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人教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学案教案导学案精编第16课鸦片战争的冲击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842880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人教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学案教案导学案精编第16课鸦片战争的冲击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统编人教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学案教案导学案精编第16课鸦片战争的冲击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统编人教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学案教案导学案精编第16课鸦片战争的冲击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统编人教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学案教案导学案精编第16课鸦片战争的冲击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统编人教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学案教案导学案精编第16课鸦片战争的冲击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编人教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学案教案导学案精编第16课鸦片战争的冲击文档格式.docx

《统编人教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学案教案导学案精编第16课鸦片战争的冲击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人教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学案教案导学案精编第16课鸦片战争的冲击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统编人教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学案教案导学案精编第16课鸦片战争的冲击文档格式.docx

------仲伟民《茶叶和鸦片在早期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教师活动】:

中国通过茶叶和鸦片等商品同世界发生联系,但最终却成为列强的牺牲品,并导致了中国19世纪的全面危机“天朝”最终崩溃了!

这场茶叶与鸦片的较量,如何引发中国与世界的碰撞?

又如何导致19世纪中国的全面危机?

【学习任务】1:

从“鸦片与茶叶的较量”中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

材料2

材料3这个城市(广州)仍拒外商于城墙之外,使外商受该城官员的辖制。

一出广州城,就是四亿人口的中国国内大市场。

曼彻斯特的制造商们互相议论说:

“只要想到这件事:

如果每个中国人的衬衣下摆长英寸,我们的工厂就得忙上数十年!

只要能够打开这个壁垒就好了。

-----1688年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年》

【学生活动】:

观察《英一印一中三角贸易示意图》,分析鸦片战争前中西方的贸易1763年往来

【教师】:

引导分析。

18世纪以来,茶叶成为英国各阶层的重要消费品,中英贸易中最重要的商品就是茶叶。

在英王的授权下,东印度公司垄断了中英茶叶贸易。

在茶叶贸易的鼎盛年代,东印度公司从中国买入的茶叶占了其总输出量的91.9%,最低也有55.1%。

然而,在早期中英贸易中,英国需要越来越多的丝、茶等,1776年中国产品,运来的毛织品却常常是亏本销售。

为了平衡中英贸易,英国不得不经常把大量白银运来中国购买茶丝。

而东印度公司为了扭转白银的流向,所采取的办1851年法均无济于事。

最后,他们发现了中国会大量购买英属印度的鸦片。

1773年,东印度公司掌握了专卖权。

因中国严禁鸦片贸易,东印度公司并不直接对华输出转而把贩卖权交给港脚商人,自己则从拍卖中猎取厚利。

就这样,英国一印度一中国”的三角贸易形成了,英国对华贸易很快由逆差转为顺差,使中国白银大量流入英国。

但是,英国对中国感兴趣的不仅仅是茶叶。

【设计意图】:

利用示意图,直观体会中西贸易,并进一步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

【学习任务】2:

从“帝国与天朝的碰撞”中理解鸦片战争的根源。

材料4

随着版图的扩大,清王朝藩属国(周边臣服于清王朝、向清王朝纳贡的国家)数量大为增加。

对藩属国以外的国家,包括西方各国,清王朝视为“化外蛮夷之邦”,视通商为“天朝”施于“蛮夷”的一种恩惠。

清王朝利用行商制度沟通“化外蛮夷之邦”,这实际上反映了清王朝对贸易的排斥。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天朝”对外体制使中国自成一个世界,而不是世界的一部分。

材料5

观察《1840年的中国和世界形势图》(见教材),描述世界的发展状况;

