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发展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840492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发展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育发展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育发展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育发展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育发展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发展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

《教育发展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发展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发展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

  5、教育现代化顺利推进。

融资1200万元实施“校校通”工程,建起了教育城域网和信息技术教育资源库,通过宽带联通了127所中小学。

投资万元实施“远程教育”工程,建设了240个光盘播放点、77个卫星地面接收站和32个计算机网络教室,加快了教育现代化进程。

  6、教育改革有效实施。

“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公办中小学全部上收县管,教师工资统一发放,教师“医保”统筹解决。

学校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教师公开考聘和调动、教职工全员聘任和竞争上岗的三个机制进一步健全。

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初步完成,教育资源得到整合优化,学校办学效益明显提高。

  7、多元办学逐步形成。

鼓励支持民办教育,形成了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多元化格局。

城南中学、海棠中学通过股份制办学,综合实力极大增强,优质初中教育不断拓展。

  8、教育质量显著提高。

大力推进了素质教育,认真实施了课程改革,规范了学校办学行为,狠抓了教育质量管理,义务教育质量稳步提高,高考成绩达到渝西地区平均水平。

20XX年高考升学实现了重大突破,重点上线和本科上线人数比20XX年分别增长倍和倍;

职业高中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以上。

  发展差距

  “十五”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已基本实现,但全县教育与周边先进区县和全市教育的发展相比,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着明显差距。

  1、教育发展投入不足。

“十五”期间教育投入有了较大增长,但仍不能适应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

高中教育发展的规模迅速扩大与学校设备设施建设滞后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职业教育、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公业务费偏低,发展专项经费严重缺乏,债务沉重且无力偿还。

  2、优质教育资源不多。

我县市级重点学校、示范学校所数极少,享受优质教育的学生人数只占全县在校学生总数的%。

中小学现有的优质教育资源,根本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3、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

优质教育资源向城区集中,农村教育资源相对落后,办学条件简陋。

优质学校生源膨胀,薄弱学校招生萎缩;

农村中小学生流向条件较好的城镇学校比较普遍。

  4、教育总体水平不高。

我县每万人口高中阶段在校生人数低于全国和全市平均水平。

中小学英语、音乐、美术学科教师数量不足,教师的整体素质还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义务教育任务虽然基本完成,但离“双高”普九的标准有较大差距;

普通高中、职业高中的教育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发展形势

  1、经济发展的新时期对教育提出了新挑战。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这要求教育必须应对新的挑战。

我们应努力增强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参与竞争的能力,提升教育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

  2、大足建设的新阶段给教育赋予了新使命。

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农村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构建起和谐发展的大足经济社会,必须依靠科技和人才。

教育担负着培养人才、发展科技、促进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的重要历史使命。

这需要我们认真解决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提高大足教育的发展水平。

  3、人民群众的新愿望对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的变化,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趋向高层次、高质量和多样化。

特别是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旺盛需求与学校供给不足的矛盾非常明显。

这要求我们必须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拓展优质教育,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4、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给大足教育带来了新机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优化农村中小学办学资源,推进农村教育的现代化。

这给我县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我们必须抓住这一重大发展机遇,全面加快教育发展,努力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二、指导思想与目标任务

  “十一五”时期的教育,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我县教育要在“十五”期间打下的比较坚实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理清发展的基本思路,确立科学的发展目标,制定明确的发展任务。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的全局,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工作方针,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为深入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和人才强县战略,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和富民兴县做出贡献。

  基本思路

  1、抓好战略重点——以巩固“普九”成果为重点,不断提高义务教育水平;

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为重点,积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以推进素质教育为重点,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实现重大突破——实现教育质量提高的重大突破,办人民满意的高质量教育;

实现教育资源优化的重大突破,大力拓展优质教育资源;

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突破,使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3、推进教育改革——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确保教育优先发展;

推进学校管理改革,不断提高办学效益;

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整体水平。

  4、创新教育发展——创新教育投入机制,促进高中教育快速发展;

创新教育服务机制,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创新教育内部管理机制,促进教育持续发展。

  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到20XX年,构建起从学前教育到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健康协调发展的大足教育新体系;

形成学校布局合理、办学体制灵活、硬件设施完善、师资队伍精良、教育特色鲜明、人文氛围浓郁的大足教育新局面;

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整体提升大足教育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努力把大足建设成为渝西教育强县,使全县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年以上,为大足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2、分类目标

  ——学前教育。

3—5周岁幼儿入园率达到80%以上,学前一年儿童受教育率达到97%以上,0—6岁儿童的家长及看护人员80%基本受到科学育儿教育。

  ——义务教育。

小学入学率和年巩固率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和年巩固率均达到99%以上,义务教育完成率达到98%以上,高质量、高水平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5%以上,高质量满足社会对特殊教育的需求。

  ——高中教育。

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教育的升学率达到85%以上;

接受优质高中教育的学生数达到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的60%左右;

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结构合理,比例大体相当,实现高中阶段教育的协调发展。

  ——继续教育。

进一步健全农村成人教育培训网络,基本形成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体系,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远期目标

