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高三阶段检测语文试题三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855088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9.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高三阶段检测语文试题三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高三阶段检测语文试题三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高三阶段检测语文试题三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高三阶段检测语文试题三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高三阶段检测语文试题三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高三阶段检测语文试题三Word下载.docx

《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高三阶段检测语文试题三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高三阶段检测语文试题三Word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高三阶段检测语文试题三Word下载.docx

关于《考工记》的技术工艺价值,分析《考工记》可见,该书所记载的木车制作、青铜合金配比、制钟技术、制弓技术等,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以木车制作为例,春秋时期,木车已是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和作战装备,车的生产也成为当时手工业生产中的重要部类,正由于此《考工记》说“一器而聚工多焉,车为多”。

《考工记》详细记载了木车主要部件的设计规范和制作工艺,以及检验车轮质量的方法。

这些总汇性的记述加上古车实物,若与同时期古希腊的木车比,更能看出其“中国特色”。

例如对制成的车轮,《考工记》要求进行严格检验:

规之,以视其圜也:

萭之,以视其匡也;

悬之,以视其辐之直也;

水之,以视其平沉之均也:

量其薮以黍,以视其同也;

权之,以视其轻重之侔也。

自中国古代车辆制造技术达到《考工记》记述的高峰,以后再也没有超越过,这不能不让人深思。

《考工记》虽说是手工业技术文献,但蕴含着“和合”观念。

“和”的意思是和谐、和睦,“合”的意思是结合、联合。

“和合”连用,不仅代表不同质的要素构成的整体系统,更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一种思想理念。

(摘编自戴吾三《<

考工记>

——中国最早的技术文献》)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考工记》是中国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手工业技术文献,目前学术界一致认为,《考工记》是春秋战国时齐人所作。

B.《考工记》详细记载了木车主要部件的设计规范、制作工艺和检验车轮质量的方法,为研究古代木车制造技术提供了重要依据。

C.《考工记》对中国古代车辆制造技术的记载具体而全面,以后有关文献对车辆制造技术的记述,再没有超越《考工记》的。

D.《考工记》这部手工业技术文献,不仅记载了手工业的制造技术,还阐述了和谐、和睦与结合、联合的“和合”观念。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分析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经济、军事背景,以印证《考工记》出自稷下的结论。

B.文章第三段分两方面,对《考工记》的性质进行具体的阐释论述,结论使人信服。

C.文章多处引用《考工记》记载的文字,有力地论证了文章观点,使内容更加充实。

D.文章论述脉络清晰,开篇总提,最后总结,中间段落分说《考工记》的三个方面。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考工记)产生于稷下学宫的结论有顺情合理之处,因为它与(管子晏子春秋》中某些述文相似或有联系。

B.从《考工记》的记载中可知古代手工业界有严格的组织和管理,技术人员有职称,其中“国工”为最高职称。

C.从用圆规检验车轮、用萬检验车轮两侧平面、用悬垂线检验辐条等记载看,古代手工制造业早就有高质量意识。

D.与一般的生产技术资料汇编不同《考工记》建立了具有国颁标准意味的生产技术制度,这使其具有更大的研究价值。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叶永烈,1940年生,浙江温州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知名小说家、历史学家、报告文学作家。

从11岁发表第一首诗,到80岁去世,叶永烈创作了超过3500万字的作品,平均每年50万字。

知名媒体人舒晋瑜曾问他,不停歇地采访写作60多年,有没有感到厌倦过?

他笑了:

“写作已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如果哪一天没写,就会觉得空落落的。

舒晋瑜:

小时候读的书,都是来自哪里?

哪些书对您后来的创作产生了影响?

叶永烈:

上中学时,我很爱读科普书籍。

伊林写的《十万个为什么》深深地吸引了我。

这本书像一位忠实的向导,领着我进行了一次“室内旅行”,使我明白了自来水、村衫、镜子之类也有许多科学奥秘呢。

有一次,我借到一本被翻得很旧的《科学家奋斗史话》,一口气把它看完,接着又看了一通。

我懂得了科学家不是天生的,而是“奋斗”出来的。

我还读过《趣味物理学》《趣味几何学》,我特别喜欢这些用文艺笔调写成的富有趣味的科普读物。

后来,在上大学的时候,20岁的我成为第一版《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便得益于中学时代的这些阅读。

您最初是从事科幻小说写作的,是否了解中国科幻小说的发展?

