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可悲的是没有目标最可怕的没有行动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843373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0.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生最可悲的是没有目标最可怕的没有行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生最可悲的是没有目标最可怕的没有行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生最可悲的是没有目标最可怕的没有行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生最可悲的是没有目标最可怕的没有行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生最可悲的是没有目标最可怕的没有行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生最可悲的是没有目标最可怕的没有行动Word文档格式.docx

《人生最可悲的是没有目标最可怕的没有行动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生最可悲的是没有目标最可怕的没有行动Word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生最可悲的是没有目标最可怕的没有行动Word文档格式.docx

好了,报一下考试成绩的具体情况吧,初试:

政治77,英语73,数学131,专业课125,总分406,排名第一。

复试也是企管专业第一。

拿到了一等奖学金,跟上了自己的梦想导师陈春花(关于老师我想在下文提,因为对我来说很重要)。

三、考研的缘由:

和陈老师交流的时候老师也问了这个问题,自己平常也经常扪心自问自己为什么考研。

第一、我自己想的是从小学到大学本科,整个学习生涯都是老师在台上讲授,自己在台下听讲,所有的专业知识都是浅尝辄止,不能亲身参与一些专业研究,即使本科做过一些项目也是一些市场调研之类的杂活,不能掌握研究的科学方法去探究知识理论的奥秘。

建议大家看一下复试参考书樊景立老师的《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第二版更精美,添加了四章),不是说这本书会对你初试有多大的直接知识帮助,而是这本书会启发你什么是真正的做研究,这本书是全世界最优秀的华人组织与管理专家编辑而成,特别是最后一章“一篇论文的经历”陈晓萍老师的四篇论文让我感觉到科学研究的激情与她缜密的逻辑思维(要多看书,丰富自己的大脑!

不能脑袋里空空如也,把时间放在学习和读书上面至关重要!

这是成功的前提,书要读杂,业要专攻!

多于师兄师姐们交流,碰撞思想的火花!

)。

这种境界也正是我自己向往的,或许永远达不到。

现在请你自问一下你自己对专业知识掌握的怎么样,自己真的很专业吗,以前学得专业课对你的影响和作用很大吗,我想大多数人会选择否吧,如果是这样那也很正常,我个人感觉那说明你应该读研,因为你会在知识与境界上更上一个台阶。

第二、不知道你们是否遇到过让你受益颇深甚至震撼到你的老师,我个人感觉自己就遇到过,他是我们院的一个泰斗,学识非常渊博,在河南旅游规划界很有名气,老师以前学的是历史,后来学广告,再后来是旅游规划。

在他读本科期间的那个年代,书本是他极大的乐趣,差不多一个学期看完100本课外书,这些课外书包括《资本论》、《梦的解析》等等世纪经典,后来老师给我们推荐了许多好书,个人感觉对我影响真的很大,比如说广告学中奥格威《一个广告人的自白》、《蔚蓝轨迹》等等很多书目,到了大三大四大家可能养成逃课的习惯,但这个老师的课大家都很安静的听着,每种观点都是那么富有创意和魄力,我们都很珍惜。

所以我自己希望在读研期间能跟上这样的好老师,然后就慢慢了解到陈春花老师,慢慢的被陈老师折服和吸引,在我们几个男同胞复试完听陈老师讲课后,老师在和我们交流过程中我深深感觉到那种境界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在课上有40多岁的大叔前来蹭课,并说自己是老师的粉丝,刚前几天在贴吧上了解到一位43岁的阿姨为了听陈老师的课辞了工作别了儿子和丈夫去华工租了房子精心学习,这时候我才感觉到自己珍惜当前的机会是多么重要。

所以在这里希望学弟学妹们能早点了解自己的主要研究兴趣方向后再去了解一下自己心仪的导师,研究生期间基本上都是写论文,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很重要的,我和我同校的哥们去复试之前没有联系任何学长学姐,提前去了工管院院办,见到了学姐学长就问,后来得知了一些老师的情况,很庆幸自己没有轻易的选一些老师,最后选的的老师也比较满意。