小组讨论,根据17—19世纪英国大事记(部分),分析19世纪中期大英帝国的相关体制,并列表比较同时期的中国。

19世纪以来,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对外殖民与扩张,其中英国占据主导地位。

中国作为亚洲最富裕的传统的独立国家,自然就成为英国的目标。

归根究底,中英之间的冲突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体制碰撞。

世界已进入资本主义发展时代,而中国依然封建保守。

当西方来华寻求市场时,清政府一直拒斥。

双方较量的结果是,中国不仅在商战中一败涂地,在武力对抗中也不堪击。

1840年6月,英国远征军入侵广州海口,鸦片战争爆发了。

利用地图、时间轴,进行中西之间的对照,分析鸦片战争的根源,同时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学习任务】3:

从“炮舰与条约下的崩溃”中探究战争的影响。

材料6

清军

英军

兵力

80万

最初约7000人,后增至2万

调兵速度

邻省约30至40天,隔一两省约50天三省约70天隔四省约90天以上

英海军舰船从南非的开普敦驶至香港约60天从印度开来约30至40天

武备

学鸟枪(枪身太长,点火装置落后,射速慢射程近,无法装枪刺)手与刀矛弓箭手的比例大约是5:

5

有吃水浅的铁甲轮船复仇女神号;

野战炮射击准确、火力猛烈;

滑膛燧发枪

战术

围攻战,坚守阵地,正面发动主攻

在海军炮火支援下,从侧翼登陆攻击

——据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鸦片战争再研究》贸易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年(上卷)》整理

材料7夷兵除枪炮之外,击刺步伐俱非所娴而腿足裹缠,结束严密,屈伸皆所不便,若至岸上更无能力,是其强非不可制也。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鸦片战争再研究》

材料8事实上,在军队实际进入战斗之前一个月,一位有名望的画家以北宋美丽而色彩鲜艳的院体画法描绘了一幅凯歌高奏的战斗图画。

清帝的这位堂兄弟(奕经)的确对开战的黄道吉日问题有些关心,但当他某日在杭州一座寺庙中求签抽到一张虎形签时,这个问题便被顺利地解决了。

----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年(上卷)》

【问题设计】:

对比分析,理解中国战败的原因。

比较分析表格、解读材料,了解由于清军武备陈旧科学技术落后,战术失误、盲目自大、愚昧腐朽等原因导致战败战败后的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蒋廷黻说:

“中西1844关系是特别的。

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

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

”中国从原来历史的主角变为任人宰割的配角。

材料9第二款:

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俄)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第五款:

凡大英商民在粤贸易,向例全归额设行商,亦称公行者承办,今大皇帝准以嗣后不必仍照向例,乃凡有英商等赴各该口贸易者,勿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

第十款:

(各通商口岸)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

材料10从短期上讲,负面作用大于正面效应,而从长期来看,负面作用在不断退隐,正面效应在逐渐生长。

至本世纪20世纪),正面效应超过了负面作用。

我们不妨设想一下,中国的开放若不是在上世纪中叶而是更晚,中国的现状会怎样?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鸦片战争再研究》【学生活动】:

分析《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相关条款对中国的影响。

材料9中的中英《南京条约》内容涉及五口通商废除行商、新定税则等经济贸易方面的规定。

分析可知,条约是英国强加给中国的,是强权的表现,是不平等的;

但从影响来看,原来的一口通商和行商制度阻碍了中英的、贸易往来,束缚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不利于中国的转型。

虽然是英国利用不正理义的战争手段将中国纳入世界贸易体系,使中国处于被支配的地位,短期来看,对皆中国是不利的。

但从长远来看,这些规定客观上为中国摆脱旧模式提供了新途径,加快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

学生活动:

整理自《南京条约》以来签署的一系列条约。

条约

获得特权(新增)

1842年《南京条约》(清、英)

割地、赔款、五口通商等

1843年《虎门条约》(又称《五口通英商附粘善后条款》)(清、英)

协定关税(两国协定税率)领事裁判权(英人科罪根据法令)、片面最惠国待遇、英舰进泊通商口岸权

1844年《望厦条约》(清、美)

协定关税范围扩大(清朝欲改变税率须获所有缔约国同意)、扩大领事裁判权范

1844年《黄埔条约》(清、法)