我写过一部不算厚的《中国科幻小说发展史》,被翻译到英、美,德等国家。

写这本书的缘由跟当时的日本研究生武田雅哉有关。

1980年,他到上海复旦大学,专门研究我国清末民初的科幻小说。

由于复旦大学没有合适的人选担任他的导师,便请我给予指导,当时上海图书馆有规定,外国人不能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资料。

这样,我被迫泡在上海图书馆里查阅,追寻中国科幻小说的发展历程,中国科幻小说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在20世纪50年代,1956年提出“向科学进军”,那个时候的科幻小说多是写给青少年看的;

第二个高峰在1980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后,科学的春天来临,催生了中国科幻小说的繁荣。

您是当代最早从事科幻创作的作家,起步的时候,大概没有预料到有一天,中国的科幻小说会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吧?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还有中国民众科学素养的普遍提高,高科技进入了人们的生活。

种种因素促成了科幻小说时代的繁荣。

我已经彻底离开科幻小说。

很多科幻小说的活动再三邀请我,我一概不去。

我反感被称为“科幻作家”。

您的很多科普作品被收入国内教科书,同时也被翻译到国外。

您认为怎样才能让更多的读者了解科普?

语文课本应当选一定比例的科普作品,使中小学生从小就对科学产生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孩子们从小对科学产生兴趣,会使他们一辈子热爱科学。

当然,大家在为语文课本选科普作品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科学知识的准确性。

比如,那篇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悲壮的两小时》多处存在明显的科学错误,我曾经就此事发表过谈话,希望语文课本编好之后,那些科普作品最好请科学家看一下,以免贻误下一代。

(摘编自舒晋瑜《叶永烈:

我愿把有限的生命凝固在作品之中》)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于小时候读什么书及读书对创作的影响的问题,叶永烈表示,他中学时代爱读科普书籍,所读的这些科普书籍对大学时代的创作有益处。

B.被问到是否了解中国科幻小说的发展时,叶永烈大致按照时间线索梳理了中国科幻小说发展的脉络,并指出其两个高峰都与社会背景有关。

C.面对中国科幻小说影响巨大的问题,叶永烈主要从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和中国民众科学素养的普遍提高等外部因素给出了答案。

D.关于科普作品选入教科书的问题,叶永烈表示非常支持,但他特别强调,科普读物内容虽然可以虚构编造,但一定要注意科学知识的准确性。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叶永烈是著名作家,一生笔耕不辍,创作了3500万余字的作品;

他将写作当作一种生活习惯,从未感觉厌倦,可谓生命不止,写作不息。

B.舒晋瑜作为知名媒体人,关注叶永烈科幻小说的创作,对他在中国科幻小说创作领域的先行者地位给予肯定,并由此引入对相关问题的讨论。

C.叶永烈作为访谈的另一方,言语之间流露出谦逊的一面,如说自己写的《中国科幻小说发展史》“不算厚”,对被称为“科幻作家”表示反感。

D.在叶永烈身上体现的孜孜不倦的写作精神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值得人们学习:

他阐述的要让孩子们从小热爱科学的观点,应引起重视。

6.在访谈中,舒晋瑜是如何逐步深入地对叶永烈进行采访的?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观背村记

彭程

观背村,岭南的一个普通村庄。

据说这一带原来有一座唐代道观,因村庄坐落于其背后,遂得此名。

观背村旁,有一座罗浮山。

罗浮山因东晋葛洪隐居炼丹而为人所知,后世文人的反复吟诵更是使其声名远播。

苏东坡诗“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无人不晓,而这首绝句的前两句,就是“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观背村位于这座岭南名山的襟抱中,又有东江从不远处流过,山环水绕,让这个不算很大的村子,充分沾染了大自然的灵秀之气。

走进村子,村街两旁墙上的大幅彩色壁画映入眼帘。

这些长达千米的墙绘,或色彩浓艳,或笔调淡雅,风格各异,表达的内容颇为丰富:

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卧薪尝胆、孟母三迁……传统文化题材之外,更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画。