第三、我记得我们院在实习后开总结会的时候说过这么一句话,她说以前是个本科生可能觉得文凭挺高,但是现在本科生一抓一大把,顺应时代的发展读研究生是很有必要的,它会教你如何理性的思考和做研究(可能一般人都会自然地得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会对企业声誉和财务绩效形成正向的影响,可当你学了实证研究之后,你就会知道这并不一定,而且很多看似很符合常理的关系和逻辑也有可能会是错的,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法会有不同的实证结论),对你以后的影响大有裨益,再说了,很多读研的学生(特别是985的)的老师在社会中在企业界中人际面很广(特别是华工工管院,很多老板董事长总经理啥的在院里读MBA、EMBA),找工作时候很多老师会帮你一把的(我们院就是)。

退一步讲,即使想自己找工作,你要想去一个你想把自己一辈子寄托在其中的公司或企业的时候,研究生相对于本科生而言是有优势的(我就遇见了一个企管毕业的学姐在广州P&

G工作,工资待遇自然不用说,要知道进这种企业是很多人的梦想,所以在华工工管是很有就业优势的)。

四、关于择地区择专业与择校(因为自己选择的是华工,所以会多说广州和华工)

相信这个问题可能会困扰不少的同学,我就是其中之一。

记得那时候我确定了考中山的旅游管理,然后又选择了考武大或者厦大的企管,到最后选择了华工的企管。

是不是很摇摆不定显得有点不靠谱?

相信很多同学会经常给自己预测考研分数,我起码就在稿纸上写了不下50次,预测过各种分数。

(希望大家能够把一本本的稿纸保存下来,而且稿纸写的很满,当我每写完一本的时候就会有一种成就感,考完之后那就像是日记一样,上面有很多平时自己低沉的时候写来的鼓励自己的语句,现在回过头来看感觉那样的时光太充实,而且保存起来说不定等自己老了慢慢欣赏,哈哈,扯远了),首先说说择专业,对于跨专业大家一定要想清楚你的初衷是什么,我感觉应该是出于两方面原因,一是对自己跨的专业感兴趣,二是跨专业之后会有就业优势(我大概是两方面原因都有吧)。

再说择地区,我很想说一下自己的见解,大家作为参考,可能大家都知道每年很多的人去北京读研,而且在哪里读研一般就是在哪里就业了(关系到研究生同学方面的人脉和自己花3年时间对城市的适应),而且很多人一般在哪里就业就会在哪里定居,要知道北京四环以内买房没有6、7百万是打不退的(想想你要挣多少年,莫言获个诺贝尔奖的奖金也就买个空房),你还要装修,有了钱还要摇号买车,有了车还要单双号行驶制,车还多,堵车,工作生活压力还大。

注意,北京、天津、上海一般就业是没有户口的,我们学校就是这么说的,但是广州作为一个一线城市、国家经济改革发展的最前沿是可以拿到户口的(我们院一个女孩保到华工企管之后老师就说叫她把户口签过去),买房200万可以搞定,我是南方人还比较适应(有些北方人适应北方),离深圳香港也近,广州的有很多的著名外企和国企(包括很多世界500强),就业是很有优势的。

最后说择校,确定了地区就要确定学校了(也有直接确定学校的),在广州你要考研,我个人觉得除了985,211以外就不要考虑其他的了,你在一线城市找工作人家会说你读个研还在非211的学校,因此可能会有想法的,这是一些朋友和我说的(大家要是真选择了非211也别生气,个人看法不同)。

来广州,学管理的话,中山、华工、暨大差不多这3所了,中山当然较难考,华工由于性价比很高,报的人很多(今年企管报了580多个,录了21个,想想多恐怖,有梦想敢奋斗,就有收获),暨大管理业也挺不错,我不是很了解。

但是985是有优势的,每年招聘会上好的企业单位一般较多去中山、华工,而且有些只招这两所学校的学生。

中山是广州的一个贵族吧,享受很多政府的高待遇,很多人说中山的人很多在政府部门工作,华工的人大部分混迹于企业界。

情况也的确是这样。

师兄我是一个中国愤青,对现在的社会和政治有很多不满与无奈,也曾亲身和国企政府部门接触过,那种懒散迂腐伤了我的心,我家里没钱也没关系,所以特别不喜欢政府部门一类的工作,决定要么走学术要么去企业打拼,这样更有活力和目标,也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懂我意思吧,去很多政府国企事业单位,心狠、贿赂和奸诈是必备的,我身边就有一朵奇葩,励志成为一位大贪官,从而决定了他的行事做人的风格,被我们诟病)。

