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故事》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84639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朱家故事》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朱家故事》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朱家故事》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朱家故事》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朱家故事》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朱家故事》教学设计.doc

《《朱家故事》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朱家故事》教学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朱家故事》教学设计.doc

绘本《朱家故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整本书,培养学生最基本的阅读能力。

2.通过看图和猜测阅读,想象故事情节,进行想象思维训练。

3.通过故事感受妈妈的辛苦。

渗透性别平等意识,懂得要和家人一起分担家务事,家人之间才会更加相亲相爱。

教学重难点:

懂得要和家人一起分担家务事,家人之间才会更加相亲相爱。

教学准备:

在此之前,孩子已经充分阅读“妈妈”系列绘本,如:

《逃家小兔》、《我妈妈》、《猜猜我有多爱你》、《换个妈妈会怎样》、《妈妈,你爱我吗》《我们的妈妈在哪里》,感受到了妈妈对孩子深深的爱。

活动过程:

一、阅读封面,探究朱家故事兴趣

  1.回顾拍全家福的经验。

  师:

你们拍过全家福吗?

心情怎么样,表情是怎样的?

  2.发现朱家全家福的与众不同。

  师:

照片上分别是朱先生、朱太太和两个孩子。

你觉得这张全家福怎么样?

(出示PPT画面,引导幼儿观察人物表情、动作的不同寻常。

  小结:

朱家所有重量都压在朱太太一人身上,朱太太心情一点也不好。

一起看《朱家故事》,找找朱太太心情不好的原因。

3.(出示书封面)

(1),齐读书名“朱家故事”,这是一家人,爸爸、妈妈、西蒙、帕克,仔细看图,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妈妈的表情和其他三个人有什么不同?

(父子三个在妈妈背上,笑得多开心呀!

)妈妈那么瘦小,为什么背着三个人?

想看这本书吗?

现在还不行。

老师要提醒大家,在看每一本书前,除了看封面上的图画,还应该注意其他信息。

(出版社、翻译、作者等)

【设计意图】阅读一本书是从封面开始的。

而我们的阅读习惯往往是迅速翻过封面,但这样就忽略掉了其中的重要讯息,如作者、出版社、封面主角等等。

《朱家故事》这本书最初吸引我的就是封面上的妈妈,为什么妈妈背着三个人?

同样,阅读封面时我也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孩子。

对答案的猜测让我们立即兴致盎然地投入到这本书里,想要一看究竟。

二、共读故事,随机设疑。

好的,故事开始啦!

师讲述故事内容,学生边听边看图。

(部分章节采用猜测阅读、角色模仿,进行语言表达训练和想象思维训练。

(2)-(3),爸爸在催、西蒙在催、帕克在催,连报纸上的画像似乎也在大声地催……“早餐弄快一点儿!

早餐弄快一点!

(4),这个家谁最早起床(妈妈)?

又是谁最晚离开家(妈妈)?

(5)-(7),谁来学一学爸爸是怎么喊的?

于是,他们吃上了香喷喷的红肠,柔嫩细滑的牛排,清香可口的青豆,松软酥脆的炸土豆条。

(8),妈妈在做这些的时候,他们在干什么呢?

猜一猜。

(9)指明学生回答。

朱先生舒舒服服的躺在沙发上,真享受啊!

兄弟俩正聚精会神地看着动画片呢!

连小狗小猫也是一幅吃饱喝足满意的样子。

(回顾,贴士。

)而妈妈此时正在做着些无穷无尽的家务事,请孩子们回忆一下,从早到晚,妈妈做了哪些家务事?

做早餐、洗碗、整理床铺、吸地板、做晚餐、洗碗、洗衣服、烫衣服、准备食物……看到这幅图,你想说什么?

妈妈好累好累啊!

如果你是妈妈,你想说什么?

(有人来帮帮她,多休息一下,多想去看会电视,放松一下……)但故事里的妈妈,却一句话也没说,从早到晚忙忙碌碌地照料着一家人甚至是小猫小狗的生活。

【设计意图】黑板上原先贴着一个故事中妈妈的形象,她是那么纯净、可人。

随着孩子们回答“妈妈从早到晚做了那些家务事”这个问题,老师不断贴上床铺、锅碗、蔬菜、熨斗、洗衣机、吸尘器等等等等卡片。

看似小小的一张卡片却在不断地叠加中覆盖了妈妈的整个身体。

当黑板上出现这一幕时,孩子们都吃惊地张大了嘴巴,甚至有的孩子早已是泪水夺眶而出了……我想,这一刻,不需要老师的任何言语,孩子们也会深切地体会到妈妈的辛苦。

有一天,朱家发生了一件怪事,是什么怪事呢?

