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树木学园林树木及栽培复习资料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846443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5.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树木学园林树木及栽培复习资料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园林树木学园林树木及栽培复习资料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园林树木学园林树木及栽培复习资料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园林树木学园林树木及栽培复习资料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园林树木学园林树木及栽培复习资料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园林树木学园林树木及栽培复习资料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园林树木学园林树木及栽培复习资料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树木学园林树木及栽培复习资料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园林树木学园林树木及栽培复习资料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园林树木资源极为丰富。

各国园林界、植物学界对中国评价极高,视为世界园林植物重要发祥地之一。

中国的各种名贵园林树木,几百年来不断传至西方,对于他们的园林事业和园艺植物育种工作起了重大作用。

许多著名的观赏植物及其品种,都是由我国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手中培育出来的。

中国园林树木资源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种类繁多中国原产的木本植物约为8000种,在世界树种总数中所占比例极大。

在亚洲,中国园林树木最为丰富,尤以西南山区特为突出,这一地区的植物种类最为繁多,约比毗邻的印度、缅甸、尼泊尔等国山地多4~倍。

事实上西南山区已形成世界著名园林树木的分布中心之一。

(二)分布集中很多著名观赏树木的科、属是以中国为其世界分布中心,在相对较小的地区内,集中原产着众多的种类。

(三)丰富多彩中国地域广阔、环境变化多,所以经过长期的影响形成许多变异种类,仅以常绿杜鹃亚属而论,植株习性、形态特点、生态要求和地理分布等差别极大、变幅甚广。

小型的平卧杜鹃高仅5~lOcm,巨型的如大树杜鹃高达25m,径围2.6m。

常绿杜鹃的花序、花形、花色、花香等差异很大,或单花或数朵或排成多花的伞形花序;

花朵形状有钟形、漏斗形、筒形等;

花色有粉红、朱红、紫红、丁香紫、玫瑰红、金黄、淡黄、雪白、斑点、条纹及变色等;

在花香方面,则有不香、淡香、幽香、烈香等种种变化。

(四)特点突出在中国有许多植物是世界他处所无而仅产于中国的特产科、属、种,确实是举世无双的。

例如银杏科的银杏属,松科的金钱松属,杉科的台湾杉、水杉属、水松属,柏科的建柏属,红豆杉科的白豆杉属,榆科的青檀属,蔷薇科的棣棠属,木兰科的宿轴木属,瑞香科的结香属,槭树科的金钱槭届,蜡梅科的蜡梅属,蓝果树科的珙桐属,杜仲科的杜仲属,忍冬科的猬实属,以及梅花、桂花、牡丹、黄牡丹、月季花、香水月季、大花香水月季、木香、桅子花、南天竹、鹅掌楸等种。

此外,中国尚有在长期栽培中培育出独具特色的品种及类型,如黄香梅、龙游梅、红花含笑、重瓣杏花等等,这些都是杂交育种工作中的珍贵种质资源。

总论

第一章园林树木的分类

第一节植物分类学方法

一、植物分类系统

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早在公元前600年的《诗经》里记载有200种植物。

在公元前476一221年的《尔雅》中载有约300种植物,并分为草本和木本两类。

在公元304年,西晋的稽含著有《南方草木状》,载有80种植物,并分为草、木、果、竹四类。

此外,记载有植物的重要书籍尚有张华的《博物志》、房千里的《南方异物志》、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等等。

由于中国文化历史悠久,本草学极为发达,记载了大量的药用植物,如《神农本草经》记载有365种,宋代唐慎微鞘《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公元1082年)载有植物1784种药物。

最著名的为明代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公元1590年),记载1195种植物,且有插图,以纲、目、部、类、种作为序列,将植物分为木、果、草、谷菽及蔬菜等五个部共30类1100余种,该书内容对祖国和世界的医药学均具有重大贡献,所以它不但是中国的名著而且也属世界名著。