再说两句华工,我在择校之前大概推测自己能考个十大名牌(清华经管、武大、复旦,厦大之类的,原谅我有点自负),最后选择了华工,一方面是由于有点自信心下降,另一方面是因为自己向往陈老师,最后就是我特别喜欢华工人的实干精神,华工被称为企业家的摇篮,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华工78届无机电系,TCL老总李东生、创维CEO黄宏生、康佳董事长陈伟荣、德生电器总裁梁伟都是这一届这一系毕业的,正是这种实干的企业家精神吸引了我,在华工复试,我也感觉到华工学生身上有种实干的劲儿,因而创新发明很多,前一阵还听说华工三个刚毕业的学生开网络公司赚了一个多亿。

还有就是我刚才分析过的华工的就业优势,校友非常多,以前听人家说过,很多华南地区的企业50%高管是华工的。

当然,我选择了华工所以夸了不少华工,一家之言,希望大家不要一头扎进华工导致报考人数过多而影响大家。

五、初试部分

相信大家比较想看这一块了,因为离考试的时间有点长了,所以记得不是很全,我就捡自己认为重要的方法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数学

知道为什么先说数学吧,因为它实在是太重要了,数学考得好的人总分是不会低的,你若想在其他科目上拉分那是很难做到的,这次就见一哥们数学考了148,表示佩服,其他科擦边,刚好够复试线,结果跟了财务方面不错的一个教授。

我的数学个人感觉不高,131,。

一方面有客观方面影响,就是刚到考研那两天自己发烧了,那两天吃的很少,考完就吐了。

而且考数学的前一天晚上自己失眠一整夜,一分钟也没睡着过(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那种痛苦的感觉,我很容易失眠的,我们寝室外面是水房,水房水龙头滴一点水我有时候都睡不着,想到自己努力了这么久,拼命去复习,自己家里又穷,自己又没多少能耐,在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上自己显得这么无助,我甚至用头去装床头的铁栏和墙壁,又怕吵醒寝室哥们,就用力去掐自己,哎,都是往事了,现在想起来刻骨铭心),去了考场我对前面的哥们说估计自己完了,试卷发下了,懵了,一方面是因为今年的题目答案出的非常不好,要不是很大那就是带一串小数点或者得出很大的分数,考完之后好几个数学好的同学都和我说今年的答案太不好了,导致我们都以为自己算错了,检查了很多遍,浪费不少时间(所以这里大家要相信自己)。

还有就是细心的同学会发现每年的选择题都是A、B、C、D各两个,一直没变过,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一道线性代数题我本来做对了后来改了答案来顺应这个规律,不料正是今年考研出了花卷,要了很多人的命啊,特别是英语,选择题规律太多了,我不多说,太细了,比如完形填空一直是ABCD各4个,阅读也差不多是各4个,而且从来不会出现同一选项连续出现3次的现象,可今年英语就颠覆了各种规律,让我们很无语,所以师弟师妹们千万不要步师兄的后尘啊,损失很大的。

再说说复习的流程,首先第一步就是要把教材弄透,这里高数推荐同济大学那两本绿的,因为考研的数学试卷高数部分貌似就是以这两本书为蓝本的,而且这两本书认可度超高。

为了省钱,建议大家买旧书,很值,一般学校都会有卖的,线性代数和概率论大家就用自己学校的没啥关系。

我复习数学花了将近5、6个月,前两个月把高数和线代及概率(最好按这个顺序来,知识点是相扣的,你学线代是要知道极限的)课本认真复习了一遍,理论和课后题基本吃透(弄清每个理论极其重要),后来花了两个月做二李的《复习全书》第一遍,极力推荐大家以这本书为主要复习材料,没做过陈文登的,听说书上很多巧方法用不上,反正你用全书就不会感到后悔就是了,编的很好,考研数学界的泰斗啊,可能大部分人会觉得难,而且很容易忘,因为复习完用的时间较长,我第一遍一般每天15页左右,第二遍每天25页左右,最后一遍每天50页。