允许法国天主教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修建坟地

1858年《天津条约》(清、英、法、美

增开更多的通商口岸;

可到内地传教游历通商;

鸦片贸易合法化

1860年《北京条约》(清、英、法、俄)

割占九龙半岛、乌苏里江以东大片领土;

开放口岸深入到1860年《北京条约》(清、英、法、俄)长江中下游;

内陆航行权等

据《南京条约》等近代不平等条约整理《南京条约》是一座界碑,使中外关系由“朝”时代转入了“条约”时代。

1843,清政府又与英国签订了《虎门条约》,1844年,与美国法国签订《望厦条约》《黄年埔条约》,列强从中获得许多特权。

分析表格,可归纳出从《南京条约》到《北京条约》列强侵华的趋势获得特权越来越多,涉及领域越来越广,侵略范围从沿海深入内地;

以及对中国造成的主要影响—使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严重侵犯,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通过对比分析、表格及材料分析,观辩证地看待鸦片战争的影响。

【学习任务4】:

从“侵犯与樊篱下的反应”中反思战争。

材料11议和之后,都门仍复恬嬉,大有雨过忘雷之意。

海疆之事,转喉触讳,绝口不提,即茶坊酒肆之中,亦大书“免谈时事四字,俨有诗书偶语之禁。

鸦片战争再研究》材料12他们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探头出来,开眼看世界,并能放下“天朝”的架子,平静地看待另一种文明(徐继畬最为突出),已是石破天惊之举然中国最优秀的思想家尚未辨明中国的方向,又是整个民族的不幸。

这是时代和社会依然间的落差。

后来,《海国图志》和《瀛环志略》浮海东瀛,识货的日本人为之翻刻,对以概日本维新思想的发生多有帮助,这又是魏、徐两氏始料未及的。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分析思考。

解读材料11、12,了解林则徐、魏源、徐继畬等有识之实现士,提出的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的主张。

在“天朝”体制的樊篱下,他们主动提出向西方学习的口号,在当时是最为先进的;

但当时的有识之士只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尚未发现中国应改革的根本体制问题体现了时代的局限性。

对比中日在同样面临侵略后的反应,可更深刻地体会到鸦片战争对中国的真正意义在于中国应该尽快走向近代化。

【小结:

正如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溃:

鸦片战争再研究》中所说:

“鸦片战争的真意义,就是用火与剑的形式,告诉中国人的使命:

中国必须近代化,顺应世界之潮流。

(三)板书设计

 

二、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论述题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本无任何向西方文化观摩的意思,现在打了败仗,知道西方船坚炮利的厉害,才不得不急起直追,想学到西方的科技。

这就决定了中国学习西方纯出于功利观点。

这个观点基本上支配了思想界、知识界……当时所译之书主要为科技与法律(国际法),并没有接触到西方文化本身的特质,特别是没有接触到西方的宗教……而士大夫则只想学西方的船坚炮利。

由于自始即不注意宗教在西方文化中的地位,中国人对西方人的“自我”或“个人”的意识便无从了解。

——摘编自余英时《近代中国个人观的改变》

根据材料并结合史实,指出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特点,并加以说明。

(要求:

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指出一种特点即可)

【答案】特点:

①经历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渐科学化和合理化递进嬗变的过程;

②他们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同时并存;

学习西方的变化伴随中国民族危机的程度而深化。

(答出一点且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说明:

土大夫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没有深入地学习西方的政治体制和思想文化,没有从根本上达到挽救中国危亡的目的,但是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潮流;

资产阶级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族意识日益觉醒;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知识分子表现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特点,科学社会主义也传入了中国,中国的革命从此有了正确的理论指导。

(答案仅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解析】

【详解】

由材料“中国本无任何向西方文化观摩的意思,现在打了败仗……才不得不急起直追,想学到西方的科技”可知,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是受到西方侵略之后开始的,这就决定了他们的学习是与抵制侵略同时并存的,而且伴随着中国民族危机的程度而逐渐深化;