此外,清代吴其浚著的《植物名实图考》(公元1848年)共载有1714种植物,且附有实物图,是一部极有价值的中国植物分类学著作。

欧洲开始记载植物的历史也很悠久。

瑞典植物学家林奈(1707-1778)著有《自然系统》、《植物志属》、《植物志种》描述有1万多种植物,林奈氏又主张“双名法”,对分类学发展有重耍贡献。

英国边沁与虎克著的《植物属志》(1862-1883年)、德国恩格勒主编的《植物自然分科志》(1889-1899年)和《植物分科志要》(1924年)以及英圈的哈钦松著的《有花植物志科》(1926-1934年)等,均为权威著作。

综观植物分类学科的发展过程不难发现在分类系统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人为的分类系统,另一类是自然的分类系统。

人为的分类系统是着眼于应用上的方便,而自然的分类系统则着眼于反映出植物界的亲缘关系和由低级到高级的系统演化关系,所以又称为植物系统学。

前者多在应用学科中使用,后者多在理论学科中使用。

二、自然分类系统的基本原则

自然分类系统既是以客观的反映出植物界的亲缘关系和演化关系为目的,那么在进行分类时就必须掌握某些原则,其中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对物种应有较明确的概念及判断进化的特征标准,以及分类系统上的等级。

(一)物种的概念

物种又简称为"

种"

,它是分类的根据,但对物种的概念,各派学者之间的认识并不统一而有许多争论,目前为大家所接受的概念是:

"

是在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一种类群,这个类群中的所有个体都有着极其近似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态特性,个体间可以自然交配产生正常的后代而使种族延续,他们在自然界又占有一定的分布区域。

人们就以这种客观存在的类群—"

作为分类上的基本单位。

下又分为亚种、变种和变型。

亚种"

是种内的变异类型,这个类型除了在形态构造上有显著的变化特点外,在地理分布上也有一定较大范围的地带性分布区域。

变种"

也是种内的变异类型,在形态构造上有显著变化,但是没有明显的地带性分布区域。

变型"

是指种内在形态特征上变异比较小的类型,例如花色不同,花的重瓣或单瓣,毛的有无,叶面上有无色斑等等。

(二)分类系统上的等级

各系统统一用下述的等级顺序,即——界、门、纲、目、科、属、种等级次;

各级又可根据情况再分为亚级,即在级次单位前用"

亚"

来表示。

按照上述的等级次序,植物分类学家即以"

作为分类的起点,把"

定为基本单位,然后集合相近的种为属,又将类似的属集合为一科,将类似的科集合为一目,类似的目集合为一纲,再集纲为门,集门为界,这样就形成一个完整的自然分类系统。

此外,在园林、农业、园艺等应用科学及生产实践中,尚存在着大量由人工培育而成的植物,这类植物原来并不存在于自然界中而纯属人为创造出来的,所以植物分类学家均不以之作为自然分类系统的对象,但这类植物对人类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

这类由人工培育的植物,当达到一定数量成为生产资料时即可称为该种植物的"

品种"

二、植物命名法

每一种植物,各国均有不同的名称,即使在同一国内;

各地的叫法亦常不同,所以经常发生同名异物或异名同物的混乱现象。

为了科学上的交流和生产上利用的方便,早在1867年,在国际会议上制定了国际植物命名法规,规定以双名法作为植物学名的命名法。

双名法规定用两个拉丁字或拉丁化的字作为植物的学名。

头一个是属名,第一个字母应大写,多为名词;

第二个字是种名,多为形容词。

以此二名作为一种植物的学名。

但是完整的学名,尚要求在双名之后,附上命名人的姓氏缩写(第一字母应大写)和命名年份,但是在一般使用时,均将年份省去。

有些植物的拉丁学名是有两个人命名的,这时应将二人的缩写字均附上而在其间加上连词"

et"

或"

&

符号。

如果某种植物是由一人命名但是由另一人代为发表的,则应先写原命名人的缩写,再写一前置词ex表示"

来自"

之意,最后再写代为发表论文的作者姓氏缩写。

常有些植物的学名后附二个缩写人名,而前一人名在括号之内,这表示括号内的人是原来的命名人,但后来经后者而更换了属名之意。

种、变种(var)、变型(f.)的拉丁学名后均应附上命名人的名字(缩写);