上面的题目你可能第一次做不会做,甚至第二次第三次都不会做,那也正常,上面不少题目比考研题目难,特别是级数那一章,特别变态,你可能会受打击的。

全书上面经典的题目要把解法熟记,因为那些题目基本上可以作为考研题,都是保留下来很多年的经典(每年改版只会变动上面很少的题目,所以很多人会买旧书,但因人而异,我做新书时感觉会比较好,至于练习题集买旧书就够)。

之后有很多教材上的题目是不会考的,大家一定要注意,到时候把考纲下下来仔细对比,像差分方程你知道一元的就够了,我有个研友花了不少时间看二元甚至多元的,那是一点用都没有的,因为从来没考过,李永乐都说了不会考那还会考吗。

至于哪些不会考,哪些经常考,我在文末给大家说说情况。

还有就是细心的人会发现每年考的真题知识点是那么固定,对,就是那么固定,我和很多身边的人说过这一点,对于一些复习时间不长的同学来说,那就很重要了,能事半功倍。

比如你要是细心就会发现每年最后一题必是考似然估计或矩估计,倒数第二题必是考密度函数,无论是高数、线代还是概率知识点考得很明显的。

这也是一大规律之一,甚至更细的规律那就更多了,我这里不总结了,篇幅有限,在最下文和大家说说情况。

我在笔记本上自己总结的一些常见题型的解法,甚至看到一些题目就知道要考什么知识点,该怎么解。

(考研数学其实不难,特别是数三,总结规律很重要,原谅师兄这么说,不过这是实话,我平时测验的时候做往年真题,一般平均分140左右。

)第三,师兄还要力荐一本二李的习题集《660题》,这本书个人感觉很好,怎么一个好呢,上面全是选择和填空,而基本上那些选择和填空可作为简答题来出,所以大家最好把步骤写在稿纸上再对后面答案,我就是因为考数学时脑子乱,步骤分扣了8分左右,今年368好像有3、4个人啊,你多8分那就不得了啦。

你做完全书可能感觉自己弄懂差不多了,做了660题你会发现自己原来并没有弄懂,因为上面是狠抠理论的,比如说罗必达法则,求极限时候很有可能你就会自己多加已知条件用罗必达解题,当然选择填空会节省时间与精力,但是换做简答题你会没分的。

如果大家没时间,填空题最后两部分就不用做了,最经典的在选择和高数填空上。

这里和大家说一下我的数学时间安排,有些同学可能现在做计划的时候觉得自己时间够甚至会安排做模拟题之类的,到了后阶段就会发现有点不现实,我4月份开始复习数学,2个月时间做教材,2个月时间做第一遍全书,一个多月时间做660题,之后这个阶段可能你前4个月复习的东西忘得差不多了(所以要经常回顾),这就差不多到10月份了,之后第二遍全书又花掉1个月,11月份了,做真题,你要是做多点就算你做20套吧,一天做题,一天分析题目,这就花掉一个多月,12月多了,还要进行第三遍全书(一般3遍,因为知识点多,容易忘啊),看自己的错题集,自己的经验笔记,然后就1月份了,考试之前做两套真题或者合工大5套卷(比较权威的数学模拟题),就进入考场了,这时你甚至都会有很多东西没有记住,而且最后一个月基本上都是用在英语作文和政治上的,所以你现在明白时间为什么不多的原因了吧。

还有就是经典400题建议大家就别买了,数学不好会打击到你的,很难的,特别是要是真在考研的时候叫你做这种题目,考90分很不错了,人家不说了嘛,400题能做90分,考研125分。

数学真题大家也买二李的《历年真题解析》吧,不要买盗版的,可不能省了真题的钱,我自己买过盗版的,结果发现不少解题方法的错误,正版则不存在,做真题一定要保持高度紧张,规定时间内必须做完,做了几套后给自己总结时间规律,例如我做选择填空一般是45分钟,超过了这个时间就把难题放下做后面的,数学挺多规律,就说到这。

(二)英语

把英语放在第二位是因为英语也非常重要,它重要在很多人会因为英语不过线就死在上面了,我寝室一哥们总分够,英语34分,复习方法很有问题,和他说过,没改,所以很可惜,对面寝室两个人英语50多一点,不够55的线也挂了,有两个女同学也是英语不够55,总分够,挂了。

