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鸡泽县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855619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0.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鸡泽县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河北省鸡泽县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河北省鸡泽县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河北省鸡泽县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河北省鸡泽县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鸡泽县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下载.docx

《河北省鸡泽县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鸡泽县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鸡泽县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下载.docx

1.下列对“汉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汉学是中外学者研究和介绍中华文化的一门学问,其研究介绍者主要是欧美国家的学者。

B.汉学已有600多年历史,要经历了游记性汉学、传教士汉学、学院派汉学和“中国学”等几大阶段。

C.汉学研究不但促进了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带动了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甚至改写了世界文明进程。

汉学是中华文化反观自身的镜子,通过汉学,中华文化能知道自己的长短与在世界文化中的方位和价值。

2.关于“汉学与国学”,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汉学与国学都是研究中华文化,而汉学仅仅把中华文化作为学术研究的客观对象。

B.国学的产生没有汉学早,国学研究仅有100多年的历史,且忽冷忽热,不成系统。

C.汉学是用西方价值观和学术范式研究中华文化,国学则注重用生命和情感体验中华文化。

D.国学是千百年积淀下来的中华文化,国学研究应当负有弘扬光大中华文化的责任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世纪国内两次兴起“汉学热”,是因为当时中国社会的变动和思想的活跃,迫使国人希望通过汉学来了解中国及其文化。

B.国学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命脉,是立国的源泉,没有了国学,就丢失了根本,丢失了历史,丢失了精神。

C.近几年中国学界出现了国学的“汉学化”现象,国学已经变成了“在中国的汉学”,汉学也变成了“在中国的国学”。

D.作者认为,汉学当热,希望汉学能早日成为国际显学,但他同时指出汉学不可以取代国学,国学应当大踏步地复兴。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

郦生食其者,陈留高阳人也。

好读书,家贫落魄,无以为衣食业,为里监门吏。

然县中贤豪不敢役,县中皆谓之狂生。

及陈胜、项粱等起,诸将徇地过高阳者数十人,郦生闻其将皆握齱①,好苛礼自用,不能听大度之言,郦生乃深自藏匿。

后闻沛公将兵略地陈留郊,沛公麾下骑士适郦生里中②子也,沛公时时问邑中贤士豪俊。

骑士归,郦生见谓之曰:

吾闻沛公慢而易人,多大略,此真吾所愿从游,莫为我先。

若见沛公,谓曰‘臣里中有郦生,年六十余,长八尺,人皆谓之狂生,生自谓我非狂生’。

”骑士曰:

“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

与人言,常大骂。

未可以儒生说也。

”郦生曰:

“弟言之。

”骑士从容言如郦生所诫者。

沛公至高阳传舍③,使人召郦生。

郦生至,入谒,沛公方倨床使两女子洗足,而见郦生。

郦生入,则长揖不拜,曰:

“足下欲助秦攻诸侯乎?

且欲率诸侯破秦也?

”沛公骂曰:

“竖儒④!

夫天下同苦秦久矣,故诸侯相率而攻秦,何谓助秦攻诸侯乎?

“必聚徒合义兵诛无道秦,不宜倨见长者。

”于是沛公辍洗,起摄衣,延郦生上坐,谢之。

郦生因言六国从横时。

沛公喜,赐郦生食,问曰:

“计将安出?

“足下起纠合之众,收散乱之兵,不满万人,欲以径入强秦,此所谓探虎口者也。

夫陈留,天下之冲,四通五达之郊也,今其城又多积粟。

臣善其令,请得使之,令下足下。

即不听,足下举兵攻之,臣为内应。

”于是遣郦生行,沛公引兵随之,遂下陈留。

号郦食其为广野君。

(节选自《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注:

①握齱:

同“龌龊”,指器量狭小,拘泥于小节。

②里中:

同乡。

③传舍:

古时供往来行人居住的旅舍、客舍。

④竖儒:

骂人的话,指无见识的儒生。

竖,竖子,小子。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诸将徇地过高阳者数十人徇:

攻占,夺取

B.臣善其令,请得使之,令下足下下:

归附

C.郦生曰:

”弟:

小弟

D.夫陈留,天下之冲,四通五达之郊也冲:

交通要道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沛公至/高阳传舍使人召郦生/郦生至/入谒沛公/方倨床使两女子洗足/而见郦生/