如红玫瑰的学名,Rosarugosavar.roseaRehd.;

紫叶小檗Berberisthum-bergiif.atropurpureaRehd.。

而栽培变种(cv·

)的拉丁学名后无须附上命名人的名字(缩写),如绦柳Salixmatsudanacv.Pendula。

四、常见应用的自然分类系统

(一)恩格勒系统

德国的恩格勒主编了两部巨著,即《植物自然分科志》(1887-1899)和《植物分科志要》(1924)。

这两部书由目、科、属至种采用它自己的系统描述了全世界的植物,内容非常丰富并有插图。

很多国家采用了这个系统。

由于思格勒等人的著作极为丰富,其系统较为稳定而实用,所以在世界各国及中国北方多采用,例如《中国树木分类学》、《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等书均采用本系统。

(二)哈饮松系统

英国的哈饮松在其著作《有花植物志科》(1926和1934)中公布了这个系统。

目前很多人认为哈饮松系统较为合理,但是原书中未包括裸子植物。

中国南方学者采用哈饮松系统者较多,例如《广州植物志》及《海南植物志》。

(三)其他系统

前苏联的塔赫他间(1950)、美国的克朗奎斯特(1968)以及中国的郑万钧(1975,1978)等均有相关重要著作,并形成了自己的分类系统。

五、植物分类检索表

分类检索表是鉴别植物必不可缺少的工具。

一般分为分科、分属及分种等三种检索表。

鉴别植物时,利用这些检索表,初步查出该植物的科、属、种,然后再与植物志中该种植物的描述性状仔细校对,如果完全相符才能最后确定是该种植物。

常用的检索表有下列两种形式:

(一)定距检索表本检索表中,对某一种性状的描述是从书页左边一定距离处开始,而与其相对的性状描述亦是从书页左边同一距离处开始,其下一级的两个相对性状的描述又均在更大一些的距离上开始,如此逐级下去,距书页左方愈来愈远,直至检索出所需耍的名称为止。

优点:

能将具有相近性质的种排列一起,使用起来比较醒目、方便。

缺点:

一旦内容过多,浪费篇幅。

(二)平行检索表本类检索表中每一相对性状的描写紧紧并列以便比较,在一种性状描写之末即列出所需的名称或是一个数字。

此数字重新列于较低的一行之首,与另一组相对性状平行排列,如此继续下去直至查出所需名称为止。

节约篇幅,易于依次查找,适于多量内容。

没有定距检索表醒目。

通常主要根据花、果的构造形态进行编制检索表。

如枝叶检索表或树木冬态检索表。

第二节园林建设中的分类法

一、按树木的生长类型分类

(一)乔木类:

树体高大(通常自6m至数十米),具有明显的高大主干。

又可依其高度而分为伟乔(31m以上)、大乔(21~30m)、中乔(11~2Om)和小乔(6~1Om)等四级。

本类又常依其生长速度而分为速生树(快长树)、中速树、缓生树(慢长树)等三类。

(二)灌木类:

树体矮小(通常在6m以下),主干低矮。

(三)丛木类:

树体矮小而干茎自地面呈多数生出而无明显的主干。

(四)藤木类:

能缠绕或攀附它物而向上生长的木本植物。

依其生长特点又可分为绞杀类(具有缠绕性和较粗壮、发达的吸附根的木本植物可使被缠绕的树木缢紧而死亡),绞杀类(如爬墙虎可借助吸盘,凌霄可借助于吸附恨而向上攀登),卷须类(如葡萄等)和蔓条类(如蔓性蔷微每年可发生多数长枝,枝上并有钩刺故得上升)等类别。

(五)匍地类:

干、枝等均匍地生长,与地面接触部分可生出不定根而扩大占地范围,如铺地柏等。

二、按树木的观赏特性分类

(一)赏树形树木类(形木类)

(二)赏叶树木类(叶木类)

(三)赏花树木类(花木类)

(四)赏果树木类(果木类)

(五)赏枝干树木类(干枝类)

(六)赏根树木类(根木类)