所以你知道为什么英语重要了吧,我替他们感到很可惜,同时考研人,花了不少心血,确死在了英语上。

很多人会说他四六级考了多少多少,然后考研英语大概可以考多少,这里告诉你,这两种考试差别很大的,我4级580多,六级530多,不算高吧应该。

但我对英语比较感兴趣,口语比较不错,外国朋友也比较多,记得在寒冷的冬天早上或者晚上很困的时候我就出来背书或读英语,我一般会以一段励志的英文短文开头,(有李阳疯狂英语的一篇还有丘吉尔的一篇演讲,大家可以网上下)然后自己就会激情澎湃,开始背书,其实背书真的非常折磨人,特别是政治。

考研英语规律非常多,技巧也非常多,这里我先结合复习的用书谈谈自己的经历和看法。

首先,第一步必须是单词,如果你不先背单词或背一点单词就做阅读的话那样效果是很不好的,我寝室那个34分的哥们就是这样做的,我提醒他好几次,很委婉的和他说单词很重要,先背单词吧,他到12月份才发现自己的单词量很有限,结果去背,而且是没有技巧的背,可想而知结果会是怎样。

我英语底子还不错,关于单词我是有亲身体会的,当我没有背好背完单词的时候,做阅读比较吃力,背完之后发现那么多生词原来是大纲词汇,而且再你背完单词做阅读看到背过的词,这样产生的加强记忆与语境应用的效果不知道比你做阅读遇到“生词”(其实是大纲词汇,因为你提前没背嘛,所以叫生词)再进行记忆效果好多少倍。

单词书给大家推荐俞敏洪老师的红宝书(绿皮的也行,单词更全,我用的是红皮的,感觉够用),俞敏洪老师的个人魅力和品格就不用我多说了,这本书就是老师的倾力之作,形象生动,有趣还有利于记忆。

第二,就是英语阅读。

得阅读者得天下,可见阅读的重要性,100分占了40分,而且还全是客观题。

阅读大家要提前准备,其实英语复习是一个基于本身英语基础的学习,当然基础不好也不要怕,你有将近一年的时间训练,而且解题的技巧很多,你是可以掌握的。

阅读推荐大家就用曾鸣、张剑的《150篇》基础版,提高版建议大家就别买了,难,比较变态,而且生词很多。

阅读大家要养成好的习惯,每天做,题量因人而定,最好一次性做4篇,和真题阅读一样多,用一整段时间完成,每篇标准时间17分钟,超过了就不行,别的你肯定时间不够用。

再就是阅读的技巧着实太多,比如说在选项中出现may或者might等可能性的词基本上就选上了,不信大家可以查历年真题,百发百中,13年就又出现了,而且我选对了,之后变译原文的一般都是对的,这事一个很重要的规律,限于篇幅我就不多说了,在最后我会提到。

第三,就是真题。

首先,还是建议大家买曾鸣、张剑的黄皮书《历年真题解析及复习思路》吧,这本书比较经典,差不多把近十年真题的每一题分析得不能再分析了,而且分析得个人感觉比较到位,我比较过其他几个版本的真题解析,黄皮书真心是比较好的,大家做的时候会发现的。

但是呢,黄皮书是解析,也就是没有试卷的,大家在买旧书的时候记得把试卷买到手,不要复印了,很影响心情的,因为复印的不清,考研真题比较难,而且很多单词会看到眼花的,所以买正版的真题看上去会比较舒服,希望大家采纳,因为我都试过,做自己复印的真的有点没劲。

还有就是大家做真题的时候一定要规定好时间,我当时的做法就是自己做一张答题卡,规定好每部分的答题时间,然后做题的过程中尽量按照这个时间标准去做,而且一定要把自己在每一部分(包括每篇阅读)真正花的时间给记录下来,这样便于测试完之后自己的分析,有时候做一些阅读的时候,有些选项模棱两可,很难抉择的,会影响你做题的速度,你把时间记录下来了就可以为以后做真题提供时间的借鉴。

