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讲义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850547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76.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汉语讲义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古代汉语讲义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古代汉语讲义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古代汉语讲义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古代汉语讲义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讲义Word格式.docx

《古代汉语讲义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讲义Word格式.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代汉语讲义Word格式.docx

同一部的字也按笔画多少为序,如九画的“待”排在八画的“往”之后。

最早创立部首编排法的是许慎,他编写的《说文解字》把汉字分为540个部首,其后的字典辞书分部不一样。

如《康熙字典》分214部,新《辞海》250部,《汉语大字典》200部,《现代汉语词典》189部。

分部不同,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字典辞书里也可能属不同的部首。

按四角号码也是按形编排。

这种编排法是根据方块汉字的特点,每个汉字取四个角的形状,分为十种形式,分别用0至9十个阿拉伯字代表。

其口诀为:

横一竖二三点捺,叉四插五方框六,七角八八九是小,点下有横变零头。

意为,这个角如果是一横就取1,竖就取2,交叉就取4,方框就取6等等,如“颃”字为0128。

这种编排法曾使用一时,但现在很少有人在使用。

(2)按音序编排

音有古音今音,古音可按声母编排,也可按韵编排,今音有按注音字母编排,也有按拼音字母编排。

民国以前按音序排列的字典辞书多是按平上去入四声和平水韵一百零六韵分列,如《佩文韵府》、《经籍纂诂》等。

汉语拼音方案公布之前,有的字典辞书按注音字母勹夂冂匚等的顺序排列,如《国语词典》、《词诠》等。

当代编写的按音序排列的字典辞书则多按汉语拼音方案字母顺序排列,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简明古汉语字典》等。

以上三种编排法各有利弊,加以汉字新旧形体的不同,有时单独使用某一种检字法,查检比较费劲,因此,现代新版的字典辞书,无论是按部首排列还是按音序排列的,一般在书中都有两种以上的检字法供运用。

2、注音方式。

常用的注音方式主要有三种:

(1)直音。

即用同音字注音。

如《康熙字典》中“尨音茫”,“屯音肫”之类。

这类注音方式的局限是很明显的,正如清代学者陈澧在《切韵考》中所指出的:

“无同音之字则其法穷,或有同音之字而隐僻难认,则其法又穷。

(2)反切。

这是在我国古代字典辞书中运用最为普遍的注音方式,舆起于汉末。

反切在字书中一般只讲“某某切”。

如《左传成公二年》:

“请寓乘。

”《经典释文》:

“乘,绳登反。

”“将及华泉”《经典释文》:

“华,户化反。

反切是用两字来拼合被切字的读音,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

如:

夸kuā←苦(k-)+瓜(-uā)

如果我们不具借古今语音演变的知识,很多反切就不能拼合出正确的读音来。

正因为古今语音有所不同,反切注音也就难以为人们普遍掌握。

(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

在汉语拼音方案制订以前,1913年由读音统一制订了一套注音字母(后改名为注音符号),即勹夂冂匚等四十个字母。

如《辞源》修订本在每个字头下用拼音字母注音的同时,也采用了注音字母注音。

1958年我国公布推行汉语拼音方案,使用罗马拼音母为汉字注音,从那时以来,新编写的字典辞书即多用这套汉语拼音字母注音。

(二)常用字典辞书介绍

教材中介绍了14字典辞书,基本上都是按这个框架进行的。

1、特点用途

(1)以字为侧重点的单音词可查此类。

《说文字典》9353字

《康熙字典》47000多字

《汉语大字典》56000多字

《中华大字典》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新华字典》

(2)以词为侧重点

虚词:

《经传释词》《词诠》《助字辨略》

文言词:

《辞源》《汉语大词典》

古白话词:

《诗词曲语辞汇释》

今白话词《现代汉语词典》

2、体例

所谓体例,就是著作的编写格式或文章的组织形式,对工具书而言,也就是解释字词时表述文字的组织形式。

每部字典辞书都有它的体例,了解了它的体例,才能更好地利用该工具书。

这里主要介绍《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和《经籍纂诂》的体例。

(1)《康熙字典》

该书的体例是先音后义。

在到了每个形体之后(有些词有几个形体,即异体字)首先是注音,注音用的是反切法,该书罗列了比较重要、韵书对该字的反切音。

如“社”字(教材P70)引《唐韵》《韵会》《正韵》的注音,云是“并常者切”。

接着释义,一个字有几个义的就逐个解释(但不像现在那样分①②③义项,本义引申义杂陈)。

“社”第一个义是“土地神主”,这是本义,后面引《礼祭义》为证。

(2)《说文解字》

这里补充《说文解字》的特点:

中国文字学的奠基之作,我国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之前有《急就篇》等简易字典)。

释篆文形体,只说解他认为的本义;

首创部首偏排法,把9353个字归入540个部首。

该书的体例为:

先列小篆形体,然后进行说解。

说解方式是先释字义,后分析形体结构。

如“天”字先列篆体,义是“颠也,至高无上”,其形体结构为“从一大”。

(按许慎未看到“天”的甲文金文,其释义和分析形体结构都是错的。

“天”在金文中,是一个指事字,本义为人头,后代“刑天”即砍了头的人)。

(3)《经籍纂诂》

按平水韵106韵编次,每字之下罗列唐以前各种古书对该字的解释,类似现在的资料汇编。

(三)优缺点。

还应了解每部书的不足之处。

通论

(二)——古今词义的异同

语言是发展变化的,学习语言要有历史发展的观点。

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因为继承,使汉语古今相对稳定,有相同的一面,因为发展,就形成古今汉语不同特点,就有不同的一面。

语言诸要素中,词汇变化最显著最快,尤其是词义,几乎处于经常变动中。

物质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文化的繁荣,习俗的更替,社会制度的变革,以及随着社会的发展所引起的人们认识的深化,新的概念的产生,词组对这一切反映最迅速,新义不断产生,旧义不断消亡。

汉语的这种新陈代谢,使古今词汇和古今词义产生了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词的形式和内容上。

从形式上看,一方面古代汉语词汇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另一方面,旧词不断消亡,新词不断产生。

从内容看,词义也不断发展变化,其中有古今词义基本相同的,有古今完全不同的,也有古今有同有异的。

古今词的异同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古今意义基本未变

这类词一般都是基本词汇,是词汇中的重要的核心部分,如“人”、“手”、“牛”、“马”、“山”、“水”、“日”、“月”等,正是这类词保证了古今语言的稳定性和继承性。

这一点我们在学习的时候既不作为重点,也不是难点。

二、古今意义完全不同

如“该”在上古和中古都只当“完备”讲,中古以后才有“应当”的意思。

比如宋玉《招魂》:

“招具该备,永啸呼些。

”王逸注:

“该,亦备也。

”这个意义的“该”,也写作“赅”,如成语“言简意赅”中的“赅”,即是“完备”的意思。

又如“抢”,现在读上声,当“抢劫”讲,而古代读平声,当“突过”或“撞击”讲。

如《庄子·

逍遥游》:

“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

”此“抢”即“突过”之意。

《战国策·

魏策四》“以头抢地尔”,此“抢”即“撞”的意思。

成语“呼天抢地”之“抢”,亦即此意。

以上所举的这类古今意义完全不同的字词,其实并不多见。

由于其数量不多,而且古今差异悬殊,令人印象深刻,所以只要勤查字典,掌握起来并不困难。

三、古今词义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这类是最常见的现象。

这类词的古今意义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发展,既有某些相同之点,又有各种不同之处。

在异同的问题上,难处不在同,而在异;