B.沛公至高阳传舍/使人召郦生/郦生至/入谒/沛公方倨床使两女子洗足/而见郦生/

C.沛公至高阳传舍/使人召郦生/郦生至入谒/沛公方倨床/使两女子洗足/而见郦生/

D.沛公至高阳/传舍使人召郦生/郦生至/入谒沛公/方倨床使两女子洗足/而见郦生。

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郦食其虽然只当了一名看管里门的下贱小吏,但是陈留高阳县中的贤士和豪强却不敢随便役使他,主要因为他放荡不羁,是一位出名的“狂生”。

B.郦生虽然穷困潦倒,很不得意,但是他胸怀大志,有着非凡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见解。

在遇到开明的君主沛公后,就自然地得以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

C.郦生去见沛公的时候,沛公叉开双腿坐着,以这种姿势见宾客,是一种不礼貌的态度,这个细节体现出沛公的“慢而易人”,也和下文礼遇郦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D.郦生出语不凡,寥寥数语,就使沛公迅速转变了傲慢的态度,不但道歉,而且主动问计,并立即采纳了夺取陈留县的意见,由此也可见刘邦确实是一个“豁达大度,从谏如流”的英雄人物。

7.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吾闻沛公慢而易人,多大略,此真吾所愿从游,莫为我先。

(5分)

译文:

(2)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阮郎归无名氏①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

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

讳愁无奈眉②。

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

[注]①作者一作秦观。

②讳愁:

隐瞒内心的痛苦。

③劫:

围棋术语。

8.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

请结合内容分析。

 

9.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

是如何表现的?

请简要阐述。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每空1分)

(1)携来百侣曾游,。

(《沁园春长沙》)

(2)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士皆垂泪涕泣。

(《荆轲刺秦王》)

(3)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记念刘和珍君》)

(4)月光如流水一般,。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荷塘月色》)

(5)李商隐《夜雨寄北》中,“,”虚写未来情景,设想共坐西窗之下,剪去烛花,深夜畅谈的欢悦,更加反衬今夜的孤寂。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顾毓琇:

文理融通学术泰斗誉满中西

110年前,无锡学前街一所书香老宅迎来了一个灵慧可爱的婴儿。

随后的一个世纪里,这个婴儿漫步学海诗坛,研习文理珠玑,成就了与郭沫若、朱自清、钱钟书、徐悲鸿等大家齐名的声望,而他所诞生的那所老宅,也因他的俊敏与其家族的荣耀而独得“一门五博士,毓秀称翘楚”的美誉。

这美誉中的“毓秀”,正是他的名字——顾毓琇。

彼时,顾毓琇的家族在无锡可谓书香门第,名人辈出。

无锡顾氏乃东林书社领袖顾宪成之后,家中祖母为秦观后裔,母亲则是王羲之的后裔,按照陈寅恪先生的说法,这一家人“具有极优美之家风”。

顾毓琇的大半生正值中国各种矛盾爆发的混乱时期,“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反帝运动”、“抗日战争”……古老的中国没有片刻安宁,也无时无刻不牵动着顾毓琇的心。

1929年他学成归国,在国内从事电机工程教学和教育行政工作。

同时身为文人,他将满腔热情诉诸文学,创作了一部部鼓舞人心的话剧作品。

“书生投笔从戎热,国土贡言献爆狂。

岂为揪杆争黑白,欲凫肝胆报炎黄。

”这是顾毓琇在抗日战争年代写下的诗句,言辞间充满着对侵略者的仇恨以及热忱的报国之心。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他写下了很多抗日诗句:

“好男谁说不当兵,好女今朝亦请缨。

”“不辞石柱中流砥,宁别沙坪万里征。

”这些喷勃着性情与才华的诗句,无不凝固着诗人顾毓琇赤诚的爱国之心。

翻开顾毓琇的作品集,一首首诗词清雅、俊逸,无不流淌着他丰富的思想情感,渲染着他多姿的精神追求。

伴着诗词的唱和,音乐的世界里他亦留下了自己的足音。

精通音律的顾毓琇,在我国古典音乐方面做出了极大贡献。

日本音乐界对他极为称赞,称他为“中国古典音乐的泰斗”。

顾毓琇对我国的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有着十分精湛的研究。

上世纪四十年代,他对我国古代音乐史进行了研究和阐述,同时对国外一些著名的乐章也做了翻译和介绍。

1940年,他走马上任国立音乐学院的首任院长,并很快提出了以“三四八”为黄钟标准音的建议,这是很专业的一个讲法。

这个建议经过当时国民政府教育部音乐教育委员会通过后得以施行。

受到笃信佛教的祖母影响,他学会了在面对各种可能使人沦陷的虚荣时,心中自留一片净土,时刻保持对人生的清醒认识。

而在此基础之上,他还曾撰写出版了《中国禅史》和《日本禅史》。

行走世间一个世纪,顾毓琇不断拓展着生命的领域,践行着人生的修行。

心与行的修行铸就着他的生命,使得他的道路越走越宽。

1950年,已伴随战乱的中国度过半生的顾毓琇做出了一个选择,应母校麻省理工学院之邀担任客座教授,这一去竟开启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海外漂泊生活。

顾毓琇虽然身处国外,却一心挂念着祖国,在旅居美国期间,写下了大量的怀乡思国的诗词。

1957年,他在《蝶恋花》一词中写到“重阳更比重山远”,他只能在梦里湖山寻觅遍,足见他的爱国思乡情切。

后来有人曾记载,就在他加入美国国籍以后两个月,美国前总统尼克松首次访问中国后不久,应周恩来总理的邀请,他毅然决然地冒险飞回了中国。

其间辗转经过伦敦、香港,回到了阔别24年的故土。

中美建立外交关系以后,他回国的次数越来越多,也为国家的建设不断献计献策。

由于长时间生活在海外,顾毓琇的形象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渐渐淡出于国人的视线,所以提到这位旷世奇才,当下的大部分年轻人可能感到陌生。

然而,作为一位曾经辛勤耕耘的老师,他的学生并没有忘记他。

“重教尊师新地天,艰辛攻读忆华年。

微分运算功无比,耄耋恢恢乡国篇。

”这首满含崇敬之情的诗是顾毓琇的一位学生写给他的,这位学生就是前国家主席江泽民。

2002年9月9日,顾毓琇走完了他长达一个世纪的人生。

作为世纪老人,他堪称是一位文理通融、博学多才的传奇式人物。

海内外媒体称誉他是“电机权威、教育专家、文坛耆宿、桂冠诗人、话剧先驱、古乐泰斗、爱国老翁”,这28个字深刻地概括了他一生的风采和传奇。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2013年)

【相关链接】

顾毓琇(1902年12月24日-2002年9月9日),他是国际上公认的电机权威和自动控制理论的先驱。

1927年,曾获得国际上素有电机与电子领域“诺贝尔奖”之誉的“蓝姆”金质奖章(LammerMedal)。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1929年,顾毓琇从美国学成归国以后,一面从事电机工程教学和教育行政工作,一面用文字为民族呐喊,表达自己的爱国之心。

B.顾毓琇一生都生活在中国的各种矛盾爆发的混乱时期,“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等让古老的中国没有片刻安宁,而他的心也没有安宁过。

C.顾毓琇是明代东林书社领袖顾宪成的后代,他的祖母是秦观后人,而母亲则是王羲之的后裔,他的家庭有着令人羡慕的优美家风。

D.1902年12月24日,顾毓琇诞生于无锡学前街的一所书香老宅,小时候就被认为是神童,在随后的一个世纪里,他漫步学海诗坛,研习文理珠玑。

E.美国前总统尼克松首次访问中国以后,顾毓琇终于回到了魂牵梦萦的祖国;

其后,他回国的次数越来越多,为国家的建设不断献计献策。

(2)顾毓琇被称为“旷世奇才”,他的才能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分)

(3)顾毓琇的人格魅力是他被人推崇的一个重要原因。

(4)顾毓琇的人生经历与成就给予我们什么启示?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8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各地正热火推进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模式有望获得更多政府支持。

