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流量采集系统建设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智能交通流量采集系统建设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交通流量采集系统建设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首次投资较少、准确度高、不受气候和光照等外界条件影响。
缺点:
安装与维修因为需要中断交通、破坏路面而变得很复杂,加上车辆重压等因素导致寿命不长,因而维护成本很高。
另外特殊路段如桥梁、隧道等难以安装。
技术:
最简单也最成熟
应用成本:
首次投资相对较少,但维护成本极高。
应用范围:
可应用于除不能破坏路面情况外的所有地方。
与其他系统的兼容性:
与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兼容性很好,但是与基于其它技术的交通信息采集系统的兼容性较差。
目前常规的线圈交通信息检测系统信息传输采用的是轮循,而基于其它技术的系统主要采用的是主动上报的方式。
2、基于视频检测技术
使用计算机视频技术检测交通信息,通过视频摄象头和计算机模仿人眼的功能,在视频范围内划定虚拟线圈,车辆进入检测区域使背景灰度发生变化,从而感知车辆的存在,并以此检测车辆的流量和速度。
该探测技术可测车速,车流量,占有率等基本交通信息参数,但是难以实现很多车道同时探测。
正向安装于龙门架或者L型横梁上。
在气候和光照等外界条件理想的情况下准确度高。
极易受气候和光照等外界条件等影响,因为需要正向安装于龙门架或者L型横梁上而使得安装与维修变得很复杂。
主要问题是需要克服外界条件的影响。
首次投资相对线圈要高,但是维护成本很低。
可应用于能架设龙门架或者L型横梁的所有地方。
好。
3、基于微波技术
基于微波技术的交通信息采集系统可分为侧向安装与正向安装2种。
1)侧向安装
利用雷达天线发射出电磁波,当有车辆经过时,则会将波反射回来,再由雷达检测器接收并计算处理,不同车道由于其目标反射距离不同而导致回波信号不同,从而能同时检测多车道的交通信息。
该探测技术可测车速,车流量,占有率等基本交通信息参数,但是不能准确测量单一车辆速度。
侧向安装于道路边的立杆上。
安装维护简单(不用破坏路面和中断交通)、准确度高、不受气候和光照等外界条件影响、寿命长。
可安装于桥梁与隧道等线圈难以安装的路段。
不能准确测量单一车辆速度。
复杂,成熟
首次投资相对较高,但维护成本极低。
可应用于所有地方。
2)正向安装
利用雷达天线发射出电磁波,当有车辆经过时,则会将波反射回来,再由雷达检测器接收并计算处理,采用FMCW和Doppler双波束体制,因从既能准确测量车辆速度又能准确测量车流量等其他交通信息。
既能准确测量车辆速度又能准确测量车流量等其他交通信息、不受气候和光照等外界条件影响、寿命长。
因为需要正向安装于龙门架或者L型横梁上而使得安装与维修变得很复杂。
最复杂,成熟
未来三种检测方式的市场发展要根据用户的具体需求来分析。
线圈技术成熟,首次投入成本低,目前市场普及率最高,但是他的安装维护困难、维护成本高等固有的局限性决定了其必将逐步淡出市场。
视频检测方式直观,能直接看到现场情况,技术成熟,设备安装、维护方便简单;
微波雷达检测方式技术复杂,应用成本高,直观性不如视频检测。
6.2点位分布
本方案采用基于视频监测技术的交通流量采集系统,实现对XX主要道路交通流参数的实时检测、记录、统计。
道路交通流参数包括:
车流量、平均车速、车道占有率、车头时距、车辆长度及分类等。
XX交通流量采集系统建设5个检测点位,详细点位分布如下表所示:
序号
布点具体位置
监控方向
备注
1
老桥检测点
路段
2
马家州
3
亿嘉联超市前
4
山谷大道(上岛咖啡旁)
5
南桥商贸城
6.3系统结构
基于视频检测技术的交通流采集系统主要由中心平台软硬件和前端设备组成。
前端设备有前端摄像设备、辅助照明设备、通信设备、防雷器、传输设备、设备杆件及机箱等组成。
前端视频检测摄像机采集到的视频信号,传输到指挥中心经数字化处理后,在网络的视频检测服务器上,经软件提取车流量数据信号,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视频检测软件安装于交通管理(交警指挥)中心的视频检测服务器,是视频车流量检测系统的核心。
其系统结构图如下图所示:
基于视频检测技术的交通流采集系统结构图
6.4系统功能设计
6.4.1车流量检测系统的功能
交通车流量检测子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反映道路运行状况的交通流信息,为交通指挥调度和交通诱导提供依据。
该子系统的软件负责采集来自不同流量采集渠道的流量信息,然后将这些流量信息转换为统一的数据格式,通过综合信息交换平台提供的XML消息服务编程接口将数据提交给平台使用。
视频采集的交通流运行参数包括
交通流量(辆/小时)
时间占有率(%)
空间占有率(%)
车头时距(秒)