不在“迥别”,而在“微殊”。

这是我们在学习古代汉语时要重点掌握的。

例如《左传·

成公二年》“以劝事君者”中的“劝”,如果理解为“规劝”,似乎也说得过去。

但是“劝”的这种意义,是汉魏以后才有的,因此不能用于解释《左传》文章的意思。

实际上《左传》中的这个“劝”的意思是“鼓励”、“勉励”,与《荀子·

劝学》中的“劝”的意义是一样的。

像这类的“微殊”,如果不注意,就很容易误解古书。

这一点是我们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下面我们着重举例分析这类的词语。

首先从词义范围的角度来看,古今词义的异同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词义范围扩大,如:

江:

古代指长江,现在指一般的江河。

如古代“江东”即指长江以东。

河:

古代指黄河,现在指一般的江河。

如古代“河北”即指黄河以北。

……

以上所举之字,都属于词义范围的扩大。

扩大是指今义大于古义,古义包括在今义之中,大多是由个别变为一般,由具体变为抽象,由专名变通名。

第二,词义范围的缩小,如:

宫:

古指房屋,《战国策·

苏秦连横约从》:

“父母闻之,清宫除道。

”后专称帝王的住房或寺庙,现在还指某些公共建筑,如少年宫、文化宫等。

瓦:

《说文》:

“土器已烧之总名。

”古代纺锤也叫“瓦”,《诗·

小雅·

斯干》:

“乃生女子,载弄之瓦。

”后遂称生女子为“弄瓦(与“弄璋”相对)之喜”。

《楚辞·

卜居》: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后指盖房顶用的建筑材料。

以上所举之字,都有词义范围的缩小。

缩小是指古义大于今义,今义包括在古义当中,多由一般到个别,由抽象到具体,由通名变专名。

第三,词义范围的转移,如:

暂:

猝也。

突然、一下子。

指行动的迅速。

《左传》:

“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

”《史记·

李将军列传》:

“广暂腾而上胡儿马。

”后来转指时间短暂,不久,又指暂时的(与将来相对)。

汤:

热水。

如赴汤蹈火。

闽方言说洗热水澡尚称“洗汤”,即保留了古义。

后转指菜汤、米汤等。

以上所举之字,可以看成是词义范围的转移。

范围的转移是指词义由甲范围转移到乙范围,而新旧意义之间又有某种联系。

以上三点之中,范围的扩大和缩小还比较好理解。

范围的转移比较难把握。

我们这样处理:

古今词义如果是范围的变化,那么不属于扩大和缩小者,都可看作转移。

其次,我们还要注意,古今词义除了范围的变化,还有感情色彩的不同。

爪牙:

古指得力助手,是褒义。

《国语·

越王句践栖会稽》:

“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韩愈《与凤翔邢尚书书》:

“今阁下为王爪牙,为国藩垣。

”今指帮凶走狗,为贬义。

复辟:

恢复君位。

《明史·

王骥传》:

“石亨、徐有贞等奉英宗复辟。

”现为贬义词。

可以看出,古今词义感情色彩的不同,还可分为几种情况。

有的是由褒义词变为贬义词,有的是由贬义词变为褒义词,有的是古今词义的轻重变化,由重变轻或由轻变重。

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加以注意的。

总而言之,词义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是不断变化的,判断词义的异同要有历史的观点,不能以今律古,也不能以古推今。

当然古、今并非绝对,它们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秦汉为古,唐宋就是今;

唐宋为古,明清就是今。

只有在这样的古今概念中,我们才能真正掌握词义的变化。

比如“仅”字,上古时指的是不过、只是,如《史记·

乐毅列传》:

“齐王遁而走莒,仅以身免。

”唐宋时读去声,指的是多,有将近、几乎的意思。

杜甫诗《泊岳阳城下》:

“江国踰千里,山城仅百层。

”韩愈《张中丞传后序》:

“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

”现在又恢复到了其最早的用法,表示少。

通论(三)单音词 复音词 同义词

古代以单音词为主,用有限的音节去表达无限的事物,势必导致语言中存在大量的同音词。

这种情况肯定不利于社会交际。

为解决这个矛盾,重要的一个手段就是词汇向复音化方向发展。

也就是说,用一个音节来记录词,容易产生同音词,用两个音节来记录词,同音的可能性就大为减少了,因此古代汉语向现代汉语发展,从词汇的角度来说,其趋势就是复音化。

一、古代汉语单音词变为现代汉语双音词,有三种情况:

1.古代单音词加上词头或词尾变成双音词,如

虎:

老虎  鼠:

老鼠

2.古代单音词为不同的复音词所替代,二者之间没有相同的词素,如

伐:

攻打  乖:

违背  川:

河流  遏:

阻止

3.与同义或近义的单音词构成复音词,如

友:

朋友  燃:

燃烧  道:

道路  弃:

抛弃

这种同义词连用有助于我们认识词义,许多古代汉语的单音词作为词来说今天已经不用了,但它们却作为词素保留在现代汉语的复合词中,我们可以利用其中的一个词素义去认识另一个词素义(只限于联合式的复合词)。

如匡:

匡正

古代汉语中同义或近义的单音词最初的组合其实是临时性的,并没有凝结成一个整体。

这可以从两方面证明:

第一,最初某些同义词的组合没有固定的形式,几个同义词可以自由组合,甚至可以颠倒。

例如“险”“阻”“隘”(注:

“隘”单用时,是狭的意思,同“险”“阻”的区别较大。

)是同义词,在上古常常单用,又可以互相组合。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既有“隘而不列”,“阻而鼓之”,又有“不以阻隘也”,“阻隘可也”。

后两句“阻”和“隘”虽然连在一起,但显然还是两个词。

第二,古人对於这一类同义词,常常加以区别。

例如“婚姻”很早就成为复音词,《左传》成公十三年:

“寡君不敢顾婚姻”,但是《说文》还说“妇家为婚,婿家为姻”。

这一类复音词的每一个词素,往往保存着一定的独立性。

这就是说,在这个地方它是复音词的词素,在其他地方它又可以独立成为一个单音词。

例如《战国策·

齐策》:

“齐王闻之,君臣恐惧。

”“恐惧”可以认为复音词,但是《论语·

颜渊》:

“君子不忧不惧,”《孟子·

梁惠王下》:

“吾甚恐。

”“恐”和“惧”都能独立运用。

二、古代汉语还有两类复音词值得我们注意:

一是双音节单纯词。

双音节单纯词的两个音节合起来构成一个词素,不能再分为更小的意义单位,主要有两种情形:

1.叠音词,或称“重言”或“叠字”。

如“习习谷风”。

这类词一般都是形容词性的,多用于绘景状声。

《诗经》中用得较普遍。

2.连绵词,也称“连绵字”。

如“逍遥”等。

这类连绵词,我们要把它当作一个整体,千万不能拆开来解释。

二是偏义复词。

这种复音词是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词素组成的;

但只有其中的一个词素在起表意作用,另一个词素只作陪衬。

例如(教材第90页):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

(《墨子·

非攻》)

三、关于同义词的辨析问题

概括地讲,同义词之间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词的理性意义、感情色彩和语法特点三个方面。

下面分别举例说明之。

(一)理性意义上的区别,又分别体现为范围、性状、程度等方面的不同。

1.范围广狭不同,如

女:

通称 妇:

已婚女性

2.性状形态不同,如

坐、跪、跽 此三字的共同点是两膝着地,区别在于臀部是否依着脚跟和上身是否挺直。

3.程度深浅不同,如

饥:

一般的饿,感到肚子空,想吃东西

饿:

严重的饿,指长时间未进食。

黄生《义府》云:

“饥犹可生,饿则至死。

疾:

一般的病

病:

病重。

4.侧重的方面不同,如

恭、敬都有恭谨有礼、不怠慢的意思。

但“恭”侧重于外貌,“敬”侧重于内心。

以上四点为理性意义上的区别。

5.感情色彩不同,如

诛:

多表示杀死有罪者,含肯定意味。

杀:

无褒贬之分

弑:

子杀父、臣杀君,以下犯上,含贬义。

《孟子·

齐宣王曰:

“臣弑其君(指武王伐纣),可乎?