另外,我个人认为一个比较好的做法是,按规定的时间做完试卷后把每一题自己为什么选的原因写出来,另外把一些对选某个选项自认为起到启示作用的词或句子划下来,然后对答案,看答案是怎样确定选项的,自己的判断错在哪里(因为很多人会有思维惯性,这样做有助于改变这种惯性,我在新东方的一本书上看的),把答案解析中说的对答案起到提示作用的词或句子与自己划的对比,便于进一步的分析,我那时候就是保证每一套真题每一个题目自己都知道为什么这样选而不那样选。

还有就是要准备笔记本了,这个也非常重要啊,我准备了两个本子,都写满了,每篇文章自己不懂得生词甚至另辟意义的单词都给记录下来,每天早上拿出来背一下,很多词是经常用的,很有规律,像胜利这个词大多数使用triumph而不是victory等等,这种情况的词很多,大家可以看看有些机构老师总结的,这里不多说了。

当然要把自己认为自己比较难翻译的长难句摘抄下来,有时间记记背背,把结构分析分析,既锻炼了做翻译时用得到的语法,又能为作文积累材料,要知道在考研真题上的文章都是取自于5大著名报刊,如times、science等,能在这上面发的文章都不是一般的文章,文章中能做到一词不多一词不少,你看过我给你说的樊老师的实证研究那本书就知道了,而且这些文章很多开头、结尾、文章布局、修辞手法很巧妙,这里推荐大家有条件可以接一下其他同学用的《考研真相》,这本书里面每篇文章都会摘下几个好的句子模型用于往年考过的真题作文,做一个灵活应用,很有用啊,我写作文时候就用了,去年也有很多同学用了真题里“united,westand;

divided,wefall”等经典句子,改卷老头一看就会认为这孩子不错,把真题弄得很熟啊,有好印象。

再接下来在笔记本上做了这么多笔记之后就一定要消化掉,这个过程也是很受益的,通过结合黄皮书你就会发现规律太多太多了,我前面已经说到了一些,不多说了。

真题我个人认为最起码近10年做4遍以上,每遍都会有新发现的,个中滋味,只有自己能体会。

第四、说说完型和翻译及新题型

完型的话大家就不要特意花时间去练习了,练了差不多也是白练,为什么呢,且听我慢慢跟客官到来。

一来,完型每年都是被定位为最难的,而且基本上很多同学都是把完型放在最后来做(猜)的,你在平时做完型和你在真正的考研情境下做完型是完全不同的,每个空都得结合上下文,你是没有时间的,而且你做对一题得到的是可怜的0.5分,而且你得4.5分和5分是没有差别的,四舍五入,而阅读和新题型一个就是两分啊,同时选择题。

所以你感觉哪个值,我完型今年好像拿了3分还是4分,一点不后悔,也没见到几个拿到6、7分的,即使拿到了也就高3分,一个阅读差不多拉回来了,我阅读就错了2个,这个错的算是很少了的,我做的时候由于发烧,一点感觉都没有,以为自己会考个60分左右,考完就果断回寝室对答案了(心里素质不太好的,不要这样做,会影响你接下来的考试的),结果还不错,最后考了73,个人较为满足了。

所以,总之,完型做历年的真题就够了。

翻译的话,今年的翻译很难啊,貌似每年的翻译都不太简单,这里注意翻译是按点给分的,黄皮书上解析大家仔细看,就会发现规律的,有助于大家有的放矢。

翻译经常遇到的一个情况就是,我们懂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用中文写不出来,这很正常,毕竟,母语是中文,中文和英文有很大的差别,最大的差别在于中国注重的以物为主,追求人和,包括与自然界的统一与协调,不要去可以破坏自然等等,西方以人为主,西方人强调人改造世界,工业革命都是诞生于西方国家和这个是有关的,所以英语各种被动语态,还有就是中文通常好多次及时动词又是名词,比如打麻将,扯远了,大家有空可以看看新东方老师讲的一些东西。

翻译最重要的是在于结构划分(很重要的)和中文转换,结构分析相信不难,大家可以学会,教大家一个很受用的方法,找出这个长难句的所有动词,因为每个动词一般有施动者和受动者,这样就可以把句子分成几个短句,再找出连接词,用中文翻译过来就清晰明了了,这个方法希望大家记住,比较简便。

翻译的话不用专门去练了,一般拿不到高分的,拿个6分可以乐了,而且可以把80、90年代的考研真题拿出来,阅读不要练,命题人换了好几批了,风格不同,但是翻译是变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