  到2020年,高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积极创办高等教育,满足社会继续教育的需求,人均受教育年限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全面建设体系完善、功能齐全、设施一流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实现教育现代化,把大足建设成为在全市有一定影响力的教育强县;

全面构建和谐发展的大足教育,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和开放的学习型社会。

  主要任务

  1、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的长效机制。

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积极争创“双高”普九县。

确保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落实对经济困难家庭学生的资助。

彻底消除校舍危房,全面改造薄弱学校,均衡教育资源,均衡学校发展,基本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2、进一步加强高中教育,推进普高职高协调发展

  把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

在计划调控、布局调整、经费投入、项目安排、政策支撑等方面,坚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并重推进,协调发展。

努力盘活高中阶段教育资源存量,推进公办高中的规模办学,壮大发展民办高中。

高中阶段学校年招生人数达到9000人左右;

每万人口高中阶段在校生达到300人以上。

  3、进一步完善国民教育,推进各类教育持续发展

  全面提高基础教育办学水平,实现学前教育基本满足社会需求,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规模保持稳定,普通高中与中职教育结构比例大体相当。

农村成人教育抓好县、乡、村三级培训,适应城镇化和现代农业发展要求。

继续教育充分发挥普通学校、成人学校、广播电视教育、远程教育、自学考试和老年大学的作用,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的需要。

  4、进一步完善队伍管理,推进干部教师专业发展

  不断完善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管理机制,积极推进中小学校长聘任制、选任制、任期目标责任制、戒免制、交流制等制度,健全中小学校长考核、培训、奖励、监督等相关体系;

全面推行教师聘任制、结构工资制,实行教师服务期制度。

不断提高教师的学历水平,促进干部教师专业化发展。

到20XX年,全县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100%、100%和90%以上,小学教师专科以上学历达到80%以上,初中教师本科以上学历达到60%左右,高中教师研究生学历达到3%以上。

  5、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推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

切实加强德育工作,着力构建人本化、生活化、科学化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新机制,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青少年校外活动基地建设,持续开展诚信教育和法制教育,促进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

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和美育工作,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加强中小学生的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和劳动技能。

增强教育科研意识,提高教育科研的针对性、应用性和实效性,增强教育科研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功能。

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6、进一步落实办学管理,推进公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完善政府主导、面向市场、多元发展的办学机制,形成办学主体多元化、办学形式多样化、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办学为补充的办学体制。

认真贯彻“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鼓励和支持发展非义务教育阶段民办教育。

优化民办学校发展环境,督促民办学校依法依规办学,促进民办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档次。

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形成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公平竞争、健康发展的局面。

  三、实施项目和保障机制

  “十一五”期间,通过实施“九大”工程,不断提高全县教育的总体水平;

通过健全“五大”机制,确保规划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实施“八大”工程

  1、高中教育发展工程

  按照“高中向县城集聚”的办学思路,全面完成大足一中的扩建和大足二中、职教中心的迁建工程,不断改善高中学校的办学条件,进一步扩大高中学校的办学规模。

到20XX年,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县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学校的比例达到85%以上,高中阶段在校学生达到万人左右。

  2、“双高普九”达标工程

  突出教育资源均衡化,彻底改造薄弱学校,有效解决合并后的初中学校需要增加的办学条件,让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享受平等的义务教育。

推进学校建设标准化,征地559亩,新建校舍万平方米以上,使全县中学生均校舍达到平方米,小学生均校舍达到平方米以上;

中小学全部按一类标准配齐理化生实验室、自然教室、体音美设备和器材,图书资料数量达到规范化标准;

完善寄宿制学校的配套设施,确保住宿生的生活质量。

到20XX年,学校标准化建设小学、初中达到90%以上。

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化,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确保小学和初中毕业生的合格率均达到100%。

  3、优质教育拓展工程

  认真实施名校发展战略,大力拓展优质教育资源。

在“十一五”期间,将大足中学建成市级示范高中并力争创建成为国家级示范高中,将职教中心建成国家级重点职中,将大足一中、大足二中建成市级重点中学。

将龙岗一小、县特殊教育学校建成市级优质教育学校;

并创建市级优质初中1所,县级优质初中5所、优质小学8所、优质幼儿园8所。

充分发挥优质示范重点学校的龙头带动作用,形成名师支撑名校、名校滋生名生、名生促进名校的良好发展格局。

  4、职业教育提高工程

  加大职业教育改革力度,合理设置面向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及培训项目,实行学历与就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双证”教育,大量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技能型紧缺人才。

集中优势资源办好职教中心,建设5个重点专业和3个重点实训基地,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生产、社会服务、技术推广的紧密结合。

千方百计扩大职教招生,拓宽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渠道,提高学生就业质量。

坚持农村初中“绿色证书”教育和农村初中后、高中后短期职业培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强职业培训和技能指导,开展好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直接服务县域经济建设,提高教育对大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5、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

  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全县中小学建设260个网络教室,实现3000个教室的远程教育资源“班班通”,使全县农村初中和乡镇中心小学全部建成校园网,规划保留的村小建成卫星教学收视点。