三、按树木在园林绿化中的用途分类

(--)独赏树(孤植树、标本树、赏形树)类

(二)遮荫树类

(三)行道树类

(四)防护树类·

(五)林丛类

(六)花木类

(七)藤木类

(八)植篱及绿雕塑类

(九)地被植物类

(十)屁基种植类

(十一)桩景类(包括地栽及盆栽)

(十二)室内绿化装饰类(包括木本切花类)。

第二章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

第一节树木的生命周期

树木的生命周期是指从繁殖开始经幼年、青年、成年、老年直至个体生命结束为止的全部生活史而言。

一、离心生长与离心秃裸

离心生长树木自播种发芽或经营养繁殖成活后,以根颈为中心,根和茎均以离心的方式进行生长。

即根具向地性,在土中逐年发生并形成各级骨干根和侧生根,向纵深发展;

地上芽按背地性发枝,向上生长并形成各级骨干枝和侧生枝,向空中发展。

这种由根颈向二端扩大其空间的生长,叫“离心生长”。

离心秃裸根系在离心生长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干根上早年形成的须根,由基部向根端方向出现衰亡,这种现象称为“自疏”。

同样,地上部分,由于不断地离心生长,外围生长点增多,枝叶茂密,使内膛光照恶化。

壮枝竞争养分的能力强;

而内膛骨干枝上早年形成的侧生小枝,由于所处地位,得到的养分较少,长势较弱。

侧生小枝起初有利积累养分,开花结实较早,但寿命短,逐年由骨干枝基部向枝端方向出现枯落,这种现象叫"

自然打枝"

这种在树体离心生长过程中,以离心方式出现的根系“自疏”和树冠的“自然打枝”,统称为"

离心秃裸"

二、实生树与营养繁殖树的生命周期特点

实生树的生命周期实生树一生的生长发育是有阶段性的。

前苏联米丘林学派把实生树的个体发育阶段划分为:

胚胎、幼年、性成熟(或青年)、繁殖、衰老等五个阶段。

但世界多数学者的看法,认为实生树的生命周期主要是由两个明显的发育阶段所组成,即幼年阶段和成年(熟)阶段。

营养繁殖树的生命周期营养繁殖树,一般都己通过了幼年阶段,因此没有性成熟过程,只要生长正常,有成花诱导条件,随时就可成花。

从定植时起,经多年开花结实进入衰老死亡。

可见营养繁殖树的生命周朋,只有成熟阶段和老化过程。

第二节树木的年周期

物候期生物在进化过程中,由于长期适应这种周期变化的环境,形成与之相应的形态和生理机能有规律变化的习性,即生物的生命活动能随气候变化而变化。

人们可以通过其生命活动的动态变化来认识气候的变化,所以称为“生物气候学时期”,简称为“物候期”

树木的年生长周期在一年中,树木都会随季节变化而发生许多变化。

如萌芽、抽枝展叶或开花、新芽形成或分化、果实成熟、落叶并转入休眠等。

树木这种每年随环境周期变化而出现形态和生理机能的规律性变化,称为树木的年生长周期。

二、树木的物候期

(一)落叶树的物候期(落叶树木的年周期可明显的分为生长期和休眠期)

落叶树木物候主要有以下四个时期:

休眠转入生长期这一时期处于树木将要萌芽前,即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往30C以上起,到芽膨大待萌时止。

树木休眠的解除,通常以芽的萌发作为形态标志。

生长期从树木萌芽生长至落叶,即包括整个生长季。

萌芽常作为树木生长开始的标志。

生长转入休眠期秋季叶片自然脱落是树木进入休眠的重要标志。

秋季日照变短是导致树木落叶,进入休眠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气温的降低。

相对休眠期秋季正常落叶到次春树体开始生长(通常以萌芽为准)为止是落叶树木的休眠期。

根据休眠的状态,可分为自然休眠和被迫休眠。

(二)常绿树的物候期常绿树,并非周年不落叶,而是叶的寿命较长,多在一年以上至多年,每年仅仅脱落部分老叶,又能增生新叶,因此全树终年连续有绿叶存在。

常绿阔叶树的老叶,多在萌芽展叶前后逐渐脱落。

生长在北方的常绿针叶树,每年发枝一次或以上。

第一节树木器官的生长发育

一、根系的生长

树木根系没有自然休眠期,只要条件合适,就可全年生长或随时可由停顿状态迅速过渡到生长状态。

其生长势的强弱和生长量的大小,随土壤的温度、水分、通气与树体内营养状况及其他器官的生长状况而异。

(一)影响根系生长的因素

土壤温度"