”孟子曰:

“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

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6.语法功能不同,如(教材第92页)

畏:

多作及物动词,很少使动用法。

惧:

多作不及物动词,如果作及物动词,则是使动用法。

关于词义的理解,在古代汉语里还有泛指和特指的不同。

比如教材第92页所举之例。

泛指,段玉裁叫做“浑言”;

“特指”,段玉裁叫做“析言”。

有些同义词“析言则别,浑言则同”。

如皮、革,析言之,皮指有毛者,革指无毛者;

浑言之,则皮、革无别。

通论(四)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一、所谓词的本义,顾名思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

所谓引申义,是从本义“引申”出来的,即从本义发展出来的。

举例来说,“向”字的本义是“向北的窗户”(《说文》:

“向,北出牖也”),《诗经·

豳风·

七月》:

“塞向墐户”。

(塞好朝北的窗子,用泥涂好柴门。

)由朝北的窗户这个本义,引申为“朝着”或“对着”。

二、词义的引申和词义的更替应该区别开来。

词义的更替是指某词在产生新的意义的时候同时排斥了旧的意义,例如“脚”字的本义是“小腿”(《说文》:

“脚,胫也”),后来“脚”字变为指“足”,也就不再指小腿了。

词义的引申是指某词产生了新的意义以后,并不排除原始意义。

例如“道”字虽然产生了一些新义,但是路的意义一直保存到现代汉语里。

三、探求词的本义,主要有两种方法:

一是借助词的书写形式,即分析字形。

“道”字从辵,本义与走路有关,《说文》解为“所行道也。

”“理”字从玉,因此“理”的本义是“治玉”。

“长”字甲骨文作

,象人头上的长发,本义即长短之“长”。

二是要考察文献语言用例。

比如“朝”字,甲骨文作

,可理解为太阳升起而月亮尚未下山的景象(农历下旬),当是朝旦之“朝”;

也可理解为月亮升起而太阳还没有下山的景象(农历上旬),则是昏暮之“暮”。

“莫”字甲骨文作

,可理解为太阳从草莽之中落下去,当是昏暮之“暮”;

也可理解为太阳从草莽之中升起来,则为朝旦之“朝”。

因此像“

”、“

”这样的字,光靠字形可谓“朝”、“暮”皆可,因此仅仅看图识字,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结合文献语言材料,才能确定其意义。

因为在古文献中,我们只发现“朝”字用作早晨的意思,没有发现用作黄昏的意思;

“莫(暮)”字用作黄昏的意思,而没有用作早晨的意思。

因此可以确定“

”中的“日”是升起来的,而“

”中的“日”则是落下去的;

前者表示早晨,后者表示黄昏。

总之,探求词的本义,既要分析字形,又要结合语言用例,两者缺一不可。

四、词义统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除了本义和引申义之外,还有假借义。

假借义是与本义和引申义都不相干的意义,比如“蚤”字的早晨义、“辟”的躲避义等都是假借义。

古汉语通论(五)汉字的构造

关于汉字的构造,传统有“六书”的说法。

“六书”理论是最传统的、影响最深远的一种关于汉字结构的学说。

应该指出,“六书”并不是古人预定的造字原则,而是后人根据汉字的实际情况,加以客观分析得出来的结论。

“六书”一词,最早见于战国时期的《周礼》。

汉代班固、郑众、许慎三家皆有“六书”之说,名称、顺序均有所不同。

但三家之说,却同出一源,都是来自古文学家刘歆的《七略》。

三家“六书”之说中,许慎之说后出转精,备受重视。

后人讲“六书”时,名称及定义大多采纳许慎之说,顺序则依班固之说,所谓“名称以许为优,次第以班为胜”。

因此“六书”的名称和顺序应该是: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二、六書的內容

1、象形:

“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

記錄的詞一般都是表示具體實物的名詞(日、月、斤、行、按、經、文、豆、而、皿、弓、羽、自、止、來、網、鳥、馬、魚等)。

一半是獨體的,體現的是具體的物象,沒有表音成分,是單純的、具體的表意符號。

2、指事:

“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見意,上下是也”。

是用指事性的符號表示一些不易用象形字直接描畫的比較抽象、概括的事物,是象形字的一個發展(四、刃、本、末、血、甘、中等)。

真正的指事字很少,指事字具有獨體(或在獨體字上添上指示性符號)、無表音成分的特點。

3、會意:

“會意者,比類合誼,以見指撝(揮),武信是也”。

是將幾個字組合在一起,從中體現出一個新的意義(武、信、步、逐、祝、取、鬥、戒等)。

最初的會意字其各構件所體現的是本義,用圖形表示;

後起的會意字,其各構件所體現的則不一定是本義,可能是引申義。

會意也是補救象形字局限性的一種造字方法。

它所記錄的大都是一些代表抽象概念的詞。

會意字形體上是複合結構,所表示的意義一般是幾個單字組合在一起後所產生的新義,也沒有表音成分。

4、形聲:

“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

江河是也”。

形声字是由意符和聲符兩部分組合而成的。

形聲字是最能產的造字方式(題、叔、脩、歲、臨等)。

形體上是複合結構,即由形符和聲符兩部分組成,形符表示意義範疇,聲符表示形聲字的讀音。

5、轉注:

“轉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直到目前為至,對轉注的解釋形形色色,五花八門,沒有任何一家的解釋為學術界普遍接受,也就是說轉注究竟是怎樣一種造字法,目前尚沒有研究出結果。

6、假借:

“假借者,本無其字,以聲托事,令長是也”。

不給新出現的詞造字,借用已有的同音字作為新詞的書寫符號,沒有造字而解決了詞的書寫問題,這是以不造字為造字的方法,這種方法是漢字造字法向表音方向發展的重要表現(令、長、東、易、其、何等)。

假借字和本字,只是讀音相同,而意義上沒有聯繫

六、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一)古今字的定义

本教材没有给古今字下定义,这可能有它的难处,但根据其表述与例子,大约可以这么说:

一个字“兼职”过多,后来造出新字来分担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职务”,原有的字与新造的字便构成了古今字。

(参考:

郭锡良《古代汉语》定义:

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时代用不同的字来表示,就形成古今字,在前的叫“古字”,在后的叫“今字”。

按:

这个定义与段玉裁的解释是一致的。

(二)古今字形成的原因

古今字形成的原因是“兼职”太多,即一个字有多种意义。

上面我们在词汇部分里讲过,一个多义词,除了本义外还有引申义,有些还被借作其他词而有假借义。

因此,所谓“兼职”太多,是指该词(字)除了本义,还有引申义或假借义(有时是既有引申义又有假借义)为了分担其过重的负担,后来就造一个新字分分担其中一些意义。

若从本义、引申义和假借义本考察,则古字与今字在进行意义分工以后形成下面几种局面:

1、古字用于表示假借义,今字表示本义。

孰——孰其——箕莫——暮衰——蓑

2、古字表示引申义,今字表示本义。

责——债盖——溢原——源州——洲奉——捧

3、古字表示本义,今字表示引申义。

说——忆赴——讣敛——殓道——導昏——婚

4、古字表示本义,今字表示假借义。

辟——避舍——扌舍与——与欠胃——谓

(三)古今字形体之间的关系

古字和今字绝大部分都有形体结构上的相承关系,只有很少没有形体上的相承关系。

1、有形体相承关系的

(1)今字在古字的基础上加意符(大多数)

聿——筆它——蛇竟——境田——畋昏——婚

(2)今字在古字的基础上加声符(极少)

自——鼻礻——祗

(3)今字在古字基础上改换意符(较多)

说——悦赴——讣敛——敛错——措振——赈

(4)今字在古字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