重点推广ppp项目的交通、环保、医疗、养老等领域,也具有的意义,既让ppp项目成为经济稳增长的新增长点,也更重视与百姓需求息息相关的民生领域。

②英语分享会的模式很随意,无需刻意准备,上期我们一起分享英文版的《小王子》,极大地促进了英语爱好者们的阅读兴趣,又提高了书友的英语表达能力,可谓。

③为了防止电动车、自行车入园,游园后门的两扇对开的栅栏门,平常用链子锁着,但也造成一些腿脚不便的人入园难。

有关部门能不能找到一个的办法,既方便残疾人入园,又能挡住自行车、电动车,不对游园环境造成破坏。

A.一举两得一箭双雕两全其美B.一箭双雕两全其美一举两得

C.一举两得两全其美一箭双雕D.一箭双雕一举两得两全其美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全国统一的既有节假日在稳定不变的前提下,各单位和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将带薪休假与本地传统节日、地方特色活动相结合,安排错峰休假。

B.对典作品的借鉴,是艺术创作中难以避免的,但如何界定借鉴与抄袭之间的区分,则成为越来越多的人都绕不开的问题。

C.所有利用网络技术开展服务的网站,都应对其传播的内容承担法律责任,“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已成为互联网业界和全社会的普遍共识。

D.河北省组织开展白洋淀和衡水湖综合整治行动,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将全部禁止严重污染水环境项目。

14.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建言40载》的作者王开忠①在部队当兵,②在铁道部、中宣部工作,一直都保持着建言的习惯。

该书打破传统编著套路,③有理论性阐述,④有代表性实例,同时,⑤在内容上做到图文并茂,或讲述建议书的采写背景、构思过程,或叙写建议书产生效果。

⑥,书后还附有一些建议书的写作体会,这些无疑丰富了作品的内涵,对读者具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1

2

3

4

5

6

A

/

还是

因为

所以

B

因此

尽量

然而

C

不但

而且

一定

进而

D

无论

此外

15.下面是《囚绿记》中的句子,顺序已打乱,请把这些句子组成意思完整、前后衔接、语序最恰当的一段话。

(只写序号)(5分)

①当太阳照过它繁密的枝叶,透到我房里来的时候,便有一片绿影。

②这房间靠南的墙壁上,有一个小圆窗,直径一尺左右。

③我便是欢喜这片绿影才选定这房间的。

④窗是圆的,却嵌着一块六角形的玻璃,并且左下角是打碎了,留下一个大孔隙,手可以随意伸进伸出。

⑤圆窗外面长着常春藤。

16.概括下面这段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55字。

近来,共青团中央发起了一项“青年好声音”网络活动,鼓励青少年结合自身学习工作实际,写下对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体会。

活动开展一周多的时间里,33万余名青少年在网站、微博、微信、手机等网络平台上,编制和传播内涵丰富、形式时尚的网络文化产品,仅话题微博总阅读量就超过9000万次。

这项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旨的活动,为网络空间注入了强有力的青春正能量。

五、作文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19世纪中叶,日本商人井上清运送一些高档丝绸和染料到美国销售,不幸遇上大风暴,船舱进水,丝绸被染料浸染了。

望着大面积被染的丝绸,井上清苦恼不已。

他想廉价卖掉,却无人问津,想在港口扔了,又担心被海关处罚……无奈之下,他决定在返程时偷偷把这批包袱弃入大海。

那天,井上清在酒吧边喝闷酒边跟人诉苦,有个叫约翰的小伙子无意间听到了,起身说:

“你把垃圾偷抛入海,万一被举报了是要受重罚的。

不如把这些丝绸交给我来处理。

”后来,约翰把这些丝绸运到布料加工厂,制作出一批迷彩服装、领带和帽子,再低价卖出,轻松赚了几万美元。

约翰的全名叫约翰·

戴维森·

洛克菲勒。

他靠“捡来”的丝绸赚到第一桶金,后来涉足地产、石油等产业,最终成为世界石油大王。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高一语文试题答案

1.A“中外学者”理解不正确,应为“外国尤其是欧美国家学者”。

2.B“国学的产生没有汉学早”,原文无此信息;

“国学研究仅有100多年的历史”,应为“中国学界对汉学的追踪和介绍仅有100多年的历史”。

3.DA.“国人希望通过汉学来了解中国及其文化”不正确,应为“国人迫切希望通过汉学来了解外国人是如何看待中国以及中华文化的”。

B.“国学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命脉”不正确,应为“国学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命脉”。