进入旁边的街道,壁画又是另一番天地——客家风情、生活智慧、唐诗宋词元曲……脚步向前迈动,画面也随之伸延,可谓移步换景。

街道两旁,是一株株一簇簇茂盛的树木和花卉,摇曳多姿,与白云蓝天一道,将这些彩绘映衬得鲜亮热烈。

绘满彩画的围墙后面,一排排房舍错落排列。

大多是两层,有一些是村民自居,更多的还是挂着各种协会或团体标牌的办公场所和客栈旅店等。

房屋依然是原来村舍的格局框架,但经过现代化的设施改造,舒适惬意。

到处拾掇得洁净雅致,窗口悬挂着盆栽,竹蒿架设花架,井台缠绕着藤萝,自然天成中显示出匠心。

这里同时呈现了时光的不同维度,在古旧的建筑器物背景上,展开着时尚鲜活的现代生活。

那种感觉,就好像在一堵斑驳漫漶的老墙前面,一簇鲜花在怒放。

村民介绍说,几年前的村容完全不是眼前的样子。

当时由于拆迁等原因,大部分村民都搬走了,只剩下基本被废弃的老房子。

观背村村委会决心改变村子残破落后的面貌。

经过认真考察和商议,决定利用村子毗邻县城的优势,吸引各种文化类协会、团体来村里租住院落,改建后作为办公和交流场所,借助艺术家们的创造性思维,为村庄带来蜕变。

为得到村民的理解和支持,当时的观背村第一书记苦口婆心做工作,他对村民们说,让我们的孩子在浓郁的艺术氛围里成长,潜移默化,等于从小就让他们开拓了眼界,增加了学问,熟悉琴棋书画,待人温文尔雅,难道不比满口粗俗,大呼小叫强?

肺腑之言,诚挚恳切,实践证明,这个具有发展目光的创意大获成功,不长的时间内,就吸引了六十多家书画、音乐、奔棋、陶艺等文艺类协会、组织纷纷进驻,并催生多种文化产业,一个兼具古朴和时尚意味、精神与经济功能的“观背村文化部落”,一步走对,步步畅通,一顺百顺,良性循环。

文艺协会的入驻,文化产业的兴起,让村里的环境氛围大为改观,吸引了更多的人来观光旅游,如今一年接待游客多达三十万人次。

很多村民的破房陋屋也改造成别具乡野情趣的宜居民宿,租金翻了好几倍。

现任村支书如数家珍地介绍着种种变化,最后加重语气,用一句话感慨系之:

“让观背村获得重生的就是文化!

”在这样焕然一新的环境中,人的心气自然就不一样了。

有道是“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从迎面走来的村民们从容明朗的笑容中,从他们与人交谈时谦恭坦荡的表情中,你会鲜明地感受到这一点。

我面前是一条小河,建于宋德祜元年的双孔石拱桥“保宁桥”跨在河面上。

村道与河岸之间,有一棵高大茂盛的杨桃树,不少黄中泛绿的棱形果实落在地上,捡起来嗅嗅,有酸涩的味道。

树干上密密地绑着十几个指示牌,箭头指着不同的方向。

刚才在街上行走时,每个拐角处都会看到这种牌子。

我自上而下依次看来:

“手有余香”“观背书吧”……

文字没有声响,但显然在诉说着一种兴旺与丰饶。

忽然意识到,将它们连缀起来看,便生出一种隐喻的效果。

衣食住行、琴棋书画、口腹嗜好、精神享受,都被收纳于这些店铺之中。

位于珠三角大地上的惠州,是一块经济腾飞的热土,也是精神文化葳蕤生长的地方。

这个叫做观背村的中国普通乡村,便分明成为正在蓬勃发展的新生活的一个缩影。

(有删改)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写观背村村名的由来和村旁罗浮山与葛洪、苏轼的关联,暗扣下文对当下观背村的文化气息的描述,古今文化又形成对比。

B.“让观背村获得重生的就是文化”观背村现任村支书的这句话具有点明文章主题的作用,体现了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C.文章略写了观背村的自然环境,而详细展示其人文环境;

写出了观背村的古典韵味,更表现了其兼具精神与经济功能的“文化部落”特色。

D.从结尾将观背村视为“正在蓬勃发展的新生活的一个缩影”来看,文章所表现的观背村的变化,具有以小见大、以少总多的作用。

8.作者对看到的村容村貌的描述很有层次感,请结合作品具体分析。

9.文章插入“村民介绍说……”这一段具有怎样的作用?

请简要分析。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胡质字文德,楚国寿春人也。

少与蒋济、朱绩俱知名于江、淮间,仕州郡。

蒋济为别驾,使见太祖”。

太祖问曰:

“胡通达,长者也,宁有子孙不?

”济曰:

“有子曰质,规模大略不及于父,至于精良综事过之。

”太祖即召质为顿丘令。

入为丞相东曹议令史,州请为治中。

将军张辽与其护军武周有隙,辽见刺史温恢求请质,质辞以疾。

辽出谓质曰“仆委意于君,何以相辜如此?