车间距(米)
车辆速度(公里/小时)
6.4.2流量检测软件主要功能
6.4.2.1车流量检测功能
可对8路实时图像实现基于视频的交通流特征数据采集;
结合道路监控点图像在显示器上设置“虚拟”车辆监测器,每个虚拟车辆监测器都可模拟成一个感应线圈,当车辆通过任何一个虚拟监测器时,就会产生一个检测信号,由处理器分析输入的视频图像生产所需的交通数据,如:
流量,速度,占有率,车头距离,车辆排队长度及车辆分类等信息。
显示各视频处理器检测范围内所有车道的车流情况:
显示设定时间段内整个路网检测点的车辆交通流量、速度、占有率、平
均车间距等交通参数统计数据
显示各检测断面总车流量、对应车道的车流量、各种车型的车流量
绘制交通流参数的日变、周变、月变、年变统计图
检测参数的统计报表、查询、存储、打印等功能
按规定的时间间隔自动向中心管理计算机传送各类交通流统计数据
设置交通参数统计图的统计时间间隔、车道等系统参数软件的主要设置功能
6.4.2.2调整检测范围的功能
可同时检测多条车道
可以调整检测区域个数
显示/调整检测区域的水平/垂直距离
界定各车道的边界
添加/删除检测的车道
6.4.2.3调整虚拟检测线圈的功能
调整虚拟检测线圈的功能(每车道可设置多个虚拟检测线圈):
显示/调整虚拟检测线圈的位置、高度、宽度等指标;
添加/删除虚拟检测线圈
6.4.2.4道路拥堵检测警告功能
拥挤的定义和道路发生拥挤的特点,可用下列参数度量道路交通拥挤的状态:
交通流量、交通密度(辆/公里/车道)、占有率(时间占有率和空间占有率)、路段行程速度(时间)等。
在交通拥挤发生时,行程速度参数反映交通流变化上最敏感,交通量次之,利用视频检测技术和拥挤检测算法,可以准确及时地得到交通流量、行程速度及车道占有率和交通延误等交通参数(后3个参数是传统检测方法无法准确得到的),从而实现对道路拥挤程度的直接测量。
如果有拥挤就发出警告信息。
6.4.2.5服务水平评价功能
可将道路的服务水平分为A、B、C、D、E、F六类,以各检测点检测出的平均速度、交通流量等指标,通过模型算法判断出各检测点道路的服务水平。
6.4.3与集成软件的接口说明
与智慧城市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的接口说明
与平台接口交通流量数据采集分析系统通过提取、采集路口、路段的实时或准实时的交通数据,按系统规则进行分析处理并显示。
6.4.3.1流量数据采集
系统的数据来源可以是视频检测系统、信号控制系统或卡口系统、电子警察系统等。
这些控制系统按照标准的数据接口规范,按照约定的采样周期(如5分钟)向交通流量采集子系统提交流量、占有率、车速、车头时距等交通数据。
系统将数据按照系统规则进行预处理后存入数据库中目前流量数据表中。
6.4.3.2检测设备管理
与GIS相连接,可对系统中用于流量检测的设备进行管理。
用户可添加、删除系统中的检测设备,在地图中显示检测点的分布。
并可以对检测设备的基本信息进行查看、修改和保存。
检测设备的信息包括:
检测设备编号、设备类型(视频检测、雷达检测、线圈检测等)、安装地点、检测通道数等。
6.4.3.3检测设备故障报警
当检测设备出现故障时,各检测系统通过的系统接口规范向交通流量采集子系统提交报警信息,系统以弹出对话框、文字故障列表、地图中多态图标指示等方式进行提示。
具体的提示方式可通过用户界面进行设置。
6.4.3.4数据分析处理
系统定时(如每小时)进行数据的分析计算,将目前流量数据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换算成小时流量写入流量历史记录表,以供查询统计使用,并对目前流量数据表中的已处理的数据进行删除清理。
数据处理的首先将各类检测器采集的异样数据进行过滤,去掉非法、无效的数据,将有效、合法的数据按照标准进行格式化处理,以保证采集到的数据安全性、可靠性、有效性。
然后对于缺失的数据进行拟合、填补,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然后将数据换算为统一格式的有效数据,并进行存储。
6.4.3.5检测数据显示
以文字方式显示检测器或检测点的实时的基础数据。
显示拥堵路段
系统根据实时交通流量饱合度(即当前流量与饱合流量之比)将路网通行状态分为5级:
畅通、基本畅通、轻微拥堵、中度拥堵、严重拥堵。
系统在地图中以不同的颜色指示路网的通行状态,用户也可选择以文字列表的方式显示当前拥堵的路段及其拥堵级别。
系统的刷新频率可设置为每分钟、5分钟。
6.4.3.6严重拥堵自动报警
用户可设置自动报警功能,如果出现严重拥堵系统将以弹出报警提示框的方式进行报警并同时通过报警声音警示用户。
用户可对报警进行确认,并可调用指挥调度模块,结合电视监控系统、信号控制系统、调配警力或选择启动紧急预案等方式进行处理。
6.4.3.7交通数据查询统计
系统提供多种条件的查询和统计功能,用户可根据需要显示多种统计图表并打印。
6.4.3.8外部接口
系统按照接口规范提供数据交换接口,为交通信息发布、交通信号控制等其它系统提供基础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