稻种植的有利区位条件。

(4)从厄尔尼诺现象的形成发展过程解释印尼干旱的形成原因。

『答案』

(1)印尼此次地震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地壳运动活跃,属于消亡边界。

(2)优势条件:

地处亚欧、印度洋、太平洋三大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活跃,地热资源丰富,适合开发地热能;

地处低纬地区,太阳辐射强,光照资源丰富,适合发展太阳能;

国家政策支持等(任答两点)积极影响:

新能源的开发能转变能源消费结构;

降低石油、煤炭的使用比重,改善环境质量。

能够将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高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任答三点)。

(3)印尼的气候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适合水稻生产;

该国多火山,土壤肥沃;

该国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自然与人文要素各答一点)。

(4)由于东南信风减弱,南赤道暖流也相应减弱,使得热带太平洋西部的水温较正常年份下降,下沉气流活跃,降水减少出现干旱现象。

『分析』本题考查印度尼西亚的自然地理特点及农业区位、厄尔尼诺现象对气候的影响等知识点。

厄尔尼诺是由于东南信风减弱,南赤道暖流相应减弱引起的。

『详解』

(1)地震往往是板块之间挤压碰撞、断裂错位导致的。

印尼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属于消亡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地震多发。

(2)印尼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地震多发,地热资源丰富,适合开发地热能;

印尼位于赤道附近,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光照资源丰富,适合发展太阳能;

印尼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能源生产及消费国,政府支持新能源开发。

开发新能源可以能改善能源消费结构,降低石油、煤炭的使用比重,减轻大气污染,改善环境质量;

能够将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经济收入,提高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3)水稻喜高温多雨的环境。

印尼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高温多雨,水热丰沛,适合水稻生产;

该国位于火山地震带,多火山,土壤肥沃;

东南亚人口密集,该国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

(4)厄尔尼诺是由于东南信风减弱,南赤道暖流相应减弱,使得热带太平洋西部的水温较正常年份下降,导致下沉气流活跃,降水减少,因此出现干旱现象。

23.读以下图文资料后,回答问题。

自2019年《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出台以来,长三角地区提出了主要城市间高速铁路有效连接的一体化发展目标,计划连接南通、苏州、嘉兴、宁波的通苏嘉甬高铁目前已进入规划论证阶段,该线路的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的海上勘探工作也已在2020年10月开工,该大桥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长的跨海高铁大桥。

材料二:

通苏嘉甬高铁建成后将直接连接南通和宁波两市,两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迅猛,其产业结构及城市化发展状况如下表。

2010年(%)

2018年(%)

南通

第一产业

7.7

4.7

第二产业

55.8

46.8

第三产业

36.5

48.4

城市化水平

55

67.1

宁波

4.2

2.8

55.6

51.3

40.2

45.9

68.6

72.9

(1)简述南通、宁波两市近年来产业结构调整的差异。

(2)通苏嘉甬高铁沿线经过的地貌类型较为复杂多样,请例举主要地貌类型名称,并选取其中一种说出其主要特征及其成因。

(3)判断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建设过程中在夏秋季节可能遭遇到的自然灾害,并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

(4)简要概括宁波市城市化发展的总体趋势,并概述图示区域城市群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

『答案』

(1)南通市产业结构是从“二三一”结构调整为“三二一”结构;

宁波市的产业结构依旧保持为“二三一”结构。

(2)流水地貌(三角洲平原)、海积(海岸)地貌等;

流水地貌(三角洲平原)的主要特征是地势平坦,其成因主要是由于位于长江下游,河床平缓,堆积作用强盛。

或海积地貌的主要特征为海岸线平直,地势平坦,滩涂广阔,其成因是在泥、沙物质构成的海岸地带,波浪携带的泥、沙沉积在近岸的浅水带。

(3)台风、风暴潮等自然灾害对于台风要运用多种现代科学技术,加强预警监测;

加强防灾减灾意识教育等。

(4)宁波市城市化水平已由2010年的68.6%提升到2018年的72.9%,城市化水平较高。

图示区域属于长三角城市群,属于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该地区临海沿江地理位置优越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势平坦,自然条件适宜人口与产业密集,集聚效应好,社会经济条件发达(任答两点)。

『分析』产业结构调整是指一、二、三产业比重的变化。

通苏嘉甬高铁沿线经过的地貌类型包括:

流水地貌(三角洲平原、冲积平原)、海积(海岸)地貌等。

杭州湾大桥建设中夏秋季节遇到的自然灾害有台风、风暴潮,注意不要写寒潮、滑坡等;

图示区域的优势区位条件包括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

『详解』

(1)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南通市第一产业从7.7%下降到4.7%,第二产业从55.8%下降到46.8%,而第三产业却从36.5%上升到48.4%,产业结构调整是从“二三一”结构调整为“三二一”结构;

而宁波市的产业结构变化不大,依旧保持为“二三一”结构。

(2)通苏嘉甬高铁沿线经过流水地貌(三角洲平原)、海积(海岸)地貌等;

流水地貌(三角洲平原)的主要特征是地势平坦,其成因主要是由于位于长江下游,流速平缓,堆积作用强盛。

海积地貌的主要特征为海岸线平直,地势平坦,滩涂广阔,其成因是在泥、沙物质构成的海岸地带,波浪携带的泥、沙沉积在近岸的浅水带。

从而形成海积地貌。

(3)夏秋季节,在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过程中,可能遭遇到台风、风暴潮等自然灾害。

对于台风要运用多种现代科学技术,加强预警监测;

对于风暴潮,要修筑坚硬的海堤、防护工程等。

(4)宁波市城市化发展不断加快,城市化水平已由2010年的68.6%提升到2018年的72.9%,城市化水平较高。

图示区域的城市群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包括:

属于长三角城市群,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

临海沿江,地理位置优越;

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势平坦,自然条件适宜;

人口与产业密集,集聚效应好,社会经济条件发达;

交通条件优越,市场广阔、政策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