(10)-(13),只有短短的四个字。

猜一猜。

(揭秘)。

齐读。

短短的四个字“你们是猪!

”妈妈为什么要写这四个字?

想象一下,妈妈在写这四个字时是什么心情?

生气、无奈、失望还是疲惫的感觉呢?

同学们看一看,爸爸的手变成什么了?

还有什么变化?

(壁纸,变成了猪的图案。

)其实,细心的孩子一定早就发现,猪的图案在我们前面的画页中已经一点一点的出现了。

(6),(11),(12)。

安东尼叔叔为什么要画这么多猪的图案呢?

在这里“猪”代表了什么?

(父子三人就像猪一样好吃懒做。

)所以呀,小朋友们在欣赏绘本的时候,一定要仔细,还可以前后对照着看,这样你就会发现书中藏着很多的小秘密哦?

【设计意图】在一本图画书里,常常隐藏着许多作者在经意或是不经意之间留下的细节。

他们有的与作品的主题无关,只不过是增加一点小噱头或是出自作者个人的嗜好。

但也有与主题息息相关的,甚至可以这样说,缺少了这样一个细节,整个作品就缺少了一种发人深省的力量。

《朱家故事》中主角以及环境中猪形象的慢慢呈现实际上就是暗示着一个主题:

爸爸和孩子们懒惰如猪!

没有了妈妈的朱家会变成什么样呢?

朱家三父子会怎么办呢?

注意父子的语言,哼哼声。

(14)-(15),瞧这一桌子的盘子、瓶子、杯子、刀子、叉子……简直是一团糟!

(16)-(17),他们不会做饭、不会洗碗,身上的衣服脏兮兮,家里弄的一团乱。

(前后对比)

(2)(17)他们原先的帅气与傲气,通通不见了……

妈妈还会回来吗?

为什么?

(18)-(19),妈妈会留下来吗?

如果你是朱爸爸你会怎么求,你是西蒙和帕克会怎么求呢?

师动作扮朱太太。

这样的话,我是不会留下来的,留下来还是做饭、洗碗、洗衣服……做不完的家务事,想一想,要怎么求?

【设计意图】老师扮朱太太,学生扮演跪在地上的爸爸和儿子们,来恳求妈妈留下来的情节是很有现场气氛的。

一年级孩子憨憨的神态、稚嫩的语言,以及故意做出的可怜至极的样子会让老师和其他孩子忍俊不禁。

(20)-(23),瞧!

他们好像很满意自己的厨艺!

20-23撕贴士。

现在,妈妈是什么感觉?

终于可以松口气了,终于有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了。

(2)你瞧!

妈妈笑得多开心啊!

除了妈妈,还有谁也很高兴?

原来一起做家务事是这么快乐的一件事。

只有所有的家人都快乐,这样家不才是一个幸福的家!

(25)大家看,妈妈多能干,还把车子修好了。

看来,做饭不一定只是女人做的事,修车也不一定是男人做的事。

【设计意图】伴随着孩子们回答“爸爸和孩子分担了哪些家务事”,老师又从妈妈身上一张张地取下象征着家务事的卡片。

以前妈妈身上的沉重在孩子们的努力下变得轻松了,此时孩子们也会不由自主的长舒一口气。

三、联系自己家的实际情况,体会妈妈的辛苦,升华情感。

1.我们的故事就到这儿结束了,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家,每家都有很多的家务事要做。

现在回想一下,说说你觉得家里谁干活最多,最辛苦?

2、如果妈妈此刻就在你的眼前,你最想对妈妈说的是什么?

(先老师扮妈妈,之后请两位孩子的妈妈上台来——不事先告诉孩子。

3、师小结:

家里的事一起做,一家人才会更加相亲相爱。

只要是你们力所能及的事,能做得到得都要一起帮忙做哦,这样家里每个人都会开心。

所以,老师给大家一个任务,和家人重新商量一下重新分配一下你家的家务事,好吗?

【设计意图】“如果妈妈此刻就在你的眼前,你最想对妈妈说的是什么?

”当妈妈突然出现在上课的现场时,孩子们惊讶了。

原先课堂上的所有心得与感悟此刻便有了一个具体的表达的对象——妈妈。

此时,丰富的情感会如开闸的水奔涌而出,“妈妈,我爱你!

”“妈妈,你辛苦了!

”相信在场的所有人都会热泪盈眶的……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机械仪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