土壤湿度

土壤通气

土壤营养

树体有机养分根的生长与执行其功能依赖于地上部所供应的碳水化合物。

土壤条件好时,根的总量取决于树体有机养分的多少。

叶受害或结实过多,根的生长就受阻碍,即使施肥,一时作用也不大;

需保叶或通过疏果来改善。

(二)根系的年生长动态

根系的伸长生长在一年中是有周期性的。

根的生长周期与地上部不同。

其生长又与地上部密切相关和往往交错进行,情况比较复杂。

一般根系生长要求温度比萌芽低,因此春季开始生长比地上部早。

亚热带树种,一般春季根开始生长后,即出现第--个生长高峰。

这次生长程度、发根数量与树体贮藏营养水平有关。

然后是地上部开始迅速生长,而根系生长趋于缓慢。

当地上部生长趋于停止时,根系生长出现一个大高峰。

其强度大,发根多。

落叶前根系生长还可能有小高峰。

在一年中,树根生长出现高峰的次数和强度,与树种、年龄等有关。

根在年周期中的生长动态,取决于树木种类、砧穗组合、当年地上部生长、结实状况,同时还与土壤的温度、水分、通气及无机营养状况等密切相关。

树木根系生长高、低峰的出现,是上述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但在一定时期内,有一个因素起主导作用。

树体的有机养分与内源激素的累积状况是根系生长的内因,而夏季高温干旱和冬季低温是促使恨系生长低潮的外因。

在整个冬季虽然树木枝芽进入休眠,但根并非完全停止活动。

二、枝条生长

(一)树木的枝芽特性

芽序定芽在枝上按一定规律排列的顺序性称为芽序。

芽的异质性由于芽形成时,随枝叶生长时的内部营养状况和外界环境条件的不同,使处在同一枝上不同部位的芽存在着大小、饱满程度等差异的现象,称为“芽的异质性”。

3.芽的早熟性与晚熟性

萌芽力与成枝力各种树木与品种其叶芽的萌发能力不同。

有些强,如:

松属的许多种、紫薇、小叶女贞、桃等;

有些较弱,如核桃、梧桐、苹果。

母枝上芽的萌发能力,叫萌芽力;

常用萌芽数占该枝芽总数的百分率来表示,所以又称“萌芽率”。

母枝上的芽能抽发生长枝的能力,叫成枝力。

芽的潜伏力枝条受到某种刺檄(上部或近旁受损,失去部分枝叶时)或冠外围枝处于衰弱时,能由潜伏芽发生新梢的能力,称为“芽的潜伏力”,也称潜伏芽的寿命。

(二)枝茎习性

枝的生长类型

树木依枝茎生长习性可分为以下三类:

(1)直立生长

(2)攀缘生长

(3)匍匐生长

分枝方式

树木除少数种不分枝外,一般分三种分枝式。

(1)总状分枝(单轴分枝)式

(2)合轴分枝式

(3)假二叉分枝式

(三)枝的生长

枝的加长生长指新梢的延长生长。

由一个叶芽发展成为生长枝,并不是匀速的,而是按慢—快—慢这一规律生长的。

枝的加粗生长树干及各级枝的加粗生长都是形成层细胞分裂、分化、增大的结果。

在新梢伸长生长的同时,也进行加粗生长,但粗生长高峰稍晚于加长生长,停止也较晚。

新梢由下而上增粗。

秋季由于叶片积累大量光合产物,因而枝干明显加粗。

级次越低的骨干枝,加粗的高峰越晚,加粗量越大。

每发一次枝,树就增粗一次。

(四)影响新梢生长的因素新梢的生长除决定于树种和品种特性外,还受砧木、有机养分、内源激素、环境与栽培技术条件等的影响。

砧木根系状况

树木贮藏养分的多少;