”质曰:

“古人之交也,取多知其不贪,奔北知其不怯,闻流言而不信,故可终也。

武伯南身为雅士,往者将军称之不容于口,今以睚眦之恨,乃成嫌隙。

况质才薄,岂能终好?

是以不愿也。

”辽感言,复与周平。

太祖辟为丞相属。

黄初中,徙吏部郎,为常山太守,迁任东莞。

士卢显为人所杀,质曰“此士无仇而有少妻,所以死乎!

”悉见其比居年少,书吏李若见问而色动,遂穷诘情状。

若即自首,罪人斯得。

每军功赏赐,皆散之于众,无入家者。

在郡九年,吏民便安,将士用命。

迁荆州刺史,加振威将军,赐爵关内侯。

吴大将朱然围樊城,质轻军赴之。

议者皆以为贼盛不可迫,质曰:

“樊城卑下,兵少,故当进军为之外援;

不然,危矣。

”遂勒兵临围,城中乃安。

迁征东将军,假节都督青、徐诸军事。

广农积谷,有兼年之储,置东征台且佃且守又通渠诸郡利舟楫严设备以待敌海边无事性沉实内察不以其节检物所在见思嘉平二年薨,家无余财,惟有赐衣书箧而已。

军师以闻,追进封阳陵亭侯,邑百户,谥曰贞侯。

子威嗣。

六年,诏书褒述质清行,赐其家钱谷。

(节选自《三国志·

胡质传》)

(注)①太祖:

曹操。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置东征台/且佃且守/又通渠/诸郡利舟楫/严设备以待敌/海边无事/性沉实内察/不以其节检物/所在见思/

B.置东征台/且佃且守/又通渠诸郡/利舟楫/严设备以待敌/海边无事/性沉实内察/不以其节检/物所在见思/

C.置东征台/且佃且守/又通渠/诸郡利舟楫/严设备以待敌/海边无事/性沉实内察/不以其节检/物所在见思/

D.置东征台/且佃且守/又通渠诸郡/利舟楫/严设备以待敌/海边无事/性沉实内察/不以其节检物/所在见思/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古文中单提“江”字,一般专指长江,不同于现代汉语中所指的广义的河流。

B.别驾,汉置官名,为州刺史的佐吏,刺史出巡辖境时,另乘驿车随行,故名别驾。

C.箧,与(送东阳马生序》中“负箧曳屣”之“箧”义同,依形大小,大曰箱,小曰箧。

D.嗣,继承之意。

文中指胡威继承胡质的阳陵亭侯爵位、百户封邑、贞侯的谥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胡质年少知名,受人称赏。

他年少时在江、淮一带和蒋济齐名,蒋济拜见曹操时,在曹操面前极力荐举他,曹操当即征召他任顿丘县令。

B.胡质为人处世,讲求原则。

张辽与护军武周有矛盾,打算让胡质代替武周任护军,他借故拒绝,并给张辽讲明一番道理,终使张辽与武周和好。

C.胡质处理案件,善于推理。

他任东莞太守时,当地士人卢显被害,他以卢显的年轻妻子作为判断推理的突破口,锁定嫌犯,终使案件水落石出。

D.胡质力排众议,果断出击。

吴国大将朱然包围樊城,胡质反对畏惧敌人、不可援救的意见,分析樊城的形势和兵力,率兵驰援,解除了樊城之困。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祖问曰:

(2)辽出谓质曰:

“仆委意于君,何以相辜如此?

五、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刘判官喜雪(节选)

吴芾

今朝瑞气俄融结,散作飞花应时节。

万家疫疠一扫除,尽道年时无此雪。

幕中佳士欣得公,笔端能与造化通。

乃知冰柱①有家法,寡和未饶歌郢中②。

一望琼瑶迷四境,我复白头临绝顶。

要须③相与作春温,共向尊前拼酩酊。

(注)①冰柱:

唐代诗人刘叉有诗《冰柱》,奇谲奔放,寄托遥深,为后世所称扬。

②歌郢中:

即郢中歌,指《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又指高雅的诗歌创作。

③要须:

必定,总会。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飞花”这一意象灵动传神,“瑞”“应”二字,流露出诗人对雪的喜爱之情。

B.疫疠荡尽,侧面表现雪下得好,与往年对比,进一步突出今冬雪的不同寻常。

C.诗人为瑞雪欣喜,以至不顾年高,登临四望茫茫白雪,不由得顿生思乡之情。

D.诗人与刘判官约定,来春一起写诗歌颂春天,到时一起举杯喝个一醉方休。

15.第五至八句诗是如何赞美刘判官的“喜雪”诗的?