利用大足教育信息平台,继续完善大足教育主干网和城域网建设工程,实现“天网”、“地网”和“人网”的联通,创建具有大足特色的教育教学资源库,建立起覆盖全县教育系统的资源共享体系。

加强教育信息化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促进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以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

  6、贫困学生资助工程

  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落实好“两免一补”政策,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科书,补助寄宿制困难学生的生活费,对困难女童免收作业本费,切实有效解决学生失学、辍学问题。

组织好“送教下乡”、“结对帮扶”、“对口支援”活动,大力推进贫困农村学校发展。

建立好扶贫助学长效机制,整合好社会捐资助学资源,坚持开展向残疾少年儿童“献爱心”活动,保障经济困难家庭子女接受教育的权利,确保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

  7、师资素质提升工程

  大力实施“人才强教”战略,按照“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倾斜农村”的原则,逐步把教师继续教育的重点从学历补偿教育转到业务提高上来,创新教师培训方法,增强教师培训实效。

建立和完善全县干部教师五年一轮训和县级以上骨干教师三年一轮训的制度,推行农村教师免费培训,努力提高学校干部队伍依法治教和科学管理的能力,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政治思想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

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健全教师队伍竞争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发挥教师的创造力。

大力实施名师建设“511计划”,培养造就500名县级骨干教师,100名市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10名在县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优秀校长。

  8、学前教育发展工程

  积极发展学前教育,严格规范幼儿教育的办园行为和保教行为,严禁幼儿教育学科化、小学化和商业化,全面提高幼儿教育质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大力加强示范园和中心园建设,建立和完善以社区为基础,以公办幼儿园办园为骨干和示范,社会力量办园为主体的学前教育办学格局。

  健全“五大”机制

  1、坚持教育优先的发展机制

  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保证教育的优先发展。

把教育作为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知识产业和关键的基础工程,纳入全县发展战略重点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体规划之中。

把教育发展纳入党政领导干部工作的重要内容,健全领导责任制,坚持和完善党委、政府定期研究教育工作、听取教育工作汇报和党政领导联系学校的制度。

落实相关部门的教育工作职责,增加对街镇乡党政管理教育工作的年度考核分值,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发展教育。

为教育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真正做到教育投入优先安排,教育发展优先规划,学校用地优先保证,教师待遇优先落实,教育改革优先实施,教育问题优先解决,为教育做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优先表彰。

  2、确保教育经费的投入机制

  认真落实国家、市、县关于教育投入的有关政策,按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要求,依法落实政府在教育投入中的主渠道作用。

坚持义务教育以政府投入为主,非义务教育实行国家、社会、个人多元化合理分担的投入机制。

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依法确保财政性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和“两个比例”,确保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确保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

各级政府每年要安排一定资金优先偿还学校发展性债务,同时通过处置闲置资产等多种形式筹措偿债资金,逐步化解教育债务。

义务教育学校的杂费要全部用于补充学校公用经费不足,非义务教育学校的学费收入要用于办学支出。

不得将学校收费资金用于平衡财政预算,也不得以任何形式集中学校收费资金。

认真健全教育经费公告制度、统计制度和审计监督制度,严禁挤占、截留、平调、统筹和挪用教育经费,确保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3、规范学校办学的管理机制

  建立与现代学校制度相适应的内部管理体制,努力实现教育管理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大力加强“校本管理”,学校要用共同的事业凝聚人,用昂扬的精神激励人,用特长的发挥使用人,用感情的注入感动人,用科学的制度规范人,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管理的效能。

加强学校民主政治建设,认真落实校委会决策制度、党支部会保障监督制度、教代会审议制度和行政例会落实制度,营造民主和谐的教育发展环境。

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扎实抓好学校消防、学生宿舍和食堂管理、交通安全、食品卫生、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

坚持实施《大足县中小学素质教育目标管理考评方案》和《大足县中小学教学质量考核表彰奖励办法》,实现教育质量稳步提高。

  4、优化教育教学的改革机制

  全面落实“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加强县级政府对基础教育的领导管理力度,实现教育的事业权、财政权和人事权的有机统一,确保全县教育的高效运转。

全面实施课程改革,培育新课改的亲和力,提高新课改的执行力,激发新课改的创造力。

全面抓好课堂教学改革,认真转变教育教学方式,大力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全面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卫生教育、艺术教育和愉快教育,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全面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评价机制,增强教育评价的客观性、公正性和科学性。

  5、加强依法治教的督查机制

  认真贯彻执行教育方针政策和教育法律法规,逐步完善教育行政决策和管理制度,将教育事业的管理与发展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

继续推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政务公开制和民主集中制,把教育改革的方向引领好,把教育管理的各项工作落实好,把实践中出现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解决好。

加大教育的行政执法力度,依法纠正和处理教育活动中的违法行为。

坚持督政与督学相结合,研究探索教育发展督导评估新措施,形成具有大足特色的科学的教育督导评价机制,建立起政府、学校和社会相结合的、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质量指标体系。

切实搞好依法行政和依法治校,依法维护学校、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有效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落实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努力提高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知识水平,不断开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