再由所学过的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的相关知识可知,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由器物学习到制度学习再到思想学习的过程,这体现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渐科学化和合理化递进嬗变的特点。

结合近代中国探索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时期

人物活动或主张

春秋战国

孔子奔走列国,求天下安定之道。

孟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明清之际

顾炎武实地考察许多州县,写成巨著《天下郡国利病书》。

王夫之:

平天下者,均天下而已。

晚清时期

林则徐主持编译《四洲志》,“开眼看世界”。

康有为:

“人君与千百万国民和为一体”,“宪法乃维新之路”。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围绕“时代与知识分子”,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该论题进行阐述。

论题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叙述准确。

【答案】示例一观点:

知识分子引领时代,又难逃时代局限。

阐述: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士”阶层崛起,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意图改造社会。

孔子主张仁、德治,恢复周礼,以缓和社会矛盾,重建社会秩序,但克己复礼思想不符合时代潮流。

清末,外敌入侵,民族危机加深。

面对“千年未有之变局”,林则徐主持编译《四洲志》,开眼看世界,魏源据此编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启迪了思想。

但未受重视,影响有限。

总结:

在历史的变革时期,先进的知识分子勇立潮头,引领时代发展,但也难免有时代局限。

我们不能用今天的标准去苛求过去的知识分子。

示例二观点:

时代巨变促成知识分子的担当精神。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礼乐崩坏,矛盾丛生。

孔孟以天下为己任,周游列国,求天下安定之道,立德立功立言,主张德治、仁政等,践行治国平天下的儒家精神。

晚清时期,列强入侵,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以康有为代表的维新派,把救亡图存和维新变法结合起来,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掀起了思想解放潮流。

时代巨变促使先进知识分子率先觉醒,他们心忧天下,为家国命运鼓与呼,显示了强烈的担当精神。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题的思维过程是:

首先,认真阅读材料,围绕“时代与知识分子”拟定一个论题,论题观点要正确;

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对该论题进行阐述,要史论结合、逻辑严密、叙述准确。

“论题”,由材料中春秋时期孔子和孟子的活动,明清时期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活动,晚清时期林则徐和康有为的活动可知:

这些知识分子的活动都和时代要求有关,或者说都肩负了时代的重任,但是多少都有局限。

由此可以得出“论题”:

“时代巨变促成知识分子的担当精神”或“知识分子引领时代,又难逃时代局限”。

“阐述”,依据所学知识从春秋战国时期、明清之际和晚清时期的时代要求角度进行阐述即可,最后回扣主题进行总结。

4.有学者以“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专业数据库”为基础,对1890-1926年间报刊文献中“革命”、“维新、改革、改良”的使用预率进行统计,绘制成下图。

解读材料,围绕“革命与改革思潮的关系”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

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有理)

【答案】参考示例如下:

示例1:

改革和革命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

1900年以前,维新变法思想是当时社会思潮的主流,“改革”的使用次数明显多于“革命”。

戊戌变法失败后,随着革命思想影响的扩大,“革命”一词的使用出现了两次高潮。

1906年清廷推行预备立宪这一重大改革,遏制了革命思想的传播。

1919年五四运动后,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以及国民大革命的开展,革命取代改革成为当时社会思潮的主流。

示例2:

革命最终取代了改革,成为推动近代社会进步的主要方式。

1900年前,“革命”一词的使用次数相当少,维新改良仍是主要的新思潮。

戊戌变法失败后,革命思想进一步传播,尽管清廷施行新政和预备立宪,试图用改革来抵制革命,但最终还是被辛亥革命所推翻。

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示例3:

革命与改革共同推进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

(论述部分:

可用维新变法、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国民革命等史实,说明其推进中国社会近代化的作用。

示例4:

改革与革命是20世纪初中国社会并存的两大思潮。

1900年《辛丑条约》签订后,清廷为挽救统治危机实施新政和预备立宪,1905年孙中山等革命者成立同盟会,鼓吹革命共和。

立宪派与革命派进行激烈的论战,“改革”与“革命”的使用出现了两个高峰,改革与革命成为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并存的两大思潮。

【分析】

本题据材料“1890-1926年间报刊文献中‘革命、维新、改革、改良’的使用预率”,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围绕“革命与改革思潮的关系”提炼出一个观点,例如:

再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即可从1900年以前维新变法思想、戊戌变法失败后“革命”一词出现高潮、1919年五四运动、1924年国民大革命等方面加以论述。

观点合理,史论结合即可。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港埠都市之形成与发展大致有以下可寻的特点:

其一,中国近代港埠都市自开始即为列强交涉之成品。

其二,中国近代港埠都市之形成与发展动力,起于西方工商业国家经济力量之扩张与对外市场之需求。

其三,中国近代港埠都市之发展与新港新埠之开辟,多由外人扩张工商之欲望所推动。

其四,中国近代港埠都市之发展,充分代表外人特权势力在华之扩张。

其五,中国近代港埠都市之发展,代表帝国主义扩张之结果。

其六,中国近代港埠都市之发展,形成复杂之二元体制或多元体制之行政系统。

其七,中国近代港埠都市之发展,十足表现其国际化之意义。

即凡此都市,除绝大多数之中国人口外,无论政治、经济、金融、市政、社团、宗教、教育、新闻,以至上流社会分子,均以复杂之外国各国人士为主体。

一切活动,亦以在埠之外人为首脑。

——王尔敏《五口通商变局》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任选一则材料或整体进行阐述。

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严密)

【答案】评分说明:

一等①观点明确;

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

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①观点较明确;

②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

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①观点不明确;

②未引用史实;

③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例文:

中国近代港埠都市之形成与发展起于西方工商业国家经济力量之扩张与对外市场之需求。

19世纪中期,西方主要欧美国家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生产力飞速发展,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对外扩张进程加快,力图寻求更大的市场和商品倾销地。

自1840年以来,列强通过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多次战争,逼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沿江沿海各地先后被迫开关,列强以此攫取通商贸易等各种权益,中国近代港埠都市之近代化亦由此艰难起步。

总之,中国近代港埠都市之形成动力乃是西方列强侵略下被动发生。

此题是开放性试题,要求选择其中一个材料进行论述,因此要找到一个自己熟悉的材料,进行分析、理解,形成一个观点或者选取材料作为一个的观点进行论述。

注重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如从材料“中国近代港埠都市之形成与发展动力,起于西方工商业国家经济力量之扩张与对外市场之需求。

”可以选取一个观点:

中国近代港埠的发展是西方列强市场扩张的需求。

从西方工业革命后急需市场和原料,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通过一系列条约强迫开放中国的一些港埠都市,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再辅以材料即可。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根据全国政协决定,把阅兵列为国家庆典的一项重要内容。

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的知识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角度自拟题目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逻辑严密、论据充分、表述清楚)

【答案】评分标准:

一等:

观点表述明确,史实运用合理充分,逻辑严密,论证充分,表述清楚。

二等:

观点表述比较明确,史实运用比较合理充分,逻辑比较严密,论证比较充分,表述比较清楚。

三等:

观点表述基本明确,史实运用基本合理充分,逻辑基本严密,论证基本充分,表述基本清楚。

四等:

能够写出某一观点或未能表明观点也能运用史实来加以论证,或论证存在史实错误,逻辑混乱,表述不清。

根据材料,可提出论题:

阅兵作为国家庆典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展示。

然后,结合材料和所学进行阐述,可从新中国成立以后,现代化建设成为核心内容,阅兵不仅仅是军事成就的展现,也体现了中国在现代化建设的众多领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等方面分析阐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环境科学食品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