六、情景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

鱼我所欲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的描述,说明乞丐也是讲尊严的。

(2)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送别场面的热烈与隆重。

(3)韩愈在《师说》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交代了写作目的。

七、选择题组

青花瓷,通过天然钴料在白泥上进行绘画装饰,再罩以透明釉,然后在高温下烧制而成的。

器物呈现青翠欲滴的蓝色花纹,简称青花。

青花瓷起源于唐代。

此前我国的瓷器都是单色瓷,青花是彩瓷的第一个出现形式,到了宋代,青花瓷突然隐没,在考古学上被称为“断代之谜”。

,到了元代,青花不仅在景德镇出现,而且烧制技术迅速成熟,进入青花瓷的成熟期。

这时期景德镇出产的青花瓷,质地白中泛青,图案,被称赞为“人间瑰宝”。

明青花分官窑和民窑两条线发展,(),将青花推向高峰。

清康熙时,青花达到顶峰,以工艺精细和五色青花见长。

功力深厚的匠人们,静静地揉泥,默默地制坯、画坯,用沉凝的心,或层层涂抹,或,绘出妙笔生花的各式图案,釉一层、再一层,要经过十几道工序才能完成。

,青花瓷虽然色彩单一,却并不让人感觉单调。

每一件瓷器,一笔一画都凝结着匠人们的心血,拥有着自己独特的生命。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继而典雅素净一挥而就因而

B.然而典雅质朴一气呵成然而

C.然而典雅素净一气呵成因而

D.继而典雅质朴一挥而就然而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青花瓷,是运用天然钴料在白泥上进行绘画装饰,再罩以透明釉,然后在高温下烧制而成的。

B.青花瓷,是运用天然钴料在白泥上进行绘画装饰,再罩以透明釉,然后高温烧制而成的。

C.青花瓷,运用天然钴料在白泥上进行绘画装饰,再罩以透明釉,然后在高温下烧制而成。

D.青花瓷,运用天然钴料在白泥上绘画装饰的方式,再罩以透明釉,然后高温烧制而成。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官窑气势洒脱自由,民窑风格严谨规范

B.官窑风格严谨规范,民窑气势洒脱自由

C.民窑气势洒脱自由,官窑风格严谨规范

D.民窑风格严谨规范,官窑气势洒脱自由

八、语言表达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

血液中流动的葡萄糖简称为血糖。

_________?

当我们饥饿或刚进行了剧烈运动时,血糖便会缺乏,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就会刺激身体产生葡萄糖,血糖值就会升高。

饱餐后,体内的血糖值升高,这时,只有胰岛素适当分泌才能把多余的葡萄糖转化成其他形式,将血糖降低到正常范围。

只有体内升糖的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和降糖的胰岛素相互协作,齐心协力地工作,_______。

如果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值就会上升,身体长期处于这样的状态,_______。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

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2020年7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上半年中国经济数据,上半年我国经济先降后升,二季度经济增长由负转正,主要指标恢复性增长,经济运行稳步复苏。

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45661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1.6%。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同比增长3.2%。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6053亿元,同比增长0.9%;

第二产业增加值172759亿元,同比下降1.9%;

第三产业增加值257802亿元,同比下降1.6%。

从环比看,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1.5%。

九、材料作文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近日的全国游泳冠军赛中增加了体能测试,包括垂直纵跳高度测试,30米冲刺跑计时测试,引体向上最大次数测试,躯干核心力量测试以及3000米计时跑测试,五项综合计分,打破女子1500米自由泳亚洲纪录并在预赛中获得第一的王简嘉禾、在女子100米仰泳预赛获得第一的傅园慧等多位名将,虽然游泳成绩优异,但因体能测试排名靠后,将无缘决赛。

围绕这一事件,班级组织了一次讨论会,请你写一篇发言稿,谈淡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

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B

2.D

3.B

【分析】

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目前学术界一致认为”错误,扩大范围,原文表述为“多数学者认为”。

C.“以后有关文献对车辆制造技术的记述,再没有超越《考工记》的”错误,张冠李戴,原文表述为“自中国古代车辆制造技术达到《考工记》记述的高峰,以后再也没有超越过”,而不是“对车辆制造技术的记述,再没有超越《考工记》的”。

D.“还阐述了和谐、和睦与结合、联合的‘和合’观念”错误,曲解文意,“阐述了”错,原文“《考工记》虽说是手工业技术文献,但蕴含着‘和合’观念”,可知应为“蕴含着”。

故选B。

2.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