叶片合成的内源激索;

母枝所处部位与状况

环境与栽培条件(温度、光照、水分等)。

(五)树木生长大周期树木和其他绿色植物一样,其各器官(或--部分)的生长规律都是起初生长缓慢,随后逐渐加速,继而达到最高速度,随后又减慢,直到最后完全停止。

总之都以慢—快—慢这种“s”苗线规律。

树木一生按这种规律的生长过程,称之为“生长大周期"

二、花芽的分化

(一)花芽分化植物的生长点既可以分化为叶芽,也可以分化为花芽。

这种生长点由叶芽状态开始向花芽状态转变的过程,称为“花芽分化”。

(二)形态分化

(二)生理分化

四、树木开花一个正常的花芽,当花粉粒和胚囊发育成熟,花萼与花冠展开,这种现象称为开花。

(一)开花的顺序性

树种间开花先后

不同品种开花早晚不同

雌雄同株异花树木的开花前后

不同部位枝条花序开放先后

(二)开花类别

先花后叶类

花叶同放类

先叶后花类

第四节树木的整体性及其生理特点

一、各器官的相关性

(一)顶芽及侧芽

(二)根端与侧根

(三)果及枝

(四)营养器官与生殖器官

二、根系与地上部的相关

“本固则枝荣”反映了根系与地上部分的相关性。

第三章园林树木对环境的改善和防护功能

第一节园林树木改善环境的作用

一、空气质量方面

吸收CO2,放出02、

分泌杀菌素

吸收有毒气体

阻滞尘埃

二、温度方面

夏季降温,冬季增温。

三、水分方面

净化水体,增加空气湿度。

四、光照方面

改善光质,保健视力

五、声音方面

降低噪音

第二节园林树木保护环境的作用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二、防风固沙

三、防火、防雪、抗辐射等

四、监测大气污染

第四章园林树木的美化功能

园林树木种类繁多,每个树种都有自己独具的形态、色彩、风韵、芳香等美的特色。

园林树木美(观赏特性),可分为单体美与群体美。

单体美主要体现在姿态、芳香、色彩、风韵以及自然衍生美。

所谓自然衔生美的含义是指由于某种植物美而诱导产生的美。

一、园林树木的树形及其观赏特性

二、园林树木的叶及其观赏特性

(一)春色叶树

春季新生的嫩叶有显著不同叶色的,统称为“春色叶树”,如:

黄连木、臭椿、五角枫等。

(二)秋色叶树

凡在秋季叶子能有显著变化的树种,均称为“秋色叶树”。

秋叶呈红色或紫红色者:

黄栌、火炬树、黄连木、柿树、漆树、卫矛、鸡爪槭、爬山虎、五叶地锦、红瑞木、樱花、平枝栒子、山楂等。

秋叶呈黄色或黄褐色者:

银杏、栾树、白蜡、悬铃木、马褂木、槐树、刺槐、核桃、黄檗、柳树、梧桐、紫荆、木槿、七叶树、楸树、水杉、加杨等。

(二)常色叶树

有些树的变种或交型,其叶常年成异色,而不必待秋季来临,特称为常色叶树。

全年叶均呈紫红色的有:

紫叶李、紫叶小檗,紫叶桃、紫叶矮樱。

全年叶均为金黄色的有,金叶女贞、金叶连翘、金叶雪松、金叶圆柏等。

全年叶均具有斑驳彩纹的有:

金心黄杨、银边黄杨、变叶木、彩条叶银杏、金脉连翘等

三、园林树木的花及其观赏特性

(一)红色系花

桃、樱花、榆叶梅、贴梗海棠、石榴、牡丹、紫薇、合欢、粉花绣线菊、玫瑰等。

(二)黄色系花

黄玫瑰、连翘、迎春、金钟花、棣棠、蜡梅、小檗、黄牡丹、黄月季、桂花等。

(三)蓝紫系花

紫藤、紫丁香、木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