C.“国学已经变成了‘在中国的汉学’,汉学也变成了‘在中国的国学’”不正确,原文是说“如任其发展下去,国学将会变成……”。

4.答案:

C解析:

C项,“弟”,但,只管。

5.答案:

6.答案:

A解析:

A项,“陈留高阳县中的贤士和豪强却不敢随便役使他”,不仅仅因为他放荡不羁,还因为他的才智超群,可以说“不敢”中包含着敬畏。

7.答案:

(1)我听说沛公傲慢而看不起人,(但他)有许多远大的谋略,这才是我真正想要追随的人,(只是苦于)没人替我介绍。

(2)沛公并不喜欢儒生,许多人头戴儒生的帽子来见他,他就立刻把他们的帽子摘下来,在里边撒尿。

解析:

(1)注意“易”“从游”的意思及“莫为我先”的句式特点。

(2)注意“好”“溲溺”的意思及“诸客冠儒冠来者“溲溺其中”两句的句式特点。

【参考译文】

郦食其,是陈留高阳人。

他非常喜欢读书,但家境贫寒,穷困潦倒,连能供得起自己穿衣吃饭的产业都没有,只得当了一名看管里门的下贱小吏。

但是尽管如此,县中的贤士和豪强却不敢随便役使他,县里的人们都称他为“狂生”。

等到陈胜、项粱等人反秦起义的时候,各路将领攻城略地经过高阳的有数十人,但郦食其听说这些人都是一些斤斤计较、喜欢烦琐细小的礼节,刚愎自用、不能听取宏伟意见的小人,因此他就深居简出,隐藏起来,不去逢迎这些人。

后来,他听说沛公带兵攻城略地来到陈留郊外,沛公部下的一个骑士恰恰是郦食其邻里故人的儿子,沛公时常向他打听他家乡的贤士悛杰。

一天,骑士回家,郦食其看到他,对他说道:

“我听说沛公傲慢而看不起人,但他有许多远大的谋略,这才是我真正想要追随的人,只是苦于没人替我介绍。

你见到沛公,可以这样对他说‘我的家乡有位郦先生,年纪已有六十多岁,身高八尺,人们都称他是狂生,但是他自己说并非狂生’。

”骑士回答说:

“沛公并不喜欢儒生,许多人头戴儒生的帽子来见他,他就立刻把他们的帽子摘下来,在里边撒尿。

在和人谈话的时候,动不动就破口大骂。

所以您最好不要以儒生的身份去向他游说。

”郦食其说:

“你只管像我教你的这样说。

”骑士回去之后,就接郦生嘱咐的话从容地告诉了沛公。

后来沛公来到高阳,在旅舍住下,派人去召郦食其前来拜见。

郦生去见沛公的时候,沛公正坐在床边伸着两腿让两个女人洗脚,就叫郦生来见。

郦生进去,只是作个长揖而没有倾身下拜,并且说:

“您是想帮助秦国攻打诸侯呢,还是想率领诸侯灭掉秦国?

”沛公骂道:

“你个奴才相儒生!

天下的人同受秦朝的苦已经很久了,所以诸侯们才陆续起兵反抗暴秦,你怎么说帮助泰国攻打诸侯呢?

”郦生说:

“如果您下决心聚合民众,召集义兵来推翻暴虐无道的秦王朝,那就不应该用这种傲慢无礼的态度来接见长者。

”于是沛公立刻停止了洗脚,起身整理好衣裳,把郦生请到了上宾的座位,并且向他道歉。

郦生谈了六国合纵连横所用的谋略,沛公喜出望外,命人端上饭来,让郦生进餐,然后问道:

“那您看今天我们的计策该怎么制定呢?

”郦生说道:

“您把乌合之众及散乱之兵收集起来,总共也不满一万人,如果凭借这些,来直接和强秦对抗的话,那就是人们所常说的探虎口啊。

陈留是天下的交通要道,四通八达的地方,现在城里又有很多存粮。

我和陈留的县令很是要好,请您派我到他那里去一趟,让他向您来投降。

他若是不听从的话,您再发兵攻城,我在城内又可以作为内应。

”于是沛公就派遣郦生前往,自己带兵紧随其后,这样就攻取了陈留。

赐给郦食其广野君的称号。

8.答:

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

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

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

9.答:

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

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

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借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犹豫不决,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